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4391-2009 低压铸造机 安全要求
安全预评价依据

安全预评价依据(2013年11月28日更新有效)一、法律、法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三号,2012年12月28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0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局[2003]1346号)▶《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及石油、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字[2005]67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2008]11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09]5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6号,二○○九年九月八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国发[2010]23号)▶《冶金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四〔2010〕208号,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辽安监政法〔2009〕78号,2009)▶《全省冶金机械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检查工作方案》(辽安监管四[2010]131号,2010)▶《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辽宁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29号)▶《辽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辽政发[2005]6号)▶《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印发《辽宁省冶金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辽安监管四[2011]53号,2011)▶《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大安监发[2005]114号,2005)▶《大连市生产经营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管理规定》(大连市政府100号令)▶《辽宁省雷电灾害防御管理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05]第180号)▶《大连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大连市人民政府令[2003]第31号)▶《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2006]92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17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23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2005]11号令)▶《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二、技术标准部分▶《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1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18-2000)▶《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GB15735-2012)▶《电热装置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5959.1—2005)▶《电热装置的安全第3部分: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以及感应熔炼装置的特殊要求》(GB 5959.3—2008)▶《电热设备的安全第11部分:对液态金属电磁搅拌、输送或浇注设备的特殊要求》(GB 5959.11—2000)▶《电热装置的安全第13部分: 对具有爆炸性气氛的电热装置的特殊要求》(GB 5959.13—2008)▶《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 4674-2009)▶《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 8959-200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 20905-2007)▶《铸造机械通用技术条件》(GB/T 25711-2010)▶《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GB 24391-2009)▶《转子混砂机技术条件》(JB/T 7457-2007)▶《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7-2010)▶《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1999)▶《鳞板输送机》(JB/T 7013-2008)▶《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 14784-1993)▶《抛(喷)丸设备安全要求》(GB24390-2009)▶《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1988)▶《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机械安全火灾防治》(GB 23819-200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8196-2003)▶《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226.1-2008)▶《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15760-2004)▶《机械压力机安全使用要求》(AQ7001-200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 6067.1-2010)▶《起重机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总则》(GB 15052-2010)▶《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Q0002-2008)▶《起重机械使用与管理规则》(TSGQ5001-2009)▶《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6-199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1994)▶《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低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4-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剩余电流动作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2011)▶《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8-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 3787-2006)▶《安全色》(GB 2893-2008)▶《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 2894-2008)▶《消防安全标志》(GB 13495-1992)▶《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1995)▶《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19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2-2009)▶《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1部分:通用要求》(JB/T 7688.1-2008)▶《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5部分:铸造起重机》(JB/T 7688.5-2012)▶《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5817-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噪声作业分级》(LD 80-1995)▶《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200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 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 229.3-2010)。
GB243912009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GB 24391-2009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Low pressure die casting machine-Safety requirements
自2010-7-1 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第3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天水华荣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敬乐、卢军、丁苏沛、江玉华、李建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铸造机设计人员、制造厂、使用者和供应商应遵循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2024年铸造机械的安全技术(2篇)

2024年铸造机械的安全技术铸造机械包括混砂机、输送设备、清理机和各种造型机等,是现代机械化铸造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备。
铸造机械的控制系统较为复杂,除了一般的电气控制系统外,还有气动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
有的铸造机械要同时采用上述3种控制系统,这给维修和操作都带来一定的难度。
在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慎,除了会引起常见的机械事故外,还伴有挤压伤害、触电事故和环境污染等。
铸造机械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1)铸造机械要求基础坚实无裂纹,地脚螺栓牢固可靠。
(2)整台(套)设备管路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没有明显的漏油、漏气现象。
(3)防护装置安全可靠。
铸造机械外露传动部分除按一般设备加装防护外,还要求有防止挥发性原料扩散的防护装置和防止型砂和对象跌落的围裙型金属挡板防护装置,所有防护装置均要体现有效性。
(4)控制系统清晰灵敏。
要求控制系统安装位置合理,便于操作和维修;同时要求系统内各种仪表、指示灯、操作按钮设置合理、表示明确、清晰可见、灵敏有效。
(5)除尘设施完好有效。
每台(套)设备必须要有排除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设施,并要求完好有效。
(6)防护罩门电气联锁。
封闭状态下生产的工序,除要求有良好的密闭防护外,还要求防护罩门安装电气联锁装置。
(7)取砂样门大小合理。
封闭状态下生产的工序,要求在设备的适当的位置留有专用取样小门,并要求取样门大小合理,以保证手不能伸入机内为宜。
2024年铸造机械的安全技术(2)2024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铸造机械的安全技术也将会迎来全新的突破和创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铸造机械安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可能出现的创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智能化安全系统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安全系统已经成为未来铸造机械安全的一大方向。
智能化安全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等实时监测铸造机械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情况进行快速响应,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比如,当铸造机械出现异常时,智能化安全系统能够自动停机,并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处理。
铸造安全要求

