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井单井产能预测方法

合集下载

关于测井储层的产能预测研究

关于测井储层的产能预测研究
维普资讯
20年 1 07 0月
罔 外 测 井 技 术
W ORLD W ELL L0GC I NC r ECHN0L0GY
0( .00 ・2 7 1 Vo _2 I2 No. 5
第 2 第 5期 2卷
关于测井储层 的产 能预测研 究
刘宗彦 1 石艳伟 2
( 1西南石油大学 IJI  ̄ i 成都 6 0 0 中石化江汉钻井公司 4 7 6钻井队 42 6 ) t 1 50 2 06 216

要 : 气储层 产 能评 价 和预测 是编制 油 田开发 方案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一般说 来 , 能是 油 气储 油 产
层 动 态特征 的一 个 综合 指 标 , 它是 油 气储层 生产 潜 力和各 种影 响 因素之 间在 互相 制约 过程 中达到

( 2)
C , H F
输入层
中问层
输出层
代入‘ 中,
_
( 3)
十 j
相对渗 透率 (ou ) K 1。m2 ; 通 常 ,把 单位压 差下 每米采 油指 数定 义为储 层
的产能 。
Q CK ,
粘度(P . ; 。 m a )8 为原油体积系数( 因次) 为油井 s 无 ; 供 油 半 径 ()r 油 井 半 径 ()S 表 皮 系数 ( 因 m ;为 w m ;为 无
维普资讯
次1 。
题 ,其连 接模 如 图 l 昕示 =
由于 K K×K
关键词 : 测井储层; 产能; 产能预测;P 经网络 B神
0 引 言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 层产能预测研 究工作的
主 要 目的 ,就 是 力 图利 用 这 种 静态 的储 层 参 数 来 预 测 动 态 的油 井 初 始 产 能 。 目前 对油 气 储 层 的 产 能 预测 还 没 有 一 套 成熟 的 方法 ,国 内外 许 多专 家 学 者 对该 问题 进 行 了探 讨 。 目前 ,双 孔 结 构 储 层 具 有 明显 的非 均 质 性 、各 向异 性 和不 确 定 性 。 当

基于测井资料的油层产能预测方法

基于测井资料的油层产能预测方法

0引言对油气层的产能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一直是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的一个基本任务,而实现对储层产能进行定量、半定量的预测评价则是石油工程界一项古老而又仍处在探索阶段的命题[1]。

本文从平面径向流产量理论公式出发,分析了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产能预测的原理与方法,并通过优选合适的测井参数建立了定量预测油层产能的评价方法。

该产能评价方法既可以应用于多层合试的油井产能预测也可以应用于单层产能预测,提高了测井解释油水层的效果与评价能力。

1原理概述油井投产后稳定生产和压差符合平面径向流产量公式[2]:式中Q-油井的稳定日产量,m 3;K0-原油的有效渗透率,10-3μm 2;H-油层有效厚度,m;Pi-原始地层压力,MP;Pw-井底流压,MP;μ0-地层原油粘度,cp;β0-原油体积系数;re-油井供油半径,m;r w -油井半径,m;S-表皮系数。

把单位压差下每米采油指数定义为储层的产能:在矿场实际生产中,受油田开发井网限制,不同的油井供给半径不会有太大差异,因此在同一油田,可以认为是常数。

令其中,(4)式中:K-空气渗透率,10-3μm 2;Kro-油相相对渗透率,10-3μm 2;am-地区经验系数,一般am=3~4;Sw,Swi,Shr-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

由以上推导过程,可以得出:基于测井资料的油层产能预测方法摘要:油气储层产能预测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储层评价的重要措标之一。

本文由平面径向流产量理论公式出发,以渗流力学理论和低渗透砂岩储层测井解释理论为基础,以影响储层产能的主要因素(有效孔隙度、空气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及有效厚度)为主要评价参数,优选大量试油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储层产能模型。

该方法简便适用,既可以应用于多层合试的油井产能预测也可以应用于单层产能预测,提高了测井解释油水层的效果与评价能力,还能为有效射孔层位的选取以及老井挖潜层位的确定等提供依据。

