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
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内容清晰)

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特级护理】(一)护理原则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2、重症监护;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二)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观察患者进食情况,给与鼻饲注药或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3.根据医嘱定时给与雾化吸入。
4.根据医嘱给予红光,气压等治疗。
(四)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1.根据病情给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各种管道,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装置,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并配合雾化吸入,扣背等。
3.根据病人自理程度给与晨、晚间护理;不能经口进食的给予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期间给与尿道口护理;留置胃管,营养管的病人妥善固定管道,定时更换胶布;有输液管道的病人按要求定时换药,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硬结.4.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5.卧床期间使用床挡,有安全警示标识。
6.给与排泄护理:床上使用便器,失禁的护理。
7.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并进行饮食指导。
8.必要时更衣、剪指甲,面部清洁一日两次,足部清洁一日一次,洗头一周一次,床上温水擦浴一日2次。
9.给予病人压疮预防及护理,填写压疮评分表。
(六)进行床头交接班【一级护理】(一)护理原则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间需要严格卧床患者3、生活完全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患者4.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完整版)胸外科手术分级目录

(完整版)胸外科手术分级目录背景介绍胸外科手术是指对胸部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外科手术,包括肺部、食管、纵膈、胸壁等各个部位的手术。
为了对胸外科手术进行统一管理和规范操作,我们制定了胸外科手术分级目录,以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因素进行分级。
目录说明胸外科手术分级目录共分为四个等级,根据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从低到高进行划分。
不同的手术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医疗资源和术后监护要求。
一级手术一级手术是指较为简单且风险较低的胸外科手术,通常仅需简单的切口和基本的手术技术即可完成。
一级手术的特点包括:- 手术入口小,切口简单,操作时间短;- 术后恢复期较短,可在普通病房中进行术后护理;- 风险较低,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二级手术二级手术相对于一级手术而言更为复杂,包括了一些中等难度和风险的手术。
二级手术的特点包括:- 手术时间较长,需要较高的手术技术水平和经验;- 切口较大,可能需要更多的器械和辅助设备;- 术后需较密切的监护和护理,通常需要住在重症监护病房。
三级手术三级手术是相对复杂和高风险的胸外科手术,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三级手术的特点包括:- 手术风险极高,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需要深入研究和准备,可能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 术后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密切监护,可能需要辅助呼吸和其他支持治疗。
四级手术四级手术是最为复杂和高风险的胸外科手术,通常涉及到重大病例和危重患者。
四级手术的特点包括:- 手术风险和手术时间极高,需要最高水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和紧密的术后监护;- 术后恢复周期长,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总结胸外科手术分级目录的制定旨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胸外科手术进行分级,可以更好地分配医疗资源,提供相应的术后监护和护理,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普外住院患者分级护理要点与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住院患者分级护理要点与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一.特级护理(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三)基础护理服务项目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需要时)5.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需要时。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需要时7.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1次/周)、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二.一级护理(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患者生活不能自理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1次/日。
胸部外伤分级护理

胸部外伤分级护理胸部外伤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级别,每个级别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 轻度外伤:胸部轻微挫伤或擦伤,无明显损伤或出血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建议进行以下护理措施:- 清洁伤口:用清水洗净伤口,并轻轻擦干。
- 局部冷敷:可使用冰袋或冷敷物轻轻敷在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减少肿胀。
- 注意伤口保护:避免再次碰撞或摩擦伤口,可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2. 中度外伤:疼痛明显,有轻度出血或淤血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需要进行以下护理措施:- 清洁伤口:用清洁的水或生理盐水洗净伤口,并用无菌敷料覆盖。
- 冷敷:将冰袋或冷敷物用纱布包裹后轻轻敷在受伤部位,每次敷约15-20分钟,每日可敷数次,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 控制出血:若有出血,可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轻压止血。
- 疼痛控制:可根据医生建议服用适量的止痛药物。
3. 重度外伤:胸部严重受伤,可能有明显的损伤或内出血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应立即就医,并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和治疗。
-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呼吸道畅通,如有需要,进行人工通气或使用气管插管。
- 控制出血:若有出血,进行适当的止血措施,如紧急手术、输血等。
-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 给予镇痛: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
- 支持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气胸排除、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
补充说明:以上护理措施仅为一般性建议,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
对于严重胸部外伤情况,必须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处理。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简介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用于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制度,旨在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优化资源利用和增强患者安全。
该制度将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护理需求进行分级,以便在不同的护理级别中提供相应的医疗护理。
分级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基于以下标准进行患者分类和分级:
1. 疾病严重程度: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2. 护理需求: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如手术后的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和生命体征监测,将患者分为不同护理级别。
分级护理服务
根据患者的分级,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1. 轻型患者:轻型患者通常需要较少的护理关注,护士会定期
进行基本护理,如体温测量和药物管理。
2. 中型患者:中型患者需要更多的护理服务,护士会提供手术
后的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和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服务。
3. 重型患者:重型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密切监护和高级护
理技术,护士会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制度优势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具有以下优势:
1. 提高护理效率:通过对患者实施分级,将资源合理分配,提
高了患者的护理效率和护士的工作效率。
2. 增强患者安全:根据患者的分级,能够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减少了医疗事故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3. 优化资源利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合理安排床位
和医疗资源的使用,有效利用了医院资源。
结论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可以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增强患者安全,同时优化资源利用。
在外科病房中实施该制度,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完整版)分级护理详细规范

