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内容清晰)

合集下载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一、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细化要点(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1、晨间护理(1)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床单元,手术病人更衣。

(2)腹部手术后半卧位(护士摇床到适当高度),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

(3)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疼痛、肠道通气等情况,了解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活动能力。

(4)进食期间暂停晨间.2、晚间护理(1)整理床单元,必要时予以更换。

整理、理顺各种管道,行健康教育。

(2)根据季节开窗通风,出院后床单元行清洗消毒。

(3)自理患者指导,督促行晚间护理;行动不便患者,协助操澡、洗脸、洗脚、会阴护理等。

卧床病人每周行洗头一次。

3、饮食护理(1)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

(2)积极主动协助患者打饭,为肠内营养患者做好饮食指导、调配、卫生、温度、速度等服务。

(3)根据病情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4、排泄护理(1)做好失禁的护理,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做到随脏随换。

(2)指导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

每日会阴护理2次。

5、卧位护理(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

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肢体的功能锻炼。

(2)按需要给予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指导有效咳嗽。

(3)加强巡视压疮高危患者,有压疮警报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每2-3h 翻身一次,进行背部及骨突出防压疮护理每日两次。

6、舒适护理(1)患者每周一或入院时剪指、趾甲一次;行动不便患者,每天协助擦澡或洗脚一次。

(2)协助生活不能自理者更换衣物。

(3)提供适宜的病室温度,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操作要尽量集中,以保证患者良好睡眠。

(6)夜间护理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7、术前护理(在手术前一天和术前一小时进行)(1)给予心理支持。

胸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及弹性排班工作安排

胸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及弹性排班工作安排

胸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及弹性排班工作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和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

建立健全护理人员分层使用的管理模式,即通过科学的管理以解决护理专业建设、队伍稳定与发展的问题,改善基础护理不到位的现状,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体现职业责任、职业价值,保障护理质量,在实践中培养人才,打造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梯队。

一、分层级别:分为四层一层:护士长工作重点:负责科室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和科室各项护理工作计划、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工作范畴:负责制定本科室护理工作计划、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等,并组织实施;负责本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检查指导护理组长工作完成情况;负责护理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护理查房和护理科研;定期开展培训、教学等。

二层(护理组长)工作重点:1、负责大手术后1—3天、危重病人护理计划制订、安全管理,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护理文书记录,做好健康教育;2、负责住院病人护理风险监控、自理能力评估;监控有创护理操作及护理质量的把关3、负责本组护理人员培训及护生带教工作。

4、负责本组责任护士护理工作质量的控制与技术指导,工作量的统计。

工作范畴:1、负责本组责任护士护理工作质量的控制与技术指导,工作量的统计;2、负责本组各项医嘱和治疗处置的查对;3、负责大手术后1—3天,特殊病人、危重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及护理记录书写、护理措施的督导实施,效果评价;4、负责患者安全及自理能力评估,监控与参与专业性强的护理操作及药物治疗、侵入性治疗;5、参与床头交接班、医生查房、护理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组织护理查房;6、负责本组重点病人健康教育及出院回访;7、负责本组护理人员培训及护生带教工作。

8、负责一切沟通与协调工作等。

三层(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工作重点1、负责病情稳定患者的常规操作、医嘱的执行;2、大手术后1—3天、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与上报;在上级护士指导下配合急救、落实护理措施及护理风险监控措施;3、指导护理员工作,并参与夜班值班。

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

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
谢谢
病情观察和评估
呼吸系统护理
3
2
4
1
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吸痰器、气管插管等设备,确保呼吸道通畅
肺部感染预防:保持病房清洁,避免交叉感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氧气供给:根据病人需要,提供适当的氧气浓度和流量
呼吸机使用:根据病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循环系统护理
监测血压:密切监测危重病人的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护理基础知识
胸外科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胸外科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
胸外科危重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
1
护理基础知识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紧急救治的病人。危重病人的分类:-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类:轻度、中度、重度- 按病情类型分类: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 按病情发展阶段分类: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按病情特点分类:感染性、非感染性、创伤性等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确保生命安全-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病人抵抗力- 加强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心理压力危重病人的护理原则:- 及时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加强监测,预防并发症- 加强护理,提高病人舒适度- 加强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
危重病人的定义和分类
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整体护理:全面评估病人需求,制定护理计划
安全护理:预防意外伤害,确保病人安全
舒适护理:提供舒适的环境,减轻病人痛苦
心理护理:关注病人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康复护理: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提供健康知识,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胸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

