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细菌鉴定试验汇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PPT

采样
根据检验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采 样方法和采样点,确保采集的样品具 有代表性。
计数与测定
对目标微生物进行计数和测定,得到 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等指标。
01
02
样品处理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稀释、 均质化等,以便后续的检验操作。
03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
通过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将目 标微生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并进行纯 化,得到单一物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
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微生物检验将越来 越依赖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设备和技 术,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快速检测技术
发展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缩短检 验时间,提高检验效率。
高通量检测技术
采用高通量技术,一次处理大量样品, 提高检测的通量和效率。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
目录
• 微生物检验概述 • 微生物基本知识 • 微生物检验技术 • 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 微生物检验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微生物检验的注意事项与伦理规
范
01
微生物检验概述
微生物检验的定义和目的
微生物检验的定义
微生物检验是对微生物进行观察、分析和检测,以获得有关微生物种类、数量、 形态、生化特性等方面的数据,从而判断其与人类健康、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关 系。
按照应用领域分类
微生物检验可以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医学微生物检验、食品 微生物检验、环境微生物检验等。
微生物检验的应用领域
医学领域
食品工业
微生物检验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诊断疾病、监测传染病、研究病原菌 的特性等。
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工业中是必不可少的环 节,通过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可 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微生物细菌鉴定试验汇总ppt课件

精品ppt
19
硝酸盐还原试验方法
方法:
取一环待检菌接种到硝酸盐琼脂斜 面上,35℃培养18~24小时,然后依次 加入含α-萘氨和对氨基苯磺酸的试剂 各1mL,30s后观察结果。
精品ppt
20
应用:
有助于鉴别肠杆菌科、奈瑟菌属、布 兰汉菌属、假单胞菌属等
精品ppt
21
氧化酶试验
原理:
某些细菌具有细胞色素氧化 酶,能将二甲基对苯二胺或四 甲基对苯二胺试剂氧化成紫红 色醌类化合物
精品ppt
34
6.克氏双糖铁(KIA)复合试验
【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克氏双糖铁培养基(底 层穿刺,上层斜面划线),35ºC,24h,观察。
【结果】:发酵乳糖和葡萄糖产酸产气,则上层和 底层均呈黄色且有气泡产生;只发酵葡萄糖而不 发酵乳糖,则底层变黄,上层仍为红色。如底层 变黑,说明该菌产生硫化氢,生成黑色的硫化铁 沉淀。
30
3.甲基红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可进一 步分解为甲酸、乙酸等酸性物质,故培养基pH 在4.5以下, 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后呈红色(阳性);有些细菌分解葡萄 糖产生的酸进一步化为醇、酮等非酸性物质,使培养基pH 在6.2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后呈黄色(阴性)。
【方法】:大肠埃希菌和产气肠杆菌分别接种葡萄糖蛋白胨 水培养基中,35ºC18-24h,加入甲基红指示剂2-3滴观察 结果。
应用:
用于鉴定B群链球菌。
精品ppt
11
3)CAMP试验
• 无乳链球菌能产生CAMP因子,它可促进金黄色葡萄 球菌溶血能力,使其产生显著的协同溶血作用。本 法可作为无乳链球菌的初步鉴定试验
标本
涂片:G+C
微生物细菌鉴定试验汇总

5.枸橼酸盐(或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原理】:当细菌可以利用铵盐作为唯一氮源,同时柠檬酸
盐为惟一碳源时,可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分解柠檬 酸盐为碳酸盐,使培养基变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由绿
色变为深蓝色为阳性,培养基不变色(绿色)为阴性。
【方法】:大肠埃希菌和产气肠杆菌分别接种于柠檬酸盐培 养基中,35º C,24-48h,观察。 【结果】:菌苔出现,培养基变为深蓝色为阳性。细菌不能 生长,培养基不变色(绿色)为阴性。
变黑,说明该菌产生硫化氢,生成黑色的硫化铁
沉淀。
7.动力、吲哚及脲酶(MIU)复合试验
【原理】:培养基为含尿素、蛋白胨的半固体培养基,指示 剂为酚红。具色氨酸酶的细菌能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加 入吲哚试剂后,培养基上层的吲哚会变红;具脲酶的细菌 能分解尿素产氨,使整个培养基变碱呈红色;有动力的细 菌沿穿刺线扩散生长。 【方法】:将大肠埃希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穿刺线接种于MIU 培养基,35º C,18-24h,观察动力和脲酶反应后,再滴加 吲哚试剂。 【结果】:扩散生长为动力阳性;滴加吲哚试剂后呈玫瑰 红色为阳性;培养基变红脲酶阳性。
分 解
致病菌:
不分解乳糖,菌落呈 无色、半透明。
美蓝
伊红 结合
紫黑色或紫红色化合物
其它类似培养基?
