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校级组织模式研究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竞赛名称: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竞赛分类:机械创新科技主办单位: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单位: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联合著名高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参赛对象:全国在校本、专科大学生均可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通过学校推荐报名参加,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不得多于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参赛队由所在学校统一向本赛区组委会报名。
参赛地区:全国参赛方式:分赛区预赛再决赛。
报名时间:< 偶数年秋9月或10月>推荐理由:1)该大赛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实践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大赛设计的作品以机械为主、机电结合。
这样对学生知识面要求广,涉及的课程多,包括力学系列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电工电子、计算机控制、程序设计系列课程等,所以一般多是3~4年级学生参加。
通过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对学生的锻炼和培养比较全面。
2)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一般从发布大赛通知到完成决赛要有一年多时间,学生从市场调研、方案构思到设计完成制作、参加预赛要有7~9个月时间。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学生在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如市场调研、作品方案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控制电路设计、作品动手制作、设计资料整理以及介绍作品实际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3)大赛设计作品与实际应用紧密相结合。
大赛作品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前景,例如两届大赛的作品中均有10项左右的作品申请了国家专利,还有的作品与有关公司达成转让协议,有些作品如“助手”,“喂饭机”等达到了准产品的水平。
4)国内影响很大。
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和省市报社对大赛活动进行了报道,使大赛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

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一、大赛主题“创新驱动,智造未来”二、大赛目的本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促进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三、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学生四、大赛时间及地点时间:年月日- 月日地点:大学校区五、大赛流程1. 报名阶段(月日- 月日)参赛团队填写报名表,并提交至大赛组委会。
报名方式:线下报名、线上报名。
2. 初赛阶段(月日- 月日)参赛团队提交作品设计方案。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初审,评选出进入决赛的团队。
3. 决赛阶段(月日)入围决赛的团队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
大赛评审委员会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审,评选出获奖团队。
4. 颁奖仪式(月日)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
六、大赛规则1. 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 作品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作品应符合机械工程领域的相关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4. 参赛团队须按照大赛要求提交作品设计方案和相关资料。
5. 大赛评审委员会将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审。
七、奖项设置1. 一等奖(X 名)2. 二等奖(X 名)3. 三等奖(X 名)4. 优秀奖(若干名)八、大赛宣传1. 制作大赛宣传海报,在学校宣传栏张贴。
2. 利用学校官网、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
3. 组织校内宣讲会,向学生介绍大赛情况和参赛要求。
九、大赛组织与保障1. 成立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 设立大赛评审委员会,负责作品的评审工作。
3. 提供大赛所需的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
4. 做好大赛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大赛的影响力。
十、注意事项1. 参赛团队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设计方案和相关资料,逾期视为弃权。
2. 参赛作品须符合大赛要求,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
3. 大赛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为最终结果,不得有异议。
4. 大赛期间,参赛团队须遵守大赛规则和纪律,不得有作弊行为。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设计说明书格式

机械创新设计⼤赛作品设计说明书格式第三届全国⼤学⽣机械创新设计⼤赛决赛参赛作品设计说明书格式要求说明1.总体要求全⽂控制在8~15页以内,并按以下顺序编排:作品名+“设计说明书”、设计者、指导教师、学校名+院系名+学校所在城市+邮编、摘要、关键词、正⽂[可⾃⾏组织,但应包括下列内容:作品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设计制作中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的描述、作品实物或实物模型的照⽚、创新特⾊、预计应⽤前景等]、参考⽂献。
