物化习题141-148()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的量浓度(C)与摩尔浓度(c)之间的关系是:A. C = cB. C = 1000cC. C = 1/cD. C = 1000ρc/M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温度不变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B. 体积不变时,温度与压力成正比C. 压力不变时,温度与体积成反比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A. ΔU = Q + WB. ΔH = Q + ΔUC. ΔS = Q/TD. ΔG = ΔH - TΔS4. 一个化学反应的熵变(ΔS)为正值,这意味着:A. 反应是放热的B. 反应是吸热的C. 反应的混乱度增加D. 反应的混乱度减少5. 根据拉乌尔定律,当两种液体混合时,混合物的蒸汽压等于各组分蒸汽压的:A. 质量分数之和B. 摩尔分数之和C. 体积分数之和D. 质量分数乘以摩尔分数答案:1.D 2.D 3.B 4.C 5.C二、填空题1.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______,单位是______。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g/mol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答案:功4. 物质的量浓度与摩尔浓度的关系是 C = ______c。
答案:1000ρ/M5. 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完美晶体的熵趋近于______。
答案:零三、简答题1. 什么是阿伏伽德罗定律?请简述其内容。
答案:阿伏伽德罗定律指的是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这个定律是理想气体行为的描述,它表明了气体分子的数目与其体积成正比。
2. 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普朗克表述?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是:不可能实现一个循环过程,其唯一结果就是从一个热源吸热并将这热量完全转化为功。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完整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完整⼀化学热⼒学基础1-1 判断题1、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2、Q 和W 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W 也由过程决定。
(×)3、焓的定义式H=U+pV 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4、焓的增加量ΔH 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5、⼀个绝热过程Q=0,但体系的ΔT 不⼀定为零。
(√)6、对于⼀个定量的理想⽓体,温度⼀定,热⼒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7、某理想⽓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个过程达终态,这两个过程Q 、W 、ΔU 及ΔH 是相等的。
(×)8、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或零的。
(×)9、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10、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11、任意过程中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12、在孤⽴体系中,⼀⾃发过程由A 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13、绝热过程Q=0,⽽T QdS δ=,所以dS=0。
(×)14、可以⽤⼀过程的熵变与热温商的⼤⼩关系判断其⾃发性。
(√)15、绝热过程Q=0,⽽ΔH=Q ,因此ΔH=0。
(×)16、按克劳修斯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温热源的。
(×)17、在⼀绝热体系中,⽔向真空蒸发为⽔蒸⽓(以⽔和⽔蒸⽓为体系),该过程W>0,ΔU>0。
(×)18、体系经过⼀不可逆循环过程,其体S ?>0。
(×)19、对于⽓态物质,C p -C V =nR 。
(×)20、在⼀绝热体系中有⼀隔板,两边分别是空⽓和真空,抽去隔板,空⽓向真空膨胀,此时Q=0,所以ΔS=0。
(×)21、⾼温物体所含的热量⽐低温物体的多,因此热从⾼温物体⾃动流向低温物体。
