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的表土剥离与保存、回填利用方式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表土剥离有关问题研究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表土剥离有关问题研究水土保持是指保护水资源和保持土壤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确保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表土剥离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它涉及到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等重要环境问题的解决。
表土剥离是指地表土壤层的剥离和移除,通常是为了开展基础工程或者清除污染物而进行的。
表土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表土剥离会对土壤质地、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
表土剥离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土壤侵蚀方面。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被水流或风力剥蚀,导致土壤层失去和减少,给农田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表土剥离会破坏土壤层的结构和稳定性,加速土壤侵蚀的速度,并增加泥沙输入到水体中的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表土剥离会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
表土中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它们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来源。
当表土被剥离时,土壤的肥力也随之流失,直接影响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表土剥离还可能破坏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导致土壤的干旱和缺水,进一步影响农田的灌溉和植物生长。
表土剥离对生物多样性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表土是生物栖息地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养分。
表土剥离会破坏这些栖息地,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针对表土剥离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其负面影响。
应该在工程规划和施工过程中合理考虑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减少表土剥离的程度和范围。
可以采取措施来减缓土壤侵蚀的速度,例如建立植被覆盖、修建护坡和设置滞洪设施等。
还需要加强土壤肥力的补充和调整,以确保农田的正常生产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表土剥离是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土壤侵蚀、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规划和施工,采取措施来减轻表土剥离的影响,才能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水保一问】为什么要进行表土剥离怎么剥

【水保一问】为什么要进行表土剥离?怎么剥?百度百科定义表土剥离即表土剥离再利用,是指将建设所占土地约30cm 厚的表土搬运到固定场地存储,然后搬运到废弃土地上完成造地复垦的技术。
技术规范定义表土剥离(Topsoil stripping)是以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耕作层为主的土壤剥离的简称,但剥离活动不仅仅限于耕地耕作层,只要涉及到适合耕种的土壤,都应进行剥离;剥离出的表土也不仅仅限于耕地复垦等土地整治,土壤改良、绿化、育苗基质等均可使用。
——《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技术规范》(DB 22/T 2278—2015)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告诉你为什么剥离表土1.城镇化再着急土壤也要先剥离记者:为什么说这是抢救工程?副部长王世元:根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及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将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在全国普遍推开。
耕作层是耕地精华,农业生产物质基础,粮食生产之本。
长期以来,我们占用耕地后,把耕作层土壤当土料用甚至废弃,浪费惊人。
自然形成1厘米厚土壤需要200年,1厘米厚耕作层土壤需要200至400年。
一定要把巨大财富抢救出来。
土壤蕴含大量生物种子,是生物多样性种子库。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抢救生物基因库,功德无量。
记者:土、壤分离是一个新鲜话题,国外情况怎样?副部长王世元:这是国际通行做法。
澳大利亚工矿用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去矿场路上,堆积如山、储存整齐的土壤迎面而来,让人受到很大触动。
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耕地资源十分丰富,仍高度重视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通过专门立法、专门机构管理。
我国更要有急迫感。
2.国情“倒逼” 须惜壤如金记者:为什么要有迫切感?副部长王世元:多年来,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良田。
1996年至2009年间,全国减少耕地逾2.03亿亩,大量是优质耕地。
