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0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

0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

0的认识教学设计0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0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和游戏形式,引导学生经历认识0的过程及加减法,初步理解0的意义及有关0的加减法,对0的数字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引导学生感受数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0的含义及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0的意义和书写。

教具准备:课件、米尺、有关制图学具准备:小圆形、小棒教学过程:一、0的认识1、故事引入0及其含义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想不想听啊?(想)我讲的故事题目是:《快乐的森林》(板书课题)(课件出示:屏幕出示森林中飞跑着的几只小鸟)清晨,天刚放亮,森林的小鸟就叽叽喳喳唱个不停,请听,他们唱得多热闹啊!(画面出示巢里2只小鸟)瞧,巢里的2只小鸟多可爱啊!请你们想想看,它们要干什么去?(小组先说说,请几个人回答)生1:它们想去捉虫子。

生2:它们想去晒太阳。

生3:它们想找妈妈。

生4:它们想去找朋友玩。

……师:(渗透)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小鸟十分热爱劳动,一大早就出去捉虫子,我们也要向小鸟一样从小爱劳动好吗?师:(出示画面,3棵树上都各有1个巢)问:从左边数第1个巢里的有2个小鸟,用什么数表示?(2只)第2个巢里有几只?用几表示?(1只)第3个巢里有多少只?用什么表示?(出示0)你是怎样知道用0表示的?(学生小组交流)生1:我是看出来的。

生2:我是听爸爸说的,没有了就用0。

生3:我是在书本上看的。

师讲: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其实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就用0表示。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零的概念,能够正确快速地背诵0;2.了解零的数值特点,能以口形、手势等形象化的方式表示、表示出零;3.能在0-10范围内,辨认出数字0;4.能熟练地书写数字0,书写工整、规范。

二、教学内容1.意义:认识零;2.数值特征:了解一些有趣的特点,比如自己加上或者乘上零的特点;3.学习数字0;4.书写数字0。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引入零的概念,和让学生了解零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尝试说出零相关的事物。

第二步:数字比较让学生从1-10中辨认出数字0,和其他数字对比,观察它的特点。

第三步:书写数字0教师朗读0这个数字的写法,展示一些书写示范。

然后,让学生采用指尖在空中写字等方式联系数字0的书写,之后拿起笔或者毛笔,跟着示范教师写数字0。

第四步:数字0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数字0的特点,通过手势演示、口罩模拟等形式来学习数字的特点。

第五步:小游戏老师为学生介绍一个内容简单,玩法易懂的小游戏,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0的认识。

第六步:课堂练习讲师建立一定的练习环节,在课堂上进行书写习惯和数字辨认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告诉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并提醒学生书写0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第七步:总结老师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对学生通过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的确认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1.图片配合实物演示,这样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记忆和理解;2.想象训练,带着学生一起想象一些有趣的场景,体验数字0的特点和概念;3.游戏体验,通过制定小游戏的方式轻松愉悦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0的认知和理解;4.站在学生角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五、教学评价1.看学生书写数字0的速度、规范程度等来评价学生成果;2.绘制数字0的正确与否,极其与常见错误;3.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参与度和反应速度;4.就学生对数字0特点的理解向学生做出提问;5.就小游戏体验情况,留下学生们对游戏的感想和建议,作为后续彩蛋内容的指导。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3《0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3《0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3《0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0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3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0,理解0的意义,知道0在数学计算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0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字和计算有一定的基础,但对0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但对0的特殊性和作用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0的特点,理解0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0的意义,知道0在数学计算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热爱,增强自我学习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0的意义,知道0在数学计算中的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活动,直观地感受0的特点,理解0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图片、实物、游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0的图片、实物、教学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0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认识0。

