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课件

2.革命派 ——民主共和
二、资产阶级
3.激进派 ——民主与科学
政治:帝国主义入侵;袁世凯专制背景Leabharlann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
思想:资’民主思想传播\尊孔复古逆流
文
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化 兴起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运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大
动
内容
前期:四提倡、四反对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地主阶级
1.抵抗派 ——“开眼看世界”
2.洋务派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实质:不改变 前提下,利用 ,维护
。
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意义 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奠基 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练习】
二、资产阶级
作者 陈独秀
代表作 《敬告青年》 《文学革命论》
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
胡适 李大钊
《文学改良刍议》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 前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运动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
2、评价:
进步性:①的冲思击想了获封得建了思空想前的的统解治放地;位,使人们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从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
“器物” 学习西方 “制度”
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
“思想文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以俄为师 马克思主义
二、资产阶级
3.激进派 ——民主与科学
政治:帝国主义入侵;袁世凯专制背景Leabharlann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
思想:资’民主思想传播\尊孔复古逆流
文
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化 兴起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运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大
动
内容
前期:四提倡、四反对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地主阶级
1.抵抗派 ——“开眼看世界”
2.洋务派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实质:不改变 前提下,利用 ,维护
。
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意义 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奠基 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练习】
二、资产阶级
作者 陈独秀
代表作 《敬告青年》 《文学革命论》
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
胡适 李大钊
《文学改良刍议》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 前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运动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
2、评价:
进步性:①的冲思击想了获封得建了思空想前的的统解治放地;位,使人们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从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
“器物” 学习西方 “制度”
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
“思想文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以俄为师 马克思主义
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课件

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
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哪 些?他们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1)林则徐 A、主张: 向西方学习 B、表现:
08考点
林则徐
设立译馆,翻译书籍 《各国律例》《四洲志》--近代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据此,请结合教材,归纳中国近代学 习西方的几个角度和各自的特点?
自主探究问题
器物(科技) 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维新变法(维新派) 辛亥革命(革命派)
资产阶级
思想(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激进派)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者
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历程
2.《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 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 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 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 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3、传播意义
①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②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指导了中国革命
即时训练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大特点是: A、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 B、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D、其过程不是一帆风顺
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 解放潮流
考点要求:
考点26 新思潮的萌发 魏源与《海国图志》,
08考点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考点27 维新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学 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维新变法思想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点28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 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 想解放的影响。 考点29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五四运动前后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 发展的重大意义。
14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1)产生背景: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3)主张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评价: ①进步:反映民族资级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想形成奠定基础。 ②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2.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改革政体的尝试 (1)背景: 政治上: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上:西学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2)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A.康有为: ①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②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经学外衣和孔子权威否定君 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③作用:抨击封建顽固势力,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 B. 梁启超: 火”。 《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顽固派,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C.严 复: 封建君主“大盗窃国”,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
(4)评价: ①进步:反映民族资级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想形成奠定基础。 ②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产生背景: ①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入(理论来源)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3)主张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向世界学习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精品课件

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预习 历史(Ⅲ)第21课时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理解新三民主义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 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毛泽东思 想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和新民主主义理论方 面的主要内容 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判断正误】梁启超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 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判断正误】严复指出封建君主都是“大盗窃国”, 主张国家属于人民,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短暂的戊戌变法悲壮地失败了,但是它对中国 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戊戌变法最 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测试内容 新文化运动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例6】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
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
三个时代:一个是《时务报》;一个是《民报》;
一个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应
分别是指什么事情?
测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
测试要求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 史实 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卵生动物所需的营养都来自卵细胞的卵黄
2、胎生和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什么意义? 说说理由。
胎生和哺乳大大地提高下一代成活率
胎生的优越性: 温暖、安全、有营养和氧的保障
哺乳的优越性: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含有抗 病物质。
水螅的出芽生殖
草履虫的分裂生殖
1.像水螅、酵母菌进行的无 性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复习课件)

