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2014中考化学科质量分析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我会选择(42分)知识覆盖面广,以课程标准规定的九 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基本 素养。考生得分主要在3分-42分之间,其中得分率较高的是第1、2、3、 5、8、10题,说明学生对物质的变化、空气、水、物质的微观构成、材 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与生活等几方面的内容是比较熟悉的; 得分率较低的是第4、6、7、9、11、12、14题。第4、7题失分是因为学 生对燃烧的现象、消防安全标志记忆不牢固,把“禁止烟火”、“禁止 带火种”“禁止放易燃物”的标志分不清,错选B;第6、9题失分主要是 考生缺乏一定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1题考查学生对饱和溶 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知识理解程度,难度 相对较高,错选A或B;12题把Mn和S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混合排列,让较多 的考生未能抓住真正的重点所以得分率较低,误选B;14题由图像可知滴 入硝酸时沉淀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溶解到最后完全溶解,若理解正确则知 道A、B选项是正确的不是答案,错选D的原因是较多学生认为若有碳酸钙 则滴入硝酸时沉淀马上会溶解,故认为一定没有碳酸钙,而正确的理解 是滴入的硝酸先跟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完后再跟碳酸钙反应。
20~29 14806
30~39 10398
40~49 7231
占总数 百分比 分数段
人数 占总数 百分比
7.84%
50~59 5342 7.56%
21.21%
60~69 4433 6.27%
20.95%
70~79 3717 5.26%
14.72%
80~89 2979 4.22%
10.23%
90~100 1222 1.73%
中考质量分析组
2014-2015-2初三化学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试题重点考查了九年级化学1——9九个单元的知识,试题注重基础性,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难度不大,题型、题量及考查形式与近年中考一致。
本试题主要考查知识点如下:题号考查知识点题号考查知识点1 化学变化10 对化学反应微观模型的理解2 分子性质11 元素周期表信息及化学符号3 水的组成、净化等12 含碳物质的相关知识4 实验操作13 溶解度曲线5 溶液的有关判断14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有关推断6 氧气的有关判断15 气体制取7 纯净物的判断16 金属活动性探究8 溶液稀释计算17 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9 燃烧条件探究18 化学综合计算二、成绩分析总分人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70 45.28 15 60 6 24 69 12三、学情分析类别姓名成绩基本情况分析全县前300名张明英69天资聪慧,踏实认真,但目前对有一定难度的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还不是得心应手。
故应加强此类题目的研究和指导。
张媛梅65勤奋踏实,有上进心,但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还不能做到全面、准确的分析。
故应多给与方法指导和实战演练。
尹泓61天资聪慧,有主见,有上进心,但对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欠佳,典型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较为欠缺。
故应加强识记、练习和指导。
全县前王军锋61 学习比较踏实认真,但意志不坚定,缺乏拼搏精神,综合分析能力欠缺。
800名故应多沟通,多讲解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训练其思维能力和解题方法。
李娜59学习比较踏实认真,但思维不够敏捷,综合分析能力欠缺。
故应多讲解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训练其思维能力和解题方法。
郭海超65天资聪明,思维敏捷,但比较贪玩,不够细心,失误多。
故应多督促,多交流,逐步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
张宏涛55学习比较踏实认真,但思维不够敏捷,综合分析能力欠缺。
故应多讲解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训练其思维能力和解题方法。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分析新会葵城中学化学科组一、试卷评价(一)试卷结构分析1、题型结构表1 201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题型结构2、内容结构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试题考试内容包括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的中“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主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全面。
知识点及分数分布如下表:表2 201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内容结构内容结构上,对比表2和表3,可以发现,2014卷较多问题涉及“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三个板块的知识点依然考查重点,所占的比例比2013年的中考有所上升,而“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所占的比例比2013年的中考有所下降,因此2014年中考题的核心主题是“身边的化学物质”、“科学探究”和“物质构成的奥秘”。
(二)试卷内容分析表5 201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非选择题考试内容统计表6 评卷题组难度分布(抽样数:9520份)本卷试题难度偏大,从整套试题的设计看,知识点覆盖全面,在内容结构上较多问题涉及“身边的化学物质”。
并且较多题目中融入了实验元素,注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试题联系生活实际强,关注社会热点,知识取材广,同时也突出考察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计算能力等。
从表4、5、6可以看出,整份试卷的难度较大,学生得分率偏低,其中21、24、25题得分率都低于35%,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阅读分析、实验探究的能力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偏弱。
二、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17题考生存在问题:考生的粗心大意,对试题的审题不够细心,非常多的考生把“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写成:Fe”大部分的考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不够,总是漏写一些反应的条件,配平错误、或者写错化学式等情况较多。
2014年化学中考考试说明分析

2014年化学中考考试说明分析第一篇:2014年化学中考考试说明分析2014年化学中考考试说明分析2014年的中考即将来临,为了认清化学中考的新形式,我们就要通过2014年中考考试说明分析对考试内容的难易程度,考试范围及考察重点做出初步的认识。
通过与2013年的考试说明比较,从整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局部发生了一些微调,为什么说整体没有太大的变化呢?2014年考试说明还是由五大块组成,仍然包括考试性质、命题依据、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察内容与要求。
所以今年的中考还是延续往年的形式,其中有哪些微小的变动和调整呢?一、1考试形式与2013年相比有变化,与生物物理三科同考,考试时间由原来的120分钟改为150分钟,时间的分配上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将时间分配好。
