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抢红包”现象背后的营销社交化趋势
“微信抢红包”案例分析

云图播报系列报告之微信红包案例分析PSI互联网创新应用经营体2014.2.21目录目录 (2)前言 (4)第一部分微信红包的事件背景-腾讯布局助力移动支付战 (6)第二部分微信红包的诞生过程 (7)2.1微信红包的初步设计 (7)2.2微信红包的重生 (8)第三部分微信红包的产品阐述 (10)3.1红包形式 (10)3.2红包设计 (10)3.3玩法介绍 (11)3.4相关步骤 (12)3.5其他功能 (15)第四部分微信红包的公关策略 (16)4.1整体策划,线上线下媒体一起营销 (16)4.2微信红包公关策略的经验借鉴 (18)4.2.1公关事件策划要有规划性 (18)4.2.2媒体组合策略要系统性 (18)4.2.3抓紧热点,借势营销 (18)第五部分微信红包的活动效果 (19)5.1微信部门满负荷运转 (19)5.2抢红包的创新玩法 (20)第六部分微信红包的社会影响 (21)6.1公安部话安全 (21)6.2学院派专家话金融行业变化 (22)6.3网友吐槽配套设施不全 (23)6.4企业家感触商业技术颠覆性 (23)第七部分微信红包的深度思考 (24)7.1微信支付VS支付宝 (24)7.2红包产品性剖析 (25)7.3人性探索 (26)7.4商业变革 (27)前言红包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既有“礼”的意义,也有“物”的价值。
中国人的红包习俗与压岁钱息息相关。
清人《燕京岁时记》写,“用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称作压岁钱。
”古时给孩子压岁钱的形式有彩绳穿钱,也有红纸包钱,有避凶趋吉的祝福之意。
刚刚过去的马年春节,有800万人过得很特别。
不是通宵斗地主、炸金花或者搓麻将,而是熬夜盯着手机屏幕抢电子红包,微信红包是腾讯旗下的微信于2014年1月27日推出的一款应用,此应用基于微信5.2版本运行。
微信红包的玩法简单,它背后是腾讯财付通运营的名为“新年红包”的公众号,微信用户只须把微信和银行卡绑定起来,功能上就可以实现发红包、查收发记录和提现。
微信红包的营销方法与发展前景研究

微信红包的营销方法与发展前景研究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在红包大战中取得胜利,使得财付通的绑定量激增,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营销。
2015年春节,它如期上线,联手央视春晚,在红包大战中又表现突出。
本文将对其营销成果进行梳理,对其产品定位、用户定位、功能定位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一、"微信红包"的营销状况"微信红包"是腾讯在微信平台上发起的抢发红包活动,于2014年1月27日上线。
根据腾讯官方数据,2014年除夕夜一共有482万人参与"微信红包"活动,而财付通的银行卡绑定数量突破了1亿,超过了支付宝连续八年的绑定数量。
2014年春节,各大社交平台推出红包如表1。
2015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如期上线,再次掀起了羊年的红包大战,更是联合春节联欢晚会推出了"摇一摇"红包。
根据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2015年除夕全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
除夕22:34分,春晚摇一摇互动出现峰值,达8.1亿次/分钟。
"微信红包"的盈利并非是直接的收入现金,而是体现在2014年财付通用户量的激增,2015年微信支付使用次数的激增。
用户量的激增意味着有更多资金存入财付通这一电子银行,而使用次数的增加则意味着其资金流通度的增加。
二、"微信红包"营销方法(一)产品定位与传统红包和微博等线上红包相比,微信红包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1.与线下红包相比线下生活中的人们互相赠送的红包即是传统红包。
从传收方式上看,传统采用的是面对面的传收;从本身属性来看,它是纸质红包,往往红纸包内装有纸币,纸币金额不等;从红包金额来看,它依据接收双方的关系亲疏来划分红包等级,关系越亲密,红包内的金额数越大;从回馈的时间性上讲,传统红包的回馈更及时;从其代表的意义来看,传统红包的人情味更浓,实用性更强。
2024年红包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红包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红包市场作为一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并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注意力。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高度渗透,红包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旨在对红包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
2. 红包市场的背景2.1 移动支付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使用移动支付方式进行消费。
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使得红包市场得以迅速崛起。
2.2 社交媒体的高渗透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和用户活跃度的提升为红包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能够方便地分享红包活动信息,增加了市场的曝光度和用户的参与度。
3.1 消费者需求3.1.1 礼金传递方式的改变红包作为一种传统的礼金形式,通过红包市场得以实现线上线下的礼金传递。
消费者通过红包市场可以方便地向亲友送出红包,提高了礼金的传递效率和便利性。
3.1.2 社交互动的需求红包市场提供了一种社交互动的方式,消费者通过发送和领取红包来与朋友、家人互动,增强了社交关系的紧密性。
3.2 商家需求3.2.1 品牌宣传和推广红包市场为商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品牌宣传和推广渠道,商家可以通过发放红包吸引用户的关注,增加品牌曝光度。
