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虫虫大聚会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虫虫大聚会丨浙美版(2012) (1)

《虫虫大聚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观察并初步了解大自然中各种虫子的形体和色彩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折剪卷等方法进行立体表现,学会一些简单的纸艺方法。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制作小虫虫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环保意识。
重点:掌握纸艺中折剪的基本方法,学习立体表现有趣的虫虫。
难点:能抓住虫子的特点进行立体表现。
课前准备:(学生)折纸材料、水彩笔、记号笔;(教师)折纸材料、教学PPT、相关教具。
二、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提问学生是否有听故事的兴趣爱好,吸引学生的注意。
老师随之展开这堂课的主线,和学生一起讲一个故事。
首先,播放音乐让学生猜想故事的发生地一一森林。
接着引出故事的主角一一小萤火虫。
小萤火虫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在这茂密的森林里举办一次盛大的“虫虫大聚会",引出课题。
2、初步观察(虫虫的特点)小萤火虫为聚会准备了许多的树叶邀请卡“可以邀请哪些虫虫来参加这次聚会呢?"让学生打开思绪,回忆生活中一些熟悉的昆虫。
写完邀请卡后,小萤火虫还邀请了许多伙伴一起来发送这些邀请卡,可是......小萤火虫对其他的昆虫并不熟悉,“昆虫们都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随着故事的发展,回忆昆虫的特点。
主要从外形和颜色这两个方面来简单的说一说。
熟悉了昆虫的特点后,萤火虫们快速的找到了他们,并送上了聚会邀请卡。
3、深入探索(观察纸艺昆虫的制作方法)时间飞快,不知不觉就到了聚会的夜晚,小萤火虫兴奋地来到了会场等待,其他的昆虫在哪儿呢?引出今天课堂的主要任务一一纸艺昆虫。
该环节采取小组合作观察、探究昆虫的几种折叠方法。
请小组发言人上台简单讲解方法。
老师事先在小组材料里准备了已经折好的昆虫作品。
让学生近距离的对实物进行观察,并拆解作品,进而了解其中的折叠方法。
学生汇报时,老师板书总结本堂课的几种基本制作方式,如折、剪、卷、添画、拼贴、组合等。
4、纸艺作品作品图片展示更多同龄人折纸昆虫作品,让学生观察其中都用到了哪些方法,积累视觉材料。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 虫虫大聚会-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虫虫大聚会》教案建政学校冯勤飞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界中各种昆虫,了解它们的共有特征,欣赏自然界中的美。
2、能运用涂、拼、画、卷、剪、贴、揉搓、纸制等表现昆虫。
3、增强亲近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昆虫的外形,色彩的对称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巧妙地利用不同纸材的质地和象征意义,大胆联想,发散制作出自己熟悉的美丽可爱的昆虫。
教学准备:昆虫图片、范作、各种有关资料。
学具:水彩笔、色卡纸、皱纹纸、挂历纸、胶水、剪刀、油画棒等。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观看小视频《缤纷的虫虫世界》,激发学生兴趣并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授新:在昆虫世界里有几百万种昆虫,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有的是益虫,有的是害虫。
(1)出示各种昆虫的图片师:看看老师带来的这些昆虫朋友说一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生:益虫:蜻蜓、螳螂、蜜蜂、七星瓢虫、蝴蝶;害虫:蜗牛、知了、蚱蜢、蚊子我们再看一看这些昆虫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昆虫通常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两对翅膀,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形状各异,色彩丰富)小朋友你发现蝴蝶翅膀左右两边怎么样?(一样大)像这样左右一样大小,我们称它为:对称(2)讲解步骤:(边示范边板书和配色方法)示范一:老师从中选好了一只蝴蝶,看看是怎样做的,看仔细。
板书:一想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再想好一张自己喜欢的颜色纸。
板书:二画要使蝴蝶的翅膀左右两边的一样大用什么方法想一想,谁能告诉老师?(不知道吧,老师来教你),先将纸对折,再画一只翅膀、蝴蝶有几对翅膀?(2对)2对翅膀是一样大的吗?(不是,是一对大一对小)板书:三剪沿着铅笔线剪下来,用剪刀的根部一直剪下来,剪时慢慢剪,注意安全,别剪着小指头。
板书:四拼贴贴之前,讲讲色彩搭配,颜色深浅搭配,对比色搭配。
师:你看这只蝴蝶看见小朋友听讲很认真就飞到这,看见这位小朋友很可爱落又在他身上。
那你想让它飞到哪去呢?(花丛中)示范二:(蜻蜓)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呢?生:皱纹纸、挂历纸……师:我现在就用皱纹纸做一只蜻蜓。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虫虫大聚会》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虫虫大聚会》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7课虫虫大聚会》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绘各种虫子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虫子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和临摹。
同时,本课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虫虫大聚会场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对虫子这一主题充满好奇和兴趣。
但在描绘细节和创意表现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实践,逐步提高绘画技巧和创意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虫子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有趣、富有创意的虫虫大聚会场景。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虫子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点,准确地描绘出来。
2.发挥想象,创作出有趣、富有创意的虫虫大聚会场景。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虫子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点,提高观察能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讨论法:学生相互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4.创作法: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虫子的图片资料,用于学生观察和参考。
2.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展示用的板书,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虫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虫子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虫子的特点,如形态、结构、色彩等,然后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动手描绘虫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交流、评价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绘画技巧和创意表现。
