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与有机农业

合集下载

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是人类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而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科学的学科,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农业生产可以变得更加高效、环保、安全。

本文将探讨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种子改良和育种技术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生物学为种子改良和育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种子中的一些有益基因进行改造,增强抗病性、耐逆性和产量等特点,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利用遗传学知识进行育种,可以选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生产力。

二、生物农药的研发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而传统农药使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生物学的研究为绿色农药的研发提供了可能。

通过研究昆虫和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发展出对害虫和病原体有针对性的生物农药,减少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三、土壤肥料的改良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而生物学的应用也能够改良土壤肥力。

例如,通过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发展出一些有益微生物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此外,生物学在土壤调理和有机肥料的应用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四、遗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遗传工程是生物学在农业中的重要应用方向。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将一些有益基因导入作物中,使其获得新的特性和功能。

例如,转基因作物可以具有抗虫性、耐旱性、耐寒性等特点,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能力。

同时,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改善作物的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对于食品的不同需求。

五、农业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农业生物技术是将现代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领域。

通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生产出高效、安全的农产品。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的基因操作,可以培育出更为耐旱、抗虫、高产的农作物品种。

此外,生物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农产品的后加工和贮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延长货架期。

有机农业中的病虫害管理方法

有机农业中的病虫害管理方法

有机农业中的病虫害管理方法在有机农业中,病虫害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由于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农药,病虫害的防治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

本文将介绍有机农业中常用的病虫害管理方法,帮助农业生产者维持农作物的健康和产量。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有机农业中常用的病虫害管理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利用天敌生物,如昆虫捕食者、寄生性线虫和细菌等,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生物防治的好处是环境友好且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 昆虫捕食者昆虫捕食者如瓢虫、蚂蚁和蜻蜓等,在农作物上寻找并捕食害虫。

这些昆虫捕食者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 寄生性线虫有些线虫可以寄生在害虫体内,通过杀死或削弱害虫来控制它们的数量。

寄生性线虫能够针对不同的害虫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

3. 细菌防治某些细菌可以感染和杀死害虫,因此可以用作有机农业中的病虫害管理方法之一。

例如,生产杀虫剂的细菌可以喷洒到农作物中,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使用物理手段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物理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农作物和人体造成污染。

1. 使用栅栏使用栅栏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

通过在农田周围建立栅栏,可以阻止害虫进入农作物范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利用陷阱设置陷阱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

例如,在果园中设置水果陷阱,吸引害虫并将其捕获,从而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3. 温度控制通过控制温度,可以对一些害虫进行有效的控制。

例如,在温室中使用高温或低温处理的方法,可以达到杀灭害虫的效果。

三、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是有机农业中的另一种病虫害管理方法。

通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

这些抗病虫害的农作物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从而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四、良好的农业管理除了上述方法外,良好的农业管理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农业管理实践:1. 优质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肥沃和健康对防治病虫害非常重要。

生物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生物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生物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科技作为一种前沿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

在农业领域,生物科技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

一、生物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历程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发展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面临土地资源有限、病虫害防治困难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应用生物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作物和生态环境。

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生物科技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直接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来实现特定的目标。

在农业领域,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的改良。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删除某些作物中不必要的基因,或者引入一些有益的基因,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耐旱能力和抗病能力。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因工程在家畜养殖中的应用除了作物的改良,生物科技还在家畜养殖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添加或删除基因,改善家畜的性状和品质。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成功繁育出抗病毒的家禽、生长迅速和抗寒性强的牛等优良品种。

这些优良品种不仅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

四、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研发和应用传统的化学农药和化肥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科学家们开始研发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

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等生物体产生的物质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等生物体分解有机物质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不仅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的特点,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品质。

五、农业生物技术的挑战与前景尽管农业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粮食需求也呈现出了与日俱增的趋势。

而农业生产的实质则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其中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和接受。

一、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是指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进行改良和利用的高科技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1.农作物的基因改良农作物基因改良是指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刻意干预农作物中的基因,使其获得某种新性状或抵御某种病虫害的能力。

这种技术可以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实现在有限资源下的高产高效。

2.转基因作物的培育转基因作物是指将从其他物种中获得特定胚胎体细胞的基因加入到目标作物体内,使其获得某种新性状或抵御某种病虫害的能力的作物。

目前,转基因作物已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棉花等一些主要作物的培育中,有效缓解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压力。

3.农产品的后期加工在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农产品的后期加工中。

例如,通过生物制剂的加工,可以将其含有的某些有益微生物捕获、固定在固体载体上,提高微生物的稳定性,增强其效果。

同时,在食品加工和储存上,生物技术亦可运用,有些生物学制剂中的特定酶能够使食品的保存时间更加长久。

二、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的优势和潜在问题1.生物技术对如何改善农业生产提出了独特的优势在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在短时间内加速育种进程,成本更低。

