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

合集下载

机关公文写作及处理规范

机关公文写作及处理规范

机关公文写作及处理规范第1章公文写作基本知识 (3)1.1 公文的概念与分类 (3)1.2 公文的格式与结构 (4)第2章公文写作规范 (4)2.1 公文写作的一般要求 (5)2.1.1 明确公文写作目的 (5)2.1.2 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5)2.1.3 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5)2.1.4 严谨细致,保证准确无误 (5)2.2 公文写作的语言规范 (5)2.2.1 使用规范汉字和词语 (5)2.2.2 遵循语法和修辞规范 (5)2.2.3 保持语言简练、庄重 (5)2.2.4 适当使用专业术语 (5)2.3 公文写作的逻辑结构 (5)2.3.1 明确公文主题 (5)2.3.2 合理安排层次结构 (5)2.3.3 妥善处理逻辑关系 (6)2.3.4 注意行文顺序 (6)第3章常见公文写作技巧 (6)3.1 决定、通知、通报的写作 (6)3.1.1 决定的写作 (6)3.1.2 通知的写作 (6)3.1.3 通报的写作 (6)3.2 请示、报告、回复的写作 (7)3.2.1 请示的写作 (7)3.2.2 报告的写作 (7)3.2.3 回复的写作 (7)3.3 函、纪要、简报的写作 (7)3.3.1 函的写作 (7)3.3.2 纪要的写作 (8)3.3.3 简报的写作 (8)第4章公文处理流程 (8)4.1 公文拟制与审核 (8)4.1.1 公文拟制 (8)4.1.2 公文审核 (9)4.2 公文签发与发布 (9)4.2.1 公文签发 (9)4.2.2 公文发布 (9)4.3 公文归档与保管 (10)4.3.1 公文归档 (10)第5章公文收文处理 (10)5.1 收文登记与分发 (10)5.1.1 收文登记 (10)5.1.2 收文分发 (10)5.2 收文拟办与承办 (11)5.2.1 收文拟办 (11)5.2.2 收文承办 (11)5.3 收文催办与查办 (11)5.3.1 收文催办 (11)5.3.2 收文查办 (11)第6章公文发文处理 (11)6.1 发文拟稿与审核 (11)6.1.1 拟稿要求 (11)6.1.2 审核流程 (12)6.2 发文签发与印发 (12)6.2.1 签发流程 (12)6.2.2 印发要求 (12)6.3 发文送达与归档 (12)6.3.1 送达方式 (12)6.3.2 归档要求 (12)第7章公文管理规范 (12)7.1 公文保密与解密 (12)7.1.1 公文保密 (13)7.1.2 公文解密 (13)7.2 公文销毁与存档 (13)7.2.1 公文销毁 (13)7.2.2 公文存档 (13)7.3 公文电子化管理 (13)7.3.1 电子公文系统 (13)7.3.2 电子公文归档 (13)7.3.3 电子公文利用与共享 (14)第8章公文写作常见问题及处理 (14)8.1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14)8.1.1 格式不规范 (14)8.1.2 表述不准确 (14)8.1.3 语言不严谨 (14)8.1.4 缺乏条理性 (14)8.2 公文写作问题处理方法 (14)8.2.1 严格遵循格式规范 (14)8.2.2 提高表述准确性 (14)8.2.3 增强语言严谨性 (14)8.2.4 提高条理性 (15)8.3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途径 (15)8.3.2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5)8.3.3 积累素材与经验 (15)8.3.4 掌握公文写作技巧 (15)第9章公文写作与处理中的礼仪规范 (15)9.1 公文写作中的礼仪要求 (15)9.1.1 语言规范 (15)9.1.2 格式规范 (15)9.1.3 尊称与敬语 (15)9.1.4 内容严谨 (15)9.2 公文处理中的礼仪要点 (16)9.2.1 收文处理 (16)9.2.2 发文处理 (16)9.2.3 传递与交接 (16)9.2.4 回复与反馈 (16)9.3 公文写作与处理中的常见礼仪失误 (16)9.3.1 语言表达不清 (16)9.3.2 格式不规范 (16)9.3.3 尊称与敬语使用不当 (16)9.3.4 公文处理延误 (16)9.3.5 保密意识不强 (16)第10章公文写作与处理案例解析 (17)10.1 公文写作案例解析 (17)10.2 公文处理案例解析 (17)10.3 公文写作与处理经验总结与启示 (18)第1章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1 公文的概念与分类公文,即公务文书,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规定格式和要求,用以表达意图、记录事务、传达政策、指导工作、沟通信息、处理问题的一种书面文件。

国家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

国家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

国家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赵国俊)第一章概述大家好,欢迎进入中国人事人才培训网卫星课堂,今天我们这堂课要讲的内容主要是国家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大家非常清楚,公文是我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管理工具,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养成我们公文写作方面的能力,对我们每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天我们将用三个小时的时间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公文写作与处理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和公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第二章机关公文质量标准我要讲的主要是两个问题的内容,第一讲是机关公文质量标准,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汇总了国家党、政、军对公文质量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概括了共有十点,每一点是两个字,一共二十个字。

