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研究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研究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研究摘要:液体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具有自发收缩成球状的趋势。
表面张力的大小,可用表面张力系数来描述。
本文对影响表面张力系数的因素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系数;影响因素Abstract:Liquid as the role of surface tension into the ball with the trend of spontaneous contraction. The value of the surface tension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surface tension coefficient. In this paper,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rface tension coefficient are outlined.Keywords: surface tension,surface tension coefficient, influence factors引言英国物理学家托玛斯·杨自1805年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表面张力之后,在两个多世纪的漫长发月中,许多科学家研究了表面张力的问题,表面张力在物理学中是一个很特殊的问题,而且表面张力还涉及到化学和医学领域,当前有关表面张力的研究是多方面的。
研究内容有物理前沿中的问题,也有和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1]。
而表面张力的大小又取决于表面张力系数[2],所以对表面张力系数的理论和实验问题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的重要特性,它类似于固体内部的拉伸应力,这种应力存在于极薄的表面层内。
是液体表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
影响表面张力系数的因素主要有二[ 3 - 4 ]:一是温度,温度越高表面张力系数越小;二是在液体中加入杂质可显著改变表面张力系数。
本文对影响表面张力系数的因素进行了概述。
1、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液体分子间隙较气体的小,分子相互作用较气体的强,宏观上和固体相似不易压缩;液体分子运动较固体自由,宏观上和气体相似具有流动性,因液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不同于固体和气体,就表现出许多宏观性质:表面张力现象,液体对固体的润湿和不润湿现象,弯曲液面内外压强差,毛细现象,溶解、扩散、渗透现象等。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力敏传感器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3、加深对液体表面现象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层内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液体表面犹如张紧的弹性薄膜,具有收缩的趋势。
存在于液体表面上的这种张力称为表面张力。
设想在液面上作一长为 L 的线段,线段两边的液面均存在与线段垂直且沿液面切线方向的拉力 f,拉力 f 的大小与线段长度 L 成正比,比例系数即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σ,其表达式为:σ = f / L 。
本实验采用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将一金属片框水平浸入液体中,然后缓慢向上提拉,在液膜即将破裂的瞬间,拉力 F 等于金属框所受的重力 mg 与液膜对框向下的拉力 f 之和。
由于液膜对框的拉力 f 等于表面张力系数σ 与所拉出液膜周长的乘积,即 f =2σ(L1 +L2) ,其中 L1 和 L2 分别为金属框的内、外边长。
当拉力 F 等于重力 mg 与液膜拉力 f 之和时,有:F = mg +2σ(L1 + L2) ,则表面张力系数为:σ =(F mg) / 2(L1 + L2) 。
在实验中,力 F 可以通过力敏传感器测量,金属框的质量 m 可以用天平称量,L1 和 L2 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
三、实验仪器1、力敏传感器及数字电压表。
2、铁架台。
3、金属框。
4、游标卡尺。
5、待测液体(如水)。
6、托盘天平。
7、烧杯。
四、实验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框的内、外边长 L1 和 L2 ,各测量 5 次,取平均值。
2、调节铁架台,将力敏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其测量端朝下。
3、将数字电压表与力敏传感器连接,调零。
4、用托盘天平称量金属框的质量 m 。
5、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将金属框水平浸入液体中,深度约为 3 5mm 。
6、缓慢向上提拉金属框,观察数字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当液膜即将破裂时,记录数字电压表的示数 U 。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的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焦利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3、加深对液体表面张力现象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层内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液体表面犹如一张紧的弹性膜,具有收缩的趋势。
这种沿着液体表面,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设想在液面上作一长为 L 的线段,则表面张力的作用就表现为线段两边的液面以一定的拉力 F 相互作用。
而且 F 的大小与线段长度 L 成正比,即:F =αL式中,α 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其单位为 N/m。
本实验采用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即将一金属片框垂直浸入液体中,然后缓慢地将其拉起,在金属片框即将脱离液面时,所需要克服的液体表面张力等于金属片框所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使用焦利秤测量这个拉力。
