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2012年1月至8月手足口病疫情调查分析及防控措施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普通)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普通)

附件1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编号: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阴/阳历)职业①散居儿童②幼托儿童③学生④其他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托幼机构)家长姓名家庭住址省市地市县区乡(镇、街办)村(居)号家庭电话:二、发病及就诊情况1.发病日期年月日2.初诊日期年月日;初诊单位单位级别:①省级②市级③县级④乡级⑤村级初步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住院治疗(是/否),如住院,则:所住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入院日期年月日,入院诊断。

出院日期年月日,出院诊断。

病程天。

4.预后: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后遗症(有,;无)5.病例分类①重症②普通三、临床情况(一)临床症状如有请打“√”1.发热(有,℃/ 无);2.皮疹(有,主要部位: / 无)3.口腔炎:口腔粘膜上出现红色溃疡型疱疹是□否□4.呼吸系统:流涕□咳嗽□咽痛□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他:_______________神经系统:头痛□喷射状呕吐□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惊厥□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有□无□(二)体征1.颈项强直:有□无□;巴氏症:有□无□;克氏症:有□无□;布氏症:有□无□2.腱反射:正常□亢进□减弱□;肌张力:正常□亢进□减弱□(三)辅助检查1.血象:有,无。

有则:WBC(×104/L),N( %),L( %)2.脑脊液:压力( Pa),外观(正常/异常),细胞记数(个),1蛋白()糖含量()3.X线检查结果:有□,表现为,无□4.心肌酶谱:肌钙蛋白酶肌红蛋白酶四、流行病学资料(一)患儿发病前7天内与其他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病毒心肌炎、肺水肿等患者的接触史:无□,有□。

有则填写下表:备注:1.与患儿关系,指本调查患儿发病前与相关患者的关系。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一、乐山1~10月手足口病疫情形势
–1~10月收到市中区、沙湾区、犍为县、井研 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夹江县、五 通桥区、峨眉山市疾控中心送检手足口病样品 313 份 <15.2%> , 检 出 阳 性 标 本 133 份 ( 其 中 EV71 病 毒 为 17 份 <12.8%> , 柯 萨 奇 A16 为 64 份 <48.1%>,其他肠道病毒为52份<39.1>),标 本的阳性检出率为42.49%。
• 第一条 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 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 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 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 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 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 第二条 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 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 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 第四条 发生聚集性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 在24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
• 第五条 发生暴发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 即对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搜索, 时间为自首发病例发病前一周至调查之日,并填写《手足口 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见附表),上报至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每起暴发疫情至少采集5例病例 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二、手足口病基础知识
• 手足口病皮疹分布
–(1)手掌
二、手足口病基础知识
• 手足口病皮疹分布
–(2)足底
二、手足口病基础知识
• 手足口病皮疹分布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

第一条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第二条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第三条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和小学等单位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报告,或在主动搜索或进行网络直报信息审核时,发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并做好记录。

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报告。

第四条发生聚集性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24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

第五条发生暴发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搜索,时间为自首发病例发病前一周至调查之日,并填写《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见附表),上报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

每起暴发疫情至少采集5例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第六条医疗机构根据患儿病情,要求患儿居家或住院治疗。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负责本辖区居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随访工作,指导居家治疗患儿的家长或监护人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当出现重症病例早期识别指征时(参见《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应当立即前往重症病例救治定点医院就诊,同时应当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为了进一步做好我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地开展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以下是相关工作总结,希望可以帮到你~!篇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省部分地区发生手足口病疫情,为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园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幼儿安全。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机易造成叫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较大。

为此,幼儿园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紧急会议,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作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做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督察力度,认真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决不能让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疫情扩散。

二、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

为加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幼儿园在门口橱窗内张贴了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幼儿园园报、悬挂了宣传横幅,园长对全体家长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让家长提高认识,对幼儿加强健康教育。

