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心室相互作用-王珂
女童先天性骶尾部藏毛窦1例

等各因素的影响ꎬ因此可更为客观地评估心脏整体功能ꎬ且与心导管测量左心室功能参数存在密切关系ꎬ可消除NYHA心功能分级的主观因素ꎬ与单一LVEF值比较更为准确可靠ꎮ综上所述ꎬ通过检测血浆NT ̄proBNP浓度与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ꎬ可进一步提高对CHF的临床诊断价值ꎬ对心功能状况的综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ꎮ参考文献:[1]高玉军ꎬ武会志ꎬ于海侠ꎬ等.心脏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 ̄proBNP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ꎬ2019ꎬ25(9):1564 ̄1567.[2]李小青ꎬ冯波ꎬ陆珣ꎬ等.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与N ̄末端脑钠肽的相关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ꎬ2018ꎬ22(17):32 ̄35.[3]徐刚ꎬ战介芝ꎬ王瑞清.心衰超声指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研究ꎬ2014ꎬ27(7):801 ̄802.[4]MozziniCꎬCominaciniLꎬCasadeiAꎬetal.Ultrasonographyinheartfailure:astorythatmatters[J].CurrProblCardiolꎬ2019ꎬ44(4):116 ̄136.[5]WilliamsBAꎬDoddamaniSꎬTroupMAꎬetal.Agreementbe ̄tweenheartfailurepatientsandprovidersinassessingnewyorkheartassociationfunctionalclass[J].HeartLungꎬ2017ꎬ46(4):293 ̄299.[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ꎬ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ꎬ等.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ꎬ2018ꎬ46(10):760 ̄789.[7]AnkerMSꎬvonHaehlingSꎬPappZꎬetal.Thenewheartfailureassociationjournal ̄ESCheartfailure[J].EurJHeartFailꎬ2018ꎬ20(12):1657 ̄1663.[8]李美玲ꎬ张卫国ꎬ祝万洁ꎬ等.盐酸伊伐布雷定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ꎬ2018ꎬ53(2):233 ̄236.[9]林京ꎬ黄倩ꎬ刘勇ꎬ等.心脏超声对心力衰竭心功能指标与血清Hcy的关系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7ꎬ27(10):1894 ̄1897.[10]张德勤ꎬ黎敬锋ꎬ郑志燕ꎬ等.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电活动㊁超声指数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J].疑难病杂志ꎬ2019ꎬ18(8):777 ̄781.[11]郑琨ꎬ张淋淋ꎬ解东兴ꎬ等.超声联合血清标志物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ꎬ2019ꎬ29(12):102 ̄105. [12]李绪玲ꎬ仉晓红ꎬ李虹ꎬ等.超声心动图参数对单纯左室舒张性心衰的疗效观察ꎬ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6ꎬ26(5):809 ̄811. [13]莎日图ꎬ刘婧ꎬ王丽娜ꎬ等.联合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ꎬ2019ꎬ41(4):423 ̄424ꎬ428.[14]FarnsworthCWꎬBaileyALꎬJaffeASꎬetal.Diagnosticconcord ̄ancebetweenNT ̄proBNPandBNPforsuspectedheartfailure[J].ClinBiochemꎬ2018ꎬ59(1):50 ̄55.[15]McKiePMꎬBurnettJCJr.NT ̄proBNP:Thegoldstandardbio ̄markerinheartfailure[J].JAmCollCardiolꎬ2016ꎬ68(22):2437 ̄2439.(收稿日期:2019 ̄12 ̄20)女童先天性骶尾部藏毛窦1例Congenitalpilonidalsinusinagirl:onecasereport冯桂英ꎬ高立霓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超声科㊀海南㊀海口㊀570311㊀㊀ʌ关键词ɔ㊀骶尾部藏毛窦ꎻ先天性ꎻ超声诊断㊀㊀中图分类号:R730.269ꎻR445.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9011(2020)09 ̄1610 ̄01㊀㊀患者㊀女ꎬ12岁ꎮ发现骶尾部肿物12年入院ꎬ肿物约鸽蛋大小ꎬ稍红肿ꎬ无疼痛ꎬ无发热ꎬ近12年来肿物缓慢增大ꎮ既往骶尾部无外伤㊁手术史ꎬ无家族史ꎮ专科检查:骶尾部可见并扪及一肿物ꎬ大小约2.0cmˑ1.0cmꎬ表面稍红肿ꎬ边界尚清ꎬ质地偏硬ꎬ活动度差ꎬ无压痛ꎬ肛检:直肠内未扪及明显肿物ꎮMRI检查:骶尾椎发育正常ꎬ骶尾部软组织未见异常信号影ꎬ未见肿物ꎬ皮肤完整ꎮ超声检查:骶尾部皮下软组织层增厚ꎬ回声增强ꎬ范围约3.1cmˑ0.9cmꎬ内可见短棒状强回声ꎬ分布不均匀ꎬ边界欠清ꎬ未见明显液性暗区(图1)ꎬCDFI: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ꎮ超声提示:骶尾部皮下软组织增厚:藏毛窦?