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固体废物监测

合集下载

《固体废物检测》课件

《固体废物检测》课件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
03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各国在固体废物检测领域的资源共享
和技术转移,促进全球固体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
06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固体废物检测技术发 展迅速,为环境保护 提供了有力支持。
固体废物检测技术的 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 改进。
不同固体废物检测方 法各有优缺点,应根 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 的方法。
建议
加强固体废物检测技术的研发和 应用,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建立健全的固体废物检测标准和 规范,推动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 固体废物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固体废物检测》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 固体废物检测的重要性 • 固体废物检测的方法与技术 • 固体废物检测的实践与应用 • 固体废物检测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 结论与建议
01
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固体废物的定义
总结词
明确固体废物的定义
详细描述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 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 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光学技术
利用光谱学、光学成像等技术对固体废物进行快速、无损检测,例 如拉曼光谱、荧光光谱等。
检测标准的完善与更新
1 2
制定更加严格的检测标准
针对不同类别的固体废物制定更加严格的检测标 准,以提高固体废物的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 。
更新检测方法

第五章 固废污染监测(4学时)

第五章 固废污染监测(4学时)
(1)在制样全过程中,应 防止药品产生任何化学变化 和污染。若制样过程中,可 能对样品的性质产生显著影 响,应尽量保持原来状态。
(2)湿样品应在室温下自 然干燥,使其达到适于破碎、 筛分、缩分的程度。
(3)制备的样品应过筛后 (筛孔为5mm),装瓶备 用。
5、2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本节内容:
了解固体废物的采样工具、程序、方法以及采 样后的样品制备、样品水分分析、样品保存等。
一、样品的采集
1、采样工具
尖头钢锹、钢尖镐(腰斧)、 采样铲(采样器)、具盖采样 桶或内衬塑料的采样袋。
固废采样演示
2、采样程序
1、根据固体废物批量大小确定应采的份样个数(由一批
(1)急性毒性
能引起小鼠(大鼠)在48h内死亡半数以上 者,并参考制定有害物质卫生标准的实验方 法,进行半致死剂量(LD50)试验,评定 毒性大小。包括口服毒性、吸入毒性和皮肤 吸收毒性。
(2)易燃性
含闪点低于60℃的液体,经摩擦或吸湿和自发 的变化具有着火倾向的固体,着火时燃烧剧烈 而持续,以及在管理期间会引起危险。
(3)腐蚀性
含水废物,或本身不含水但加入定量水后其浸出 液的pH≤2或pH≥12.5的废物,或最低温度为 55℃对钢制品的腐蚀深度大于0.64cm/a的废物。
(4)反应性
当具有以下特性之一者: ①不稳定,在无爆震时就很容易发生剧烈变化; ②和水剧烈反应; ③能和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④和水混合会产生毒性气体、蒸汽或烟雾; ⑤在有引发源或加热时能爆震或爆炸; ⑥在常温、常压下易发生爆炸和爆炸性反应; ⑦根据其他法规所定义的爆炸品。
危险废物用四点来定义鉴别: 1、 引起或严重导致死亡率增加; 2 、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 3 、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 4 、在处理、储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 或环境会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正)-全国人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正)-全国人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正)-全国人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正)-全国人大法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公众健康,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本国境内的固体废物的排放、转移、处置和利用,以及在本国境内和出口、进口之间转移的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形成政府主导、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社会共同参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格局。

第四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应当强调源头减量,控制固体废物总量,推广减量化、资源化和类别化的废物处理方式。

第五条固体废物的污染环境防治,应当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依法保护检举人和证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固体废物的治理应当坚持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措施综合施工,充分利用治理过程中产生的资源。

第二章目标任务和责任义务第七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目标是:控制固体废物的总量,优化固体废物的结构,提高固体废物的处理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物的对环境的危害。

第八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任务是:确保固体废物的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九条国家保护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推动固体废物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制定固体废物排放标准和处置方法。

第十条当地政府应当制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划,组织实施固体废物的治理工作。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固体废物的污染环境防治义务,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置。

第十二条社会组织、公众和个人应当依法参与固体废物的污染环境防治工作。

第三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措施第十三条制定差别化的固体废物排放标准和处置方式,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确定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要求。

第十四条制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类别化处理技术和方法,推广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能量回收利用。