同时,幼儿园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使全体教职工掌握手足口的防治知识,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全面落实晨午检制度及卫生消毒制度等措施,并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幼儿正确的'吸收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通过在门口橱窗内张贴预防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温馨提示、召开家长会、小喇叭广播等形式,开展“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被褥”等为重点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让家长知道当前的形式及预防知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一、概述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引起。

自2008年中国大陆首次大规模流行以来,手足口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该病的临床特征为发热,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但少数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中国大陆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疫情波及范围广泛,流行强度和持续时间有所增加。

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疫情发展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篇文章将对中国大陆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包括疫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以及病原学特征等方面,以期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1. 手足口病的定义和背景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该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的名称来源于其典型的症状,即手、足和口腔部位出现水疱或溃疡。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患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唾液以及皮疹液等途径传播。

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暴发流行。

手足口病的症状通常较轻,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口腔疼痛、厌食、疲倦等症状。

随后,患者的手掌、足底和口腔黏膜会出现水疱或溃疡。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可以在1周内自愈,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流行,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

不同人群对手足口病知晓情况的现状调查

不同人群对手足口病知晓情况的现状调查

不同人群对手足口病知晓情况的现状调查作者:武贤美宋益青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了解山西省某县不同人群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为有效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基本知识防治及阻断传播等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山西省某县1个普通居民居住区,1个乡村居民居住区,2所幼儿园,2家医院,3所大中专院校,共826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结果本次共调查826人,城镇幼儿家长占12.47%(103人),乡村幼儿家长占11.14%(92人),幼儿教师占10.29%(85人),医护人员占14.89%(123人),医学院校在校生占13.92%(115人),非医学院校在校生占12.23%(101人),普通城镇居民占14.16%(117人),乡村居民10.90%(90人)。

幼儿学校、医护人员、有幼儿的家庭对手足口病的认知率及关注度较其他人群高,城镇幼儿家长对手足口病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乡村幼儿家长。

公众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新闻媒体,学校社区的宣传也在幼儿家长及幼儿教师的知识普及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众最希望获取的信息为疫情发展情况及相关部门的防控措施。

结论公众对手足口病认知率较高,但不同人群的知识掌握情况、信息获取情况、日常行为改变存在差异,需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选择更多的教育途径,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及认识水平,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关键词:手足口病不同人群知晓情况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1],易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中造成暴发流行,多数患儿为轻症,表现为轻度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与溃疡。

重症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死亡率高[2,3]。

从卫生部获悉,今年以来手足口病发病数、重症数和死亡数较去年同期上升明显,我市本年度未出现重症、死亡病例,但仍应引起高度关注。

为加强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宣传,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我院于2012年8月完成了对不同人群手足口病知晓状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2024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3篇)

2024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3篇)

2024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和传染病传播的加剧,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也逐步上升。

为了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我国从2010年起,每年都会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以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对____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提高防控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一、加强基层宣传教育工作在____年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手足口病的防范知识和预防方法,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向幼儿园、学校、托儿所等儿童集中活动场所发放宣传材料,提醒他们注意卫生,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

另外,还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讲座,解答公众的疑问,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控能力。

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可以增强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

二、加强监测预警机制建设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早发现和控制疫情的蔓延,____年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

这包括完善病例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疫情信息;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实现病例信息共享;建立病例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疫情发展趋势;加强对儿童集中活动场所的监测,确保场所的卫生环境符合规范等。

通过建设监测预警机制,可以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三、强化疫苗接种工作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毒携带者,因此疫苗接种是控制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____年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需要加强疫苗接种工作,力争提高儿童的接种率。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完善疫苗接种程序,确保疫苗的有效接种;二是加强对疫苗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可度;三是加强疫苗的供应保障,确保每个儿童都能接种到疫苗;四是加强疫苗接种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疫苗的接种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强化疫苗接种工作,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减轻疫情的严重程度。