3.2.2 数据分析和用户洞察红包市场平台通过用户领取和使用红包的行为数据,为商家提供了宝贵的用户洞察和消费行为分析,帮助商家优化产品和营销策略。
4.1 细分市场的崛起随着红包市场的发展,细分市场将逐渐形成。
例如,针对特定用户群体或特定场景设计的红包市场将得到更多关注和发展。
4.2 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红包市场将从传统的红包形式发展到更多元化和创新的形式,例如AR红包、虚拟现实红包等。
4.3 场景化应用的拓展红包市场将逐渐扩展到更多的场景中,例如在线购物、出行、餐饮等,使得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红包。
5. 总结红包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211244494_社交新媒体在人际传播中的出圈——以微信红包为例

科学课堂Science Classroom H▋引言自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十年间微信用户已经超过12亿。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10.47亿[1]。
从直观数据分析,微信用户几乎涵盖了绝大多数网民。
2014年1月27日,微信红包被加入微信应用,为用户提供收发红包、查收红包收发记录以及微信零钱提现等功能。
微信红包最高限额200元,发送红包的同时还可以添加一些文字和表情,逐渐成为微信用户日常使用的一项功能。
2015年春晚,微信红包上线第一年,除夕0点至19点,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亿次。
腾讯官方公众号“微信派”表示,2023年春节期间,微信发送红包超40亿次,拜年红包发送近6亿次。
▋一、出圈:微信红包得快速发展体现了社交媒体极速拓展微信红包功能上线以来,从最初的通过春晚实现微信红包的推广宣传,到今天微信红包成为微信用户习以为常的社交工具之一,成为用户互送祝福乃至日常小额交易必不可少的渠道,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微信的营销策略、传统文化氛围和用户的需求共同促进了微信红包的常态化发展[2]。
1.1 媒介技术的蓬勃发展媒介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广袤的成长空间,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让各种移动客户端打开了受众与世界联系的新窗口。
微信红包正是在媒介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爆发式增长的时间点被推出,传统受众有条件接触媒介并与之形成互动,微信红包的便捷性使受众传递信息的方式被改变,在原始的文字交流、图片交流以及语音和视频交流的基础上使用微信红包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直接而便利的交流方式深入人心。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拓展和延申”[3]。
微信红包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之一,不仅仅是从视觉、听觉等人的直接感官上进行了延伸,更是利用技术在人的情感上进一步延伸,微信红包正是在各种媒介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其人际传播的种种功能。
抢红包的利弊英语作文80词

抢红包的利弊英语作文80词In the digital era, the tradition of giving red envelopes, or "hongbao," has evolved into an online phenomenon known as "red envelope hunting." This trend, while bringing joy and excitement to many, also presents some significant drawbacks.One of the most obvious benefits of red envelope hunting is the fun and excitement it generates. It adds a new layer of anticipation and surprise to the traditional custom of giving money as a gift. It also encourages social interaction and bonding among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as they gather toget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hunt. Furthermore, it can be a great way to introduce children to the concept of saving and managing money.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downsides to this new trend. One major concern is the potential for addiction. As people become increasingly reliant on their smartphones and social media, the temptation to constantly check for new red envelopes can become overwhelming. This can lead to distractions and even interfere with daily activities.Another issue is the potential for financial loss. While most red envelopes contain small amounts of money, the excite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can sometimes lead people to spend more than they intended. This can be especially problematic for