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3分析综合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文言文分析综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六)文言文分析综合一、考点针对练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如不符合,请指出错误类型.[]答案:时序错乱.“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错,根据原文可知,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其母亲的事,直到李台州死后,在与丞相京公交谈中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参考译文]十七年后,台州已经去世,我与丞相京公一同为宰相属官.谈论间,京公给我说了李台州母子的事。
我出生八年,母亲去世,终身遗憾。
听说了李台州母子的事,哭泣不止,被感动并为他作传。
2.判断下列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如不符合,请指出错误类型。
[]答案:曲解文意.“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错误。
原文中黄贞父不是断案时遇到难题,而是要故意为难张汝霖,但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才称赞他为奇才。
[参考译文] 贞父告诉诸位同仁说:“审讯的文书按照惯例应该归我做,我不做,诸位也不要做,我要用这个为难张广昌。
”祖父了解他的意图,也没有坚决推辞,挥笔疾书写下几千字,都引经据典作为依据,断案像老吏一样纯熟。
贞父惊讶地称赞说:“奇才啊!奇才啊!”3.判断下列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如不符合,请指出错误类型。
]答案:以偏概全。
“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原文中对应的内容是“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原文有两个限制词“或"“数郡”,对时间和范围有限制,而选项没有限制就变得绝对了。
[参考译文]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
至于巫术,反复试验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
所以功劳永远归于巫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
最新-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分析综合课件 精品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 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 试之。然曩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 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 首觝触,庶. 几. 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 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事件 (3)
第三段 评论 有道之人:艰难生存,无所畏惧
答案:(1)嘉祐中;(2)不避猛虎;(3)除籍为民
(二)书《孟德传》后
体裁
思
人物
想
事情
感
感情
情
义理
文言散文 孟德、小儿 (1) 苏轼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 (2)
答案:(1)小儿不知道怕虎而虎也没伤害小儿的故事; (2)一个人首先不能在意志上输给对手,方能取得胜利
[具体说明] 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 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 么事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
“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 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 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 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
复习 复习本讲应把实战演练作为复习的重头戏来对待, 思路 要在做题中去自我总结,以求提高。
一、文言传记的特点 (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
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 识、性情有关。常常包括下面的内容:
1
姓名、 字号
2
3
家庭背景,包
括家庭经济状 籍贯
况,及祖父、
父亲等
45 6 举荐或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考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考点一、考点解析概括分析题是近些年高考文言文板块必考题型,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题目要求往往是“选是”或“选非”。
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让考生进行判断。
而比对法是解答这类题较好的方法之一。
二、解题技巧1.仔细比对,找异同。
比对法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仔细比对:关键词句、增减内容、人物、时间、地点、关系等。
2.比对方法①比对选项中在“谁在何时何地说何做何”与原文是否一致。
②检查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的道理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偷换概念。
③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以及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三、常见设错误点命题设误1曲解文意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迷惑考生,这种设误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无中生有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以偏概全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的方式,故意扩大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张冠李戴即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的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的结果命题设误2时序颠倒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空间错位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使事情发生的地点错位改变因果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变成其他关系事件杂糅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一个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四、概括分析题解题“两步骤”第一步:定比对区间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通常按照文本内容的先后顺序设置四个选项。
解答时,应依据选项内容,回归文本,筛选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句段,锁定比对区间第二步:定比对角度将选项内容与锁定的比对区间的内容相比较,特别是要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设误角度进行细致比对,找出似是而非之处,然后做出是否相符的准确判断【真题回顾1】(2022年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

6、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 风痹晚,年未仍竟致其力施于,政后治咸,但丰因中病乃未卒能行实之施。 十九死后年被,皇卒帝。称遗其疏“上实,心任优事诏,轸不④必惜嫌,怨” 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7、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 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
