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

2018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
2018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

Xx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年度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卫计局的指导下,我院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印发全面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和省市县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创新乡村医生服务模式,把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

及时组织团队成员学习工作方案精神,紧密围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工作持续性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严格责任机制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院按照“因地制宣、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组建了1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逐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基本覆盖全镇所有辖区居民。团队成员由市县级医师、卫生院医护人员、乡村医生及健康专干等组成团队,初步形成以辖区内居民为服务对象,家庭医生为主体。严格落实“分村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责任制。

三、广泛宣传动员

我院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动员宣传,包括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健康讲座、电子显示屏、宣传标语等做好宣传发动和政策解读。我院还积极与镇政府协调,让村干部积极参与,建

档立卡贫困户及重点人群,通过健康扶贫、精准扶贫的“明白卡”进行宣传。村干部、乡村医生带头签约、率先垂范,并采取面对面的宣传方式,把签约服务的目的、意义、服务内容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对辖区居民现场签约和对已签约免费诊疗、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咨询服务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更新等。根据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开通“城市一账通”手机APP,签约医生和家庭成员可以在此软件中及时调阅自己的家庭健康

档案和服务记录,努力提高辖区居民对这项“惠民工程”进一步认识了解,为下一步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工作打下基础。

四、签约服务落实

组织服务团队全面开展“进村入户、送健康”签约活动,我们按照责任分工,以户为单位,采用自愿签约、入户签约的方式,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电话服务的签约等形式进行。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个体情况确定服务包,和辖区内的居民签订服务协议,确定服务内容、方式、频次、期限等项目,以慢性病患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0—6岁的儿童等重点健康管理人群、贫困户家庭为重点,提供24小时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对65岁及以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慢性病患者每年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遇到超出卫生院、村卫生室诊疗能力的,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救治,保证了农村居民能就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医

疗服务,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做到了“首诊在基层、按需进住院、全专结合、双向转诊”,同时完善更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并进行跟踪服务。截止到目前,我院共和辖区内xxx 户共xx人,全镇签约率50%,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签订服务协议,贫困户签约率100%;重点人群签约为人,签约率为51.2%。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力争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不断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感。

五、签约服务档案管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的管理,签约手册一式两份:签约居民执一份、村卫生所保管一份。卫生院的签约手册实行专柜、专盒管理模式。

六、强化考核,持续服务

我院将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季度考核、年度考核、不定期督导检查等形式,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确保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和健康发展。

七、存在问题

(1)我镇辖区人口在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大部分中青年外出打工,留守多以老、幼居多,文化素质低;家庭医生人力资源不足、医疗服务水平不足导致居民不信任。抽查中许多签约居民不知道自己已签约或不重视签约,没有保管好签约协议书、不懂签约内容。

(2)传统医疗服务观念根深蒂固,农村居民还有大部分对传统的医疗服务观念仍旧根深蒂固。人们对于一级医院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改变的认识只存在于框架和名称上的改

变,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中,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地位与作用缺乏深刻认识。

(3)签约团队不完善。签约团队人员结构不合理,大多签约后续工作由村医和公共卫生人员完成,对病、痛感受明显和关心的问题无法由临床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八、下一步工作

我镇辖区人口我院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面对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很大差距,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注重紧抓签约服务工作的质量,避免“签而不约”的现象,将继续学习先进单位的做法、先进的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服务水平,形成长效机制。利用信息软件手段丰富签约服务工作形式,一切以居民健康守门人为己任,真正从居民健康利益出发,想方设法解决居民的疾病和身心问题,为辖区居民的健康及党和政府的卫生事业作积极的贡献。

Xxx 2018年12月06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