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通用图说明
盖板涵通用图

(一)盖板 1、必须在预制盖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 % 后,方能脱模吊运。 2、盖板块件堆放时得采用端部两点搁置,可用钢丝绳吊装。 3、盖板上的帽石可就地浇筑,亦可预制砌筑。 4、盖板吊装时应在涵台支承面设 1cm 厚 M20 水泥砂浆座浆挤实。 5、盖板可预制,亦可现浇。当采用整体式现浇盖板时,应在涵台沉降缝处设置 1cm 断缝,缝间
待填方高出涵顶不少于 1.0m 时,再用机械填筑。 4、沿涵身长度方向每隔 4~6m 地基土变化情况和填土高度定。在地基土质发生变化、基础埋深不同或地基压力 发生较大变化以及填挖交界处,均设置沉降缝。当采用填石抬高基础时,其沉降缝间距不 宜大于 4m。沉降缝贯穿整个洞身断面,其方向与板的跨径方向一致。 5、在各式钢筋混凝土涵洞洞身及端墙、基础顶面以上等部位,凡被土掩埋部分的表面均设防水 层。
说明
3
泄水能力及水力计算表
1
技术指标表
1
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一般布置图
1
整体式基础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一般布置图
1
预制盖板构造图(一)~(四)
4
预制盖板材料数量表
1
端部现浇盖板构造图
1
现浇盖板构造图(一)~(十一)
11
分离式基础台身构造图
2
整体式基础台身构造图(一)~(八)
8
涵洞基底换填示意图
通道的具体设计中,必须进行洞口铺砌、原路衔接及通道兼涵洞内排水的处理。
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弹性材料填塞 (二)涵台及基础 1、盖板两端与涵台顶紧,并设锚栓连接,采用 C20 小石子混凝土填满捣实空隙。当涵台强度达
设计强度值 70%后,方能安装盖板,最后进行台背回填。 2、涵洞涵身两侧填土应对称均衡分层夯实,其每侧一定长度范围内(不小于涵身两侧填土高度
钢筋砼圆管涵通用图

目 录序号图 表 名 称通用图编号页数备注序号图 表 名 称通用图编号页数备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1说明TY-YGH-122圆管涵拼宽一般布置图TY-YGH-213孔径1.0米正管节钢筋构造图(管长0.5、1.0米)TY-YGH-314孔径1.5米正管节钢筋构造图(管长0.5、1.0米)TY-YGH-415孔径1.0米斜管节钢筋构造图(一)TY-YGH-516孔径1.0米斜管节钢筋构造图(二)TY-YGH-617孔径1.5米斜管节钢筋构造图(一)TY-YGH-718孔径1.5米斜管节钢筋构造图(二)TY-YGH-819斜交洞口一般构造图TY-YGH-9110正交八字洞口构造及工程数量表TY-YGH-10111斜交八字洞口构造及工程数量表TY-YGH-11112斜交斜做八字洞口正翼墙尺寸表TY-YGH-12113斜交斜做八字洞口反翼墙尺寸表TY-YGH-13114锥坡式洞口尺寸及工程数量表TY-YGH-14115套管式接头变形缝构造图TY-YGH-15116进水口跌井构造图TY-YGH-16117钢筋砼跌井井盖构造图TY-YGH-17118跌井洞口防落物网构造图TY-YGH-181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桥涵通用图 第1页 共2页 TY-YGH-1钢筋砼圆管涵设计说明一、 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D61—2005(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二、 技术指标(一) 孔径:φ1.00、φ1.50m。
最新涵洞通用图新编通用图1盖板涵通用图封面、目录、说明

