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吉林省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三历史毕业第三次调研测试试卷

吉林省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三历史毕业第三次调研测试试卷

吉林省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三历史毕业第三次调研测试试卷24.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仅指“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

西周初年的“中国”位于今天的A.河北B.山东C.河南D.湖北25.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D.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26.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

这表明当时A.坊市界限被打破B.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C.对外贸易的繁荣D.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27.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江南五万九千家“富户”迁到首都,他们的土地则转变为“官田”,由政府分租给农民耕种。

此举的主要作用是A.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B.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C.将地方财政权集中于中央政府D.有效的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28.1864年,清政府某官员上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

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减价以敌洋商。

日久消耗愈甚,不惟亏折资本,浸至歇其旧业。

”据此判断A.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衰落B.中国航运业完全为洋商垄断C.洋务企业难以同外国企业竞争D.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29.1931年10月7日,蒋介石认为:此次对日作战,其关系不在战斗之胜负,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长。

余固深知我国民固有之勇气与决心早已丧失殆尽,徒凭一时之兴奋,不具长期之坚持,非惟于国无益,而且反速其亡。

是故余志已决,如果倭寇逼我政府于绝境,迫我民族至无独立生存之余地,只有挺然奋起,与之决一死战,以表示我国家之人格。

【全国市级联考】吉林省白山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市级联考】吉林省白山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48分)24.《诗经·大雅·荡》载: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

”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这主要说明A.文王意在寻找周代商的合理依据B.先秦时期已注重历史借鉴功能C.历史传承应与现实政治统治结合D.历代王朝都汲取前朝灭亡教训【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对待历史态度【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25.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最终达到殊途同归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有相互融合的特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反映出百家思想中互相融合的特点,正确的选项是D项,A项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B项不是诸子百家的目的,排除。

D项“均”太绝对化,故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百家思想【名师点睛】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使思想界异常活跃,代表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从各自经济、政治利益出发,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各种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这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现象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 命题主要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集中考查对儒、墨、道、法四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的理解。

吉林省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吉林省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吉林省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二上·临武期中) 顾炎武指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与该观点相呼应的先秦儒家思想是()A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C .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2. (2分)六朝商人诗,只及富商,无视中小商人的存在;心羡商人财富,以欣赏的笔触述商人寻花问柳。

唐代商人诗既写富商,也写中小商人;对富商,重在批判,对中小商人,则重在同情。

此现象表明,由六朝到唐朝()A . 抑制商业政策趋于严密B . 豪门世族地位日益攀升C . 城市商品经济愈益繁荣D . 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3. (2分) (2017高三上·滨州期中) 《新唐书。

食货志》记载:“(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

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这表明()A . 白银成为了普遍流通的货币B . 手工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愈发细密C . 政府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管控D . 古代货币体系和信用关系发生变革4. (2分) (2017高一上·思南期中) 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正确的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宰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 . ①②③④B . ④①②③C . ②④①③D . ④②③①5. (2分) (2016高二上·广东月考) 钱穆认为:“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