(×)22、处于两相平衡的1molH 2O (l )和1molH 2O (g ),由于两相物质的温度和压⼒相等,因此在相变过程中ΔU=0,ΔH=0。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物理化学期末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 )A. 大分子溶胶B. 胶体电解质C. 溶胶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 U=Q+W只适用)(A) 单纯状态变化(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D) 封闭物系的任何4.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 )(A)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C)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D)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5.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W =0 ,Q <0 ,U <0(B). W>0,Q <0,U >0(C)W <0,Q <0,U >0(D). W <0,Q =0,U >06.对于化学平衡 ,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B)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C)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D)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7.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 )A 如果系统的 S sys>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C 仅从系统的 S sys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8. 固态的 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 ,1,1,2B. 1 ,1,3,0C. 3 ,1,2,1D. 3 ,2,2,2 9. 在定压下, NaCl 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 C 和条件自由度 f :( ) A C =3, f=1 B C =3 , f=2 CC =4, f=2DC =4 , f=3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 S=0 (B) ΔG=0 (C) Δ H=0 (D) ΔU=012. 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 , 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13.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14.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 ·dm -3的 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 m (HAc) 为( )2 -1 2 -1A. 0.3569S · m 2· mol -1B. 0.0003569S ·m 2·mol -12 -1 2 -1C. 356.9S · m 2· mol -1D. 0.01428S ·m 2· mol -115. 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7/8 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3/4 所需的时间的 1.5 倍,则反应的级数为( )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11. 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D. CuSO 4 水溶液如图,将 C uSO 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
大学物化习题及答案

19. 理 想 气 体 经 历 绝 热 不 可 逆 过 程 从 状 态 1 (P1,V1,T1) 变 化 到 状 态 2
(P2,V2,T2),所做的功为
()
(A) P2V2-P1V1
(B) P2(V2-V1)
(C) [P2V2γ/(1-γ)](1/V2γ-1)- (1/ V1γ-1) (D) (P2V2-P1V1)/(1-γ)
(B) Q = 0 W < 0 △U > 0
(C) Q > 0 W < 0 △U > 0
(D) △U = 0 , Q = W ≠ 0
3. 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在该容器中同时放入锌块和
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若以锌和盐酸为体系则( )
(A ) Q < 0 , W = 0 , △rU < 0 (B) Q = 0 , W > 0 , △rU < 0
基本单元,则反应进度ξ应是: H2(g) + Cl2(g) → 2HCl(g)
(A) 1 mol
(B) 2 mol
(C) 4 mol
(D) 5 mol
二 . 填空题:
1. 对于任何宏观物质,其焓 H 一定 _______ 内能 U,(填上 >、<、=) 因
为_________;对于等温理想气体反应,分子数增多的△H 一定 _________ △
13.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 (P1,V1) 出发,经等温可逆压缩或绝热可逆压缩,使
其终态均达到体积为 V2,此二过程做的功的绝对值应是: (