虫虫大聚会教学设计

生:蝴蝶。
师:蝴蝶的翅膀可以用折的方法做,也可以用什么方法?(先画再剪的方法)
(3)恩,朱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小昆虫,喜欢吗?同桌二人先讨论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只,互相说说制作的方法。出示已经制作好的昆虫。
(4)小朋友们,你们学会制作方法了吗?有不会的小朋友可以举手问。今天我们就要用各种折、卷、剪、贴等方法,做一做美丽的昆虫。
三、揭题《虫虫大聚会》
四、教学制作小昆虫的方法
1.朱老师这里有一张小纸片,看,它是平面的,我想把它变成立体的,看朱老师是怎么把它变立体的。教师示范。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尝试。
(1)小朋友们可以用折,卷,剪,粘的方法,把平面的纸变成立起来了。朱老师也用折的方法,把纸立体起来而且变成了一把扇子。如果我把两把扇子合起来,我们看一看又变成了什么呢?
2.学情分析
昆虫是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生物。学生对昆虫的种类、形态也都较为熟悉。对学生来说熟悉的事物相对容易表现,而纸工创作在以前的教材中也学到过。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态、颜色等。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
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
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导入
一、听听蟋蟀的声音
(1)嘘,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2)今天是蟋蟀的生日,它在为自己吟唱生日歌呢!为了给自己庆祝生日,它请来发好多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聚会呢!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课后反思-第17课虫虫大聚会|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课后反思-第17课虫虫大聚会|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彩铅、水彩等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昆虫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昆虫知识讲解:介绍昆虫的主要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2. 作品欣赏:观赏优秀的昆虫画作,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3. 绘画实践:学生在指导下创作昆虫画作,注重细节表现和创意构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昆虫画作。
- 难点:细节的表现和创意构思。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 PPT课件、优秀昆虫画作、视频资料。
- 学具:彩铅、水彩、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各种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对昆虫的认识。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昆虫的主要特征,并通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作品欣赏:分析优秀的昆虫画作,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4. 绘画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创作,鼓励他们注重细节和创意。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 虫虫大聚会- 提纲:1. 昆虫的基本特征2. 昆虫画作欣赏3. 绘画实践步骤4.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昆虫画作,注重细节和创意表现。
- 提交方式:课后将作品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昆虫的基本特征,并能在绘画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意。
学生作品展示环节,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注意到昆虫的细节特征,但在创意构思方面还有待提高。
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来源,如自然观察、艺术作品欣赏等,以丰富学生的创作思路。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后反思-第17课 虫虫大聚会|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后反思-第17课虫虫大聚会|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昆虫,了解虫子的习性和生长变化。
2.知道虫虫大聚会中的昆虫都是怎么样“聚会”的。
3.表现出自己对虫虫的兴趣和关爱。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1.了解不同的昆虫,并辨认它们的特征和形态。
2.掌握虫子飞行、爬行、产卵、变态等基本生活习惯和生长规律。
3.学习虫类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2. 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和体验发现昆虫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去探究昆虫的生态。
3. 教学难点1.向学生传达对昆虫的热爱,并带领学生探究昆虫的生态。
2.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解决困难和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步骤1.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分类、形态、生态等方式判断昆虫特点。
2.探究法:带着问题,手把手地探究昆虫生态。
3.问答法:通过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带着学生进入虫虫世界,观察昆虫的表现和行为。
2.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第二步:知识点讲解1.介绍昆虫分类法和特点;2.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和辨识昆虫;3.让学生归纳比较不同昆虫的特征和生态,朗读昆虫论文。
第三步:互动交流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交流和探究,品尝昆虫食物;2.学生自由发挥,和小伙伴讨论交流虫虫的习性和生态,找出问题并解决。
第四步:制作问答卡片1.老师发放蝴蝶样板,学生根据要求,制作虫虫问答卡片;2.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再次体验和感受昆虫生态和形态。
第五步:总结1.拓展教学,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下对昆虫的认知和思考;2.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我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我在引导学生探究虫虫生态方面的表现得到了学生肯定,让学生们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虫虫大聚会》(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虫虫大聚会》(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种类和外形特征,包括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不同数量的足、翅膀和触角等。
