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人物故事

合集下载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1. 鼠目寸光: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楚国大将冯妄带领军队准备攻打宋国。

冯妄利用间谍搜集了宋国的情报,得知宋国宝马可生长宝石。

于是,他匆忙进攻宋国,占领了宋国的首都。

然而,冯妄只顾稀珍的马匹,完全没有意识到宋国的军队已经撤离至别处。

他陷入了鼠目寸光的局面,最终被反击的宋军击败。

2. 怀瑾握瑜:故事发生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即将灭亡的时候。

西罗马帝国最后的皇帝罗姆路叶奥古斯都三世听说了东罗马帝国的将军奥多亚塔斯勇猛无敌。

于是他派使者前往东罗马帝国请求援助,希望能借助奥多亚塔斯的武力恢复西罗马的辉煌。

然而,奥多亚塔斯看透了西罗马的衰落,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并拒绝了援助请求,最终保存了东罗马的实力。

3. 锦上添花:故事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

有一位富商邀请朋友来参加他的晚宴,但是因为这位富商太爱炫耀,晚宴上的菜肴装点得极其豪华。

而其中一道菜叫做“锦上添花”,是一道非常普通的素菜。

在客人们惊叹于富商的奢华之时,一个贫穷的书生附和道:“锦上添花,穷人就不得吃饭了。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形容事物已经很好了,再添加一点已显得多余的典故。

4. 杯弓蛇影: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中国。

一位官员经常被盗贼骚扰,于是他安排了一支警卫队保护自己。

有一天,官员看见园子里有长满葡萄藤的光亮弯曲的树枝,他以为是一条隐藏在葡萄藤下的蛇,于是他急忙喊来了警卫队。

然而,在靠近树枝的地方,只发现了一个杯子和一根绳子而已。

这个故事形容人们因为过于敏感或多疑,而看到一些不存在的事物。

5. 虎头蛇尾:故事发生在中国明代,有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写了一首开头极为出色的长诗。

然而,随着诗歌深入,他的文章平淡无奇,无法与开头相媲美。

这个故事意指一个开始有着很高期望的事物,但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6. 纸上谈兵:故事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

一位重要的军事家和一位名将之间发生争论,争论的内容是如何取胜。

名将以纸做成兵器,并以纸模拟战争形势和战术,展示自己的策略。

古代先贤典故

古代先贤典故

古代先贤典故古代先贤典故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诸多具有深刻内涵的故事和寓言。

这些故事中蕴含着先贤的聪慧、勇气、正义和智慧,是历史的见证和人性的典范。

在本文中,我将分步骤阐述几个典型的古代先贤典故,以期让读者深刻领略其中的哲理和价值。

一、《太公钓鱼》这个典故讲述了春秋末年,吴国国君为了想方设法地除掉越国宰相夫差,派了大将军庄周去请太公钓鱼,让太公卷土重来,坐镇越国,拯救越国于水深火热之中。

太公身为先贤,刚毅明智,在看到庄周的请柬时立即明察秋毫,识破庄周派来的真正用意,便坐在石头上钓鱼。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鱼儿慢慢地就出现在太公的面前,每次太公准备用竿钩将它钓上来时,大鱼儿总是奋力挣扎,从容躲闪,最终难以捉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太公明白地认识到吴国和越国之间的利益纷争和关系错乱,不愿卷入其中;而大鱼儿的不屈不挠、从容应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自信、自律的生活态度,使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保持坚定和坚韧,勇敢面对一切风雨。

二、《管仲摆布》这个故事讲述了古代齐国的大臣管仲,通过自己的智慧,摆布诸侯,为齐国争取了更多的利益。

在一次对晋国的谈判中,管仲将晋国君臣说服,让他们同意支付高额的贡品,还在晋国内部挑拨离间,将晋国和齐国的关系升华到了更为亲密的地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管仲是一个脚踏实地、诚实守信、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心的先贤人物。

管仲的行动,不仅取得了实际战略上的胜利,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尚的品格和行事方式,精深地体现出“节能而求治”的思想精髓。