最新涵洞通⽤图新编通⽤图1盖板涵通⽤图封⾯、⽬录、说明厦蓉⾼速公路贵州境⽔⼝(桂黔界)⾄都匀段公路桥涵通⽤图钢筋混凝⼟盖板涵编号: SD/TYT H02标准化跨径: 1.5、2.0、2.5、3.0、4.0⽶交⾓: 0°汽车荷载: 公路-I级填⼟⾼度: 0.5~12.0⽶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00⼋年⼗⼆⽉说明⼀、依据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1、《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及预应⼒混凝⼟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圬⼯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5、《公路⼯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6、《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7、《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JTJ 041-2000⼆、采⽤技术指标:1、标准化跨径:1.5、2.0、2.5、3.0、4.0⽶2、交⾓:0°(涵洞轴线与路线法线之夹⾓)3、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于0.05g5、涵洞技术指标:三、主要材料:四、设计要点1、装配式钢筋砼预制盖板按两端简⽀板计算内⼒,不考虑涵台传来的⽔平⼒。
2、盖板设计为变厚度板,根据内⼒计算分别确定跨中与板端的厚度。
3、预制盖板按99cm宽的正交板设计,若需要盖板宽度⼩于99cm时,可参照本图的配筋根数,按实际板宽进⾏折算。
4、当为斜交盖板涵时,洞⼝两端盖板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安装也可现场浇筑。
5、计算涵台内⼒时,按⼀端简⽀⼀端固定的竖梁计算。
6、台后活载换算成⼟柱⾼度,计算台后⼟压⼒。
7、路⾯车辆活荷载对涵顶的压⼒:按30°⾓分布。
填⼟内摩擦⾓为35°,⼟重⼒密度18KN/m3。
8、当涵底地基容许承载⼒不满⾜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加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后,⽅可采⽤本图。
五、施⼯要点1、基坑开挖到位后,必须对地基⼟承载⼒进⾏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再下基。
盖板涵通用图

作为上下端简支的竖梁,整体式基础盖板涵洞的涵台按一端简支,一端固定的竖梁,验算 墙身圬工在竖直荷载和水平压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强度和稳定性)。 2、台后土压力按填土水平压力强度公式计算,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按换算等代均布土层厚 度计算。 3、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的规定,计算基础下地基土的承载能 力。 3、涵洞之基底土承载力小于本图拟定的地基容许承载力时,不能直接使用本通用图。此时可采 用换填砂砾、碎石垫层的方法,提高基底承载力,使其达到本通用图所要求的地基容许承载 力,换填厚度通过计算确定。 4、部分涵顶填土厚度较小的涵洞,在荷载作用下台身产生较大的偏心距,设计时适当加大了按 弯曲抗拉强度验算条件计算的台身宽度。
张数 页号 备注
说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 /T D65-04-2007)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度、刚度(挠度)的验算 。
五、施工要点
4、计算涵洞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 300 角扩散,当几 个车轮的扩散线相重叠时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
S5-5 涵洞设计图纸