完整版)分级护理详细规范1.引言该文档旨在提供分级护理的详细规范,以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分级护理是基于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分类,并为每个等级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分级护理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2.分级护理的原则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是确定护理级别的主要依据。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与护理级别相匹配的服务。
护理级别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3.护理级别的划分分级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划分为以下几个级别:Level 1: 病情稳定,仅需要基础护理服务。
Level 2: 需要一定程度的监测和治疗,但病情相对稳定。
Level 3: 需要密切监测和治疗,病情较为严重。
Level 4: 病情危急,需进行紧急抢救和持续监护。
4.各级别护理的要求与措施4.1 Level 1 护理提供基础的生活护理,如饮食、卫生等。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运动和自我照顾。
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4.2 Level 2 护理在Level 1 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任务: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提供一些基本的医疗治疗,如静脉输液等。
4.3 Level 3 护理在Level 2 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任务: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提供高级医疗技术支持,如ECG监测、氧气吸入等。
4.4 Level 4 护理在Level 3 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任务:为患者提供即时的紧急抢救和持续监护。
协调多学科团队合作,制定和执行紧急抢救方案。
5.护理级别的评估和调整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护理级别的调整。
评估应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需求变化等因素。
6.结论通过严格遵守分级护理的详细规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康复与治疗效果的提高。
以上是对分级护理详细规范的简要介绍,详细内容请参阅完整文档。
完整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完整分级护理服务标准护理服务一直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分级护理服务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
本标准将详细介绍完整分级护理服务的要点,包括患者评估、护理方案制定、护理实施和护理评估等方面。
一、患者评估患者评估是完整分级护理服务的第一步,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情况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患者所需护理服务的级别。
患者评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状况评估: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的测量,以及对患者现有的疾病、手术史和药物使用情况的了解。
2.生活习惯评估: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睡眠情况、日常活动能力等,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3.心理社会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以便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服务。
二、护理方案制定根据患者评估的结果,结合患者的需求和医疗团队的建议,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护理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目标:明确制定患者的护理目标,如减轻疼痛、促进康复、改善生活质量等。
2.护理措施:具体规定患者所需的护理措施,包括药物管理、疾病管理、生活方式指导等。
3.护理计划: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包括每日护理内容、护理频次、护理时间等。
三、护理实施根据护理方案制定的护理计划,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实施。
具体护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护理:包括患者的日常清洁、换药、喂饭等基本护理内容。
2.专科护理:针对患者的特殊需求,如有疼痛的患者需要进行疼痛管理,有压疮的患者需要进行压疮预防等。
3.心理支持:提供患者心理支持,包括情绪疏导、心理咨询等。
四、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以及对护理计划的调整和改进。
护理评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监测,对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进行评估。
2.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反馈。
3.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胸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及弹性排班工作安排