可不加封⾯。
采⽤word 2003版本编排。
2.页⾯要求A4页⾯。
页边距:上25mm,下25mm,左、右各20mm。
标准字间距,单倍⾏间距。
不要设置页眉,页码位于页⾯底部居中。
3.图表要求插图按序编号,并加图名(位于图下⽅),采⽤嵌⼊型版式。
图中⽂字⽤⼩五号宋体,符号⽤⼩五号Times New Roman(⽮量、矩阵⽤⿊斜体);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应标注对应量的名称和符号/单位。
表格按序编号,并加表题(位于表上⽅)。
采⽤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4.字号、字体要求油罐车注油⾃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r1]设计者:×××,×××,×××,×××,×××[r2]指导教师:×××,×××[r3](XX⼤学机电学院,西安710056)[r4](空⼀⾏)[url=]作品内容简介[/url][I5]通过实验设计了⼀套⾃动加油系统……(400—600字以内)。
联系⼈、联系电话、EMAIL(空⼀⾏)1 研制背景及意义在新疆塔⾥⽊⽯油基地,⽬前从油井打出的原油储存到储油罐后,从储油罐向油罐车注油时,⼀个⼈需站在油罐车上注油⼝旁观察油罐是否加满,⽽另⼀个⼈关闭阀门。
因在原油内含有⼤量的有毒⽓体(硫化氢),从安全⾓度考虑站在油罐车上的⼈必须戴上防毒⾯具……2设计⽅案[r6]2.1 电磁控制⽤电磁控制⽐较容易实现,但是因为防⽕、防暴的原因,加油区不得⽤电,⽆法⽤电磁控制…………2.2 ⽓动控制⽤⽓动控制,⽓源的空⽓压缩机也要⽤电,但可以将空⽓压缩机放置在远离加油区的位置。
基于开放式教学的机械设计竞赛教学模式分析

关键词 : 开放式教 学; 机械设计竞赛; 创新精神; 工程素质培养
Ke r s D ntahn ; c a ia ei o eio ; iaiesi te gn e n u lyt iig ywo d :0e c igmeh nc d s cmp tin i t t pr ;n e r gq ai ann e l n g t ni v i i i t r 中圈 分 类 号 : 6 0 C4 ,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6 4 l (0 2110 5 - 1 lo I 3 l2 1 0 - 2 6 0 -
tepat e at ian dds nn b to su , t et e g er g rc c  ̄ lyh s ene e t e p oe . h r i rc t g n a e gig o o f r c e s d ns n n e n at a c c p ip i i n i r re u i i p il i a e f c vl i r d t b f i ym v
秦 利 明 Qi i n ; 晓 运 Z a iou ; 剑 F nJa nLmig 赵 h oX ay n 范 a i n
( 台州 学院机 械工 程 学院 , 台州 380 100) ( a h uU i r t Sh o o M c a i l n ier g T i o 1 0 0 C i ) T i o nv s y co l f eh nC g e n , a hu 3 8 0 , h a z e i aE n i z n
・5 2 6・
价值 工程
基 于开放式教学 的机械 设计 竞赛教学模式分析
M e h nc l sg m p t i n Te c i gM o e s d o e a h n c a ia i n Co De ei o a h n d l t Ba e n Op n Te c i g
2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案例

2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案例第一部分:赛事背景1.1 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是为了促进我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我国机械工业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而发起的国家级设计大赛。
该赛事旨在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升国家在全球机械工业中的竞争力。
1.2 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以“创新驱动,质量兴业”为主题,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旨在挖掘和培育我国机械工业设计领域的优秀人才和创新项目,推动我国机械工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部分:优秀案例介绍2.1 案例一: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与应用该案例以智能制造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智能装备、智能工厂和智能供应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制造系统设计方案,并成功应用于某高端制造企业的生产制造中。
该方案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案例二:节能环保装备设计创新该案例围绕节能环保装备设计领域展开,针对我国在节能环保技术方面的短板和需求,通过对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功设计并推广了一批高效、节能、环保的装备产品。
这些装备产品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升我国工业生产的节能环保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三部分:总结与展望3.1 总结通过对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优秀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参赛作品涉及到智能制造、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体现了我国机械工业设计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这些案例不仅为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也为我国机械工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3.2 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机械工业的不断壮大,未来的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创新项目。