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 黄冕诸作人者之对其力评。价左及宗其棠广、泛胡的林人际翼关皆系识 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第账二目段,解决了财务上的 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 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第秋二段收后量力捐献,丰备 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第阻四海运策 D才.,陶善澍于除利了用有人很第才强兴五。的段工办:,事于择能是贤力以任外海事运,,节至还省八善银年于二工发十竣现余。人万
疏白言茆江选:河苏择“,常贤年太而能遭湖 以的受尾吴人水闾淞主患管在江,事吴为陶务淞最澍;江要兴打修。及算水治刘兴利河吴修,、淞 以通海多口个水为利最工要程。,”在于总是督以任上海时运,节省 银二十余万与兴林工则,徐合择力贤疏任浚事。,至八年 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 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 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 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 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1、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 士,选弹庶劾吉河士工,以授及编外修省,吏迁治御积史弊、,给事中。 巡澍视疏南劾漕河革工除冒陋滥习,,及上外奏省疏吏通治京积口弊运。河巡,南漕
嘉庆二①十,四革年陋,规出,任请川浚东京道口台运,河被。称二赞十为四四年川,第出一 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xiān荐其治行为四川 第一。
(4)品格;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 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文言文分析综合考点指要

文言文分析综合考点指要冯志伟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在高考试卷中,具体体现为对文本中主人公相关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对主要信息的理解概括和推断,对主旨的理解和对思想观点的分析概括等等。
文言文分析综合是文言文阅读板块中要求能力层级较高的考点,《考试大纲》对此的要求具体为“分析综合: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c级。
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在高考试卷中,具体体现为对文本中主人公相关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对主要信息的理解、概括和推断,对主旨的理解和对思想观点的分析概括等等。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卷,文言文分析综合考点通常设置为两道客观选择试题,部分自主命题省市也设计了主观表述题。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考点精析〕“筛选文中的信息”,指根据题干的要求和限制,筛选正确的信息。
对于高考文言文中“信息”的筛选,主要是在遵循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指向的理解和把握。
近年来,由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内容主要取材于人物传记,因此,在对文中信息的把握时,要全面把握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成就等)和事件(前因、后果、始末、经过、影响等)。
尤其是对于传记中的主人公人物,一定要从文中准确把握与之相关的信息,特别是能够体现试题指向的信息。
高考中体现该考点的题型一直为客观题型。
该题大多是对材料中人物相关信息(人格性情、事业经历、精神品质、道德情操、思想主张、功业政绩等)的筛选,试题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对人物一种相关信息的筛选,常为五六个信息句中,每三个句子分别编为一组;二是对人物两种相关信息的筛选,每两个信息句编为一组。
〔应试攻略〕1. 审清题干,排除干扰题干信息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
譬如题干中要求“选出直接体现某人某种性格的一项”,这提示我们只能选择正面体现人物某种性格的信息,而间接或侧面反映人物性格的信息就要排除在外。
因此,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弄清所筛选的信息与题干的要求是否高度一致。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第01课考纲解读《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考点的考查要求是:(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C级。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要求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作出分析,以准确地筛选并提取信息。
文言文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等。
筛选文言文中的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意理解的程度。
文言文信息,是指史传文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局,语言、动作、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散文札记类的风物、意境、感悟、抒怀等;说理文的观点、论据、见解、看法、感慨等。
文言信息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文中限制,凸显出语境的相对完整,表现出上下文在筛选信息中的重要地位;二是“筛选”关键词,“筛选”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动态思维过程,是一个“圈定”“辨析”“遴选”“提取”“整合”的完整进程。
文言信息应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筛选关键信息,如文章主旨、结论、见解、感悟等;二是遴选核心信息,如人物生平、性格节操、征集才干、品德性情等;三是提取主体信息,如人物形象、表现技巧、布局谋篇等。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技巧:一是明结构关系,即要弄懂人物、事件、观点、结论之间的关系,为筛选信息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知对应关系,即筛选信息时应做到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对应;三是对位意识,即将信息选项代入语境去验证真伪,辨别正误;四是比对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意进行比较鉴别,以确定正误是非。
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对信息点有个清楚透彻的理解。
如果没有弄清信息点的含义,下面的筛选就毫无头绪,也就根本谈不上选出正确答案了。
(2)要能够以信息点为准绳,以此去衡量各个文句,排除与信息点不相合的语句。
(3)要注意到陈述对象是否与题干吻合(是否说的是无关的其他人的言或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__能力训练含解析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复习纲要【考情探究】课标解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备考策略考点内容断句综合考查对实词、虚词、句意的理解句读、语法运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准确理解句意,正确断句平时多积累实词的含义,注意借助虚词来断句,同时要多关注句子的结构,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姓名称谓、天文地理、历法纪年、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凭借积累、根据语境理解句中词语的传统文化内涵识记课本中的古代文化知识,按时间的先后等顺序梳理积累课外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文意概括和分析筛选并归纳信息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20个实词、18个虚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1.选择题,在审读题干和仔细比对选项与原文上下功夫。
