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常用疫苗的用法
肉牛免疫程序

疫苗接种方法备注1月龄Ⅱ号炭疽芽孢苗(或无毒炭疽芽孢苗) 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皮下注射1ml(皮下注射0.5ml)皮下注射4ml免疫期1年免疫期6个月6月龄口蹄疫灭火苗气肿疽牛出败二联苗魏氏梭菌灭火苗皮下注射3ml皮下注射2-6ml皮下注射5ml免疫期6个月20%氢氧化铝盐水稀释免疫期6个月12月龄Ⅱ号炭疽芽孢苗(或无毒炭疽芽孢苗) 口蹄疫灭火苗魏氏梭菌灭火苗皮下注射1ml(皮下注射0.5ml)皮下或肌肉注射3-5ml 皮下注射5ml免疫期1年免疫期6个月免疫期6个月18龄气肿疽牛出败二联苗口蹄疫灭火苗魏氏梭菌灭火苗皮下注射2-6ml皮下或肌肉注射3-5ml 皮下注射5ml20%氢氧化铝盐水稀释免疫期6个月免疫期6个月24月龄Ⅱ号炭疽芽孢苗(或无毒炭疽芽孢苗) 口蹄疫灭火苗魏氏梭菌灭火苗皮下注射1ml(皮下注射0.5ml)皮下或肌肉注射3-5ml 皮下注射5ml免疫期1年免疫期6个月免疫期6个月成年牛Ⅱ号炭疽芽孢苗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口蹄疫灭火苗魏氏梭菌灭火苗皮下注射1ml肌肉注射6ml皮下或肌肉注射3-5ml 皮下注射5ml每年春季1次每年春或秋季定期1次每年春、秋各1次免疫期6个月妊娠母犊牛副伤寒苗犊牛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灭火苗见产品说明见产品说明皮下注射5ml分娩前4周注射分娩前2-4周注射分娩前4-6周注射肉牛常见寄生虫病预防程序年龄驱虫药给药途径剂量(BW/kg)备注1月龄强力灭虫灵(1%伊维菌素)超霸(磺胺二甲嘧啶钠)皮下注射肌肉注射0.02ml100mg防治牛各种线虫、螨、虱、蚤、蝇、犊新蛔虫病。
防治牛秋虫、附红细胞体。
根据实情选用,至6月龄。
6月龄强力灭虫灵(1%伊维菌素)超霸(磺胺二甲嘧啶钠)皮下注射肌肉注射0.02ml100mg同前,特别是钩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肺丝虫病、螨、蜱。
防治牛秋虫、附红细胞体。
根据实情选用。
12月龄强力灭虫灵(1%伊维菌素)超能肝蛭净(氯氰碘柳胺钠)丙硫咪唑血虫净(贝尼尔三氮脒)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口灌服肌肉注射0.02ml0.05ml10-20mg3-5mg同前,特别是钩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肺丝虫病、螨、蜱。
肉牛常规疾病免疫程序与使用疫苗种类以及注意事项分析

肉牛常规疾病免疫程序与使用疫苗种类以及注意事项分析作者:赵家勇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6期0?引言动物免疫接种是指使用疫苗或者菌苗等各种生物制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动物进行预防性接种,在可能发生疾病或在疫病发生早期实行紧急免疫接种以提高动物群体身体抵抗能力的一种疫病预防行为。
肉牛养殖过程中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强化疫苗科学使用,是肉牛养殖场综合防疫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根据地区疫病流行趋势和肉牛养殖特点,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肉牛免疫程序,对有效控制肉牛疫病传入,净化牛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牛口蹄疫免疫1.1?疫苗种类目前在市场上推广应用较为广泛的牛口蹄疫疫苗主要是三价灭活疫苗,由于牛口蹄疫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因此一般选择灭活疫苗,不选择弱毒或活性疫苗。
口蹄疫三价疫苗对O型口蹄疫,A型口蹄疫和亚洲I型口蹄疫均有很好的免疫效果。
1.2?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肉牛生长到35~45日龄后,就需要进行第1次牛口蹄疫疫苗免疫,选择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按照每头1?mL的剂量,臀部和颈部肌肉注射。
犊牛生长到70~80日龄后进行第2次牛口蹄疫疫苗强化免疫,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免疫注射,牛注射2?mL。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做好牛群抗体水平监测,结合监测结果进行定期免疫。