希望更多的机械工业企业和设计团队能够积极参与到这一赛事中来,共同推动我国机械工业朝着更加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第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简介

全国大学生第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1.基于并联机构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多功能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2.微生物培养液自动抽取喷涂机微生物培养液自动抽取喷涂机”,作为生物与机械自动化两学科交叉的产物,集电、气、自动化于一体,其设计目标是克服人工操作存在的种种缺陷,创建独特的分离方法,以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效率高、节省人力及资源等的全自动化操作,替代人工完成分离的操作过程。
经试验,用“微生物培养液自动抽取喷涂机”操作后培养生长的菌,落在培养基上的分布比人工操作的均匀,这样不仅便于从各个方向上取用所需的单菌落,也大大提高了培养基的利用率3.“先锋号”自适应可翻转探测车在搭建的障碍上发生翻转,以模拟车在野外恶劣地形下发生的车体翻转。
这一成功的演示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在观看完“先锋号”精彩的功能演示后,评委们就车的结构和自适应程度提出一系列问题,参赛队员彭竹云和胡彬针对评委的问题作出简略而清楚的回答。
队员们不慌不忙地将车的所有功能展示给他们,其中有的评委要求“先锋号”展示翻转180°的功能。
“小菜一碟”,这难不倒“先锋号”!队员徐侨荣使“先锋号”在评委和围观的观众面前翻转了好几转。
为了展示“先锋号”的自适应能力,在彭时林的配合下,徐侨荣还让“先锋号”表演了连续翻转180°的功能。
“先锋号”二代以其过硬的自适应能力、独到的旋转仓设计、自动驾驶、安全检测、PWM调速等性能,令评委们大为赞叹。
这不仅显示了“先锋号”的创新性,也充分展示了“先锋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后来其他的评委也陆续到来,队员们来不及休息就又要进行讲解和演示。
有的评委看到“先锋号”出色的表现后,故意用脚设障来使车体翻转以检测“先锋号”的可翻转性能。
虽然队员们万分不舍,但还是大度地让“先锋号”接受严峻的考验。
令参赛队员们信心倍增的是:不论一代还是二代,在这严峻的考验下更显其神勇,越发表现得出色。
OBE理念下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OBE理念下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华盛顿协议》和工程教育认证,强调将“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OBE教育模式没有指定具体的教学或评估方式,而是指出课程体系、实践机会和评估方式应帮助学生达到指定的产出目标[1]。
面向产出的OBE教育模式要求人才培养体系的每个环节都围绕产出目标进行,每个学生都应该在学习结束时达到一定的目标[2]。
在OBE理念指导下,深入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三阶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坚持“实践、应用、创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该课程目前在国内大多高校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以老师课程教学为主,按照书本上的章节按部就班地讲课,多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关教材更新不及时,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教学手段多用PPT课件和相关视频传授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效果差,严重影响培养目标的达成。
实验教学方面以参观相关实验室为主,很少让学生动手操作,即使课程设置了相关实验课程,实验设备也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每个学生训练所需的设备,即使有学生对其感兴趣也是自主学习。
部分专业教师提出:在以成果导向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需要以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为基础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可以针对不同基础和类型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实时调整教学方案,使其达到成果导向这一最终目标。
驱动教育系统运作的动力不再是教科书或教师的经验,而是学生的产出,这与以内容驱动和重视投入的传统教育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结果导向,学生和老师能够快速实现学习和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学以致用[3]。
一、研究方法OBE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其核心理念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划分不同的学习结果[4]。
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

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一、赛事主题“创新驱动,机械未来”二、赛事目的激发大学生对于机械创新的热情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推动机械领域的创新发展。
三、参赛对象在校大学生四、赛事安排1. 宣传阶段通过校园海报、班级通知、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学生了解赛事。
2. 报名阶段学生以团队形式报名,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X]人。
3. 作品准备阶段参赛团队根据赛事主题进行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4. 初赛阶段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选拔出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5. 决赛阶段决赛以现场展示和答辩的形式进行,评选出各个奖项。
五、赛事规则1. 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且与机械创新相关。
2. 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3. 团队成员应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作品。