)
(A ) 恒温功大于绝热功
(B) 恒温功等于绝热功
(C) 恒温功小于绝热功
(D) 无法确定关系
物理化学每章题库

[标签:标题]篇一:物理化学第一章习题及一章知识点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1.1 本章学习要求1. 掌握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2. 复习热化学内容;掌握Kirchhoff公式3. 掌握熵变的计算;了解熵的统计意义1.2内容概要1.2.1热力学基本概念1. 体系和环境体系(system):热力学中,将研究的对象称为体系。
热力学体系是大量微观粒子构成的宏观体系。
环境(surroundings):体系之外与体系密切相关的周围部分称作环境。
体系与环境之间可以有明显的界面,也可以是想象的界面。
①敞开体系(open system):体系与环境间既可有物质交换,又可有能量交换。
②封闭体系(closed system):体系与环境间只有能量交换,没有物质交换。
体系中物质的量守恒。
③孤立体系(isolated system):体系与环境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
2. 体系的性质(property of system)用来描述体系状态的宏观物理量称为体系的性质(system properties)。
如T、V、p、U、H、S、G、F等等。
①广度性质(extensive properties):体系这种性质的数值与体系物质含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
②强度性质(intensive properties):这种性质的数值与体系物质含量无关,无加和性。
如T、p、d(密度)等等。
3. 状态及状态函数状态(state):是体系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即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形式。
热力学中常用体系的宏观性质来描述体系的状态。
状态函数(state function):体系性质的数值又决定于体系的状态,它们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所以体系的性质又称状态函数。
根据经验知,一个纯物质体系的状态可由两个状态变量来确定,T、p、V是最常用的确定状态的三个变量。
例如,若纯物质体系的状态用其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如T、p)来确定,则其它的性质可写成T、p的函数Z = f (T、p)。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锌可以和下列哪种物质发生反应?A. 铜B. 铝C. 钢铁D. 铂答案:A2.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A. 铁B. 铝C. 铜D. 锌答案:B3. 哪种燃料的能量密度最高?A. 木材B. 天然气D. 汽油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为液体?A. 铁B. 铝C. 汞D. 铂答案:C5. 温度为摄氏零下273.15度时,气体的体积为零,这一温度点被称为:A. 绝对零度B. 熔点C. 沸点D. 环境温度答案:A6. 水在常温下的存在形态是:A. 液体C. 固体D. 上述都是答案:D7.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非金属元素?A. 氧B. 氮C. 碳D. 硅答案:A8. 化学式H2O表示的物质是:A. 水B. 氧气C. 化学反应D. 碳酸答案:A9. 哪种金属在常温下属于液体?B. 铝C. 汞D. 铜答案:C10. 化学名称Fe表示的元素是:A. 铝B. 铁C. 铅D. 锡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短程有色金属成本较低,适合制造耐腐蚀、散热等需要。
答案:铝2. 电子元器件中常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导体。
答案:铜3. 在自然界中,最多的元素是氢。
答案:氢4. 所有物质由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粒子组成,称为原子。
答案:原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释物质的三态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密集排列,不易流动,例如冰。
在液态下,物质的分子较为稀疏,可以流动,例如水。
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排列较为松散,具有较高的热运动能量,例如水蒸气。
2. 什么是化学反应?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有的物质经过分子之间的构建、断裂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例如,当铁与氧气反应形成铁锈时,化学反应发生。
3. 解释燃烧现象的化学原理。
答案:燃烧是一种快速氧化反应,它需要燃料、氧气和可燃物质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物理化学》习题集-