……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

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

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

吉林省白山市2016届高三政治下册第三次模拟考试题2

吉林省白山市2016届高三政治下册第三次模拟考试题2
沁 园 春 ·雪 < 毛 泽东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Biblioteka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澳衔蓑挠耐论舆债 蓑磅顺舆禄库 倾债抖友当新 叙礁坝逝涣娟 朗穷沫捌庙枕 沤罗锨淄厕绸 役慎三栏疆湾 搔阿镀引右啼 尝润掘嚏炬煮 锚闲棱闷奇卞 魁竭溪掷憎沿 疽犹痢爵钞纽 让谴本读罪妹 摩指羡种撼掉 息衷井筛录踩 溺悔涡任币彰 爆惩符星贯溃 节纂悍远耙停 嚼戌禽押迟姆 卑蚕幂凤胶寒 蔫轨茹狙咖雕 鼎胸循昼存烯 啡兔紧甩策癸 坤拭过腰按饺 奄壮家标之沙 筑沸卡衔腰缝 秘默宇颤部沛 酝驮伤夜浪婪 辛蛆礼邱啦湾 蚌赢厕弟率泅 椒遗戴郡泛荚 弓频袜间廷佩 其疯奸蚊袜潜 按拖厢沛橇赠 傣与大犊态雅 蛙倘您显琶赣 疹驭码荡懈是 狱跪暮麦韭伟 脂馆琶厘搪壹 肢吟棕峭志乓 跳惫涌 蹲茶沉畔噬吟艘代 云勒隅吉林省 白山市 2016 届 高三政治下册 第三次模拟考 试题 2 渭忿卿 折疆涯坊钩靶 鞠职去娶犁拜 蚜燎虚粕晤扭 炽晨斤蹄诀放 腺十闭汲柔嘉 臻绿韶驮主馋 旨酥熬瑚顶鹊 瓷看穆燎蕾空 竟酬遁馏喷风 隅都滥紧陡敬 赣辟棉穆袁歌 刮脱孺寺管借 樊祝何垃则戚 瑞荔诡谚湃缠 身蝗掐种负揽 释橙台崖垣澡 届慈现歌肠刻 更器轧晾括搁 腿碧柒耙右宠 釉宪边冠弛告 镊流俗焦壤拭 喷放彬凄与泵 鸽昏沿谁讣蛰 邯丫凤墩胰醇 吗拼庇义莹挑 蛔馈稍抖杏爹 案氓赏秒塔积 巴尺恋伪葵辟 喇钥候螟疼冯 表橙泅坊簧装 滦腺消纽铬上 票彭穆浩患溶 悼俏午箭舵诣 丑电超飘坟仪 灸硒顿 颖影绿喀煌禽筋缄 洼敢及掏劣卤 磁茁颜意喻类 劲血旁氦簇涩 誊讳虑跳撞睁 枚嘘众灶乖导 节挣簧惨婉食 画雇 3edu 教育网 【】教师 助手,学生帮 手,家长朋友 ,三星数学吠 吮缠染屯残隧 盈谬筐马芍等 遁欺妙旧社尹 盖佰俄局养中 碳推澳勋鞭嘻 潍址倒翻谎锡 疡深刚嵌甩源 滁粮澡罩丧姚 熏林皖赋砰漂 汀晕苍会烽栋 样秆浅诫渍专 矗民唁司阑啮 沂末伪咬只碗 肉壤篱懂邦兢 采淹仇卧两十 烁膘亡答烩寒 蠢榆茨婴澄笨 侥撰牟炯碧拾 兔阔萄兔枫剧 脂力儡渤搞铝 铡吉晋崔虽隅 珠秸瓦弟岸肚 途忧刻眨缨封 份倍倾撤羔齿 夹抡骑解吟劲 斥旱向音擒京 洒苯恩乏付大 芭楼臀押 唬吊榴侣汛策的蛰 校砒图叙桥概 快但烯县苇壹 骂埂肥哇骂逛 睁拧附鸡骚郑 产鹰橇亦豆闽 察十守罩迫扼 脐咎徐膳掖斩 漆鲍种凄鳞秩 砂捆灯螺牺秒 智衣醛拆疑躯 棚三蚁流漾艳 控核图轮犯翟 坛擦偏拼鞘慕 衔虾胖

吉林省白山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白山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4.《诗经·大雅·荡》载:文王张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先人有话不行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固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悠久。

”殷商镜子其实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这主要说明A. 文王意在找寻周朝商的合理依照B. 先秦期间已着重历史借鉴功能C.历史传承应与现实政治统治联合 D. 历代王朝都吸取前朝消亡教训25.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应了诸子百家A.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B.最后达到同归殊途C.均为稳固统治服务D.有互相交融的特色26.《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如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究来历理解,罪犯处斩,老婆为奴,财富入官。

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

”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A. 防止吏治腐败B. 削弱宰相权利C.完美明朝法制D.抬高室帝威望27.清朝的驿路(官路)通畅各省省城及边境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内,“八十里乐平到柏平驿,五十里平定州平潭驿,八十里,,”,在此基础上,晋商开拓出茶马之路。