手术结果:骶尾部肿物大小约12cmˑ6cmꎬ呈实性包块ꎬ无明显包膜ꎬ边界不清ꎬ紧贴骶尾骨筋膜ꎬ与周围组织广泛黏连ꎮ病理检查:肉眼见(骶尾部肿物)带皮肿物一块ꎬ大小约5cmˑ3cmˑ1.5cmꎬ切开皮下见一灰白区3cmˑ2.5cmˑ1.5cmꎬ镜下见组织被覆鳞状上皮ꎬ表层角化(下转1615页)0161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年第30卷第9期㊀JMedImagingVol.30No.92020756.[4]康忠俊ꎬ张胜ꎬ陈宇.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ꎬ2016ꎬ22(12):1954 ̄1956.[5]金汉葵ꎬ张凯ꎬ邓宏亮ꎬ等.不同类型对比剂对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6ꎬ26(2):351 ̄354.[6]LambyPꎬJungFꎬFalterJꎬetal.Effectofradiographiccontrastmediaonrenalperfusion ̄firstresults[J].2016ꎬ64(3):1 ̄9. [7]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ꎬ2010ꎬ38(8):675 ̄690.[8]吴莹ꎬ何云ꎬ黄文瀚ꎬ等.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冠心病PCI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J].疑难病杂志ꎬ2016ꎬ15(2):154 ̄157.[9]Biondi ̄ZoccaiGꎬLotrionteMꎬThomsenHSꎬetal.Nephropathyafteradministrationofiso ̄osmolarandlow ̄osmolarcontrastmedia:evidencefromanetworkmeta ̄analysis[J].IntJCardi ̄olꎬ2014ꎬ172(2):375 ̄380.[10]AlmeidaLSDꎬBarbozaJRꎬFláviaPriscilaSantosFreitasꎬetal.Sildenafilpreventsrenaldysfunctionincontrastmedia ̄inducednephropathyinwistarrats[J].Human&ExperimentalToxicolo ̄gyꎬ2016ꎬ35(11):1194 ̄1202.[11]柴晓红ꎬ王敬萍ꎬ董晋ꎬ等.不同对比剂对行直接PCI术老年STEMI病人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ꎬ2018ꎬ16(12):1732 ̄1735.[12]段舒怀ꎬ万伟毅ꎬ阮丽婷.不同浓度碘克沙醇在肾动脉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8ꎬ28(8):1326 ̄1329.[13]田美云ꎬ张月英.碘海醇与碘克沙醇对增强CT检查患者肾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ꎬ2017ꎬ12(3):378 ̄381. [14]徐采平ꎬ牛君义.心血管内科接受PPCI的STEMI患者发生CIN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经验[J].中国数字医学ꎬ2016ꎬ11(7):84 ̄87.[15]孙颖ꎬ陈爱群ꎬ王吉阳ꎬ等.等渗对比剂对老年人肾功能影响的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ꎬ2018ꎬ17(12):1002 ̄1005.(收稿日期:2019 ̄12 ̄13)(上接1610页)图1㊀超声显示骶尾部皮下软组织增厚㊀图2㊀病理图片:病灶内纤维脂肪组织增生(HE染色ˑ20)过度ꎬ上皮下纤维脂肪组织增生ꎬ部分区域表皮消失ꎬ见一直达真皮深层裂隙ꎮ结合临床ꎬ病变可符合藏毛窦(图2)ꎮ讨论: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发生于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的慢性窦道或囊肿ꎬ内藏毛发是其特征ꎬ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ꎬ反复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ꎮ本病为临床少见疾病ꎬ多见于白人ꎬ黄种人罕见ꎬ一般多见于体毛旺盛的青年男性[1]ꎮ因本病临床症状不明显ꎬ缺乏特异性ꎬ临床易误诊或漏诊ꎬ且具有一定恶变危险ꎮ其发病机制主要有2种学说ꎬ先天性学说认为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骶尾部皮肤凹陷导致内存毛囊所致[2]ꎻ获得性学说认为是毛发刺入皮肤或皮下组织ꎬ形成窦道和慢性感染[3 ̄4]ꎮ目前ꎬ藏毛窦发病机制多倾向于后天获得性学说ꎮ本例患者为青少年女性ꎬ无肥胖㊁多毛体征ꎬ患者出生时便出现骶尾部凸起并逐渐增长ꎬ且无明显疼痛或破溃症状ꎬ本例发病机制应为先天性因素ꎬ超声检查仅表现为骶尾部皮下软组织层不均匀增厚ꎬ可见短棒状强回声ꎬ无窦道形成ꎬ且MRI未提示异常肿块ꎬ故易造成本例误诊或漏诊ꎮ此外ꎬ临床应注意与骶尾部畸胎瘤㊁脂肪瘤㊁淋巴管瘤与局部感染相鉴别ꎮ骶尾部藏毛窦一旦诊断明确ꎬ即使处于静止期无感染㊁肿胀㊁破溃等症状ꎬ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手段ꎮ参考文献:[1]DumanKꎬGirginMꎬHarlakA.Prevalenceofsacrococcygealpi ̄lonidaldiseaseinturkey[J].AsianJSurgꎬ2016ꎬ3(11):476 ̄479.[2]KaplanMꎬKaplanFC.CommenttoAnumbilicalsurprise:acol ̄lectivereviewonumbilicalpilonidalsinus[J].Herniaꎬ2016ꎬ4(12):376 ̄379.[3]GccimIEꎬGoktugUUꎬCclasinH.Endoscopicpilonidalsinustreatmentcombinedwithcrystalizedphenolapplicationmaypre ̄ventrecurrence[J].DisColonRectumꎬ2017ꎬ60(4):405 ̄407.[4]丁海燕ꎬ王庭ꎬ宋云霞ꎬ等.骶尾部藏毛窦的影像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5ꎬ25(3:514 ̄517.(收稿日期:2019 ̄09 ̄12)5161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年第30卷第9期㊀JMedImagingVol.30No.92020。