但通过几次的判卷,发现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
答题时遇到不会的题没有标记好,等答完所有题后,由于没有认真检查,试卷又很多有时学生会把前面不会做题忘记,导致丢分。
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在反馈试卷时一定要强调考试时认真检查,一科一科的检查,每一科试卷上的题要一道道的检查。
2 题型与往年相比没有变化,分值仍然是50分,但实验探究题2013年所占比例是35%,2014年占比例是36%,从分值上可能会增加一分,从历届的中考来看实验探究题学生的失分率较高,今年分值又有所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加强对实验探究题的讲解,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探究题的一般规律,同时扎实基础知识。
二、考察内容上增加了部分内容。
1、身边的化学物质:2013年中考说明只要求能用简单的装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简单装置包括试管和带导气管的单孔胶塞或试管和带长颈漏斗的双控胶塞,2014年的中考说明中要求能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简单装置还要会使用能控制反应停止和发生的装置。
奇普发生器也应该了解。
难度增加。
而且这部分知识我们已经讲完,需要我们在总复习的时候把这部分知识加进来,并进行强化巩固。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作者:张宇波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4年第10期黑龙江省东部地区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保持了近年试题的板块建构、题型设置的特点,整套题知识点分布较合理,难度适中,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化学学业水平,亮点频出。
初中化学教材,上下两册,知识点早已被一线教师烂熟于胸,加之化学教师所见的试题不计其数,这就使教师面对试题时很难再有难度感和新鲜感。
而今年的中考试题在内容上却有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
1.小题考查大知识,综合性比较强。
比如第14题:某兴趣小组先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的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B. 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8g,水100gC. 粗盐溶解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D. 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此题巧妙地将教材中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结合到了一起,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有关溶液的计算。
2分的小题,却考查了很多的知识点。
再如第5题,将教材第六单元中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等重点内容囊括其中,同是2分的试题,考查知识寓大于小,颇具综合性,这样的试题是值得称道的。
2.以实践为基础,紧密联系实际。
《化学课程标准》在化学学科的基本理念中有这样的阐述: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这样认识物质,认识物质对人类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所以有关物质的用途的习题也很多。
比如说:O2、CO2、CO、CH4等物质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有哪些,不利的一面有哪些?再比如:HCl、H2SO4的用途、CaCO3、Na2CO3以及NaHCO3的用途等。
山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分析课件

7.下列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这五种粒子的 说法正确的是(分析)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 B.④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 C.②③⑤都是稳定结构,都属于阳离子× D.①表示的粒子为金属原子 ×
F
Al3+
Mg2+
Al
N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已知原子中: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 表示元素X的质子数与质量数的符号为ZAX。据最新报道 钬元素的原子67166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元素原子 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分析 ) A.32√ B.67 × C.99 × D.166 × 根据题意“表示元素X的质子数与质量数的符号为ZAX 表示”,利用知识迁移法可知:钬元素的原子67166Ho 的质子数(Z)为67,质量数(A)为166,可求出中子 数为166-67=99,再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计算其核外电子数为67,则该原子核内 “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99-67】=32。
该化学反应可表示为:X+Y+Q→Z
5.下列常见的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分析 ) A.活性炭吸附墨水中的色素 √ B.氢气燃烧 ×
C.无水硫酸铜检验水× D.稀硫酸除铁锈 ×
A.活性炭将墨水中的色素吸附在自己的表面,利用了 吸附作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氢气燃烧生成新物质水,属于化学变化; C.无水硫酸铜检验水是利用无水硫酸铜(白色)和水 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晶体(蓝色),属于化学变化; D.稀硫酸除铁锈的过程中,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 酸铁和水,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1.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 错误的是(分析)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
2014陕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4陕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作者:李新茂王春红单位:永寿县常宁中学2014年陕西中考已经落下帷幕,作为化学老师最关心的就是看看试卷的难易程度,便于预测学生的答题情况。
纵览试卷,其特点为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基础又突出能力考查,多为灵活运用和实际应用的题目,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试题较往年,加大了实验技能的考查。
试卷命题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关注化学实验探究、贴近生活实际。
通过对中考化学试卷进行分析,也为我今后教学指明方向。
分析如下:总体上,今年试题“保持平稳,稳中求变”原则,考查内容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社会科技发展及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化学话题为载体,体现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与2013年中考重点、热点基本相同。
选择和填空题联系社会热点以基础知识为主;实验探究题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素材不受课本内容限制;计算分析题结合实验考查基础计算的能力,没有出现偏题、难题。