我们大家知道,公文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我们机关处理工作事务的质量,事务的质量应该是机关工作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公文的质量标准,质量要求,并且掌握相关的工作要求,掌握一些相关的方法和技巧,这一讲就主要涉及这一些内容,现在进入正题,刚刚讲过我们把公文的质量标准概况为二十个字,一共十点。

第一节公文的质量要合法就这样两个字:合“法”,这里所说的法,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法规,法令,比这个范围要宽,实际上这个法的概念,就是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还有上级的指示和相关的规定,或者换句话说,这里的“法”就是效力等级比你高的公务都在我这个法的范围之内,那我们这两个字的内涵就是要求大家在写公文,处理公文的过程中,要保证公文的内容,形式,程序手续这三个方面都要合法,都要合乎法律,法规,法令,党的方针政策,合乎上级的指示和相关规定。

为什么我们把合法作为第一位的质量标准,质量要求呢?因为大家都非常清楚,制发公文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法律行为,我们之所以需要制发公文,主要的是要达成我们特定的一个管理的目的,管理的目标。

这个目的、目标就是要使公文能够具备这样一种影响,这种影响我们叫它――执行效用,也就是说我们发公文的目的就是让公文产生执行效用,这种执行效用就是公文对对方工作行为的强制性影响,即我们制定公文就是要强制性地影响对方的工作行为。

公文写作与处理(精讲必背题)

公文写作与处理(精讲必背题)

公文写作与处理(精讲必背题)1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出自() [单选题] *A、《尚书》B、《周易》(正确答案)C、《汉书》D、《史记》答案解析:《周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这里说的“书契”,就指的是用文字作为物质载体而形成的文书。

2、公文是公务活动的() [单选题] *A、媒介B、重要工具(正确答案)C、形式D、工作方式答案解析: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3、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发文件的机关、部门或者单位,称() [单选题] *A、行文机关B、行文单位(正确答案)C、行文部门D、行文组织4、我国古代官府之间往来的公事文书,在三国以后多称() [单选题] *A、文书B、文件C、文案D、公文(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公文”一词,浮现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汉代多称文书,称公文较少。

三国以后,多称公文,指官府之间往来的公事文书。

5、从行文方向上来说,请示、报告是() [单选题] *A、上行文(正确答案)B、下行文C、平行文D、泛行文答案解析:D 选项为误导选项,答案选择A。

6、公文是机关公务活动的文字记录,于是具有() [单选题] *A、指导作用B、宣传作用C、法规作用D、凭据记载作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公文的作用:领导与指导作用、行为规范作用、传递信息作用、公务联系作用、凭据记载作用。

因此答案为D7、公文写作过程完成的标志是() [单选题]*A、形成草稿B、形成送审稿(正确答案)C、形成定稿D、形成正本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写作过程” .过程包括: (1)起草初稿 (2)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最后一步所以答案选择B 。

8 、1996 年5 月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了党的机关公文文种有() [单选题] *A、12种B、13种C 、14 种(正确答案)D、15种答案解析:1996 年5 月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办发[1996] 14 号),将在平时使用频率很高的“意见”列为正式文种,并调整了文种的罗列顺序,规定了党的机关公文文种有14 种。

公文写作与处理名词解释

公文写作与处理名词解释

公文写作与处理名词解释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1、命令是体现国家领导机关意志的下行公文。

它具有权威性、指挥性?、强制性和特点。

2、议案是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的建议性公文。

主要特点是⑴行文关系及办理程序的法定性。

⑵行文内容的单一性和可行性。

写作应注意什么问题:⑴提出的问题重要且已具备解决的条件。

⑵要注意提出的权限和时限。

⑶要注意行文格式和办理程序。

3、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

主要特点是:⑴内容重要。

决定一般都不是由个人作出的,而是由领导集团或权力机构,针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集体研究讨论后作出的安排和部署,因而其内容重要。

⑵政策性强。

决定涉及的问题重大,它公布后,对下级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活动有指导、导向作用,因而政策性极强。

⑶有约束力。

决定对有关人员具有约束力,它的执行是带强制性的。

决定的类型有:⑴指挥型?⑵个案型?⑶知照型指挥型的决定的写作一般由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写作时要注意做到决定理由充分,决定事项清楚,执行要求明确。

个案型的决定的写作一般由个案事实分析(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期望要求三部分组成。

针对个案做决定,主要目的是扩大影响,让群众学习榜样,警惕错误,所以事实分析要清楚,期望要求要具体。

4、决议是经领导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性公文。

特点有:⑴表达群体意志?⑵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类型有决策部署型?和结果公布型。

5、决定和决议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答:决定和决议都是下行的指挥性公文,在内容方面接近,侧重于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在文字表述方面,风格也一致,都要求准确、简洁。

决定和决议的不同在于:⑴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样。

⑵内容的范围不尽相同。

⑶发布形式略有不同。

6、指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指导工作的公文。

公文写作与处理(完整版)