六、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奖金[X]元及证书。
2. 二等奖[X]名,奖金[X]元及证书。
3. 三等奖[X]名,奖金[X]元及证书。
4. 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
七、评审标准1. 创新性(40%):作品在设计理念、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程度。
2. 实用性(30%):作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价值。
3. 技术难度(20%):作品所涉及技术的难度和复杂度。
4. 团队合作(10%):团队成员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协作情况。
八、赛事预算1. 宣传费用:[X]元。
2. 评审费用:[X]元。
3. 奖金及证书费用:[X]元。
4. 其他费用:[X]元。
九、赛事组织与管理1. 成立赛事组委会,负责赛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评委,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3. 做好赛事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参赛学生的人身安全。
十、注意事项1. 参赛团队应严格遵守赛事规则和时间安排。
2. 作品展示和答辩过程中,应注意语言表达和演示效果。
篇二《机械创新大赛策划书》一、大赛主题“创新驱动,机械未来”二、大赛目的通过举办机械创新大赛,激发学生对于机械领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湖 北第二 师 范学摘 要: 全 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 计大赛 已经成功举行 多届 , 它在促进 书本 知识和社 会 实践统 一、 提 高学 生综合素质 方 面
起着重要 作 用。本文对参赛单位 的校级组 织模 式进行研 究, 首先 分析 大赛 的 目的 、 特点 ; 然后论 述 学生、 指导教 师 、 领导
间 , 扣 除寒 假 , 留 给作 品研 制 的 时 间 更 短 。 这 些 对
发 展 问题 。但要 保证 大 赛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不 仅要 从 宏 观 上分 析 , 还需 要从微 观 上分 析 , 建 立 以校级 为单 位 的 微 观模 式 , 才能 确实保 证 大赛 的持 续发 展 , 实现大 赛 的
各方的作用 ; 最后 阐 述务 实 、 务 虚 和 务 需 三 者 的 关 系。 正 确 认 识 了 这 些 , 才能在 大 赛 中取得 好 成绩 , 实 现 大 赛 的 育 人
目标 。
关键词 : 机 械 创 新设 计 ; 竞赛 : 校 级 组 织 模 式
中图 分 类 号 : G 6 4 2 . 0
2 0 1 4年 2月
湖北第二师范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Fe b. 201 4 Vo 1 . 31 No . 2
第3 1 卷第 2期
机 械 创 新设 计 大 赛校 级组 织模 式 研 究
引、 鼓 励 广大 学生 踊跃参 加课 外科 技 活动 , 为优 秀人 才
正 创新 意义 的机 械产 品不 可 能 通 过 标 准件 组 装 而 成 , 其 多数 的零 部件 都需 要 亲 自制 造 , 这 便 与 所 拥有 的 生 产 条件 、 生 产技 术 、 生 产 经验 、 设 计 经验 等密 切相关 , 这
先进 的机 械 制造 业 是 实 现 工业 化 的必 备 条件 , 是 衡量 一个 国家 国际 竞 争 力 的重 要 标 志 1 1 。制 造 业 的 深入 可持 续发 展 离不 开 高 等 教育 , 高 等 教育 尤 其 应 该 注重 素 质教 育 , 其 中将 书本 知 识 和社 会 实 践 统 一 _ 2 显
有效 的措 施 J 。 1 机 械创 新设 计 大赛 的 目的及特 点
但其 难度 、 复 杂性 远 比应用 软件 开发 、 应 用 电子产 品开
发要 复 杂得 多 。应 用 软件开 发仅 需要 了解 问题 的解决 思路 、 编译软 件 的操作 方法 、 帮 助手 册 的查找 方法 便可 解 决 问题 ; 应 用 电子 产 品 的开 发 也 主 要 是 电子 元 器 件 的选配 与调 试 , 不 可 能亲 自动手 制作 电子 元器 件 ; 而真
全 国大学 生机 械创 新设 计大 赛 的 目的在于 引导 高 等学 校在 教学 中注 重 培养 大学 生 的创 新 设 计 意识 、 综 合设 计 能力 与团 队协 作 精 神 ; 加 强 学 生 动手 能 力 的培 养 和工程 实践 的训 练 , 提 高 学 生 针 对实 际需 求 通 过 创 新思 维 , 进行 机械设 计 和工 艺制作 等 实际工 作 能力 ; 吸
得 特别 重要 ; 文 献 详 细 论 述 了大 学 生 机 械创 新 设 计
物 样机 , 并 提供介 绍作 品功 能 的 3分 钟视 频 录像 。 对 参赛 作 品 的评 价 , 包 括 四个 方 面 : “ 选题 ” 的新 颖性 、 实 用 性 等 的评 价 ; “ 设计 ” 的创 新 性 、 结 构 合 理 性、 工 艺性 等 的评 价 ; “ 制作 ” 的水平 、 完整性 、 性 价 比
的评 价 ; “ 现场介 绍 、 演示 、 答辩 与质 疑 ” 的评 价 。 从 上述 参赛 准备 到最 终 评 价 来 看 , 实 物 是 最 为关 键 的指 标 , 没有 制作 出实 物 就 不 可 能 参 加 大赛 。这 表
大赛 在 实现该 统 一 中起 的重要作 用 。 全 国大 学生 机械创 新 设计 大赛 至今 已经 成功举 行 了四届 , 取得 了令 人 瞩 目的成 绩 ¨ ’ , 同时 也暴 露 出一
些 问题 。文 献 不仅论 述 了这 些 问题 , 还 从 宏 观上 论 述 了如何保 证全 国大学 生机械 创新 设计 大赛 可持 续性
明参赛 作 品仅仅 停 留在理 论 分 析 与 设 计 上是 不 够 的 ,
必须 制作 加工 出来 , 并 能操作 演示 。
参赛 的准 备 时间 越来 越 短 , 第 一届 大 赛 从 发 文 至 比赛 有两 年 的准备 时 间 , 第 二 次 比赛 从 宣 布 主 题 到 决 赛不 足 一 年 时 间 , 从 正 式 发 文 到 预 赛 只 有 5个 月 时
预期 目的。 就校 级组 织 模 式 而 言 , 关 键 要 有 正 确 的认 识 ( 包
参赛 者 的能力 提 出很 高要求 。
机械 创新 产 品 的研 制 虽 然 属 于应 用 产 品 的开 发 ,
括 大赛 目的 、 大 赛特 点 , 学生 、 指导 教师 、 领 导各 自的作 用等) , 在此 基 础 上 才 能 有 正 确 的领 导 、 稳 定 的 队伍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3 4 4 X( 2 0 1 4 ) 2 - 0 0 5 0 - 0 4
基金项 目: 湖 北 省教 育厅 科 学 技 术 研 究 项 目( B 2 0 1 3 0 2 0 )
作者简介 : 陶表 达( 1 9 7 2一) , 男, 湖北洪湖人 , 讲师, 硕士 , 研 究方向为机电液控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