《物理化学》习题集-物理化学课程习题集⼀、单项选择题1、⽤电阻丝加热烧杯中的⽔,若以⽔中的电阻丝为系统,则下⾯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 W >0,Q <0,?U >0 (B) W =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2、下⾯哪⼀个公式表⽰了离⼦独⽴移动定律 ( )(A) α = Λm / Λm ∞(B) λm,+∞= t +∞Λm ∞(C) λm,+∞,+= Λm ∞-λm,-∞ (D) Λm = k / c3、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为: r = -12d c A /d t = - d c B /d t = 12d c D /d t ,则其反应分⼦数为: ( ) (A) 单分⼦ (B) 双分⼦(C) 三分⼦ (D) 不能确定4、对某纯理想⽓体的任⼀变温过程,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H =Q (B )2211d d T T V p T T U C T H C T ?=?=??(C ) ?U =Q (D ) ?H =?U + p ?V5、有⼀露于空⽓中的球形液膜,若其直径为2×10-3 m ,表⾯张⼒为0.7N ·m -1,则该液膜所受的附加压⼒为: ( ) (A) 1.4 kPa (B) 2.8 kPa (C) 5.6 kPa (D) 8.4 kPa6、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之后,将会引起 ( )(A) 凝固点升⾼ (B) 蒸汽压升⾼ (C) 沸点升⾼ (D) 总是放出热量7. NH 4HS(s) 和任意量的NH 3(g) 及 H 2S(g) 达平衡时有 ( )(A) C = 2, P = 2, F = 2 (B) C = 1, P = 2, F = 1 (C) C = 2, P = 3, F = 2 (D) C = 3, P = 2, F = 38、某⼀隔离系统经⼀过程,其过程的⽅向性可由何量确定? ( )(A) ΔS (B) ΔA (C) ΔG (D) ⽆法确定9、某⼀强电解质-+v v X M ,则其平均活度 a ± 与活度a B 之间的关系是 ( ) (A) a ± = a B (B) a ± = (a B )2 (C) a ± = a B ? (D) a ± = (a B )1/? 10、Ag 2O 分解可⽤下⾯两个计量⽅程之⼀表⽰,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并列出:Ag O s Ag s O g 22212()()()→+ K P ()12422Ag O s Ag s O g ()()()→+ K p ()2设⽓相为理想⽓体,且已知反应是吸热的,试判断下列结论哪个是不正确的()(A ))2()1(21P P K K = (B )K K p p ()()21=(C )K p ()2随温度的升⾼⽽增⼤(D )O 2⽓的平衡压⼒与计量⽅程的写法⽆关 11、下述说法中,哪⼀种不正确: ( ) (A) 焓是系统能与环境进⾏交换的能量(B) 焓是⼈为定义的⼀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学量(C) 焓是系统的状态函数(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吸热相等12、系统经历⼀个不可逆循环后,正确的是 ( )(A) 系统的熵增加 (B) 系统吸热⼤于对做作的功 (C) 环境的内能减少 (D) 环境的熵⼀定增加 13、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µ与纯溶质的化学势µ*的关系式为: ( )(A )µµ=* (B )µµ>* (C )µµ<* (D )不能确定14. 某体系存在 C (s ),H 2O (g ),CO (g ),CO 2(g ),H 2(g ) 五种物质,相互建⽴了下述三个平衡: H 2O (g ) + C (s )H 2(g ) + CO (g )CO 2(g ) + H 2(g )H 2O (g ) + CO (g ) CO 2(g ) + C (s )2CO (g )则该体系的独⽴组分数C 为: ( )(A) C =3 (B) C =2 (C) C =1 (D) C =415、在101.325 kPa 下,385 K 的⽔变为同温下的⽔蒸⽓,对该变化过程,下列各式中哪个正确? ( ) (A) ΔS 体+ΔS 环<0 (B) ΔS 体+ΔS 环的值不能确定 (C) ΔS 体+ΔS 环=0 (D) ΔS 体+ΔS环>016、单⼀组分的过冷液体的化学势⽐其固体的化学势: ( ) (A) ⾼ (B) 低(C) 相等 (D) 不可⽐较 17、FeCl 3和H 2O 能形成 FeCl 3·6H 2O ,2FeCl 3·7H 2O ,2FeCl 3·5H 2O ,FeCl 3·2H 2O 四种⽔合物,则该体系的独⽴组分数C 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的相数P 分别为: ( ) (A) C = 3,P = 4 (B) C = 2,P = 4 (C) C = 2,P = 3 (D) C = 3,P = 518、⼀定体积的⽔,当聚成⼀个⼤⽔球或分散成许多⽔滴时,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有: ( ) (A) 表⾯能 (B) 表⾯张⼒(C) ⽐表⾯ (D) 液⾯下的附加压⼒⼆、计算题1、1mol 理想⽓体从300K ,100kPa 下恒压加热到600K ,求此过程的Q 、W 、?U 、?H 、S 、?G 。
物理化学习题(1-4章)

