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须学会基本礼仪

合集下载

小学生基本礼仪

小学生基本礼仪

小学生基本礼仪小学生基本礼仪(3篇)小学生基本礼仪1一、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二、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三、就餐礼仪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

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

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

若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5、吃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四、穿着礼仪1、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2、女同学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

3、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进学校。

4.按学校规定穿校服。

五、尊师礼仪1、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2、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

4、发现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

5、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小学生基本礼仪2礼仪常识是我们从小就会学习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合格的人其实是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的。

我们的爸爸妈妈从很小的时候就会有意或者无意识地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目的.就是让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做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人,而不是冷漠的邪恶的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必要的礼仪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个年纪正是需要培养好习惯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耐心地教孩子一些礼仪常识,让他们去实践,去感受,做一个有礼貌有素质的人在这个世界的价值。

小学生要知道的个人礼仪常识

小学生要知道的个人礼仪常识

小学生要知道的个人礼仪常识人以礼待人总是好事,但从小就要学会礼仪,学习要从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大全学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小学生要知道的个人礼仪常识,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一、学校礼仪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

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小学生礼仪常规

小学生礼仪常规

小学生礼仪常规导言作为小学生,礼仪是提升自我的重要素质之一。

良好的礼仪习惯不仅能够增加自信,还能提高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礼仪常规,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

仪容仪表小学生的仪容仪表是他们与他人相识的第一印象。

因此,小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整洁的衣着:小学生应穿戴整洁、合身的衣物。

要避免穿着过于花哨或暴露的服装,以免引起他人的不适。

2.干净的卫生:小学生应保持身体的干净和整洁。

每天洗澡、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并剪好指甲。

3.端正的姿势:小学生应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

站直身体,保持头部正直,坐直腰背,避免驼背或歪头的坐姿。

4.自然的面部表情:小学生应该保持自然而友善的面部表情,微笑是表达友好和善意的最佳方式。

言谈举止言谈举止是体现礼仪修养的重要方面。

小学生应该培养以下良好的言谈举止习惯:1.尊重他人:小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包括师长、同学、家人和其他人。

当与他人交流时,要保持礼貌和友好的口吻。

2.注意用语:小学生应避免使用粗鲁或冒犯的语言。

要学会用友善、积极的方式与他人交流,避免争吵和恶言相向。

3.说话声音适宜:小学生在交流时应注意说话的音量,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要保持适当的音量,以便他人能够听到并理解你的话。

4.遵守交谈规则:小学生在与他人交谈时,应尊重对方的发言权。

要避免打断别人的发言,耐心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尽量避免争论和争吵。

礼节常识小学生还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礼节常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表现自己:1.问候礼节:学会正确地问候他人,如向老师、长辈、朋友等道上午好、下午好或晚上好。

要用友善和礼貌的语气。

2.举手提问:在课堂上,小学生应该养成举手提问的习惯。

等待老师允许后才能发言,并注意等待自己轮到进行发言。

3.不插队:小学生应该遵守排队的规则,不得插队。

当需要排队时,应该按照先来先服务的原则进行排队。

4.进出门礼节:小学生要遵守进出门的礼节。

进门时要先让老师或其他人先走,出门时也要礼貌地通知他人,并等待他人离开后再行动。

小学生家庭礼仪基础知识及常识

小学生家庭礼仪基础知识及常识

小学生家庭礼仪基础知识及常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良好的家庭礼仪不仅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能帮助孩子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以下是小学生应掌握的家庭礼仪基础知识及常识,涵盖尊重长辈、问候礼仪、家务分担、礼貌待客、餐桌礼仪、沟通交流、生活习惯以及诚实守信八个方面。

1.尊重长辈基本态度:对家中的长辈要怀有敬意,无论是祖父母、父母还是其他长辈,都应保持谦逊有礼的态度。

日常表现: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不直呼其名,使用尊称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

长辈讲话时,要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

行动体现:在长辈面前,坐姿端正,不跷二郎腿;走路时礼让长辈先行;在长辈需要帮助时,积极伸出援手。

2.问候礼仪晨起问安:每天早晨起床后,要向家人道早安,表达一天的美好祝愿。

离家与归家:离家时要告知家人去向,归家后要及时报平安,表达感谢或分享一天的趣事。

节日与特殊日子:在节假日或长辈生日等特殊日子,要通过言语或卡片表达祝福。

3.家务分担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有责任参与家务劳动。

力所能及: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能力,主动承担如整理书桌、扫地、洗碗等家务任务。