公文写作与处理(完整版)

上级机关的询问。
9
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0
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1
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12 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 复问题,请示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3
会议 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分类 从不同角度,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机
公文写作与处理
海南省委党校文史部
目录
• 公文的概念、种类与分类 •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格式 •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例析 • 公文错漏评改 • 公文写作练习
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公文的概念、种类与分类
(一)广义的公文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
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时使用的书面材料。
专用公文:外交、司法、经济、科技、文教等
,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 知、通报、批复、会议纪要、下行的意见、答 复函等。
(3)平行文 平行文是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送交 的公文,主要有通知、意见、函等。 有的机关公文行文方向并不十分固定,在不 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归宿。如通知、意见、函。
2、按秘密等级分类 按照秘密等级,可将机关公文分为绝密 公文、机密公文和秘密公文。此外就是普通 公文。 (1)绝密公文 绝密公文是秘密等级最高的文件,它反 映的通常中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 (2)机密公文 机密公文是秘密等级较高的文件,它反 映的通常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机密。 (3)秘密公文 秘密公文是标有秘密等级公文中,密级 最低的文件,它反映的通常是党和国家的一 般秘密,但其内容也是不允许泄密的。

……

附件:1、××××××××

机关公文写作与规范化处理

机关公文写作与规范化处理

公文分类: 1.按公文的形成与使用范围划分:
(1)通用文书 A、法定公文:如命令、条例、通告、通报、请示、报告、 意见等13种或14种;B、事务文书: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 大事记、简报、开幕词、闭幕词、倡议书、介绍信等等。 (2)专用文书 财经文书:经济合同、协议书、意向书等 司法文书:通辑令、起诉书、公诉书、判决书、辩护词等 科技文书:科技合同书、科技项目鉴定书等 军事文书:命令、通令、通告等 外交文书:公报、声明、条约、协定、照会等
3、宣传教育作用
政机关公文,尤其是上级机关制发的指挥性 公文,重点是阐明 和国家的方针、 和措施,以 作为下级机关和个人规范;有的还直接表彰奖励 先进,批评惩处错误。
4、信息沟通作用
机关与机关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级 之间、非隶属的机关之间,因工作关系经常需要 交流信息、互通情况、商洽问题、协调步伐等, 这些联系沟通主要依靠公文来实现。
3.《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 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国办函〔2001〕1 号)
4.《中共中央办公厅公文主题词表》 5.《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一、公文的含义、特点与功能
(一)公文的含义与分类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 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 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 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字材料, 是传达贯彻 和国家的路线、方针 和 ,发布国家法律、法规及行政规 章,颁布行政措施,指导、布置和
6.按公文阅读范围划分: 发至省(军、部)级、地(师、司)级、县(团)级
以及传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发性公文4类。
(二)公文的主要特点 1.法定性:公文的制作者具有法定性,是根 据有关法律、法规成立,能以自己的名义 行使法定权力,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组织和 特定的个人,按照公务管理的需要,在各 自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内制作并发布公文。 2. 性:公文是 政机关进行政治及其他 公务活动的工具和载体,是公文制作者意 志、意图的体பைடு நூலகம்;公文往往是一种公权力、 公信力的象征,代表了发文机关的权威。 因而具有政治性或 性。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写作要点一、官方文件1、涵义:公文是党政机关处理党务政务,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处理行政事务所使用的正式文字材料。

2.功能:(1)是发布和传达机关决策的载体。

(2)执行或指导决策实施的工具。

(3)工作基础和检查凭证。

(4)官方联系的纽带。

(5)宣传教育手段。

3、特点:(1)内容上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

(2)效能上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

(3)形式上的程式化规范化。

(4)使用上的一定范围和时限。

(5)文风上的准确与庄重。

4.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处理、管理、整理(归档)、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有序的工作。

2、公文写作要求1、具有合法性,即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

2.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从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反对纸面主义和形式主义;它应该是真实可行的。

注重及时性。

3、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4、用语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

三、公文缮写要求1、序码根据规定,编制公文最常用的顺序码是:第一层:一、二、三;二楼:(I)(II)(III);三楼是1楼2. 3.......;四楼是(1)(2)(3)。

不到四层-0-选择2.号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阿拉伯数字应用于公历的世纪、年、月、日和小时;年份不能缩写。

例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

公文书写时间:行政机关公文用汉字书写,党的机关公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3.公文必须用蓝黑或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

四、公文的种类及写作(注:带*者为特有)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分为13类:*命令(令)、*议案、*公告、*公告、决定、意见、通知、通知、报告、请示、答复、,信件和会议记录。

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办发[1996]14号)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种类共有14种:*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公文写作与处理(全完)

公文写作与处理(全完)

