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美间哈卡尼网络问题的研究分析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及“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以钟美美爆红事件为例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及“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以钟美美爆红事件为例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及“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以钟美美爆红事件为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然而,网络环境下的交流往往带有一种特殊性,人们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沉默的螺旋”和“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本文以钟美美爆红事件为例,深入探讨这两种现象在网络环境下的原因和影响。
2018年,钟美美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但她因为一段视频而迅速爆红。
在这段视频中,她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唱出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这段视频受到了网友的疯狂转发和点赞,迅速蹿红。
钟美美由此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且被媒体视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在钟美美的爆红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沉默的螺旋”现象的体现。
首先,钟美美的爆红表明网络社交行为存在着先验的偏好。
在钟美美的视频中,她真实的情感和唱功打动了很多人,使得他们愿意传播这段视频。
其次,当这段视频被一些关注度较高的人转发和评论后,更多的人会跟随转发和评论,使得该视频的关注度不断上升。
最后,一些媒体开始关注这个事件,将其放大宣传,这又进一步提高了该事件的关注度。
换句话说,人们在网络环境下更容易关注和传播那些已经获得关注的信息,形成了种种先验偏好的“沉默的螺旋”。
然而,同时也可以看到“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络环境下的影响。
一方面,媒体的宣传和报道可以引发更多的讨论和评论。
例如,关于钟美美的报道在网络上引起了人们对她的评论和批评,一些人认为她只是过于普通的一个大学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
这种反对意见的出现,使得原本只有正面评价的“沉默的螺旋”被打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声音。
另一方面,钟美美本人也出现在媒体的镜头前,接受了一些采访,回应了一些批评。
这些回应和行为,使得她的形象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引发了人们对她的更多关注和讨论。
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显示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复杂性。
MSA手册

内部资料严禁翻印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第三版1990年2月第一版1995年2月第一版;1998年6月第二次印刷2002年3月第三版©1990©1995©2002版权由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所有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第三版1990年2月第一版1995年2月第一版;1998年6月第二次印刷2002年3月第三版©1990©1995©2002版权由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所有本参考手册是在美国质量协会(ASQ)及汽车工业行动集团(AIAG)主持下,由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供方质量要求特别工作组认可的测量系统分析(MSA)工作组编写,负责第三版的工作组成员是David Benham(戴姆勒克莱斯勒)、Michael Down (通用)、Peter Cvetkovski(福特),以及Gregory Gruska(第三代公司)、Tripp Martin(FM 公司)、以及Steve Stahley(SRS技术服务)。
过去,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各有其用于保证供方产品一致性的指南和格式。
