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整理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数与代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数与代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知识体系:(一上)10以内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一下)100以内数的认识—→(二下)1000以内数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四上)亿以内的数—→比亿大的数—→(四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五下)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最大公因数) —→通分(最小公倍数) —→(六上)百分数意义—→百分数、分数、小数互化—→(六下)负数的认识—→完整的数轴—→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第一学段(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第二学段(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二、数的运算知识体系:(一上)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下)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一)一→(二上)100以内加减法(二)—→乘法含义及表内乘法—→(二下)除法含义及表内除法—→万以内加减法(一)—→(三上)万以内加减法(二)—→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简单加减—→(四上)用计算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下)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加减法—→(五上)小数乘、除法—→积、商近似数—→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五下)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六上)分数乘、除法—→分数、小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比和比的运用教学目标:1、第一学段(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体系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体系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体系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本教材。

本教材的知识体系分析如下:一、数的认识与数的应用1. 自然数2. 整数的认识和应用3. 小数的认识和应用4. 分数的认识和应用5. 数的四则运算二、数的计算1. 用约数和倍数解决问题2. 两位数除一位数3. 两位数乘两位数4. 小数加减法5. 分数乘法6. 分数加减法三、图形与统计1.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应用2. 三角形、四边形与圆的认识和性质3. 周长和面积4.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 数据的图形表示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体系分析。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数的认识与数的应用1. 自然数:在本教材中,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数的概念,并且通过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2. 整数的认识和应用:六年级学生将学习到整数的概念,掌握正数、负数的意义,并学会用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小数的认识和应用:小数是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个新的数的形式。

他们将学习小数的概念,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小数。

4. 分数的认识和应用:六年级学生将学习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意义,并学会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数的四则运算:本部分将涵盖六年级学生学习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和应用。

二、数的计算1. 用约数和倍数解决问题: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将学会利用约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2. 两位数除一位数:六年级学生将掌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并学会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3. 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将学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方法,通过练习巩固运算技巧。

4. 小数加减法:学生将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并学会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5. 分数乘法: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将学会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6. 分数加减法:六年级学生将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和应用。

“整”“理”“复”“习”四步曲——小学数学一年级学生整理复习能力提高的几点策略

“整”“理”“复”“习”四步曲——小学数学一年级学生整理复习能力提高的几点策略

“整”“理”“复”“习”四步曲——小学数学一年级学生整理复习能力提高的几点策略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从2012年秋季开始进行了调整,调整之后的教材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贴近生活实际,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彰显了对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能力的培养。

对比2001版的一年级上册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教材更多地把《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增加进去,2001版的教材只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单元之后才进行整理和复习,而2012年版的新教材新增了第三单元《1~5的认识》后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后的整理和复习,并且第五单元后的《整理和复习》还安排了两课时的教学内容,可见整理和复习在新课程标准中所占的位置极其重要。

培养学生整理复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教学完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之后,我从以下四点进行学生整理复习能力的培养有了些许的收获。

一、整,促结构清晰整理复习首先要理清单元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对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条理化地、系统地掌握,清楚自己学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好学习数学的知识体系。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是较无序的,没有整理知识的经验,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整”。

例如在教学一上第三单元的整理复习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整”:1.找一找第三单元是从第几页到第几页。

(第14页到第31页。

)2.找一找这几页里的书左上角的小标题有几个?(找找纸张卷起来的图标)一共有7个。

3.上面都写着什么?(1~5的认识、比多少、第几、分与合、加法、减法、0)。

4.教师再根据学生找的内容进行板书。

这样一来学生在找的过程中能够总体地认识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这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已经不简单了。

以后每次单元之后的整理复习都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把单元知识内容整出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一起把整出来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地排列,就形成了初步的单元知识的框架。

小升初数学教材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数学教材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数学教材知识点总结1. 数的认识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学生们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

学生们需要通过教材学习认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数字的认识、数的读写和数的比较大小等。

在这一过程中,教材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图表、图片和实例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 数的拆分和组合在小学二年级,学生们将学习数的拆分和组合。

通过教材学习,学生们将掌握将数字进行分解和加法组合的技能,如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等。

教材将通过各种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们熟练掌握这些技能。

3. 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

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们将学习加法和减法,通过教材学习,掌握10以内、100以内的整数的加减法。

在小学四年级,学生们将学习乘法和除法,通过教材学习,掌握10以内、100以内的整数的乘除法。

教材将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例,帮助学生们熟练掌握这些技能。

4. 分数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们将开始学习分数。

通过教材学习,学生们将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等。

教材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场景,帮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几何几何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们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

通过教材学习,学生们将认识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学习平面图形的识别、测量和计算等。

教材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形,帮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培养学生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们在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习。