公文写作与处理1.公文的作用有:领导与指导作用\行为规范作用\传递信息作用\公务联系作用\凭据记载作用.2.下列公文属于规范性公文的是:条例\规定.3.从文件的发送目的可将文件分为:主送件\抄送件\转发件\批转件.4.下列文种由《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有:议案\指示\会议纪要.5.下列公文属于上行文的是:请示\报告.6.按照公文的性质与作用划分机关公文的类别,公文可分为: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7.汉代以前,我国文书的载体材料一般为:金石\甲骨\青铜\竹木\缣帛.8.在我国古代,类似报告的陈述性公文主要有:书\表\奏\状\呈.9.公文质量在思想内容方面主要应做到: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10.公文质量在文字表达方面主要应做到: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为规范.11.公文主题的修改主要是看:主题思想是否鲜明\主题论述是否集中\主题挖掘是否深刻.12.在公文起草中,围绕发文主旨所收集的材料应当具有:真实性\典型性\适用性\时效性.13.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是:明确发文主旨\收集有关材料\拟出写作提纲\认真起草正文\反复检查修改.14.下列文本,具有实际效力的有:正本\试行本\暂行本.15.编制发文字号的作用是:可作公文的代号使用,便于查找和引用\便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16.公文标注主题词的作用是:可以准确简要地概括文件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提高文件检索,查询的速度\有利于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17.下列哪些文件的成文时间以批准时间为准:法规类文件\规章类文件.18.上行公文一般只确定一个主送机关,是因为主送机关多了:会造成责任不明的现象\会影响团结\会造成彼此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延误问题的及时处理.19.副本的作用主要是:传阅\参考\备查.20.在以下公文格式要素中,应标注在公文首部分的是: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21.下列文种属于直达基层组织或群众的行文方式的有:公告\布告\公报.不属于的是:简报\批复.22.下列行文方式属于越级上行文的是:市文化局行文给省政府\市文化局行文给国务院. 不属于越级的是:市文化局行文给省文化厅\市政府行文给省政府\区委行文给市委.23.下列可以联合行文的有:市政府和市委\市公安局与市工商局\市委与市委组织部. 不可以联合行文的有:市政府与市公安局\市政府与省政府.24.公文的行文关系是指机关之间的文件授受关系,它确定的根据有: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职权范围.25.以下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应使用平行文的有:甲省民政厅与甲省人事厅\AA大学与AA市公安局\甲省财政厅与乙市园林局.26.哪些机关有权发布命令:国务院\省政府. 无权发布命令的是:省委\县委\省委宣传部.27.命令的特点有:权威性\指挥性\强制性.28.命令的写作语言要求有:准确\凝炼\庄重\有力.29.指示的特点有:针对性\原则性.30.指示的正文包括:指示根据\指示事项\执行要求.31.下列属于下行文的有:意见\指示\决定\决议.32.决定的主要特点是:内容重要\政策性强\有约束力.33.下列属于告知性公文的是:公告\通知. 不属于的是:请示\议案\命令34.公告的写作要求有:符合权限\一事一告\内容明确\语气庄重\注意格式.35.常用的公报类型有:会议公报\统计公报\外交公报.36.通报的特点有:周知性\指导性.37.通报的类型有:表彰先进型\批评错误型\传达事项型.38.下列选项中,属于事务性通知的有:关于召开**会议的通知\关于国庆节放假的通知\**大学关于新生入学缴费的通知. 不属于事务性通知的有: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解决**问题的通知.39.下列古代文种中属于上行文的有:书\表\奏\揭贴\呈.40.报告的特点有:重陈述\有主见.41.按照行文的目的不同,报告可分为:呈报性报告\呈转性报告.42.下列哪些古代文种除汇报事项的内容外,还有请求上级指示的内容:奏\章\表\疏\呈.43.下列哪些文种属于下行文种:批复\指示.44.下列古代文种中属于平行文的有:关\移\书.45.请示的主要特点是:超前性\说明性\单一性.46.下列属于规章类文书的有:章程\守则\办法\条例.47.下列规章类文书属于党政机关法定公文的有:条例\规定.48.实施细则的写法有:章条式\条款式.49.下列文种属于计划类文书的有:纲要\规划\安排\计划.50.计划类文书的特点有:目标的前瞻性\操作的预想性.51.下列属于讲话类文书的有:开幕词\闭幕词\答谢词\欢送词\讲话稿.52.讲话类文书的特点有:口头性\直接性\针对性\情感性.53.开幕词的结尾要有:鼓动性\号召性\预祝性.54.简报报头应该由下列哪部分组成:期数\编印机关\印发日期.55.开幕词的作用有:指导性\方向性\基调性.56.提案一般在下列哪些会议中使用:政协会议\职工代表大会.57.会议开幕词需阐明的问题包括:会议宗旨\会议议题和议程\向与会代表提出希望.58.闭幕词是在大会结束时,由主要领导人向大会宣读的书面文稿,其作用往往具有:总结性\激励性\评估性.59.公文处理工作的特点有:政治性\时限性\机要性\规范性.60.公文处理工作的作用主要有:助手作用\纽带作用\查考作用.61.下列哪些机关的文书工作组织形式采用集中形式:普通中小学\普通高校.62.下列哪些机关的文书工作组织形式采用分工形式:省委\省政府.63.下列哪些环节属于发文办理程序:拟稿\审核\用印.64.公文登记的主要形式有:簿册式\卡片式\联单式.65.下列文书不必登记的有:介绍信\请柬\便函.66.凡属一般业务、事务性工作的公文,可由下列哪些人员负责签发:机关领导人\秘书处长\办公室主任.67.下列哪些机关的文件整理(立卷)工作,应采取集中形式:乡政府\村民委员会\中学\街道办事处.68.下列哪些机关的文件整理(立卷)工作,应采用分工形式:省委\省政府.69.下列应该整理(立卷)的文件材料有:定稿\法规性文件的草稿.70.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长期保管\短期保管.71.归档章的填写要求主要有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机构\问题.72.归档文件目录封面的内容主要有:全宗名称\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73.归档文件目录的具体填写要求包括: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74.档案盒盒脊或底边设置检索项,包括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起止件号\盒号.75.归档文件的分类方法包括:年度分类法\保管期限分类法\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单选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公文是:甲骨文书.2.我国最早出现的上行公文是:书.3.文件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末.4.下列公文,属于平行文的是:函5.下列各项全是公布文件的是:公报\公告6.下列公文属于指挥性公文的是:意见.7.下列公文属于知照性公文的是:通报8.下列公文属于规范性公文的是:办法.9.下列公文属于报请性公文的是:请示.10.公文是机关公务活动的文字记录,因而具有:凭据记载作用.11.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体式的文书称为:公文.12.“《书》者,政事之纪也”,出自:《荀子》13.机关或组织的法定地位赋予其在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处理公文的权力.14.“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典论.论文》.15.属于机关日常工作的公文,应由下列哪类人员起草:文秘人员.16.重要的指挥性、指导性文稿,应由下列哪类人员起草:机关负责人.17.公文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字.18.公文写作是:代机关立言.19.公文写作兼用多种表达方式,主要使用的是:说明.20.公文撰写中如引用了相关文件内容,应予注明,注明的方式是:先注文件标题,后注发文字号.21.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和逻辑,是公文写作的:文字表达要求.22.公文中运用叙述的方法主要是:顺叙.23.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24.下列各项哪种属于固定组成部分:发文字号.25.下列各项哪种属于选择项目:签发人.26.一般公文的成文时间以下列哪种时间为准:签发时间.27.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其成文时间一般以下列哪种时间为准:会议通过的时间.28.规范性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以下列哪种时间为准:批准时间.29.一般的日常事物性公文的成文时间以下列哪种时间为准:印发时间.30.多个机关联合发文,须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31.公文装订一律采用:左侧装订.32.机关制发文件的惟一可靠的标准稿本是:定稿.33.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构成:公文文体34.现实执行中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发布于:1999年35.建国以后,为继承解放区革命政权公文体式的优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文件纸型与格式的规定》,这份文件发布于:1950年36.