合作精神:与家人共同合作,体会劳动的乐趣,增进家庭成员间的默契。

4.礼貌待客迎接客人:有客人来访时,应主动开门迎接,热情问好,引导客人就座。

介绍与交流:大方地向客人介绍家庭成员,积极参与话题交流,避免冷淡或回避。

送别客人:客人离开时,要送至门口,礼貌告别,并说“再见”或“欢迎再来”。

5.餐桌礼仪餐前准备:饭前洗手,帮忙摆放餐具,等待长辈入座后再入座。

用餐规范:吃饭时保持安静,不挑食、不浪费食物,咀嚼时不说话,用公筷夹菜。

餐后礼仪:用餐结束后,帮助清理餐桌,向家人表示感谢后离席。

6.沟通交流积极倾听:在与家人交流时,认真倾听对方讲话,不随意打断或忽视。

表达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要清晰、礼貌,避免使用粗鲁或不礼貌的语言。

尊重差异:理解并尊重家庭成员间的不同意见和习惯,学会包容与协商。

小学生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须知

小学生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须知

小学生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须知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时刻注意礼仪规范,在个人礼仪中要注意哪些基本的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小学生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一、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在礼仪方面的教养,集中体现在待人接物时的表现。

现在我们谈一下待人接物的几个基本要求。

A、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一切礼仪规则的核心。

真正发自内心的礼仪,传递着生命之间的彼此尊重和欣赏。

学会尊重人,要先从“听他人说、替他人想、帮他人做”这三点做起。

听他人说。

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

不等别人说完就急于插话,会让别人感到尴尬和没趣。

所以,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倾听别人说话,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不随便打听对方不乐于透露的信息,这是一种修养。

替他人想。

乐于替别人想的人,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善解人意、容易相处的人。

这样的人的人际关系总是比较好的,做事也容易成功。

帮他人做。

乐于为人做事的人,就是与人为善的人,是充满爱心的人,这种人往往被人们称为“热心人”。

这种人自己也会觉得活得很充实。

这种人一旦有了困难,愿意帮助他的人也多。

B、热情待人。

你是喜欢接触整天沉着脸、闷闷不乐的人呢,还是喜欢接触快乐热情的人呢?当然是后者。

那么,要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就要让孩子学会热情待人。

C、真诚做人。

要让孩子真诚做人,需要孩子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做到“五不要”。

一不要违约,哪怕小小的约定。

二不要在背后议论别的同学的缺点。

好话在人后说,坏话在人前说。

三不要取笑别人,特别是他人的外貌和穿戴。

四不要因为别人对你提意见而生气。

五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

D、遵守最基本的家庭礼仪常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从小不受任何约束的孩子长大后就可能恣意妄为。

合情合理的家庭礼仪常规对孩子来说是必要的。

例如:吃饭的时候,应先情老人、客人入座;盛饭应先给老人、客人;好菜应先放在老人、客人面前;家人分吃水果时,孩子应主动把大的好的送给老人;孩子应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方面的任务;孩子离家出门时,或回家进门时,要向家长打招呼;在家里,孩子需得到家人允许后才能接受他人礼物;接受他人礼物后,应表示感谢。

小学生基本着装礼仪规范

小学生基本着装礼仪规范

小学生基本着装礼仪规范
小学生的基本着装礼仪规范如下:
1. 衣着整洁:小学生应穿戴整齐、干净的衣服。

衣服应无污渍、破洞或磨损,以保持
良好的形象。

2. 符合场合:根据学校和活动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服装。

如在正式场合或学校活动中,可以选择穿着校服。

在其他日常活动中,可以选择干净整洁的休闲服装。

3. 尊重他人:小学生应学会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不穿露肩、露背、超短裙等
暴露衣服,以免引起他人的不适。

4. 功能与舒适:小学生的服装应具有基本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避免过于紧身或束缚,
以免影响活动和学习。

5. 鞋袜整洁:小学生应保持鞋袜的整洁。

鞋子应干净、没有破损,袜子不应脱落或有洞。

6. 饰品适度:小学生应适度佩戴饰品。

过多或过大的饰品可能会干扰学习和活动。

7. 个人卫生:小学生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发、刷牙等。

并保持头发整洁,修
剪指甲。

8. 注意季节: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衣物。

在冬季保暖,夏季穿凉爽透气的衣物。

总之,小学生应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社会礼仪,适当选择合适的服装,并注重个人的整
洁和卫生。