(2)可以实现选育适应不同环境、更适合人口口味的新品种。

(3)可以使处理农产品时所使用的化学品和农药减少。

2.生物技术使用不当也可能引发的潜在问题虽然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对于生物技术的出现,不少人也表示担忧。

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出现,其安全性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话题。

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

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

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1. 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

2. 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业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技术手段,对农作物进行遗传改良,提高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

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取得了以下成果:- 转基因技术:成功研发了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病水稻等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

- 基因编辑技术: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对农作物基因的精确改造,提高抗病性和产量。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功培育出大量脱毒苗、抗病苗等,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效率。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取得了以下成果:- 农田智能监测系统:通过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农田土壤、气象、病虫害等的实时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农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类农业数据,为政府、企业、农民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和智能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取得了以下成果:- 农业机械设备:研发了一批高性能、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设备,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

- 农业智能控制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 农业机器人:研究开发了农业机器人,如采摘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5. 绿色农业技术的发展绿色农业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低碳、可持续的方法和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绿色种植技术

农业绿色种植技术

农业绿色种植技术农业绿色种植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包括有机农业、生物技术、节水灌溉等多个方面的应用。

农业绿色种植技术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学肥料,依靠有机物质来促进作物生长和防治病虫害。

它通过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抗病虫能力,增加农产品的营养价值,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食品。

在有机农业中,采用堆肥、秸秆还田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通过合理轮作、间作和套作,有效控制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有机农业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还能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它包括基因改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应用。

通过生物技术的手段,可以研发新品种,提高抗病虫能力和适应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基因改良是生物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或改造内源基因来改良作物的性状。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作物具备抗虫、抗病的能力,提高抗旱和耐盐碱的能力,提高养分利用率等。

同时,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可以代替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作物的利用效率。

在农田灌溉中,可以采用滴灌、微喷、雨水收集等技术手段,减少蒸发和渗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根据农作物的需求进行灌溉,避免水分过量或不足。

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总结:农业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农业科技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人们对于农业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

科技的发展为农业带来了许多变革,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增加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农民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或电脑,实时获取气象和土壤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优化农业生产过程。

同时,农业科技也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精准农业。

通过农业遥感技术,可以准确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调整施肥、灌溉和植物保护等工作,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二、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将一种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或动物体内,使其获得改良的性状。

转基因作物可以抵抗虫害、耐受干旱和病毒等,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生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动物繁殖,改良畜禽的性状和抗病性能。

三、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还有助于降低农业投入成本。

例如,农业机械化使得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种植机械、收割机、喷洒机等农机设备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同时,农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如农业机器人和智能温室等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益。

四、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逐渐得到广泛认可。

绿色农业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良农作物品种、合理利用资源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有机农业更进一步,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注重生态循环和土壤保护,提倡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新农业绿色生产技术

新农业绿色生产技术

新农业绿色生产技术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显,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遇到了诸多挑战。

为了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纷纷推行新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保护环境,这对于解决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机农业:绿色种植回归自然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生产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有机农业特点是不使用化肥、农药和转基因种子,通过自然的生态循环来种植作物。

有机农业可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农民通过采用天然肥料、生物有机肥和生态保护措施,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为农产品创造更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通过科学的浇水和施肥方法,将水肥的供应和需求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水肥利用的高效管理。

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施肥浪费,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同时,水肥一体化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需肥量进行调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精准农业:智能化驱动绿色生产精准农业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绿色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精准农业实现对农田的全面监测和精细管理。

农民可以通过无人机、卫星遥感、传感器等设备,实时了解农田的气候信息、土壤质量、作物生长情况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精准农业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业投入和污染,还可以有效预防农业灾害和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民的收益和生活质量。

四、温室农业:解决农业的季节性问题温室农业是一种建立在温室内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来种植作物。

温室农业可以在夏季提供降温和遮阳,以防止高温对作物的影响;在冬季提供保温,以防止霜冻对作物的伤害。

此外,温室农业也可以调节光照和湿度,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温室农业不受季节限制,可以提供全年供应的农产品,解决农业的季节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生物技术 二、有机农业 三、现代生物技术与有机农业 四、生物有机肥 五、德国有机农业中现代生物技术的
应用 六、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 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他组成部分) 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 新物质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 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
增强作物抗病性和抗逆性、 减轻作物因连作造成 的病害和土传性病害,降低发病率;对花叶病、 黑胫病、炭疽病等的防治都有较好的效果,同时 增强作物对不良环境的综合防御能力。化肥施入 量的减少,相应地减少了农产品中硝酸盐的含量。 试验证明,生态有机肥可使蔬菜硝酸盐含量平均 降低48.3--87.7%,氮、磷、钾含量提高5--20%, 维生素C增加,总酸含量降低,还原糖增加,糖酸 比提高,特别是对西红柿、生菜、黄瓜等能明显 改善生食部分的品味。所以说,用了生态有机肥, 农产品叶色鲜嫩,滋味甘美,更好吃了。
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 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在作物根 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 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 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减少环境污染, 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其中有机肥从生 产
目前在生产上主要应用的生产工艺有两种,一 种是平面条垛式堆肥工艺,一种是槽式好氧发 酵工艺。此外,实验室小规模试制还有采用密 封箱/罐式发酵。原料到半成品的生产工艺。
平面条剁式堆肥工艺