注重总结规律,形成方法。
2.简答题要做到要点全,语言简。
翻译句子将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0个实词、18个虚词、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运用相关文言知识,理解文句,并能准确、通顺地翻译成现代汉语复习备考时要把三大得分点——关键实词、关键虚词、特殊句式作为重点,强化“得分点”意识。
【真题探秘】(2020新高考Ⅰ,10—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9分)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除中书舍人。
选授御史,巡视中城。
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
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
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
”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
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
”阉人愤而去。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实录》,得到《国史》一百余卷。
高考原文
读文示范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 五任:工部侍郎、修国史;事件:进献《五代帝
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 王论》,得到皇帝的赞许;遭宰相李揆嫉妒,被
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 贬官,于休烈很不介意。
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 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 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 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 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
六任:右散骑常侍;时间:代宗即位。 七任:东海郡公、金紫光禄大夫。 步骤三:巧借阅读概括分析题,扫清阅读障碍。
(以第3题A项为例)
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
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
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
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
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
给官府。于休烈随即调任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上 非常赞许他。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平 列,便嫉恨他,奏请任他为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于 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代宗即位,考核鉴定官员的名位品级,宰臣元载 称赞于休烈,于是授予于休烈右散骑常侍的官职,仍旧兼管修撰国史,多次 升迁被封为东海郡公,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为官共三十多年,历任清 贵显职,家中没有什么积蓄。为人恭俭温良仁慈,从未将喜怒之情表现在 脸上。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 神色都没有。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至生命终结。大历 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这年的春天,于休烈之妻韦氏去世。皇上特意 下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下葬那天提供仪仗鼓乐。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 追思痛悼许久,褒奖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的绢一百匹,布五十 端。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去宅第宣旨慰问。儒者所受之恩宠,少有能与 之相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三分析综合
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包括如下考点:①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综合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的事件或所主张的观点归纳概括,理解分析。
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意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头戏。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呈现在高考试题中,可分为两种题型:一是筛选信息题,二是概括分析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往往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并考查)。
全国卷考查概括分析题。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三项很多时候是结合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区分开来。
三项内容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在试卷中,表现为一个综合分析判断题。
这是考查考生全面把握文言阅读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每年必考。
这类题常常以选出错误选项的形式来设置,因而探究命题人错项陷阱设置的类型,进而掌握应对方法,对提高考生的辨别能力,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命题人在选项中故意编造一些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情节,以此来干扰考生思维。
阅读相关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2015·高考安徽卷)原文信息: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
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
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
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先生固耽内典[注],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
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论数卷而已。
【注】内典:佛经。
T6-B.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
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答:
【答案】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
原文说,官吏为了名声,都在努力突显自己,唯独梁熙淡泊宁静。
但文章并没有提到梁熙“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这一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先生通过了顺治三年举行的乡试,又过了十年考中进士。
(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他爱民如子,政绩位居西安第一。
先生在咸宁做官半年,回朝后又做了云南道监察御史。
当时,世祖章皇帝(顺治帝)正重视广开言路,御史台和地方官员都趾高气扬,为了名声大而追求凶悍严厉。
只有先生淡泊宁静,当值结束后就焚香扫地,平静地坐上一整天,就像脱离了寺院的闲僧一样。
有空闲时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