2012年东海县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2012年东海县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2012年东海县手足口病疫情分析【摘要】目的为了解东海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2年全县手足口病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2年比去年同期发病有所增高,全县累计报告357例,发病率为32.81/10万,全年除了9月,其余都有发病,发病高峰是5月,有127例,占总发病数的35.57%,发病的次高峰时5月,有88例,占总发病数的24.65%。

全县所有乡镇都有发病,其中张湾乡的发病数最多,有87例,占总发病数的24.37%,白塔镇的发病数次多,有58例,占总发表数的16.2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241例,女116例,男女比例是2.08:1。

发病最小年龄是5月,最大12岁,病例主要集中在0-3岁,共有324例,占总发病数的90.76%,有1例重症病例。

无死亡病例。

结论散居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幼儿抵抗力低、常将手、杂物放入口中与发病有关。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选择了2012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东海县县手足口病患者,共计357例。

1.2 调查方法采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软件和excel系统软件,对东海县2012年1月1至2012年12月31日的手足口病的个案信息按发病时间、现住址、年龄、性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发病情况 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通过全县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357例,发病率为32.81/10万,1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男性241例,占67.51%;女性116例,占32.49%,男女性别比例为2.08:1。

2.2 时间分布全年除了9月,其余月份都有发病,1月8日出现首例患者,1-3月为散在发病,4月发病上升期,5月为发病高峰期,有127病例,占总发病数的35.57%,6-7为发病的次高峰期,8月为发病回落期,9月无发病,,10-12月为散在发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 论 主 要 发病年 龄段 是 0 - 6岁, 占 9 8 . 2 3 %。结 论 手足 口病 防控 重 点应放 在 6岁以下 的散居 儿童和城 乡结合部 居住 人 群 。 【 关 键词 】 手足 口病 ;疫 情 }防控 对 策 中图分 类号 :R 7 2 5 . 1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8 - 0 4 9 6 - 0 2
年龄主要集 中在0 岁年龄 组的患者 是散居儿童 ,在托幼机构 的儿童 。
低年龄 的儿童未获得 自然免疫力 ,中小幼儿 园相对较差 的卫生条件 , 孩子的居 住密度大 ,室内空气流通 差 , 日 常 消毒和 隔离措 施是不 到位
等 因素 ,与相关 报告一致 。 本 次调查显示 ,发病高 峰在4 ~ 6 月份 ,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时机和条件下告知患者 ,因为当患者知道 自己不能再生育时,以及 被诊断为P O F 带来的心理压力下,往往表现为焦虑和失望,进而延误
胚胎期捐赠的研究进展为患有P O F 的女性带来了可能妊娠的希望。
某 区2 0 1 2 年1 月至8 月手 足 口病 疫情调查分析及 防控措 施
滕 文 忠
