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2005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2005
2.熟悉:细菌的普通结构
教学重点
细菌的特殊结构
教学难点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25分钟
25分钟
45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
一、大小
二、排列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
二、细胞膜
三、间 体
四、核 体
五、细胞质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
一、荚膜
二、鞭毛
三、菌毛
四、芽孢
同上
第二节沙门氏菌属
同上
小 结
(5分钟)
各种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特征、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
思 考 题
1.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学诊断
2.链球菌的微生物学诊断
3.大肠、沙门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
兽医微生物学
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
细菌各论
第十章巴氏杆菌科及相关属
第十一章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
第十二章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微需氧和厌氧菌
思 考 题
1.螺旋体的特点
2.霉形体的特点
3.立克次氏体与衣原体的特点
兽医微生物学
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
病毒总论
第一章病毒的结构
课型
兽医微生物学理论课
对象
动医本科2003
教学目的
1.掌握:病毒的基本结构
2.熟悉: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分类
教学重点
病毒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病毒的特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一章病毒的结构

《畜牧微生物学》大纲

《畜牧微生物学》大纲

《畜牧微生物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23305007课程总学时:32,(其中:授课32 学时)课程学分:2分课程分类:必修开课学期:秋开课单位:动物医学院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专业所需先修课:《普通生物学》二、教学理念(提示:从以学生为中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等方面阐述)本课程是动物科技学院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主要内容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变异、免疫学基础、饲料微生物、乳及乳制品的微生物、肉及肉制品的微生物、蛋及蛋制品的微生物、皮毛微生物、畜禽的病原微生物。

前半部分内容是基本微生物学知识的介绍,后半部分内容是微生物学知识在畜牧生产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

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精神,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科学领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能够掌握动物及动物制品相关微生物的特点,并把微生物学知识应用到畜牧业生产实践中,提高与保证畜产品的数量、质量与安全。

三、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与课程目标关系图五、教学方法(1、如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2、如何实现将立德树人教育融入教学活动?3、如何实现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请给出具体措施)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小组讨论、课堂论文、课堂报告等多种教学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和教师的互动。

1、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通过对微生物学发展历程中重要事件以及重要科学家的学习,增强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通过对与畜牧生产息息相关的微生物学课程内容学习,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在当前畜牧养殖业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帮助他们建立创新创业的关键知识体系构架。

六、考核方法(强化过程考核,注重知识考核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七、使用教材、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1.《畜牧微生物学》, 陈金顶、黄青云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7年,第六版2.《兽医微生物学》,甘肃农大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3.《现代微生物学》,闻玉梅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普通微生物学》,H.G.施莱杰著,陆卫平,周德庆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5.《动物病毒学》,殷震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6.《动物分子免疫学》,郑世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7.《兽医传染病学》,陈溥言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第六版。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

02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 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 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
称。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微生物 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 、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 旋体等八大类。
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面积大、吸收 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 应强、易变异等八大特点。
探讨如何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对动物疾病进 行预防和治疗,包括疫苗研制、药物筛选 等。
前沿动态介绍
01
新型微生物检测技 术
如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 术等在兽医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
02
微生物组学研究进 展
阐述微生物组学在揭示动物微生 态与疾病关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 果。
03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 疫学交叉研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加入待检样品和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通过底物显色反 应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微生物。
05
动物感染性疾病的 诊断与治疗
动物感染性疾病概述
定义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 现的动物疾病。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 菌性、寄生虫性等。
抗感染治疗
选用敏感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等,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感染或并发症,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包括护理、营养支持、对症治 疗等。
免疫治疗
使用免疫调节剂、免疫增强剂 等,提高动物免疫力。
预防控制
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消 毒等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兽医微生物学课程英文名称:Veterinary Microbiology课程编号:ZJ12402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总学时64、理论课学时44、实验课学时20学分:3.5适用对象:动物医学先修课程: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简介:《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微生物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掌握动物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畜禽常见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的基本特征及微生物学诊断技术,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掌握预防兽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基础,利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诊断和防治动物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同时避免畜产品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课堂上对微生物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和详细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课堂的理论集中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保证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兽医微生物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知识,了解各类微生物及其畜牧业生产中重要病原体的生物学基本特性与实验诊断技术,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治打下良好基础,并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的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控问题,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畜禽病原微生物,保障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服务。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言(2学时)教学重点: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教学难点:微生物学的发展阶段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重点讲解微生物种类、有益微生物与有害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兽医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其与有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微生物与微生物学;2、微生物学的进展;3、畜牧微生物学的任务。