测井方法及综合解释

测井方法及综合解释
梯度电阻率曲线特点 非对称曲线,顶(底)部梯度电阻率曲线在高 阻层顶(底)部出现极大,在高阻层底(顶)部 出现极小地层中部电阻率最接近地层实际 值。 电位电阻率曲线特点 对称曲线,随地层厚度减小,围岩电阻率
的影响增大,地层中部电阻率最接近地 层实际值。
梯度、电位曲线应用
1) 、可利用厚层电位电阻率曲线的半 幅点确定地层界面及厚度。
深、浅侧向电阻率曲线不重合。 如果地层为泥浆高侵,则深电阻率 小于浅电阻率,常见淡水泥浆钻井 的水层。
反之,如果地层为泥浆低侵,则 深电阻率大于浅电阻率,常见淡 水泥浆钻井的油气层或盐水泥浆 钻井的油气层和水层。
渗透性地层的深、浅侧向及中、深感 应曲线应用
1) 、确定地层厚度,根据电阻率半幅 点位置确定地层界面及地层厚度。 2) 、确定地层电阻率,一般取地层中 部测井值作为地层电阻率值。
测井方法及综合解释
总复习提要
绪论
• 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孔、渗、饱、有效厚度)、相关参数 的定义
• 储集层分类(主要两大类)、特点(岩性、物性、电性等)
自然电位SP
• 自然电动势产生的基本原理(电荷聚集方式、结果)、等 效电路
• 主要影响因素(矿化度、油气、泥质含量,等) • 应用(正、负异常划分储层,划分油水层,求Vsh、Rw等)
微电极系(微梯度、微电位)曲线的应 用
1) 、划分岩性剖面,确定渗透性地层。 2) 、确定岩层界面及油气层的有效厚度。 3) 、确定冲洗带电阻率及泥饼厚度。 4) 、确定扩径井段。
渗透层 致密层
微电极曲线 特点及应用
5 、渗透性地层的深、浅侧向及中、深 感应曲线特点及应用。
渗透性地层的深、浅侧向及中、深 感应曲线特点
中子孔隙度:经过岩性、泥质含量、轻质油气校正后, 得到地层孔隙度。

测井原理及方法

测井原理及方法
产生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 • 地层水溶液离子浓度与泥浆滤液的离子浓度不同,产生
离子扩散;-扩散电动势 • 岩石颗粒表面对离子有吸附作用;-吸附电动势 • 泥浆滤液向地层中渗透作用。-过滤电动势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的测量
自然电位SP的理论计算
自然电流: 测量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值Usp:自然电流流过井内泥浆 柱电阻上的电位降:
1、 常规测井资料原理及应用
1. )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测井 2. )自然电位测井 3. )声波测井 4. )伽马和密度测井 5. )补偿中子测井
电阻率测井
电法测井是地球物理测井中三大测井方法之一,它根据岩层电学性 质的差别,测量地层的电阻率、电导率或介电常数等电学参数,用来研 究地质剖面,判断岩性,划分油气水层,和其它方法一起研究储集层的 含油性、渗透性和孔隙性等性质。
a.主要类型
(2)微侧向(MLL): 微电极测井中泥饼分流作用太大,测RXO不准确,采用聚焦原理,形 成微侧向测井。
(3)微球形聚焦(MSFL): 微侧向MLL探测浅,受泥饼影响大。MSFL方法探测浅,又基本不受泥饼影 响,是目前最好的RXO测量方法。
(4)八侧向(LL8): 以上均为贴井壁测量,LL8是不贴井壁测量Rxo的方法。它是在七侧 向电极系下方附近设屏流回路电极B1,在上方较远处设回路电极B2。
• 厚层可以用“半幅点” 确定地层界面。
地层电阻率的影响
• 含油气饱和度比较高的储集层,其电阻率比它完全含水时rsd明显升 高,SP略有下降。一般油气层的SP幅度略小于相邻的水层。Rt/Rm 增大,曲线幅度减小。
• 围岩电阻率Rs增大,则rsh增大,使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减小。
泥浆侵入带、井径的影响
b.电极系分类: 通常供电和测量共4个电极,一个在地面,井下三个组成电极系。 梯度:单电极到相邻成对电极的距离大于成对电极间的距离。 电位:单电极到相邻成对电极的距离小于成对电极间的距离。 梯度电极系进一步分为:底部(正装)梯度、顶部(倒装)梯度。