SS培养基
(Salmonella Shigella Agar Medium)
SS平板
基质
抑制物 底物 指示剂
肉汤基础培养基
胆盐、煌绿、枸橼酸钠、硫代硫酸钠 乳糖 中性红 pH(6.8—8.0) 碱性→黄色 酸性→红色
常用细菌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
凝固酶试验
胆汁溶菌试验 氧化/发酵试验 氧化酶试验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硝酸盐还原试验 糖发酵试验
微生物检验7ppt课件

新生儿结膜分泌物可见胞内、胞外大量革兰阴性双球菌可 初步诊断为淋球菌性结膜炎
4.分离培养与鉴定
选择培养基如MTM,Martin-Lewis(ML) ,或NYC
置于5%CO2气体条件下35~37℃孵育 每隔24h观察平板
(1)形态和生化学鉴定
可疑菌落
直径0.5~1mm,灰褐色、光滑、半透明呈露滴 状凸起的菌落
血琼脂平板或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呈光滑、湿润、 透明或半透明、直径1~2mm的不溶血、圆形、灰兰色菌
落 卵黄琼脂平板上为无色、光滑、湿润奶油状菌落 在液体培养基中呈轻度或中度混浊生长,无菌膜 脑膜炎奈瑟菌于孵育24h后在培养基上发生自溶
3.生化特性
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除延长奈瑟菌外) 对糖分解能力、硝酸盐还原能力和DNA合
革兰阴性球菌
奈瑟菌属(Neisseria) 布兰汉菌属(Branhamella)
概述
“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第9版
将奈瑟菌属和布兰汉菌属归于群4,将奈瑟菌属、莫拉 菌属、金氏菌属和不动杆菌属都归于奈瑟菌科
奈瑟菌属中的淋病奈瑟菌(N.gonorrhoeae)、脑 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以及莫拉菌属中的 卡他莫拉菌(M.catarrhalis)是主要的致病菌。
告为阴性
(二)淋病奈瑟菌
1.检验程序
2.标本采集
阴道和宫颈分泌物
用无菌塑料棒涤纶拭子,伸入阴道后穹隆或宫颈内1cm处 停留10~15秒时间,蘸取
采集尿道分泌物
弃去前段脓性分泌物,留取后段作为标本
尿液 直肠肛拭标本
废弃第一根污染棉签,用第二根棉签醮取的分泌物
新生儿结膜炎时应采取眼结膜表面分泌物
目前对卡他莫拉菌是归属尚未定论
第一节 奈瑟菌属
4.分离培养与鉴定
选择培养基如MTM,Martin-Lewis(ML) ,或NYC
置于5%CO2气体条件下35~37℃孵育 每隔24h观察平板
(1)形态和生化学鉴定
可疑菌落
直径0.5~1mm,灰褐色、光滑、半透明呈露滴 状凸起的菌落
血琼脂平板或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呈光滑、湿润、 透明或半透明、直径1~2mm的不溶血、圆形、灰兰色菌
落 卵黄琼脂平板上为无色、光滑、湿润奶油状菌落 在液体培养基中呈轻度或中度混浊生长,无菌膜 脑膜炎奈瑟菌于孵育24h后在培养基上发生自溶
3.生化特性
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除延长奈瑟菌外) 对糖分解能力、硝酸盐还原能力和DNA合
革兰阴性球菌
奈瑟菌属(Neisseria) 布兰汉菌属(Branhamella)
概述
“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第9版
将奈瑟菌属和布兰汉菌属归于群4,将奈瑟菌属、莫拉 菌属、金氏菌属和不动杆菌属都归于奈瑟菌科
奈瑟菌属中的淋病奈瑟菌(N.gonorrhoeae)、脑 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以及莫拉菌属中的 卡他莫拉菌(M.catarrhalis)是主要的致病菌。
告为阴性
(二)淋病奈瑟菌
1.检验程序
2.标本采集
阴道和宫颈分泌物
用无菌塑料棒涤纶拭子,伸入阴道后穹隆或宫颈内1cm处 停留10~15秒时间,蘸取
采集尿道分泌物
弃去前段脓性分泌物,留取后段作为标本
尿液 直肠肛拭标本
废弃第一根污染棉签,用第二根棉签醮取的分泌物
新生儿结膜炎时应采取眼结膜表面分泌物
目前对卡他莫拉菌是归属尚未定论
第一节 奈瑟菌属
微生物的鉴定ppt课件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微生物的鉴定(identification):
