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学案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学习目标】1、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2、了解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认识法治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作用。

3、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难点】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认真阅读教材P84——89,填一填: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来调整。

2.我们的生活与法律。

3.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于人们当前生活,而且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4.法律是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的标尺。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完成上述任务后,向同学、老师展示交流,以把准知识点。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活动一:阅读教材P84运用你的经验,说一说:1.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请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活动二:阅读教材P85“探究与分享”,辨一辨: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活动三:阅读教材P86探究与分享“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想一想:图表中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活动四:阅读分享教材P87探究与分享“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社会”,议一议: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社会,一直是人们力图解答的一个命题。

1.法律产生以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道路了吗?为什么?2.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政府:法院:社会成员:活动五:阅读教材P88探究与分享,写一写:法治建设,人人受益。

〖优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共3篇

〖优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共3篇

生活需要法律【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懂得治理国家需要法律。

2.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学习重点:生活离不开法律。

学习难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自主学习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以及由此产生的,不仅需要依靠来协调,而且需要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而的,又对生活加以。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

(2)法律已经深深地我们的生活之中, 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社会关系的,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而且指导着人们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 。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和的。

2.法治的脚步(1)法律是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

(2)法治是依法对进行治理,强调、,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3)法治助推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

(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二、合作学习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三、复习巩固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可以通过()来协调和调整。

①道德②亲情③友情④法律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

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法律来源于生活C.我们的生活与法律密不可分 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3.法律约束着每个国民的思想和行为,上至宪法下至各种条文历律规章制度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安宁、百姓安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优质课教学设计(2课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优质课教学设计(2课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优质课教学设计(2课时)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本课作为本单元统领整个法律部分的起始课,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调整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矛盾纠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我们一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人类开始了迈向法治社会的步伐。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难点:法治的发展进程。

三、学情分析未成年人作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关系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

受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限制,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有必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身边法律大家谈”经验分享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请你来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法律从何而来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

环节一:走近法治1.法律与生活播放视频《民法总则草案保护的事儿,你一个都躲不开》民法总则草案被视为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本经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1)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材料)材料一: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放心购买各类消费品,市质监局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对299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检查。

检查中,共立案查办131起,其中大案要案33起,查获涉案货值280余万元;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掺假,以次充好;标识标注无净含量;无3C、无生产许可证生产;伪造、冒用厂名、厂址;伪造日期;棉花产品无中文标志;定量包装无厂名等。

材料二:张立兵、孙红等四人加工、销售黑心棉被、黑心棉垫子金额达7万多元,已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经检察院提起公诉,张立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其女张蒙蒙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妻子孙红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女婿张大山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想一想:材料表明了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提示:学生可以从法律的作用、执法管理、百姓生活等不同的角度思考。

教师总结: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空间。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一)法律与生活活动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多媒体链接教材上P84“运用你的经验”栏目)想一想:(1)图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提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食品安全法、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提示:如果没有法律,就像道路没有交通信号灯一样,车会横冲直撞,交通瘫痪,安全事故频发。

如果没有法律,社会生活就会没有秩序,人类随心所欲,带来的是自己的灭顶之灾。

特别强调:生活需要法律,生活离不开法律。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是本学期的第三次法治教育课程。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法律的基本知识,对于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对于如何运用法律保障自己的生活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法治观念的误解,认为法律与自己生活关系不大,或者认为只要遵守法律就可以,无需过多关注法治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的观念,提高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亲身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4.总结讲解法:在课程结束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涵盖案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PPT。

2.案例材料: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角色扮演剧本:编写适合学生的角色扮演剧本,提前分发给学生准备。

4.学习任务单:制定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法律符号、法庭、警察等,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够深入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法律现象,但对于法律的重要性可能没有充分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体验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法律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共同探讨如何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作用,提醒学生遵守法律。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法律在我们身边》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的概念、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律的作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运用。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和情境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典型案例,了解法律的具体运用。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可能理解不深。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因此,本课时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法律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