those who are already struggling with financial issues.Lastly, there are privacy concerns. When participating in red envelope hunts, users often need to share personal information or connect their social media accounts. This can leave them vulnerable to hackers and other malicious actors.In conclusion, while red envelope hunting can be a fun and exciting way to celebrate special occasions, it is important to be mindful of its potential downsides. We should enjoy this new tradition responsibly, ensuring that it does not overshadow the true meaning of giving and receiving gifts.**抢红包的利弊**在数字时代,发红包的传统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在线现象,被称为“抢红包”。
浅析微信红包的产品营销思维

浅析微信红包的产品营销思维作者:杜浩宇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03期摘要:目前,微信红包运用的非常广泛,有时候长辈给我们发红包或者朋友、同学有喜事都是微信红包代替,非常方便。
文章以微信红包的营销方式为写作对象,简要地介绍了微信红包,微信红包的特点以及微信红包的营销思维。
关键词:微信红包;营销思维;方便一、概述事实上,微信红包背后存在巨大的经济问题,它本质上是互联网经济的载体。
在传统意义上,红包是人们通过真钱增进友谊和感情的一种方式。
微信红包只能把真钱变成虚拟钱。
将它们发送到互联网上也能增强人们的感情。
微信红包的营销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趣味性。
红包在我们国家有祝福的特点,但是在偷红包的过程中,它会增加人们的感情。
在高中生中,在微信中偷红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这种兴趣也使得微信红包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并扩大用户。
第二,互动性。
微信红包需要多个主题的参与才能完成。
一个主题不能完成微信红包。
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增进友谊和相互理解。
第三,门槛低。
因为发送红包的门槛很低,所以没有必要拥有任何专业技术或者有很多钱。
对于学生来说,几元钱就可以轻易地发送红包来加强学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第四,利益性。
在营销过程中,如果目标无利可图,营销也将走向死胡同。
微信红包如此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可以获利。
人们可以通过偷红包获得经济利益,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参与热情。
微信红包能够迅速地抢占全国市场,除了有利可图之外,还具有其他红包软件不能替代的因素。
例如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红包的收发具有随机性,使得红包也充满了趣味性。
二、微信红包产品营销思维分析微信红包之所以红,从产品营销思维角度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核心原因:(一)“简单”的力量:移动应用场景的小而美它确实很简单。
“新年红包”只需三个步骤,就可玩转:填写红包信息、微信支付成功、发送给好友/微信群。
用户只需进入微信“新年红包”公众号,选择发几个红包、发放的金额,写好祝福语,通过微信支付,红包就包完了。
创新的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享

创新的市场营销策略案例分享市场营销是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已经不再足够,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来吸引用户,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案例,以供参考和借鉴。
1. 微信红包改变市场竞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新颖的互动方式,成为市场营销中的一大创新。
多年前,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推出了微信红包功能,用户可通过微信发送红包给朋友和家人。
随着用户数量的迅速增加,各类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一创新背后蕴含的商机。
一些电商平台与微信合作,开展了“抢红包大作战”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并购物。
通过在微信红包中隐藏优惠券、折扣码等激励措施,这些企业成功地吸引了用户的兴趣,提高了用户转化率。
微信红包的创新市场营销策略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成功。
2. 网络视频营销策略的崛起近年来,随着网络视频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网上观看视频,而不是传统的电视节目。
这一趋势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营销渠道。
许多企业开始将市场策略放在网络视频上,通过创意和有趣的视频内容来吸引用户的关注。
例如,某知名饮料品牌在某热门网络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有趣且张力十足的广告短片。