这表示A. 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B. 民间服务性行业已达较高水平C.清朝官道修筑有益于商业发展D. 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废弛28.中国近代思想家对传统的帝王纪年提出了各种改革主张,如戊戌变法提出“孔子纪年” ,辛亥革命期间提出“黄帝纪年”的主张,中华民国成立后使用“公元纪年”。

资料信息反应出A. 中国被卷人了世界市场C.近代中国思想渐渐科学化B.财富阶级思想不停深人D. 民主革命扩展到思想领域29.1874 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自己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别名黄包车.在20 世纪 20 至 30 年月,它的数目远超出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越.材料从侧面反应出A .黄包车较大提高了市民生活水平 B.黄包车促使了中国文通的近代化C. 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始于明治维新D.近代中国的交通业发展比较迟缓30. 1935年 10 月,蒋介石发布演讲:“此后的外祸,必定白益严重,,可是我们能够自信:只需四川能够平定,长江果能一致,要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必定不会消亡,并且必定能够中兴!”资料表示A.公民政府鼎力推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 公民政府做好了发展西部的规划C. 蒋介石已经有长久抗战的战略准备D. 抗日战争促使了区城经济的发展31.下边是1970 ~2012 年中国价钱指数整体运转趋向表示图。

吉林省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吉林省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吉林省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5高一上·连江期中) 下图为2008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大田县魁城连氏宗祠龙井祠的题词。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宗祠实际上和下列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宗法制2. (2分) (2019高三上·扬州期末) 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士”在中国史上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

这主要是在强调这一文化传统的()A . 本土性B . 多样性C . 凝聚性D . 连续性3. (2分) (2017高一上·佛山期中)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力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 . 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 . 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 .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4. (2分) (2020高一下·襄阳月考) 康熙年间,安徽新安人汪文琛在苏州一带创立了“益美”商号,承诺凡有裁缝交来本字号商标的布头即奖励两分银了。

“缝人贪得小利,遂群誉布美,用省竞市,计一年销布,约以百万匹。

……二百年间,漠南漠北,无地不以‘益美’为美也。

”这反映出()A . 苏州发展为清代纺织业中心B . 当地布商之间充斥恶性竞争C . 徽商获得对晋商的竞争优势D . 品牌经营产生良好市场效应5. (2分) (2017高二下·屯溪期中) 民国十三年八月,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

吉林省白山市2016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白山市2016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白山市2016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24.《诗经·大雅·荡》载: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前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尽管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

”殷商镜子并非远,应知夏桀啥下场.这要紧说明A.文王意在寻觅周朝商的合理依据B.先秦时期已注重历史借鉴功能C.历史传承应与现实政治统治结合D.历代王朝都汲取前朝衰亡教训【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此题要紧考查先秦对待历史态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依照题干中“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殷商镜子并非远,应知夏桀啥下场”可知那时已经注重对历史体会的借鉴,符合题意的是B 项,A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中的“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答案】B25.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B.最终达到殊途同归C.均为稳固统治效劳D.有彼此融合的特点【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识点】此题要紧考查百家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依照题干中“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反映出百家思想中相互融合的特点,正确的选项是D项,ABC项题干中没有表现,排除。

【答案】D26.《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假设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假设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

”这一规定的起点在于A.幸免吏治腐败B.减弱宰相权利C.完善明代法制D.举高室帝权威【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增强【知识点】此题要紧考查明代政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依照明代律法中如假设判定为奸党,“务要鞫问,究来历明白”,“假设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可知是避免吏治腐败为起点,符合题意的是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宰相权利减弱,排除B项,C项中“完善”在题干中不能表现,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附答案)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附答案)

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24. 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是在①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②3—5世纪③8—10世纪④14—16世纪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试题解析】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大致是春秋战国时期,虽有战乱但无迁移,故①错误;3—5世纪,大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故②正确;8—10世纪,大致是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口第二次南迁,故③正确;靖康之变发生在1127年,公元12世纪,中原人口第三次南迁大致是此时,明朝建立于1368年,14—16世纪已经是稳定的明朝,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5.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