单纯容量负荷过重对右心室功能及心肌同步运动的影响

摘要 : 目的
观察单纯容量负荷过重对右心 室功 能及 心肌同步运动的影响。方法 单 纯容 量负荷过 重患者 2 5
例( 观察组 ) 、 健康体检 者 2 0 例( 对照组 ) , 采用二维超声 于心 尖四腔心切面测定 右心室收缩末期 面积 ( R V E S A ) 、 右
心室舒张末期面积 ( R V E D A) , 计算 右心室面积变化率 ( R V F A C) ; 应用组织多普勒频谱模式测量三尖瓣瓣环 处右心 室游离壁收缩期峰值速度 ( R V W— S m) 、 室 间隔收缩期 峰值 速度( I V S — S m) ; 测量右心室游离壁 的等 容收缩时 间、 等容 舒张时 间和射血 时间 , 计算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 ( MP I ) ; 测量 右心室游离壁 收缩 期峰值速度达峰时 间( R V W一 1 T r P ) ,
关键词 : 容量负荷 ; 右心室功能 ; 同步运 动 ; 超声心动 图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 2 0 1 3 . 0 3 . 0 2 3
过
重 的容量负荷在 引起 右心室整体功能下降而收缩功能无 明显受损 时 , 已经导致右心室心肌收缩发生不同步改变。
室 间隔收缩期峰值速 度达峰 时间 ( I V S . 1 - r P ) , 计 算右 室游 离壁 与室 间隔 收缩期 峰值 速度 达峰 时间 的差值 ( R V w-
I V S ) 。结果 与对照组 比较 , 观察组 R V E S A、 R V E D A、 R A、 M P I 、 R V w- 1 T r P 、 R V w- I V S增加( P均 < 0 . 0 1 ) 。结论
脉压指数、主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脉压指数;主动脉压;冠状动脉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350(2010)lo—105—_03
冠心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我国冠心病的
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许多发达国家。2005年
l,血管的顺应性越小;越接近0,血管的顺应性越大。
杨鹏麟№1提示随着脉压指数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我国农村和城市男性35—74岁人群中冠心病死亡
率分别为64/10万和106/10万。冠状动脉病变已
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增加,说明脉压指数是反映 血管硬化程度的良好指标,也可作为评价冠心病的 独立危险因素。Health等【71的研究总结了l 924例 中老年人平均随访4.3年的结果,单变量分析显示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指数均可与冠心病危险呈正相 关,其中脉压指数相关性最高。多变量分析冠心病 的危险与收缩压和脉压指数呈正相关,提示脉压指 数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 压,其预测冠心病危险的作用均低于脉压指数。国 内王归真【81对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 时发现,高脉压指数组多支血管病变多。田丽晓 等一J在对547例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发现脉压及 脉压指数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且脉压指数在 一定程度上较脉压有更大的优势。Zakepoulos等¨训 的研究表明脉压指数是最佳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 度的预测因素。张戈u¨研究揭示了并非所有收缩 压增高程度相同的患者,其冠心病危险性也相同,只 有脉压指数增大者,致冠心病的危险性才增高。 Aranzini等【121的研究显示高脉压指数(P>0.40)与 冠脉病变后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密切相关。更有进 一步研究发现¨31,主动脉压减外周脉压的值>9
心室颤动时心电图双频谱能量与电除颤结果的相关研究

心室颤动时心电图双频谱能量与电除颤结果的相关研究王珂;邓小燕;刘岩;郭然【期刊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年(卷),期】2005(024)006【摘要】目的为探讨心室颤动时正交心电图(ECG)相位耦联程度与心室电除颤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10只成龄犬中按矢状方向(Y轴)、横向(X轴)和纵向(Z轴)连接电极建立正交ECG并按置经静脉双导管心脏电除颤系统;诱发室颤持续10s,按选定的除颤成功率为50%的电量进行电除颤(DF);使用数字化ECG双频谱能量估价相位耦联程度.结果在206个心室电除颤成功的试验(DF1)和221个电除颤失败的试验(DF2)两组中,DF2双频谱能量明显大于DF1.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正交ECG中相位耦联程度与DF结果之间有相关性.【总页数】5页(P712-716)【作者】王珂;邓小燕;刘岩;郭然【作者单位】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大连,116011;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非同步电除颤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HD)心室颤动中的应用价值 [J], 陈明清2.