涵洞通用图说明

涵洞通⽤图说明涵洞通⽤图1 本图适应范围1、钢筋砼圆管涵:孔径0.75m、1.0m、1.25m , 管顶填⼟⾼度0.5-10.0m。
2、钢筋砼盖板涵(通道):跨径1.5、2.0、2.5、3.0、3.5、4.0、5.0、6.0m。
3、倒虹吸:竖井式倒虹吸管中圆管采⽤1.0m,斜倒虹吸管中圆管采⽤1.0m。
4、洞⼝形式:井字洞⼝、⼋字洞⼝5、路基边坡:1:1.5,1:1.75。
2 设计说明及施⼯注意事项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钢筋砼圆管涵:1)管节分段长度分别为1.0m和0.5m;2)各种斜交及正交⾓度的涵洞长度,可通过基本管节,斜管节和端墙调整以适⽤各种情况。
3)涵洞顶上及涵⾝两侧在不⼩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须分层对称夯实,压实度达到96%。
4)涵⾝每隔4~6 m应设沉降缝⼀道,对于地基⼟质发⽣变化,基础埋置深度不⼀或基础对地基的压⼒发⽣变化,以及基础填挖交界处,也应设置沉降缝。
3、钢筋砼盖板涵1)预制盖板按99cm和74cm两种宽度绘制,若需变更盖板宽度,可参照本图的配筋根数,按实际板宽进⾏折算。
2)当为斜交涵洞时,洞⼝两端盖板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安装或现场浇筑。
3)必须在预制盖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能脱模吊运。
4)盖板块件堆放时采⽤两点搁置,可⽤钢丝绳捆绑吊装。
5)当涵洞的基底⼟承载⼒⼩于本图所拟定的容许范围时,此时可在基底铺砌⼲砌⽚⽯、设置砂砾⽯、碎⽯或砂垫层,提⾼基底⼟承载⼒。
6)台后在不⼩于两倍孔径范围内,选⽤透⽔性能良好的砂质⼟或砂砾⼟等对称分层夯实。
7)分离式基础涵洞铺砌采⽤7.5号砂浆砌40cm厚度双层⽚⽯,砌筑时应保证砂浆填满,以起到⽀撑及承受冲刷的作⽤。
8)整体式基础钢筋混凝⼟盖板涵涵台及基础采⽤C20混凝⼟,以提⾼整体强度。
9)⾼填⼟钢筋混凝⼟盖板涵涵台采⽤C30混凝⼟,基础材料对于1.5×2.0m采⽤C20混凝⼟,其余孔径采⽤C25混凝⼟。
4、倒虹吸1)竖井式倒虹吸管中圆管的配筋参见钢筋混凝⼟圆管涵的配筋。
盖板涵通用图

盖板涵通⽤图图表编号图表名称张数页号备注图表编号图表名称张数页号备注涵洞、通道通⽤图钢筋混凝⼟盖板暗涵(填⼟⾼0.5~20.0m)说明31~3GB-01泄⽔能⼒及⽔⼒计算表14GB-02技术指标表15GB-03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盖板暗涵⼀般布置图16GB-04整体式基础钢筋混凝⼟盖板暗涵⼀般布置图17GB-05预制盖板构造图(⼀)~(四)48~11GB-06预制盖板材料数量表112GB-07端部现浇盖板构造图113GB-08现浇盖板构造图(⼀)~(⼗⼀)1114~24GB-09分离式基础台⾝构造图225~26GB-10整体式基础台⾝构造图(⼀)~(⼋)827~34GB-11涵洞基底换填⽰意图135GB-12⽀撑梁布置及数量表136GB-13涵洞兼⼈通、通道兼排⽔设计图137GB-14盖板涵洞、通道防⽔设计图138GB-15正交⼋字翼墙尺⼨及⼯程数量表139GB-16斜交⼋字翼墙洞⼝尺⼨及⼯程数量表(⼀)~(⼆)240~41GB-17跌井进⽔⼝构造图142本册⽬录说明⼀、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 D60-2004)3、《公路圬⼯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4、《公路钢筋混凝⼟及预应⼒混凝⼟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 /T D65-04-2007)7、《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JTJ 041-2000)⼆、技术指标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2、结构重要系数:γ0=0.93、孔径:2.0、3.0、4.0、6.0m4、填⼟⾼度:0.5~13.5m(孔径:2.0m)0.5~20.0m(孔径:3.0m)0.5~16.5m(孔径:4.0m)0.5~8.5m(孔径:6.0m)5、斜度φ:0°、5°、10°、15°、20°、25°、30°、35°、40°、45°。
涵洞通用图-00108