测井方法原理及应用分类

测井方法原理及应用分类

测井方法的主要分类1. 电法测井,又分自然电位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聚焦电阻率)测井、感应测井、介电测井、电磁波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阵列感应测井、方位侧向测井、地层倾角测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等(频率:从直流0~1.1GHZ)。

2. 声波测井,又分声速测井、声幅测井、长源距声波全波列测井、水泥胶结评价测井、偶极(多极子)声波测井、反射式声波井壁成像测井、井下声波电视、噪声测井等(频率由高向低发展,20KHZ~1.5KHZ)。

3. 核测井,种类繁多,主要分三大类:伽马测井、中子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伽马测井具体如下: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密度测井、岩性密度测井、同位素示踪测井等。

中子测井具体包括:超热中子测井、热中子测井、中子寿命测井、中子伽马测井、C/O比测井、PND-S测井、中子活化测井等。

发展趋势:中子源-记录伽马谱类(非弹性散射、俘获伽马、活化伽马等不同时间测量)。

4. 生产测井,主要分为三大类:生产动态测井、工程测井、产层评价测井。

1生产动态测井方法主要有:流量计、流体密度计、持水率计、温度计、压力计、井下终身监测器等。

工程测井方法主要有:声幅、变密度测井仪、水泥胶结评价测井仪、磁定位测井仪、多臂微井径仪、井下超声电视、温度计、放射性示踪等。

产层评价方法测井:硼中子寿命、C/O比测井、脉冲中子能谱(PNDS)、过套管电阻率、地层测试器、其它常规测井方法组合等。

5. 随钻测井,大部分实现原理与常规电缆测井相同,实现方式上有许多特殊性。

2测井方法主要特征总结归类表方法发射接收记录显示纵向分层能力探测深度测量原理被测物理量的影响因素测井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应用自然伽马无NaI闪烁晶体探测器计数率强度(API)18英寸6-8英寸长半衰期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U、TH、K放射性同位素的丰度、地层密度泥浆密度井径泥浆性能地层密度地层划分与对比泥质定性与定量分析测量地层沉降示踪测量自然伽马能谱多道能谱计数器能谱U(PPM)、TH(PPM)K(%)18英寸6-8英寸利用232Th(2.62)238U( 1.76)、40K(1.46)特征能量放射性同位素的丰度、地层密度泥浆密度井径泥浆性能地层密度重晶石同上,附加沉积环境生油指示岩性与矿物组分粘土类型等成岩作用3自然电位井下点电极地面电极电位电位(mV)0.5m 6-8in薄膜电位扩散电位动电电位,通常可忽略地层水与泥浆滤液矿化度之差温度1)地层厚度2)地层的真电阻率3)侵入深度4)侵入带电阻率5)泥岩电阻率6)泥浆电阻率7)井眼直径8)所含流体性质划分储层地层对比估算泥质计算地层水电阻率声波速度2发2收4个首波时间时差()/(ftS(慢度)24英寸5英寸fV1f=20KHz声波反射、折射岩性、孔隙度、埋深、地层年代1)井眼不规则、扩径2)周波跳跃3)随机噪声4)天然气5)泥岩蚀变带地层对比孔隙度岩性地震时深转换识别气层和裂缝4长源距声波阵列声波2发2发2收2收8个阵列接收4个首波时间T1R1全波列多个波形双时差波形纵波、横波、撕通利波时差、波形36英寸12英寸声波反射、折射全波列:纵波、横波、瑞利波、撕通利波、泥浆波同上1)井眼不规则、扩径2)周波跳跃3)随机噪声4)天然气5)泥岩蚀变带地层对比孔隙度岩性地震时深转换岩石力学特性参数识别气层和裂缝(渗透率)中子测井(补偿)CNL 