非同步电除颤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室颤动中的应用价值 [J], 李倩3.不同导电介质用于急诊PCI并发心室颤动电除颤疗效分析 [J], 朱雪清;何芳;袁胜;车向阳;赵艳伟4.信号平均心电图频谱时间标测检测冠心病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患者结果的分析 [J], 齐洪涛;张善同;阮景纯5.希尔伯特变换法分析心室颤动电压与电除颤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J], 王珂;邓小燕;郭然;Abhijit Patwardhan;Fabio Leonelli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咖解读: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功能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二)

大咖解读: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功能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二)LV和RV之间的相互作用到目前为止,研究了RV和LV的功能,还有心包、心肌和导电系统的存在,RV的输出为LV供血以及影响左右心室的疾病过程,使RV 和LV功能作用为一体。
在正常和患病的两种状态下,左右心室的相互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因此,需进一步考虑LV在RV上的作用及RV在LV上的作用。
LV在RV上的作用研究了在电隔离但机械相通的心室中的单个心室起搏,结果显示,在LV,几乎未见RV的起搏作用,但在电隔离的LV上,产生了几乎正常的RV压力。
观察结果表明,LV收缩,在RV施加机械效应,通过RV游离壁的变形,LV游离壁也变形。
这种效应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RV游离壁。
在另一项研究中,当RV游离壁由非收缩部分取代时,LV 收缩会导致RV压力增加。
结合这些研究则发现,RV所呈现出的机械运动一半以上都是LV收缩引起的。
RV在LV上的作用在RV游离壁替换模型中,证明了随着人工RV的增大,LV的功能降低,如RV舒张,LV的压力下降,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为平行效应(反映了不良的室性作用)或一系列效应(反映了RV输出的减少,并反过来降低了LV的预负荷)。
RV-LV相互作用的临床表现在多数疾病状态下,异常的室性交互作用易导致病理生理学的发生,其中一些是非常重要的。
心脏的急性转变可改变左右心室的功能,急性是重要表现,严重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发生在RV突然舒张期间,如肺高压,在LV后负荷的升高中减少这种室性交互作用(图5)。
实验表明,在RV后负荷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主动脉收缩,每搏输出量增加。
据推测,主动脉后负荷增加,输送至RV,LV压力增加。
全身血管加压素治疗证明了对RV功能有促进作用。
系统性血管扩张剂的潜在不良影响以及交替使用血管收缩剂治疗RV衰竭,将成为未来临床研究的主题。
原文:Penny DJ, Redington AN.Function of the Left and Right Ventricles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m.Pediatr Crit Care Med.2016;17(8 Suppl 1):S112-8.扫一扫关注我们,更多资讯早知道!。
不同症因引起左右心室负荷过重的VCG特征

不同症因引起左右心室负荷过重的VCG特征
王巍冬;沈维宾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1996(002)007
【总页数】2页(P375-376)
【作者】王巍冬;沈维宾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904
【相关文献】
1.改变左心室后负荷和离体兔心脏对阈下条件串刺激引起的心室不应期变化的影响[J], 邱汉婴;王海鱼;李迪俊
2.组织速度显像技术定量估测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时右心室功能 [J], 孟祥春;孙锟;张玉奇;黄美蓉;高伟;余志庆;李奋;张志芳;沈蓉;陈树宝
3.单纯容量负荷过重对右心室功能及心肌同步运动的影响 [J], 高灵犀;王珂;孙颖慧;商志娟;丛涛;刘岩;苏德淳
4.男子篮球运动员问断递增负荷状态下VCG变化特征的研究 [J], 司红波
5.容量负荷与压力负荷过重时心电图的不同表现 [J], 黄织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左右心功能报告

左右心功能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评估患者的左右心功能,并提供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左右心功能是指心脏左右两侧的泵血功能,对维持整体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各个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评估其左右心功能是否正常。
本报告将介绍左右心功能的相关指标和其意义,对患者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情况给出评估和建议。
介绍左右心功能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功能不仅彼此独立,也相互关联。