这些指南的差异导致了对供方资源的额外要求。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特别工作组被特许将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所使用的参考手册、程序、报告格式有及技术术语进行标准化处理。
因此,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同意在1990年编写并以通过AIAG分发MSA手册。
第一版发行后,供方反应良好,并根据实际应用经验,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这些建议都已纳入第二版和第三版。
由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批准并承认的本手册是QS-9000的补充参考文件。
本手册对测量系统分析进行了介绍,它并不限制与特殊生产过程或特殊商品相适应的分析方法的发展。
尽管这些指南非覆盖测量系统通常出现的情况,但可能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到。
这些问题应直接向顾客的供方质量质量保证(SQA)部门提出。
解析_哈卡尼网络_的渗透过程

2012年第3期No.3 2012南亚研究季刊South Asian Studies Quarterly总第150期Sum No.150解析“哈卡尼网络”的渗透过程*柳思思**[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提起巴阿境内的极端组织,学界习惯性地直指“基地组织”与“塔利班”,而对于“哈卡尼网络”并没有足够重视,只是简单地将其归为一个地方性犯罪团体,并认为它的目标也就仅限于骚扰阿富汗几个地方区县政府。
但实际上,哈卡尼组织对于整个巴阿局势,甚至周边版块,包括南亚地区、中亚五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试图通过对印度人或印度在阿富汗修建的基础设施发动恐怖主义袭击,获得巴基斯坦的好感,拉拢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组织,并与中亚各国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展开合作,积极构建一个以阿富汗为基点,辐射南亚、波及中亚地区的极端势力网络。
[关键词]“哈卡尼网络”;培训基地;渗透[中图分类号]D81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1508(2012)03-0008-07 “哈卡尼网络”(Haqqani Network)近日来对美巴关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系列袭击事件令它站在了美巴关系的风口浪尖,并引爆了美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一场“舌战”。
包括美国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及白宫发言人在内的美国军政高官均指责该组织得到了巴基斯坦的支持,而巴基斯坦总理、外交部长、内政部长及多位军方高官则坚决回击,他们不但否认美方说法,并拒绝美方提出的在哈卡尼基地附近展开军事行动的要求。
可以说,一方面“哈卡尼网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在阿巴境内发动恐怖主义袭击的极端组织;另一方面,学界仍将研究对象局限于“基地”、“塔利班”等耳熟能详的组织,对于“哈卡尼网络”的缘起、培训基地与渗透过程的论文和著作却不常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研究滞后于巴阿国际关系的局势演变,因此,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述。
“哈卡尼网络”是当前横跨巴阿最具有危险性的极端组织,它最常用的手段是通过使用人肉炸弹与暗杀政治人物,引起平民的恐慌。
不同链接下非对称相依网络的级联失效研究

0 引言
自从小世界网络[1]和无标度网络[2]在 20世纪末被提出 以来,针对复杂网络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这些研究包括网络 的构建[3,4]、网络的级联失效[5,6]以及网络的优化[7~11]。其中, 网络的级联失效是复杂网络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研究网络的 级联失效,能够揭示系统崩溃的条件及规律、找出预防的方法, 进而使生活中的网络系统更加稳定。
第 36卷第 5期 2019年 5月
计算机应用研究 ApplicationResearchofComputers
Vol36No5 May2019
不同链接下非对称相依网络的级联失效研究
完颜娟,韩 华
(武汉理工大学 理学院,武汉 430070)