种公牛在每年3月份和9月份各进行1次免疫,公牛按照每头4?mL的剂量,臀部或颈部肌肉注射[1]。
1.3?注意事项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为乳白色略带黏性的乳液性疫苗,在免疫注射14?d后牛群既可以产生抗体,有效期在4~6个月。
在使用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对牛群进行免疫接种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疫苗保存工作,一般情况下,该种疫苗适合保存在2~8度阴暗条件下,禁止冷冻,禁止高温直射。
牛口蹄疫灭活疫苗仅用于健康牛免疫接种,对于患病牛身体素质较差的牛群,禁止使用。
疫苗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科学操作,接种疫苗后,牛出现明显过敏反应后,要使用肾上腺激素进行脱敏抢救。
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及免疫注意事项

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及免疫注意事项一、前言家禽家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蛋类和奶类等食品。
随着疾病的传播,家禽家畜的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家禽家畜的健康,我们需要给它们进行免疫接种。
那么,如何进行免疫接种呢?免疫接种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二、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1. 注射法注射法是最常见的免疫接种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是将疫苗直接注入家禽家畜的肌肉或者皮下组织中。
注射法的优点是疫苗可以快速地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免疫的效果。
不过,注射法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容易引起家禽家畜的应激反应,影响它们的健康。
2. 喷雾法喷雾法是将疫苗喷洒在家禽家畜的呼吸道、消化道或者眼睛等部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疫苗可以均匀地分布在家禽家畜的身体各个部位,从而提高免疫的效果。
不过,喷雾法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疫苗的保存期限较短,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3. 口服法口服法是将疫苗混入家禽家畜的食物中,让它们在进食的过程中摄入疫苗。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家禽家畜不会感到疼痛,而且疫苗可以在肠道内被吸收。
不过,口服法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疫苗的吸收率较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发挥免疫的效果。
三、畜禽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疫苗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因此,在给家禽家畜进行免疫接种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它们所患疾病的病原体以及对应的疫苗。
我们还需要注意疫苗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使用的疫苗是新鲜有效的。
2. 控制疫苗的剂量疫苗的剂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免疫的效果。
因此,在使用疫苗之前,我们需要根据家禽家畜的体重、年龄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疫苗剂量。
我们还需要注意疫苗的稀释比例,以免造成浪费或者影响免疫的效果。
3. 注意观察家禽家畜的反应在给家禽家畜进行免疫接种之后,我们需要密切观察它们的身体状况。
如果发现家禽家畜出现了异常的反应,比如发热、呕吐等症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肉牛常用疫苗的特性与用法

~
的 牛 ,每 头 注 射 8 0~ 1 0 0 ml 。治 疗
量加 倍 。
