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銒 二年级上册五单元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卢銒 二年级上册五单元教材分析

卢銒 二年级上册五单元教材分析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有25个 其中扌的有折、挑、扎、抓(4个); 木 的有根、 板、 椅、 松(4个 ); 氵的有满、清、消、注(4个); 亻的有但、傍(2个); 礻的有祝、福(2个); 犭讠土 囗 车 王 月 钅 足 的各 有一个:独、吐、课、铅、 坏、现、 期、轮、路(9个)。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友好相 处、团 结合作
自然现象景 观 灿烂的中华 文华 可贵的亲情 友情 我国的世界 遗产 热爱生命 汉字王国 中国古典名 著 初识鲁讯 科学精神
真情、 关爱
人物优秀品 质 祖国山河 神奇的科技 人间真情 田园生活 父母之爱 走进信息世 界 诗歌 难忘小学生 活
环保
正确看待问 题 思想方法 国际理解和 友好 成长故事 执著的追求 不忘国耻 作家笔下的 人 人与动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 端正、整洁。
教学内容
把字写美观,写规范。
(二)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 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 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 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三)单元目标
1. 认识本单元54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 通过图文结合,图文对照的方法,抓重点语句品读、体验,体会人物 情感;通过抓人物对话品读感悟,体会人物的心理;通过朗读、表演故 事,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4. 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 的心态。 5.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清楚,讲明白和别人合作的一件事。训 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6. 通过自主学习,向大家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

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

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

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

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情分析:通过一年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

因此,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来做小老师落实生字的音、形,温故而知新。

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有些基础好的学生还能读出句子的语气。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能够初步读懂一些短小、浅显、有趣的文章,初步尝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材分析:课文以童话的形式,讲了一个很有启迪意义的故事。

小獾学做板凳,有点泄气的时候,刺猬称赞他做的一个比一个好,小獾因此获得了自信,后来学会了做椅子;小獾称赞刺猬采摘的苹果香极了,使得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学情分析: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

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往往善于称赞别人。

即使别人存在问题较多,也能给予应有的肯定。

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有的则爱挑别人的毛病,在他眼里只有自己最行。

因此,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感情,从中理解和懂得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还可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从细节处见真诚,从平淡中见深情,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19 蓝色的树叶》教材分析:《蓝色的树叶》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专题进行安排的。

主要由《坐井观天》《寒号鸟》和《我要的是葫芦》3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的故事短小、有趣,教育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目光短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2.本单元重点:
(1)弄清故事讲述的道理。

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题,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故事讲述的道理。

在学习中,弄懂一些道理,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2)学习语言表达,感受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在学习中感受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可以用感叹句,也可以用陈述句、反问句来表达,只是表达的语气不同,情感不一样。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5篇模版)

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5篇模版)

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5篇模版)第一篇:二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学情分析《识字5》教材分析: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

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

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情分析:通过一年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

因此,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来做小老师落实生字的音、形,温故而知新。

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有些基础好的学生还能读出句子的语气。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能够初步读懂一些短小、浅显、有趣的文章,初步尝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18 称赞》教材分析:课文以童话的形式,讲了一个很有启迪意义的故事。

小獾学做板凳,有点泄气的时候,刺猬称赞他做的一个比一个好,小獾因此获得了自信,后来学会了做椅子;小獾称赞刺猬采摘的苹果香极了,使得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学情分析: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