固体废弃物监测5课件

固体废弃物监测5课件
纸箱等。
废纸脱墨与再生
将废纸进行脱墨处理,去除油墨 等杂质,再通过打浆、抄纸等工
序,生产出再生纸。
再生纸的应用
再生纸可用于印刷、书写、包装 等用途,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和
经济价值。
废电池的回收利用
废电池收集
建立废电池回收系统,鼓励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积 极参与废电池回收。
废电池处理
将收集到的废电池进行破碎、分离等处理,提取 出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
废塑料分类
对废塑料进行分类、清洗、破碎 等预处理,将其分离成单一类型
的塑料。
再生塑料生产
将预处理后的废塑料进行熔融、塑 化等处理,生产出再生塑料。
再生塑料的应用
再生塑料可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如包装材料、建筑材料、日用品 等。
废纸的回收利用
废纸分类与收集报纸、杂志、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新型传感器的研发
研发更灵敏、更可靠的传感器,实现对固体废弃 物成分、含水率等指标的精准监测。
政策法规的完善
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01
通过制定更严格的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促使企业和个人减少
废弃物的产生。
强化执法力度
02
加大对违法排放固体废弃物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
有效震慑。
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产生
来源
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城 市生活、农业生产等领域。
产生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固体废弃 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给环境带来巨 大压力。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占用土地
固体废弃物长期堆放占 用大量土地资源,影响 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
污染土壤和水体

固体废物的监测

固体废物的监测
5
5
2、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综合利用

作原料利用法:如生产农业化肥、造田、生产建 筑材料等。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矿物开采、火电及金属冶炼产 生的煤矸石、锅炉渣、粉煤灰、高炉渣、钢渣、 尘泥等经过适当调配、加工即可生产水泥等建筑 材料。 有机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堆肥化、沼气化和其他生 物转化技术。 检查时结合相关的标准如《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 制标准》和《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等 核查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及合理性,要防止可能对 环境的二次污染。
4

1、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分类——鉴别
腐 蚀 性 GB5085.1 急性毒性 GB5085.2 浸出毒性 GB5085.3 易燃性废物 GB5085.4 反 应 性 GB5085.5 按照GB/T15555.12-1995制备的浸出液 pH≥12.5、 ≤2.055℃,GB/T699中规定的20号钢材腐蚀速率≥6.35mm/a 经皮接触24小时、经口、吸入1小时;青年白鼠 ,14天内, 死亡﹥50% 浸出毒性成分,任何一种超标,表1共50项,无机元素及其化 合物16项,有机农药10项,VOC和SVOC各12项 条件之一:液态易燃性危险废物 ;固态易燃性危险废物;气 态固态易燃性危险废物; 不稳定、遇水剧烈反应或形成爆炸物、与水混合产生有毒气 和雾(青梅、气-三氯甲基碳酸酯)、有引发源和加热时能爆 炸、常温常压下爆炸、法规定义的 爆炸品;
3
1、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分类
城市 来 源 工业 农业 生活垃圾、城建渣土、商业固体废物 冶金、能源、石油化学、矿业、轻工业、加工过程的金属 碎屑、电镀污泥、建筑废料以及其他工业加工过程产生的 废渣 农作物秸秆、农用薄膜、畜禽排泄物
分类

按性质:对环境的污染及潜在性分为危险废物、一般废物。 危险废物:“六性”-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反应性、传染 性、放射性,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名录》【1989】中已列出 47类600多种, 《名录》【2008】中共分 49类,498种。《名录》中的物质的废物,一定属于危险废物;没有 的或打*号的要根据鉴别结果。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办法范文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办法范文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工业固体废物的分类管理第二条工业固体废物分为有害废物、非有害废物两类。

第三条有害废物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包括但不限于重金属废物、有机溶剂废物、有害化学品废物等。

第四条非有害废物指不具有有害性质的工业废物。

第五条有害废物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特殊处理,不得与非有害废物混合存放、运输、处理。

第六条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分类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三章工业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制度,确保废物的安全、高效收集与运输。

第八条收集与运输工具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九条有害废物的收集与运输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许可的单位进行,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条收集与运输工具应当标明废物的名称、分类等信息,并使用统一的标识,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第四章工业固体废物的储存与处置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的储存与处置制度,确保废物的安全、环保处理。