通过教材学习,学生们将认识数据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展示和分析等。

教材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数据,帮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培养学生们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来说,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涵盖了数的认识、拆分和组合、运算、几何、分数和数据统计等内容。

整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结构体系

整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结构体系
⑵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 学信息。能掌握和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包括列表、画图、枚举、逆推、替换、 转化等),不指定具体使用何种策略解决问题,内容原则以课本例题要求为准。 ⑶应淡化类型,呈现形式要多样化,适当安排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 开放性的问题,一般应用题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可为两到三步。 ⑷熟练运用百分数〔含百分率(利率、税率、折扣)〕知识解答常见的实际问题。 ⑸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够解答融生活性、现实性、 实践性、操作性、探究性和活动性为一体的综合实践问题。
・不确定现象
・简单的数据统计过

•可能性
实践与
综合应用
•实践活动
•综合应用
(二)各册教学内容 一年级




内容
页码
册次


内容
页码


1
数一数
2
一下
1
减法
1
2
比一比
4
2
认识图形
16
3
分一分
7
3
认数
24
4认Βιβλιοθήκη 置9我们认识的数44
5
认数(一)
11
4
加法和减法
(一)
46
6
认物体
26
5
认识人民币
68
有趣的拼搭
(二)
86
奇妙的图形密铺
86
10
统计
105
9
解决问题的策略
88
了解周围的家庭
118
10

93
11
整理与复习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数学内容结构表一、数与代数㈠数的认识㈡数的运算㈢常见的量㈣探索规律二、空间与图形㈠图形的认识㈡测量㈢图形与变换㈣图形与位置三、统计与概率㈠统计知识㈡可能性四、实践与综合应用㈠数学广角㈡综合实践活动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实践活动”的安排上要求“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强调与他人合作并发挥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目的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分别以“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安排内容,实践活动的课时比例与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从量上有提高,从质上有变化。

㈢解决问题从实质上说,“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与“应用题”教学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是,在编排上“解决问题”教学与原“应用题”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前的“应用题”是独立于其他知识单独编排的,与其他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另外,教师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应用题”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形成了固定的格式,这对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确实很有帮助。

但是当学生掌握了这种解题模式,就不去分析数量关系了,使得解应用题变成了机械的训练,也就失去了“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用意识等的作用。

实验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编排是融于其他知识中的,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后,给学生创设现实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比如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就是结合计算知识教学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又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单元,教学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等等。

这样就使解决问题教学和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整理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整理
感知线段:直观认识线段、测量线段的长度,会画线段。角的初步认识:各部分名称、直渗角、画直角;透锐角和钝角。观察物体:视图、对称图形、镜面反射图形
文字表述式应用题:求比一个数多(少),连加、连减、几的数加减混合应用题。乘法一步计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应用题。乘加、乘减应用题。
图文式两步应用题:(或连减连加、加减、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添小括号)应用和)题;乘加、乘减应用。题(综合列式)一步除法应用题:等分除、包含除,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题。(综乘除两步应用题合列式)
继续学重点和难点:会解读情景,找出有用信息,找出中间问
式复简单经统计表。到单式历合的复式复成过程,表统计式识构认结难和绘制。表头认点: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记字用正录,掌握以条五当一计统形图提出绘制,
找规律:简单的排序形律规(状、颜色、数量等)经历统计:理搜集整数据的过程,填写和单简描述图计的统表(以一当条的一形简统计图;的单计统表)。
认识人民币:元进角分、率及化币值聚、计算。时认识认识间:单时计位时和进率分、60时=1分、读写几几时分、
文档
二上册
两位100以内加减法:数加、减两位数(不进退位、进退位)笔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个位满十或不够减向十位进或退一)、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笔算、加减估算。表内乘法:乘法含义、九九口诀表、口诀求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加减笔重点和难点:;算法则(起始阶段)乘法含义,九九口诀表
克和千克:克和克千认识,知道1千克=1000有关克。的计量算。
文档
的中间没有0与有0读写法),数位顺序表(个位---万位),数位的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数的组成(几个千百十和几)、大小比较。近似数的认识。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口算两位数加、(一)100减两位数(和在,笔算几百几十以内)(重加、减几百几十,够不满十或点十位或退1减,向百位进,加减法估算(能)1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意估养算估算,培)识。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梳理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梳理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梳理一、数与代数数与代数部分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未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等。

1、数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学生将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等概念,包括数的读写、数的顺序、数的比较、数的改写等。

同时,学生也将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倍数、约数、小数点等。

2、数的运算学生将学习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以及简单的四则运算,如混合运算、简便运算等。

学生还将了解一些数学概念,如单位换算、数的范围等。

3、简易方程简易方程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将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习如何解方程,以及如何用方程解决问题。

4、量与计量量与计量部分将帮助学生了解量的概念,学习如何进行量的比较和计量,如长度、重量、时间等。

二、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部分将帮助学生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习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等。