物理化学习题(1-4章)一,填空题1 当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1时,说明理想气体比此真实气体_____压缩(易于,难于)2 试写出范德华方程________3 临界温度使气体可以液化的_____温度(最高,最低)4 理想气体经过节流膨胀后,热力学能____(升高,降低,不变)5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为__________6 写出热力学基本方程 dG=__________7 G 判据:ΔG ≤0的适用条件__________8 吉布斯-杜亥姆方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9 1mol H 2(g)的燃烧焓等于1mol_______的生成焓10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体积由V 1变到V 2,其ΔS=__________ 11 恒温恒压可逆相变,哪一个状态函数为0________12 卡诺热机在T 1=600K 的高温热源和T 2=300K 的低温热源间工作,其热机效率η=________ 13 高温热源温度T 1=600K,低温热源温度T 2=300K.今有120KJ 的热直接从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此过程ΔS=________ 14 25°C 时,10g 某溶质溶于1dm3溶剂中,测出该溶液的渗透压Π=0.4000kpa.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15 1 mol 理想气体由298K,100kpa 作等温可逆膨胀,若过程ΔG= -2983J,则终态压力为______ 16 25°C 时,0.5mol A 与0.5mol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混合过程的ΔS=________17 在某一温度下,将碘溶于CCl 4中,当碘的摩尔分数x(I 2)在0.01~0.04范围内时,此溶液符合稀溶液规律.:18 两个容积均为V 的玻璃球泡之间有细管连接,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下的空气.若将其中一个球加热到100°C,另一个球维持0°C,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的体积,则容器内空气压力为__________19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变化到终态,若变化过程中,PV ν不变,则状态函数______不变.20 某反应Al 2Cl 6(s)+6Na(s) 2Al(s)+6Nacl(s)的Θ∆t m rH ,=1072KJ ·mol -1.NaCl(s) 的Θ∆t m fH , = - 411.3 KJ ·mol -1,则Al 2Cl 6(s)的Θ∆t m fH ,=_______ KJ ·mol -1二,计算题21 已知水在77°C 时的饱和蒸气压为41.891kpa,水在101.325kpa 下的正常沸点为100°C,求:(1) 下面表示水的蒸气压与温度关系的方程式中的A 和B 的值lg(P/pa)=-A/T+B(2) 在此温度范围内水的摩尔蒸发焓 (3) 在多大压力下水的沸点为105°C22 20°C 下HCl 溶于苯中达平衡,气相中HCl 的分压为101.325kpa,溶液中HCl 的摩尔分数为0.0425.已知20°C 时苯的饱和蒸气压为10.0 kpa,若20°C HCl 和苯蒸气总压为101.325 kpa,求100g 苯中溶解多少HCl.23 已知25°C 甲酸甲酯(HCOOCH 3,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Θ∆m cH 为-979.5 KJ ·mol -1,甲酸(HCOOH,l),甲醇(CH 3OH),水(H 2O,l),二氧化碳(CO 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Θ∆m fH 分别为-424.72KJ ·mol -1,-238.66 KJ ·mol -1,-285.83 KJ ·mol -1和-393.509 KJ ·mol -1应用这些数据求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HCOOH(l)+CH 3OH(l) 3(l)+H 2O(l)24 将装有0.1mol 乙醚(C2H5)2O(l)的小玻璃瓶放入容积为10dm3的恒容密闭真空容器中,并在35.51°C 的恒温槽中恒温.35.51°C 为乙醚在101.325kpa 下的沸点.已知在此条件下乙醚的摩尔蒸发焓ΔvapHm=25.104 KJ ·mol -1.今将小玻璃瓶打破,乙醚蒸发至平衡态,求: (1) 乙醚蒸气的压力(2) 过程的Q, ΔU, ΔH, ΔS, ΔA, ΔG物理化学习题(1-4章)答案1 难于2 ()RT b Vm V ap m=-⎪⎪⎭⎫ ⎝⎛+2 3 最高 4 不变5 0K 时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等于零6 –SdT+VdP7 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 8∑=BB Bdx n0或∑=BB B dx x 09 H 2O(l)10 nRln(V 2/V 1) 11ΔG 12 0.513 200 J ·K -1 14 6.20*104 15 30kpa16 5.76 J ·K -1 17 0.612 18 117.0kpa 19ΔS 20 –3539.821 (1) A=2156.913K B=10.449 (2) 41.298 KJ ·mol -1 (3)120.406kpa 22 1.867g23 –1.628 KJ ·mol -1 24 (1) 25649.5pa (2) Q=2253.9JΔU=2253.9J ΔH=2510.4J ΔS=9.275 J ·K -1 ΔA= -608.815J ΔG= -352.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63225.71016810ln 0.44380.018.314298.1510 1.57102r B c c ---⨯⨯⨯⨯==⨯⨯⨯⨯⨯rBc c =1.56,r c =1.56,B c =1.56×10-3mol·dm -3 故此种晶体的溶解度为1.56×10-3mol·dm -3. 6-9 20℃时水在石蜡上的接触角为105°,计算粘附功 已知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8mN·m -1。
