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必修1 2 4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2.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氧化物:CO2、NO、SO2、H2OB.碱:NaOH、KOH、Ba(OH)2、Na2CO3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D.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粒子大小都在1~100nm之间B.有丁达尔效应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4.下列各组离子因为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Cl-、Fe3+、NO-3、OH-B.HCO-3、Cl-、Na+、H+C.Ba2+、Cl-、CO2-3、K+D.NH+4、K+、OH-、Cl-5.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烧碱固体,能引起下列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A.HCO-3B.Cl-C.OH-D.CO2-36.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Mg+2H++2Cl-===MgCl2+H2↑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2-4===BaSO4↓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2Na++CO2↑+H2O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2HCO-3+Ba2++2OH-===BaCO3↓+2H2O+CO2-37.根据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A.Fe3+>Cl2>I2B.Cl2>I2>Fe3+C.I2>Cl2>Fe3+D.Cl2>Fe3+>I28.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是氧化剂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C.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40分)9.(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下列阴离子:OH-、SO2-4、CO2-3、Cl-。
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胶体外观不均匀B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 .胶体不能通过滤纸D .胶体比溶液稳定2.人们常根据物质各种特点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A .氧化物、化合物B .溶液、分散系C .含氧酸、酸D .化合物、电解质34A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 .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D .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5.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用氯气制漂白粉B .用石灰石制生石灰C .从卤水中提取溴单质D .用氨气制硝酸6.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B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C .BaSO 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故BaSO 4是非电解质D .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是电解质7.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 .NaHCO 3===Na ++H ++CO 32-B .NaHSO 4===Na ++H ++SO 42-C .Mg(NO 3)2===Mg 2++2NO 3-D .Na 2SO 4===2Na ++SO 42-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 .Cl 2+2KBr===Br 2+2KClB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C .4Fe(OH)2+O 2+2H 2O===4Fe(OH)3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9.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NO -3、Al 3+、Cl - B .Na +、CO 2-3、Ca 2+、NO -3 C .K +、SO 2-4、Cl -、Cu2+ D .OH -、HCO 3-、Ca 2+、Na + 10.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 +、Ba 2+、Cl -、SO 42-B . Ca 2+、HCO 3-、C1-、K +C .Fe 3+、K +、I -、H +D . H + 、Cl - 、Na + 、CO 32-11.(双选)下列各组离子因为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l -、Fe 3+、NO -3、OH - B .HCO -3、Cl -、Na +、H + C .Ba 2+、Cl -、CO 2-3、K+ D .NH +4、K +、OH -、Cl - 12.某溶液能溶解Al (OH)3,不能溶解SiO 2,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Fe 2+、Na +、Cl -、NO 3-B .K +、Ca 2+、CH 3COO -、HCO 3-C .Na +、Mg 2+、NO -3、SO 42-D .Ba 2+、K +、Cl -、SO 42-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童共存,当溶液中的pH =1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中的 pH =13时,又能生成沉淀。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FeS 22O高温−−−→SO 222H O −−−→H 2SO 4 B .NH 32O ,Δ催化剂−−−→NO 22H O −−−→HNO 3 C .C 6H 5ONa ()HCl aq −−−→C 6H 5OH ()23Na CO aq −−−−→CO 2D .SiO 2(s)2H O −−−→H 2SiO 3(s)()NaOH aq →Na 2SiO 3(aq)2.在浓盐酸中H 3AsO 3与SnCl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 2+12Cl -+2H 3AsO 3+6H +=2As+3SnCl 26-+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氧化剂是H 3AsO 3 ②还原性:Cl ->As ③M 为OH - ④SnCl 26-是氧化产物 A .①③B .①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3.为防止废弃的硒单质(Se)造成环境污染,通常用浓硫酸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硒(SeO 2),再用KI 溶液处理后回收Se .发生的反应为:①Se+2H 2SO 4(浓)=2SO 2+SeO 2+2H 2O 、②SeO 2+4KI+4HNO 3=4KNO 3+Se+2I 2+2H 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①中SO 2是还原产物,SeO 2是氧化产物B .②中KI 是还原剂,HNO 3是氧化剂C .回收Se 过程中每生成0.4mol I 2共转移1.6mol 电子D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 2SO 4(浓)>SeO 2>HNO 34.NaH 是一种常见的储氢物质,可与水反应释放氢气:NaH+H 2O=NaOH+H 2↑。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aH 作还原剂B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C .H 2O 作氧化剂D .消耗1 mol NaH 时,共转移2 mol 电子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锌粒与稀盐酸反应:22Zn+2H =Zn H +++↑ B .溴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22Br Cl =+Cl r +B -- C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OH H O +=H -+ D .铝和NaOH 溶液反应:-22Al+2OH =AlO +H -↑6.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