试题结构同往年一样为种四题型,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与分析题。
列表如下:一、注重基础知识,覆盖面广试题重视创新,考点的覆盖率有所提升,涵盖了《新课标》和中考说明中一、二、三级主题达90%以上。
从考题涉及的知识点统计,试题对于核心知识的覆盖率很高,同时注重基础内容的考查。
例如选择第9题与往年不同,是以化学与生活为考查背景,考查了六大营养素、金属材料、空气污染、燃烧,注重知识迁移、归纳总结能力考查综合性较强。
第12题以陕南茶叶为背景,第10、14题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明显加大了实验技能的考查。
第11题考查是化学方程式微观示意图的知识,也是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常见试题,第13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逻辑推理、归纳、类比、对比能力。
第15题是常规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与往年相比加大了酸碱盐的考查力度。
填空第16题仍然是二选一,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包括材料、水的净化、物质的变化、实验操作等,考查了学生对知识迁移能力。
山西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评价与试卷分析

山西省2014年中考试题评价与试卷分析化学学科盂县中考化学学科评卷组2014年8月1日山西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评价与试卷分析山西省2014年中考化学科试题,延续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内容体现了“立足基础、突出主干、体现能力、兼顾全面”的要求,遵循了“点在课标,学在课堂,考在课外”的原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精神,加强了社会实践与化学学科联系的考察,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试卷呈现形式更加准确严谨,内容更加突出了探究性和开放性,特别是探究性试题的呈现形式有很大改观,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挑战性,突出了思维和能力的考查,避免死记方法和技巧,试卷整体符合化学学科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
试题评价一、整体情况今年中考,化学试题与近几年化学试题题型和总分保持一致。
试题整体难度适中,体现了山西中考沉稳、大方的特点。
无偏题、无怪题,考生及教师普遍反馈较好。
2.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及分数分布如下表:题、19个二级主题,试题覆盖了全部五个主题中的19个二级主题,覆盖面达到100%,考查的都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核心知识,采分点较为合理,体现了较好的考查性和选拔性。
二、试题特点1、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增强了探究性,突出实践性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为了落实这一目标,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形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探究性试题设计思路成为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即让学生在不同问题情境下尝试去解决问题,以次来测定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主要表现在:(1)实体呈现形式新,关注生活和社会热点。
如22题试题考查学生初中化学主干知识:合成材料、原子结构、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以及生石灰与水这一重要反应,巧妙地以学生的口吻描绘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成功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化学,培养了学生以化学的眼光看生活、看世界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安庆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已成为我们教育室的一个品牌项目。
每次参加模拟题的命制工作,我们都是都是如履薄冰,丝毫不敢松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因为我们深知,通过“一模”考试,不仅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尽可能的体现中考命题方向,能对后期复习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所以2014年的一模试题在题型、题量、风格上都尽量与2013年安徽中考题接近,力求稳中求变,让人耳目一新。
下面从三个方面对2014年的安庆市“一模”化学试卷进行分析。
一、数据统计分析
根据安庆市教研室提供的数据,参加一模网上阅卷的共有33所学校,参考人数7473人。
其中36分(含36分)以上人数为4001人,占53.54%(及格率);满分295人,占3.95%;54分以上1111人,占14.87%。
全市均分35.93,有10所学校平均分超过36分。
二、试题结构分析(一)双向细目表
由以上两张分析表可以看出:化学试题虽然题量小、总分少,但是命题力求每个题目的设置考察较多的知识点,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来考察学生的识记、比较、分析、归纳等考纲上提到的各种能力。
在试题设计上将重点知识赋予新的情景予以考察,更加注重学生运用化学核心知识解决实验探究中的问题。
三、后期复习建议
通过对“一模”考试结果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仅供参考。
1.部分学生失分是由于概念辨析不清,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准确、不规范、不完整,化学用语使用不科学,对重点原理、物质不熟悉,对常规实验和计算不熟练。
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为重点,不要盲目地追求高、深、难,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绝对不可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除对主干知识要让学生搞懂吃透外,还要注意到教材中的“活动
与探究”、“讨论”“家庭小实验”“课后习题”等板块内容。
教学中对待这些板块内容不应是走马观花,而应深入体会理解其涵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阅卷中我们感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能力较薄弱:①获取信息能力:表现在审题不清、抓不住内涵、更难获取隐性信息;②信息处理能力:表现在不知道如何把化学事实与化学原理、物质性质进行联系,并从中得出判断或结论。
所以在复习课讲解例题、评讲试卷时,更要侧重审题能力的培养(情境分析、概念理解、数据和图表信息的处理、装置原理等),特别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和字,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卷提醒我们,实验探究题的地位越来越重,成为中考的拉分点,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
部分考生对常规实验仪器和药品感到生疏,看不懂装置图,而在实验细节掌握,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普遍存在问题。
复习中应将“可控制变量法”“对比法”探究方法等列为重点复习内容,将实验探究题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
4.合理安排好复习计划。
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好时间,调整教学和复习计划。
在剩下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复习内容可根据各校实际而定,但不能面面俱到,必须精讲多练,有所侧重,提高复习效率。
201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