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 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或新发现的、或未 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 过程。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该法常用于肠道菌、噬菌体和病毒的分类鉴定。 利用此法,已将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等菌分成数 十种菌型。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4.生态学特征
生态学特征主要包括它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寄生还是共生?寄主范围以及致病的情况)、在自然界 的分布情况(pH情况、水分程度等)、渗透压情况(是 否耐高渗、是否有嗜盐性等)。
在具体鉴定时,可参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细菌分类组编著的《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一书。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3.要有合适的鉴定方法
微生物种类繁多,特征各异,性状有主次之分。 因此,在鉴定某种微生物时,要选用合适的鉴定方法, 确定主要的测试项目。
微生物的鉴定(identification):
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 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或新发现的、或未 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 过程。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该法常用于肠道菌、噬菌体和病毒的分类鉴定。 利用此法,已将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等菌分成数 十种菌型。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4.生态学特征
生态学特征主要包括它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寄生还是共生?寄主范围以及致病的情况)、在自然界 的分布情况(pH情况、水分程度等)、渗透压情况(是 否耐高渗、是否有嗜盐性等)。
在具体鉴定时,可参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细菌分类组编著的《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一书。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3.要有合适的鉴定方法
微生物种类繁多,特征各异,性状有主次之分。 因此,在鉴定某种微生物时,要选用合适的鉴定方法, 确定主要的测试项目。
微生物学检验PPT课件

神经毒素: 细胞毒素 肠毒素
内毒素毒性作用
致热作用 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性休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细菌内、外毒素的比较
区别要点 来源
化学成分 稳定性 抗原性
毒性作用
外毒素
内毒素
G+菌和少数G-菌,多分 G-菌细胞壁,菌
泌至菌体外
体裂解后释放
蛋白质
脂多糖
不稳定,
稳定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经甲醛处理不能制 可被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成类毒素
革兰阳性菌 染色结果图
革兰阴性菌
染色原理
★渗透学说:与肽聚糖结构有关 ★化学学说:与细菌细胞质中核糖核酸镁盐
有关 ★等电点学说:与细菌所带电荷有关
革兰染色意义
★有助于鉴别细菌 ★有助于选择用药 ★有助于了解细菌的致病性
影响革兰染色的因素
操作因素 ★涂片的厚薄 ★脱色时间的长短
染液因素 ★卢戈碘液放置时间过长 ★ 95%乙醇挥发 ★结晶紫与草酸铵混合时间太长
对胞内寄生菌感染的免疫:主要依靠细胞 免疫抗感染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概念
广义上讲,医院内感染包括在医院内各 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主要指病人在住 院期间有又发生的其它感染。
感染率:
发生感染的病人数
感染率=