必修 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 分,每题只有 1 个选项切合题意)1. 以下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 CO 2 B. 石墨 C. K 2SO 4 D. NaOH 溶液2. 以下家庭小实验不可以 制得溶液的是..水开水水酒精A .食盐B .饱和FeCl 3 溶液C.蔗糖D.碘3. 平时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化学反响相关,以下现象与氧化复原反响没关的是A .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 [Cu 2(OH) 2CO 3]B .铁制菜刀生锈C .大理石塑像被酸雨腐化破坏D .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和 SO 42-。
以下关于 NaHSO 4 的分类中不正确4. NaHSO 4 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 Na、 H...的是A . NaHSO 4 是盐B . NaHSO 4 是酸式盐C . NaHSO 4 是钠盐D . NaHSO 4 是酸5.以下反响既是离子反响,又是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 .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B .氢气复原氧化铜C .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D .一氧化碳的焚烧6. 加入适当的硫酸溶液,可使溶液中以下离子数目明显减少的是A . Cl -B . Ba 2+C. NO 3-D. Na + 7. 以下化学方程式不可以 用离子方程式 Ba 2++SO 42-= BaSO 4↓表示的是..A . Ba(NO 3)2 +H 2SO 4= BaSO 4↓ +2HNO 3 B.BaCl 2+Na 2SO 4= BaSO 4↓ +2NaClC.BaCl 2+H 2SO = BaSO ↓ +2HClD . BaCO +H SO=BaSO ↓ +HO+CO ↑443244228. 以下物质混淆后,不可以 发生离子反响的是..A .Na 2CO 3 溶液与稀盐酸B.CuSO 4 溶液与BaCl 2 溶液C.H 2SO 4 溶液与NaCl溶液D.稀 HNO 3 与 Ba(OH) 2 溶液9. 以下离子反响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 .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2- +2H + = H 2O+CO 2↑CO 3 B.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 += 2Fe 3++3H 2↑C. 碳酸钙中加入盐酸 CO 32- +2H += H 22O+CO ↑D.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H ++OH -= H 2O10. 以下分别、提纯、鉴识物质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 . 用丁达尔效应鉴识Fe(OH) 3胶体和 FeCl3溶液B. 用过滤的方法除掉NaCl 溶液中含有的少许淀粉胶体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许BaSO4的 BaCO3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够除掉粗盐中的CaCl 2、MgCl 2等杂质11.用以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观点间的附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X Y ZA.酸化合物纯净物XY Z B.电解质盐化合物C.胶体分别系物质D.碱性氧化物氧化物化合物12.以下溶液的溶质都是电解质,这些溶液中的Cl -浓度与 50mL1mol/LMgCl 2溶液中的 Cl - 浓度相等的是A . 150mL1mol/LNaCl 溶液B. 75mL0.5mol/LCaCl 2溶液C. 150mL2mol/LKCl 溶液D. 75mL1mol/LAlCl 3 溶液13.用 FeCl3溶液腐化印刷电路板上铜箔的反响是:2Fe3++Cu === 2Fe 2+ + Cu 2+。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物质分类方法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单一分类法是选定某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B.交叉分类法是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C.树状分类法是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的方法D.对于同一组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相同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Fe3++Cu===Fe2++Cu2+B.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OH﹣+H+===H2OC.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 2O===+3H2↑3.如表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说明,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A. OH-B. Ag+C. Na+D. Ca2+4.某离子反应中共有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
其中c(ClO-)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4+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2 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D.反应后溶液酸性明显增强5.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B.氯化钙溶液和稀硫酸C.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盐酸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叫作酸B.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碱C.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盐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7.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固体Cu(OH)2和稀盐酸反应B.澄清石灰水和HNO3溶液反应C. KOH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D. 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8.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氯化镁固体是非电解质B.氯化镁溶液是电解质C.氯化镁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D.氯化镁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9.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A. NB. CC. N和SD. N和C10.分散系存在比较广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烟、雾、碘酒、食盐水等都是分散系,关于这四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A.烟微小水滴空气B . 雾 微小尘埃 空气C . 碘酒 碘 酒精D . 食盐水 水 氯化钠11.下列含碳的化合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 A . CO 2和Na 2CO 3 B . CO 和CO 2 C . CO 和H 2CO 3 D . CH 4和CO 2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 2+OH -===CO 32−+H 2O B .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 2++2OH -+CO 2===CaCO 3↓+H 2OC . 