手足 口病是 由肠道 病毒引起 的一种急性 传染病 ,主 要通过密切 接 触 或粪 1 3 途 径传 播 ,手 、足皮 肤疱疹 和 口腔黏 膜 溃疡为 主要 临床 特 征 ,婴幼儿 及儿童发病率 为主 。大 多数患者症状 轻微 ,少数 患者可并 发无菌 陛脑 膜炎 ,脑炎 ,急性弛缓性 麻痹 ,呼 吸道 感染和心 肌炎 ,个 别重症患儿 病情 进展快 ,易发生死 亡。今年 以来 ,南宁市 经济开发 区 手足 口病疫情 非常严 峻 ,3 月份 以来 ,手足 口病 呈直线 上升趋 势 ,尤 其是5  ̄ 6 聚集性病例 的数量 开始 出现 。为了解该病 在辖 区的传 染和流 行情况 ,我们对 1 - 8 月辖区 内医疗机 构报告的病例进行疫情分析 。 1对 象 与方 法
1 . 1调查对象 选择 了2 0 l 2 年1 月1 日至8 月3 1 日 全 区各 医疗 单位 ,通过 国家疾 病
2 o 1 2  ̄1 月1 日至2 0 1 2 年8 月3 1 日全区手足 口 病 发病9 0 6 例。发病 主
要年龄段 为O ~ 6 岁 ,共8 9 0 例 ,男7 5 9 例 ,女 1 3 1 例 , 占9 8 . 2 3 %;7 岁 以 上为 1 6 例 ,男 1 O 例 ,女6 例 ,占1 . 7 9 %;重症 2 2 例 ,均为4 岁 以下 ,男 1 3 例 ,女9 例 ,占发病数 的2 . 4 3 %,无 死亡病 例 。其 中托幼机 构报 告
3 3 2 例 ,男2 5 0 例 ,女8 2 例 ,占总发病 数3 6 . 6 4 %。
3讨 论 今年 自1 月1 日 手足1 3 病首例病例报告后 ,截止 N8 ) 1 3 1 日之前 ,辖
区内共报告手足 1 3病9 0 6 例 ,各镇 、办均有病例 报告 。及时采取消毒和 隔离措施和入 院对症治疗 ,疫情 已得 到有效控 制 ,没有人死 亡。发病
4 9 6 ・临床研究 ・
辅 导组 ,雌激 素减退治疗 预防组 ,多 产管理组 。主要治疗包括 激素治 疗 ,生殖 系统 卫生 保健 研 究人 员 同时指 出心理 学治 疗可 以及 早介 入 ,目的是 帮助患者 了解相关病情 ,病 因及相 关的治疗方法 。在合适
Ma r c h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8
监测报告管 理系统报告的手足 口病 的患者 ,共为9 0 6 例。
1 . 2调查方法
采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软件和S P S S 1 2 . 0 系统软件,对
经开 区2 0 1 2 年1 月1 至2 0 1 2 年8 月3 1 日的手 足 口病个 案信 息中的 发病 时
明 显的季 节性 ,可能与 今年 雨季 多有 关 ,也可 能与 肠道 病毒 适合 在
年 比去 年 同期 发病 明 显 高 ,全 区 累计 报告 9 0 6 例 ,重 症 2 2例 。 无死 亡病 侧 。 发 病率 为 4 5 8 . 7 3 / 1 0万 ,4 - 6月份 发病 高峰 , 占总病 例 数 的
7 9 - 3 6 %, 有 明显 的季 节性 , 年龄 集 中在 O  ̄ 4岁,占总 病例 数 的 9 2 . 3 8 %,男性 发病 率 高于女 性 ,男女 之 比 为 l :O . 5 5 , 发病 以散 居 儿童 为主 。
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有关。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可能与男孩普
遍生性 好动 ,卫生 习惯较女 孩差 。增加 了接触 感染 的机 会有 关 J 。城
间、现住址、年龄、性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 果
2 . 1基 本情况 2 0 1 2 年1 月1 日至2 0 1 2 年8 月3 1 日全 区医疗单 位及外 地医疗 单位通
治疗使 病情 、恶化 。专业 的心理学辅导联 合 内分泌 和遗传学 专家治疗 会起 到重要 的积 极作用 。总之 ,卵巢 功能早衰 的发病率有逐 年增高 的 趋势 。但其发病原 因还 不清楚 ,目前研 究只 了解 1 0 % ̄ 1 5 %的原因 ,推 荐 的治疗方法有 心理咨询 辅导和激素 治疗 等 。 目前最新 的关于卵巢 与
(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广 西 南宁 5 3 0 0 3 1 )
【 摘 要】 目的 为 了解 南宁经 开 区手足 口病 的流行 原 因和 传播 特征 ,为 采取 有效 防控措 施提 供科 学依据 。方 法 利 用 国家疾 病监 测 信 息报告
管理 系统的个案资料对 2 0 1 2年 1月 1日至 8月 3 1日南宁经开 区辖 区医疗单位上报的手足 1 2 ' 病疫情资料进行 了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 0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