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往往善于称赞别人。

即使别人存在问题较多,也能给予应有的肯定。

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有的则爱挑别人的毛病,在他眼里只有自己最行。

因此,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感情,从中理解和懂得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还可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从细节处见真诚,从平淡中见深情,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正确熟练地认读本单元的44个生字,掌握“哪、号、当”三个多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读音;能正确规范地书写24个生字,借助字典、图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本单元生字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及课文讲述的道理。
1.熟读课文
2.制作字卡并认会。
3.搜集葫芦相关图片、视频。
2.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通过倾听、模仿和比较,不断提高朗读能力。
单元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及课文讲述的道理。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体会读书的快乐逐步培养热爱读书的习惯。
单元核心探究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课时分析
4.学习问号、感叹号、句号表达的语气,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5.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体会读书的快乐逐步培养热爱读书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本单元44个生字,掌握“哪、号、当”三个多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读音;能正确规范地书写24个生字,借助字典、图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本单元生字新词的意思。
课题
核心探究点
前置作业设置
12《坐井观天》
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1.熟读课文。
2.制作字卡并认会。
3.小鸟、青蛙、井的卡片或情境图。
13《寒号鸟》
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1.熟读课文
2.制作字卡并认会。
3.情境图插图。
14《我要的是葫芦》
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一个也没有得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2.通过同桌或小组互查的方式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进行评价,利用晨读课采用分组检查、教师抽查、相结合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表格列出评价标准,评出等级。对落实情况在小组评价上给予小组和个人奖励或惩罚。
3.利用小试卷和《新课堂》进行每篇课文的课课清评价。
五、评价工具:
表格、试题、小印章、多媒体展台、班级优化大师
二、评价任务:
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生字词认准字音,描红、抄写、默写生字生词。本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注重朗读训练。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整体感知、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通过组词、朗读课文等形式巩固要认的字要写的字。
2.《坐井观天》通过小鸟和青蛙简短而传神的对话,揭示了一个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3.《寒号鸟》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
4.《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评价时间:
课堂及时评价,课后巩固练习测评。
四、评价实施:
1.利用默写的形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评价。通过检查预习情况、课堂生字词默写、随堂练习等方式检测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并利用实物展示台及时进行作业展示。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围绕“道理”这个主题。《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辩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寒号鸟》这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勤劳的喜鹊在冬天快来的时候,劝说寒号鸟做窝,但懒惰的寒号鸟不听劝告,最后冻死在寒冷的冬夜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我要的是葫芦》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种下葫芦不去精心管理,一心只想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注重结果,疏于管理,那将一无所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要求】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学会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时划分】 2课时
观察物体…………………2课时左右。

二年级语文上册5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5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二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一、单元概述(一)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1、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思维方法”,了解“思维方法”,遇到事情认真观察,懂得生活的基本道理,学会思考。

2、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感受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这是继一年级下册根据信息做简要推断,训练逻辑思维的又一提升训练,为中高年级学习借助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和解决问题,进而了解人物的思维做好铺垫。

(二)单元内容构成及编排意图1、课文:本单元三篇课文《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

三篇课文都蕴含着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听从他人正确的劝告,能明理是非的单元主题,但思考问题的角度各具特色,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学到生字,又能感悟生活的哲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口语交际:《商量》在一年级下册使用礼貌用语向他人求助的基础上,侧重提升“说”和沟通能力,引导学生能用商量的语气说话,同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3、《语文园地五》: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等五方面内容。

“识字加油站”旨在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特点来学会辨析形近字;“字词句运用”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让学生在对比运用中掌握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方法;“书写提示”在规范写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字的结构,掌握左短右长和左长右短汉字的不同书写方法;“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江雪》加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更是对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的传承;“我爱阅读”通过简短而生动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让学生在明白寓意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能从故事中的人和事懂得其中所包含的道理,但缺乏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勒思善问的习惯。

