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分类考试物理模拟题
2017物理高考分类(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O单元 近代物理初步

O1 量子论初步光的粒子性18.N3、O1[2017·北京卷] 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 nm(1 nm=10-9 m)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大连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雾霾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电离一个分子,但又不会把分子打碎.据此判断,能够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约为(取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真空光速c=3×108 m/s)()A.10-21 J B.10-18 JC.10-15 J D.10-12 J18.B[解析] 由E=hν,ν=cλ,可得E=hcλ=6.6×10-34×3×1081×10-7J=2×10-18 J,所以选项B正确.12.[2017·江苏卷]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C.O2、O1、F2[选修3-5](1)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________.图1A.42He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B.42He核比63Li核更稳定C.两个21H核结合成42He核时释放能量D.23592U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8936Kr核中的大(2)质子(11H)和α粒子(42He)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________.(3)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1 m/s.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 m/s 和2 m/s.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C .(1)结合能等于比结合能乘以核子数,故42He 核的结合能约为28 MeV ,A 错误;由图像可知42He 核的比结合能大于63Li 核的比结合能,故B 正确;两个21H 核结合成一个42He 核,结合能增加,故一定存在质量亏损,故要释放能量,C 正确;235 92U 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小于8936Kr 核中的,故D 错误.(2)由p =m v ,E k =12m v 2得p =2mE k ,所以质子和α粒子动能相同时,质子的动量更小.德布罗意波波长λ=h p =h 2mE k,所以波长之比为2∶1. (3)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甲v 甲-m 乙v 乙=m 乙v 乙′-m 甲v 甲′解得m 甲m 乙=v 乙+v 乙′v 甲+v 甲′代入数据得m 甲m 乙=32. 19.O1(多选)[2017·全国卷Ⅲ]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νa 、νb 的单色光a 、b 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 a 和U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k a 和E k b .h 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νa >νb ,则一定有U a <U bB .若νa >νb ,则一定有E k a >E k bC .若U a <U b ,则一定有E k a <E k bD .若νa >νb ,则一定有hνa -E k a >h νb -E k b19.BC [解析] 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 k =hν-W 0,该动能又会在遏止电压下恰好减为零,则eU =hν-W 0,其中W 0为逸出功,同种金属的W 0相同.若νa >νb ,则U a >U b ,故A 错误;若νa >νb ,根据E k =hν-W 0,可得E k a >E k b ,故B 正确;若U a <U b ,根据E k =eU ,可得E k a <E k b ,故C 正确;若νa >νb ,根据E k =hν-W 0可知hν-E k =W 0,由于是照射到同种金属上,逸出功W 0相同,故D 错误.2.N1、N2、O1[2017·天津卷] 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若增大入射角i ,则b 光先消失B .在该三棱镜中a 光波长小于b 光C .a 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 光不能发生D .若a 、b 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的遏止电压低2.D [解析] 由图可知,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成两束,棱镜对b 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 光的折射率,a 光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在三棱镜中,a 光的速度大于b 光,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故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B 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射入三棱镜的折射角r 与射出三棱镜的入射角r ′之和为60°,只增大入射角i ,则r 增大,r ′减小,故a 、b 光都不会消失,A 错误;光在玻璃表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C 错误;由于b 光的频率大于a 光的频率,若a 、b 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则a 光的遏止电压低,D 正确.O2 原子核23.F2、K2、O2[2017·北京卷]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射出的α粒子(42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 .用m 、q 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1)放射性原子核用A Z X 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 表示,写出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2)α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大小.(3)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 ,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Δm .23.[答案] (1)A Z X ―→A -4Z -2Y +42He (2)2πm qB q 2B 2πm(3)(M +m )(qBR )22mMc 2[解析] (2)设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 ,由q v B =m v 2R,T =2πR v ,得 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T =2πm qB环形电流大小I =q T =q 2B 2πm(3)由q v B =m v 2R ,得v =qBR m设衰变后新核Y 的速度大小为v ′,系统动量守恒,得M v ′-m v =0则v ′=m v M =qBR M由Δmc 2=12M v ′2+12m v 2 得Δm =(M +m )(qBR )22mMc 2说明:若利用M =A -44m 解答,亦可. 12.[2017·江苏卷] 【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 、B 两小题评分.C .O2、O1、F2[选修3-5](1)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________.图1A .42He 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B .42He 核比63Li 核更稳定C .两个21H 核结合成42He 核时释放能量D .235 92U 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8936Kr 核中的大(2)质子(11H)和α粒子(42He)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________.(3)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1 m/s.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 m/s 和2 m/s.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C .(1)结合能等于比结合能乘以核子数,故42He 核的结合能约为28 MeV ,A 错误;由图像可知42He 核的比结合能大于63Li 核的比结合能,故B 正确;两个21H 核结合成一个42He 核,结合能增加,故一定存在质量亏损,故要释放能量,C 正确;235 92U 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小于8936Kr 核中的,故D 错误.(2)由p =m v ,E k =12m v 2得p =2mE k ,所以质子和α粒子动能相同时,质子的动量更小.德布罗意波波长λ=h p =h 2mE k,所以波长之比为2∶1. (3)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甲v 甲-m 乙v 乙=m 乙v 乙′-m 甲v 甲′解得m 甲m 乙=v 乙+v 乙′v 甲+v 甲′代入数据得m 甲m 乙=32. 17.O2[2017·全国卷Ⅰ]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1H +21H ―→32He +10n.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 6 u ,32He 的质量为3.015 0 u ,10n 的质量为1.008 7 u ,1 u =931 MeV/c 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 A .3.7 MeV B .3.3 MeVC .2.7 MeVD .0.93 MeV17.B [解析] 氘核聚变反应的质量亏损Δm =2.013 6 u ×2-3.015 0 u -1.008 7 u =0.003 5 u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释放的核能E =0.003 5×931 MeV ≈3.3 MeV ,选项B 正确.14.O2[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图1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14.A[解析] 光滑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只有弹力,而弹力总跟接触面垂直,且小环的速度总是沿大圆环切线方向,故弹力一直不做功,A正确,B错误;当小环处于最高点和最低点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均竖直向上,C、D错误.1.O2[2017·天津卷] 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聚变反应的是()图1A.21H+31H―→42He+10nB.147N+42He―→178O+11HC.42He+2713Al―→3015P+10nD.23592U+10n―→14456Ba+8936Kr+310n1.A[解析] 21H+31H―→42He+10n是核聚变反应方程,A正确;147N+42He―→178O+11 H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反应方程,B错误;42He+2713Al―→3015P+10n是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的核反应方程,C错误;23592U+10n―→14456Ba+8936Kr+310n是铀核裂变的反应方程,D错误.O3 近代物理初步综合1.[2017·石家庄二中模拟] 如图K501所示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501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中间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强C.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D.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1.D[解析]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的“枣糕模型”结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中间没有偏转的为γ粒子,电离能力最弱,而穿透能力最强,故B错误;由图可知,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遏止电压与光的强度无关,故C 错误;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故D正确.2.