摘 要:现实中存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相依网络。目前在研究相依网络级联失效时选择的对象主要为对称 相依网络。为了综合分析相依网络的鲁棒性,针对非对称相依网络的级联失效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典型 BA无标度网络和 WS小世界网络构建了非对称双层相依网络的级联失效模型,之后在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条 件下分别研究构建的网络模型的相依程度、相依模式以及子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网络故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 明,无论是何种程度相依的非对称相依网络,在随机攻击下,度正相关相依网络都表现出弱鲁棒性;而在蓄意攻 击下,度负相关相依网络表现出弱鲁棒性,且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网络的级联失效有影响。 关键词:非对称;相依网络鲁棒性;级联失效 中图分类号:TP39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695(2019)05007131104 doi:10.19734/j.issn.10013695.2017.11.0785
最新-评信息化异化——对美国新经济的剖析 精品

评信息化异化——对美国新经济的剖析2019年7月24日,尼葛洛庞蒂在美国国会互联网决策委员会兴奋地宣称,80211标准将带来又一场技术革命,无线互联将成为一本万利的虚拟基础设施;而同一天,精神恍惚的伦敦金融城的交易员们正纷纷涌向酒吧和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寻求放松和安慰,因为截至7月24日股市回升前,近四万亿美元在全球熊市中泡汤,数额大致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
这是新经济危机的典型表现一方面,实体经济上基本良好,一方面,虚拟经济中人们信心全无。
号称消除了经济周期的新经济,又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这,究竟是谁之罪?穷究之下,我们发现,原来新经济的天使背后还藏着一个魔鬼,它就是—信息化异化。
信息化异化是指技术越来越以人为本,经济却在扩大异化。
表现为技术从集中转向分布,利益却从分布回到集中;信息技术使资源配置方式从复杂转向简单,但异化却在利益格局上使简单的道理复杂化;技术网络正迈向人的复归,社会网络却在退向人的异化。
这就是美国第一场新经济下经济危机的实质。
技术网络走向复归今天,信息和生命技术,都明明白白地走向同一个大方向复归于一。
如果高度概括一下人类社会历史,无非从一走向多,再从多回到一。
换言之,从简单走向复杂,再从复杂回到简单。
具体来说就是,从农业社会的简单,走向工业社会的复杂;再从工业社会复杂,回归信息社会的简单。
从复杂到简单,复归于一,这是从人的本性中得出的技术发展方向。
如果技术真是以人为本的话,这样的技术一定是要回到人的单纯本性这个根基上来,才会有力量。
今天我们看到的技术趋势,就正好是这样。
首先,出现了回到简单的硬件基础设施。
在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的指导下,计算机行业开发了80211标准,使无线通信技术走向实用。
7月24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在美国国会互联网决策委员会告诉与会者,电信行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一次巨大改变。
尼葛洛庞帝说你在家中或办公室中设置了接入点,那么它在一定的距离中都可以使用,我打个比方,有150个人在使用我的80211接入点,而我却不知情,但这并不影响我的花费或者系统性能。
【中美关系问题】网络交互中的中美关系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网络交互中的中美关系课程名称:中美关系问题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1219001班作者:缪克松学号:1121900133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交互中的中美关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缪克松摘要:网络外交是信息时代国际行为体即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或个人为了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而开展的对外交往、对外宣传和外交参与等活动。
随着网络媒体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继加强了网络外交,这对当今国际政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中国无疑是美国网络外交的重要对象。
本文试图在分析在网络交互中中美关系的的特点及其对中美双方影响的基础上,对美国对华网络策略进行探讨并反制。
关键词:网络空间中国威胁论网络安全1引言中美关系在全球网络化进程中出现了新的竞争、冲突和合作态势,尤其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和社会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中美关于网络空间的歧义与合作需求开始扩大。
“在未来的国际政治中,或许没有比美中关系更重要的国家间关系了。
而在两国关系中,没有什么问题像网络安全问题一样,如此迅速地冒出来,并引发了很多摩擦”。
[1] 从“谷歌事件”到“网络窃密”的指控,从“网络安全最严重威胁”的界定,再到“互联网自由”的人权谴责,中美在网络问题上的摩擦日益频繁。
有学者甚至将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关系界定为数字版的新冷战。