仅东南沿海5省就减少水田1798万亩,相当于减掉福建全省水田。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表土剥离有关问题研究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表土剥离有关问题研究表土剥离是水土保持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在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从表土剥离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相关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一、表土剥离的定义表土剥离是指土壤表层的薄层土壤被去除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表土指的是土壤的近表层,深度为20-30厘米。
二、表土剥离的原因1. 土地开垦:在城市建设、农业耕地的开垦过程中,为了方便施工、种植等操作,会对土地进行表土剥离。
2. 土壤侵蚀:在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长期的水力、风力侵蚀会导致表土被剥离。
3. 自然灾害:如山洪、地震等自然灾害会造成土壤表层的剥离。
4. 人为破坏: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例如采矿、矿石开采、房屋建设等活动会造成表土被剥离。
三、表土剥离的影响表土剥离会对水土保持工程产生一系列影响:1. 土壤质量降低:表土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养分,去除表土会使土壤质量下降,对作物生长不利。
2. 土壤侵蚀加剧:表土剥离后,土壤抗侵蚀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进一步的侵蚀。
3. 生物多样性减少:表土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种子、微生物等,剥离表土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4. 土地退化:长期的表土剥离会导致土地退化,表层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下降。
四、表土剥离的对策为了减少表土剥离带来的影响,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在规划土地利用时,要考虑到土壤质量和地形等因素,合理安排土地的利用方式,减少人为土地破坏。
2. 种植植被:植被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土壤侵蚀,同时植被能够形成表层覆盖层,减少表土剥离的发生。
3. 建立水土保持措施:例如建立梯田、植被带、石堰等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完整性。
4. 引导农民科学种植:通过科学的种植方式,合理利用化肥、农药等,减少不必要的土地破坏和表土剥离。
表土剥离是水土保持工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方案编制中要进行充分的研究。
水土保持方案的表土剥离及保存回填利用方式

水土保持方案的表土剥离及保存回填利用方式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表土剥离1 前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开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回填活动,不可避免地对占用的农业、林业用地造成破坏,毁坏地表植被、挖损和埋压土地、破坏地表土壤等,不仅降低了土壤抗蚀能力,加剧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甚至使地面形成再塑的、几乎没有种源和土壤的生土层、母质层或岩石。
如何在建设的同时合理有效的保持、保护土壤资源,使土地可持续利用,成了开发建设项目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表土和草皮剥离管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1、无表土剥离意识;2、表土剥离时胡乱剥离,简单的整齐划一;3、表土的保存、防护及利用方案不当。
2 表土剥离设计表土剥离、保护及利用关键在于1、剥离区域2、剥离厚度3、保存及防护方案4、回填及利用方案的确定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剥离区域一般来讲,施工结束后需要复绿、复耕(园)的区域都应列为表土剥离区域,但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如根据施工区域土层厚度、肥沃程度及后续植物措施搭配等确定。
主体工程不考虑清基、清表,往往直接回填砂石、土料进行碾压平整,这给施工结束后施工迹地复绿、复耕(园)带来困难,应增加表土剥离措施。
在施工工区布置及临时占地修筑前进行剥离。
主体工程先进行清基,主体工程先剥离地表无用层,并在水土保持设计中提出保留表层清基料及无用表层土作为后期绿化覆土,就可以不将此区域列为表土剥离区域,避免了工程量重复计算。
2.2 剥离厚度一般来讲表层土的厚度平均为20cm,厚的可达30cm,但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根据剥离区域土壤耕植层厚度及后期复绿、复耕(园)所需回填量来确定剥离厚度。
由于区域内表土厚度存在差异,对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可适当深剥,对土层较薄、肥力不高的地方可适当浅剥,在总量控制(用多少剥多少)的前提下应尽量将剥离区域内最肥沃的部分土壤剥离出来。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以临时措施为先导,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措施合理配套,以发挥最佳效益。
二、水土保持实施方案建筑物施工前将坝后管理范围内的表土剥离,用于后期扰动的管理范围和弃渣外表面恢复植被,集中堆放在坝后管理范围右侧。
表土剥离:表土层厚度0.2m 左右,利用推土机将表土剥离,人工配合修整边角。
表土回填:施工结束后将保存的表土平铺在坝后管理范围,均匀平摊、压实。
覆盖表土后的坝后管理范围经全面整地后,进行灌草结合恢复植被。
灌木选用紫穗槐,株行距为2.0m*2.0m,,草种为早熟禾。
全面整地:穴装整地,规格40cm*40cm*40cm,时间在秋季进行。
栽植灌木:要求主、侧根发达,茎干通直圆满、高度合适,分枝点高度一致,相邻植株规格应基本相同。
撒播种草:全面整地,草种选用一级标准草种。
在秋季采用人工将草籽均匀撒播。
草袋土埂拦挡:根据先拦后弃的原则,人工将土填入编织袋、封包,沿堆土场外坡脚堆筑土埂。
并随着土方的堆放,不断的增加土埂长度。
拆除草袋土埂:人工拆除土埂,用铁锨铲破编织袋,土方利用,编织袋回收。
三、水土保持措施(一)做好场内道路上下边坡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施工场地内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降雨径流对施工场地和渣场的冲刷。