(多选)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使得光电效应现象得以完美解释,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也是在光子概念的启发下提出的.关于光电效应和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B.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W0,则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W0 hC.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增大入射光频率,在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少D.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可以稍大于两能级间能量差2.BC [解析]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并不是光足够强就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 错误;金属的逸出功W 0=h ν,得ν=W 0h,故B 正确;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个光子的能量值越大,光子的个数越少,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故C 正确;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能量差,故D 错误.3.(多选)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C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D. 210 83Bi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210 83Bi 经过10天后还剩下25克3.BD [解析]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光子流,A 错误;氢原子辐射光子后,绕核运动的电子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 正确;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的轻核聚变,C 错误;100克210 83Bi 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25克,D 正确.4.[2017·湖北宜昌一调] 用如图K502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 照射光电管阴极K ,电流计G 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 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电流计G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图K502A .a 光的波长一定大于b 光的波长B .增加b 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 的指针发生偏转C .用a 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通过电流计G 的电流是由d 到cD .只增加a 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 的电流增大4.D [解析] 用一定频率的a 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知νa >νc ,a 光的波长小于b 光的波长,A 错误;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ν>νc ,增加b 光的强度不能使电流计G 的指针发生偏转,B 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电子从光电管左端运动到右端,而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流过电流计G 的电流方向是c 流向d ,C 错误;增加a 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 的电流增大,D 正确.5.(多选)[2017·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月考] 239 94Pu 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如图K503所示,其衰变方程为239 94Pu ―→235 92U +42He ,并伴随γ光子辐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503A .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B .核反应中γ光子的能量就是239 94Pu 的结合能C. 235 92U 核比239 94Pu 核更稳定,说明235 92U 的结合能大D .由于239 94Pu 比235 92U 的比结合能小,所以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5.AD [解析] 根据比结合能越大,越稳定,则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故A正确.核反应中γ光子的能量就是质量亏损对应的能量,故B 错误.235 92U 比239 94Pu 更稳定,说明235 92U 的比结合能大,所以239 94Pu 衰变时,会释放巨大能量,故C 错误,D 正确.6.[2017·河南南阳一中月考] 在正、负电子对撞机中,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对撞发生湮灭而转化为一对光子.设正、负电子的质量在对撞前均为m ,对撞前的动能均为E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普朗克常量为h ,则对撞后转化成光子的波长等于( )A.hc EB.h mcC.hc mc 2+ED.hc 2mc 2+E6.C [解析] 该反应方程为0-1e +01e →2γ,由于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所以质量的亏损为Δm =2m ,由质能方程,对应的能量为ΔE =2mc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2hν=2E +ΔE ,即有2hc λ=2E +2mc 2,所以光子在真空中波长λ=hc mc 2+E ,C 正确.。
2017年春季西安高新初三物理四模考试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四(期中)试题物理与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予质量:H-1 O-16 S-32 Cu-64 Zn-65 Cl-35.5 K-39 Cr-52 C-12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中考指定学生用计算器的质量大约是130gB.考场内的空气的压强大约是1000PaC.考场内的气温大约是37℃D.教室内大屏幕液晶电视的额定功率约为1k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香是一种特殊的气质,不是由分子组成的B.卢瑟福最早发现原子是可分的C.操场铺设塑胶,主要是利用了塑胶比热大的物理属性D.暖风习习,花枝摇曳,是力改变了花枝的运动状态3.如图所示是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它是通电后可以使用超声波将水雾化成小水滴并喷出.以下说法正确是()A.这个加湿器制雾的过程中,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B.水变雾的过程中,利用了声波具有能量的道理C.喷出雾渐渐消失,因为水发生了液化,这个过程会吸热D.我们可以看见雾,是因为水滴发出光进入了人眼4.我校地下车库采用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当摄像头拍摄到车辆车牌后,经计算机分析对此,对注册车牌予以识别,并控制电动机抬起栏杆放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拍摄车牌时,所成的实像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B.电动机抬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拦杆被抬起过程中,栏杆重力的力臂保持不变D.汽车匀速进入地下车库过程中,汽车的机械能保持不变5.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使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彰显了“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一的环保理念.现在,继“共享单车"之后,纯电动“共享汽车”也进入人们视野.相比于传统的汽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燃机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汽油的热值不随其质量的变小而变化C.电动车的蓄电池能完成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D.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噪声很小,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6.小明了解到磁悬浮技术如图(a)后自己设计了如图(b)电路,他将一块磁铁放在电磁铁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a)图(b)A.要使磁铁悬浮,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即可B.将磁铁NS极对调后,闭合开关,磁铁没有悬浮,应将P向右调节C.磁铁悬浮时,电磁铁对磁铁的磁力大于磁铁重力D.闭合开关,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源输出的功率变小7.小明家的电冰箱铭牌及所用电能表表盘信息如图所示,当只有电冰箱工作时,小明测得冰箱从启动到停止工作用了5分钟,下列有关该家用电冰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冰箱制冷时,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制冷剂的内能减小B.电冰箱的电源插头使用三脚插头,比二脚插头多出的一个插头是将外壳与零线相连C.电冰箱启动一次电能表闪16次D.电冰箱内照明灯泡的灯丝断路,将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8.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实验目的是()甲乙丙丁A.甲图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为观察没有点燃蜡烛是否与像重合,应从玻璃板左侧向右观察B.乙图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阻R由10Ω换为20Ω,闭合开关后,应将变阻器的P点向右移动C.丙图中,向外拉针管活塞,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因为水的沸点升高D.丁图中,闭合开关后,导体ab受力而运动,此实验即著名的奥斯特实验9.下列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滴加液体检查气密性粗盐提纯铁比在氧气中燃烧A B C D10.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面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A.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B.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C.金属之间活动性强弱关系:D.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度关系:11.今年3月份西安交警公布了110名酒后驾车的驾驶员或车主的调查信息.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B.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1C.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 D.K2Cr2O7中钾元素的的质量分数为18.2%12.下列关于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氧化物分类完全正确的是()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食物腐烂是氧气剧烈氧化的结果D.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14.分析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MnO2加速了KClO3的分解,所以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化学反应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C.