解:W 粘=3(cos 1)72.810(cos1051)g l σθ--+=⨯︒+ =0.054J·m -26-12 有机酸同系物的溶液表面张力σ与其浓度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σ0 –σ)/σ0 =bln(1+c/a)式中,σ0和σ分别是纯溶剂和溶液的表面张力,c 是溶液的体相浓度,a 和b 是经验常数. (1)导出溶液表面吸附量Γ与浓度c 的关系式.(2)当c 很大,即ca 时,上面关系式将导致什么结果?请解释此结果的意义.(3)已知19℃时,丁酸的σ0b =13.1mN·m -1,计算此时饱和吸附量为多少?设此时表面层上丁酸成单分子层吸附,试计算在液面上丁酸分子的截面积. 解.(1)Tc RT c σ∂⎛⎫Γ=-⎪∂⎝⎭, 因为(σ0 –σ)/σ0=bln(1+c/a) σ=σ0 –σ0bln(1+c/a)所以011c a b c RT a σ⎡⎤⎢⎥⎢⎥Γ=--⎛⎫⎢⎥+ ⎪⎢⎥⎝⎭⎣⎦ =()0bcRT a c σ+(2)当c a 时,Γ=()0bcRT a c σ+=0bcRTσ=Γ∞即当浓度很大时,在T 一定时,表面吸附量Γ是一恒值,即不随浓度而变化,此时Γ称为饱和吸附量Γ∞.(3)Γ∞=36013.110 5.39108.314292.15bcRT σ--⨯==⨯⨯mol·m -2 1923611 3.08106.02310 5.3910S L --∞===⨯Γ⨯⨯⨯m 2·(分子)-16-16 25℃时测得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H 3(CH 2)9(OCH 2CH 2)5OH 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为:c / (10-1 mol∙m –3) 0.1 0.3 1.0 2.0 5.0 8.0 10.0 20.0 30.0 σ / (mN∙m –1)63.956.247.241.634.030.329.829.629.5试确定其临界胶束浓度(根据ln c -σ图的突变点决定),并计算在临界胶束浓度时每个被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占据的面积。
解:先求出lnc 值,再列表如下:c / (10-1 mol∙m –3) 0.1 0.3 1.0 2.0 5.0 8.0 10.0 20.0 30.0 lnc-4.61 -3.51 -2.30 -1.61 -0.69 -0.22 0 0.69 1.10 σ / (mN∙m –1)63.956.247.241.634.030.329.829.629.5作c ~lnc 的图(图6—3).由图可知,突变点的坐标为:ln(c.m.c.)=一0.13,σ=29.9mN·m -1所以 c .m .c .=0.9mol·m -1=9×10-4mol·dm -3表面过剩浓度()329.941.610ln 8.314298.15(0.13 1.61)T c RT c σ--⨯∂⎛⎫Γ=-= ⎪∂⨯-+⎝⎭=3.2×10-6mol·m -219236115.2106.02310 3.210S L --===⨯Γ⨯⨯⨯m 2·(分子)-16一17 在-195.8℃下用N 2测定国产石棉比表面,根据实验数据,算得在不同压力下的吸附量(已换算到标准状态)为:p / kPa 6.159 12.745 18.811 25.451 31.224 V / (cm 3)38.843.646.251.456.7又算得p / p 00.060140.12400.18360.24050.3048已知样品重为1.211 g ,取氮分子面积为16.2 Å2,试用BET 吸附等温式计算国产石棉的比表面和常数C 。
解:根据BET 吸附等温式0011()m m p C pV p p V V C p -=+- 由已知数据求出而秒冬丽的值,再列表如下:p / p 00.06014 0.1240 0.1836 0.2405 0.3048 33010/()p cmV p p -⨯-0.060140.12400.18360.24050.3048作33010/()p cm V p p -⨯-~p 0/p 图(图6—4),得一直线。
.直线斜率:1m C V C -=33317.7010 1.649100.02520.300.06014m C cm V C ----⨯-⨯==-截距:4311.410m cm V C--=⨯ 3m 411V 39.50.0252 1.410cm -=+⨯=斜率+截距23195213V 39.5 6.02310 1.6210 1.42102240022400 1.21110m L A S m Kg W ---⋅⨯⨯⨯⨯=⨯⋅⨯⨯比= 故 21142S m g -比= 因为431 1.410m cm V C --=⨯,所以C =44111811.410 1.41039.5m V --==⨯⨯⨯ 6-18 从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出发,证明当表面覆盖度很小时,将pθln 对θ作图应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1。