中子源双源距、双探测器双计数率石灰岩中子孔隙度(%)24英寸9-12英寸热中子的减速(含氢量)和扩散(双源距消掉了扩散的影响)地层中所有含氢物质井眼泥浆矿化度、地层水矿化度、骨架岩性等确定地层孔隙度、判断岩性、识别气层密度测井(补偿)FDC 伽马源双伽马探测器双计数率地层密度(3/cmg)18英寸6-9英寸康普顿散射效应-地层电子密度地层电子密度岩石骨架、孔隙度和孔隙流体类别、性质及含量、泥饼等确定岩性、计算孔隙度、确定泥质含量、划分裂缝带和气层5岩性密度测井LDT 伽马源双探测器(一个测量ρb、另一个测量Pe)总计数率伽马射线谱(光电区、散射区)ρbg/cm3Peb/e康普顿效应-地层密度、光电效应-岩性岩石矿物成分及含量、岩石孔隙度和孔隙流体类别、性质及含量-电子密度井眼的影响、泥饼自然放射性确定岩性、计算孔隙度、确定泥质含量、划分裂缝带和气层普通电阻率测井供电电极测量电极恒流供电测电极间电位差视电阻率m与电极距有关与电极距有关IUmnRa单极供电或双极供电岩石岩性、矿化度、孔隙度与孔隙结构、含油性及其分布1)井眼、2)电极距3)围岩与高阻邻层屏蔽影响4)侵入影响5)地层井眼倾斜的影响粗略区分油水层、划分岩性和确定岩层界面、估算Rt、地层对比6双测向主电极测量电极、辅助屏蔽电极(LLD)、监督电极供电电流回流电极(LLS)监督电极的电位变化视电阻率m0.6mLLD:115cmLLS:30-35cm1IUKRdll M深侧向与浅侧向同时测量岩石岩性、矿化度、孔隙度与孔隙结构、含油性及其分布同上计算Sw、判断油气、水层双感应发射线圈T接收线圈R6FF40-6线圈感应电动势视电导率a1.3mILD:1.7mILM:0.8m两个自成回路的线圈,即T和R,T(交变电流)-地层(涡流)-地层(交变电磁场)-R(感应电动势)井眼、侵入带、地层电导率;侵入带直径Di同上油田地质研究,如油层对比和油层非均质研究、划分裂缝带和有地阻环带的油气层微球形聚焦MSFL 长方形主电极A0测量电极M0 Rxo视电阻率m15cm 5cm??01IUR MoOMSFL探测冲洗带电阻率岩石岩性、矿化度、孔隙度与孔隙结构、含油性及其分布同上计算Rxo井径测井CAL 无贴井壁测量井眼直径in(cm) ————极板贴井壁机械法直接测量井眼直径井眼垮塌、下井仪器的状态(如仪器偏心)井径大小、计算固井水泥量;测井解释环境影响校正;提供钻井工程所需数据7中子寿命测井NLL (热中子衰减时间测井TDT)脉冲中子源双伽马射线探测器双源距,不同时间的伽马射线计数率热中子寿命τ(us)、Σ(c.u.)18in 6-8in减速与俘获,主要τ和Σ的关系地层中各种元素的俘获伽马井眼影响、泥浆滤液侵入带、原状地层的影响、层厚影响、背景值影响研究地层性质特别是含油性、更适合与套管井中区分油气及研究开发动态(时间推移测井)电磁波传播测井发射天线、发射1.1GZ接收天线探测岩石极化性质激发激化电位(mv)双发双收井眼补偿T180R140R280T2(mm)地层介电常数εr泥浆、泥饼介电常数确定冲洗带含水孔隙度;冲洗带含水饱和度;区分油气、水、层;探测裂缝带井下声波电视BHTV 超声换能器1.3MHz超声换能器声波回波幅度与回波时间电压(mv) 6.5mm 6-20in脉冲-回波法反射与声衰减特性声阻抗井眼内泥浆特性、井壁岩性表面特性识别裂缝、地层分析、替代取心、套管检查、地应力测量核磁共振NMR 径向磁极产生均匀磁场探测系统横向驰豫时间T23in 1inCPMG脉冲序列法测量T2、反转恢复法测量T1流体含量;流体特性;孔径和孔隙度流体含量;流体特性;孔径和孔隙度地层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识别稠油层、复杂岩性地层;低阻储层8微电阻率成像FMS 多排纽扣状电极公共回流电极直接记录每个电极的电流强度及所施加的电压由仪器系数换算出反映井壁四周的地层微电阻率,井壁成像5mm 1-2in极板紧贴井壁,小电极向地层发射同极性的电流,流出的电流通过扫描测量方式被记录(高频、低频、直流)泥浆滤液矿化度、井壁介质导电特性井壁介质导电特性研究岩石层理、岩石结构、岩石构造、替代取心、薄层分析9。