这些短片在传播过程中迅速走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通过与网红合作、加入潮流元素等,该品牌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3. 社交媒体策略的创新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企业意识到了社交媒体的巨大潜力,开始拓展社交媒体渠道,与用户进行互动,提高品牌曝光度。
某酒店品牌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独特的内容,与用户进行互动,提供优惠券和特别活动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关注。
此外,该品牌还邀请了一些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和网红到酒店体验,并发布相关的内容。
这种创新的社交媒体策略为该品牌带来了广泛的曝光度,提高了市场份额和营业额。
4.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营销策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来对市场进行更精确的定位和洞察。
2024年红包市场分析现状

红包市场分析现状引言红包市场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衍生品,在中国依然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随着手机支付、社交媒体的普及,红包已经成为人们在节日、聚会、庆典等场合的主要礼金形式之一。
本文将对红包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红包市场的发展趋势。
1. 红包市场规模红包市场规模是衡量红包市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近年来红包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中国红包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1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这一数据显示出红包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2. 红包使用场景红包的使用场景也是红包市场发展的重要方面。
红包最初在传统节日和亲朋好友间的互赠中应用较多,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红包的使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大。
目前,红包已经成为许多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电商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人们可以通过发送红包来祝福亲友、表达感谢、推广产品等。
此外,一些线下实体店铺也开始通过线上红包的形式吸引顾客,促进消费。
3. 红包形式与创新红包形式的不断创新也是红包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传统的现金红包形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出现了许多新型红包形式,例如电子红包、代金券、实物礼品等。
此外,一些创新型的红包玩法也逐渐受到市场的欢迎,如口令红包、拼手气红包等。
这些红包形式的不断更新和创新,不仅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也为红包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4. 红包市场竞争格局红包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红包服务提供商的竞争,二是红包平台的竞争。
在红包服务提供商方面,包括了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支付等大型支付平台,它们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支付渠道的便利性、红包使用的便捷性等方面。
而在红包平台方面,如微信、支付宝、淘宝等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则通过不断推出新的红包玩法、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等方面展开竞争。
5. 红包市场发展趋势红包市场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移动支付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红包市场的发展,使得红包的使用更加便捷;•社交媒体平台和电商平台红包功能的不断创新,将丰富红包玩法,提高用户的参与度;•线下实体店铺与线上红包的结合,将进一步促进红包的使用场景扩大化;•个性化红包市场的崛起,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社会化媒 体营销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认 为,印刷媒体(报纸与杂志),其2011~2015年复 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7.4%,其中报纸 CAGR为-5.1%,杂志CAGR为-7.4%.相比而言, 杂志比报纸更惨。社交媒体用户呈现快速增长态 势,日趋主流。社交媒体用户在城市居民中的百 分比已经从2013年的28.6%上升到2014年的34%. 社交媒体用户年龄结构呈现多元化:90后成为最 大人群,70、60、50后份额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 长。
分享状态@新浪微博
家庭录像@土豆 餐厅打分@大众点评
用户目标:得用户者得天下
移动支付可以获得哪些用户信息: a) 用户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卡 号、信用卡有效期、手机号、电子邮件地址、 账单地址、外汇购买额度等; b) 用户真实社交关系的基本信息;
未来是移动互联的天下, 腾讯通过微信占据用户的手机端, 用公众平台统治用户生活的每个角落, 用商业平台构建一个完整的日常生活生 态圈… 还有什么是企业不能在微信公号上不能 做的吗?
