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解答新人教版7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真题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 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关于这个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①传说②遗址③化石④文献A . ①②B . ②③C . ②④D . ①④2. 从下图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山顶洞人已懂得钻孔技术②山顶洞人有了审美爱美的观念③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技术④山顶洞人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居民A . ①②B . ①②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3. 下图中,建造不同结构的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A . 自然条件B . 生活习惯C . 生产工具D . 劳动技术4.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发展史。
中国的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穴居”时代步入“定居”时代。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①种植粟和水稻②饲养猪狗等家畜③原始聚落的出现④火的使用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④C . ①②③D . ②③④5. 中国的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原始农耕时代,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格局。
它是()A . 以水稻为主B . 以小麦为主C . 以粟为主D . 南稻北粟6. 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关于他们的传说,正确的有()①炎帝制作了乐器琴瑟②黄帝发明了弓箭③黄帝会挖井、造船④炎帝会缫丝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7.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才,没有能力接任天下,于是就把天下传给了舜。
在这种政治制度中,继承者需具备的条件是()A . 血缘至亲B . 德才兼备C . 战功显赫D . 学富五车8.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 . 商汤灭夏B . 平王迁都C . 武王伐纣D . 东周开始9. 烽火台又称烽燧,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信息的高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
广东省深圳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

广东省深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
(共40分)31.(12分)问题一:北京人。
(1分)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2分)问题二:能;(1分)因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并用火烧烤食物。
(2分)问题三:①错误:磨光的石刀;(1分)理由: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还没有掌握磨制技术。
(1分)②错误:与我们现代人没有多大区别;(1分)理由:北京人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1分)③错误:庄稼地里割粟;(1分)理由:北京人以采集和捕猎为生,还没有掌握农作物的种植技术。
(1分)32. (16分)问题一:河姆渡人;(1分)干栏式建筑;(1分)长江流域(1分)的浙江余姚(1分);水稻;(1分)骨耜。
(1分)问题二:半坡人;(1分)半地穴式建筑;(1分)黄河流域(1分)的陕西西安(1分);粟;(1分)渔业、打鱼。
(1分)问题三:磨制石器;(1分)新石器时代。
(1分)问题四:自然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不同。
(2分)33. (12分)问题一:黄帝、尧、舜、禹。
(4分)问题二:炎帝、蚩尤等。
(2分)问题三:尧、舜、禹;(3分)禅让制。
(1分)问题四:有区别。
(1分)考古资料证实者为史实,未证实者为传说。
史实是真实可靠的,而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极有价值的内容。
(言之有理即可,1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现的二里头遗址相当于我国的哪个王朝()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 . 一个朝代的兴亡与国君的治理有很重要的关系。
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禹B.汤C.周武王D.商纣王3 . 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A.“分封制”——周武王B.“郡县制”——秦始皇C.休养生息——汉高祖D.“推恩令”——汉武帝4 . 《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春秋时期①王室衰微②诸侯争霸③国家分裂割据④秦国通过兼并战争完成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5 .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quǎn)亩之勤(劳力)。
”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A.用耒耜翻地B.用牛来耕地C.用石刀砍伐D.用青铜农具耕地6 . 以下历史文物,能够佐证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达的是A.B.C.D.7 . 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8 . 距今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生活的地方丛林茂密,野兽经常出没,所以北京人()A.必须凭借单个人的力量顽强地生存B.必须成千上万人生活在一起,过着集体的生活C.建造了房屋,种植了庄稼,饲养了动物,努力改善生活条件D.常常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并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9 . 下图是位于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麓的大禹陵。
千百年来人们崇敬大禹精神,缅怀其功德,祭祀经久不断。
大禹陵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学科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
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他们A.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B.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元谋县C.已经会制作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2.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后者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诠释。
研究北京人时,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北京人复原头像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C.考古现场的影像资料D.历史学家的著述3.他们过着集体生活,居住在一起,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他们掌握了钻孔技术,具有埋葬死者的意识。
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4.著名考古学家王巍讲道: “考古最重大的三个问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其中农业起源是文明的基础。
”、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农业起源的是A.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堆B.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C.半坡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D.仰韶遗址出土的彩陶5.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
考古学者发掘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特殊文字”可用于研究A.人类起源B.农耕生活C.部落联盟D.国家产生6.山顶洞人把兽牙、海蚌串起来做成项链。
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有了A.宗教意识B.爱美意识C.祖先崇拜D.灵魂观念7.考古人员在对吉林农安围子里遗址的发掘中,新发掘房址、墓葬、灰坑多处,并出土了百余件遗物。
这些新发现是研究历史的A.口述史料B.实物史料C.文献史料D.二手史料8.至今,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5个阶段。
黄帝、炎帝生活的时代属于A.奴隶社会B.原始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9.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A.会制作玉器B.会纺织、制衣C.使用磨制石器D.会建造房屋10.考古人员发现,大汶口遗址的墓葬群中有21 座墓有猪头1个……3 座墓有猪头5 个、1座墓有猪头14 个。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是某同学对我国某一古人类遗址的描述,其中有错误的是()A、距今年代B、生活地点C、火的使用D、地位2.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①打制石器②钻孔石斧③鱼纹彩陶盆④稻谷遗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4、下列成就属于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是()①种植粟②制造陶器③种植水稻④铸造铁器⑤发明瓷器⑥铸造青铜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③⑥5、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黄帝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6、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这是因为夏朝()A、进行了变法B、实行了分封制C、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定了法律D、产生了封建制度7、从夏商西周灭亡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A、只有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才能保证王朝永固B、只有禅让制才能确保王朝永固C、只有实行世袭制才能保证王朝永固D、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荀子曰:‚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材料反映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井田制 D.、郡县制9.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10、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处境的描述,错误的是()A、被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者为死去的贵族殉葬B、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C、没有人身自由D、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11、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的是()A、石器工具B、铁制工具C、骨制工具D、青铜工具12、商鞅变法既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争霸战争现实压力的必然结果。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
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的共同祖先?