使用 方法 : 充分 振 摇 后 皮 肌 内注 射 。 1 2~ 2 4月龄 的牛 每
疫苗特性 : 鲜 红 色 、细 致 均 匀 的乳 液 ,静 置后 下部 稍有 沉淀 ,但 不 至于 阻塞 针孔 。冻干 苗为 暗红 色海 绵
三 口蹄 疫 疫 苗
牛 用 口蹄 疫 疫 苗 有 活 疫 苗
状疏松团块 ,易与瓶壁脱离 , 加稀释 很 快 就 能起 保 护 作 用 ,但 只 能 用 于
射 剂 量 大 ,可 分 点 注 射 。为 防止 发 有 效 期 5个 月 ; 2 0 ℃~2 2℃ 阴 应先 做小 区试 验 , 证 明安 全 有效 后方 生 过 敏 反 应 ,可 先 少 量 注 射 ,观 察 燥 处 保 存 ,有 效 期 7 个 月。1 2 J 2 O~ 3 0r ai n无反应 后 , 再 大量 注射 。
养殖 户还 需 重视 了解 当地 肉牛生 产 的 疫情 特点 , 制 定实用可靠 的 免疫程 序 ,
严防 肉牛发生 重大疫 病 。在 对牛群 进
行免疫前,必须充分熟悉常用疫苗的
物理 特性 、使用方法 和注 意事 项。
一
牛 瘟 兔 化 活 疫 苗
若发 生过 敏 反应 ,可 皮下 或静 脉
液体 苗用 前 摇 匀 ,不 。冻干 苗按瓶 每 头 注 射 5 0~ 8 0 ml ; 2 0 0 k g以 上 签标示用生理盐水稀释 ,不分年龄、
体 重 、性 别 ,一 律注 射 1 ml 。 注 意事项 : 随 配 随 用 ,暗 处 保
牛用疫苗不同日龄的免疫程序表

牛用疫苗不同日龄的免疫程序表
牛用疫苗免疫程序表,参考如下:
1、牛犊免疫程序
(1)牛犊1日龄:牛犊出生后,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牛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让犊牛吃初乳。
适用于常发牛瘟的牛场。
(2)牛犊7-15日龄:给牛犊注射气喘病苗。
(3)牛犊10日龄: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
(4)牛犊10-15日龄:注射犊牛水肿苗。
(5)牛犊20日龄:肌肉注射牛瘟苗。
(6)牛犊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苗。
(7)牛犊30日龄:肌肉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8)牛犊35-40日龄:口服或者肌肉注射牛犊副伤寒菌苗(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进行二次免疫)。
(9)牛犊60日龄:注射牛瘟、肺疫、丹毒三联苗,进行2倍量肌肉注射。
2、后备公、母牛的免疫程序
(1)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疫苗。
(2)配种前20-30天,注射牛瘟、牛丹毒二联苗(或者加牛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肉注射。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肉注射乙型脑炎疫苗1次。
(4)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肉牛牛犊疫苗注射

肉牛牛犊疫苗注射牛犊的疫苗注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疫苗注射不正确或者在不适当的时候注射疫苗会影响牛的产量,肉产量,奶产量等很多问题,接下来就接写一下肉牛牛犊疫苗的注射和注意事项。
肉牛牛犊疫苗保存注意事项一,运输及保存1. 在运输疫苗时,必须在冷藏库保存疫苗,疫苗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保存入库。
2. 领取疫苗必须使用保存箱(内加冰块或冰袋)存放。
疫苗领回后,要及时放如冷藏室内保存。
疫苗应放入冷冻室,冷冻温度0 ℃以下,油乳剂疫苗应放入冷藏室,冷藏温度2~8 ℃。
冷库应配置备用电源,如遇停电应启用备用电源,以免疫苗失效。
二,注射注意事项1 . 注射前的准备(1)器械、器械盒、注射器、针头、止血钳应清洗并消毒15 min,冷藏包、器械箱应清洗、擦拭后备用。
2. 备好消毒药棉、酒精、应急药物(地塞米松或肾上腺素)。
( 2 ) 在进行全面免疫前应提前8~10 d试免50头左右的猪,其无异常反应时再进行全面免疫。
( 3 ) 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推杆松紧度是否合适,疫苗瓶瓶盖是否松动,疫苗瓶瓶体是否破损,如有破损则禁用。
2.2 注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很重要的,灰常需要注意)( 1 )应在畜主的陪同下进入圈舍,进圈后先击打墙面或地面,或拍手,并观察猪只反应,如其听到响声立即惊起,则说明该猪正常,如其无反应或食槽中有剩料,则说明猪可能患病。
如有病则不能注射,应待其病好后再补注。