公文的文体,表达方式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称之为:公文体式.37.下列情况属于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是:省政府与市政府.不属于的是:省政府与省委\省政府与市委\省政府与省军区.38.下列情况属于业务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的是:省教育厅与市教育局. 不属于的是:省委与市委\省政府与省教育厅\省政府与县政府.39.下列情况属于不相隶属关系的是:省教育厅与县公安局.属于相隶属关系的是:省政府与县政府、省教育厅与县教育局、省政府与省教育厅. 40省委行文给市委,属于:逐级下行文.41.省委的文件同时发给市委、县委,这种行文方式属于:多级下行文.42.报纸全文刊登的国家领导人讲话,属于:直达基层组织或群众的下行文.43.省公安厅行文给国家安全部,属于:逐级上行文.44.市政府行文给省政府并报国务院,属于:多级上行文.45.市教育局行文给物价局,属于:平行文.46.《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在文件上应注明签发人、会签人的姓名的是:上行文.47.1956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发出通知,要求文件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48.确定党的各级组织的隶属关系与职权范围的基本依据是:《是中国共产党章程》49.机关之间的一般性关系又称为:不相录属关系.50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只能使用平行文.51.命令的文种性质是:指挥性.52.议案的文种性质是:建议性.53.意见的文种性质是:指导性.54.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55.决议的文种性质是:指导性.56.对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在行文时应使用:决议.57.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决策或安排的公文,其作用为:指导性.58.建国以前,我党领导的红色政权使用过的文种是:“训令”.59.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将“议案”列为国家行政机关法宝公文文种是在:1993年.60.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用:指示.6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用:公告.62.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63.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用:通知.64.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用:通报.65.下列哪种公文是各类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通知.66.《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通知》是:发布性通知.67.通知产生于:民国时期.68.机关\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文件是:公告.69.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和解放区政府用于公布事项的文种有三种即:公告\通告\布告.7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的公告》属于: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71.下列属于陈述性公文的有:报告.72.下列属于报请性公文的有:请求.73.批复的文种性质是:指示性.74.函的文种性质是:交往性.75.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讨论问题用:商洽函.76.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用:请准函.77.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用:会议纪要.78.规定的文种性质是:规章性.79.党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系统规范某一方面工作、活动、行为等的法规性公文称为:条例.80.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规范某方面工作的规章性公文称为:规定.81.从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看,《政府工作报告》属于:综合报告.82.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应使用的文种是:报告.83.请求的内容应当具有:单一性.84.将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的依据是: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85.将“报告”与“请示”分开的规定,始见于:1957年86.下列规章类文书中属于党政机关法宝公文的是:条例.87.阐明一个组织的性质、宗旨、任务、成员、机构、活动方式、经费来源等用:组织章程.88.为办理某项工作而制定的规章制度,称为:办事章程.89.特定范围内的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称为:守则.90.针对现实中发生的较重要的问题,做专门调查后,利用调查材料写成的书面报告,称为:调查报告 .91.经常使用表格的文种是:计划.92.机关团体,在实施计划或完成任务后对已做工作进行概括、评估的文书是:总结.93.守则最突出的特点是:简洁易记.94.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来制定的文书是:实施细则.95.领导人在会议上的发言一般称为:讲话.96.宾客在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时,向主人表示感谢用:答谢词.97.将本机关本部门工作的重大公务活动或重大事件按年、月、日的先后顺序如实记载的文书称为大事记.98.简报的正下方应标印:期数.99.“简讯”、“动态”都属于:简报.100.简报的最突出特点是有一个独特的:报头.101在各种级政协会议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上,政协委员和职工代表提请会议审议事项的公文文种是:提案.102从行文方向上说,简报是一种:向上、向下和平行单位都使用的文书.103.闭幕词的开头主要是:概括总结大会的主要成果.104如实记载会议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的文书是:会议记录.105.公文处理工作应该由下列哪一部门完成:秘书部门.106在一个机关内部,它的公文处理工作是由: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107某中学的文书工作组织形式一般采用:集中形式.108国家教育部的文书工作组织形式一般采用:分工形式.109.各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通常都纳入机关的:综合性办事机构.110.在公文的形成、办理、时管理和整理归档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注重的是:规范性.111.机关公文处理工作除了公文的拟制、办理、管理之外还有:整理归档.112.下列环节属于收文办理环节的是:批办.113.写明由领导人亲启的封件,一般由下列哪类人员拆封:领导人.114.公文的传阅应该以下列哪类人员为中心:文书人员.115.对外催办工作一般是由:承办人完成.116.审核工作一般是由下列哪类人员完成:办公室主任.117.凡以机关名义发出的公文,应由下列哪类人员负责签发:机关领导人.118.以机关内某个部门名义的发文,签发工作应由下列哪类人员完成:部门负责人.119.拟办意见一般由办公部门负责人或者:业务部门承办人提出.120.公文在机关内部从形成到处理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环节称:公文办理程序.121.机关文书部门对那些必须办理答复的文件,根据承办时限的要求,及时地对文件承办的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的环节称:催办. 122.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收文和发文都要经历的程序是:登记.123.在以下收文登记项目中,属文件材料自然特征的是:来文字号.124.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收文和发文都要经过的程序是:审核.125.归档文件的整理(立卷)工作,应由下列哪一部门完成:文书部门.126.下列哪类人员,具体负责整理(立卷):内收发127.以机关名义召开的会议所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下列哪个部门整理归档:秘书部门.128.机关临时机构形成的文件,应由下列哪个部门整理归档:临时机构.129.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是:件.130.“件”内文件的排列方法是: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131.归档文件区分年度时,一般以下列哪种日期为准:签发日期.132.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其中永久是指50年以上,长期是指15-50年,短期是指15年以下.133.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结合都是:公文整理(立卷).134.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称为:归档文件整理.135.