基于测井资料的产能预测

基于测井资料的产能预测

基于测井资料的产能预测李媛;刘晓军;李赟;孙扬;岳璐;寇苗苗;项文钦;王历历;张秀峰【摘要】产能预测目前仍处于不完善高风险的阶段,尤其是针对苏里格气田这种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丰度的三低气藏,而利用测井静态资料预测储层产能,则可以较大程度上优化射孔层段选择,提高射孔效率,预测产能指导合理配产.针对SW区块目前处于评价建产阶段的特点,通过对试气试采资料的分析,基于静态的测井资料对储层的产能进行了预测,选取储能系数、渗流系数作为参数,对数据通过ward法聚为五类,然后用Fisher判别分析法进行回判,最终回判正确率达到94.4%,在此分类基础上建立了每类的产能预测函数,结果表明基于测井的静态资料在对产能预测方面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相对于考虑很多动态的信息指标,为储层的产能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测井资料;产能预测;Fisher判别【作者】李媛;刘晓军;李赟;孙扬;岳璐;寇苗苗;项文钦;王历历;张秀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8产能是油气储层动态特征的一个综合指标,是油气储层生产潜力和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在相互制约过程中的一种动态平衡。

而在利用测井资料预测产能时有一定的难度,测井资料是一种静态资料,而产能呈现的是一个动态结果。

A油田测井产能预测评价方法研究

A油田测井产能预测评价方法研究
呈 正相关 关 系。 因此 需建立 划分有 效厚 度标 准 。
等都对产能有很大的影响 , 测井资料反映的是静态 的参 数 , 然没 有 考虑 到钻 井 、 虽 完井 、 造 的规模 和 改 类型等 因素, 但这些静态的参数与试油产量和生产 产 量 之 间存 在 着 一 定 的 关 系 。如 果 不 考虑 其 它 因 素或 者 条件 近 似 的情况 下 , 测井 所得 的地质 参数 可
1 与产能有关的测井参数分析
储 层产能是 由储层 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 以及 油气 性 能 等共 同 因素决 定 的 。然而 在 实 际生产 中 , 受特定的开采区块和作业方式的限制 , 外部环境条 件 和 油气 性 能 等 都 是 相 对 固定 不 变 的 , 时 , 此 油气 储层 的 自身性 质 将 对储 层 的产 能起 决定 性 作 用 n。 】
果。
释岩石空隙的大小 , 其原理如下 :
P)_ (R



D‘
(Z - T D —  ̄D .

D 一【 y



式 中: T 一 石声 波时差 , s D 舢 岩 石骨 D _岩 / T一 m;
架 声波 时差 , s v厂 泥质 含量 , / m; 小数 ; T 岩石 D广 孔 隙流体 的声 波时差 。 渗 透 率 . 透率 是 指 在 一 定 压 差条 件下 , 石 . 渗 岩 允 许 流体 通 过 的能力 。与孔 隙度 一 样, 透 率也 是 渗
实例 分析 ( Ⅱ类 储层 )根 据 A 井 测井 解释 长 8 : 2 , 层 有 4 油层 ,个 差油 层 。有效 厚度 为 1.m,C 个 1 03 A =
2 41 s R= 1 1 ・ = 3 S = 06 %, 2 . / t6 . Q m, 1 %,o 5 . ( m, 9 8 试

基于统计学的测井储层产能分级预测研究

基于统计学的测井储层产能分级预测研究
过 对产能影 响 因素 的分 析 , 用 测 井 、 试及 地 质 利 测
S ——表皮 系数 ( 因次 ) 无 。
通常, 把单位压差下每米采油指数定义为储层 的产能, 将相渗透率公式 K = K 代人( ) 。 K 1 式得:

等资料 , 提取产能评价参数, 采用 当前研究及应用 都 比较成熟 的支 持 向量 机 技 术 来定 量 地 进行 产 能
— —
原油 的有效渗透率 ( D) o r ;
日——油层有效厚度 ( ; m)
P , ——油井生产压差 ( a ; 。 儿 MP )
— —
地层原油粘度 ( P s ; m a・ )


原油体积 系数 ( 无因次) ; 油井供油半径( ; m) 油井半径 ( ; m)