2中美在网络空间的矛盾和分歧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跃进,网络空间在极大促进国际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社会文化交流的同时,与权力、利益和安全等因素更多交织在一起。
中美在政治制度、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上存在明显差异,对网络空间的立场也存在一定分歧。
第一,中美在所谓“互联网自由”和网络主权问题上立场有别。
美国认为,网络空间的基本自由应该得到保障,连接自由和信息流通自由不应受到阻碍。
基于改进BA模型的海运复杂网络演化研究

理 论等 方法 上 , 围绕运 输 网络 的空 间组织 与优 化 、 经 济效 率等 展开 , 缺 乏整体 性研 究. 复杂 网络 理论
为交通 运输 网络 的复 杂 性 研 究 提供 了重 要 思 路 , 但 是 这一研 究 尚处 起 步 阶段. 运 用 复 杂 网 络理 论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1 4
1 复 杂 网络 理 论 和 海 运 网络 的 复 杂
性 分 析
1 . 1 复 杂 网 络 理 论
济 发展 的关 系 ; 王 成 金_ 3 剖 析 了全 球 集 装 箱 航 运
网络 的空 间格局 和 主 要 港 口的集 装 箱 组 织 能力 ; F r e mo n t L 4 对 马 士基 海 运 网络 进 行 了 航 线 结 构 、
及 提 高衡量 网络 拓 扑 模 型 的 准确 性 , 使 用 较 为 频
繁 的测 度参 数分 别是 : 1 )平 均路 径 长 度 L 即 网 络 中 节 点 间 的分
X. P . 等 根 据 中 国内河 和 沿海 航 线 数据 , 发 现 航
运 网络 的节 点 度 服从 幂 律 分 布 ; 武 佩 剑 等 从 复
当 网络 呈现 高 度 复 杂性 , 具 有 更 复 杂 拓 扑 特
性时 , 称之 为复 杂 网络 . 为 抽象 网络 的共 同特征 以
港 口发 展演 变 趋 势分 析 . 汪 晓帆 等 l 5 系 统 地 介 绍
了复杂 网络 理论及 其跨 学科 研 究 ; Ama r a l 等 运 用 复杂 网络 理论研 究 了航 空 网 络 的拓 扑结 构 ; Xu
国 家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批准号 : O 9 B J I 0 6 3 ) 、 教 育 部 哲 学 社 会科 学研 究 重 大课 题 攻 关 项 目( 批准号 : 1 1 J Z D0 4 9 ) 资 助
系统评价Meta分析详细介绍

系统评价Meta分析详细介绍目录一、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概念 (2)1.1 系统评价的定义 (3)1.2 Meta分析的定义 (4)二、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4)三、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流程 (5)3.1 明确研究问题 (6)3.2 检索文献 (7)3.3 筛选文献 (8)3.4 数据提取 (9)3.5 整理数据 (10)3.6 进行Meta分析 (11)3.7 结果解释 (12)3.8 评估偏倚风险 (13)3.9 结果的综合评价 (14)四、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的统计方法 (15)4.1 基本统计方法 (16)4.2 元分析统计方法 (17)五、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 (19)5.1 文献质量评价 (20)5.2 结果的一致性评价 (21)5.3 可靠性评价 (22)六、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结果解释和应用 (24)6.1 结果的解释 (25)6.2 结果的应用 (26)6.3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27)七、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局限性 (28)7.1 样本选择偏差 (29)7.2 数据质量问题 (31)7.3 不同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 (32)八、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伦理问题 (33)8.1 保护受试者隐私 (35)8.2 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36)九、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 (37)9.1 技术的发展 (38)9.2 方法学的创新 (39)一、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概念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简称SR)是一种多学科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关于某一主题的独立研究结果,以便得出全面、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Meta分析(Metaanalysis)是系统评价的一种扩展和深化,它通过对多个独立研究的统计分析,对原始研究结果进行加权汇总,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系统评价的目的是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估,从而为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巴美间哈卡尼网络问题的研究分析