焦利秤是一种用于测量微小力的仪器,其主要由秤框、秤杆、游标、小镜、砝码和弹簧等组成。
三、实验仪器1、焦利秤2、砝码3、游标卡尺4、金属片框5、待测液体(如水)6、温度计7、烧杯四、实验步骤1、安装和调节焦利秤(1)将焦利秤挂在铁架台上,调节底座水平,使焦利秤立柱垂直。
(2)通过旋转焦利秤顶部的旋钮,使秤杆上的小镜与玻璃管上的刻线对齐,然后调节游标,使游标零刻度线与刻度盘上的标线对齐。
(3)在秤盘中加入适量砝码,移动游标,使秤杆再次平衡,记录此时游标读数。
2、测量金属片框的长度和宽度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金属片框的长度 L 和宽度 b,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3、测量水的表面张力(1)将金属片框洗净、烘干,然后挂在焦利秤的秤钩上。
(2)将盛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焦利秤平台上,调整金属片框使其下边缘刚好与水面接触,但不要浸入水中。
(3)缓慢旋转焦利秤顶部的旋钮,使金属片框逐渐上升,同时注意观察水膜的变化。
当水膜刚好破裂时,停止旋转旋钮,记录此时游标读数。
(4)重复上述步骤多次,每次测量前都要重新调整金属片框与水面的接触情况。
温度和表面张力的关系

温度和表面张力的关系“哎呀呀,这水龙头咋关不紧呢?水滴滴答答地流,真让人闹心。
”妈妈一边抱怨着,一边试图拧紧水龙头。
我闻声赶来,看着那不断滴落的水珠,心中也涌起一丝无奈。
这小小的水滴,让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水,这个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却有着许多神奇的特性。
而其中之一,就是表面张力。
那什么是表面张力呢?简单来说,就是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一种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
听起来很复杂吧?其实不然。
你看,那水面上的小昆虫可以轻松地在水面上行走而不会沉入水中,这就是表面张力在起作用呢。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玩吹泡泡的游戏。
我们拿着自制的泡泡水,用吸管轻轻一吹,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泡泡就飘了起来。
那时候的我们,只觉得泡泡很漂亮,却不知道这背后也有表面张力的功劳。
泡泡的形成,就是因为表面张力使得液体形成了一个薄薄的膜,将空气包裹在里面。
而温度,这个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的因素,竟然也和表面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一次,我在厨房帮妈妈洗碗。
我把热水倒进洗碗池里,发现水面上的洗涤剂泡沫比平时多了很多。
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热水里的泡沫这么多呢?”妈妈笑着说:“这是因为热水的温度高,表面张力小,所以洗涤剂更容易起泡。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在想,这温度和表面张力的关系还真奇妙呢。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温度和表面张力的关系,我决定做一个小实验。
我找来两个杯子,一个杯子里装热水,一个杯子里装冷水,然后分别在两个杯子里滴入几滴墨水。
我仔细观察着两个杯子里的变化,发现热水里的墨水扩散得比冷水里的快得多。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温度升高,液体的表面张力减小,分子运动加快,所以墨水在热水里扩散得更快。
这让我想起了夏天去海边游泳的情景。
当我跳进海里的时候,感觉海水凉凉的,很舒服。
但是,如果在太阳下晒一会儿,海水就会变得温暖起来。
这时候,我会发现海面上的波浪似乎变得更加柔和了。
难道这也是温度和表面张力的关系在起作用吗?我想是的。
水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水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水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物质,尤其是在化学领域,水的张力在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先来聊一聊水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一般来说,水的表面张力与温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表面张力值会逐渐降低。
在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一般在70dyne/cm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表面张力会快速降低。
在100℃的温度下,水的表面张力就可以低至
50dyne/cm,当温度再提升时,水的表面张力会进一步降低,在最高的温度下,它的张力值可以低至10~20dyne/cm。
实际上,当水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会急剧下降,主要是由于水分子之间会发生变化,它们之间将会更自由地运动,从而降低表面张力。
例如,在正常温度下,水分子以微观距离相互紧密接触,形成一种紧密的表面结构,而且每个水分子向自己相邻的界面分子施加着一种相同的表面张力,最终形成一个囊泡状的表面,从而使得水的表面张力较大。
但当水的温度升高时,水分子之间的微观距离也会增大,它们之间发生的作用就会降低,从而水的表面张力也会降低。
此外,水的温度也会影响内部结构。
在常温下,水分子充分利用极性作用和氢键,形成紧密的网状结构,使水分子之间相互键合,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结构;而在高温下,极性作用和氢键的影响会明显减弱,从而减弱水分子之间的引力作用,使它们变得更自由,结构也越来越不稳定,这就是水温升高导致表面张力下降的原因。
总的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表面张力值会降低,从而影响人们在利用水进行其他反应时的实验结果。
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温度,以保证表面张力值的稳定,从而提高实验效果。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掌握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液体种类等因素的关系,加深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在液体表面上的一层分子受到的合力,使得表面上的液体分子呈现出对内聚力的表现。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可以用下式表示:γ = F / L。