这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形象和礼仪意识。

小学生日常行为礼仪

小学生日常行为礼仪

小学生日常行为礼仪一、起床礼仪小学生要养成早起的习惯,早晨起床时要遵循以下礼仪:1.用闹钟起床,不打扰其他家人的休息。

2.伸伸懒腰,起床后要做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使身体醒来。

3.快速整理床铺,让床叠得整整齐齐。

4.洗漱一下,刷牙洗脸,保持清洁卫生。

二、进餐礼仪小学生进餐时要遵循以下礼仪:1.洗手后再进餐,确保手的卫生。

2.直坐,不摇晃,不开黏糊玩笑。

3.用勺子、筷子等正确的餐具,不吃饭时不能用餐具玩耍。

4.不边吃边说话,嘴里有食物时不要和他人对话。

5.不挑食,要吃饭桌上的所有菜肴,合理搭配饮食。

6.饭前饭后要对其他人说“请”和“谢谢”,吃完饭要帮忙收拾桌子。

三、上学礼仪小学生要在上学时遵循以下礼仪:1.尊重他人,不推搡、打闹,保持安静。

2.保持整洁,衣着干净整齐,穿着适合学习和活动的服装。

3.沿右边走,避免阻塞他人的通行。

4.不迟到,不早退,确保按时到校。

5.注意交通安全,如过马路时走人行道、等红灯等。

四、课堂礼仪小学生在课堂上应遵循以下礼仪:1.尊重老师,不擅自离座、打扰他人。

2.集中精力听讲,不偷看别人的作业或书本。

3.提问时举手示意,等待老师的允许后发言。

4.做好笔记,认真完成作业。

5.保持课桌整洁,不在课桌上涂画或写字。

五、课间休息礼仪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应遵循以下礼仪:1.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保持身体健康。

2.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闹斗殴。

3.卫生自觉,保持环境整洁。

4.不乱丢纸屑、食物残渣等垃圾,正确分类丢弃。

5.不随地吐痰,咳嗽时要用纸巾或手帕遮住口鼻。

六、放学回家礼仪小学生放学回家时应遵循以下礼仪:1.不吵闹、打闹,不随地乱扔垃圾。

2.手牵手过马路,不乱闯马路。

3.回家要向家长问好,告诉家长自己一天的学习和活动情况。

七、睡觉着装礼仪小学生睡觉时应遵循以下礼仪:1.按时睡觉,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2.在合适的环境中睡觉,保持室内整洁、安静。

3.睡觉前要整理床铺,保持整洁卫生。

4.睡觉时保持合理的姿势,不翻来覆去。

小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常识

小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常识

小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常识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文明礼仪常识如下:
1. 礼貌用语:学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礼貌地与老师、家长、同学交流。

2. 站好队、排好队:遵守上学放学、集会、活动等场合的队伍纪律,不插队,不争抢。

3. 捡垃圾、不乱丢垃圾:保持环境的整洁,不随地乱扔垃圾,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