例如,展示一张白纸,问学生:“这张纸上有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什么都没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什么都没有,就是0。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解释0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用教学卡片展示0的数字形式,让学生观察0的特点;再如,用实例说明0在数学计算中的作用,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中的0。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巩固0的认识。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2.引导学生探索0在数学中的其他意义,如数轴上的起点、加减运算中的特性等。
十、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实物展示、生动的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深刻理解了0的含义,掌握了0的书写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0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同行评价:邀请其他教师听课并提供反馈,通过同行评价来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六、教学持续发展
1.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对0的理解和应用,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2.定期复习与巩固:为了加深学生对0的认识,教师应定期安排复习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避免遗忘。
(1)书写数字0。
(2)找出生活中用0表示没有的例子。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辅助手段
1.多媒体课件:展示与0相关的图片、动画等,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0的概念。
2.实物道具:准备一些可以用来表示数量为0的物品,如空盒子、空瓶子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0的含义。
2.教学参考书:一年级数学教学参考书,提供教学建议和课堂活动设计。
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教学视频、教案和课件,为教学提供更多参考资料。
十三、教学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十一、教学反馈与改进
1.教学反馈:课后,教师通过学生作业、课堂表现和学生的反馈,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0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0的认识》教学设计

0的认识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

3、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4、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 直尺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

(板书:2)小猴正准备干什么? (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

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

(板书:1)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

(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

)教师小结: 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

“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

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

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

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

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

0可以表示没有。

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

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2.出示直尺放大图。

教 具: 课 题: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学过程: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

它还可以表示起点。

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

齐读:0~5,5~0。

3.学生活动,体会“起点”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认识和书写数字“0”,初步理解“0”所表示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了解0所代表的含义。

活动难点:能够正确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数字0.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若干(纸、笔、剪刀、毛线)。

2、小狗、小猫、小鸡磁性教具各一个,一个盘子(内有3包饼干)。

活动过程:一、进行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教师:盘子里有几包饼干?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小狗拿给小猫一包,盘里还剩几包饼干,用数字几表示?小狗又拿给小鸡一包,盘里还剩几包饼干,用数字几表示?这时小狗又拿给小鸡一包,盘里有没有饼干,用什么表示?教师小结:(出示数字“0”)“0”也是一个数字,盘子里没有饼干了,“没有了”我们可以用数字“0”表示。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需要用数字“0”来表示。

教师先演示出生活中各种可以用数字“0”表示的情景,让幼儿判断,然后让幼儿自己举出实例。

二、认识数字“0”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1、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0”像什么?教师小结:有的宝贝想得可真特别………。

2、游戏:“我会变0”,发散幼儿思维。

教师提供材料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方式编出数字“0”的造型。

(1)绘画方式:画出一个“0”;(2)身体动作的方式: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小0的造型,用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大0的造型。

(3)材料摆放的方式:用毛线圈出一个0的'造型。

(4)剪切的方式:用一张纸剪出数字0的造型。

三、认识数字“0”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处。

1、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说说“0”的其他含义。

教师:盘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呢?它用来表示什么?教师小结:微波炉和洗衣机旋钮上的“0”表示时间;温度计的刻度上“0”表示温度的度数;遥控器、电话按键上的“0”和电话号码里“0”表示一个数字;在这里(教师指着空盘)“0”表示“没有”的意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几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熟悉0-5的数序。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力、探究能力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几种含义,学会书写0。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0的几种含义。

一、谈话导入:(在这个新教室里,你发现了那些数学知识)小朋友们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今天,郭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见数字王国里的一位特殊宝宝。

猜猜看,他会是谁呢?(书写0),认识他的小朋友请举手。

和他打声招呼吧,看来,我们小朋友都是他的老朋友了,那你觉得他像谁呀?(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直接导入,引出0唤起学生对0的记忆,很自然的引出新知识的学习。

)二、引导探究(一)0的写法观察的真仔细。

那你知道0要怎么写吗?好,请上来写(强调: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写成椭圆型。

)闭上小眼睛,想象一下0的样子,然后拿出手指在桌子上写一个0。

究竟谁写的最漂亮呢,咱们把他写在低算本子上,比一比谁是咱们一(1)班的书法家,好吗?(设计意图:通过闭眼想0到写0,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个0的样子,会正确书写0)(二)0的含义:1、表示没有师:已经和0成老朋友了。

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身边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学生发言。

)师:对,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关于0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们听一听。

猜一猜,郭老师盒子里有几枚硬币?师:当一枚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就用0表示,0也是一个数字。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属于数与代数模块中的基础知识点。