其中,γ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F为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L为液体表面的长度。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来求得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二号烧瓶。
2. 纯水。
3. 毛细管。
4. 电子天平。
5. 温度计。
6. 实验台。
四、实验步骤。
1. 将烧瓶内装满纯水,并在水面上插入毛细管。
2. 用电子天平测定毛细管上升的质量m。
3. 用温度计测定水的温度T。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γ。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数据如下:水的质量m = 0.05g。
水的温度T = 25℃。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γ如下:γ = (2 m g) / (π d h)。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d为毛细管的直径,取0.5mm;h为毛细管上升的高度。
经过计算,我们得到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γ约为0.072N/m。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γ约为0.072N/m。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越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种类有关,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不同。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我们掌握了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液体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参考文献。
1.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200X年。
(完整版)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

(完整版)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界面张力仪测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2深入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并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二实验原理1液体表面张力由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使每个位于表面层内的分子都受到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力,这就使每个分子都有从液体表面进入液体内部的倾向,所以液体表面积有收缩的趋势,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液滴总是呈球形,致使其表面积缩到最小,这种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做液体的表面张力。
2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原理图 1如图1,将一表面洁净的矩形金属薄片浸入水中,使其底边保持水平,然后将其轻轻提起,则其附近液面呈现如图示的形状,则0时,f方向趋向垂直向下。
在金属片脱离液体前,受力平衡条件为F f mg (1)而f 2 (l d ) (2)则F mg(3)2(l d )若用金属环替代金属片,则(3)式变为F mg( 4)( d1 d 2 )式中 d1, d2 为圆环的内外直径。
若用补偿法消除mg 的影响,即f F mg则( 4)式可写为f( 5)(d1d2 )即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三实验仪器液体界面张力仪、标准砝码、环形测件、玻璃杯、镊子、纯净水、小纸片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仪器调整。
调整仪器水平,刻度盘归零。
2调零。
将小纸片放在金属环上,调整调零旋扭,通过放大镜观察,指针、指针的像及红线三线重合。
3绘制质量标准曲线分别在小纸片上放100mg、 300 mg 、 500 mg 、 700 mg、1000 mg 的砝码,记下对应的刻度盘的示数。
以所加砝码的质量作为横坐标,刻度盘的示数作为纵坐标,绘制质量标准曲线。
4测量纯净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调零。
用玻璃杯盛大约2/3 的水,放在样品座上,调节样品座的高度,使金属环刚好浸过水面。
左手调节样品座下面的螺丝,使样品座缓慢的下降,右手调节蜗轮旋扭。
两手调节的同时,眼睛观察三线始终重合,直到环把水膜拉破为止。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导致液体表面上发生的现象。
在液体表面,靠近空气的分子受到的吸引力是其他分子所没有的,因此它们会被吸引向液体内部,形成一层相对稳定的表面。
表面张力系数是量化液体表面张力大小的常数。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液体表面张力来了解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理性质。
具体的实验目标有:1. 掌握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和技巧;2. 了解不同条件对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3. 理解液体表面张力与液体分子性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本实验使用的是悬铂铁环法。
液体样品放置在一个玻璃片上,然后将铂铁环轻轻悬挂在液体表面上,通过调节悬挂的长度,使铂铁环在液体表面平衡,此时液体表面张力F为mg,其中m为铂铁环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通过测量悬挂铂铁环的长度,可以计算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2. 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的因素:液体表面张力受到温度、溶质浓度和杂质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液体表面张力降低;溶质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液体表面张力增加;杂质的存在也会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仪器和玻璃片,确保其表面没有杂质。