原料处理
加菌
二次加菌
混合
混合
检验
建跺
包装
翻堆
出厂
优点:投资小、工艺相对简单 缺点:占地面积大、腐熟不彻底、二次污染严重。
可根据当地的原料进行制作,如城市生活垃 圾和各种农作物秸秆、树叶杂草、瓜藤、稻 草、松壳、花生壳、锯木屑、谷壳粉、统糠、 水果渣、干蔗渣、食用菌渣、酒糟、啤酒糟、 糖渣、醋渣、淀粉渣、木薯渣、柠檬酸渣、 酱油渣、味精渣、粉渣、豆腐渣、药渣、油 渣、油饼粕、糠麸、棉菜粕、霉变饲料、污 泥、糖厂啤酒厂渣泥、屠宰下脚料、潲(泔) 水、剩饭菜、人动物粪便等废弃物。
3、原辅料配比:主料∶辅料=5:1-3:1。
4、水分控制在60-65%,手抓物料成团刚好出水。
5、按要求将菌种、主料和辅料全部混合均匀。
6、环境温度15℃以上,一次堆料不少于4方,堆 成宽1.5~2米、高0.6米左右、长度不限的堆,并 用棍在堆内打通气孔。
7、堆温升至50℃时开始翻倒,每天一次,如堆温 超过65℃,再加次翻倒。温度控制在70℃以下, 温度太高对养分有影响。
发酵肥料操作过程:
1、菌种一般用量为0.2%--0.5%。
2、原辅料及要求:主要物料:水果渣、干蔗渣、 食用菌渣、酒糟、啤酒糟、糖渣、醋渣、淀粉渣、 木薯渣、柠檬酸渣、酱油渣、味精渣、粉渣、豆 腐渣、药渣、油渣、油饼粕、糠麸、棉菜粕、霉 变饲料、污泥、糖厂啤酒厂渣泥、屠宰下脚料、 潲(泔)水、剩饭菜、人动物粪便等大宗物料。 辅料:各种农作物秸秆、树叶杂草、瓜藤、稻草、 松壳、花生壳、锯木屑、谷壳粉、统糠等干燥、 粉碎、高碳即可。
8、腐熟标志: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 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
9、腐熟的原肥:直接使用,生产商品有机肥、生 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无机复混 肥等。
注意:①视水分多少增减配比,发酵混合物 的总水分应控制在60~65%。过高过低均不 利于发酵,水过少,发酵慢;水过多会导致 通气差、升温慢并产生臭味。水分合适与否 判断办法: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 不滴水,落地即散。②如果按每吨添加1公 斤尿素或10公斤过磷酸钙发酵效果更好。
生态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能够改良土壤,改善 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生物有机肥 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 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 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 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 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 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 作物生长。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 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 动植物残体(如畜禽 粪便、农作物秸秆等) 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 理、腐熟的有机物料 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 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 效应的肥料。
农家肥:堆肥,沼渣等。
商品生物有机肥:商品化生产的生物有机肥。 即农家肥商品化生产后的产物。
有机肥加微生物菌剂,每克含菌大于2000 万功能菌。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 产中完全或基有机农业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 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 而采用有机肥和动物排泄物满足作物营养需 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 需求的养殖业。
顾名思义,生物技术 与有机农业就是指利 用生物技术手段,改 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 原料,采用有机肥和 动物排泄物满足作物 营养需求的种植业, 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 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 业。
槽式好氧发酵工艺
原料处理
加菌
二次加菌
混合
混合 检验
入槽 包装
翻堆 出厂
优点:腐熟彻底、产品质量高、二次污染小 缺点:设备投入大、投资大
调理土壤、激活土壤中微生物活跃率、克服 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空气通透性。减少水分 流失与蒸发、减轻干旱的压力、保肥、减少 化肥、减轻盐碱损害,在减少化肥用量或逐 步替代化肥的情况下,提高土壤肥力,使粮 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类、瓜果类大幅度 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果品色泽鲜艳、个 头整齐、成熟集中,瓜类农产品含糖量、维 生素含量都有提高,口感好,有利于扩大出 口,提高售价。改善作物农艺性状、使作物 茎杆粗壮,叶色浓绿,开花提前,做果率高, 果实商品性好,提早上市时间。
生物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包括有机垃圾、 秸秆、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 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经生物肥菌种发酵、除 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能够 调理土壤、激活土壤中微生物活跃率、克服 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空气通透性。提高土壤 肥力,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类、瓜 果类大幅度增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