三、《孔子授业》在这个故事中,孔子带领弟子们到处游历,时时刻刻做教育工作。

在遇到透支过度的弟子时,孔子就会恳切地问道:“你们回家不顾家吗?”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精神脊梁和治学态度,可以感受到孔子的高尚情操和深厚修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和道德修养是我们的根本之本,我们必须牢记孔子的教诲,以真实态度去对待学问和自己的心灵。

以上这些故事虽然有些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但它们所蕴含的精神和价值却历久弥新。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衷探讨和传颂的话题,其中既有悲壮的故事,也有轻松幽默的趣闻。

下面就来分享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的魅力。

1. 鬼谷子与迟到的学生相传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学生必须准时出席上课,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有一次,一个学生迟到了,他匆忙赶到鬼谷子的门前,却发现门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不在家”,学生大惊失色,以为鬼谷子已经出走,于是跪在门前苦等。

结果过了半天,鬼谷子走回来了,看到学生跪在门前,笑着说:“你晚到了,我已经出去追寻天地间的奥秘了。

”2. 屈原投江与龙王相助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因忠于国家,被贬配到远方。

有一天,他在汨罗江投江自尽,龙王见状,派遣蛟龙将他救了上来,并护送他离开。

这便是“屈原投江,龙王相助”的典故。

3. 刘备三顾茅庐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这一段佳话被传颂至今,展现了刘备对人才的珍视和诸葛亮才华横溢的风采。

4. 秦兵马俑的发现197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兵马俑陵被发现,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迹,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5. 拔舌自缚的郑和郑和是明朝的航海家,他曾在航行途中遇到险情,为保全船员安全,郑和决定拔舌自缚,这一举动展现了郑和对船员的保护之情。

6. 华盛顿的樱桃树之谎据说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被发现偷吃樱桃,他害怕被父母责罚,便编造了一个说辞。

这个故事引发了后人对于华盛顿诚实品德的深入探讨。

7. 《元宵节的前一天》描绘了元宵节欢乐的场景《元宵节的前一天》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庆典的热闹氛围和人们的快乐心情。

8. 孔子与须陀树孔子曾在须陀树下讲学,他的弟子子贡问他:“须陀树为何这么大?”孔子答曰:“因为有礼。

”这段典故讲述了礼仪的重要性。

9. 独行蛮荒的司马迁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严酷的监禁下仍能独行蛮荒,著有《史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献。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1.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鲍叔牙为了救父亲,割股献血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鲍叔牙的父亲被敌军俘虏,敌人要求他出示自己的高德,否则就将杀死他的父亲。

鲍叔牙辗转思考,最终决定割下自己的股肉,用以证明自己的孝心,救父于危难之中。

2. 战国时期,孟子为了教育学生,选择在梁山伐木的故事战国时期,孟子作为一位优秀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选择在梁山伐木来教育他的学生。

孟子选择这个地方因为梁山上风景秀丽,飞瀑泉声,希望学生在如此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能够更加专注和用心学习。

3. 汉朝时期,刘备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汉朝时期的刘备,为了求援于曹操,放弃了所有的随从和兵马,独自骑着一匹马千里走荆襄。

刘备的独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众的忠诚和担当。

4. 相国寺,唐代玄奘取经的故事唐代唐太宗年间,佛教高僧玄奘出生在陕西宝鸡,为了取经,他穿越沧海,踏过山川,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到达了印度。

在他取经之路上,有一个重要的地点就是位于西安的相国寺,这个寺庙成为了他向西方求取佛经的起点。

5. 宋朝时期,岳飞对抗金军的故事北宋时期,南方遭受金国的威胁,岳飞作为南宋的将领,奋勇抵抗金军的入侵。

他率领军队一次次与金军激战,展现了坚守家国的决心和勇武精神。

6. 五代十国时期,杨家将的英勇事迹五代十国时期的杨家将,是指杨业及其家族的后代。

他们以忠诚、聪明、勇敢而闻名。

在他们的带领下,他们一次次在战场上打败敌人,保卫了自己的家园。

7. 明朝时期,钟馗降妖伏魔的故事明朝时期,钟馗作为一位神仙,专门降妖伏魔。

他经常在夜晚巡逻,保护百姓的安宁。

钟馗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形象之一。

8. 清朝时期,岳阳楼的传说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是古代文化遗址之一。

岳阳楼有一段传说,说是岳阳楼的“开山之祖”萧照被水怪吞噬,他的爱人陆李义丧失双眼后,借下载郡字写得一副对联:“开山设法定湖神,哀哭无知声月近”,让人感叹历史的沧桑变化。