碳酸氢钙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CO 32−+H 2OD .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 32−+2H +===CO 2↑+H 2O 13.O 2F 2可以发生反应:H 2S +4O 2F 2―→SF 6+2HF +4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是氧化产物B . O 2F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 若生成4.48 L HF ,则转移0.8 mol 电子D .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14.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 ) A . 在水溶液中能否导电 B . 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C . 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D . 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否导电 15.下列物质的属类归纳不正确的是( )A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B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C .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D .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Fe 2O 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2章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表中评价合理的是()A. AB. BC. CD. D2.实验室里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质量之比为71∶42倒入烧瓶中,同时滴入适量H2SO4,并用水浴加热,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A. Cl2B. Cl2OC. ClO2D. Cl2O3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稀硝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H++OH-===H2OB.铝与稀盐酸反应:Al+2H+===Al3++H2↑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2++3H2↑D.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H+=== H2O+CO2↑4.要使溶液中存在K+、Na+、H+、、、Cl﹣六种离子,则蒸馏水中至少溶解几种物质()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5.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Fe(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是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B.阳光穿透清晨的树林时形成的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的体现C.鸡蛋清溶液分类上属于悬浊液D.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Fe(OH)3胶体6.SO2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H2SO3,下列对于H2SO3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A.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B.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C.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无酸性D.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有酸性7.金属铜的提炼多从黄铜矿开始,黄铜矿的熔烧过程主要反应之一为2CuFeS2+O2===_____+2FeS+SO2,若CuFeS2中Cu、Fe的化合价都为+2,S的化合价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横线中的物质是Cu2SB. CuFeS2仅作还原剂C. SO2是还原产物,不是氧化产物D. FeS是氧化产物8.想一想:蒸馏水、CuSO4(固态)、纯CH3COOH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种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A.蜡烛B. HCl(气态)C.水煤气D.牛奶9.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丁达尔效应B.闻气味C.过滤D.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10.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胶体、溶液、浊液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B.“卤水点豆腐”、“黄河入海口处的沙洲”都与胶体的聚沉有关C.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D.可以用丁达尔现象区别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1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B.水的导电能力很差,所以水是非电解质C.酸、碱、盐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12.下列各组微粒,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Ca2+、Cl﹣、、K+B. Cu2+、Cl﹣、、OH﹣C. K+、Cl﹣、、H+D. H+、Cl﹣、、Na+13.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 3.0 molB. 1.5 molC. 1.0 molD. 0.75 mol14.已知反应:①Cl2+2KI═2KCl+I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IO3+Cl2═I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IO3>KClO3>Cl2>I2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③中1 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15.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发生:X2+2W2+===2X-+2W3+;Z2+2X-===2Z-+X2;2W3++2Y -===2W2++Y2。
新教材2024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过关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过关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景的本质缘由是( )。
A.雾是一种分散系B.雾是一种气溶胶C.发生丁达尔效应D.空气中小水滴直径大小为1~100 nm答案:D解析:此现象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产生此现象的本质缘由是胶体粒子直径大小为1~100nm。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B.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都是酸D.NH4Cl不含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答案:A解析: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符合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因此SO2属于酸性氧化物,A项正确。
金属氧化物不肯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
NaHSO4等酸式盐也可电离出氢离子,C项错误。
NH4Cl不含金属阳离子,但是含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属于盐,D项错误。