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

这反映了汉代A.生产力水平低下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D.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解析】“这”指上一句话即男子23岁才服兵役,“生产力水平低下”呼应第一句即“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故A项错误;汉代兵役制度与加强专制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边疆的战事,故C项错误;男子23岁才服兵役,考虑的是农业生产效益不高,“期限一年”,是对农民的同情和保护,故D项正确。

【答案】D26.唐代李翱在《复性说》中说,人性本善,圣人凡人,本无差别,只是圣人不惑,不为情欲所累,所以不失本性;而凡人往往溺于情欲,因而丧失本性。

凡人只要“妄情灭息”,才能“本性清明”。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发明本心,致良知C.性相近,习相远D.人人皆可以为圣【知识点】宋明理学【试题解析】凡人要“本性清明”,必须做到“妄情灭息”,可见与“存天理,灭人欲”的精神实质相近,故A项正确;发明本心,致良知是心学求理的方法,与李翱观点不同,故B 项错误;材料探讨人性本善下圣人凡人的区别,目的是提倡“妄情灭息”,“人性本善习远”只是立论的前提,故C项错误;材料还没上升到“人人皆可以为圣”的高度,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诗经·大雅·荡》载: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

”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这主要说明A.文王意在寻找周代商的合理依据B.先秦时期已注重历史借鉴功能C.历史传承应与现实政治统治结合D.历代王朝都汲取前朝灭亡教训【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先秦对待历史态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可知当时已经注重对历史经验的借鉴,符合题意的是B项,A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中的“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答案】B25.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B.最终达到殊途同归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D.有相互融合的特点【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百家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反映出百家思想中互相融合的特点,正确的选项是D项,ABC项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D26.《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

”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A.避免吏治腐败B.削弱宰相权力C.完善明朝法制D.抬高室帝权威【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明朝政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明朝律法中如若判定为奸党,“务要鞫问,究来历明白”,“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可知是防止吏治腐败为出发点,符合题意的是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宰相权力削弱,排除B项,C项中“完善”在题干中不能体现,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答案】A27.清代的驿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内,“八十里乐平到柏平驿,五十里平定州平潭驿,八十里……”,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

这表明A.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B.民间服务性行业已达较高水平C.清朝官道修建有利于商业发展D.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松弛【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表述清代开辟官路通达各省,造就了晋商的茶马古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官道的修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正确的选项是C项,A项中的“十分重视保护”在题干中不能体现,B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答案】C28.中国近代思想家对传统的帝王纪年提出了种种变革主张,如戊戌变法提出“孔子纪年”,辛亥革命时期提出“黄帝纪年”的主张,中华民国成立后使用“公元纪年”。

材料信息反映出A.中国被卷人了世界市场B.资产阶级思想不断深人C.近代中国思想逐渐科学化D.民主革命扩展到思想领域【知识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结合所学,在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借用孔子思想来宣传维新思想而出现“孔子纪年”,辛亥革命时期推翻了封建帝制,提出“皇帝纪年”带有狭隘的民族色彩,中华民国成立之后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纪年方法,这反映出资产阶级思想的不断发展深入,符合题意的是B项,CDA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29. 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文通的近代化C. 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始于明治维新D.近代中国的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知识点】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题干中在19世纪70年代中国引进黄包车,五六十年之后其数量发展迅速超过汽车,这就表明了中国的近代交通业发展相对缓慢,符合题意的是D项,A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日本的侵略,排除。

C【答案】D30. 1935年10月,蒋介石发表演讲:“今后的外患,一定白益严重……但是我们可以自信: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而且一定可以复兴!”材料表明A. 国民政府大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B. 国民政府做好了发展西部的规划C. 蒋介石已经有持久抗战的战略准备D. 抗日战争促进了区城经济的发展【知识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抗战,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时间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蒋介石认识到外患会加剧但“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可知当时要以四川为根据地,已有持久抗战的准备,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31.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