A. 猿人
B. 小猴子
C. 智人
D. 某种史前人类
2. 下列哪一项是人类最早的代表作品?
A. 洞穴壁画
B. 陶器
C. 木雕
D. 故事传说
3. 以下哪个朝代的首都是长安?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记载人类起源史的学科是________。
2. 人类起源地一般认为是在现今的________。
3. 古代中国人对长江的称呼是________。
...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发明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商朝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经济特点。
3. 我们如何通过考古学研究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
...
四、应用题(共20分)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讨论古代中国与古代埃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
请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完成试题,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卷。
加油!祝你考试顺利!。
1125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13.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学|科|网...学|科|网...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聚落D.河姆渡聚落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地穴式圆形房是黄河流域的、距今6000年的半坡聚落的人居住的;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依据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反映此人疏通水流堵塞,可知是禹;结合课本所学,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故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3)依据材料一黄帝的贡献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可得出黄帝具有创新精神、奉献精神,改革精神等;由材料二大禹治水十多年,三过家门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得出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等。
8.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
A.黄帝B.禹
C.汤D.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商纣的有关知识。商纣是商朝有名的暴君。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了商朝军队。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9.《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答案】B
江苏省扬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满分100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从开学到现在,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
拿起手中的笔,仔细读题,认真填写,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愿你放松心情,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北京人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现于北京周口店B、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C、过着群居生活D、同现代人模样完全相同2、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A、火的使用B、脑的进化C、直立行走D、劳动3、下列属于长江流域原始聚落居民的是()A 、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4、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后来最早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定居生活的是()A、元谋人 B、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5、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据此判断这里的原始居民的房屋样式是()A、半地穴式房屋 B 、高楼大厦 C 、干栏式房屋 D、窑洞式房屋6、半坡聚落的人们学会()①种植粟②种植水稻③饲养家畜④制作彩陶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7、决定原始农耕时代形成农作物种植“南稻北粟”格局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条件 B、生产工具 C 、生活习惯 D、劳动技术8、海外华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皮肤的人B、中华民族的主体部分是由炎帝和黄帝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C、炎帝战胜了蚩尤D、他们是从中国移居海外的9、被世人称为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的是()A、蚩尤B、黄帝C、炎帝D、尧10、关于我国先民早期创业的历史,有许多神话和传说。
下面所列举的人物中,共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①黄帝②炎帝③蚩尤④尧⑤舜⑥禹A 、①③ B、③④ C 、⑤⑥ D 、①②11、我国古代传说中“禅让”制的实质是( )A、父子相争 B 、民主推举 C 、定期轮流 D、战争争夺12、用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人是()A、黄帝B、尧C、启D、禹13、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山初中第一次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填写在表格内。
每题1分,共1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题
号
答
案
1.“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元谋人
2.下列关于半坡遗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长江中游,是6000多年前的文化遗址
B. 半坡人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禽
C. 半坡人主要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
D. 半坡人会烧制黑色陶器
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黄帝
B.大禹
C.蚩尤
D.炎帝
4.通过推举、首领让贤的方法,历史上称为(),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5.公元前1300年,将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武丁
B.盘庚
C.商纣
D.商汤
6.武王伐纣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
A.长勺之战
B.城濮之战
C.牧野之战
D.崤之战
7.关于我国先秦历史朝代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西周——东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商——夏——东周——西周
D.夏——商——东周——西周
8.巨大的司母戊大方鼎最能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 铁器铸造业发达
B. 畜牧业发达
C. 青铜器的工艺高超
D. 原始农业文明发达
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战国
10. 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东边的是()
A. 楚国
B. 秦国
C. 燕国
D. 齐国
11.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
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战国时期 B.夏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商朝时期
12、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晋国
二.非选择题
相关链接题(共12分,每题1分)
13.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1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1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16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17.迄今所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
18 西周的都城是
19 东周的都城是
20春秋五霸是、、、、
列举题
21.请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个典型部落和他们种植的农作物(4分)
22.请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和亡国者。
(6分)
23、请按生存年代的先后顺序列举我国神话传说时代的几位英雄人物?(5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夏朝时,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请回答:
①这句话中的“太阳”是谁?(1分)
②当时的老百姓为什么说这句话?(2分)
③后来“太阳”是被谁打败的?(2分)
25材料分析题(6分)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
疆域以内的人,都是王的臣民。
)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将同姓亲戚子弟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1)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
(2)西周初期统治者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
(3)为了维系(1)中的政治制度的稳定,周制定了严格的什么制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