出院病人数
×100%
一、二、三级医院总的医院感染率应低于 7%、8%、10%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造成明显 损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由病灶侵入血流后,在其 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向全身扩散,在组织中形 成多发性化脓性病灶。
毒血症:病原菌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不入血, 但其释放的毒素可入血,引起特殊临床症状。
内毒素毒性作用
致热作用 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性休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细菌内、外毒素的比较
区别要点 来源
化学成分 稳定性 抗原性
毒性作用
外毒素
内毒素
G+菌和少数G-菌,多分 G-菌细胞壁,菌
泌至菌体外
体裂解后释放
蛋白质
脂多糖
不稳定,
稳定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经甲醛处理不能制 可被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成类毒素
革兰阳性菌 染色结果图
革兰阴性菌
染色原理
★渗透学说:与肽聚糖结构有关 ★化学学说:与细菌细胞质中核糖核酸镁盐
有关 ★等电点学说:与细菌所带电荷有关
革兰染色意义
★有助于鉴别细菌 ★有助于选择用药 ★有助于了解细菌的致病性
影响革兰染色的因素
操作因素 ★涂片的厚薄 ★脱色时间的长短
染液因素 ★卢戈碘液放置时间过长 ★ 95%乙醇挥发 ★结晶紫与草酸铵混合时间太长
对胞内寄生菌感染的免疫:主要依靠细胞 免疫抗感染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概念
广义上讲,医院内感染包括在医院内各 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主要指病人在住 院期间有又发生的其它感染。
感染率:
发生感染的病人数
感染率=
出院病人数
×100%
一、二、三级医院总的医院感染率应低于 7%、8%、10%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造成明显 损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由病灶侵入血流后,在其 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向全身扩散,在组织中形 成多发性化脓性病灶。
毒血症:病原菌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不入血, 但其释放的毒素可入血,引起特殊临床症状。
微生物检验(ppt版)

•芽胞抗原:
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学诊断价值
14
第十四页,共七十五页。
炭疽(tànjū)毒素:
--保护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 水肿
因子〔EF〕三个组分
--单独皆无致病性,与PA结合才显示出致 病性
--具有抗吞噬和免疫原性
15
第十五页,共七十五页。
抵抗力:
--芽胞抵抗力很强,煮沸10min或干热(ɡàn rè)140℃ 3h才能杀灭
在,亦可自甲壳动物、蝇、蜱中别离出 能引起多种野生动物和家畜感染〔羊、马、狗、猫、
鸟、鱼等〕 正常人粪便带菌率达10%左右,70%的人可短期带 菌。新生儿、免疫功能降低者,易受该菌感染
42
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五页。
致病物质: 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主要毒力因子 内在素——外表(wàibiǎo)蛋白〔侵袭性蛋白〕 磷脂酶C
(yìzhì)
噬菌体裂解(liè jiě)
(shēnɡ huà)
动 响生 串
荚 青毒
力
化珠
观
试
膜 霉力 肿 素试
确定报告
察
验
胀 抑验
试制
反
验
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五页。
21
痰、呕吐物、CSF及 炎症分泌物
2%兔血清肉 汤快速增菌 37℃4h
0.2ml注射小白鼠 腹腔,8h后解剖
荚膜肿胀试验
直接涂片
荚膜染色 G染色 初步报告
食物中毒在国内、外均为常见 中毒食物大多无腐败、变质现象,感官性
状正常,应引起注意