2. 精密称量:使用天平和电子天平分别测量铂铁环的质量和液体样品的质量。
3. 处理液体样品:将液体样品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并待其静止片刻,让其温度稳定。
4. 实验操作:将磁力搅拌器调至适当速度,加热样品并保持液体温度稳定。
然后将玻璃片浸入液体中,等待液体温度均匀。
5. 开始测量:取出玻璃片,用吹气球将其吹干,再将其置于铂铁环上。
然后通过调节铂铁环长度,在液体表面平衡,记录铂铁环长度。
6. 实验重复:根据实验需要,重复测量多组数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7.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原理的公式,计算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如果有多组数据,则计算平均值。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小心操作,避免液体样品溅出或对仪器造成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期
NO.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文章编号:1000—5471(2007)04—0115—04
2007年8月 Aug.2007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研究
Abstract: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quid surface tension and the temperature through an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used the standpoint of the hot sport to set out the member.Results show that the coefficient of surface tension of liquid is related to temperature, Key words:liquid;coefficient surface tension;temperature;experiment
庭导热材料,并装上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器
胖 和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相连,从温度传感器
撇 处 理 器
探头(I。M335)采集来得温度信号与温度控制器上
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来决定温度控制器的输
出,从而改变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方式,达到精 确控制液体温度的目的(图1).
图1液体温度控制原理图
2)在金属器皿底部装一放水阀门,控制阀门使液面下降,最终使液膜拉断,由于控制水流速度比较容
参考文献(5条) 1.沈元华.陆申龙 基础物理实验 2003 2.杨述武 普通物理实验 2000 3.李椿.章立源.钱上武 热学 1991
4.徐崇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实验的改进[期刊论文]-大学物理实验 2005(04)
5.董继昌 分子物理学中一个值得讨论的基本理论问题 1998(02)
相似文献(10条)
F—mg+,
(2)
,一F mg一Ⅱ(D1 4-D:)a
(3)
式中D·,D。为吊环的内外直径.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
8一(忑瓦两) 一,—』一mg 、
实验时需对硅压阻力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t求褥传感器得灵敏度B(单位mY/g).吊环即将拉断液拄前一
,一掣 瞬间电压表得读数值为U·,拉断时瞬间数字电压表的读数值为U:,则
(4)
表1力敏传感器定标
将(3)式代入(;)式得
a“一一而(忑U耵瓦1-干-面瓦U2)丽百
(‘53)J
3结果与讨论
测量时先用游标卡尺测量吊环的内外径Dt和D。,再 对力敏传感器定标,测量数据见.表1.
Ⅳ一4
Ⅳ一吼L
3
L
9
3
3
L曼互乱m 心一∞∞∞∞∞∞∞
枷~n吼弧掘眠㈣弧 4
注:D1—33.12 mm;D2=35.17mm
表2不同温度下纯净水、酒精表面张力系数
xlo。N/ra2
n
阳
加
胡
酣
hE\军。一x、封倏R鬻照僻拄健 甜
0Leabharlann 203040
50
温度/'C
60
70
。E,N己一×、辐峭R蓉殖懈堆艇 弘巧”∞翘引∞伸瞎”
温度/℃
图4纯净水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躅5酒精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乐
结论:液体表面张力水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且纯净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于温度呈近似得线性关系,
谭兴文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并从分子热运动的观点出发,结合分子间作用力的
关系进行了论证.得出了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呈递减关系.
关键词: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温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液体表面层内由于分子力的作用,具有收缩的趋势.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表面 张力的大小,可用表面张力系数来描述.温度是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重要因素,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 张力系数越小.液体表面张力在工农业医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如工业技术中的浮选技术和液体输送技术等.在工农业生产活动中,液体表面张力有时是不利的.例如, 在农作物喷灌和也面施肥时,如果温度太低,液体在农作物叶面上收缩成球型影响叶面对液体的吸收,因 此考虑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作业,以减小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下面对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进行讨论.