胸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

胸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李皎伦;隋一玲;吴淑莉【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2(026)028【总页数】2页(P2669-2670)【关键词】胸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作者】李皎伦;隋一玲;吴淑莉【作者单位】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理技术及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分层管理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

现将我院胸外科临床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设置床位44张,床位使用率108.93%,病人周转率37.58%;护士15人,其中副主任护师(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6人。

护理组分为4组,第一组管理术后观察室10张床位,组长是1名主管护师(第3层级),组员为3名护士。

第二组管理16张床位,组长是1名护师(第3层级),组员为2名护士。

第3组管理18张床位,组长是主管护师(第3层级),组员为2名护士。

第4组管理14张左右加床,组长是主管护师(第3层级),组员为2名护士。

前两组为第一协作组,后两组为第二协作组,日间每组护士负责病人不超过8例。

有1名护士机动调配。

1.2 方法1.2.1 制定护士分层培训目标以从事护理工作年限分为3层,毕业5年以下为第1层,5年~10年为第2层也是业务骨干层,10年以上为第3层为高年资护士层,我科第1层护士6人,第2层护士4人,第3层5人。

1.2.1.1 第1层护士培训目标通过规范化培训,本身素养的培训,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完成一般护理工作任务。

1.2.1.2 第2层护士培训目标完成专科复杂护理工作,解决疑难问题,重点是专科理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

1.2.1.3 第3层护士培训目标成为本专科护理专家,突发事件应对及处理,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培训,教学科研能力的培训,等等。

一级二级三级特级护理服务标准

一级二级三级特级护理服务标准

分级依据: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如:肾移植术后患者、膀胱全切术后伴随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各类泌尿外科大手术有严重合并症、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措施,并观察患者反应。

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实施安全措施,给予健康指导。

4、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

5、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内容: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梳头、会阴护理、口腔护理每日1次。

2、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每日1次。

3、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食患者除外)。

4、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必要时协助床上移动,做好压疮预防及护理。

全麻术后平卧位,投偏向一侧,病情稳定后给予适当卧位。

5、排泄护理:需要时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进行护理,留置尿管患者尿管护理每日2次。

6、每周床上温水擦浴2次。

7、其他护理:需要时协助患者更衣及每周洗头1次、修剪指/ 趾甲1次。

8、患者安全管理:防范坠床、跌倒、压疮、烫伤、导管脱落等发生,对有潜在危险行为的住院患者(心理抑郁、自杀倾向、走失等)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意外。

专科护理服务项目:1、气道护理:术前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术后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叩背,并指导有效咳嗽排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3次/ 日,雾化后协助漱口、洁面。

2、管路护理:保持各种管路通畅,妥善固定。

观察引流管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每周更换抗返流引流袋一次。

一级护理服务标准分级依据: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分级护理服务标准为贯彻实施卫生部关于印发《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号)精神,全面履行对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责任,按照《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的要求,制定本服务标准。

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根据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按照下列标准落实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特级护理服务标准(一)分级护理原则:以患者病情、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 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3.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4.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5.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6. 其他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护理服务标准: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2. 根据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及用药,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3. 正确实施专科护理,促进康复。

4. 做好各种管道的观察和护理。

5. 安全护理措施到位,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6. 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

7. 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进行健康指导。

8. 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保持患者清洁、舒适。

(1)患者清洁:①每日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各两次,会阴护理、足部清洁各1次,每日床上擦浴;②每周洗头1~2次;③根据患者情况完成指(趾)甲清洁,帮助患者使用便盆及更衣,进行二便失禁患者的护理。

(2)每两小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及有效咳嗽。

必要时完成床上的移动,做好压疮预防及护理工作。

(3)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食患者除外)。

(4)为留置尿管患者每日进行两次尿道口清洁。

二、一级护理服务标准(一)分级护理原则:以患者病情、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胸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