4. 饭后要收拾:吃完饭后自己将餐具收拾整齐,保持餐桌的整洁。

5. 让座让路:见到年长者、身体有困难的人,主动让座和让路。

6. 正确穿戴校服:保持校服整洁,正确佩戴。

7. 不欺负同学:不欺负同学、欺负弱小的人,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

8. 尊敬师长:尊敬老师、家长和长辈们的权威性,遵守老师的教导。

9. 不谩骂他人:避免使用不文明的语言,不说脏话,不憎恨他人。

10. 礼貌用餐:饭桌上不说话,不大声喧哗,不吃嘴里他人不喜欢的食物。

11. 不打闹、不打架:与同学和睦相处,不进行打闹和打架行为。

12. 归还借用物品:借用他人的物品,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

13. 尊重他人隐私:不偷窥、不窜阅他人的隐私物品。

14. 不随地吐痰:学会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

15. 尊重公共设施:爱惜公共设施和公物,不任意破坏、乱涂乱画。

这些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些文明礼仪常识,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必须学会基本礼仪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少先队员的文明礼仪
一、“进出校门”的礼仪
(1)每天上学出门时要向家长说“再见!”,路上遇到同学要打招呼
相互问好说:“XX同学好!”。
(2)进出校门时,应主动向值周值日教师和保安叔叔敬礼并问好。
(3)踏进校门,早晨进校见到老师,不管是否认识,均应行礼问早、
问好。如遇到一位老师,则说:“老师好!”,如遇到多位老师,则
说:“老师们好!”。
(4)放学回家遵守路队纪律,应向老师敬礼并主动说“老师,再
见!”对同学也要道声“再见”。
二、课堂礼仪 (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铃响后,同学应迅速走进教室,准备好学习用品并
摆放整齐,安静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当老师走进教室,宣布上课
时,班长要喊“起立”,声音要洪亮有力。全班同学应立即起立站直,
向老师鞠躬问好并行注目礼,待老师回礼后方可坐下。
(2)迟到。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迟到的同学应先
在教室门外停下脚步,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再进入教室,未经允
许,不可擅自推门而入。如果门关着,那就应在轻轻敲门的同时喊报
告,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如老师问,向老师说明迟到的原
因,说话态度要诚实。在老师的谅解和批准后,方可回到座位。
(3)下课。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班长喊“起立”,每个同
学都要起立站直站好,两眼注视老师行注目礼,并鞠躬齐声问候 “老师
再见!”以表示对老师辛勤劳动的感谢。待老师离开课堂或经老师允许
再自由活动。如有听课老师,应先请听课老师退席后,同学才能活动。
同学应让老师先行,然后再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三、“进出办公室”的礼仪
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进出办公室,我们一定要有礼貌。作为一个
文明礼仪生,进出老师办公室应做到:
(1)进去前先敲门并喊一声“报告”,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
(2)见办公室有其他老师在,要主动、热情地打招呼:“老师们
好!”。
(3)走出办公室时应和各位老师道别,说“老师们,再见!”。
(4)请不要随便乱翻老师办公桌上的东西,也不要在办公室停留太
久。
(5)轻声轻语,保持安静。在办公室里说话要小声,出入尽量不发出
声响,不影响老师的正常工作。
四、校园内的礼仪
(1)在校园内与老师相遇,要主动问候,面带微笑一边说“老师
好!”,一边恭恭敬敬地行队礼,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2)在走廊或楼道等环境狭窄处遇到老师时,要主动给老师让路,并
点头示意说“老师您请”。 上下楼梯靠右行进,轻声慢步,遇到来宾应
主动问好并让路。
(3)尊重学校中的非教学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门卫等)不仅
表现在见面打招呼,叫一声“门卫伯伯好”或问一声“师傅好”,还应
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
食堂的工作人员为同学们准备好可口的饭菜,当同学们进入食堂
时,应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可以是问好,点头、微笑等。
(4)在校园内遇到来宾或客人,应主动向来宾和客人敬礼并问好,
且能做到主动让道,遇到来宾客不知道路线,能热情做好向导。
五、同学间的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
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1)在校园内遇见同学一定要打招呼。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可以问好、
点头、微笑、招手或喊一声名字等,总之要做到热情、诚恳。
( 2)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
同学。
(3)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4)向同学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
归还,并要致谢。
(5)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
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6)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
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六、还有一些地方的礼仪我们不能忘记:
(1)当登台发言时,向领导、师长、来宾行礼,最后向观众行礼。
发言完毕,首先向听众行礼,再向领导、师长、来宾行礼。
(2)当上台领奖时,要微笑地走向授奖人,立正站好行队礼,双手
接过奖品并再次行礼。然后转过身向台下有礼貌地展示奖品,按秩序走
下台子。
(3)向长辈问好:在家里,能主动亲切地向长辈问好。如:爷爷
(奶奶)好/、爸爸(妈妈)好/、叔叔、阿姨好等;爸爸(妈妈)辛苦
了!……
七、特别补充:
在行礼时也得注意。因为敬礼分为敬队礼、注目礼。
1、行队礼时,右手五指应并拢,高举头上。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
切。
(1)敬队礼的要领——五指并拢,手经胸前,一次到位,高额一
拳,手与小臂成直线,手心向着左下前,拇指不要留缝隙,胳膊不要挡
着脸,敬礼至少敬两秒,“含义”至少想一遍,距离师长五至七步,注
目问好或说“再见”。
(2)敬队礼的场合——升降国旗、出退队旗、入队、接受检阅、路
遇师长、进出师长办公室、与师长交接物品、门岗见师长、交接队旗、
校内每日初次见师长、校内碰见外来客人等场合,少先队员要敬队礼 。
除哀悼先烈外,少先队员戴红领巾时不敬鞠躬礼。
(3)师长受礼要还礼——队长和戴红领巾的辅导员还队礼,军警还
军礼,其他领导还注目礼或点头示礼。双方敬还礼的次序为:敬礼,还
礼,还礼毕,敬礼毕。
2、行注目礼时,应立正注视受礼者、鞠躬,以示敬重。注目礼用在迎国
旗或双手拿物而遇见师长时,要目迎目送(左右转头角度不超过45
度)。
以上文明礼仪要求,请各位辅导员认真宣传,进行示范训练。
紫玉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2013
年8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