30
第三十页,共七十五页。
二、微生物特性(tèxìng)
形态与染色:
- G+大杆菌 -生长6h后即形成(xíngchéng)圆形芽胞、
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学诊断价值
14
第十四页,共七十五页。
炭疽(tànjū)毒素:
--保护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 水肿
因子〔EF〕三个组分
--单独皆无致病性,与PA结合才显示出致 病性
--具有抗吞噬和免疫原性
15
第十五页,共七十五页。
抵抗力:
--芽胞抵抗力很强,煮沸10min或干热(ɡàn rè)140℃ 3h才能杀灭
在,亦可自甲壳动物、蝇、蜱中别离出 能引起多种野生动物和家畜感染〔羊、马、狗、猫、
鸟、鱼等〕 正常人粪便带菌率达10%左右,70%的人可短期带 菌。新生儿、免疫功能降低者,易受该菌感染
42
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五页。
致病物质: 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主要毒力因子 内在素——外表(wàibiǎo)蛋白〔侵袭性蛋白〕 磷脂酶C
(yìzhì)
噬菌体裂解(liè jiě)
(shēnɡ huà)
动 响生 串
荚 青毒
力
化珠
观
试
膜 霉力 肿 素试
确定报告
察
验
胀 抑验
试制
反
验
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五页。
21
痰、呕吐物、CSF及 炎症分泌物
2%兔血清肉 汤快速增菌 37℃4h
0.2ml注射小白鼠 腹腔,8h后解剖
荚膜肿胀试验
直接涂片
荚膜染色 G染色 初步报告
食物中毒在国内、外均为常见 中毒食物大多无腐败、变质现象,感官性
状正常,应引起注意
30
第三十页,共七十五页。
二、微生物特性(tèxìng)
形态与染色:
- G+大杆菌 -生长6h后即形成(xíngchéng)圆形芽胞、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pptx

临床微生物学(clinical microbiology):测重研 究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提供诊断依据和指导用 药。
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 (1)酿酒、制醋、腌腊等食品生产、保存; • (2)师道南《天愚集》:清乾隆年间,“东死鼠,西死鼠,
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未几日,人死如圻堵”; “三人行未十步路,忽死两人横 截路”
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命活动规律及与动植物、 人类、自然相互关系。
按研究对象分:细菌、病毒、真菌学 按应用领域分:工业、农业、医学、兽医 按研究方向分:基础微生物、分子微生物学、
微生态学 等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医 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致病机理、免疫 性及有关技术和理论的应用。
• (3)人痘接种法:免疫最早概念。
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世纪始):
显微镜+培养基
• (1) 微生物的发现:列文虎克、巴斯德(发现微生物
的作用,创立巴氏消毒法)、李斯特、郭霍氏(固体培 养、染色技术)
郭霍氏法则:①、②、③、④。 逐渐被淘汰。
新的病原确定方法:核酸确定法
• (2) 免疫学的兴起、分离:
四、消毒与灭菌
掌握几个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 法。 无菌(Asepsis):物体上或容器内无活菌存在的 意思。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的方法。
• (1)微生物在基因组前时代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地位; • (2)结构简单,可做为模型,模式生物; • (3)在基因组时代,作为急先锋; • (4)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成功,必然极大地改变微生物
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 (1)酿酒、制醋、腌腊等食品生产、保存; • (2)师道南《天愚集》:清乾隆年间,“东死鼠,西死鼠,