胸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及弹性排班工作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和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
建立健全护理人员分层使用的管理模式,即通过科学的管理以解决护理专业建设、队伍稳定与发展的问题,改善基础护理不到位的现状,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体现职业责任、职业价值,保障护理质量,在实践中培养人才,打造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梯队。
一、分层级别:分为四层一层:护士长工作重点:负责科室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和科室各项护理工作计划、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工作范畴:负责制定本科室护理工作计划、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等,并组织实施;负责本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检查指导护理组长工作完成情况;负责护理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护理查房和护理科研;定期开展培训、教学等。
二层(护理组长)工作重点:1、负责大手术后1—3天、危重病人护理计划制订、安全管理,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护理文书记录,做好健康教育;2、负责住院病人护理风险监控、自理能力评估;监控有创护理操作及护理质量的把关3、负责本组护理人员培训及护生带教工作。
4、负责本组责任护士护理工作质量的控制与技术指导,工作量的统计。
工作范畴:1、负责本组责任护士护理工作质量的控制与技术指导,工作量的统计;2、负责本组各项医嘱和治疗处置的查对;3、负责大手术后1—3天,特殊病人、危重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及护理记录书写、护理措施的督导实施,效果评价;4、负责患者安全及自理能力评估,监控与参与专业性强的护理操作及药物治疗、侵入性治疗;5、参与床头交接班、医生查房、护理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组织护理查房;6、负责本组重点病人健康教育及出院回访;7、负责本组护理人员培训及护生带教工作。
8、负责一切沟通与协调工作等。
三层(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工作重点1、负责病情稳定患者的常规操作、医嘱的执行;2、大手术后1—3天、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与上报;在上级护士指导下配合急救、落实护理措施及护理风险监控措施;3、指导护理员工作,并参与夜班值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
【特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
2、重症监护;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二)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观察患者进食情况,给与鼻饲注药或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3.根据医嘱定时给与雾化吸入。
4.根据医嘱给予红光,气压等治疗。
(四)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根据病情给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各种管道,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装置,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并配合雾化吸入,扣背等。
3.根据病人自理程度给与晨、晚间护理;不能经口进食的给予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期间给与尿道口护理;留置胃管,营养管的病人妥善固定管道,定时更换胶布;有输液管道的病人按要求定时换药,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硬结.
4.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5.卧床期间使用床挡,有安全警示标识。
6.给与排泄护理:床上使用便器,失禁的护理。
7.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并进行饮食指导。
8.必要时更衣、剪指甲,面部清洁一日两次,足部清洁一日一次,洗头一周一次,床上温水擦浴一日2次。
9.给予病人压疮预防及护理,填写压疮评分表。
(六)进行床头交接班
【一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间需要严格卧床患者
3、生活完全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患者
4.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及患者进食情况给与鼻饲注药或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3.根据医嘱定时给与雾化吸入。
4.根据医嘱给予红光,气压等治疗。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根据病情给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各种管道,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装置,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并配合雾化吸入,扣背等。
3.根据病人自理程度给与晨、晚间护理;不能经口进食的给予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期间给与尿道口护理;留置胃管,营养管的病人妥善固定管道,定时更换胶布;有输液管道的病人按要求定时换药,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硬结.
4.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严格卧床患者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
5.卧床期间使用床挡,有安全警示标识。
6.给与排泄护理:床上使用便器,失禁的护理。
7.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并进行饮食指导。
8.必要时更衣、剪指甲,面部清洁一日两次,足部清洁一日一次,洗头一周一次,床上温水擦浴一日2次。
9.给予病人压疮预防及护理,填写压疮评分表。
进行床头交接班
(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1.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2.根据病人病情调整卧位,活动肢体。
防止导管脱出。
3.术后1-5日:指导有效咳嗽、咳痰,讲解咳嗽咳痰的重要性;疼痛健康指导;床上及早期下床活动指导;用药指导;带引流管指导;饮食指导。
4.鼓励并协助患者活动肢体,向患者说明留置深静脉导管的重要性,置管期间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
【二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
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及患者进食情况给与鼻饲注药或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3.根据医嘱定时给与雾化吸入,红光治疗。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1.根据病情给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2.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
3.根据病人自理程度给与晨、晚间护理;
4..卧床期间使用床挡。
有安全警示标志。
5.根据自理程度给与排泄护理。
6.必要时更衣、剪指甲、洗头。
(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1.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2.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3.消化道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健康教育。
4.术后饮食指导内容。
5.患者说明留置深静脉导管的重要性,置管期间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
6.出院前给与出院指导。
【三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
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四)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1.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2.饮食指导。
3.指导患者戒烟、戒酒、保持口腔卫生,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