练一练
• 1.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思潮。“新”是因 为它的内容包括( )。 A.反对封建专制 B.提倡工商皆本 C.师夷长技 D.走向共和 • 2.“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康有为 D.梁启超 • 3.“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欲制夷 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这些评价针对的是( )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孔子改制考》 D.《新青年》
4.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观点在北京大学自由发表。 这体现了( )。 A.兼容并包 B.民主和科学 C.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 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 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 情是 ( ) A.进行武装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发动思想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3)局限性: 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后期的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主观原因
⑴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破产 (2)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
(3)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马 克思主义的?
①发表著作:《庶民的胜利》、《布尔 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 观》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四个阶段
近 代 中 国 向 西 方 学 习 ( 思 想 解 放 ) 的 历 程 1840-1894 地主阶级
睁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个层次
先进技术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共43页PPT

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潮流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潮流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复习提纲教育PPT讲座课件

0 1
一是
1、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 和政治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 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0 2
二是
2、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 国家之一。中国民主革命需要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
清溪山房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小 河乡田 心村125号
③ 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④ 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
人民强烈反对
⑤ 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
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在中国要
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清溪山房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小河乡田心村125号
清溪山房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小 河乡田 心村125号
主观上:把孔子装扮成改革者,证明自 己的改革是继承孔子是正确的,想减小维 新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 级力量弱小,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 保守;软弱性、妥协性(决定性)
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 的关系。对儒学的情感。
清溪山房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小 河乡田 心村125号
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爱国的;
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 清溪山房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小 河乡田 心村125号
局限性----反封建思想,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求出路,体现 软弱。 。
清溪山房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小 河乡田 心村125号 清溪山房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小 河乡田 心村125号
清溪山房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小 河乡田 心村125号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课件