一、哈卡尼网络背景和实力现状
哈卡尼网络组织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由贾拉勒丁〃哈卡尼(Jalaluddin Haqqani)和他的儿子领导,是在阿富汗战争期间,靠着绑架、勒索、走私、卡车运输冒起的“黑道家族”。
该组织势力范围主要在阿富汗帕克蒂亚、帕克蒂卡和霍斯特等东部省份以及巴基斯坦境内的部分部
落地带。
“哈卡尼网络”的头目哈卡尼,多年来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沙特阿拉伯情报机构关系密切,但他跟本-拉登的交情也很深厚。
在阿富汗对抗苏联军队期间,曾得到美国和巴基斯坦的支持。
据西点军校2011年7月发布的报告推测,“哈卡尼网络”核心成员有数百人,全部成员估计有5000到15000人,盘据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的山区,巴基斯坦的北瓦济里斯坦地区是哈卡尼组织的基地所在。
该组织与塔利班、“基地”组织、“乌兹别克伊期兰运动”均有关联。
目前,在阿富汗的反政府武装组织中,“哈卡尼网络”最具杀伤力。
二、政治诉求
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哈卡尼网络”武装组织在阿富汗抗击苏联军队。
苏军撤离后,“哈卡尼网络”武装组织与塔利班合作。
该组织目前将矛头指向美国并不令人感到意
外。
因为他们认为当时侵占阿富汗的外国势力是苏联,现在却是美国。
他们的政治诉求就是赶走阿富汗土地上的所有“入侵者”,与塔利班一起解放阿富汗。
三、与巴关系及未来走向
历史上,哈卡尼就与巴军情机构(三军情报局)关系密切。
抗苏圣战期间,巴军情报机构就在部落区为其提供活动基地,给予大量军火援助,帮助设计作战方案等。
而9-11后,哈卡尼转身与美为敌,但始终没有将巴作为自己目标,巴军也对其网开一面,不仅没有对其老巢进行打击,还试图说服美、阿接受“哈卡尼网络”加入和解进程。
哈卡尼在巴境内也一直未实施过有损巴基斯坦国家利益的行为。
可以判断,巴基斯坦与哈卡尼均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一直保持着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关系。
着眼未来分析,巴斯坦与哈卡尼之间的关系很可能仍将维持现状。
由于奥巴马政府已决心从阿富汗抽身,2014年美国从阿富汗全面撤军后,巴基斯坦必须开始为美军撤离之后的复杂地缘政治现实做准备。
无论是止尔扎伊继续当政,或是塔利班重新夺权,哈卡尼网络始终是巴基斯坦借此影响阿富汗政局的重要工具。
四、美巴在哈卡尼网络问题上产生矛盾的深层次原因
在哈卡尼网络问题上,美巴双方各执一词,大打“口水战”,致使两国关系再度聚然紧张,矛盾似乎不可调和。
美国怀疑哈卡尼网络制造了9月10日驻阿美军营地遭自杀式袭击、9月13日美国驻阿富汗使馆及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驻阿总部遇袭事件。
与此同时,美国指责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与哈卡尼网络有联系,并咬定巴基斯坦为哈卡尼网络提供了庇护基地,甚至可能指使哈卡尼网络袭击了美驻阿机构。
一再敦促巴基斯坦打击、铲除其境内的哈卡尼网络,以减少对巴援助相逼,甚至威胁将对巴境内哈卡尼网络基地采取单边军事行动。
而巴基斯坦方面则坚决否认美国指责,称美国在羞辱盟国,并指出美中情局才是哈卡尼网络的真正推手。
巴国内各界异常团结,态度空前强硬,断然拒绝美国的要求,甚至威胁断绝盟友关系。
从表面上看,美巴之间的矛盾的焦点似乎是对等哈卡尼网络的态度,但联系到两国国内目前的政局、联系此前双方的利益纷争,不难看出当前矛盾的产生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对美而言在哈卡尼网络矛盾上喋喋不休的主要目的:一是希望稳住急转直下的阿富汗安全形势,转嫁国内日益严重的政治危机。
奥巴马急需在阿富汗问题上取得进展,以便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为自己拉票。
但自2011年7月美军着手从阿撤军以来,塔利班大幅提升袭击频率,哈卡尼网络更是异常
活跃,连续在喀布尔发动具有轰动效应的袭击。
美国希望借助巴基斯坦来压制该组织以避免阿富汗形势继续恶化。
今年是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十周年,面对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和阿富汗战场的沉重负担,美国国内反战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今年5月阿伯塔巴德行动中成功击毙本〃拉登后,奥巴马政权立刻将撤军计划提上了日程。
但是,近期阿富汗战场形势的急转直下使反恐前景再次蒙上阴影,特别是本月13日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遇袭事件,似乎给奥巴马政府反恐政策进行了一个戏谑性的打击。