9.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有趣的历史典故十则_历史典故素材

有趣的历史典故十则_历史典故素材

有趣的历史典故十则从古至今,历史典故可谓不胜枚举,其中蕴含着的意义更是千姿百态。

从这些历史故事中,我们可以品味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1、面上草稿北宋时有个叫陆东的,在苏州做官。

某次断案,他判一个犯人流放,当时流放是要在脸上刺字的。

陆东让人在犯人脸上刺上“特刺配某州牢城”几个字。

刺完了,手下一个幕僚说,大人不对啊,不能用“特”这个字。

但凡用这个字的都是朝廷一时旨意,这个犯人只是流放罪不能用这个字。

陆东一听,赶紧叫人把那犯人又拉回来,把“特刺”二字划掉,改成“准条”,重新刺字。

估计这犯人得是有一张高晓松式是大脸,不然恐怕刺不下这么多字。

陆东给犯人刺字刺两回这事在当时广为流传,没少被人笑话。

后来有人向上推荐陆东,说这个人有才干,应该升官。

上面人说,哦,这人啊。

我知道,不就是那个在人脸上打草稿的家伙吗。

2、八将军滕王李元婴做隆州刺史的时候经常违法乱纪,属下裴聿直言劝谏,惹得李元婴大怒,让左右暴打他。

后来裴聿上京,便将此事告诉了皇帝。

皇帝问裴聿,滕王他打了你几下?裴聿说前后一共八下,皇帝听了立马令裴聿官升八级。

裴聿回去后跟人诉苦说,我命可真不好,我要是当初说打了九下,现在就是五品官了。

此事在当时曾传为笑谈,人送外号“八将军”。

3、杯酒杀三人南朝梁人张缵,有才学且颇为自负。

某次邵陵王萧纶请他喝酒,当时萧纶手下有个名士叫吴规,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人物。

这张缵不知道怎么了,就看吴规不顺眼,看见酒席上吴规也在座就不服。

举杯就说:“吴规,这杯酒敬你,祝贺你也够资格在今天这宴上喝酒。

”把吴规气的够呛,吴规的儿子吴翁孺看父亲被人这么奚落更生气,当晚就气死了。

吴规又恨张缵讽刺自己又心疼儿子的死,悲愤交加,也死了。

吴规的老婆看老公和儿子相继去世,也悲伤过度,跟着就去了。

时人皆称:“张缵一杯酒,杀吴氏三人。

”4、百赢赌咒唐人段成式在其著作《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条咒语,据说念满一万遍,就能让打出去的骰子随意而动,赌钱百赌百赢。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摘要:1.介绍古代典故的含义和价值2.概述20 个古代典故小故事的内容3.分析这些典故的历史背景和教育意义4.总结这些典故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古代典故是历史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教育后人的佳话。

本文将介绍20 个古代典故小故事,并分析这些典故的历史背景和教育意义,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坚持不懈地挖山,最终感动天帝,天帝派来两位神仙把山移走的故事,寓意着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2.精卫填海:描述了精卫不断把小石头和树枝扔进大海填海的故事,寓意着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3.孟母三迁:讲述了孟母为了让孟子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成长,三次搬家寻找更好居住环境的故事,寓意着母爱伟大,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陈涉世家:讲述了陈胜、吴广起义领导人民反抗秦朝暴政的故事,寓意着勇敢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正义。

5.纸上谈兵:描述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而无实战经验的故事,寓意着理论脱离实际,会导致失败。

6.岳飞精忠报国:讲述了岳飞忠诚于国家,勇敢抵抗外敌的故事,寓意着忠诚和英勇。

7.鸟尽弓藏:描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担心地方势力威胁中央,诏令各国王后宫女子、皇子、宗室贵族移居咸阳的故事,寓意着权力斗争的残酷。