(二)制定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做好料场、渣场的挡护、排水等工程措施和植物种植保护措施,并负责料场和渣场施工期的维护管理工作。
(三)应保护施工场地周边的林草和水土保持设施,避免或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四、植被恢复措施施工及临时用地使用完后植被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比原有更改善的状况;恢复原有功能,与原有地形地貌相符。
满足复耕要求后通知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验收,并交付使用。
施工生产生活区为临时占地,占用地类为耕地,在施工前首先将表土按照0.3mm 厚度进行剥离,将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工程结束后将表土回填在本区域。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表土剥离有关问题研究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表土剥离有关问题研究表土剥离是一种水土保持方案中经常涉及的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
在水土保持工程中,表土剥离主要用于改良土壤,加强表土层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并促进植物生长。
本文将对表土剥离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表土剥离的定义和原理表土剥离是一种通过机械或化学手段将表层土壤分离出来,以实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分保持能力的技术手段。
表土层是土壤中最肥沃、质地最细腻的土层,是植物营养、生长和根系生长的主要区域。
表土剥离不仅能够增加土壤深度,还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孔隙度和空气含量,提高土壤透水性和透气性,从而有利于植物根系的伸展和发育。
二、表土剥离的方法和技术表土剥离的方法和技术根据工程和现场情况的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机械剥离和化学剥离两种方式。
1. 机械剥离机械剥离是一种以机械手段分离表土层的技术,通常采用铲式挖掘机、推土机、翻转式通风器等设备进行,操作比较简单,但需要占用较大的场地,有一定的影响范围。
2. 化学剥离化学剥离是用化学方法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氧化亚铁,从而降低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使表土层裸露出来的技术。
化学剥离主要采用强酸、氧化剂等,操作简便,不占用太多空间,但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需要时刻注意。
三、表土剥离的实施要点表土剥离的实施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剥离时间、剥离方式和剥离深度等。
1. 剥离时间的选择表土剥离的时间选择主要依据的是工程要求和季节气候条件。
一般在旱季或冬季气温较低时进行,此时土壤湿度较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施工效果较好。
表土剥离的方式主要分为机械剥离和化学剥离两种方式。
机械剥离主要适用于土地面积较大、范围较广的工程,而化学剥离则主要适用于小范围和有限空间的工程。
表土剥离的深度应根据所处地区的土地性质、降雨条件、作物生态环境等决定。
一般剥离深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土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力。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表土剥离有关问题研究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表土剥离有关问题研究
为了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提高土地的质量和产量,水土保持方案逐渐被广泛采用。
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表土剥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土地的质量和产量产生重要
的影响。
因此,研究表土剥离有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表土剥离是指将土壤表层几厘米厚度的土壤剥离掉,在开挖或建筑基础工程、路基土
方工程、造林或园艺等场合中经常会遇到。
表层土壤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微生物、植物营
养物质、可交换性离子、水分和氨氮等养分,是农作物根系生长的主要区域。
表层土壤被
剥离,会导致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
从微观角度上看,表土剥离对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根系生长具有不可逆转的影响。
同时,表土剥离还能改变土壤空气和水分等环境因素,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分布,
使土壤肥力分布发生变化。
从宏观角度来看,表土剥离对土壤的影响因各地地形、土壤类型、气候环境以及剥离
厚度、范围等因素而异。
实际上,表土剥离可能对土壤带来良好的效果。
例如,表土剥离
可以减少土壤的压实和降低土壤的密度,提高土壤通气和排水能力,有利于根系的扎根。
表土剥离也可以帮助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肥力和密度,提高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应该根据地面条件和土壤质量特征,评估表土剥离对土壤的
影响,同时考虑农业生产的需求,合理制定表土剥离的程度和范围,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减少土壤的损失。
总之,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表土剥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相关的因素,为减少土壤的损失提供有效的保护措施。