胸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
Li i o u , u l g, u S u i Fis i ia e ia a l n S iYi n W h l( r t Cl c 1M d c l J i n
分 别 负 责 科 室 的 组 织 管 理 建 设 、 床 护 理 、 理 安 全 、 理 质 量 临 护 护
持 续 改 进 、 房 管 理 、 础 护 理 、 理 操 作 、 格 书 写 , 本 专 业 病 基 护 表 对
写 1 专业 护理综述 , 抄 杂志 , 月两 次理论知识 的考试 , 篇 摘 每 技
术 操 作 由 主 管 护 师督 导 , 名 操 作 熟 练 的 护 士 给 其 他 护 士演 示 , 1
全 体 练 兵 , 一 培 训 , 月 练 习 4项 , 环 往 复 逐 每 循 1 2 2 2 第 2层 级 培 训 方 法 专 科 知 识 , 业 技 能 , 难 病 例 ... 专 疑
护理研究 2 1 0 2年 1 O月 第 2 6卷 第 1 期 上 旬 版 ( 第 4 8期 ) O 总 0
胸 外 科 护 士 分 层 级 管理
Hi ar i a a ag m e to u s s i e— er ch c I m n e n fn r e n d
开 公 休 人 员 座 谈 , 人 满 意 度 调 查 及 反 馈 信 息 的 总结 与分 析 , 病 护
篇 , 技 术 1项 , 教 组 长 发 表 教 学 论 文 1篇 , 核 方 式 以 量 化 新 带 考
Colg f l e o Ha bn e r i Me ia Unv r iy dc l ie st ,Heln j n i g g o i a
1 00 5 01 Chi a) n
识 , 术 操 作 以专 科 常 用 技 术 , 救 技 术 为 主 , 难 病 例 分 析 , 技 急 疑 召

手术室分级护理标准

手术室分级护理标准

分级护理标准发布日期:2010-10-14 访问次数: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分级标准】(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二)重症监护患者;(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标准】(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三)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每天整理床单位;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根据病人需求进行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床上使用便器、更衣、洗头等;实施安全措施,进行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

(五)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床上移动、做好压疮预防及护理。

(六)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分级标准】(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标准】(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每天整理床单位;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根据病人需求进行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协助床上使用便器、更衣、洗头等;实施安全措施,进行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

(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分级标准】(一)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护理标准】(一)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整理床单位;根据自理情况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会阴护理、足部清洁、翻身及有效咳嗽、压疮预防及护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
【特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
2、重症监护;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二)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观察患者进食情况,给与鼻饲注药或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3.根据医嘱定时给与雾化吸入。

4.根据医嘱给予红光,气压等治疗。

(四)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根据病情给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各种管道,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装置,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并配合雾化吸入,扣背等。

3.根据病人自理程度给与晨、晚间护理;不能经口进食的给予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期间给与尿道口护理;留置胃管,营养管的病人妥善固定管道,定时更换胶布;有输液管道的病人按要求定时换药,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硬结.
4.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5.卧床期间使用床挡,有安全警示标识。

6.给与排泄护理:床上使用便器,失禁的护理。

7.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并进行饮食指导。

8.必要时更衣、剪指甲,面部清洁一日两次,足部清洁一日一次,洗头一周一次,床上温水擦浴一日2次。

9.给予病人压疮预防及护理,填写压疮评分表。

(六)进行床头交接班
【一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间需要严格卧床患者
3、生活完全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患者
4.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及患者进食情况给与鼻饲注药或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3.根据医嘱定时给与雾化吸入。

4.根据医嘱给予红光,气压等治疗。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根据病情给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各种管道,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装置,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并配合雾化吸入,扣背等。

3.根据病人自理程度给与晨、晚间护理;不能经口进食的给予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期间给与尿道口护理;留置胃管,营养管的病人妥善固定管道,定时更换胶布;有输液管道的病人按要求定时换药,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硬结.
4.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严格卧床患者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
5.卧床期间使用床挡,有安全警示标识。

6.给与排泄护理:床上使用便器,失禁的护理。

7.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并进行饮食指导。

8.必要时更衣、剪指甲,面部清洁一日两次,足部清洁一日一次,洗头一周一次,床上温水擦浴一日2次。

9.给予病人压疮预防及护理,填写压疮评分表。

进行床头交接班
(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1.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2.根据病人病情调整卧位,活动肢体。

防止导管脱出。

3.术后1-5日:指导有效咳嗽、咳痰,讲解咳嗽咳痰的重要性;疼痛健康指导;床上及早期下床活动指导;用药指导;带引流管指导;饮食指导。

4.鼓励并协助患者活动肢体,向患者说明留置深静脉导管的重要性,置管期间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

【二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
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及患者进食情况给与鼻饲注药或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3.根据医嘱定时给与雾化吸入,红光治疗。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1.根据病情给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2.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

3.根据病人自理程度给与晨、晚间护理;
4..卧床期间使用床挡。

有安全警示标志。

5.根据自理程度给与排泄护理。

6.必要时更衣、剪指甲、洗头。

(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1.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2.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3.消化道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健康教育。

4.术后饮食指导内容。

5.患者说明留置深静脉导管的重要性,置管期间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

6.出院前给与出院指导。

【三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
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四)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1.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2.饮食指导。

3.指导患者戒烟、戒酒、保持口腔卫生,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