怀孕母猪、老弱病残猪不能注射,母猪产后10 d至配种前才能注射。
( 2 )对牛进行注射时,应做好保定,从侧面进行注射,严禁从后面或前面进行注射,以防被踢伤或顶伤。
为防止进入猪圈时被猪攻击,最好准备一根短棍,对攻击性强的猪,应用绳将猪的上颚套住后再注射。
( 3 )遇天气骤变,应暂停注射,此时注射可造成较大的免疫反应。
(4)按规定稀释疫苗。
(5)视被免动物的大小选用的注射针头,肥胖猪、母猪、种公猪应选用3 cm长的16号针头;中猪、2岁左右的牛选用2.5 cm长的12号针头;中猪以下、1岁左右的牛选用2 cm长的12号针头;注射山羊痘疫苗应选用8号或9号针头。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一、各型疫苗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疫苗:1、预防病种:预防牛、羊、猪亚洲I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牛肩前颈部上三分之一处肌肉注射,猪耳根后肌肉注射,羊后肢肌肉注射。
成年牛每头2毫升,2月龄以上犊牛1毫升,个体较大的牛可增加注射剂量,最多每头牛不超过3毫升;成年羊每只1毫升,1月龄以上羔羊0.5毫升;成年猪每口1毫升,1月龄以上仔猪每口0.5毫升。
3、不良反应:本疫苗注射后1—3天,注射部位肿胀,动物可能会有体温反应或减食,因品种、个体的差异,严重的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部分妊娠母畜可能出现流产,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强力解毒敏地塞米松等药物任选一种肌肉注射,同时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
4、保存条件: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年。
(二)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1、预防病种:预防牛、羊O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同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疫苗),成年牛每头3毫升,1岁以下犊牛2毫升;5月龄以上羊每只2毫升,5月龄以下羔羊1毫升。
3、不良反应:一般反应表现注射部位肿胀,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1—2日,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严重反应因品种、个体的差异,少数牛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部分妊娠母牛可能出现流产,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强力解毒敏地塞米松等药物任选一种肌肉注射,同时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
4、贮藏与有效期:在2—8℃下避光保存,有效期1年。
(三)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高效型):1、预防病种:预防奶牛O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贮藏与有效期同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二、器械、注射部位的消毒:(一)器械的消毒:将注射器针筒与玻璃制筒心拆开进行彻底的清洗,每只用纱布包好或布袋装好,针头按所用数量另外包开,连同镊子、剪刀等放入煮沸消毒器或铝锅内,加盖煮沸15分钟,煮沸消毒后,将水倾出,待器械冷却后用已消毒的手进行装配,装好的注射器放在已消毒的搪瓷盘内备用。
养殖场防疫检疫消毒流程标准

xx牧业防疫检疫消毒流程标准1目的预防疫情,净化牛群。
2 适用范围中鼎牧业各牧场3.工作标准3.1口蹄疫防疫免疫标准口蹄疫防疫免疫使用口蹄疫三联苗颈部肌肉注射1毫升/头进行免疫。
0.1毫升的消耗量,实际注射1.1毫升。
3.1.1犊牛初免方案(1)有疫情情况下7日龄初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之后每4个月免疫一次。
(2)无疫情情况,3月龄初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以后每4个月免疫一次。
(3)生产中初免犊牛可以根据加强免疫日期与正常牛群免疫日期距离时间的长短决定是否再次免疫,如相差两个月以上,初免犊牛需要再次免疫;如相差两个月以内,初免犊牛就不需要再次免疫。
3.1.2全群牛只免疫每年1月、5月、9月免疫三次。
新接管牛场25天内全群注射完成接种疫苗工作。