②著书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③思想主张
康有为
2021/3/10
否定君主专制统治,主张维新变 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10
①著作:《变法通议》 ②思想主张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 图存
梁启超
2021/3/10
11
①著作:《天演论》 ②思想主张
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 相是人民的公仆
黎明—前—的周云英杰雀:,《清<海脆国地图预志告>的了孤天寂亮与后荣光的》雾
《霭维天。新演变论法》成出为版中以后国,近不代上第几一年次,思便风想行解全放国潮—,流
竟作—了周中兴学生旺的读物了。……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
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还有许多 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
——胡适《胡适自传·在上海》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魏 源 康有为 孙中山 李大钊
2021/3/10
1
《南京条约》签定图
屠龙大会 2021/3/10
《辛丑条约》签订图
2
一、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出现的背景
• 1、内因:(1)、明清中国衰落的现实, 中西差距扩大;
• (2)、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
• (3)、先进的中国人的倡导、主动学习、 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法;
2021/3/10
18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阶段
内容
代表作
作者
前期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 《敬告青年》 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 旧道德
《狂人日记》
陈独秀 鲁迅
后期
2021/3/10
提倡新文学反对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抵抗派主要是“制夷”;洋务派镇压人民的反 抗 ,也有抵御外侮的企图
背景: 经济;政治;阶级;思想
3.维新变
早 代表: 期 主张:
评价:
资产阶级:王韬、郑观应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与外国商战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但为维新思想奠基。
法思想
代表:
发 展 实践:
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戊戌变法 a.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富国强兵,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都是 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产物。
异(1)阶级立场不同(根本); (2)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所要实现的政治
目的不同;政治: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维新派主
张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洋务派兴办官办工 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思想文化:洋务派主张体西 单纯学习技艺;维新派主张:学习科学技术、制度、思想文化。
一个主题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
三个阶段
器物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制度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学习目标
1、记住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历程及内容 2.记住各个派别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能正确区分人物的阶级属性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历程
清朝封建统治。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迈出了近代化
(
)历程的第一步。
3.洋务运动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 维新派 ) 出现,早期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 实行(君主立宪制)制度。后期( 康、梁、严 )为代表 , 宣传维新变法,发动(戊戌变法 )运动的到来。
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 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上是 指 A. B. C. D.
1、新思潮萌发(开眼看世界)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维新变法思想 4、走向共和 5、新文化运动 6、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矛盾 历史背景 欧洲资本主义崛起—冲击中国
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思想
代表人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 魏源
1、新思潮萌发
(地主阶级抵抗
目的:
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 路
(2010年广东六校二次联考)梁启超认为 “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 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 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 B. C. D.
(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15题)“君为主,则 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 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 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 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 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4.走向共和----革命派
背景:④
代表
民主共和方案的实现 论战:内容、实质?
一、填空题:
1、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在《海国图志》 )思想。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 曾、李、左、张 )为代表洋务
派承认东西之间的差距,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肯定(封建制度 )同时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以挽救
(三)维新思想
代表
主张
共同点
托古改制?
资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产
《孔子改制考》
阶
⒈政治:主 张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制
级 梁启超 宣传民权
2.经济:发
维
展资本主义
新 派
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 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3.文化:废 八股倡西学
严
复
用进化论阐述变法—— 系统介绍西学第一人
问题思考2: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
派)
根本:维护清朝统治。 内容: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
影响:a、揭开向西方学习的序幕; b、仅学习西方技术
局限:对西学认识不足;没实践
历史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
2、中学为 代表人物: 地主阶级洋务派:曾、李、左、张
体西学为用 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19世纪 60—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代)实践:
洋务运动
影响:
a.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b.局限性“师夷长技”
对比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
异同点?
问题思考1: 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 ①目的:都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②
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 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富国强兵。
性
2.不同点:①身份地位:爱国知识分子; 掌握实权是官僚。②有无付诸实践。③ 目
(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7题)近代史上,顽固 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
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30题)19世纪中期, 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 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 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 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背景: 经济;政治;阶级;思想
3.维新变
早 代表: 期 主张:
评价:
资产阶级:王韬、郑观应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与外国商战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但为维新思想奠基。
法思想
代表:
发 展 实践:
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戊戌变法 a.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富国强兵,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都是 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产物。
异(1)阶级立场不同(根本); (2)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所要实现的政治
目的不同;政治: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维新派主
张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洋务派兴办官办工 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思想文化:洋务派主张体西 单纯学习技艺;维新派主张:学习科学技术、制度、思想文化。
一个主题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
三个阶段
器物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制度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学习目标
1、记住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历程及内容 2.记住各个派别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能正确区分人物的阶级属性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历程
清朝封建统治。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迈出了近代化
(
)历程的第一步。
3.洋务运动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 维新派 ) 出现,早期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 实行(君主立宪制)制度。后期( 康、梁、严 )为代表 , 宣传维新变法,发动(戊戌变法 )运动的到来。
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 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上是 指 A. B. C. D.
1、新思潮萌发(开眼看世界)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维新变法思想 4、走向共和 5、新文化运动 6、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矛盾 历史背景 欧洲资本主义崛起—冲击中国
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思想
代表人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 魏源
1、新思潮萌发
(地主阶级抵抗
目的:
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 路
(2010年广东六校二次联考)梁启超认为 “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 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 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 B. C. D.
(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15题)“君为主,则 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 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 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 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 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4.走向共和----革命派
背景:④
代表
民主共和方案的实现 论战:内容、实质?
一、填空题:
1、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在《海国图志》 )思想。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 曾、李、左、张 )为代表洋务
派承认东西之间的差距,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肯定(封建制度 )同时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以挽救
(三)维新思想
代表
主张
共同点
托古改制?
资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产
《孔子改制考》
阶
⒈政治:主 张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制
级 梁启超 宣传民权
2.经济:发
维
展资本主义
新 派
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 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3.文化:废 八股倡西学
严
复
用进化论阐述变法—— 系统介绍西学第一人
问题思考2: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
派)
根本:维护清朝统治。 内容: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
影响:a、揭开向西方学习的序幕; b、仅学习西方技术
局限:对西学认识不足;没实践
历史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
2、中学为 代表人物: 地主阶级洋务派:曾、李、左、张
体西学为用 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19世纪 60—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代)实践:
洋务运动
影响:
a.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b.局限性“师夷长技”
对比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
异同点?
问题思考1: 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 ①目的:都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②
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 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富国强兵。
性
2.不同点:①身份地位:爱国知识分子; 掌握实权是官僚。②有无付诸实践。③ 目
(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7题)近代史上,顽固 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
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30题)19世纪中期, 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 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 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 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