面对国内激增的政治压力,指责巴基斯坦对反恐战争不利负有责任,是一条转嫁矛盾的有效途径。
二是企图利用“哈卡尼网络”问题来测定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问题中的角色。
因为美国官员认为,巴基斯坦根本不希望喀布尔政府同塔利班之间达成和谈结果,而是在破坏两者之间的和谈。
三是妄想借机恢复在巴的军情网络。
拉登死后,美在巴军事情报人员被大幅缩减,两国情报合作陷入停滞,此番高调指责巴基斯坦军情机构并借此施压,也有意借此逼近巴基斯坦重建两国军情合作体系。
对巴而言此次态度空前强硬的原因:一是不愿成为美国的替罪羊。
前期与美国联合开展的反恐战争已经导致3.5万巴基斯坦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已高达约1000亿美元,这令巴基斯坦政府备受压力。
在此次哈卡尼网络矛盾上,美国逼近巴基斯坦出手,没有给巴基斯坦留有任何空间,正
将巴基斯坦逼入死胡同,巴基斯坦不愿再当美国的替罪羊。
二是必须维护国家和军队尊严。
巴民间反美情绪高涨。
9月23日,首都伊斯兰堡及其他几个大城市都发生了反美示威游行,全国50名高级宗教领袖也威胁用圣战回击任何对巴的袭击。
针对国内经济形势恶化,民众本来就对政府不满的现状,巴基斯坦政府不能不考虑民从的呼声。
2011年5月初,美军在巴境内采取单边行动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拉登,使得巴军颜面无存,陆军参谋长基亚尼本人也因亲美而备受军中质疑,甚至遭遇军中暗杀事件。
如果再次向美屈服,巴军士气必将更加衰落,军队的稳定也难以保证。
因此,在9月25日的高级军事会议上,与会将领一致表示绝不屈从美国压力。
三是希望将来借哈卡尼网络影响阿富汗政局。
未来,美国从阿富汗完全撤军后,阿富汗国内的政局势必会发生动荡和变化。
与阿富汗紧密相邻的巴基斯坦必须为自己将来的利益考虑,并希望借哈卡尼网络始终保持对阿富汗政局的影响。
五、美巴关系走向及对地区反恐形势的影响
就当前美巴关系走向来看,短时期内肯定暂难缓和,但两国战略互需条件并未改变,因此未来美巴彻底翻脸的可能性较小,美国对哈卡尼网络采取单边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由于两国军方在此次事件中的态度都比较强硬,因此双方未来军事关系将进一步恶化。
(一)美巴关系短期内暂难缓和。
展望未来,由于奥巴马政府已决心从阿富汗抽身,因此美巴之间在10年前因反恐战争而建立起来的紧密关系很可能将成为过去。
2014年美国从阿富汗全面撤军后,很可能又会出现当初苏联败走阿富汗后,美国抛弃巴基斯坦的一幕。
正如巴总统扎尔达里近日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所说,巴基斯坦必须开始为美军撤离之后的复杂地缘政治现实做准备。
本〃拉登今年5月在巴基斯坦境内被美军击毙。
由于美军此次行动未事先征得巴方同意,令巴方感到主权遭到侵犯,巴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民间反美情绪迅速高涨。
而美国此后仍不断指责巴政府及军方与一些活跃在阿富汗的武装组织有关联,令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此背景下,美国如果继续一味施压,只会让面对民众愤怒情绪的巴政府别无选择,唯有以强硬态度应对。
这样,美巴关系在短期内可能会走进死胡同。
(二)美巴关系不会从根本上破裂。
从长远来看,虽然两国目前关系出现紧张态势,但双方在政府层面的沟通仍将继续,不会出现根本性破裂。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美国需要在巴维持亲美政权的存在,同时防止宗教政党势力坐大;另一方面,巴政府对美国援助的依赖程
度较高,特别是当前面对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压力,美方援助是确保其政治地位稳固的重要保障。
(三)巴美双边军事关系可能会滑入低谷,但美国对哈卡尼网络采取单边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不大。
在对哈卡尼网络的态度上,美方的言论和举措表明了五角大楼在阿富汗问题上话语权已经越来越大,未来美军主对巴政策有日趋强硬之势。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相比于政府层面,此次事件对巴基斯坦军队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自阿伯塔巴德行动后,巴军方的士气和声誉已受到沉重打击,民众对军队的不满情绪日益强烈,军方不得不对美做出强硬姿态。
除给予强烈谴责外,巴军方还终止了双方包括情报合作在内的全部军事合作,驱逐了200多名美军军事人员,并宣布不接受美方军事援助。
外界普遍担心,一旦美方再发动类似单边行动,巴军队的声誉将遭受根本性打击,造成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此次面对美方的压力,巴军方势必继续保持强硬姿态,在诸如打击武装分子等问题上不会轻易让步,而这将有可能使本已岌岌可危的双边军事关系进一步滑向低谷。
但由于在阿富汗问题上,美国对巴基斯坦的需要仍多于巴基斯坦对美国的需要,美国目前还不想将两国关系推入绝境。
因此,尽管美国近来表态十分强硬,但对哈卡尼网络采取单边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