1、平面图形在小学阶段,学生将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学习如何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2、立体图形学生将学习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了解它们的结构特征,学习如何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3、图形运动与变换学生将了解一些图形运动和变换的概念,如平移、旋转、对称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运动和变换来解决问题。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部分将帮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学习如何进行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1、数据收集与整理学生将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如调查问卷、统计表格等,了解数据的意义和作用。

2、统计图学生将学习如何制作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了解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一、引言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是培养学生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

它包括了从基础算术到复杂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从简单几何到数据分析的广泛知识领域。

本文将详细解析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孩子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讨论收集数据方法(画正字),能用以一当二表现形式进行绘制。
难点:以一当二策略感悟、单数如何表示(半格数据)、分析数据。
概率:感知简单排列、组合、可能性问题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数学广角)
长度单位:米、厘米认识;1米=100厘米;简单的有关量的计算;测量线段长度。
二下册
表内除法:平均分含义、除法含义(等分除、包含除)、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口诀求商、一图三式,乘加、乘减两步计算
二上册
100以内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退位、进退位)笔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个位满十或不够减向十位进或退一)、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笔算、加减估算。
表内乘法:乘法含义、九九口诀表、口诀求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
重点和难点:加减笔算法则(起始阶段);乘法含义,九九口诀表
感知线段:直观认识线段、测量线段的长度,会画线段。
重难点:除法的含义,口诀求商。
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00以内数的认识(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重点:数的读写(数中间没有0与有0的读写法),数位顺序表(个位---万位),数位的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数的组成(几个千百十和几)、大小比较。
近似数的认识。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一)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重点十位满十或不够减,向百位进1或退1),加减法估算(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乘除两步应用题(综合列式)
重点和难点:继续学会解读情景,找出有用信息,找出中间问题。小括号的作用和递等式格式。
简单复式统计表。经历单式到复式的合成过程,复式统计表结构认识和绘制。难点:表头认识
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
用正字记录,掌握以一当五条形统计图绘制,提出预测、合理化建议。难点:预测和建议
克和千克:克和千克认识,知道1千克=1000克。有关量的计算。
图形拼组。感知由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复合过程。
情景式加减应用题:求总数、求剩余、(一图四式)、情景性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用题。
直观渗透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重点和难点:学会解读情景,找出有用信息,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初步完成加减含义与实际生活现象链接(抽象与物化),掌握加减问题的“一图四式”。
难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图形的认识:初步认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图形的测量: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重点和难点: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进、退位)。数位、位数、位值概念
位置:(一维空间)上下、左右、前后。(二维空间)上下与左右。
图形拼组:感知图形的相互转化过程
重点和难点:认识左右位置,初步的二维空间位置。
图文式加减应用题:求总数、求剩余、求部分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三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加、减法的验算。
有余数的除法:表内除法竖式,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估算,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和连续进位,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用题
重点和难点:继续学会解读情景,找出有用信息,完成部整关系向差比关系转化
找规律:简单的排序规律(形状、颜色、数量等)
统计:经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填写和描述简单的统计图表(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统计表)。
认识人民币:元角分、进率及化聚、币值计算。
认识时间:认识计时单位时和分、进率1时=60分、读写几时几分、
分类:按不同标准对具体事物进行简单分类。
渗透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实物条形)统计图
重点和难点: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认识位减法:(想加算减)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写数、数位(个、十、百)、数的组成(几个十和几)、大小比较。
100以内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退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
11—20各数的认识: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凑十法为主,提倡算法多样化)。
重点和难点:基础概念、技能、符号感、初步的数感、进位加法口算。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直观认识、初步感知物体特征。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直观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图形特征。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认识几分之几,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的简单计算: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1减去几分之几。
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与算法;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角的初步认识:各部分名称、直角、画直角;渗透锐角和钝角。
观察物体:视图、对称图形、镜面反射图形
文字表述式应用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用题。
乘法一步计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应用题。乘加、乘减应用题。
统计:以一当二条形统计图
学会填写统计表和画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读取数据、数据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整理
一、知识体系整体疏理
册序
认数与计算
空间与图形
解决问题
代数初步
统计与概率
其他
一上册
20以内数的认识
分三段呈现
1—5和0的认识:读写数、基数、序数的含义、大小比较、数的组成,加减法含义、口算。
6-10各数认识:读、写、数数;数的顺序、组成(几和几)、大小比较、序数含义;加减口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口算)
平移和旋转:会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会画出平移几格后的图形。难点:画出平移几格后的图形。
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认识锐角和钝角,会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画锐角钝角。
图文式两步应用题:连加、加减、连减(或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添小括号)应用题;乘加、乘减应用题(综合列式)。
一步除法应用题:等分除、包含除,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