提纲
1.“抢红包”现象为啥这么火? 2.“抢红包”现象背后的商家和消费者 因素; 3.“抢红包”现象影响几何; 4.“抢红包”现象背后的营销社交化趋 势。
对传统媒体的互联网改造,开创了传统媒体和 互联网社交媒体融合新时代
传统媒体如电视和收音机最多的问题在于单向性,互 动联动性较少,微信摇一摇、支付宝“咻一咻”、微博等拓 宽了电视媒体的社交属性和内容库,摇一摇一键、微博话 题互动、支付宝咻一咻等将有限的电视节目拓展到网络无 限的资源中去了。现在电视可以“指挥”观众,观众也可以 影响节目的走势,这是双向连接。 通过支付宝、微信、微博等把电视、 手机和用户连接在一起,用户体验更社交 化,商业营销更场景化。
to fulfill the Needs of Consumers!
The Habit of Brand Communication The Change of Consumers’ Needs
• 大投放,大曝光,面向所有受
• 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
众
• 用户数据积累,依然主要是基
How to Create
Which makes smart voice, Through “WOW” Experience. – Precisely Deliver Brand Message, – Effectively Drive Positive WOM, – & Actually, Drive Business.
Which meet the Essence of Business,
社交化媒体的魅力
社会化媒体营销亦有称社会化营销,是利用社会 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 协作平台媒体来进行营销、公共关系和客户服务 维护开拓的一种方式。又称社会媒体营销、社交 媒体营销、社交媒体整合营销、大众弱关系营销。 在网络营销中,社会化媒体主要是指一个具有网 络性质的综合站点,而它们的内容都是由用户自 愿提供的,而不是直接的雇佣关系。这个就需要 社交思维,而不是传统思维模式。
商 优 家 惠 券
节 日 晚 会
广告精准投放和诂价借微信红包进一步催化, BAT将成为传统媒体节目好坏的测量专家,大 数据和营销精准投放的服务商。
抢红包本来就是一个广告平台,通过微信、微博、QQ、支 付宝其实可以识别声音,这必将使原来单纯的平面广告(从 某种意义来说电视广告也是“平”的)可以加速向富媒体广告 发展。 这种“抢红包”的模式天生就是一种收视调查的工具。因为每 个“抢红包”用户后台数据直接可以收集到或分析出用户的地 理位置,使用的手机品牌,看节目的时间长短,是否老观众, 对什么样的节目或片段感兴趣等等。同时由于关联到微信、 微博等,用户的社交属性也可以关联起来。
用
社会化媒体的特征
参与:社会化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
献和反馈,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公开: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可以免费参与其中,
他们估计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社 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的障碍——受保护的 内容除外;
交流(对话):传统的媒体采取的是“广播”的形
推动移动支付—— 推动促销模式—— 推动商业终端改造 ——推动全渠道发 展
提纲
1.“抢红包”现象为啥这么火? 2.“抢红包”现象背后的商家和消费者 因素; 3.“抢红包”现象影响几何; 4.“抢红包”现象背后的营销社交化趋 势。
“抢红包”病毒式传播关键在其背后 的社交网络,让产品通过顾客的社交 圈子不断的延伸产品的销售将呈现指 数型增长,而同时商家要利用圈子让 顾客得到更多的附加价值。这才相的群众
富二代
它
编辑
楼主
打酱油的
TA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于分享
将自己的对于生活的感悟、消费的经验通过网络分享 给每一个需要的人,这种分享完全来自于他的兴趣,来自 于无私。 正是因为这种分享的精神,铸就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 网络环境。
时事讨论@天涯 偷菜争车@开心网 心情日记@搜狐博客
微信强大的产品功能,满足 用户两个重要需求
社交需要:像QQ一样,成为 社交必备的通讯工具 生活需要:像淘宝一样,成为 生活必备的购买平台
未来=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用手机掌 控生活
人们为什么抢红包
满足三大需求
生活需求:讨收红包是习俗,抢红包解决了跨 地域和金额小人情尴尬问题; 社交需求:利用红包跟亲朋好友同亊客户互动, 增进了情感; 娱乐需求:平时0.1元1元,扔在地上都不一定 有人捡,但是拼运气、抢红包因为让多家玩得 开心,因此钱已经发得不重要了。
目标是:现金+银行卡 •银行卡:两天绑定2亿张银行卡, 支付宝过去用了8年,移动支付 市场份额从5%一跃飙升至20% •现金:7天60亿的现金流 •利息:18亿的现金沉淀,每天至 少产生300万利息收入
微信支付应用 1.“扫一扫” 2. 表情商包 3. 游戏支付 4. 手机话费充 值 5. 理财通 6. 嘀嘀打车 7. 精选商品 8. Q币充值 9. 电影票 10. AA收款
社会化媒体的核心是人,那么这些 人是谁?