第十二条工业固体废物的储存场所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

第十三条有害废物和非有害废物应当分别进行储存,不得混存。

第十四条储存废物的容器和设施应当标明废物的名称、分类等信息,并使用统一的标识,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制定废物的处置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废物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排放。

第十六条对于有害废物,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特殊处理,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第五章监督与管理第十七条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监管,定期检查和评估企业的废物管理情况。

第十八条对于废物管理不合规的企业,环境保护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处以罚款等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五章固体废物监测

第五章固体废物监测

城市固体废物
① 生活垃圾 ② 城建渣土 ③ 商业固体废物 ④ 粪便
第五章固体废物监测
第二节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第五章固体废物监测
一、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工具 (二)采样 (三)份样数 (四)份样量 (五)采样方法 (六)采样点布设
第五章固体废物监测
一、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工具 (二)采样 (三)份样数 (四)份样量
①可回收垃圾; ②厨房垃圾 ; ③有害垃圾; ④其他垃圾。
第五章固体废物监测
一、生活垃圾及其分类
(1)生活垃圾的概念 (2)生活垃圾的分类 (3)处理方法
焚烧(包括热解、气化); 卫生填埋; 堆肥; 综合利用。
试验步骤:
第五章固体废物监测
二、易燃性的试验方法
按标准要求加热试样至
一定温度,停止搅拌,每升
易燃性:
高1℃点火一次,至试样上方 刚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读
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值。
试验步骤:
第五章固体废物监测
三、腐蚀性的试验方法
腐蚀性:通过接触能损伤生物细胞组织或腐蚀物 体而引起危害。
测定方法:
一种是测定pH值; 另一种是指测定在 55.7℃以下对钢制品的 腐蚀率。
第五章固体废物监测
危险废物的特性: 易燃性 腐蚀性 反应性 放射性
浸出毒性 急性毒性
感染性
含有已知或怀疑能引起 动物或人类疾病的活性微生 物毒素的物品或物质。
第五章固体废物监测
图5.1 中国危第险五章废固体物废鉴物监别测 技术体系
三、城市固体废物及其分类
是指城市居民活动、 商业活动、市政建设和 维护、机关办公等过程 产生的固体废物。
按化学性质: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固体废物监测学习课件