掌握以昆虫为主题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能够准确地描绘昆虫的形态,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表现出昆虫的色彩、纹理和质感,创作出生动有趣的昆虫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比例、对称等造型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昆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和材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命的情感。
让学生在创作虫虫大聚会的作品中感受集体和聚会的欢乐氛围,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了解昆虫的结构和特征,观察不同种类昆虫在外形上的独特之处,如蝴蝶翅膀的花纹和色彩、蜻蜓透明的翅膀和细长的身体、甲虫坚硬的外壳等。
学会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昆虫,如在绘画中准确把握昆虫的形态比例和色彩搭配,在手工制作中熟练掌握材料的裁剪、拼接和塑形技巧,重点突出昆虫的生动形象和聚会的热闹氛围。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作品中体现昆虫的动态和情感,避免只画出静态的昆虫形象,使作品富有生机和活力,仿佛昆虫们正在欢快地聚会。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众多昆虫合理地安排在画面或场景中,处理好昆虫之间的大小、疏密和空间关系,营造出和谐统一又热闹非凡的聚会场景。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昆虫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内容涵盖各种常见和奇特的昆虫,展示它们的外形、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的姿态,同时介绍一些昆虫的趣味知识,如昆虫的伪装、求偶行为等。
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宣纸、毛笔、颜料、彩色铅笔、勾线笔等)、手工材料(彩色卡纸、硬纸板、剪刀、胶水、黏土、废旧物品、铁丝、毛根等),用于示范。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虫虫大聚会|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虫虫大聚会|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并能运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昆虫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物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昆虫的基本知识:介绍昆虫的主要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2. 昆虫的艺术表现:通过欣赏不同艺术作品中昆虫的形象,学习如何艺术地表现昆虫。
3. 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创作出独特的昆虫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昆虫的基本结构及其艺术表现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昆虫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材料、示范作品。
2. 学具:绘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废旧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昆虫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昆虫的特征。
3. 示范:展示如何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昆虫,如绘画、剪贴等。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创作自己的昆虫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创意和环保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课题:虫虫大聚会- 1. 昆虫的基本知识- 2. 昆虫的艺术表现- 3. 创作实践作业设计-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一幅昆虫作品,要求创意独特,色彩丰富。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加丰富和独特的艺术作品。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够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美虫虫大聚会教案
虫虫大聚会
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
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课前准备
(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
(教师)昆虫图片、课件、范作、示范纸张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
(教师)昆虫录像及图片、课件、投影仪、示范纸张。
教学过程
1. 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
昆虫大世界)。
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昆虫,并说明理由。
(主要从形状、颜色来分析) 课件图片展示:(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 老师提问:“图片中是些什么昆虫,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比例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这三类昆虫有哪些不同点。
) 2.示范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折剪小昆虫的三大要领。
(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
(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
(3)用画笔添加小昆虫的各个部分。
学生练习。
)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
(1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昆虫。
(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
评议:
(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
(讲出自己的想法和制作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
(2)老师在小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昆虫。
并说明好的地方。
教学反思
作品上,学生都挑简单的毛毛虫做,这是本堂课的一个问题,所以在选择昆虫放在大树背景上时,我特地选择了各种不一样的,螳螂、瓢虫、蝴蝶等煞是好看。
还有几个做蝴蝶、蜜蜂、蜗牛、瓢虫等,但有的做的不是很精美。
在动手能力上要多培养一下,多练习。
学生有时在理解能力上有点欠缺,不过只要稍点拨,就能懂,所以就要好好引导,多多讲解,尽量讲得细致点。
但是在进行第二部分教学时,其他老师的意见让我发现我在设计这一部分时还不够详细,对于怎样制作昆虫的步骤、方法讲解的还
不够多,使学生在制作时很多都不知道怎么做,虽然最终学生的作品还是出来了,但花样还不够多。
总的来说,这堂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习美术应该是快乐的,在快乐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收获知识。
生活处
处是美丽,美丽是快乐的,所以我们要创造美丽。
美术就有这个功能,懂得欣赏
美的孩子也会创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