左心室负责向全身提供氧气和养分,右心室则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送回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通过一系列的心脏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心脏在泵血方面的效能,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疾病或其他相关问题。
左心功能评估射血分数(LVEF)射血分数是衡量左心室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在左心室充盈期和射血期之间泵血量的比率。
正常情况下,射血分数应该在55%到70%的范围内。
当射血分数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存在左室功能不全或心脏病。
卵圆孔开放占比(PFO)卵圆孔开放占比是用来评估房间隔两侧的血液流动是否正常。
在胎儿期,卵圆孔是必要的,但在出生后应该逐渐关闭。
如果卵圆孔没有完全关闭,会导致氧气和营养物质不充分供应到身体各部分,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心脏收缩力(Contractility)心脏收缩力是指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力量。
通过评估心室的收缩力,可以判断心脏泵血功能的有效性。
收缩力不足可能表明心脏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的心脏问题。
右心功能评估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收缩压是评估右心功能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右心室在收缩时对肺动脉的压力。
正常情况下,肺动脉收缩压应该在15至30mmHg的范围内。
当肺动脉收缩压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存在右心室衰竭或肺血管疾病。
右心室舒张功能(RVD)右心室舒张功能是指心脏在舒张期间向肺动脉输送血液的能力。
通过评估舒张功能,我们可以判断右心室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将血液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舒张功能受到右心室的顺应性和充盈状态的影响。
左右心功能报告

左右心功能报告左右心功能报告是一项用于评估心脏左右心室功能的检查。
通过该报告,可以了解心脏左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否正常,从而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左右心功能报告的步骤和相关指标,以及如何解读报告结果。
步骤一: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进行左右心功能报告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该检查是通过记录心脏在不同活动状态下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电生理活动是否正常。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过程是将电极贴在胸部和四肢,并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心电图信号。
通过分析心电图信号,可以了解心脏的节律、传导是否正常,为后续的左右心功能报告提供数据支持。
步骤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左右心功能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医生会使用超声波探头放置在胸部,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心脏的影像。
这些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左右心功能报告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指标:1.射血分数(EF):射血分数是指每次心脏收缩时,从左心室中排出的血液比例。
正常情况下,射血分数应该在55%至70%之间。
如果射血分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2.心室壁运动:心室壁运动的异常往往会与左右心功能相关。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心室壁在收缩时应该均匀运动,如果发现某部分心室壁运动异常,则可能意味着该部分心脏功能有问题。
3.前后负荷:前后负荷是指心脏在工作时所受到的负荷。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心脏的前后负荷情况,从而判断心脏的负荷是否正常。
步骤三:报告解读在完成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之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生成左右心功能报告。
这份报告会详细记录心脏的相关指标和参数,以及医生对结果的解读。
在解读报告时,医生会综合考虑各个指标的结果,对心脏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如果左右心功能正常,报告结果会显示心脏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出现异常,医生会进一步分析异常情况,提出治疗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左右心功能报告只是评估心脏功能的一种手段,结果仅供医生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室相互作用病例的最后思考
• 该患者右心衰竭发生的机制-心室相互作用
LV充盈压高→肺动脉高压→右室受累(增厚,扩 大,重度TR)和功能降低? LV充盈压高→室间隔压力传导→RV充盈压升高→ 右心衰? 心包的限制作用?