本章习题要点: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结构(4学时)教学要求:本章重点讲解细菌的大小及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菌的特殊结构与功能。

兽医微生物学 教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  教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Veterinary Microbiology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5110460课程总学时: 64 (讲课 64 ,实验 0 ,上机 0 ,实习 0 ,课外 0 。

)课程学分:4.0课程分类:必修开课学期:春季开课单位: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传染病学与微生物学教研室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专业所需先修课:动物生物化学二、课程内容简介兽医微生物学是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研究了微生物与畜禽疾病的关系,并利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诊断、防治畜禽的疾病和人畜共患病。

本课程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细菌学总论,主要讲述了细菌的形态构造特征、生物代谢特性、细菌致病机制及外界因素对细菌影响等;第二部分为细菌学各论部分,重点讲述了对畜禽致病细菌的形态特性、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致病机制及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其中诊断部分为核心内容;第三部分为病毒学,主要讲述病毒的特点、结构、繁殖机理、理化特性、分离培养方法等。

病毒学各论部分包含引起畜禽病毒病的各种病毒,其中微生物学诊断部分是课程的重点。

As a special subject of Veterinary Medicine major,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organism and livestock or poultry diseases.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are the base of diagnosing and preventing animal diseases of and zoonosis. The course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one is general bacteriology mainly about bacteria morphologic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metabolic features, pathogenic mechanism and the impacts from external factors.Individual microorganism of the second portion chiefly concerns the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cultural characters, biochemical specificities, pathogenic mechanism and microbiological diagnosis methods. Among all the contents the diagnosisis the central part.Virology, which is the third section, focus on viruses'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s, reproductive mechanism, physics and chemistry features, isolation etc. Livestock and poultry diseases caused by viruses are included in this part. The microbiological diagnosis is the emphasis.三、各部分教学纲要绪论(2学时)主要讲授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发展阶段,介绍微生物学的几位重要奠基人,现代微生物学的进展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方法和意义。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 含免疫学50课时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 含免疫学50课时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教师姓名:适应专业: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教案编号2课程名称:兽医微生物学任课教师: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微生物的含义。

2、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

3、了解兽医微生物学当前的基本任务及发展趋势[主要讲解内容和时间分配]共1学时1、微生物的概念(5分钟)2、微生物的发展史(15分钟)3、兽医微生物学理论成就及应用(5分钟)4、兽医微生物学技术成就及应用(5分钟)5、兽医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安排(5分钟)6、课程学习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10分钟)[讲授重点]重点讲述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概念定义、发展历史。

现代微生物学进展及学习本课程目的、方法和应用意义等。

[讲授难点]1、让学生明白兽医微生物学发展,理论、技术成就及应用意义。

2、学习兽医微生物学理论、技术成就及应用意义。

[教学法]1、讲授法。

2、多结合临床,诱导和激发学生对兽医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教具]1、多媒体课件2、教学彩色图片[教学过程]绪论首先从“微生物”这个名称的解说开始,从中道出其研究对象为病原微生物及其相关因素,结合人的相关微生物现象,引起学生的疑问和好奇心,再来阐述绪论的内容。

一、微生物的概念(5分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氏体。

二、微生物的发展史(15分钟)结合国内外的微生物的病历让同学们认识微生物学的重要性※讲解中要结合临床实例说明学习微生物的重要意义,能作为应用医学直接参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让同学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三、兽医微生物学理论成就及应用(5分钟)讲解最新趋势四、兽医微生物学技术成就及应用(5分钟)讲解最新趋势五、兽医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安排(5分钟)六、课程学习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10分钟)1、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2、冯树异等主编,《医学微生物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年3、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4、林稚兰等译,《微生物学(精要速览系列)》,科技出版社,2001年5、徐贵卿等主编,《兽医生物制品学》,河北科技出版社,1993年[参考书目与资料]见上,略。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37课程名称:兽医微生物学英文名称:Veterinary Microbi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63。