明
一、设计要点:
1、洞口工程通用图包括跌水井、八字翼墙、锥坡等三种洞口形式,可参考各涵洞设 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关尺寸自行设计。
2、跌水井洞口可用于排水沟及少量上边坡来水的涵洞进水口。 3、八字翼墙洞口按下列条件设计: 1)路基边坡率 1:1.5 2)涵轴斜度为 0°~ 45°,按 5°一级设计。 3)翼墙外张方向与涵轴偏离路基横断面方向为同一偏转方向时,称为“顺翼墙”; 反之,称为“逆翼墙”。
4)顺翼墙张角: 当涵轴斜度为 0°~ 20°时,取θ= 15°; 当涵轴斜度为 25°~ 45°时,取θ= 10°。 两侧翼墙采用相同的张角。
5)翼墙顶宽 a 分为两种: 当涵轴斜度为 0°~ 20°时,取 a= 45 厘米; 当涵轴斜度为 25°~ 45°时,取 a= 55 厘米。
6)翼墙正断面背坡坡率采用两种: 当翼墙跟部高度 H≤4.0 米时,N=4; 当翼墙跟部高度 H>4.0 米时,N=3.5。
二、主要材料:
跌水井洞口
部位
片石
材料
混凝土
侧壁
M10 浆砌 MU30 片石
C20
底板
M10 浆砌 MU30 片石
C20
井内抹面
12.5 号砂浆
12.5 号砂浆
部位
翼墙墙身 翼墙基础 洞口铺砌 隔水墙 翼墙顶抹面
八字翼墙洞口 材料
片石 M10 浆砌 MU30 片石 M10 浆砌 MU30 片石 M10 浆砌 MU30 片石 M10 浆砌 MU30 片石
12.5 号砂浆
混凝土 C20 C20 C20 C20
12.5 号砂浆
三、施工要点: 1、涵洞进水口采用跌水井、八字翼墙时,均应与洞身分开砌筑,连接缝内填以沥青 麻絮或其它不透水性材料。 2、八字翼墙洞口上的帽石,可按涵洞孔径预制或现场砌(浇)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道S322桂东段公路改建工程 涵洞通用图说明书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1 页
涵洞通用图说明书
一、本图适应范围
1、钢筋砼圆管涵:孔径0.75m 、1.0m , 管顶填土高度0.5~10.0m
2、钢筋砼盖板涵:跨径0.75、1.0、1.25、1.5、2.0、2.5、3.0、3.5、4.0m
3、洞口:八字洞口、井字洞口
4、填土路基边坡:1:1.5 二、设计说明及施工注意事项 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钢筋砼圆管涵:
1)管节分段长度分别为1.0m 和0.5m ;
2)各种斜交及正交角度的涵洞长度,可通过基本管节,斜管节和端墙调整以适用各种情况。
3)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压实度达到95%。
3、钢筋砼盖板涵
1)预制盖板按99cm 和74cm 两种宽度绘制,若需变更盖板宽度,可参照本图的配筋根数,按实际板宽进行折算。
2)当为斜交涵洞时,洞口两端盖板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安装或现场浇筑。
3)必须在预制盖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能脱模吊运。
4)盖板块件堆放时采用两点搁置,可用钢丝绳捆绑吊装。
5)当涵洞的基底土承载力小于本图所拟定的容许范围时,此时可在基底设置砂砾石、碎石或砂垫层,提高基底土承载力。
6)台后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土或砂砾土等对称分层夯实。
7)分离式基础涵洞铺砌采用7.5号砂浆砌40cm 厚度双层片石,砌筑时应保证砂浆填满,以起到支撑及承受冲刷的作用。
8)在盖板架设好后,板顶涂两层热沥青防水层,完成后需等其干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涵洞拱度
当管顶填土超过2米,为了使路堤下沉时,仍能保证涵洞洞底的应有坡度,应在基础上沿涵洞轴线设置建筑拱度。
涵 洞 拱 度
注:1.H 为涵洞中心处流水槽面至路基顶面的高度;
2.基底土为岩层、涵洞顶填土不足2米以及坡度较陡的涵洞可不设拱度。
7、洞口建筑
洞口建筑采用八字翼墙、一字墙及井字洞口三种形式,八字翼墙设计条件如下: a .顺翼墙敞角
当涵轴斜角为0°~30°时,取θ=15°;当涵轴斜角为35°~45°时,取θ=10°; b .八字翼墙顶度:
当涵轴斜角为0°~25°时,取C=45°;当涵轴斜角为30°~45°时,取C=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