评价手段获取的静态资料建立各种数学模型来进 行储层产能预测, 图做到 “ 力 静态 ” 动态 ” 到“ 的转 变[ , 推 广 效果 并 不 是 很理 想 。 为此 , 文 通 3 但 ] 本

4 ・ 0
维普资讯
第3 1卷 第 2期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e
式中: e ,——常数。 ,
() 3


输 入 向量 ;
— —

拉格 朗 F乘子 , t 互为对偶 ;
kx ) — 个 需满足 M r r (, — e e条件的内积 函数 ; c


以渗流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 , 尝试利用测井评价方法来进行储层 产能预测 , 提取产能测井参数 , 采用
支持向量机技术建立储层产能预测系统模型 , 在油气层测试之前对其产能进行 先期预测 。与传统 的神经 网络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稳态流动 模型
稳态流 动模型
测试、分析 试油、DST
物性分析
非稳态-稳 态流动转换
约束条件 转换模型
地层-井筒流动产能预测模型 井筒流动模拟、刻度转换
MDT产能预测计算模型和方法
孔隙度计算 模型选择
孔隙度刻度
渗流模型描述
径向流动方程
产能预测方法 小波分析法 神经网络法
影响因素及转换
软件开发
0.006328 r
△P3=(Per-PDR)=液流通过限流装置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P4=(PUSV-PDSC) =液流通过安全阀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PDR
△P5=(PwH-Pdsc) =液流通过地面油嘴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P6=(POSC-Psep)=液流通过地面出油管线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P7=(Pwf-Pwh) =通过油管柱的总压力损失
18.273
19.2
19.047
2.6
4.476
2.827
4.51
44.613
44.6
50.04
53.599
气产 原产(m3/d) 预测(m3/d)
310.69
337.371
913.793
915.338
1955.517
1966.554
3180
3219.263
642.516
671.73
321.258
240.986
渗流模型描述 产能预测方法
小波分析法 神经网络法 影响因素及转换 软件开发
有效的技术手段及解决的问题
方法
小波分析法
技术手段
分析电缆地层测试记录压 力曲线
神经网络法
建立电缆地层测试压
力曲线小波系数跟产 能之间的关系
电缆地层测试压力曲线直 接预测产能
目的
分析电缆地层测试压力 记录曲线;电缆地层测试压 力记录曲线是压力随时间的 关系曲线,其直接反映了地 层的产能信息。 以DST测试产量为刻度, 建立电缆地层测试压力记录 曲线的小波系数和产量的关 系模型。
吻合的实例1;通过对XX区块产能预测:符合率为60%左右
储层评价及产量预测综合图
射孔井段(m):2656--2667 井口压力(Mpa):0.5 1 2 3 4 产油量(m3/d):25.4 21.5 15.5 10.9 7.6 产水量(m3/d): 0 0 0 0 0
不吻合的实例1;
xx井
射孔井段: 2650--2666m 挤油抽汲 水4.86m3/d 模拟结果: 井口压力0.5--4Mpa 2651--2654m 产油量2.6--8.4m3/d 2656--2667m 产油量7.6--25.4m3/d 两者不吻合






产能预测建模精度分析
井号 测点
石303 石304 玛纳1
34 35 39 合计 65 71 67 合计 67 69 70 合计
液产 原产(m3/d) 预测(m3/d)
2.423
1.67
7.126
6.391
15.25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65
24.8
23.711
0.208
0.581
0.104
0.193
18.888
xx井 射孔井段 2614--2618m 压裂自喷 井口压力4.3Mpa 油产量:13.1m3/d 气产量:1490m3/d 模拟结果: 井口压力4Mpa 产油量4.1m3/d 产量相差太大
不吻合的实例2;
MDT产能预测的主要技术优势
• 动态流动:类似于小型试井,测试、泵出时的流速、压差、流量、时间 可定量;
53 55 56 57 60 62 63 65 66 67 68 70 71 72 合计
液产
原产 (m3/d)
预测 (m3/d)
0.154
0.242
4.007
2.292
0.154
0.299
4.623
4.542
1.695
1.018
7.243
4.276
2.003
1.298
2.774
1.235
0.077
0.272
井底节 流装置 △ P3= (Per-PDR)
△ P2=(Pwfs-Pwf)
△ P8=(Pwh-Psep)
△ P6=(POSCPsep)
PDSC Psep
地面油嘴
Posv
△ P5=(PwH-Pdsc)
气体 分离器 液体
外管线 油嘴
Pusv
△P1=(Pr-Pwfs)=液流通过孔隙介质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P2=(Pwfs-Pwf)=液流通过完井段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0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2800 生产压差(psi)
产能(m3/d) 产能(m3/d)
影响因素及转换
软件开发
DST实测产量与神经网络的预测产量之间的误差作为反 馈信号,反向调节网络的隐含矩阵元素,使误差信号达 到最小。
渗流模型描述
神经网络技术
产能预测方法 小波分析法 神经网络法
影响因素及转换
软件开发
形成的技术 应用效果