4)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2 所示.
一叫潮凸斟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1 I曰崭 接液杯
2方 法
图2液体表面张力测定实验装置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采用拉脱
法,使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并用数字
—._————一t——————^
电压表进行输出量表示. 在金属器皿中装适量待测液体,打开电源预热仪器.在
;..卜——一心———————h;●
收稿日期:20∞一09一19 作者简介:谭兴文(1972一),男,重庆人,讲师,硬十研究生,主要从事物理实验教学
万方数据
116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2卷
易,同时,也消除了用手调节升降 台引起的振动,从而使拉拖前后的 电压值读得更准确.
3)在金属器皿内竖直面上刻上 间距为3 nun的等距水平刻线,实 验时调节吊环下表面与水平刻线重 台,从而保证吊环与液面平行.
改变温度控制器上目标温度的设置,分别测量在10,20,30,40,50,60,70。C时,吊环即将拉断液拄
前一瞬间电压表得读数值为U1,拉断时瞬间数字电压表的读数值为U2.将上述数据代人公式(5)求得纯
净水、酒精在温度分别为lo,20,30,40,50,60,70。C时的表匾张力系数如表2、圈4、图5所示.
5.期刊论文 赵群.ZHAO Qun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方法比较研究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2)
1 实验装置
利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但该实验装置存在一
些缺陷,如不能精确测量和设置液体温度,无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变化情况;很难调节金属吊环
下表面与液面平行;用手动的方式调节升降台,吊环在即将脱离液体表面瞬问,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太快,
很难读数.下面对实验装置进行设计改进,从而突破上述局限性.
1.期刊论文 刘伟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的改进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9(5)
本文对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进行全面的误差分析,并提出可行有效的改进办法来减小误差.
2.期刊论文 詹强.张道清.陈霞 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研究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
经典的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中,我们改变实验的液体和拉起液体框的形状,以此探讨不同液体和不同浓度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实验表明 ,用圆环测得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比用门形框准确;蔗糖和盐水的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均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呈近似线性关系.酒精则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呈近似对数关系.
略高时,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吊环内外壁会带起一部
分液体.如图3所示,平衡时吊环重力zng、向上的拉力F,
与液体的表碰张力,有如下关系;
F一嘲+厂cos疗
(1)
图3 吊环的受力分析
当金属吊环脱离液体表面的过程中,接触角0逐渐减小并趋近于零.在吊环临界脱离液体时,口一o,即
cos0一-I,则平衡条件近似为
Research on the Experi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quid Surface Tension and the Temperature
TAN Xing—wen
SChoOl of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t ChlrJ_a
3.期刊论文 赵宏伟.李茫雪.白士刚.ZHAO Hong-wei.LI Mang-xue.BAI Shi-gang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液体表面张力
系数的改进 -物理实验2007,27(7)
对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原理、方法及仪器进行了研究,提出用螺旋活塞定量加压控制气泡的生成速度;用扩散硅气体压力传 感器测量压强,测得值数字显示;用双毛细管制作实验探头,消除了毛细管插入液体一定深度产生的静压强及待测液体密度等对计算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影 响,提高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速度和精度.
4.期刊论文 任丰兰.孙宁.王道明.沈灿钢.乔曙亮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新方法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5,32(12)
介绍了一种利用梅特勒-托利多AB265-S分析天平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新方法.由实验可以知道,对同一液体,其表面张力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 少,在液体中加入某些活性物质会显著改变液体表面张力,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表面张力系数减小.
万方数据
第4期
谭兴文;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研究
U7
n
∑Mi一14
£;1
h
∑聪一35
t一1
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U。一322.7
B一1
^
∑U2—18 561.61
i。1
H
∑M。U,一806
z一1
∑Mi∑U:一一∑M,U,
8=兰L—盐——。}一 (∑M)2一”∑施
代人数据求得B=22.943 mV/g
温度控制器上设置目标温度,半导体制冷器开始工作,由于
半导体制冷片的作用,待测液体温度会慢慢接近设定的目标
温度指示.当待测液体温度与目标温度一致并稳定后开始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