结
语
• 心室相互作用使CHF的诊治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迄 今国内外相关HF指南或共识均未涉及这一方面 • 对CHF的诊治应在循证医学和指南的框架下,个体 化的处理十分重要 • 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
电—机械运动异常的影响
1.束支阻滞 2.右室起搏 3.双腔起搏(右房右室起搏)
右室心尖起搏和LBBB对心室的相互影响
• 左右室收缩不协调 • 左室前负荷降低 • 右室提前收缩,失去左室收缩的牵拉作用 (RV CO 20%-40%↓)和左室室间隔的收缩作 用(右室压力50%↓) LBBB同右室心尖起搏,但病理性影响更强
结果和结论
1. 限制性左室充盈的CHF患者常伴有右室舒张充盈的明显延 迟,以及右室舒张早期的不协调运动和充盈量的减少 2. 当使用ACE-I改善了左室限制性充盈,右室舒张充盈异常 也随之改善,其原因不是由于右室松弛性本身的改变或 肺动脉压力和右房压的降低所致,而是与左室充盈压降 低有关 3. 右室充盈的异常直接与增高的左室早期舒张压有关,这 提示了一个直接的舒张期心室的相互作用
冠状动脉CT
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未见狭窄 肺动脉主干及部分分支未见血栓栓塞 心包未见钙化
进一步治疗
• 利尿剂----适量 • 3ug/kg/min——利尿剂量的多巴胺 • 强心剂、扩血管药物----相对禁忌
• 治疗效果欠佳 • 3天后外科手术
手术及随诊
• 证实为二叶式主动脉瓣 • 瓣膜钙化明显,钳夹成碎块 • 植入26#金属瓣
左右心室交互作用的临床思考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三科 王珂
心室相互作用的概念
心室相互作用是指一个心室的大小、形态、 构型和功能性(收缩性或/和顺应性)的变 化,通过直接的机械作用而影响到另一个 心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两心室相互作用的临床病例
基本资料
• 60岁,男,汽车修理工,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 • 劳动能力下降6个月,双下肢浮肿2个月伴进行性加重 • 查体 • BP 90/60mmHg,心率104bpm,双肺底少许湿罗音 • 心界不大,律齐,R2 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向 颈部传导,震颤(-),A2减弱 • 颈静脉怒张,肝肋下10cm,胸腹壁、腰骶部及双下 肢凹陷性水肿 • 常规化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未见异常 •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双腔起搏的心室相互影响
• 右室起搏的影响 • 右房起搏对右房和左房机械运动的影响 右房起搏点改变 右房→左房传到时间延长,左房机械 运动延后 • 右房和右室的运动时间(A-V delay)对 右室充盈的影响 • 右房右室起搏对左房-左室充盈的影响
Wang k, Leonelli F. Am J Cardiol, 1997
心室相互作用的解剖基础
左心室和右心室肌纤维间的连续性在功能 上把两个心室联系起来,是心室收缩时相 互牵拉和影响的解剖学基础
心室收缩的三个特点
1.各心室的横向运动(环形纤维) 2.各心室的纵向运动(纵形纤维) 3.各心室的旋转运动(右室作用少) 4.右心室受左心室收缩而出现的牵拉运动 (20%—40%的右室排出量和收缩压来自左 室收缩)
入院诊断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全心衰(以右心衰为主) –NYHA 心功能II级
• 主动脉瓣狭窄病因
– 先天性二叶式? –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
主动脉瓣狭窄 血液动力学变化
• 左心室阻力增加,使得左心室收缩力增强以提高 跨瓣压力阶差,维持正常的心排血量,从而发生 左心室向心性肥厚,但心腔不扩张 • 后期,左心室失代偿而出现肌源性扩张。左心房 压力增高,逆向传递致肺静脉压力增高,继而肺 动脉压力增高
• • • •
术中复跳观察,心肌收缩越来越有力 术中超滤4000ml液体,术后24小时排尿5200ml 患者出院时体重下降18kg,生活可自理 1个月后门诊复查,症状和水肿完全消失;心脏彩超示左 右心室功能完全恢复正常,LVEF 60%
需思考的问题
• 以严重右心衰大循环淤血或极度增加的右 室充盈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机制?