OutMan
经济适用男
你
路人
贾君鹏
强人 篱笆女
凤凰男
达人
雷人
他
斑竹
People
她
白骨精
囧人
TA们身份囧异,无论 是楼主、打酱油的、达人、 Outman、篱笆女、贾君鹏 还是犀利哥!这些网络人 称背后,其实就是你我他。 TA们是4.2亿中国网友 中的一员(国家人口的 29.13%),是网友也是潜 在消费者,是企业不能忽 视的最具购买力的群体。
提纲
1.“抢红包”现象为啥这么火? 2.“抢红包”现象背后的商家和消费者 因素; 3.“抢红包”现象影响几何; 4.“抢红包”现象背后的营销社交化趋 势。
以“微信红包”为例——微信支付
以0成本推广费实现了微信和银行卡的绑定,目标 是现金和银联卡。让微信支付有了大批量的绑卡 用户,最难的第一步已经迈出
• 品牌必须挤进消费者“芳心”第
础信息(如手机号)
• 品牌推广停留在推新品,搞促
“WOW”
Experience
一阵营,才有机会被选择
• 消费偏好日益细分与个性化
• 消费者希望和自己喜爱的品牌对
销,单一追求人气
• 把Social Media当传统媒体使
话,提出自己的主张
• 消费决策,会更多地参考身边朋 友,网络KOL的建议
截至2016年1月,互联网红包在城市手机网 民中的渗透率为89.5%,接近九成。其中可 以直接提现或消费的红包最受欢迎,渗透 率达88.3%,而无法提现的优惠券类红包渗 透率也达到21.7%。
人们在几块钱钱甚至几分钱的相互拼 抢、讨要、分发中享受着移动互联带来的 欢乐,传统的“收红包”从此注入社交网 络的新时尚元素,连春晚这档中国最传统 的演艺节目都融入了移动互联的互动。
提纲
1.“抢红包”现象为啥这么火? 2.“抢红包”现象背后的商家和消费者 因素; 3.“抢红包”现象影响几何; 4.“抢红包”现象背后的营销社交化趋 势。
一组数据
《中国“互联网红包”大数据报告》表明, 在2015年除夕当天,几乎所有被公布的 “抢红包”数据都是历年新高:共有超4亿 名网友参与了“抢红包”,红包收发总量 超百亿个。其中, 支付宝红包总额达8亿红包总价值超过10亿。
式,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单向流动。而社会化媒 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这 就形成了一种交流;
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可以很快地形成
一个社区,并以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共同感 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
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
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
“抢红包”现象背后的营销社交化趋势
一个调查
红包你抢了吗?
你有敬业福吗?
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 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 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 网站参与抢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 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 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 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 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 完善之中…… 这是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 消费者和品牌从未如此相互贴近, 互动从未如此广泛深入。通过互联 网,消费者扮演着小米的产品经理、 测试工程师、口碑推荐人、梦想赞 助商等各种角色,他们热情饱满地 参与到一个品牌发展的各个细节当 中。
The Challenge of MKT in Digital World:
How to Effectively Make Voice out of Noise? & Ultimately, Create Value of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