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课文内容。

利用插图,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和事,从中理解、懂得故事中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以本为例达目标
实施课标,以教材为范本,从以下几方面 提出具体教学建议及策略。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与积累 (三)写句子与口语交际
(一)识字与写字
1.识字
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教学”部分明确提出:“要 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 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 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是一个学习语文的规律。正如 叶圣陶先生指出的:“我认为这三个‘不离’,都着眼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上, 并不是单纯地解决识字问题,汉字是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统一体。” 识字,就是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了解字义,使字的音、形、义之 间形成联系,互相沟通,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为此要在语言环境中 教识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 象中的事物。
(四)口语交际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学会与别人团结合作。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教材分析
主题 课文 识字5 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识字课是学习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有体现 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的《称赞》;有体现互 相帮助的《蓝色的树叶》;有体现和谐相处的 《纸船和风筝》;有体现尊重他人的《从现在开 始》。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本组课文 中的《蓝色的树叶》学故事性强,生动感人,贴 近儿童生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其它三篇课文 都是描写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谚语读起来朗 朗上口,故事生动有趣,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学 习兴趣。《语文园地五》中的儿歌(《走山 路》)、“口语交际”的话题(合作)、“展示 台”的内容(说团结协作的谚语),与本组专题 密切相关。 2+1课时
教学建议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 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 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 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二、 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 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 效果。
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讲一件你和别人合作过的事情。学会团结合作。
向大家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在合作中共享资源。
2.过程与方法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一)识字与写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 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在学生在自主观察中发现汉字偏旁具有表义的特点。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 培养识字能力。 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1.图文结合,抓重点语句品读,体会小刺猬和小獾之间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 的称赞及带来意想不到效果。2.抓住李丽和林园园的三 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 次对话感悟体会双方各自的心理。 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图文对照,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小熊和松鼠之间“友好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 吵架 和好”的过程。 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学生自主 发现规律,自觉积累词语。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 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教学内容
把字写美观,写规范。
(二)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 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 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 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1.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2.懂得与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真诚地夸别人。 4.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5.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6.懂得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
友好相 处、团 结合作
自然现象景 观 灿烂的中华 文华 可贵的亲情 友情 我国的世界 遗产 热爱生命 汉字王国 中国古典名 著 初识鲁讯 科学精神
真情、 关爱
人物优秀品 质 祖国山河 神奇的科技 人间真情 田园生活 父母之爱 走进信息世 界 诗歌 难忘小学生 活
环保
正确看待问 题 思想方法 国际理解和 友好 成长故事 执著的追求 不忘国耻 作家笔下的 人 人与动物
教学策略:
(1)我会认的字 我会认的字有54个字,其中需要强调注 意读音的字有15个. 区分前后鼻音的字:绳 、凳、斤、郑、 钉、疼、痛、疯 区分平翘舌音的字:深、搓、桌、皱、抓、 吵、受
(2)我会写的字
我会写的字有44个,分配在10课时内完成, 每课时3—5个字。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有25个 其中扌的有折、挑、扎、抓(4个); 木 的有根、 板、 椅、 松(4 个); 氵的有满、清、消、注(4个); 亻的有但、傍(2个); 礻的有祝、福(2个); 犭讠土 囗 车 王 月 钅 足 的各 有一个:独、吐、课、铅、 坏、现、 期、轮、路(9个)。
一、依标扣本明目标
二、科学分析把学情
三、以本为例达目标
一、依标扣本明目标
(一)课标要求
(二)教材分析
(三)单元目标
(一) 《课程标准》对内容的具体要求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 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 素养的整体提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谚语中包含的道理,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 感和道理。 3.鼓励学生积累词语。
(三)写话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学习用“吗”“吧”写句子。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 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 得。
友 好 相 处 团 结 合 作
称赞 蓝色的树 叶 纸船和风 筝 从现在开 始 语文园地 五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1 课时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单元54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的偏旁具有表义的物点,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4.积累谚语,词语,句子。 5.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6.向大家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半包围结构2个 上下结构的 字有13个 句、布 容、易、采、 背、桌、景、 拿、幸、当、 第、直、笔、 令
独体字
独体字有4个 斤、由、术、之、
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识字。 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识字,读词语、句子识字,利用图 画辅助识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讲故事,编字谜,字 源字理识字等方法。 通过组词、朗读课文、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的字.要写的字,采 取学生自学、师指导、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 字源识字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感知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受汉字的 严密体系及其形体美,借助汉字形成(即音、形、义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华文化 的生成与传承,在汉字的演变的探索过程中,渗透做人的教育,激发学生对悠久 民族文化的挚爱。 如”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识字写字,阅读积累的兴趣. 2.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 态。
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通课文。 4.积累语言,并学会运用。
难点: 1.抓重点句子,体会人物情感。 2.创设情境,互动交流完成口语交际。
多彩的 学校生 活
爱心 名人的故事 爱护周围环 境 观察与发现 以诚待人 月是故乡明 永远的童年 祖国在我心 中 民风民俗
爱祖国
爱祖国爱家 乡 秋天 怎样看问题 中外童话 大自然的启 示 说明文 语言的艺术 心灵之歌 深深的怀念
怎样看 问题、 想问题
动手动脑 细心观察 童年生活 作家笔下的 动物 战争与和平 生活的启示 他们让我感 动 珍爱我们的 家园 外国名著名 篇
1.知识与能力 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内容
1.认识54个字,会写44个字。 2.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的偏旁具有表义的特点。
(二)阅读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爱科学
走进科技世 界 夸夸我的同 学 民间故事神 话传说 科技成就 故事长廊 走近毛泽东 异域风情 艺术的魅力
二下
三上 三下 四上 四下 五上 五下 六上 六下
指导思想
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以《语文课程 标准》为指导,以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为中心,全面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 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