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研究论文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泛在学习环境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在英语学习中也逐渐开始接触和应用泛在学习环境。
泛在学习环境为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使得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于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且,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着诸如学习资源不足、互动性不强、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亟待解决。
深入研究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是当前亟需开展的工作。
通过对当前状况的了解与分析,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泛在学习环境中的资源,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1.2 问题提出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信息爆炸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面临着选择困难,很容易被琐碎的信息所迷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由于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导致了学习的孤立性,无法有效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性和学习动力,容易产生学习乏味和厌倦的情绪,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成效。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还存在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不适合学生需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果,需要通过一定的对策来解决。
的核心在于意识到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难,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1.3 研究意义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意义非常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泛在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英语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泛在学习环境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这个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数字化工具和平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进行学习交流和合作。
而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英语学习在泛在学习环境中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缺乏灵活性、互动性不足等。
而泛在学习环境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实现个性化教学。
目前关于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泛在学习环境的优势,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对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学习者的需求和痛点,为他们提供更为有效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进一步研究泛在学习环境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可以为教育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更加科学和实用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泛在学习环境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对策,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研究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当前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通过对学生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英语的方式和效果进行调研和分析,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未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泛在学习环境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实现学习资源的广泛利用与共享。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改善。
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主要表现在课堂学习与泛在学习环境之间的脱节。
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形式,而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未能充分利用泛在学习环境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融入其中。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其一,教师应重视泛在学习环境的作用,设计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泛在学习环境。
其二,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或使用相关APP等方式,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其三,学生需要主动积极地参与泛在学习环境,利用各种学习工具和资源,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还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泛在学习环境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学生常常面临学习任务的选择困难和缺乏学习计划的问题,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其一,教师应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理清学习重点和难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二,学校可以建立学习小组或学习社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三,学生应自觉地调整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时间。
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还存在着学习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尽管泛在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但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条件和背景不同,学习资源的利用和获取存在一定的困难。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优化学习资源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泛在学习环境的要求,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浅谈教学环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浅谈教学环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教学环境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场所和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英语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教学环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展开研究,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教学环境的定义与组成教学环境是指在一定的教学场所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资源、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条件和因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与教学所需的条件和支持。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英语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教学环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设备,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有趣的学习氛围。
比如,有齐全的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的教室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 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例如,教室的布局和座位的设计可以影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学设备的合理配置能够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教师在创造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的教学环境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提供英语学习的资源和支持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和支持。
例如,图书馆的多样化资源和阅读空间,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非常重要。
同时,网络资源、多媒体设备以及英语角等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机会。
4. 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适宜的教学环境能够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轻松而愉快的事情。
例如,教室的布置和氛围可以给学生一种温馨和舒适的感觉,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和疲劳感。
此外,良好的教学环境也能够提供一定的社交支持和情感关怀,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学习困难和挫折。
三、教学环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设与改进1. 优化教学设施和资源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大学可以优化教学设施和资源的配置。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对策。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将对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讨论如何建立有效的泛在学习环境以及优化大学生英语学习体验。
在将总结分析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研究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效果,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泛在学习环境、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影响因素、解决对策、有效、体验、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泛在学习环境已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新趋势。
泛在学习环境提供了更广泛、更便利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为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有必要对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体验。
本研究意在探讨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泛在学习环境和优化大学生英语学习体验来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为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探讨解决对策,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泛在学习环境和优化大学生英语学习体验。
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我们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高效、便捷且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也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成果,为相关学校和机构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促进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通过研究目的,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挖掘问题所在,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存
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
1. 学习动力不足:由于泛在学习环境下的自由度较高,大学生往往缺乏对英语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习资源不足:尽管泛在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大学生在面对众多
选择时,常常无法准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
3. 学习策略不足:很多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无法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1. 提高学习动力: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如鼓励他们参加英语角、
组织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指导选择学习资源:为了帮助大学生正确选择学习资源,可为他们提供权威的学
习指导,引导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推荐资源。
3. 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通过组织学习方法讲座和工作坊等活动,向大学生介绍一
些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
4.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改善大学生的学习氛围,可以组织英语角、学习小组
等活动,使学生有机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结语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可以有
效改善这些问题。
在提高学习动力、指导选择学习资源、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创造良好
的学习氛围等方面,都可以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泛在