水土保持方案的表土剥离及保存回填利用方式

水土保持方案的表土剥离及保存回填利用方式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表土剥离1 前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开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回填活动,不可避免地对占用的农业、林业用地造成破坏,毁坏地表植被、挖损和埋压土地、破坏地表土壤等,不仅降低了土壤抗蚀能力,加剧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甚至使地面形成再塑的、几乎没有种源和土壤的生土层、母质层或岩石。
如何在建设的同时合理有效的保持、保护土壤资源,使土地可持续利用,成了开发建设项目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表土和草皮剥离管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1、无表土剥离意识;2、表土剥离时胡乱剥离,简单的整齐划一;3、表土的保存、防护及利用方案不当。
2 表土剥离设计表土剥离、保护及利用关键在于1、剥离区域2、剥离厚度3、保存及防护方案4、回填及利用方案的确定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剥离区域一般来讲,施工结束后需要复绿、复耕(园)的区域都应列为表土剥离区域,但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如根据施工区域土层厚度、肥沃程度及后续植物措施搭配等确定。
主体工程不考虑清基、清表,往往直接回填砂石、土料进行碾压平整,这给施工结束后施工迹地复绿、复耕(园)带来困难,应增加表土剥离措施。
在施工工区布置及临时占地修筑前进行剥离。
主体工程先进行清基,主体工程先剥离地表无用层,并在水土保持设计中提出保留表层清基料及无用表层土作为后期绿化覆土,就可以不将此区域列为表土剥离区域,避免了工程量重复计算。
2.2 剥离厚度一般来讲表层土的厚度平均为20cm,厚的可达30cm,但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根据剥离区域土壤耕植层厚度及后期复绿、复耕(园)所需回填量来确定剥离厚度。
由于区域内表土厚度存在差异,对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可适当深剥,对土层较薄、肥力不高的地方可适当浅剥,在总量控制(用多少剥多少)的前提下应尽量将剥离区域内最肥沃的部分土壤剥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土剥离
1 前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开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回填活动,不可避免地对占用的农业、林业用地造成破坏,毁坏地表植被、挖损和埋压土地、破坏地表土壤等,不仅降低了土壤抗蚀能力,加剧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甚至使地面形成再塑的、几乎没有种源和土壤的生土层、母质层或岩石。
如何在建设的同时合理有效的保持、保护土壤资源,使土地可持续利用,成了开发建设项目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表土和草皮剥离管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
1、无表土剥离意识;
2、表土剥离时胡乱剥离,简单的整齐划一;
3、表土的保存、防护及利用方案不当。
2 表土剥离设计
表土剥离、保护及利用关键在于
1、剥离区域
2、剥离厚度
3、保存及防护方案
4、回填及利用方案的确定
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剥离区域
一般来讲,施工结束后需要复绿、复耕(园)的区域都应列为表土剥离区
域,但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如根据施工区域土层厚度、肥沃程度及后续植物措施搭配等确定。
主体工程不考虑清基、清表,往往直接回填砂石、土料进行碾压平整,这给施工结束后施工迹地复绿、复耕(园)带来困难,应增加表土剥离措施。
在施工工区布置及临时占地修筑前进行剥离。
主体工程先进行清基,主体工程先剥离地表无用层,并在水土保持设计中提出保留表层清基料及无用表层土作为后期绿化覆土,就可以不将此区域列为表土剥离区域,避免了工程量重复计算。
2.2 剥离厚度
一般来讲表层土的厚度平均为20cm,厚的可达30cm,但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根据剥离区域土壤耕植层厚度及后期复绿、复耕(园)所需回填量来确定剥离厚度。
由于区域内表土厚度存在差异,对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可适当深剥,对土层较薄、肥力不高的地方可适当浅剥,在总量控制(用多少剥多少)的前提下应尽量将剥离区域内最肥沃的部分土壤剥离出来。
设计中简单的将剥离厚度统一设为30cm是不适合的,应根据剥离区域现状表土厚度和回填需要量确定。
1、耕地、园地:由于长期的耕作、种植,表土层相对较厚且分布较为均匀,一般为50cm以上,土壤熟化程度较高,临时占用的耕地、园地在施工结束后应恢复原地类,表土剥离时应将表层土全部剥离利用,便于迹地恢复时快速恢复土地生产力。
2、林地、草地:表土差异较大,厚度一般在30cm以内,表土剥离中应控制剥离厚度,剥离厚度过大不但增加工资投资,给保存带来不便,下部生土如
混进表土,致使土地生产力下降。
2.3保存及保护
线状项目总体应采用“大分散、小集中”的保存方案,点状项目应采用“分区、分片集中保存”,表土临时堆存应尽量占用场内空闲地,如场内无适合堆处则应另行征地,表土保存过程中应设有临时防护措施。
对于线性工程可以根据剥离量和堆放的条件每100m、200m、500m、1000m分段进行堆放,四周用编制土袋临时挡护,编织袋外0.5m-1.0m处设临时排水沟,堆积形成后可利用铲车或推土机对顶部和边坡稍作压实,顶部应向外侧做成一定坡度,便于排水。
如堆放量小,可用塑料彩条布或薄膜覆盖即可,四周用土袋压脚。
如保存期较长,超过1个生长季,可撒播草籽临时绿化,草种应该选择有培肥地力的(豆科)牧草。
如堆放在渣场,一般应集中堆放在渣场下游或者两侧地势平缓处,避开低洼及水流汇集处。
3 回填利用
回填利用应注意的事项
1、为提高草皮成活率,植草皮前应先覆土,覆土应控制厚度,一般为3-5cm,覆土时应适当压实,增加与边坡粘合力,避免剥落或因含水量增加与草皮一起顺坡向下滑移,如采用框格植草护坡,也应在框格内覆土。
2、表土回填及整地过程中应地面与周边地形相协调,应避免出现中间低四周高,以避免雨天造成洼地积水。
3、临时占地利用完毕后应先铲除地表泥结石层,然后回填表土进行全面整
地,全面整地后地面高度应与周边相一致,以利于复绿、复耕(园)。
4、当采用喷混植生或打土钉挂网喷草绿化,不需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