3.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的本质区分是( )。
A.Fe(OH)3胶体有颜色,MgCl2溶液无色B.MgCl2溶液均一、稳定,Fe(OH)3胶体不稳定C.MgCl2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Fe(OH)3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D.Fe(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MgCl2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答案:C解析: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的本质区分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4.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黑火药受热爆炸B.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分解C.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的燃烧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冶炼答案:B解析: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硫、木炭,当受热时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S+3C K2S+3CO2↑+N2↑,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石灰石分解产生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无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蜡烛的燃烧,是有机化合物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铁的冶炼是铁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的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NH 4)2SO4===+2B. NH 4NO3===+C. Na 2CO3===+D. Ba(OH)2===Ba2++2.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铁质菜刀生锈3.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泥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混合物B.都是分散系C.分散剂相同D.分散质粒子相同4.在反应H2S+H2SO4===S↓+SO2↑+2H2O中,若有32 g硫生成则转移电子为() A. 6 molB. 2 molC. 3 molD. 4 mol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B.洁净的食盐水C.含氮30%的硝酸铵(NH4NO3)D.冰、水混合物6.对于反应H-+NH 3=== H2+的正确说法是 ( )A.属于置换反应B. H-是氧化剂C. NH3是还原剂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H2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CO+2H+===CO2↑+H2O②Ba2++2OH-+2H++SO===BaSO4↓+2H2O③Ag++Cl-===AgCl↓④Fe+Cu2+===Fe2++Cu⑤Cl2+H2O鸠馠++Cl-+HClOA.①③B.②④C.②⑤D.只有⑤8.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各组归类不合理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二、双选题9.(双选)根据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中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有FeCl3(实为Fe3+)B.氧化性比较:KMnO4>Cl2>Fe3+>Br2>Fe2+C.还原性比较:H2O2>Mn2+>Cl-D.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10.(双选)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只能是复分解反应C.可能是置换反应D.可能是化合反应11.(双选)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 2Na+2NH3===2NaNH2+H2↑B. 2NH3+3CuO===3Cu + N2+3H2OC. 4NH3+6NO===5N2+6H2OD. 3SiH4+4NH3===Si3N4+12H212.(双选)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 Na2CO3+2HCl===NaCl+H2O+CO2↑B. Fe2O3+3CO2Fe+3CO2C. Fe+H2SO4===FeSO4+H2↑D. 2KMnO4K2MnO4+MnO2+O2↑三、填空题13.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当有l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题相对原子质量:Na —23 O —16 H —1 K —39 S —32 Ca —40 C —12 N —14 Cl —35.5 Mn —55 Cu —64 Mg —24 P —31 Zn —65 Ba —137 一. 选择题1.根据某种性质,可将CaO . CuO 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也属于这类氧化物的是 A .SO 2 B . Na 2O C .CO D . FeSO 42.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 .悬浊液B .乳浊液C .胶体D .溶液 3.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 .豆浆B .牛奶C .蔗糖溶液D .烟. 云. 雾 4.胶体和其它分散系(溶液. 浊液)的本质区别是A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 . 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C . 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D . 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5.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①水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A . 只有①B . 只有①⑤C . ①③⑤D . ①②③④⑤6.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 (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 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是: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 沉淀A . ①④⑥B . ②③④C . ②③⑤D . ①③④⑥7.不能用离子方程式 CO 32 -+ 2H + ═ CO 2 ↑+ H 2O 表示的反应是( )A . Na 2CO 3 + 2HCl═ 2NaCl + CO 2 ↑+ H 2OB . NaHCO 3 + HCl ═ NaCl + CO 2 ↑+ H 2OC . K 2CO 3 + H 2SO 4 ═ K 2SO 4 + CO 2 ↑+ H 2OD . K 2CO 3 + 2HNO 3 ═ 2KNO 3 + CO 2 ↑+ H 2O 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 . 得到氧元素与失去氧元素B . 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C . 化合价的升降D . 有无新物质生成 9.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A . 2Na + 2H 2O ═ 2NaOH + H 2 ↑B . Na 2O + H 2O ═ 2NaOHC . 2H 2O 2H 2 ↑+ O 2 ↑D . C + H 2O CO + H 2 10.下列反应不属于4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 Fe + CuSO 4 ═ FeSO 4 + Cu C . AgNO 3 + NaCl ═ AgCl↓ + NaNO 3B . Fe 2O 3 + 3CO 2Fe + 3CO 2 D . 