《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提出的整理方法适用于:各种纸质文件材料.136.把“件”作为归档文件整理单位的出发点是:检索的实际需要和减轻立卷的工作量.判断题1.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2.请示属于报请性公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3.党的机关不得单独使用"命令"这一文种.命令是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公文4.议案是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使用的专用文件.议案是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担请审议事项的建议性公文.5.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具有法定地位的机关与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有自己主管的事务和办事意图,它们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体现自身意志的文件材料,它是公文形成的必要条件.6.机关的年度总结属于机关重要公文,应由秘书部门负责人或机关领导人亲自起草.7.语言文字是公文的第一要素.8.公文写作是被动写作.是在机关或组织的领导授意之下以被动的方式进行的.9.公文写作是代表机关组织说话的.是代机关立案,不代表写作者的意志,而是机关的意志.10.公文写作的时限性强,但不是所有的公文都要求做到快写快发.有些公文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快写快发不一定达到理想效果,应根据公文的缓急程度,在规定时间内适时完成制发工作.11.公文写作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并以说明为主.12.会议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以会议通过的时间为准.13.多个机关的联合行文,须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14.修订本和正本一样具有法定的实际效力.15.请示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不可多头主送.否则会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诸如上级机关之间的矛盾,或批复意见不一致,致使下级机关无所适从,正常工作无法开展等.16.正本供向外发出使用,存本留存在本机关.17.公文的正本不等于定稿.正本是依据已签发定稿制发的正式文件,定稿则是制发文本(含正本)唯一可靠的标准稿本.18.强调公文体式的规范化,是从增强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方便公文的处理与管理来考虑的,不是出自版面形式美观大方的考虑.19.省政府与县委二者属于不同系统,无隶属关系.20.省政府的公文同时发给市政府、市教育局,这种行文方式属于多级下行文.多级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的公文同时发给多级下级机关的行文方式.21.县公安局行文给省妇联,这种行文方式属于平行文.因为二者是不相隶属关系.22.机关的重要的指挥性公文(如:方针政策),应以机关的名义行文23.对不同系统的机关,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都属于不相隶属的关系.不能发出命令、决定等领导指挥性文件.因为24.根据行文规则的要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不能直接对下级领导机关发布领导性公文.它们属于不相隶属关系.25.牵涉到几个部门的问题,部门之间要先协商一致或经上级裁决,然后向下行文;未经协商一致或未经上级裁决,一律不得各自向下行文.26.向上级机关的行文,或者要求对方机关办理答复的公文,只能确定一个主送机关.27.根据行文规则规定,凡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公文,应根据公文的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答复其请示的事项.28.经批准在报刊上全文(或公开)发布的公文,应当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发文机关可不再行文.29.行文关系是根据机关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所确定的机关之间的文件授受关系,与机关级别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不是根据机关级别确定的).30.就行政系统而言,国家最高领导人,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乡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发布命令.31.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使用的建设性公文是议案,而政协会议期间一般使用提案.3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33.指示是党的机关使用的文件,行政机关不用.34.意见可用于上行、下行和平行三种方向.35.议案属于建议性公文.36.就行政系统而言,国家最高领导人、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乡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发布命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了这些机构和人员有发布命令的权限.37.议案是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特定公文.38.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而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39.统计公报必须由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或国家指定的机构发布,任何机构不得随意发布全国性、地区性的统计数字.40.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应用"通知"41.公告的写作要求"一事一告"的原则,不要把性质不同的事放在一起.42.通报的主要(特有)功能是表彰先进、批评错误.而传达事项的功能则有不少下行公文都具备.43.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应用"函"行文.44.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时应用请示行文.请示和报告是两个文种,不可混用.45.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应用规定.46.条例是由党政领导机关制定和发布的系统规范某一方面工作、活动、行为等的法规性公文.47.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必须做出批复,这是请示这一文种的法定要求.48.决议性会议和协议性会议的纪要对与会者具有约束力,而研讨性的会议纪要,只需记述与会各方的主要观点、意见或情况,仅供交流和了解,对与会者不具有约束力.49.系统阐明一个组织的性质、宗旨、任务、成员、机构、活动方式、经费来源等应用"组织章程".50.为办理某项工作而制定的规章制度,称为"办事章程".51."实施细则"的写法一般是章条式.52."实施细则"就是实施法律、法规的细小规则,它多半是主管部门针对实施法律、法规时已经或者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制定的规则,它的(制定)目的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保证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53.制订工作计划应当充分考虑全国、本地区、本系统总的形势.54.规章类文书具有强制执行的特点.表现在:规章制度一经确定并公布实施,有关人员就必须遵守,不得随意解释或变通,如果违反规章制度,将受到处罚.55.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宣读的文稿称为"讲话".56.将本机关本部门工作的重大公务活动或重大事件按年、月、日的先后顺序进行如实记载的文书称为"大事记".57.简报的正下方应印上期数58.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使用的建议性文件是"议案"."提案"一般是人民政协会议期间使用的建议性文书.59.建议类文书在内容上应当具有建议性,它应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利于改进工作,推动事业的发展.只对事务发表评论不是建议,还必须提出应该如何办理的具体建议.60.某街道办事处的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形式一般采用集中形式.一般地说,集中形式比较适用于小机关和基层单位.而中等到机关,视具体情况可采用集中形式,也可采用分工形式.至于大机关一般采用分工形式.61.市政府的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形式一般采用分工形式.62.国务院办公厅负责领导和指导全国政府系统的文件工作,而党的系统的文书工作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负责领导和指导.63.根据公文工作的领导原则,一个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应由本机关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负责领导.64.