8.负荆请罪:讲述了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的故事,寓意着勇于承认错误,知错能改。

9.渑池之会:描述了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的故事,展示了战国时期国家之间的外交斗争。

10.荆轲刺秦:讲述了荆轲为报国仇家恨,潜入秦宫行刺秦王的故事,寓意着英勇无畏。

11.范进中举:描述了范进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的故事,展示了古代读书人追求功名的艰辛历程。

12.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讲述了刘邦诛杀功臣的故事,寓意着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险恶。

13.苏武牧羊:描述了苏武忠诚于国家,在匈奴牧羊十九年的故事,寓意着坚贞不屈。

中国优秀典故

中国优秀典故

中国优秀典故
中国有许多优秀的典故,其中一些包括:
1.愚公移山:讲述愚公和家人决心移山的故事,强调了坚持不懈、毅力和努力的重要
性。

2.孟母三迁:孟子母亲多次搬家为了给孟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体现了母爱和对教
育的重视。

3.刻舟求剑:描述一个人在河流中丢失剑子后,错误地试图通过刻舟来找回的故事,
引人思考固守旧观念的局限性。

4.白蛇传:讲述了白素贞和许仙之间跨越种族和境遇障碍的爱情故事,是中国著名的
爱情传说之一。

5.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刘备、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的故事,
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6.水浒传:讲述了宋江等英雄豪杰的故事,他们因不满朝廷腐败而聚义起义,也是中
国四大名著之一。

7.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贾家荣衰和封建社会的缺陷,
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一。

8.左邻右舍:用来形容邻里间互相攀比的故事,警示人们不要盲目追求与他人比较而
忽略自己的幸福。

这些典故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导人们道德、智慧和人生哲理。

古代英雄人物经典故事

古代英雄人物经典故事

古代英雄人物经典故事
一、项羽与乌江自刎
项羽,名籍,字羽,是秦朝末年的杰出军事家。

在刘邦攻入咸阳后,项羽率军与其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

虽然项羽在战场上屡次击败刘邦,但由于他的残暴和刚愎自用,最终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

项羽突围至乌江边,自刎而死,留下一段历史的传奇。

二、岳飞与精忠报国
岳飞,南宋时期著名将领,一生忠诚报国,坚决抵抗金朝的侵略。

他率领的岳家军在战场上屡次击败金军,收复失地。

然而,由于南宋朝廷的腐败和奸臣的陷害,岳飞最终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

他的忠诚和英勇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三、诸葛亮与六出祁山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他为了实现刘备的遗愿,多次出兵北伐,试图恢复汉室。

其中最著名的是六出祁山,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诸葛亮的智谋和忠诚被后人所铭记。

四、花木兰与替父从军
花木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英雄,为了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勇敢地走上了战场。

她的英勇和孝心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传奇人物。

这些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充满了英勇、忠诚、智慧和孝心等美德。

他们的故事不仅被后人传颂,更是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故:人物故事人物/其他【凡鸟】《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人,题门上作‘凰’字而去。

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凰’字,凡鸟也。

”0喻庸才。

唐张九龄《杂诗》之二:“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

”另参见伦类部·师友“寻嵇”、动物部·飞禽“题凤”。

人事部·情感“千里相思”、人事部·狂放“题凡鸟”。

【广陵客】参见文明部·礼乐“广陵散”。

唐李颀《琴歌》:“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牛侩】参见人事部·雅逸“卧墙东”。

宋陆游《寓叹》:“人怪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

”【丹徒布衣】《晋书·诸葛长民传》:“义熙初,慕容超寇下郊长民遣部将徐淡击走之,进位使持节……领晋陵太守、镇丹徒。

”后因“骄纵贪侈,不恤政事”,为刘裕所疑,欲杀之,诸葛长民欲谋乱,“犹豫未发,既而叹日:‘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