• 当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右心衰竭和体循 环淤血。多为该病的终末期,少有患者能存活到 这一阶段
•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 不伴左室肥厚或扩大和肺动脉高压,无典型三 联征“胸痛、晕厥、呼吸困难” • 而以严重右心衰为首发表现未见报道 右心衰、体循环淤血的病因? ♣瓣膜病心衰? ♣合并冠心病(右冠脉病变)? ♣合并限制性心肌病? ♣缩窄性心包炎?
超声心动图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左室不大,室壁运动减弱 主动脉瓣钙化,瓣叶开放受限 跨主动脉瓣血流五彩相间
超声心动图
Pmax 77.7mmHg MeanG 47mmHg
双房增大, 室壁运动弥漫减弱LVEF 23%,E/e 27.8 RVSP 45 mmHg TAPSE 9mm,TAP-S 7 cm/s
心室相互作用的几个重点部位
2.心包的作用 左或右心室腔的扩大可影响心包的扩张和心包 内的压力,降低心包顺应性,束缚两个心室的舒 张充盈 3.其它:肺动脉高压、右室功能
心室相互影响的时相特点
• 收缩期心室相互影响主要依赖于室间隔的介 导,心包不起重要作用。 • 舒张期心室相互影响常有心包的参与。如右 室扩大可增加心包的束缚,导致左室舒张期 压力—容量曲线向上移位,LVEP增高,前负 荷降低,低心输出量。反之,左室扩大和压 力增高也对右室造成类似的影响
谢谢!
心衰时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舒张期的心 室 间相互作用的增强?如何理解?
结果和结论
1. 容量去负荷可使CHF左室限制性充盈改善 2.左室限制性充盈的CHF患者常有增强的舒张期心 室相互作用(后者也可能是前者形成的原因之 一)。当容量去负荷使右室舒张晚期容量和右房 压降低时,可减少舒张期心室的相互作用,使左 室充盈发生矛盾性的改善 3.CHF所发生的这种增强的心室相互作用(心包和RV 的限制)主要发生在限制性充盈患者的舒张晚期, 在非限制性充盈的CHF少见 4.限制性左室充盈的CHF患者有可能从血管扩张剂 治疗中获益
心室相互作用的几个重点部位
1.心室间隔的作用 心室间隔为两个心室所共有,主要由构成左心 室的纵形和环形纤维所组成,正常形态为凸向右 室,运动时与左室心肌运动相一致 左或右心室异常时可通过室间隔相互影响(机 械运动、压力等的改变) 当右室压力明显增高时室间隔移向左室,显著 影响左室充盈和心输出量 右心室搏出量的1/3由室间隔收缩时形成,如后 者收缩功能丧失,右心室收缩压降低约1/2
心衰相互影响
1. 心室间隔作用 2. 心包束缚作用(尤对右室) 3. LV功能减低→肺动脉高压→右室受累
收缩期心室间相互作用的位点?
结果和结论
1. 低危AMI患者右室收缩功能(RVSF)在出院时已有 明显改善,且在随后6个月内恢复 2. 虽然单变量分析显示RVSF改变与LVEF(AMI2448h)和IVS-WMSI(随访6个月)明显相关,但 多变量分析证实右室功能改变的唯一独立预测因 子不是LVEF而是IVS-WASI的改善 3. 研究证实IVS收缩运动在RV做功中的作用。RV做 功依赖于左室间隔的收缩作用(通过心室收缩期 的相互作用所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