硝酸钾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所以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也没有明显变化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5.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16.(3分)“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身边”.请回答下列问题:(1)陕西有很多闻名全国的特色食物,在乾州锅盔、肉夹馍、油泼面、陕北大枣中富僻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2)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秦岭山区隧道建设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铝合金、合成橡胶、钢材、沙石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3)温泉水对人体具有保健和美容的作用,蓝田汤峪的温泉闻名全国.温泉池中的水常采用“砂滤—活性炭—消毒剂”的净水工艺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性.17.(3分)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1)上述变化I、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2)变化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3)若“”表示氧原子,画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18.(4分)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1)从表可知,在60℃时,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硝酸钾__________克.(2)烧杯A是70℃时,含有100g水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右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到C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3)若要从含有硝酸钾与少量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适宜采用__________结晶的方法.(4)硝酸钾在农业生产中是一种化肥,它属于___________.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E.微量元素肥19.(5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图1 图2 图3 图4(1)图1中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纯金属比合金的硬度___________(填“大”或“小”或“无法确定”);(2)图2实验中白磷先燃烧,煤粉后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3)在实验室中经常用图3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4)图4实验得出的结论为:在空气中氧气约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4分)学习化学要善于总结物质之间的关系.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表示生成).(1)若A、B、C中都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并且A可用作干燥剂,则:B转化成C的过程在实验室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是一种单质,C是蓝色溶液,则:C转化成A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2分)21.(5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同学们在制出二氧化碳后又进行了相关的系列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用A装置制气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____________.(3)D装置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D装置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4)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整理实验室药品时发现一瓶未盖好盖子的氢氧化钠固体,为了探究此氧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同学们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知识回顾】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猜想】假设一:氧氧化钠没有变质假设二:氢氧化钠变质了【实验探究】同学们设计了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氢氧化钠变质了【讨论交流】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只有方法____________的探究过程是严密的.另外两种方法探究过程出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解释).【拓展迁移】(1)同学们继续研究氢氧化钠固体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过程如下:A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现象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将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的杂质除去,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取固体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溶液,过滤后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四、计算与分析题(共l小题,计5分)23.(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1)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2)所用稀硫酸溶液为50g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五、填空和作图题(共6小题,计19分)24.(3分)2017年1月18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之所以给它起名“墨子”’是因为墨子首先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的__________传播.该卫星运行在高度约500hn 的轨道.卫星与地面站对接利用了红、绿激光(红光从地到卫星,绿光从卫星到地),其中红光波长8l0nm 即__________m,如果卫星恰好在地面站正上方,红色激光从发出到墨子卫星恰好接收到,所经历的时间约_____________s.25.(3分)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容量锂硫二次电池”能量密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研究组研制的35Ah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566Wh/kg”(25℃测量),这是迄今世界上能量密度最高的锂硫电池.这里“Wh”是___________的单位,如果按照一次充电续航700公里的要求,车受到的阻力按700N计算,车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我们大致需要配备约_________KWh电量(取整数,不计其它能量损失),将只需要____________kg的电池,这对于车辆轻量化会有很大贡献.26.(3分)如图所示,“无叶电风扇”利用空气流动造成的气压改变从而形成风的原理.它的底座隐藏了一台超强吸入空气的电动机,它每秒吸入的空气量高达24升,空气再经过加压被带入环形的内壁中,从宽度只有1.3毫米的缝隙中向外喷出,这部分喷射空气因流速大,压强____________,周围空气_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这部分喷射空气流动,使风量可以增加到原来的15倍.风吹到人身上,感到凉快是因为汗液___________.无叶风扇吹出来的是连续不间断风流,不仅造型独特,清理起来也十分方便.27.(3分)在道路的拐弯处有时会放置凸面镜,这种镜子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_定律进行工作的.它成的是虚像,在你所学光学元件成像中,也成虚像的情况请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当人站在白墙面前时,不能像平面镜一样看到自己的像而是看到墙,这个过程中墙反射光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8.(3分)如右图所示,某同学已经获得了额定电压为6V的小灯泡的U-I图像.他将此灯泡、电源(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及开关正确连入电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向另一端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从8V开始减小,电流表的示数从0.3A开始增大.在开关刚闭合时,该同学没有观察到灯发光的原因_________,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功率是_____________W.为使灯安全,电压表的示数范围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29.(4分)按要求完成作图(1)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如图平面镜不垂直于桌面,请画出一条B处人眼看到烛焰上一点A的光路.(2)一个带电体A放在绝缘桌面上静止,B为轻质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当B静止时如图所示.请画出A 所受静摩擦力f A和细线对B的拉力F的示意图.图a图b六、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计19分) 30.(4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图-1 图-2 图-3 图-4(1)图-1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为计算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应直接测量_____________及物体浸入液体时测力计的示数F ,然后求差; (2)图-2中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图-3中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____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4)图-4中B 烧瓶内煤油温度更高,是因为在电流和时间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31.(7分)某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精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密度.甲乙丙(1)(1分)此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如图甲所示,木块所受的重力G=____________N .(3)(2分)如图乙所示,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如图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木块拴住,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如果不计摩擦和细线重,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水=____________(用上述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4)(2分)如果上述木块吸水,木块密度的测量值将比实际值____________(填“相同”、“偏大”或“偏小”).32.(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测定“3.6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及定值电阻R(估计约10Ω)的阻值.0.40图a 图b 表c 图d(1)(2分)闭合S1,S2,断开S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为1.