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也!”’O指平民,或喻识破官场诡危之人。

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上尉张卿二首》之二:“丹徒布衣者,慷慨末可量。

”另参见人事部·富贵“富贵危机”。

【凤客】参见人事部·情感“求凤”。

O指风流才子。

唐卢全《卓女怨》:“迷魂随风客,娇思人琴心。

”【玉人】《晋书·卫玖传》:“卫玖字叔宝,……总角乘羊车人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勹喻指男子美貌。

唐卢纶《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沉。

”另参见器用部·车船“羊车”。

【东邻】参见人体部·其他“捧心”。

宋杨亿《无题三首》之三:“北清自应流怨泪,东邻谁敢效颦眉?”【叶公】参见动物部·鳞介“叶龙”。

O喻徒有所好之人。

唐齐己《谢惠卜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皮相士】参见器用部·衣冠“负薪裘”。

清黄遵宪《石川鸿斋偕僧来谒张副使》:“知公迹僧心亦僧,不复拘拘皮相士。

”【失马翁】参见人事部·其他“得马”。

唐诗浑《怀旧居》:“朱门迹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

”【白社客】参见地理部·城建“白社”。

唐陈子昂《卧疾家园》:“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曳裾客】参见政事部·贪佞“曳据”。

唐朱湾《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行军持节大夫初拜东平郡王》:“会作王U曳据客,为余前谢鲍参军。

”【虫沙猿鹤】《艺文类聚》卷九0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O喻战中一死亡的官兵。

唐韩愈《送区弘南归》:“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

”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虫沙”、动物部·走兽“君子猿”、动物部·飞禽“君子鹤”、动物部·虫豸“沙虫”、武备部·其他“猿鹤化”、人事部·死丧“化虫沙”。

【刘郎】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五年,判县刘晨、阮肇共人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望山上有一桃树,遂采桃充饥。

后遇二女子,姿质妙绝,见刘、阮,“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丶因邀还家。

”“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

”其地草木气候常如春时。

二人停半年还乡,子孙已历七世。

O喻成仙而去,或指情郎。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之一:“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际蓬山一万重。

”另参见九流部·神仙“阮郎千古事”、人物部·妇女“阮郎妻”、人事部·情感“恨阮郎”。

【运甓翁】参见人事部·志趣“运甓”。

0喻不安悠闲、奋发向上之人。

宋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谁令运甓翁,见谓牧猪奴”【两生】《汉书·叔孙通传》:“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

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亲贵二今天下初定,死者未募,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

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

吾不忍为公所为。

公所为不合古。

音不行。

公往矣,毋污我!”’O咏人洁身自好。

元袁桷《次韵礼部李公二首》之二:“百年礼乐重开运,此道何须问两分”另参见人事部·志趣“鲁二生”。

【折齿人】参见器用部·其他“邻女梭”。

清王土镇《啸园杂题八首。

梭山》:“不妨折古人。

长兹置岩石。

”【吴阿蒙】《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后鲁肃上代周瑜,过(吕)蒙言议,常欲受屈。

肃拊蒙背日:‘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今论,何一称模候乎?”’O指人平庸。

清顾汾《长至斋宿四译馆署次江补斋太常壁间韵》之四:“壮怀漫说庾开府,老眼依然吴阿蒙。

”另参见人体部·头面“刮目”。

【何郎】《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

既瞰,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O称赞青年男子貌美,或指情郎或驸马。

唐李贺《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另参见人体部·头面“何郎面”、器用部,饮食“汤饼”。

【狂奴】参见人事部·狂放“狂奴故态”。

O喻傲世之隐者。

唐皮日休《钓矾》:“狂奴卧此多,所以踏帝腹。

”【宋玉邻】参见人事部·情感“三年目送”。

唐徐刨忆牡丹》:“宋玉邻边腮正嫩,文君机上锦初裁。

”【鸡林贾】参见文明部·诗词“诗人鸡林”。

元宋无《忆旧寄金陵冯寿之》:“句满鸡林贾,名齐雁塔人。

”【鸡鸣狗盗】《史记·孟尝君列传》:秦昭主因孟尝君,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

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

’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人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

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人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

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

盂尝君得出……夜半至函谷关·、。

…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尽呜,遂发传出。

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

”’O喻指人物或技能不伦不类、委琐卑下、唐宋之间《过函谷关》;“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另参见动物部·飞禽‘将鸣’”、动物部·走兽“狗盗”、九流部·杂技“‘教鸡鸣”。