机关文件收发数量较少的,其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集中形式.65.机关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的层次较多的,其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分工形式.66.公文处理必须准确、周密、确保质量.67.公文处理(不是越快越好),要讲究适时,如有的中央文件规定要逐级传递,处理过快或过慢都会给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甚至造成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 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 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 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1995不能简 写成95,2004不能写成04),用六角中括 号“〔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 为001),不加“第”字。 注意:用直角中括号“茂 ××[2004]10号”,用小括号“茂×× (2004)10号”都是不规范的。 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印一条与版心等 宽的红色反线。
下行、平行公文首页格式
甘孜州发展计划局
上报公文首页版式
甘孜州发展计划局文件
紧急程度:紧急文件有“特急”、 “急件”,紧急电报有“特提”、“特 急”、“加急”、“平急”。标识紧急程 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 第1行,两字之间空1行;如需同时标识秘 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 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 心右上角第2行。
公 文 末 页 版 式
B.联合行文印章 有两种情况: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 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 印章均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 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之 间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 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 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 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 识成文时间。
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 称后面加“文件”组成;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 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标识 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信函为30mm,命 令为20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 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发文机关标识推 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由发文机 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最大不能等于或大 于22mm×15mm。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 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 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 文首页显示正文。行政机关之间联合行文,标注 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
(3)版记 主题词: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上行文按照 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主题词”用3号黑 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 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抄送: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 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 简称、统称。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 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 冒号;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 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 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3)印刷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 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印品着墨实、均 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 (4)装订要求:公文应左侧装订,不 掉页。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 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 ±4mm。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 3mm~5mm 。
5.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 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 版记三部分。 (1)眉首 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 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标识秘密等级, 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 行,两字之间空1字
公文分类
按公务文书的自身性质及使用范围,可 以把我国现行的公务文书分为两大类: 1.通用文书 (1)法定公文 (2)事务文书 2.专用文书 财经文书、司法文书、科技文书、军事 文书等等
公文的主要特点:
1.法定性 2.政策性 3.实用性 4.时效性 5.规范性
(二)公文的作用(功能)
1.决策与领导作用(最主要的作用) 2.强制执行和处理的作用 3.依据和凭证作用 4.公务联系与沟通作用 5.宣传与教育作用
(2)主体 公文标题: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 小标宋体字(常见的公文标题一般都加 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 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主送机关: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 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 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 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 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 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信函式格式与便笺头比较
甘孜州发展计划局
命令格式:命令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 加“命令”或“令”组成,用红色小标宋 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命令标识上 边缘距版心上边缘20mm,下边缘空2行居 中标识令号;令号下空2行标识正文;正文 下一行右空4字标识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 左空2字标识签发人职务;联合发布的命令 或令的签发人职务应标识全称。在签发人 签名章下一行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分送 机关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其他要素参照 相关要素说明。
8.公文的特定格式 信函式格式:发文机关名称上边缘距 上页边的距离为30mm,推荐用小标宋体字, 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发文机关全称下 4mm处为一条武文线(上粗下细),距下 页边20mm处为一条文武线(上细下粗), 两条线长均为170mm。每行居中排28个字。 (首页不显示页码)。发文机关名称及双 线均印红色。(发文字号置于武文线一行 版心右边缘顶格标识。如需标识秘密等级 或紧急程度,可置于武文线下一行版心左 边缘顶格标识)。