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那么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___A,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测量电流,得到表c中数据,为使定值电阻的结果更准确,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2)(2分)闭合S l,S3,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泡L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d所示的U-I关系图像.由图像分析,灯的额定功率_________W;图像中所绘图像是一条曲线,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2分)若在进行(2)时发现电压表突然损坏,该组同学手边有多余电流表但无电压表,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明灵机一动,设计了如图e所示电路图,并进行如下操作:①调节滑片至阻值最大处,并同时闭合S l、S2、S3;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流表A1的示数为___________A时,发现电流表A的指针仍如图b所示;③根据公式计算出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图e(4)(2分)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也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从而改变____________,并获得多组数据,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综合题(共2小题,计16分)33.我校教学楼前都会有一个斜坡方便进入楼内,它是为方便轮椅通行而建立的,它就是斜面.小明测得某斜坡长4m,高0.5m,他想借助该斜坡将一箱子匀速拉上斜坡,测得该箱子重为800N.(1)使用斜面可以_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省功”);(2)若不考虑摩擦,需要推力是多少N?(3)若实际推力是125N,则它的效率是多少?箱子和斜面间的摩擦力是多少N?34.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家用足浴器,图乙和下表是它的原理图及参数,K为自动温控开关,当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断开,低于设定温庋时,自动闭合.红绿灯为足浴器的状况指示灯.请你通过分析进行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足浴器内底部有很多凸起的点,对人的足底有按摩作用,这是通过方法增大对足底的压强;(2)黄灯亮时,足浴器处于____________(选填“保温”或“加热”)状态;(3)保温时,电阻R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有多大?(注:指示灯消耗的功率可以忽略不计,保温功率是指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结果取整数).。
2017年陕西综合素质测试物理模拟题

12、下列关于物体的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物体的内能越大,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不变化
答案
C
解析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3、有关“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反映了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C.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温度升高时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将增大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答案
A
解析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商的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但分子的平均速率不一定大,因为不同物质分子的质 量不同; 由单个分子的速率、动能讨论温度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温度是大量分子表现出的宏观规律。故A正确。
5、一杯水和一个铁球,质量和温度均相同,则( ) A、两者内能相同 B、两者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C、两者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D、两者的分子速率均相同
2、对于20℃的水和20℃的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者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B、水银的分子平均动能比水的大 C、两者的分子平均速率相同 D、水银分子的平均速率比水分子的平均速率小
答案
AD
解析
温度相同的任何物体,内部的分子平均动能都相等,所以A对B错: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平均速率不一定相同,还与分子质量 有关,水银的分子质量大,平均速率小,所以C错D对。
答案
B
解析
两分子在平衡位置时势能最小是判断分子势能变化的关键点。根据分子力做功判断分子势能变化时要知道分子力的性质。根 据图象可知c点为平衡位置,则此处分子势能最小,故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分子力先为引力,后为斥力,所以分子力先对 分子做正功,到c点后对分子做负功,故可确定分子在c点速度最大,同理可知整个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故B选项正确。
2017物理高考分类(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N单元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N1 光的传播14.N1[2017·北京卷] 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图1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14.D[解析] 由图可知a光偏折程度比b光偏折程度大,所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选项中只有紫光的折射率大于蓝光的折射率,所以选项D正确.12.[2017·江苏卷]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B.N4、G2、N1[选修3-4](1)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A.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B.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C.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D.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2)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 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录音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 倍时,播出声波的________(选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人的眼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折射率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球体共轴.平行光束宽度为D,对称地沿轴线方向射入半径为R的小球,会聚在轴线上的P点.取球体的折射率为2,且D=2R.求光线的会聚角α.(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图1B .(1)时钟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走得快;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会看到它变慢,运动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故A 、C 正确.(2)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说明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减为原来的一半,也就是周期减为原来的一半,故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速度是由传播的介质决定的,介质没有变,故传播速度不变.(3)由几何关系得sin i =D2R ,解得i =45°则由折射定律得sin isin γ=n ,解得γ=30°且i =γ+α2,解得α=30°.34.[2017·全国卷Ⅰ] [物理—选修3-4](2)N1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 的半球体,O 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 、高为2R 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 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 之间的距离为0.6R .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图1(2)如图,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光路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对于OC 轴对称的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这样,从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从圆柱体底面中心C 点反射.设光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sin i=n sin r①由正弦定理有sin r 2R=sin(i-r)R②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OC的夹角为i.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sin i=LR③式中L是入射光线与OC的距离.由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sin r=6205④由①③④式和题给数据得n= 2.05≈1.43⑤34.N2、N1[2017·全国卷Ⅱ] [物理—选修3-4](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A.改用红色激光B.改用蓝色激光C.减小双缝间距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2)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底面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图1 34.[答案] (1)ACD(2)1.55[解析] (1)两相邻亮条纹间距Δx=ldλ,因λ红>λ绿,所以Δx红>Δx绿,故改用红色激光后,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增大,A正确;因λ蓝<λ绿,所以Δx蓝<Δx绿,B错误;减小双缝间距d会增大条纹间距,C正确;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l增大,会使条纹间距变大,D正确;光源与双缝间的距离不影响条纹间距,E错误.(2)设从光源发出直接射到D点的光线的入射角为i1,折射角为r1.在剖面内作光源相对于反光壁的镜像对称点C,连接C、D,交反光壁于E点,由光源射向E点的光线反射后沿ED射向D点.光线在D点的入射角为i2,折射角为r2,如图所示.设液体的折射率为n,由折射定律有n sin i1=sin r1①n sin i2=sin r2②由题意知r1+r2=90°③联立①②③式得n2=1sin2i1+sin2i2④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i1=l24l2+l24=117⑤sin i2=32l4l2+9l24=35⑥联立④⑤⑥式得n=1.55⑦2.N1、N2、O1[2017·天津卷] 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C.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D.