其中讲授42学时,实验部分21学时。

学分:3.0适用对象: 动物医学方向本科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等二、课程简介兽医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病原性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为学生学习家畜传染病学和动物性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一方面掌握细菌学、病毒学的基础理论,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临床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掌握一些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通过实验课及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工作,能够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掌握病毒培养的基本技术。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讲授部分:绪论(2学时)内容:1.微生物与微生物学2.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微生物学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微生物形态学时期(1683-1870)第二阶段微生物生理学及免疫学奠基时期(1870-1920)第三阶段:近代及现代微生物学时期(1920年起)3.微生物学理论成就及应用4.微生物学技术成就及应用5.兽医微生物学的任务与作用重点:讲述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概念定义、发展历史。

现代微生物学进展及学习本课程目的、方法和应用意义等。

第一篇总论(共11学时)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构造(3学时)内容:1细菌的大小和形态2.细菌的基本构造3.细菌的特殊构造4.细菌形态和构造的观察方法重点:细菌的形态大小,细菌的基本构造和特殊构造及其功能。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2学时)第一节细菌的营养和代谢内容:1.细菌的化学组成2.细菌的营养与代谢过程重点:细菌的营养类型与营养要求。

细菌的酶及其利用。

细菌呼吸及类型、专性厌氧菌、需氧菌、兼性厌氧菌。

《兽医微生物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2785)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性食品卫生检疫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特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较广,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只有在掌握微生物学一般理论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研究微生物与畜禽疾病的关系,并利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畜禽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本课程为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虽然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涉及的范围较广,为一些专业课程如家畜传染病学、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等的学习所必需。

本科程是在微生物学一般理论基础上研究微生物与畜禽疾病的关系,并利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诊断、防治畜禽疾病和人畜共患疾病,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与卫生,保障畜牧业生产,保障畜禽健康及生态环境免于破坏。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熟悉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型、分布、生理特性;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微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

掌握细菌、真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放线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畜禽疾病的关系;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方法。

实践技能方面: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常用实验器材的准备;各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熟悉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保存方法;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有动物学和兽医免疫学。

该课程虽然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涉及的范围较广,该课程将为家畜传染病学、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是:动物学和兽医免疫学。

重点是:1.各种微生物的分类地位及其基本特点。

2.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细菌的致病性与毒力。

3.重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掌握病毒的繁殖特征、 课堂 培养方法、与细胞作用的
测验 类型、对宿主的损害、感
染特点等。
第十章 双股 DNA 病毒 2
多媒体 授课 分组讨论
完成课 后作业
掌握痘病毒科、腺病毒 科、疱疹病毒科中的典型 代表病毒的形态、培养特 性、致病机理、诊断和预 防。
课堂 提问 分组 讨论
第十一章
单股 DNA 病毒 (包括逆转录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AN320
*学时 (Credit Hours)
32
*学分 (Credits)
2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中文)兽医微生物学 (英文)Veterinary Microbiology
*考核方式 (Grading)
自学 完成课
后作业
第八章
掌握螺旋体、霉形体、立
教学辅助 查询资 克次氏体的形态特征、培
其他的核病 2 原微生物
自学
料 养要点、所致的疾病、诊
断要点。
掌握病毒分类的标准、病
第九章 病毒的分类与 2
致病
多媒体 授课
完成课 后作业
毒的种类、分类的现状、 课堂
以及相关的动物病毒分类 提问
问题、创造性工作、处理信息、口头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考试成绩:70%,主要考核对病原微生物学的基本特性、毒力因子、致病机
理、所致疾病、及免疫防制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微生物学
鉴定和分析。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兽医微生物学》, 陆承平主编,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年 1 月,第五版, ISBN:978-7-109-17286-9,5 届,否,是
制。
掌握副溶血弧菌、多杀性
第四章 弧菌及巴氏杆 2