产能预测建模精度分析
井号 测点
石南 31
① 每一过程衔接处的质量流量相等。
② 前一过程的剩余压力等于下一过程所需的起 点压力。
方法原理
① 油层孔隙介质渗流(径向流) ② 井筒内垂直多相管流 ③ 输油管内水平或倾斜管流
油井生产系统流动模式
方法原理
整个生产系统可分成八个压力损失段。研 究工作中重点对各压力损失段的压力变化进 行研究,以确定符合油田实际情况的数学模 型,同时开发相应的软件。
1.23
179.33
4.55
85.58
24.99
3.26
0.02
0.8
0.07
72.15
4.55
59.53
3.25
0.03
0.58
7.09
0.46
形成的技术 应用效果












实例
滴西12
测点
53 55 56
气产
原产(m3/d)
预测(m3/d)
45559.18
54442.57
9765.108
• 定性-半定量:确定多相流动,利用分析模块可以识别及半定量(定量 )气油比、油水比,可望实现多相流动的产能预测;
• 多参数确定— • 测压:孔隙压力、渗透率; • 泵出、分析:流体性质、流动压差、流速、流量、时间、气油比、油水
比;
• 取样(常规、PVT):温度、压力、密度、粘度、压缩系数;
流动模拟
渗流模型描述 产能预测方法
小波分析法 神经网络法 影响因素及转换 软件开发
球形流动方程
qo

2 k( pi pwf ) Bo (rw-1 re-1)
其中:
Bo——地层的体积系数,m3/m3; re——测试的供流半径,m; qo——为原油的产量,m3/d; pwf——井底的流动压力,MPa; pi——原始气藏压力,MPa; K——渗透率,mD; rw——井眼半径,m; μ——原始压力下原油的粘度,cP。
0.462
0.353
21.683
21.578
0.154
0.333
0.616
0.24
0.154
0.27
45.799
38.248
气产
原产 (m3/d)
预测 (m3/d)
17.598
48.88
457.537
443.695
17.598
59.139
527.927
521.262
193.573
196.863
827.086
测井单井产能预测方法在准噶尔盆地 的应用
测井单井产能预测流程图
CMR精细处理
储层精细评价
MDT精细处理
地层渗透率 K 毛细管束缚流体 体积BFV
储层厚度
H
含水饱和度 Sw
残余油饱和度Sor
孔隙度
地层压力 P 地层渗透率K
油相相渗透率 气相相渗透率 水相相渗透率
节点系统分析方法
流体参数 井筒参数 射孔参数
PUR
△P8=(Pwh-Psep) =通过出油管线的总压力损失
Pwf
Pwfs
Pr
△ P1=(Pr-Pwfs)
完整生产系统的各种压力损失
效果分析
射孔井段: 2561--2571m 井口压力3.6Mpa 自喷纯油29m3/d 气2716m3/d 模拟结果: 井口压力3--4Mpa 产油量32--24m3/d 和实际的试油结果 吻合
溶解气油比 油的密度 气的密度 水的矿化度 套管的内外径 油管的内外径 射孔密度 射孔孔径
产能预测
方法原理
节点分析法的目的是通过综合分析油气井各 组成部分,预测油气产量并选择最佳工作参数。 它是将整个生产系统分割成段作节点分析。这是 由于油井稳定生产时,整个流动系统满足混合物 的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其系统的协调条件是:
研究思路
方法原理
③② ④



1A

1B
节点位置
① 分离器
② 地面油嘴
③ 井口
④ 安全阀
⑤ 限流装置
⑥ PWf 流压
⑦ PWfS 表面油层流压
⑧ Pr 平均井底静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