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2.D[解析] 由图可知,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成两束,棱镜对b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光的折射率,a光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在三棱镜中,a光的速度大于b光,a光的频率小于b光,故a光的波长大于b光,B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射入三棱镜的折射角r与射出三棱镜的入射角r′之和为60°,只增大入射角i,则r增大,r′减小,故a、b光都不会消失,A错误;光在玻璃表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C错误;由于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D正确.N2 光的波动性20.N2、N3[2017·北京卷] 物理学原理在现代科技中有许多重要应用.例如,利用波的干涉,可将无线电波的干涉信号用于飞机降落的导航.如图所示,两个可发射无线电波的天线对称地固定于飞机跑道两侧,它们类似于杨氏干涉实验中的双缝.两天线同时都发出波长为λ1和λ2的无线电波.飞机降落过程中,当接收到λ1和λ2的信号都保持最强时,表明飞机已对准跑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天线发出的两种无线电波必须一样强B.导航利用了λ1与λ2两种无线电波之间的干涉C.两种无线电波在空间的强弱分布稳定D.两种无线电波各自在空间的强弱分布完全重合20.C[解析] 干涉与无线电波强弱无关,所以选项A错误.因波源固定,故由波源发出的两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不能发生干涉,所以选项B错误.两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间的强弱分布稳定,所以选项C正确.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间的强弱分布不能完全重合,所以选项D错误.34.N2、N1[2017·全国卷Ⅱ] [物理—选修3-4](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A.改用红色激光B.改用蓝色激光C.减小双缝间距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2)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底面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图134.[答案] (1)ACD(2)1.55[解析] (1)两相邻亮条纹间距Δx=ldλ,因λ红>λ绿,所以Δx红>Δx绿,故改用红色激光后,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增大,A正确;因λ蓝<λ绿,所以Δx蓝<Δx绿,B错误;减小双缝间距d会增大条纹间距,C正确;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l增大,会使条纹间距变大,D正确;光源与双缝间的距离不影响条纹间距,E错误.(2)设从光源发出直接射到D点的光线的入射角为i1,折射角为r1.在剖面内作光源相对于反光壁的镜像对称点C,连接C、D,交反光壁于E点,由光源射向E点的光线反射后沿ED射向D点.光线在D点的入射角为i2,折射角为r2,如图所示.设液体的折射率为n,由折射定律有n sin i1=sin r1①n sin i2=sin r2②由题意知r1+r2=90°③联立①②③式得n 2=1sin 2 i 1+sin 2 i 2 ④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i 1=l 24l 2+l 24=117⑤ sin i 2=32l 4l 2+9l 24=35⑥ 联立④⑤⑥式得 n =1.55 ⑦[2017·全国卷III ] [物理—选修3-4](2)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玻璃半球,O 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OO ′表示光轴(过球心O 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现有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图1(ⅰ)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ⅱ)距光轴R3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O 点的距离.(2)(ⅰ)如图所示,从底面上A 处射入的光线,在球面上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为i ,当i 等于全反射临界角i c 时,对应入射光线到光轴的距离最大,设最大距离为l .i =i c ①设n 是玻璃的折射率,由全反射临界角的定义有 n sin i c =1 ② 由几何关系有 sin i =lR③联立①②③式并利用题给条件,得 l =23R ④ (ⅱ)设与光轴相距R3的光线在球面B 点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 1和r 1,由折射定律有n sin i 1=sin r 1 ⑤设折射光线与光轴的交点为C ,在△OBC 中,由正弦定理有 sin ∠C R =sin (180°-r 1)OC ⑥ 由几何关系有 ∠C =r 1-i 1 ⑦ sin i 1=13⑧联立⑤⑥⑦⑧式及题给条件得 OC =3(22+3)5R ≈2.74R ⑨2.N1、N2、O1[2017·天津卷] 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C.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D.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2.D[解析] 由图可知,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成两束,棱镜对b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光的折射率,a光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在三棱镜中,a光的速度大于b光,a光的频率小于b光,故a光的波长大于b光,B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射入三棱镜的折射角r与射出三棱镜的入射角r′之和为60°,只增大入射角i,则r增大,r′减小,故a、b光都不会消失,A错误;光在玻璃表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C错误;由于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D正确.N3 电磁场电磁波18.N3、O1[2017·北京卷] 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 nm(1 nm=10-9 m)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大连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雾霾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电离一个分子,但又不会把分子打碎.据此判断,能够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约为(取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真空光速c=3×108 m/s)()A.10-21 J B.10-18 JC.10-15 J D.10-12 J18.B[解析] 由E=hν,ν=cλ,可得E=hcλ=6.6×10-34×3×1081×10-7J=2×10-18 J,所以选项B正确.20.N2、N3[2017·北京卷] 物理学原理在现代科技中有许多重要应用.例如,利用波的干涉,可将无线电波的干涉信号用于飞机降落的导航.如图所示,两个可发射无线电波的天线对称地固定于飞机跑道两侧,它们类似于杨氏干涉实验中的双缝.两天线同时都发出波长为λ1和λ2的无线电波.飞机降落过程中,当接收到λ1和λ2的信号都保持最强时,表明飞机已对准跑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天线发出的两种无线电波必须一样强B.导航利用了λ1与λ2两种无线电波之间的干涉C.两种无线电波在空间的强弱分布稳定D.两种无线电波各自在空间的强弱分布完全重合20.C[解析] 干涉与无线电波强弱无关,所以选项A错误.因波源固定,故由波源发出的两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不能发生干涉,所以选项B错误.两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间的强弱分布稳定,所以选项C正确.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间的强弱分布不能完全重合,所以选项D错误.N4 相对论12.[2017·江苏卷]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B.N4、G2、N1[选修3-4](1)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A.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B .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C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D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2)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 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录音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 倍时,播出声波的________(选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人的眼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折射率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球体共轴.平行光束宽度为D ,对称地沿轴线方向射入半径为R 的小球,会聚在轴线上的P 点.取球体的折射率为2,且D =2R .求光线的会聚角α.(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图1B .(1)时钟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走得快;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会看到它变慢,运动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故A 、C 正确.(2)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说明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减为原来的一半,也就是周期减为原来的一半,故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速度是由传播的介质决定的,介质没有变,故传播速度不变.(3)由几何关系得sin i =D2R ,解得i =45°则由折射定律得sin isin γ=n ,解得γ=30°且i =γ+α2,解得α=30°.N5 实验:测玻璃砖的折射率N6 实验: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2.[2015·全国卷Ⅰ]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 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 2相比,Δx 1________(填“>”“=”或“<”)Δx 2.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 nm ,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00 m ,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 mm ,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m.2.> 0.300[解析]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Δx =L λd,红光波长较长,所以红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较大,即Δx 1>Δx 2.根据题中数据可得条纹间距Δx =10.5 mm 5=2.1 mm =2.1×10-3 m ,根据Δx =Lλd 可得d =L λΔx =1.00 ×630×10-92.1×10-3m =3.00×10-4 m =0.300 mm.N7 光学综合1.[2017·广东佛山顺德一模] 如图K491所示,横截面为34圆的圆柱体光学器件是用折射率为3的某种玻璃制成的,其截面半径为R ,现用一细光束垂直圆柱体的轴线以i =60°的入射角从真空中射入圆柱体,不考虑光线在圆柱体内的反射,真空中光速为c .(1)该光线从圆柱体中射出时,折射光线偏离进入圆柱体光线多大的角度? (2)求光线在圆柱体中的传播时间.图K4911.(1)60°(2) 3R c[解析] (1)由折射定律n=sin isin r得sin r=sin in=323=12则光线射入圆柱体内的折射角为r=30°,由几何知识得,光线从圆柱体射出时,在圆柱体内的入射角为30°,在圆柱体外的折射角为60°,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出射光线偏离原方向的角度α=60°.(2)根据几何知识得到,光线在圆柱体中的路程s=3R传播速度v=cn=3c 3所以,光线在圆柱体中的传播时间t=sv=3R3c3=3Rc.2.