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本课是对数字“0”的深入认识,包括0的含义、读写、以及在加减法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数字的意义和数的运算规则,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数字“0”,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0。

- 掌握0在加减法中的应用,能够正确进行含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0。

- 掌握0在加减法中的应用,能够正确进行含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 理解0在加减法中的特殊性质,如任何数与0相加或相减都等于它本身。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

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妈妈买了5个苹果,你吃了5个,那么还剩下几个苹果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0”的概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角——0。

”2. 探究新知- 认识0:教师展示0的图片,并询问学生“你们在哪里见过0呢?”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计、电话号码等。

- 理解0的含义:教师利用计数器,让学生观察当计数器上的珠子都拨完后,表示的数就是0。

引导学生理解0表示没有或起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
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
《0的认识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0的认识”,动手摆铅笔游戏及练习六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掌握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0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在黑板上画好田字格
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讲《狼来了》的故事。

(播放动画课件)
第一天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有5个人扛着锄头匆匆跑来帮助放羊娃,教师指导学生用5来表示;第二天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有4个人扛着锄头匆匆跑来帮助他,教师指导学生用4来表示;第三天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头再也没有人来帮助他,于是教师提出问题:没有人我们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当有学生回答用0来表示的时候,教师给与肯定,从而引出本节课题:0的认识(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理解0的第一个含义:没有。

二、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探究
(一)找生活中的0
大家回忆一下生活中在哪见过0?(让学生尽情地说)
(二)0表示起点
刚刚有同学说直尺上也有0,你们都找到了吗?指给同桌看一看。

师: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直尺,你还发现了什么?生:这些数字,是按顺序排的。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右边数字越大,也就是说,数越大,离0也就越远。

A、从0到1是一段,用数字1表示;从0到2是两段,用数字2表示;从0到3是三段,用数字几表示?从0到4是几段?用数字几表示?;从0到5呢?
师:刚才我们数数的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0还在1的前面,那这里的0还是表示没有吗?那0还可以表示什么?人们在用直尺量
东西的时候,都是从0开始,0在这里表示什么?(起点)。

用直尺量东西,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直尺上另一端到哪个数字,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

这个数字越大,表示这个物体的长度也就越长。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0除了表示直尺的起点,“0”还可以表示什么吗?
想想我们学校操场上的赛跑跑道,有没有见到0呀?看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注意强调:尺子的“0”起点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课中操
三、学习书写“0”
1. 师:仔细观察,你能说说0像什么吗? 我们给0编首歌吧。

听老师的儿歌: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2. 教师在田字格示范写“0”
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右上角,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还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在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在向右上拐,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0的样子。

然后伸出手指,在空中写一个0。

3.打开书描红30页,比一比看谁描写的准确又漂亮。

四.延续故事情境,讲授0的加减法
又是一天,放羊娃去山上放羊,一共有8只羊在山上吃草。

引导学生用加法算式表示0+8=8;放羊娃觉得无聊极了,于是呼呼大睡起来。

等他睡醒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羊不见了踪影。

8-8=0时,进一步渗透思想教育:要认真做事,不能粗心大意。

五、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摆铅笔游戏:你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摆铅笔,说算式。

a、摆3根铅笔,然后拿走3根铅笔,桌面上还有没有铅笔?怎样列式?“0”表示什么?
b、摆5根铅笔,然后拿走5根铅笔,桌面上还有多少铅笔?怎样列式
③学生自编一道得数是0的算式。

2、 (课件:苹果树)
①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3个)图片一
②摘掉一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3-1=2个)图片二
③摘掉两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3-2=1个)图片三
④摘掉三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3-3=0个)图片四
想一想口算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六、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教师点拨,让学生总结收获。

收获最多的学生,教师奖励他(她)一颗小星星。

课外延伸: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0?(提示:温度计)
想一想温度计上的0 表示什么意思呢?
在第二环节联系生活实际中,可以让孩子说得多一些,或者可以设计动手操作的部分,让孩子更深刻的体会’“0”的用途及意义。

在书写教学上,教师可展示一些孩子的“作品”展示好的让孩子更有信心,不好的应注意什么。

展示的过程也是得以进步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