机关公文写作
一、公文的种类 二、公文的功能 三、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与稿本 四、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五、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六、行文规则 七、公文写作小技巧
一、公文的种类
党的机关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
处理 依据 种类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 国家行政机关公 文处理条例 文处理办法 14种:决议、决定、 13种:命令 指示、意见、通知、(令)、决定、 通报、公报、报告、公告、通告、通 请示、批复、条例、知、通报、议案、 规定、函、会议纪 报告、请示、批 要 复、意见、函、 会议纪要
二、公文的功能
(一)公文的涵义与特点
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 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 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包括电报,下同),是传达和贯彻党和 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施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 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公文写作与处理
甘孜州基层事业单位新聘用 人员岗前培训
何 泓
2008年12月18日
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1.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2.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3.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4.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 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5.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 6.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7.中共中央办公厅公文主题词表 8.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10.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 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
联合行文末页公文版式
特殊情况说明: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 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 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 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 的方法解决。 附注: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 居左空2号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 行。如:(此件发至县、团级,传达到全 体党员)。“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 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签发人: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 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 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 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 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 多个签发人(会签人),主办单位签发人 姓名置于第1行 ,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 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 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 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 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三、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与稿本
(一)公文的文体
公文的文体是指公文的表达方式。属应 用文体,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应用文,具 有自身的特殊属性: 1.公文被规定以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 (即白话文)作为必须使用的符号系统。 2.公文兼用说明、叙述、议论三种表 达方式。
(二)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结构是指公文的组织结构,具 有规范性和相对确定性。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 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 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 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 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 成。 文件范例
版记示意图
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位于抄送机关之下 (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 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 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 标识。 版记中的反线: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 反线,宽度同版心。 版记的位置:版记应置于公文最的一页,版 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印刷份数:格式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约定俗 成,一般是在最后一条反线下一行,用3号仿宋体 字,置于小括号内,右空1字。
成文时间:以领导人签发的时间为准。 联合行文一般由主办机关首先签署意见, 协办单位依次会签,一般不使用复印件会 签。成文时间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 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标法: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 写为“○”;成文时间的标识位置见下。
公文生效标识:公文除“会议纪要” 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 行政机关联合向上行文,为简化手续和提 高效率,由主办单位加盖印章即可;联合 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A.单一发文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 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 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 4mm,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 红色。
公文正文: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 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一个 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分成两行)。 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 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 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 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 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 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 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 公文的发文序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