【星使】参见天文部·天体“使臣星”。

唐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

”【钓鳌客】汀坎渭锊俊ち劢椤暗鲼薄K温接巍睹伪舒洹罚骸翱闪鲼】停辗低姥蛩痢!【饱朱儒】参见人事部·冤怨“佛儒饱”。

清黄遵宪《新加坡杂诗十二首》之五:“人奴甘十等,只愿饱朱儒。

”【庖丁】参见九流部·杂技“庖了解牛”。

唐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轮辕无匠石,刀几有庖了。

”【孟邻】参见伦类部·亲眷“慈母择邻”。

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历下辞姜被,关西得盂邻。

”【斫轮人】参见九流部·杂技“轮扁斫”。

清赵翼《刊刻汪文端师集既就书以志愧》之一:“太息斫轮人已去,乞谁刊定夜窗幽。

”【秋胡】参见人物部·妇女“秋胡妇”。

O喻薄幸男子。

南朝梁萧纲《妾薄命》:“荡子行未至,秋胡无定期。

”【烂柯人】参见器用部,其他“烂斧柯”。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珠履客】《史记·春申君列传》:“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合之于上舍。

赵使钦夸楚,为玳瑁答,刀剑宝以珠王饰之,请命春申君客。

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O喻指幕僚。

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日座主幕》:“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另参见伦类部·宾主“三千客”、器用部·衣冠“珠履”、人事部·富贵“珠履”。

【莲幕】《南史·庾果之传》:皮杲之任王俭的长史官。

‘“安陆候萧缅与(王)俭书日:‘盛府元僚,实难其选。

庾景行(果之字)泛深水,依芙蓉,何其丽也。

’时人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

”O美称官署的幕府、幕僚。

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

”另参见植物部·花卉“咦果莲”。

【致书邮】l(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its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

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O指传送书信文稿。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浩觐省》:“甘从投辖饮,肯作致书邮。

”另参见器用部·日用“洪乔书”、人事部·狂放“宁作置书邮”。

【郢中客】参见文明部·礼乐“曲高和寡”。

唐孟浩然《和张二自稷县还途中遇雪》:“歌疑郢中客,态比洛J;1神。

”【郢匠】参见器用部·其他“郢匠斤”。

O指技艺高超的人,或喻大毛笔。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成风鄂匠斫,流水伯牙弦。

”【高阳酒徒】参见人事部·狂放“长揖”。

唐高适《田家春望》:“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高阳酒徒】《史记·聊生陆贾列传》:“哪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

”“县中皆谓之狂生。

”“沛公引兵过陈留,哪生踵军门上谒曰—…·使者出谢日:‘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床暇见儒人也。

’郦生嗔目按剑叱使者日:‘走,复人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勹喻指狂放而好饮酒者。

唐罗隐《曲江春感》:“高阳酒徒半雕落,终南山色空崔鬼。

”另参见人事部·狂放“郦生狂”。

【家僮】参见植物部·木本“橘奴”。

唐卢纶《送陈明府赴萍县》:“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憧。

”【萧奴】参见文明部·学识“奴爱才”。

清张问陶《题屠琴坞论诗曰》之三:“郑婢萧奴门户好,出人头地恐无时。

”【鹿门翁】参见人事部·雅逸“庞公隐”。

宋陆游《醉中书怀》:“不见鹿门前,全家事潜遁。

”【屠龙手】参见九流部·杂技“屠龙”。

O喻有才能而不为所用之人。

宋苏拭《次韵张安道读杜诗》:“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

”【散才】”参见植物部·木本“社株”。

唐钱起《长安落第作》:“散才非世用,回音谢云萝。

”【散樗】《庄子·逍遥游》:“惠子日:‘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途,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0用以自谦、,或指不愿为世俗做事。

唐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另参见植物部·木本“樗栎”、人事部·狂放“樗散”。

【韩康】参见人事部·雅逸“卖药”。

唐白居易《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病添庄舄吟声苦,贫欠韩康药债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