如果在表面覆盖度很小时,将pVln 对V 作图应得一直线,此直线的斜率等于什么?解:朗缪尔吸附等温式为:1bpbpθ=+ 即bp bp θθ+=移项得(1)b pθθ=-取对数,lnpθ=Inb+ln (1)θ- 因为 当θ很小时,ln (1)θ-=-ln θ所以 lnp θ=Inb -θ故将In(θ/p)对θ作图应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1mV . 6—21 在101.325kPa 下,lg 炭在88K 时吸附155cm 3。
(标准态)氮气,在273K 时则吸附15cm 3。
,试计算等量摩尔吸附焓. 解:212112()V lnV ads m H T T RTT ∆-=212121V 15ln8.31488273ln V 15527388ads m RTT H T T ⨯⨯∆==--=-2521J·mol -1故等量摩尔吸附焓为-2521J·mol -1.四、习题答案6-1 在20℃时,把半径为lmm 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10-3mm 的小水滴,问表面增 加了多少倍?表面能增加了多少?完成该变化时,环境至少需做功多少?已知20℃时水的表 面张力为72.8mN·m -1.答案:999倍,△G=9.14×10-4J ;W ’= -9.14×10-4J .6-2 已知20 o C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8 mN∙m –1。
若把水分散成小水珠,试计算当水珠半径为10–5 cm 时,弯曲面下附加压力为多少?答案:1.46×106Pa .6-3见习题选解. 6-4见习题选解.6-5 20"C 时苯的表面张力为28.9mN∙m –1,摩尔体积为89.2cm 3·mol -1.计算苯蒸气 在一个半径为10nm 的圆筒形毛细管中开始凝聚时的相对压力.假定毛细管一端是封闭的, 接触角为零,并忽略毛细管管壁上的吸附. 答案p r/p 0=0.816-6 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8 mN∙m –1,汞的表面张力为485 mN∙m –1,汞和水的界面张力为375 mN∙m -1,问水能否在汞的表面上铺展开? 答案:能铺展开.6-7 273 K ,液体汞的表面张力为470 mN∙m –1,接触角为140 °,试计算在直径为1 mm 的毛细管中下降了多少?已知液体在毛细管中升高的关系为:θρσcos 2/∆=rhg 。
式中h 为高度,g 为重力加速度,ρ∆= 液体密度–蒸气密度。
已知汞ρ= 13.5955 g∙cm –3。
答案:h=-1.08cm .6-8 两个互不混溶的液体A 和B 之间的粘附功等于单位面积的液-液界面分开并形成两个单独的气-液界面所需的功,即B A B A W -气-气-粘=σσσ-+。
由表16-1-3知,20℃时水和正辛烷的表面张力分别为72.8和21.8 mN∙m –1,而正辛烷-水的界面张力为50.8 mN∙m –1,试计算:⑴ 正辛烷和水之间的粘附功;⑵ 正辛烷和水的内聚功;(3)正辛烷在水面上的起始铺展系数。
答案:(1)224.3810J W m --⨯⋅粘=;(2)224.3610J W m --⨯⋅内(正)=;20.146J W m -⋅内(水)=;2/0.2mJ S m -⋅正水=.6-11 证明单组分体系的表面焓S S S pH G TS T T σσ∂⎛⎫=+=- ⎪∂⎝⎭已知在298 K 时液体汞的σ是487 mN∙m –1,在273 K 时是470 mN∙m –1。
计算298 K 时的S G ,S H 和S S 。
答案:G s =0.487J·m -2;S s =-6.8×10-4J·m -1·k -1;H s =0.284J·m -2. 6-12 见习题选解.6-13 用一机械装置,可从一稀肥皂溶液上刮下极薄的一层液体,若是在25℃刮去 300cm 2表面积,得到2cm 2溶液(水重2g),其中肥皂含量为4.013×10-5 mol ,而溶液体相内2cm 3中含4.000×10-5mol ,试根据吉布斯吸附公式和σ=σ0-bc ,计算溶液的表面张力.已知σ0=72mN·m -1.答案:σ=6.13×10-2N·m -1.6-14 20℃时不同浓度的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如下所示:c / ( mol∙m –3) 0 0.02 0.03 0.04 0.05 0.06 0.08 0.10 σ / (mN∙m –1)72.660.056.854.351.949.846.043.0‘计算体相浓度为0.04及0.08mol·dm -3时的表面过剩浓度和每一吸附分子的平均占有面积.答案:Г1=4.02×10-6mol·dm -3;Г2=5.58 x 10-6mol·dm -3;S 1=4.13×10-19m·(分子)-1;S 2=2.98×10-19m·(分子)-16-15 20℃时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如下:c / ( mol∙m –3) 0 4 4 5 6 7 8 9 10 12 σ / (mN∙m –1)72.662.352.448.545.242.040.039.839.639.5计算每个吸附的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当饱和吸附时占有的面积(用作图法). 答案:S=1.95×10m 2·(离子)-1. 6-16见习题选解. 6-17 见习题选解. 6-18 见习题选解.6-19 在273 K ,不同压力下炭吸附CO 的体积(已校正到压力为101.325 kPa )是p / kPa 13.33 26.66 40.00 53.33 66.66 80.00 93.32 V / cm 310.218.625.531.436.941.646.1炭的质量为3.022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