(1)全群注射时间以最后一头接受免疫时间为准,全群注射必须在4天内完成。
(2)免疫后第21天采血测定抗体滴度,95%的受测样品达到1:64为合格标准。
(3)抗体不合格的进行二免,免疫后21天采血测定抗体滴度。
3.1.3注意事项(1)从冷藏箱取出疫苗后放在15到30度室温环境1小时,自然回温,使其接近动物体温,易于疫苗吸收。
疫苗摇匀后使用。
(2)肌肉注射,严禁打飞针。
(3)一头牛换一个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4)提前准备2盒肾上腺素,大牛4毫升,犊牛青年牛1-2毫升。
注射疫苗后5个小时内全群观察,如果出现应激反应,马上注射肾上腺素。
3.1.4疫苗保存(1)2-8度低温保存,切记不要冷冻。
(2)不要放在紧贴冰箱后壁位置,放在冰箱门等温度较高位置效果比较好。
(3)各牧场适当保存少量口蹄疫疫苗,方便哺乳犊牛免疫。
3.2 流行热疫苗免疫流程标准南方牧场每年4月注射流行热疫苗,6月龄以上牛只皮下注射4ml,6月以下牛只皮下注射2ml,21天后加强免疫一次。
3.3 布病检疫流程标准3.3.1 阴性未免疫布鲁氏杆菌病疫苗检测方法(1)每年3月、9月对6月龄以上的牛群做两次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牛常用疫苗的用法
肉牛产业迅速发展,市场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肉牛养殖业的防疫形势也日益严峻。
要想获得理想的养殖效益,除了搞好日常饲养管理外,养殖户还需重视了解当地肉牛生产的疫情特点,制定实用可靠的免疫程序,严防肉牛发生重大疫病。
在对牛群进行免疫前,必须充分熟悉常用疫苗的物理特性、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牛瘟兔化活疫苗
疫苗特性。
鲜红色、细致均匀的乳液,静置后下部稍有沉淀,但不至于阻塞针孔。
冻干苗为暗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迅速溶解成红色均匀混悬液。
接种后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保护期1年。
使用方法。
皮下或肌内注射。
液体苗用前摇匀,不论年龄、体重、性别,一律注射1毫升。
冻干苗按瓶签标示用生理盐水稀释,不分年龄、体重、性别,一律注射1毫升。
注意事项。
随配随用,暗处保存且不能超限,15℃以下,24小时有效;15~20℃,12小时有效;21~30℃,6小时有效。
临产前1个月的孕牛、分娩后尚未康复的母牛,不宜使用;个别地区有易感性强的牛种,应先做小区试验,证明安全有效后方可推广使用。
二、抗牛瘟血清
疫苗特性。
黄色或淡棕色澄明液体,久置瓶底微有灰白色沉淀。
抗牛瘟血清属于免疫血清,注射后很快就能起保护作用,但只能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牛瘟。
免疫保护期很短,只有14天。
使用方法。
肌内或静脉注射。
预防量,100千克以下的牛,每头注射30~50毫升;100~200千克的牛,每头注射50~80毫升;200千克以上的牛,每头注射80~100毫升。
治疗量加倍。
注意事项。
2~15℃阴冷干燥处保存,有效期4年。
禁止冷冻保存。
用注射器吸取血清时,不能把瓶底的沉淀摇起。
治疗时,采用静脉注射疗效较好,若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剂量大,可分点注射。
为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可先少量注射,观察20~30分钟无反应后,再大量注射。
若发生过敏反应,可皮下或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4~8毫升。
三、口蹄疫疫苗
牛用口蹄疫疫苗有活疫苗和灭活苗两种,即口蹄疫O型、A型活疫苗和牛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1.口蹄疫O型、A型活疫苗。
疫苗特性。
暗红色液体,静置后瓶底有部分沉淀,振摇后成均匀混悬液。
注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4~6个月。
使用方法。
充分振摇后皮下或肌内注射。
12~24月龄的牛每头注射1毫升;24月龄以上的牛每头注射2毫升。
经常发生口蹄疫的地区,第一年注射2次,以后每年注射1次即可。
注意事项。
-12℃以下冷冻保存,有效期1年;-6℃阴冷干燥处保存,有效期5个月;20℃~22℃阴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7个月。
12月龄以下的牛不宜注射。
防疫人员的衣物、工具、器械、疫苗瓶等,都要严格消毒处理。
注苗后的牛应控制14天,不得随意移动,以便进行观察,也不得与猪接触。
接种后若有多数牛发生严重反应,应严格封锁,加强护理。
2.牛口蹄疫灭活疫苗。
疫苗特性。