2.学生解决生活中法律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讨论的问题和探究的任务。

3.准备教学PPT,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案例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巩固(5分钟)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其他法律问题,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了解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认识法治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作用;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3、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敢于同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二、知识结构
三、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的生活与法律密切相关,以下选项不符合题意的是()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B.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人进行加倍的报复
C.树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D.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如果社会是一条船,法律就是让船得以一路向前的舵;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如果社会是一棵树,法律就是让树存活的根。

”这告诉我们()
A.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
B.要自觉学法、用法,成为法律专家
C.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D.除了法律规定做的事,其他什么事都不能做
3、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可见,法律具有()
①鲜明的阶级性②全民的民主性③国家的强制性④普遍的约束性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有人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

”这句话说明了()
①家庭的重要作用
②未成年人都生活在一定家庭中
③家庭保护能为来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④家庭保护对保护未成年人非常重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下列对法治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治是从来就有的
②法治就是依据法律的治理
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现代国家最文明、最合理的治理模式
④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下面漫画《锤击》反映了我国()
A.用暴力保护环境B.环境污染很容易治理
C.实行依法治国D.坚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7、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A.民主立法,科学立法B.依法行政,规范有序
C.严格守法,用法维权D.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8、右边漫画表明()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法律只制裁行贿受贿行为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力度空前加强,有各级官员甚至包括四川省政协主席李春城在内的多位高官落马,被依法判处刑罚。

这表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
B.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法律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D.对于高官违法,国家会加重处罚
10、“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

”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③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图为不同时期的“法”字:“法”在古汉语中曾有“刑、法、律、法律”等称谓,如“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李悝编法经”“商鞅改法为律”“唐律”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直言:“濂,刑也。

平之如水,从水……”“溏”从“薦”(zhi),“离”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它有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灌”从“水”,表示法律追求公平如水;“漶”含“去”,延伸出惩恶扬善之义。

今天,“法”已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词。

今天,表明公平如水、惩恶扬善的“水”“去”仍是“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深刻揭示了法律的()
①规范作用②预测作用③促进作用④保护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实名制越来越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银行开户、购买火车票、网上开微博等都要使用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

实名制的推行()
①是为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②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③需要国家建立健全有关公民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④需要公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下边漫画“聚众飙车”说明()
①法律维护公共秩序②法律维护公共安全
③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④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4、“如果社会是一条船,法律就是让船得以一路向前的舵;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如果社会是一棵树,法律就是让树存活的根。

”这告诉我们()
A.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
B.要自觉学法、用法,成为法律专家
C.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D.除了法律规定做的事,其他什么事都不能做
15、“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

国家兴法治,兴旺又发达。

权益受侵害,维权要靠法。

我们青少年,人人要学法。

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又利家。

”《普法歌》告诉我们法律在社会生活的作用。

下列属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的是()
①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②规范社会成员行为
③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法惩治违法犯
④法律无所不能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也许有人会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

然而,不仅当人们身罹困境或遭遇强横时,甚至在平常生活中,当出关入境,逛街购物、坐卧行止时,我们都会发现:法律就在身边。

某校七(1)班围绕上述内容准备召开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知识平台:你了解我国的法律吗?请你在知识竞赛活动中为同学们列举几部(写出名称即可)
(2)才华展示:围绕上述内容,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假如你准备参加,请你写出演讲的题目和提纲。

17、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由于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用来约束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也是多种多样的。

(1)请列举两种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2)规范中,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8、观察右面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你对漫画中爸爸和妈妈的说法有何评价?
(2)该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6.(1
(2)题目:如“②介绍法律的重要作用③我们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找商家退换或求得赔偿、找消协投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7.(1)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公约、守则等。

(2)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③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18.(1)爸爸、妈妈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①爸爸的说法是用暴力手段打击报复对方,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会受到法律制裁;②妈妈的说法是缺乏维权意识的表现,这样不仅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也会纵容商家的这一做法。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通过法律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群益,而不能运用非法手段,否则,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