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 11.实现下列反应需加入氧化剂的是A . NaOH → NaClB . H 2SO 4 → H 2C . HCl → Cl 2D . CaCO 3 → CO 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 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 . ①②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②③④ 13.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 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 CaH 2 + 2H 2O ═ Ca(OH)2 + 2H 2↑,其中水的作用是A .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 . 是氧化剂C . 是还原剂D .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4.下列各离子组可在同一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 Na +. Mg 2+. OH - . Cl -B . Cu 2+. Ba 2+ . NO 3-. SO 42-通电 高温 △ 高温C . Na +. Mg 2+. CO 32-. SO 42-D . H +. K +. Cl - . NO 3- 15.在某无色透明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 . NH 4+ NO 3- Al 3+ Cl -B . Na + AlO 2- K + NO 3-C . MnO 4- K + SO 42- Na +D . K + SO 42- HCO 3- Na + 16.在pH=12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 NH 4+ Mg 2+ SO 42- Cl -B . Ba 2+ K + OH - NO 3-C . Al 3+ Cu 2+ SO 42- Cl -D . Na + Ca 2+ Cl - AlO 2-17.在反应5NH 4NO 3 == 2HNO 3 + 4N 2 + 9H 2O 中,发生氧化反应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个数之比是 A . 2:8 B . 5:3 C . 5:8 D . 5:4 18.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 CO 2B . H 2C . Na 2SO 4D . Cu19. 下列反应:8NH 3 + 3Cl 2 ═ 6NH 4Cl + N 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A . 8:3 B . 213:136 C . 34:213 D . 213:34 二. 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共30分).20. 下列物质:① 空气 ② 金刚石 ③ 生石灰 ④ 无水酒精 ⑤ 稀硫酸 ⑥ 干冰 ⑦ 铜片 ⑧ 高锰酸钾 ⑨ 双氧水 ⑩ 纯碱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盐类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 。
21. 在 Fe 2O 3 + 3CO 2Fe + 3CO 2 的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 电子,被 ;而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 电子,被 ;该反应中 Fe 2O 3 发生了 反应;CO 发生了 反应。
用双线桥表示电子的转移 。
三. 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7分).22. 硫酸铁是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先形成胶体,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硫酸铁溶于水形成的是胶体。
23. 我国南方农村饮用水多是河水。
由于河水中含有较多泥沙. 悬浮物和细菌,在将河水当作饮用水之前, 通常要进行A . B . C 各步处理:(1)A 步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
(3)可以除去水中较大颗粒. 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
(4)经过上述几步处理后得到的饮用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其原因是 。
24.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Cl --. OH --. SO 42-. CO 3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⑴若溶液中还存在相当浓的H +,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⑵若溶液中还存在相当浓的Ba 2+,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
25. 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Fe 3++ Cu —— Fe 2++ Cu 2+ MnO 2+ HCl ——MnCl 2+ Cl 2+ H 2O+明矾 过滤+漂白粉 A B C 饮用水 河水Cu+ HNO3(稀)——Cu(NO3)2+ NO+ H2OC+ H2SO4——CO2+ SO2+ H2O四. 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17分).26. 现有一种泉水样品,0.5L这种泉水含有48.00mg的Mg2+。
那么,该泉水中Mg2+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多少?为了使1L这种泉水所含的Mg2+全部沉淀下来,应加入1mol·L-1NaOH溶液的体积是多少?27. 从100mL某种待测浓度的H2SO4溶液中取出25mL,加入10 mL 0.5mol·L-1 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求:(1)得到BaSO4沉淀多少g ?(2)待测H2SO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0. ①⑤ ③④⑥⑧⑨⑩ ②⑦ ⑧⑩ ③⑥⑨ ⑤ ④ 21. C ,失去,氧化, Fe, 获得,还原,还原,氧化。
22. 将硫酸铁溶于水后,用一束光照射,如果会在光的垂直方向观察到有光亮的通路,证明它是胶体。
23. (1) 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 Al(OH)3 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使杂质沉降。
(2) C (3) B (4. 混合物;水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
24.(1) -Cl . -24SO ,①O H OHH 2→+-+②O H CO CO H 22232+↑→+-+,(2)-Cl . -OH ,① ②↓→+-+3232BaCO CO Ba26. 解:n( Mg 2+ )=48.00×10-3g÷24g/mol=0.002mol C( Mg 2+ )=0.002mol/0.5L=0.004mol·L -1n( NaOH )= n( OH - ) 1L 水中含有n( Mg 2+ )为2×0.002mol=0.004mol Mg 2+ + 2OH - = Mg(OH)2↓ 1 20.004mol n( NaOH ) 1:2=0.002mol: n( NaOH )解之得 n( NaOH )=0.008mol V( NaOH )= 0.004mol÷1mol·L -1 = 0.008L=8mL答:(略.27. 解:BaCl 2 + H 2SO 4 = BaSO 4↓ + 2HCl 1mol 1mol 233g 0.5mol·L -1 C( H 2SO 4 )×0.010L m( BaSO 4 ) m( BaSO 4 )=233g×0.5mol·L -1 ×0.010L / 1mol =1.165g C( H 2SO 4 )= 1mol ×0.5mol·L -1 ×0.010L /1mol ×0.025L=0.2mol·L -1答:(略)。
甲方(被代理人) 法定住址: 法定代表人: 职务: 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乙方(代理人)法定住址:法定代表人:职务: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甲乙双方本着友好自愿、平等、互惠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充分友好协商,就乙方将销售代理甲方_________产品的相关的事宜,订立了以下合同条款,以资共同恪守履行。
一、代理区域1、乙方的代理的区域为:_________地区。
2、代理区域的扩大或缩小的条件及方法:_________二、代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