固体废物监测学习课件

采样方法
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和监测目的,采 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如随机采样、系 统采样或分层采样等。
检测技术
01
02
03
物理检测
通过测量废物的物理性质 (如密度、含水率、颗粒 大小等)来评估其特性和 处理效果。
化学检测
分析废物的化学成分,如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以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健 康的潜在风险。
数据记录
将处理后的数据记录在案,以 便后续分析和使用。
监测结果评价与反馈
结果评价
根据监测数据和指标,对固体 废物的产生和处理情况进行综
合评价。
问题诊断
分析监测数据,找出固体废物 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反馈建议
根据评价和诊断结果,提出相 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持续改进
对固体废物处理设施进行持续 监测和改进,提高处理效果和
生物检测
利用生物指示剂对废物中 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检测, 以确保废物处理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据整理
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筛 选和分类,以确方法,如均值、方差、 回归分析等,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揭示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结果解读与报告
根据分析结果,撰写监测报告并给 出合理化建议,为固体废物的处理 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03
CHAPTER
固体废物监测标准与法规
国家标准与规定
国家标准
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固体废物监测的标准,包括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理、 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以确保整个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规定
国家针对固体废物监测制定的相关规定,包括废物监测的频次、方法、数据报 告等内容,是监测工作的重要依据。
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反应性: 反应性: a.无爆震时就很易发生剧烈变化 a.无爆震时就很易发生剧烈变化 b.和水剧烈反应 b.和水剧烈反应 c.能和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c.能和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d.和水混合产生毒性气体 和水混合产生毒性气体、 d.和水混合产生毒性气体、蒸汽或 烟雾 e.有引发源或加热时能爆震或爆炸 e.有引发源或加热时能爆震或爆炸 f.常温常压下易爆炸和爆炸性反应 f.常温常压下易爆炸和爆炸性反应 g.根据其它法规定义的爆炸品 g.根据其它法规定义的爆炸品
25
易燃性:含闪点低于60℃ 易燃性:含闪点低于60℃
的液体, 的液体,经摩擦或吸湿 和自发的变化具有着火 倾向的固体。 倾向的固体。
腐蚀性:含水废物, 腐蚀性:含水废物,或本 身不含水但加入定量水后 其浸出液的pH≤2 pH≤2或 其浸出液的pH≤2或 pH≥12.5的废物 的废物, pH≥12.5的废物,或最低 温度为55℃ 55℃以下时对钢制 温度为55℃以下时对钢制 品每年的腐蚀深度大于 6.35mm/a的废物。 6.35mm 的废物。 的废物 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指引起
(一)制样工具 (二)制样要求 (三)制样程序
(1)制样过程中,防止样品产 制样过程中, 制样过程中 生任何化学变化和污染; 生任何化学变化和污染; (2)湿样品应在室温下自然干 湿样品应在室温下自然干 使其达到适于破碎、 燥,使其达到适于破碎、筛 缩分的程度; 分、缩分的程度; (3)制备的样品过筛 筛孔为 制备的样品过筛(筛孔为 制备的样品过筛 5mm)后装瓶备用。 后装瓶备用。 后装瓶备用
a. 根据固体废物批量大小确定应采份样 根据固体废物批量大小确定应采份样 由一批废物中的一个点或一个部位, (由一批废物中的一个点或一个部位, 按规定量取出的样品)个数; 按规定量取出的样品)个数; 根据固体废物的最大粒度(95%以上能 b. 根据固体废物的最大粒度(95%以上能 通过的最小筛孔尺寸)确定份样量; 通过的最小筛孔尺寸)确定份样量; 根据采样方法,随机采集份样, c. 根据采样方法,随机采集份样,组成 总样,并认真填写采样记录。 总样,并认真填写采样记录。
9
(一)制样工具 (二)制样要求 (三)制样程序
10
三、样品的保存
制好的样品密封于容器中保存( 制好的样品密封于容器中保存(容器对样品 不吸附;不使样品变质) 不吸附;不使样品变质); 贴标签:注明编号、废物名称、采样地点、 贴标签:注明编号、废物名称、采样地点、 批量、采样人、制样人、时间。特殊样品,可采 批量、采样人、制样人、时间。特殊样品, 取冷冻或充惰性气体等方法保存。 取冷冻或充惰性气体等方法保存。 制备好的样品,一般有效保存期为三个月, 制备好的样品,一般有效保存期为三个月, 易变质的试样不受此限制。 易变质的试样不受此限制。
4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在 48h内死亡半数以 48h内死亡半数以 上者。 上者。
第二节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5
一、样品的采集
尖头钢锹、 尖头钢锹、钢 采样铲、采样钻、 锤、采样铲、采样钻、 气动和真空探针、 气动和真空探针、具 盖采样桶或内衬塑料 的盛样袋。 的盛样袋。
(一)采样工具 一 采样工具 (二)采样程序 二 采样程序 (三)份样数 三 份样数 (四)份样量 四 份样量
11
第三节
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
12
一、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GB 5085.2-2007 )
有害废物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组分分析难度较大, 有害废物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组分分析难度较大, 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可以简便的鉴别并表达其综合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可以简便的鉴别并表达其综合急性毒性。 毒性试验动物: 毒性试验动物:
按危害状况可分为:危险废物(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 按危害状况可分为:危险废物(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
2
二、危险废物的定义和鉴别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 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 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 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 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 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 上危险特性, 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 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19
20
六、浸出毒性试验(GB 5085.3- 2007) )
采用规定办法浸 出水溶液, 出水溶液,然后分析浸出液的 有害成分。 有害成分。我国规定分析的项 目有汞、 目有汞、镉、砷、铬、铅、铜、 氟化物、氰化物、 锌、镍、铍、氟化物、氰化物、 硫化物、硝基本类化合物等。 硫化物、硝基本类化合物等。
21
22
23
24
本章重点
1.什么是危险废物?其具有哪些特性?主要判别依据 什么是危险废物?其具有哪些特性 主要判别依据 什么是危险废物 有哪些? 有哪些? 2.如何采集固体废物样品?采集后如何制样? 如何采集固体废物样品?采集后如何制样 如何采集固体废物样品 3.如何对危险废物进行有害特性的监测 如何对危险废物进行有害特性的监测? 如何对危险废物进行有害特性的监测
体重18~24g的小白鼠( 体重18~24g的小白鼠(或 18 的小白鼠 200~300g大白鼠 大白鼠)。 200~300g大白鼠)。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
13
称取制备好的样品100g,置于500mL具磨 ,置于 称取制备好的样品 具磨 口玻璃塞的三角瓶中,加入100mL(pH为 口玻璃塞的三角瓶中,加入 ( 为 5.8~6.3)水(固液比为 振摇3min于室温下 水 固液比为1:1),振摇 振摇 于室温下 静止浸泡24 ,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 静止浸泡 h,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滤液 留待灌胃用。 留待灌胃用。 只小白鼠( 对10只小白鼠(或大白鼠)进行一次性灌 只小白鼠 或大白鼠) 每只灌浸出液0.50(或4.80)mL,对灌胃 胃,每只灌浸出液 或 , 后的小白鼠(或大白鼠)进行中毒症状观察, 后的小白鼠(或大白鼠)进行中毒症状观察, 记录48 内动物死亡数 内动物死亡数。 记录 h内动物死亡数。
6
(一)采样工具 一 采样工具 (二)采样程序 二 采样程序 (三)份样数 三 份样数 (四)份样量 四 份样量
根据固体废物批量 大小确定采样份数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HJ/T 298-2007) )
7
(一)采样工具 一 采样工具 (二)采样 二 采样 (三)份样数 三 份样数 (四)份样量 四 份样量
第一节 固体废物概述 第二节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第三节 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
1
第一节 固体废物概述
5085.7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GB 5085.7-2007)
固体废物:生产、 固体废物:生产、生活和其他活 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丧 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 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 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 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 物质以及法律、 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 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通过接触能损 伤生物细胞组织或腐 蚀物体而引起危害。 蚀物体而引起危害。
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
• • 测定pH值 测定 值; 测定在55.7℃以下 ℃ 测定在 对钢制品的腐蚀率。 对钢制品的腐蚀率。
17
18
四、反应性试验方法(GB 5085.5- 2007) )
反应性: 反应性:
通常指在常温、 通常指在常温、常压下不 稳定或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发 生剧烈变化, 生剧烈变化,以至产生爆炸或 放出有毒有害气体的现象。 放出有毒有害气体的现象。
危 险 废 物 的 特 性
浸出毒性: 浸出毒性:按规定 的浸出方法进行浸 取,当浸出液中有 一种或一种以上有 害成分的浓度超过 相关标准者。 相关标准者。 放射性: 放射性:含有天然放射性 元素的废物, 元素的废物,比放射性大 10- 于1×10-7Ci/kg 者;含 有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废物 或比放射性大于露天水源 限制浓度的10 100倍 10~ 限制浓度的10~100倍(半 衰期>60 >60天 衰期>60天)者。
闪点较低的液态状 废物和燃烧剧烈而持续 的非液态状废物, 的非液态状废物,由于 摩擦、吸湿、 摩擦、吸湿、点燃等自 发的化学变化会发热、 发的化学变化会发热、 着火, 着火,或可能由于它的 燃烧引起人体或环境的 危害。 危害。
16
三、腐蚀性的试验方法(GB 5085.1- 2007) )
腐蚀性: 腐蚀性:
根据固体废物的粒度确定每份样品 应采的最小质量。 应采的最小质量。所采的每份样量应大 致相等,其相对误差不大于20% 20%。 致相等,其相对误差不大于20%。 液态的废物份样量以不小于100 液态的废物份样量以不小于100 mL 的采样器所盛量为宜。 的采样器所盛量为宜。
8
二、样品的制备
粉碎机、药碾、 粉碎机、药碾、 钢锤、标准套筛、 钢锤、标准套筛、十字 样板、机械缩分器。 样板、机械缩分器。
14
二、易燃性的试验方法(GB 5085.4- 2007) )
标准大气压下, 标准大气压下 液体表面上方释放 出的易燃蒸气与空 气完全混合后,可以 气完全混合后 可以 被火焰或火花点燃 的最低温度. 的最低温度
闪点(flash point): 闪点(flash point):
易燃性: 易燃性: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