[2017·广东肇庆二模] 如图K492所示,一个透明的圆柱体横截面的半径为R ,折射率是3,AB 是一条直径,现有一束平行光沿AB 方向射入圆柱体.若有一条光线经折射后恰经过B 点,则:(真空中光速为c )(1)这条入射光线到AB 的距离是多少?(2)这条入射光线在圆柱体中运动的时间是多少?图K4922.(1)32R (2)3Rc[解析] (1)设光线经C 点折射后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可得:n =sin αsin β= 3 由几何关系有sin βR =sin α2R cos β由以上两式解得:α=60°,β=30°所以CD=R sin α=3 2R(2)在△DBC中:BC=CDsin β=3Rt=BCv=3Rc3=3Rc3.[2017·安徽十校联考] 在一个圆筒内有一个折射率为n、半径为R的半球形玻璃砖,玻璃砖的平面与圆筒壁垂直,圆筒的半径也为R,此装置的剖面图如图K493所示.现有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玻璃砖的平面射向玻璃砖,有部分光线从玻璃砖中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1)射出玻璃砖的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最短时间;(2)要想所有光线都不从玻璃砖中射出,可在玻璃砖的平面上粘贴黑纸,求黑纸的最小面积.图K4933.(1)R c n 2-1 (2)πR 2n2[解析] (1)光线从玻璃砖射入空气,设全反射临界角为θ,则 sin θ=1n由数学知识得cos θ=n 2-1n当入射角等于全反射临界角θ时(上图中的光线a ),光线在玻璃中传播的距离为x =R cos θ光线在玻璃中的速度为v =c n光线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t =xv 解得t =Rcn 2-1.(2)设光线a 由空气射入玻璃的入射点与玻璃砖球心O 点之间的距离为r ,则 r =R sin θ所以黑纸的最小面积S =πr 2 解得S =πR 2n 2.4.[2017·安徽淮北一中模拟] 半径为R 的半圆形玻璃砖与厚度为32R 的矩形玻璃砖按图示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有一束光沿AO 方向射入,调整细光束使其在竖直平面内绕O 点顺时针转动180°至BO 方向.已知两种玻璃砖对该光束的折射率均为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矩形玻璃砖足够长,不考虑光的多次反射,试求:(1)垂直AB 入射的光由O 点到达桌面所需要的时间. (2)光线在转动过程中照亮桌面的长度.图K4944.(1)(22+6)R 2c(2)3R[解析] (1)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 =c n =c 2=22c垂直AB 入射的光由O 点到达桌面所需要的时间t =R +32Rv 解得t =(22+6)R2c(2)任一角度入射的光线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当i =90°时,r 有极大值,此时光照射到水平桌面上最右端M 点,则O ′M =R tan 45°+32R tan 30° 解得O ′M =32R接近BO 方向射入的光线照射到水平桌面上最左端与M 对称的位置,光线在转动过程中,照亮水平桌面的长度为L =2O ′M =3R .。
(陕西地区)2017中考物理总复习 仿真预测试卷二

陕西2017中考仿真预测试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得分: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6分)1.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B )2.长期以来,呼风唤雨一直是神话中“龙王爷”的权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成功地干预天气,如图所示。
在利用飞机播撒“干冰”(固态的CO2)人工增雨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C )A.飞机在播撒“干冰”过程中相对地面是静止的B.“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熔化吸收大量热量C.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D.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大于机翼下方的压强3.下列情景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A.小提琴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B.通过音调可以辨别出钢琴声与二胡声C.笛声的响度较大是因为笛管中的空气柱振动频率高D.音乐厅墙壁上的多孔结构是在声源处减弱声音4.善于归纳总结是学习的好习惯,下列四组连线是小李同学的学习笔记,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C )A.力与运动的解释:①同一物体的速度越快——受到的惯性越大;②当浮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时——物体一定静止在水中;③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到了平衡力B.物理问题与科学探究方法:①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控制变量法;②认识电压——类比法;③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等效法C.装置与工作原理:①弹簧测力计——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②电动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③天平——等臂杠杆D.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①用手机接打电话——电磁波传递能量;②夜间行车,驾驶室内不宜亮灯——漫反射;③使用高压锅——沸点与气压的关系5.对焦耳定律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D )A.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内能 B.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成正比C.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D.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不一定越多6.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D )A.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B.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飞机升力的产生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7.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
2017一模真题卷·高考物理【陕西榆林(理)】

绝密★启用前榆林市2017届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4题一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题一第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物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揭示的是自然规律,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社会。
下面四幅图中展示了一些应用,关于这些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天宫一号中太空“质量测量仪”测质量的实验,其测量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B.乙图是罗盘,它可以指示南北方向,其原理是由于指针受到重力作用C.丙图是防辐射服,其内部是用包含金属丝的织物制成,是因为金属丝很坚韧,有利于保护人体D.丁图是家用电磁炉,其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涡流来进行加热15.如图所示,一只可视为质点的蚂蚁在半球形碗内缓慢地杯从底部爬到a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碗对蚂蚁的支持力大于在b点的支持力B.在a点碗对蚂蚁的作用力大于在b点的作用力C.在a点碗对蚂蚁的摩擦力大于在b点的摩擦力D.在a点蚂蚁受到的合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合力16.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OABC,点A'、B'、C′分别是三条棱的中点。
现在顶点O处固定一正点电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BC所在平面为等势面C.将一正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A'B'移到B'点,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若A'点的电势为φA',A点的电势为φA,则A'A连线中点D处的电势φD一定小于17.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延伸到太空的轻质电梯,电梯顶端可超过地球的同步卫星高度R(从地心算起)延伸到太空深处。
这种所谓的太空电梯可用于低成本地发射绕地人造卫星,其发射方法是将卫星通过太空电梯匀速地提升到某高度,然后启动推进装置将卫星从太空电梯发射出去。
2017年春季西安益新等五校初三物理四模考试20170628141244

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全真模拟试题理化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l-35.5 Zn-65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倒车雷达超声波清洗机真空罩中的闹钟A B C D2.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它为人们带来的是更多意想不到的方便.关于手机的一些功能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声音信号的B.人们能看到手机屏幕上的信息是因为光的反射C.手机的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手机充电时是把交流电直接充入手机3.物理学中在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设计没有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 B C D4.关于下列运动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划皮划艇时,艇能前进是利用了船桨对皮划艇施加的向前的作用力B.竞走运动员比赛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C.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高于山脚下的气压D.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5.关于材料、能源及通讯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子电路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制成的B.石墨烯是一种透明、导电速度更快的导体C.卫星电视是通过电磁波接收和传送信号来的D.核能既是可再生能源又是新能源,所以应该大力发展核电6.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B.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奥斯特实验说明磁可以生电D.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可制成发电机7.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8.小俊在做电学实验时,连成的电路如下图所示,他所使用的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小电灯的灯丝电阻约为10Ω,电源是四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S闭合后,在保证电路安全且操作规范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0V B.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0.3A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0W D.小电灯的最大电功率为3.6W存放酒精灯检验氧气制取氢气过滤A B C D 11.2016年初美洲、非洲等国家相继出现寨卡病毒.寨卡病毒主要是通过人接触蚊虫而感染.使用驱蚊剂是一种很好的驱蚊方法.某驱蚊剂的主要成分为丙烯菊酯,化学式为C19H26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丙烯菊酯是一种纯净物B.丙烯菊酯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丙烯菊酯由48个原子构成D.