多媒体 授课 自学
完成课 后作业
巴氏杆菌、鸭疫里氏杆菌、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嗜 课堂 血杆菌的培养特征、致病 提问 特征、抗原特性、诊断要
点、免疫防制。
第五章 革兰氏阴性 2
需氧杆菌
多媒体 授课 自学
完成课 后作业
掌握布氏杆菌、假单胞菌 的培养特征、致病特征、 抗原特性、诊断要点、免 疫防制。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 (Target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动物科学专业大三学生
课堂 提问
掌握炭疽芽孢杆菌、肉毒
第六章 芽孢杆菌属和 2
梭菌属
多媒体 授课 自学
完成课 后作业
梭菌、破伤风梭菌、产气 荚膜梭菌的致病特征、毒 力因子、诊断要点、与人 类健康的相关性,免疫防
课堂 提问
制要点。
第七章
多媒体 查询资 掌握牛分支杆菌的致病特 课堂
分支杆菌属 2
授课
料 征、牛结核病的监测方法。 提问
教学内容 学 教学方式 作业及
基本要求
考查

要求
方式
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与
第一章
抗原特征、致病的相关性、
细菌的特殊结 构和细菌的致 4
多媒体 授课
完成课 掌握分子水平的柯赫法 课堂 后作业 则,细菌的毒力因子的种 提问
病机制
类、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等
微生物的基本特点。
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链
第二章
多媒体授
其它(More) 备注(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 300-500 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中文
农业与生物学院
生物化学、 有机化学、遗传学、基础微生物学
严亚贤,孙建和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普通微生物学的基础上,了解各个具体的致病性
微生物和益生性微生物的基本特征,着重介绍与畜禽疾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包
括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病毒的培养特性、变异特征、
2. 了解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特性、变异特征、进化趋势、致病因子、致病机
理、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免疫防制措施、重大疫病处理要点等。(A5)
3. 跟踪兽医微生物学研究的最新发展和动态及其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地位
和作用。(B2,B7)
4. 培养学生打下宽厚的专业微生物学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更好 的为人类健康服务。(C2,C4)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教学内容 进度安排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1. 了解并掌握动物病原微生物特别是人兽共患病病原,包括细菌、放线菌、螺
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真菌、病毒的基本特征等。(A5)
进化趋势、致病因子、致病机理、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免疫防制措施、重大疫病
处理要点等。同时了解动物微生物学在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生态安全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跟踪动物微生物学研究的最新发展和动态,理解动物微生
物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The aim of this course is made the student to know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and life activity regularity of pathogenic and probiotic microorganisms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Students must emphasize on th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related to the animals, such as bacterium, actinomycetes, spirochete, mycoplasma, richettsia, fungus and virus. Th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contents includ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culture characteristic, variation, evolution, classification, virulent factors, pathogenic mechanism, diagnosis, and immune prevention. All these will paly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od safety and animal disease and zoonosis eradication. Meanwhile, the course tracks the last new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veterinary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es and its rules and status in the modern biological researches.
第十三章 单股 RNA 病 2

多媒体 授课
完成课 后作业
毒科、正粘病毒科、冠状 病毒科、动脉炎病毒科、 微 RNA 科、黄病毒科等代 表性病毒的主要特性、致
课堂 提问
病机理、诊断和预防
平时成绩:30%,分为上课出勤与参与课堂讨论,主要考核对知识点的掌握
程度、课外自学学习的程度、认真思考的程度;作业及综述,主要考核分析解决
2
病毒)
多媒体 授课
完成课 后作业
掌握细小病毒科、圆环病 毒科、逆转录病毒中的典 型代表病毒的形态、培养 特性、致病机理、诊断和 预防。
课堂 提问
第十二章 双股 RNA 病 2

多媒体 授课
完成课 后作业
掌握呼肠孤病毒科、双 RNA 病毒科等代表性病毒 的主要特性、致病机理、
诊断和预防
课堂 提问
掌握副粘病毒科、弹状病
完成课 球菌所致的疾病、毒力因 课堂
革兰氏阳性球 2

后作业 子、抗原特征、分类鉴定 提问

自学
的方法。
掌握埃希氏属、沙门氏菌
多媒体
属、耶尔森菌属中典型的 课堂
第三章 肠杆菌科
授课 完成课 代表细菌的抗原性特征、 提问 6 学生分组 后作业 致病特性、毒力因子、微 分组
讨论
生物学诊断方法、免疫防 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