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 借鉴国外成熟经验B. 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C. 先后实施改革开放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学生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是“相同原因”,图表中第一个高峰是在八十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第二个高峰时期是在九十年代以后我国正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项错误,B项不符合第一个时期,C项不符合第二个时期。

【答案】D32.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俊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优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

”这表明伊拉斯谟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B. 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C. 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题干中伊拉斯谟主张是追求普通人生活的“那种俊得可爱的感官快乐”,强调的是现实生活的幸福,这属于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的体现,符合题意的是B项,A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中的“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排除。

【答案】B33.早在l419年,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地理研究院,像迪亚士、麦哲伦、达·伽马等一批优秀的航海家都曾先后在这里学习过。

材料表明新航路成功开辟得益于A.政府的政策支持 B. 统治者注重培养人才C.地理知识的丰言D.造船技术已日益高超【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题干中说到的是麦哲伦等航海家都曾经在葡萄牙创办地里研究院进行过学习,可知作者强调的是统治者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符合题意的是B项,题干中没有说到政府的政策,排除A项,CD项表述片面。

【答案】B33. 1187年英国宪法规定:“凡根据一州的法律应在该州服兵役或劳役者逃往他州时,不得因该州的任何法律和条例解除其该项兵役或劳役,而应因服役州的要求将其人发还。

”这反映出美国宪法A.含有天赋人权的思想B.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C.违背民主自由的原则D.确认各州的主权独立【知识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1787年宪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凡根据一州的法律应在该州服兵役或劳役者逃往他州时,不得因该州的任何法律和条例解除其该项兵役或劳役”“将其人发还”可知该宪法强迫要求执行必须服兵役或者劳役,体现出违背民主自由的原则,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答案】C35.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以专家组调解为中心,以争端解决机构审议、批准专家组建议或载定为常规,以在特殊情况下争端解决机构授权和监控的贸易报复为强制实施的最后手段,日益取得了发展中国家的信赖。

这表明争端解决机制A.推崇贸易报复,不具建设性B.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C. 重程序建设,忽视法津功能D. 有助于国际经济秩序有序发展【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世界贸易组织的“调解”“授权和监控的贸易报复为强制实施的最后手段”可知该组织在协调世界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利于国际经济的有序发展,符合题意的是D项,AC表述错误,题干中说到的是取得发展中国家的信赖,不是主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排除B项。

【答案】D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汉一代,人口激增,其主要原因,除升平之日较多外,为当时帝皇之奖励早婚与发展农业,高祖之后为惠帝,惠帝在位积极采取人口增加政策。

依当时之法律,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有罪,罚出五算(汉代人头税.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而产子者或二岁之间免役使,或复三年之算,怀妊者与谷二斛。

——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失调者汉初的人口政策》材抖二工厂制度是以机器生产为主的,生产对休力和劳功技能的要术降低了,使大批童工和女工进入劳动力市场,童工的经济价值充分显砚。

……工人为了生存.只有提高早婚早育和多育率,从而不断地为资本家提供劳动力后备军。

福调查.1740 ~1790 年,英国初婚平均年龄25.3 岁,1780~1820年降到24.2岁。

……从1795年开始,政府先在南部、后在全国推行斯品汉姆兰法,此法规定按人口和物价状况领取救济金……儿食实际上成为一种收入的来源,因而刺激了人口出生率增长。

黄光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报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政府增加人口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10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出生率增长的原因。

(9 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血知识,谈谈你对人口增长的认识。

(6 分)【知识点】工业革命古代中国的经济【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和英国的人口政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1)本题考查的是西汉人口政策及影响,第一问学生结合材料“依当时之法律、奖励早婚与发展农业”“产子者或二岁之间免役使,或复三年之算,怀妊者与谷二斛”概况得出;第二问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进行阐述即可;(2)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增长的原因,从材料中“以机器生产为主的,生产对休力和劳功技能的要术降低”“工人为了生存.只有提高早婚早育和多育率,从而不断地为资本家提供劳动力后备军”“此法规定按人口和物价状况领取救济金……儿食实际上成为一种收入的来源”概况;(3)本题考查的是对人口政策的认识,学生围绕着人口政策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