丙烯菊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2.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了B.乙、丁可能属于氧化物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D.反应中共涉及四种分子和三种原子A.CO2、CH4、CH3COOH、C2H5OH等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B.、两种微粒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化学性质相似C.纯碱、石灰水、氨水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D.洗洁精和汽油都能除油污,除污原理相同15.将某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B.a至d段硫酸钠质量不断增大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D.c点比a点所含的溶质种类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16.(3分)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丝绸之路中输出的主要货物有: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货物丝绸中主要物质属于__________(选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2)茶叶中主要成分茶多酚(C22H18O11)属于____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物.(3)铁器容易生锈,主要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17.(3分)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图①图②图③(1)图①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①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A.最外层电子数B.内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2)图②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3)图③中所用到的原料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18.(4分)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下图是某同学验证三种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完成的部分实验.开始实验后B、D中都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而A、C中却没有明显的现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1)实验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D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3)开始实验后A、C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19.(4分)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3“增大”或“减小”).(2)KCl与KNO3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__________(填序号).A.10℃~20℃间B.20℃~30℃间C.30℃~40℃间D.40℃~50℃间(3)30℃时,将15gKCl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KCl的__________溶液(选填“不饱和”或“饱和”).(4)某温度时,向100g30%KNO3溶液中加入40gKNO3固体,溶液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降温后,溶液质量减少B.加水稀释,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C.升温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m(溶质):m(溶液)=3:1020.(5分)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硝酸钾、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2)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3)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4)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2分)21.(6分)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火柴、棉花及以下器材(如图1):图1(1)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待气泡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如图2)图2①请在图2中连接A和B,并将制取装置图补充完整;②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22.(6分)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结束后,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___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经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的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科学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乙猜想成立.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定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废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23.为测定某一批次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其中一瓶和一定量的锌粒进行了如下实验(不计每步损耗).步骤Ⅰ步骤Ⅱ步骤Ⅲ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锌粒.步骤Ⅱ:将Ⅰ称量所得锌粒转移至烧杯中,加入该盐酸充分反应.步骤Ⅲ:将Ⅱ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对剩余锌粒烘干、冷却再称量.(1)参加反应的锌粒的质量为__________g.(2)该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五、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计19分)24.西成高铁的线路设计长度643千米,高铁的运行时间预计3小时左右,则高铁列车全段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_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高铁全线都有按标准修建的防护栅栏实行封闭管理,原因是在列车高速行驶时,会使列车周围的空气流速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会使铁路两旁的人和物体被压向列车而发生危险.25.家里某用电器发生短路,熔丝立即熔断,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如下图所示,断开所有用电器的开关,用一个普通的白炽灯L作为“校验灯”,与熔断的熔丝并联,然后只闭合S、S1,若L正常发光,说明L1__________;只闭合S、S2,若L发出暗红色的光(发光不正常),说明L2__________(选填“正常”、“短路”或“断路”).通常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__________V,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26.下图是一种滑轮鞋的示意图,其中的滚动轴承是利用滚动带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滚轮与转轴之间的__________,滑轮鞋的内靴是用又厚又软的材料制成的,这样能增大脚与鞋之间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__________,使脚在鞋内感觉更舒适.在旱冰场上,穿着滑轮鞋的人用力向前推场地边的栏杆,人会向后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27.著名的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第一次利用图示装置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会__________.28.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从R的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Ω.甲乙29.(1)如图甲所示,一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在车厢顶部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竖直车厢壁刚好接触,作出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乙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甲乙六、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计19分)30.(4分)按要求完成填空.(1)通过图甲的实验可以测出物体A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甲乙丙(2)根据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图丙中的光屏上成的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3)下图丁所示的实验是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装置如图戊.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发现水的末温比沙子低,这说明__________吸热的能力更强.丁戊31.(8分)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燕和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导线若干.甲乙丙丁(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2)在连接实验电路中,应该将开关处于_____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__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3)小燕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4)故障排除后,小华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她直接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__________V,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她应将变阻器滑片向__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V.(5)完成了实验后,小燕利用收集到的多组数据,画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得出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7分)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下表:(1)根据表中前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甲乙(2)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__________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3)由表中第__________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4)由表中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__________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___J.七、综合题(共2小题,计16分)33.(8分)如图是在河道清理工地上工作的挖掘机,挖掘机的质量3000kg,两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1.5m2.挖掘机在6s内将装满铲斗质量为0.75t的泥沙挖起并送到岸边,泥沙被提起的高度为2m.(取g=10N/kg)则:(1)挖掘机的AOB部分是一个__________杠杆;(2)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工作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3)挖掘机每挖一次泥土并水平移送到岸边,对泥土做功多少?(4)若发动机的总功率是20kw,挖泥过程中挖掘机的机械效率多大?34.(8分)养生壶是一种用于养生保健的可以烹饮的容器,类似于电水壶,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一种新型材料,通过高温把这种材料的电子浆料(金属化合物)喷涂在玻璃表面形成面状电阻,在两端制作银电极,通电后产生热量把壶内的水加热.小明家买了一把养生壶(图甲),其铭牌如下表所示.图甲图乙小明关闭了家中的其它所有用电器,并在壶中加入初温为25℃的水,6min将水烧开(标准大气压下),求:(1)电能表上的“50Hz”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加热过程中家用电能表(图乙)的转盘转了300转,此过程中养生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如果养生壶的热效率是87.50%,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4)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5)养生壶工作时两端的实际电压是多少?(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物理_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_复习