铸造安全要求由于人类文化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常要求生产出大量同类型的质量高并且稳定的铸件。
同时,还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
普通的砂型铸造已经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所以不得不寻求其它更先进的铸造方法,许多与普通砂型铸造有区别的铸造方法,虽然本身也各不相同,但都通称为“特种铸造”。
一、金属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又称为“硬模铸造”,就是用铸钢、铁或其它金属材料制造铸型,用以浇注各种铸件的工艺方法。
金属型铸造时可使用金属型芯和砂芯。
一套金属型可以浇注几百次至几万次,所以也称为“永久型”。
它与普通砂型铸造相比较,具有生产效率高、铸件质量好、改善劳动条件、便于机械化等优点。
因而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铸件的生产,特别是大批量的有色铸件更为合适。
1.金属型的要求(1)应保证铸件的形状、尺寸、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2)正确的浇注系统及冒口,符合铸造工艺的要求。
(3)金属型应便于铸件的取出及修理安装的方便。
(4)良好的排气。
(5)保证金属型能长时间满足工作温度而不翘曲变形的要求。
(6)结构尽可能简单,便于加工制造、降低成本,以及便于机械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劳动条件。
2.金属型铸造常用设备的类型金属型铸造所用的设备,除熔化、起重等与其它铸造生产相同外,还常采用金属型铸造机。
其通常将金属型开合,金属芯抽出,铸件顶出动作机械化,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改善了劳动条件。
在铸件工艺许可的情况下,金属型应尽可能实现机械化,方能实现金属型铸造的优越性。
金属型铸造机大致可分成以下三类:(1)手动金属型铸造机(又称为浇注机,浇注台)机器本身没有动力设备,要用人力操纵机械动作。
(2)机动金属型铸造机机器借气动、电动或液压装置完成各项动作。
(3)自动或半自动金属型铸造机在第二类的机器基础上,用机械、电气或射流元件,使机器实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
金属型铸造机可以设计成通用的或专用的。
GB24391_2009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4.8.4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者操作低压铸造机时,由于操作的不协调或其他意外造成的危险。
5安全要求和/或措施
5.1基本要求
5.1.1低压铸造机的安全设计应符合GB/T15706.1、GB/T15706.2和GB 5083规定的原则。
GB 24391-2009
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Low pressure die casting machine-Safety requirements
自2010-7-1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第3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5.2.5保温炉升液管与过渡套及铸型浇口应密封可靠,保温炉只有确定在工作位置后才允许浇注。
5.2.6为防止开型后动型板在合型方向上在重力作用下意外运动,应设置防止下滑的保护装置,防止下滑保护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防止下滑的保护装置应在开型后的整个停歇时间内连续起作用,直到操作合型程序时止;
b)防止下滑的保护装置应与控制系统联锁,防止个别的控制一旦失灵时,不会影响其防止意外合型的功能;
a)对摇臂式低压铸造机应在机器的两侧及铸型危险区正前方设置;
b)对四立柱式低压铸造机应在机器的四侧设置;
c)操作者侧应设置安全棒或光电保护装置,并应与合型程序联锁。
5.2.8各类防护装置的选用、设计和安装要求除应符合GB/T15706.2和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防护装置的设置不应对操作人员造成操作和视线障碍;
JB/T6331.2铸造机械噪声的测定方法声压级测定
GB-24391-2009--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GB/T14776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GB/T15706.1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GB/T 15706.1~2007,ISO12100-1:2003,IDT)
GB/T16855.1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GB/T 16855.1-2008,ISO 13849:2006,IDT)
GB/T16856.1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1部分:原则(GB/T 16856.1-2008,ISO 14121-1:2007,IDT)
GB 20905-2007铸造机械安全要求
GB 24391-2009
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Low pressure die casting machine-Safety requirements
自2010-7-1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第3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4.3.7气动系统中储气罐超压可能造成的危险。
4.3.8保温炉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的气体泄漏和烫伤危险。
4.4电气危险
4.4.1人员直接接触裸露带电或绝缘失效的带电零件、导线或元器件可能造成电击、火灾、烧伤、跌倒等危险。
4.4.2控制元件失灵造成非正确操作引起的危险。
4.5热危险
4.5.1浇包向低压铸造用保温炉注入金属液过程中可能产生飞溅造成人员烫伤、烧伤等危险。
GB/T15706.2-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ISO 12100-2:2003,IDT)
机械铸造行业的安全技术

机械铸造行业的安全技术机械铸造行业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因此需要加强安全技术来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下是机械铸造行业常用的安全技术。
1. 应急预案和保护设施:机械铸造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防火设施、防爆设备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2.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3. 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机械铸造行业需要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尘口罩等,保护员工的头部、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免受伤害。
4. 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从事机械铸造工作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 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
6. 良好的工作环境:机械铸造企业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通风设备、安全出口、无障碍通道等,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条件。
7. 用电安全:机械铸造行业使用大量电力设备,应采取相应的用电安全措施,防止因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和触电事故。
8. 防火安全:机械铸造行业往往涉及到高温和易燃物质,应加强防火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和清理易燃物质,配备灭火器和自动灭火系统,提供消防通道和紧急疏散通道等。
9. 机械操作安全:机械铸造行业涉及到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应加强对员工的机械操作安全培训,确保他们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避免操作错误引发事故。
10. 安全监控和管理:机械铸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记录,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操作流程。
总之,机械铸造行业的安全技术涵盖了从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到员工的个人保护,从设备的维护和安全操作到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
企业应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安全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铸造机械 安全要求》GB

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20905-2007铸造机械安全要求Safety requirements for foundry machinery前言本标准全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秦皇岛春光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天水铸造机械总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永录、卢军、李建平。
本标准首次发布。
铸造机械安全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铸造机械设计和制造所应遵守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铸造机械(以下简称机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893 安全色GB/T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766-2001,eqv ISO4413:1998)GB4053.1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木条件GB4053.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4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226.1-2002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0,IDT)GB6222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T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7932-2003,ISO4414:1998,IDT)GB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306 标牌GB/T15706.1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GB/T1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3 一般要求3.1 机器及零部件的设计结构应符合GB5083和GB/T15706.1、GB/T15706.2及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24391-2009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Low pressure die casting machine-Safety requirements
自2010-7-1 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第3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天水华荣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敬乐、卢军、丁苏沛、江玉华、李建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铸造机设计人员、制造厂、使用者和供应商应遵循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