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未几日,人死如圻堵”; “三人行未十步路,忽死两人横 截路”
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命活动规律及与动植物、 人类、自然相互关系。
按研究对象分:细菌、病毒、真菌学 按应用领域分:工业、农业、医学、兽医 按研究方向分:基础微生物、分子微生物学、
微生态学 等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医 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致病机理、免疫 性及有关技术和理论的应用。
• (3)人痘接种法:免疫最早概念。
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世纪始):
显微镜+培养基
• (1) 微生物的发现:列文虎克、巴斯德(发现微生物
的作用,创立巴氏消毒法)、李斯特、郭霍氏(固体培 养、染色技术)
郭霍氏法则:①、②、③、④。 逐渐被淘汰。
新的病原确定方法:核酸确定法
• (2) 免疫学的兴起、分离:
四、消毒与灭菌
掌握几个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 法。 无菌(Asepsis):物体上或容器内无活菌存在的 意思。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的方法。
• (1)微生物在基因组前时代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地位; • (2)结构简单,可做为模型,模式生物; • (3)在基因组时代,作为急先锋; • (4)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成功,必然极大地改变微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触酶试验结果
应用: 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初步分属。
注意事项:
精品ppt
4
血浆凝固酶试验
原理:
有些细菌能产生血浆凝固 酶,可以使人和动物血浆中 的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 白,从而使血浆凝固。
精品ppt
5
血浆凝固酶试验方法
方法:
➢ 玻片法:取洁净玻片一张,加生理盐水两小滴于玻片两端, 用接种环挑取待检菌落和对照菌均匀涂于盐水中,制成浓 菌液,加兔或人血浆一滴于菌液中,观察结果。
1
触酶试验
原理:
有触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 氢生成水和初生态氧,继而 形成氧分子出现气泡。
精品ppt
2
触酶试验方法
方法:
➢ 用接种环取备检菌少许,置于洁净 的玻片上,滴加3%的过氧化氢1~2 滴,观察结果。
➢ 试管法:用洁净的玻棒蘸取待检菌 少许,置于装有3%过氧化氢的试管 内,观察结果。
精品ppt
S
R
R
胆汁溶菌试验 胆汁七叶苷试验
+
—
—
—
—
+
氧化-发酵试验
又称O/F试验或Hugh-Ldifson(HL)试验
精品ppt
16
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
原理:
细菌分解葡萄糖对O2需求不同, 氧化型:细菌只在有氧环境中分解葡萄糖;
发酵型:细菌可在有氧、无氧环境中分解G;
产碱型:细菌在有氧、无氧环境中都不
常用细菌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
凝固酶试验
胆汁溶菌试验
氧化/发酵试验
氧化酶试验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硝酸盐还原试验
糖发酵试验
吲哚试验(靛基质试验)
甲基红试验
V-P(Voges-Proskauer)试验
枸橼酸盐(或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克氏双糖铁(KIA)复合试验
动力、吲哚及脲酶(MIU)精复品合ppt试验
精品ppt
19
硝酸盐还原试验方法
方法:
取一环待检菌接种到硝酸盐琼脂斜 面上,35℃培养18~24小时,然后依次 加入含α-萘氨和对氨基苯磺酸的试剂 各1mL,30s后观察结果。
精品ppt
20
应用:
有助于鉴别肠杆菌科、奈瑟菌属、布 兰汉菌属、假单胞菌属等
精品ppt
21
氧化酶试验
原理:
某些细菌具有细胞色素氧化 酶,能将二甲基对苯二胺或四 甲基对苯二胺试剂氧化成紫红 色醌类化合物
应用:
用于鉴定B群链球菌。
精品ppt