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图中表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景,导体ab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a→b的是()A B C D2. 如图所示,物体A、B放在物体C上,在水平力F作用下,A、B、C一起向左匀速运动,则物体C受力的个数为()A 5B 6C 7D 83. 如图所示,实线为某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某一带负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M、N为运动轨迹上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粒子在M点的动能一定小于在N点的动能B 该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N点的电势能C 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D 该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N 点的加速度4. 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匀强电场,电场沿竖直方向.一带正电的粒子先后以不同的水平初速射入两平行板间,测得两次与电容器极板的撞击点到入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2.若不计重力,则两次水平初速之比是()A 1:2B 1:1C 2:1D 4:15. 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球的角速度等于B球的角速度B A球的线速度大于B球的线速度C A球的运动周期小于B球的运动周期D A球对筒壁的压力大于B球对筒壁的压力6. 如图所示.木块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1射入A 2v1+v23 B √2v12−v223C √2v12+v223D v17. 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作用,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则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下图中的(物体的初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取10m/s2)()A B C D8. 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如图所示,粒子源S产生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粒子产生出来时的速度很小,可以看作是静止的,粒子产生出来后经过电压U加速,进入磁感强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沿着半圆运动而达到记录它的照相底片P,测得它在P上的位置到入口处S1的距离为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当磁感应强度B不变时,加速电压U越大,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B 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当磁感应强度B不变时,加速电压U越大,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 C 加速电压U和磁感应强度B一定时,x越大,带电粒子的比荷q越m越小大 D 加速电压U和磁感应强度B一定时,x越大,带电粒子的比荷qm9. 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C 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D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10.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33天后,于2016年11月18日带教两名航天员顺利返回地面,任务取得了完美成功,但其中的惊险,恐怕没几人知晓.飞船在飞行中遇到空间碎片,一旦撞上,后果不堪设想,为此研究人员准备了600多个应急故障预案,假设飞船飞行中发现前方有一个空间碎片,为了避开航天碎片的撞击,需要改变运行轨道,对于变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降低运行速度,飞船将逐渐运动到较高轨道上,定位后,飞船的机械能增大B 降低运行速度,飞船将逐渐运动到较低轨道上,定位后,飞船的机械能减小C 加大运行速度,飞船将逐渐运动到较高轨道上,定位后,飞船的机械能增大D 加大运行速度,飞船将逐渐运动到较低轨道上,定位后,飞船的机械能减小11.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R T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1、R2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所接电压u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B 电压表的示数为51VC 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之比为1:4D 若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则R T的温度升高12. 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 (未起过弹性限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3mgB 从开始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圆环的加速度先变小后3L增大 C 圆环下滑的过程中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D 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弹性势能为√3mgL二、实验题(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3.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A 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 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 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2)他实验时将打点机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cm,s6=7.6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4Ω,额定电流约0.5 A);电压表:V (量程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5Ω);电源:E1(电动势3V,内阻不计);E2(电动势12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Ω);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其读数应为1.875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1)若用如图乙所示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的电阻,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2)若某次测量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为I,电阻丝两端电压为U,电阻丝的直径和长度分別为d、l,测得d、l、I、U表示的电阻率的关系式为ρ=________.(3)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有多个正确选项).A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 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 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 用U−I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三、计算题(共2小越,32分)计算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巧出数值和单位.15. 如图所示,宽度为l=lm平行光滑导轨置于匀强磁场中,导轨放置于竖直面内,磁感应强度大小B=0.4T,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里,长度恰好等于导轨宽度的金属杆ab在水平向左的拉力F=0.2N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金属杆ab的电阻为1Ω,外接电阻R l=2Ω,R2=1Ω.平行金属板间距d=l0mm,内有一质量m=0.1g的带电小液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取g=10m/s2.求:(1)金属棒中的感应电流I;(2)金属棒运动的速度v;(3)小液滴的电荷量及电性.16. 如图所示,半径R=1.25m的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质量为m1=0.2kg的小滑块A和质量为m2=0.6kg的小滑块B分别静止在圆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A沿圆弧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ℎ=0.05m.已知A 和B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0;(2)碰撞过程系统损失的机械能;(3)A和B最后停在桌面上的距离l.(二)选做题[选修3-3模块]17. 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B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 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 D 任何物体的内能就是组成该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E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是不同的18. 肺活量是人的一项重要生理指标,其大小可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素质状况,如图所示,它是一种测定肺活量(人在标准大气压下一次呼出气体的体积)的装置示意图,图中A为倒扣在水中的圆筒,测量前排尽其中的空气;测量时,被测者尽力吸足空气,再通过B管将空气呼出,呼出的空气通过导管进入A内,使A浮起,设整个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圆筒A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水的密度的为ρ,圆筒浮出水面的高度为ℎ,设外界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则被测者的肺活量有多大?选做题[选修3-4模块]19.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