略带红色或乳白色的粘滞性液体,用于牛O型口蹄疫的预防接种和紧急免疫。
免疫保护期6个月。
使用方法。
肌内注射,1岁以下的牛,每头注射2毫升;成年牛每头注射3毫升。
注意事项。
在4℃~8℃阴暗条件下保存,有效期10个月。
防止冻结,严禁高温及日光照射。
其他同口蹄疫活疫苗。
四、牛副伤寒灭活菌苗
疫苗特性。
静置时上部为灰褐色澄明液体,下部为灰白色沉淀物,振摇后成均匀混悬液。
用于预防牛副伤寒及沙门氏菌病。
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
使用方法。
1岁以下的小牛肌内注射1~2毫升,1岁以上的牛注射2~5毫升。
为增强免疫力,对1岁以上的牛,在第一次注射10
日后,可用相同剂量再注射一次。
孕牛产前1.5~2个月注射,新生犊牛应在1~1.5月龄时再注射一次。
已发生副伤寒的牛群,2~10日龄犊牛可肌内注射1~2毫升。
注意事项。
疫苗在2~15℃冷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1年。
严禁冻结保存,使用前充分摇匀。
病弱牛不宜使用。
注射局部会形成核桃大硬结肿胀,但不影响健康。
五、牛巴氏杆菌病灭活菌苗
疫苗特性。
静置后上层为淡黄色澄明液体,下层为灰白色沉淀,振摇后成均匀乳浊液。
主要用于预防牛出血性败血症(牛巴氏杆菌病)。
注射后20日产生可可靠的免疫力,免疫保护期9个月。
使用方法。
皮下或肌内注射,体重100千克以下的牛,注射4毫升,100千克以上的牛,注射6毫升。
注意事项。
2℃~15℃冷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1年;28℃以下阴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9个月。
用前摇匀,禁止冻结。
病弱牛、食欲或体温不正常的牛、怀孕后期的牛,均不宜使用。
注射部位有时会出现核桃大硬结,但对健康无影响。
六、牛肺疫活菌苗
疫苗性状。
液体苗为黄红色液体,底部有白色沉淀;冻干苗为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成均匀混悬液。
用于预防牛肺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免疫保护期1年。
使用方法。
用2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液,按1∶500倍稀释,为氢氧化铝苗;用生理盐水,按1∶100倍稀释,为盐水苗。
氢氧化铝苗臀部肌内注射,成年牛2毫升,6~12个月小牛1毫升。
盐水苗尾端皮下注射,成年牛1毫升,6~12个月小牛0.5毫升。
注意事项。
0~4℃低温冷藏,有效期10天;10℃左右的水井、地窖等冷暗处保存,有效期7天。
已稀释的疫苗必须当日用完,隔日作废。
半岁以下犊牛、临产孕牛、瘦弱或有其他疾病的牛不能使用。
七、布鲁氏菌病19号活疫苗
疫苗特性。
白色或淡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入稀释剂后,迅速溶解成均匀的混悬液。
用于预防牛的布鲁氏菌病,只用于母牛。
注射后1个月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6年。
使用方法。
应在6~8月龄(最迟1岁以前)注射1次。
必要时,在18~20月龄(即第一次配种期)再注射1次。
颈部皮下注射5毫升。
使用时,先用消毒后的注射器注入灭菌缓冲生理盐水,轻轻振摇成均匀混悬液,再用注射器将其移置于灭菌瓶中,按照瓶签标明的剂量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稀释至每毫升含活菌120亿~160亿个。
注意事项。
在0~8℃冷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1年。
仅用于1岁以下、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或超敏反应阴性牛,1岁半以上的牛(尤其是怀孕牛、泌乳牛)、病弱牛禁止使用。
稀释后当日用完,严禁日晒。
注射后数日内会出现体温升高、注射部位轻度肿胀,但不久即消失。
严格操作程序,搞好个人防护,防止污染水源。
八、牛环形泰勒虫活虫苗
疫苗特性。
在4℃冰箱内保存时,呈半透明、淡红色胶冻状;在40℃温水中融化后无沉淀、无异物。
疫苗有100毫升、50毫升,20
毫升瓶装,每毫升内含100万个活细胞。
用于预防牛环形泰勒虫病。
注射后21天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1年。
使用方法。
用前在38~40℃温水内融化5分钟,振摇均匀后注射。
不论年龄、性别、体重,一律在臀部肌内注射1~2毫升。
注意事项。
疫苗在4℃冰箱内保存期为2个月,最好在1个月内使用。
开瓶后应在当日内用完,过日作废。
注苗后3日内,可能产生轻微体温升高和不适表现,这属于正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