11
3)CAMP试验
• 无乳链球菌能产生CAMP因子,它可促进金黄色葡萄 球菌溶血能力,使其产生显著的协同溶血作用。本 法可作为无乳链球菌的初步鉴定试验
标本
涂片:G+C
鉴
触酶试验
定
+
流
葡萄球菌、微球菌
程
- (O) 氧化酶(双糖) + (F)
葡萄球菌
微球菌
+ 凝固酶试验 -
应用: 主要用于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
精品ppt
9
CAMP试验
原理:
B群链球菌能产生一种胞外因子— — CAMP,它能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 血毒素的活性,因此,在两菌交界处 出现箭头样的溶血增强区。
精品ppt
10
CAMP试验方法
方法:
取血平板一块,用产生β-溶血毒素 的金葡菌在中央划一道线,将待检菌据此 线0.5cm处垂直划线。35℃18~24小时培养, 观察结果。
分解葡萄糖;
精品ppt
17
原理:
硝酸盐还原试验
某些细菌能还原培养基中的硝酸盐-亚硝 酸盐、氨和氮。
精品ppt
18
硝酸盐还原试验
原理:
使硝酸盐还原的细菌能从硝酸盐中 获得氧,使其成为亚硝酸盐或其它还 原物。培养基中的亚硝酸基能与α萘氨和苯磺酸形成红色的N-α-萘氨 偶氮苯磺酸。若出现红色现象则说明 该菌还原硝酸盐。
➢ 试管法:于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4稀释的血浆0.5ml,1支 管加入待检菌肉汤培养物0.5ml,另两支分别加阴阳性对照 菌肉汤培养物0.5ml,35℃培养3~4h后观察结果。
应用:主要用于金葡菌的鉴定。
精品ppt
6
1)凝固酶试验
(3)种的鉴定
• 玻片法测定结合型凝固酶;试管法测定分泌型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中
精品ppt
26
1.糖发酵试验
【原理】:
各种细菌含有不同的分解糖(苷、醇)的酶,对糖 (苷、醇)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有的不分解,有 的分解后仅产酸,有的分解后产酸产气,故可用来 鉴别细菌。
精品ppt
24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方法
方法:
➢ 琼脂斜面法:将待检细菌接种到苯丙氨酸琼 脂斜面上, 35℃培养24~48h,取出,将三 氯化铁试剂4~5滴滴于斜面上,观察结果。
➢ 快速纸片法:将待检菌涂于苯丙氨酸纸片上, 孵育15min,取出,滴加三氯化铁试剂,立 即观察结果。
精品ppt
25
应用:多用于肠杆菌科的鉴定。 变 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摩根 菌属为阳性。
间型葡萄球菌呈现阳性反应。路邓葡萄球菌产生结合型凝固酶而不分泌游离 型凝固酶, 因而玻片凝固酶试验阳性、试管凝固酶试验阴性。
•玻片法
少许菌落 + 兔血浆 10 s 内出现凝集为阳性
试管法:
试管2支,各加0.5 ml兔血浆,取被检 菌和阳性对照菌分别加血浆混匀,37 ℃水浴3~4 h
阳性:金葡、中间葡 阴性:其它葡萄球菌
(-)凝固酶(+)
精品ppt
(-)商品化的胶乳凝集试验(+)
7
胆汁溶菌试验
原理: 胆盐、去氧胆酸钠和硫磺胆酸钠
能选择性地溶解肺炎链球菌,胆汁 降低细胞膜的张力-膜破损或裂解
精品ppt
8
胆汁溶菌试验方法
方法:
➢ 平板法:取胆酸钠溶液一环,放在平板的 菌落上,35℃30min观察结果。
➢ 试管法:于0.9ml培养了18~24小时的菌 液中,加入取氧胆酸钠试剂0.1ml或牛胆 盐0.2ml混匀,37℃水浴10~30min,观察 结果。
精品ppt
22
氧化酶试验方法
方法: ➢ 滤纸法:用洁净滤纸蘸取菌落,加一滴
试剂,观察结果 ➢ 菌落法:直接在菌落上加试剂,观察结
果 ➢ 纸片法:使用试剂浸泡制成的试剂纸片,
取足够的菌落,观察结果。 应用:用于科别鉴定试验。
精品ppt
23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原理:
有苯丙氨酸脱氨酶的细菌,可以 使苯丙氨酸脱氨形成苯丙酮酸,苯 丙铜酸与三氯化铁作用形成绿色化 合物。
金葡
表葡、腐生
S
新
生
霉 素
R
精品ppt
-
链球菌 肠球菌
表葡
腐生
13 13
链球菌属鉴定流程
触酶试验:阴性
观察血平板上溶血环
β-溶血环
杆菌肽 、CAMP、 胆七 、高盐
非β-溶血环
Optochin、杆菌肽、
胆七 、高盐
精品ppt
14 14
非β溶血链球菌鉴定
菌种 肺炎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牛链球菌
Optochin 敏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