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求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成为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如何在泛在学习环境下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成为大学生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泛在学习环境的普及,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对于学习的要求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他们需要更灵活、便捷、实用的学习方式来提高英语水平。
深入研究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了解泛在学习环境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有助于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环境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分析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探讨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对策,可以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支持。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并分析该背景下学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通过对现有研究和调查数据的梳理,旨在找出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泛在学习环境带来的挑战,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升。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和建议,希望能为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有益参考,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2. 正文2.1 泛在学习环境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泛在学习环境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泛在学习环境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信息获取渠道,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多种途径获取外语学习资料。
有关英语学习环境的作文

有关英语学习环境的作文英文回答:In an era defined by globalization and interconnectedness, the significance of languageproficiency has become paramount. English, as a globallingua franca, has assumed a pivotal role in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fostering cultural exchange, and unlocking opportunities across borders. As such, creating an immersive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essential for individuals seeking to master this ubiquitous language.There are numerous facets to consider when designing an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First and foremost, the environment should be conducive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entails providing learners with ample exposure to authentic English materials, such as movies, TV shows, music, and literature. By immersing themselves in these resources, learners can absorb the language's nuances, expand their vocabulary,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on.Another crucial aspect of an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the presence of supportive and encouraging peers. Engaging with fellow language learners can foster a sense of community, encourage collaboration, and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practice. Group discussions, role-playing exercises, and interactive activities can create a dynamic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Furthermore, the environment should promote autonomy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providing learners with access to self-study materials, online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dependent practice. By taking ownership of their learning journey, learners can develop a lifelong passion for the language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ir skills even outside of formal classroom settings.Finally, it is essential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where learners feel comfortable making mistakes. Mistakes are an inherent part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y should be viewed as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rather than sources ofdiscouragement. A supportive and non-judgmental atmosphere can empower learners to embrace challenges, persevere in their efforts,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ir languagelearning goals.中文回答:在全球化和互联互通的时代,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变得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研究进展
摘要:环境影响成果,大学英语学习更是如此。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西方学界开始研究学习环境问题。
在至今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学者在多种理论背景下,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研究的总结梳理,为大学外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理论
Spolsky(1989)认为,学习环境同知识、能力和动机是影响学生语言习得的四大要素。
Fraser(1998)也研究证明,学习环境与成果之间具有紧密的正相关关系。
鉴于此现状同需求相矛盾的现象,笔者进行了文献调研,发现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大多注重教学模式和策略,对学习环境重视不足。
笔者认为,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环境,在高校进行全面的学习环境改善,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习环境的内涵
对于学习环境的界定,目前存在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场所观,Brent 、Knirk和柳泉波等将学习环境定义为学校、家庭等学习场所。
第二种是资源组合观,杨开城、何克抗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的组合。
第三种是整体观,钟启泉、李芒、武法提等指出学习环境是一个动态概念,不仅包含支撑学习过程的物质硬环境,还包括学习氛围、学习动机、人际关系、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软环境。
学习环境的构成方面,李亦菲将其划分为物质因素、人力因素和制度因素。
物质因素包括学习场所、学习工具、学习资料;人力因素有教
师、同学、社会专员;制度因素有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
本研究认为整体观的概念界定和李亦菲的维度构成,对于学习环境的划分是比较科学全面的,基本涵盖了影响学生学习外部因素的总和。
据此将学习环境定义为: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开展、质量和效果,并存在于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物质的、人力的、制度的因素总和。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研究
西方学习环境研究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在80、90年代得到蓬勃发展,成果最为突出的学者是Walberg、Moos和Fraser,开发了许多学习环境量表。
学习环境的研究方法也从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法,走向定性与定量研究法相结合之路。
国内对学习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得到稳步的发展,测量英语学习环境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不断提升。
按照时间顺序,指导学习环境研究的学习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华生、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风靡学界。
行为主义强调学习环境的作用,学习者学习语言是对“刺激—反应—强化”这一链条的反应结果,在特定的环境刺激之下,学习者会作出一定的行为反应,而行为的后果本身又会反过来塑造这种行为,因此学习语言被视为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者消极地受制于环境中的物理刺激。
行为主义启示教育者应该把环境安排好,以便学习者能够对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以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习者的合适行为。
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纳,奥苏贝尔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诞生。
强调学习是一个把握情境中事物的联系与关系的过程,因此要建构有利于理解的学习环境,重视学习动机、态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反映在教育教学上,就是教育者应着重考虑学习者对自己及学习环境的知觉,让知识变得有意义,同时教育者要根据学习者已有的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原理,以便能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美国。
其研究重点是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全新阐释了学生的成长历程,激发学习者的已存经验,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学习者从其自身角度感知世界,理解世界,肯定自我,实现自我。
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作是动物或机器,不重视人类本身的特征;也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皮亚杰,维果斯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兴起,它强调教学是学习环境的创设。
学习具有情境性,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出适合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学习内容和问题,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效的学习指导来促进学习者的建构性学习。
1976年,“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被美国教育学家、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提出后,逐渐被运用于学习环境研究。
近年来,生
态学的基本观点逐渐渗透到了包括外语教学的诸多领域,陈坚林( 2010)认为,“用生态学视角审视外语教学,就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考察教学系统内部要素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及其成因,探讨外语教学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态化外语教学观不仅在理论上为外语教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广阔的空间,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最早对我国外语教学环境进行生态化研究的是张正东、曾葡初、左焕琪,陈坚林和黄远振,他们各自出版专著,从不同维度对传统或网络学习环境进行了解构和实践探索。
2001年至今,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指导的学术文献有150余篇,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三、小结
目前学界对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建设性意见,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研究内容上,前人研究多集中在对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的研究,很少对学习环境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考量。
第二,研究方法上,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
第三,研究数量上,前人对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的研究不多,学术文献逐年增长不明显。
因此,笔者期望通过此文抛砖引玉,使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研究真正受到重视,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切实改善大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现状。
参考文献:
[1]范春林.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8).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294,295,268,304.
[3]李亦菲.2006.变革传统的学校教育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48~52.
[4]孙云梅.大学综合英语课堂环境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6).
[5]Fraser,B.J.,Anderson,GJ& Walberg,H.J.Assessment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Manual for Learning Inventory(LEI)and My Class Inventory(MCI)[M].Perth: Western Austral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