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82例临床分析核心要点构架

合集下载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3 何时就医
4 潜在并发症及其管理
如果出现严重喉咽疼痛、呼吸困难或持续 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了解并掌握处理可能并发症的方法,如咽 脓肿、淋巴结脓肿等。
总结与展望
1 关键点总结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扁桃体感染,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管理。
2 未来研究方向
继续深入研究扁桃体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疗效。
血液检测
血液检测可以提供 有关炎症指标和免 疫系统功能的信息。
影像学检查
在一些情况下,医 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 射线或CT扫描以评 估扁桃体的炎症和 其他并发症。
治疗
1
药物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药物,以杀灭致病微生物。其他药物包 括止痛药和抗炎药。
2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或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手术切除扁桃体可能是一种选择。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本文将详细介绍其定义、发病率、 致病原因、病理生理学、诊断、治疗、预防以及预后等方面的知识。
定义及流行病学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 种扁桃体感染,常见于儿 童和年轻成人。
发病率和患病率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 高的发病率,尤其是在寒 冷的冬季。
3
疼痛管理
疼痛可以通过用冷热敷、漱口盐水和吸入蒸汽等方法进行缓解。
预防
1 疫苗接种
接种合适的疫苗可以预防一些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
2 卫生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等。
3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预后

急性扁桃体炎病历

急性扁桃体炎病历

急性扁桃体炎病历病历记录:急性扁桃体炎患者信息:患者男性,35岁,已婚,从事IT行业。

居住于北京市海淀区,近期有出国旅行史。

病史摘要:患者于2023年5月10日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同时伴有乏力、咽痛、咳嗽、头晕、头痛等症状。

患者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次日出现吞咽疼痛,难以进食。

患者此时意识到病情严重,遂于2023年5月12日前往我医院就诊。

就诊情况:患者初诊时体温38.5℃,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并伴有黄色脓性分泌物。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体征,医生考虑为急性扁桃体炎。

建议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咽拭子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检查结果: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12.3×10⁹/L(正常范围4-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85.7%(正常范围50-70%),淋巴细胞比例10.8%(正常范围20-40%)。

咽拭子培养结果显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roseillus pyogenes)阳性,对青霉素类药物敏感。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与咽拭子培养结果相符。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治疗过程:医生建议患者接受静脉注射青霉素治疗,每日两次,每次160万单位,连续治疗7天。

同时,患者需口服板蓝根颗粒(1包/次,3次/日)和布洛芬片(1片/次,2次/日)以辅助治疗。

在接受治疗后的第3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咽痛、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

治疗7天后,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扁桃体肿大消退,脓性分泌物消失。

建议与随访:患者出院时,医生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此外,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医生还建议患者在此次急性扁桃体炎治愈后,仍需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以免复发。

总结: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本病发病急骤,病情较重,患者常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 邱资富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 邱资富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邱资富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人。

对对照组的患儿给予青霉素进行治疗,对实验组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时的各种数据,并就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的患儿治愈的有11例,显效的有9例,好转的有16例,无效的有4例,其中有5名患儿出现了不良反应;对照组的患儿治愈的有7例,显效的6例,好转的有12例,无效的有15例,其中实验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2例,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要比用青霉素治疗的效果好,患儿的不良反应也较少,安全性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奇霉素;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在小孩中常见的疾病,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扁桃体炎,其原因与小儿免疫力低下有一定关系。

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中储存有致病细菌,细菌分泌的毒素不但进入血液和炎性分泌物被吞下刺激胃肠道,可引起小儿长期低热、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甚至可影响生长发育,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又可急性发作,同时细菌和毒素可导致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疾病[1]。

由于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其中细菌更多见。

其病症特点有起病急、恶寒、高热可达39-40°C,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痛等。

其症状表现为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小儿儿常因咽喉不畅而哭闹不安。

小儿若受扁桃体肥大影响时可妨碍其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安。

患而体征表现为急性病客,面颊赤红,口有臭味,舌被厚苔,颈部淋巴结,特别是下颌角处的淋巴结往往肿大,并且有触痛。

白细胞明显增多[2]。

60例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观察

60例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观察

60例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与总结用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青霉素钠治疗,比较治疗6d后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76%)显著高于对照组(7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给予240万-320万u注射用青霉素钠加入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给予0.5g注射用阿奇霉素加入250ml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使用阿奇霉素治疗8d后进一步复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充血消退,体温降至正常,咽痛症状消失,扁桃体无红肿,脓点或脓性分泌物消失、,白细胞总数<10.0 x 10 /l;显效: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充血减轻体温降至正常,咽痛明显减轻,扁桃体红肿减轻,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白细胞总数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下降;痊愈率+显效率为有效率;无效: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充血不减轻,体温无明显变化,仍有明显的咽痛,扁桃体肿大及脓性分泌物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将所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及t检验。

2、结果在主要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上,治疗组的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1),见表1。

在痊愈率、总有效率上,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无效率上,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阿奇霉素稳定性强,克服了酸的不稳定性,改善了药物动力学,具有吸收好、半衰期长、组织浓度高、抗菌谱广、疗效肯定等特点。

海立新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观察

海立新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观察

海立新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观察作者:胡婕邱声富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29期摘要目的:研究海立新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海立新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的77.5%(P关键词海立新;联合用药;化脓性扁桃体炎;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易反复发作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威胁患儿生命。

青霉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的首选抗生素,但是单独用抗生素长期治疗对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没有益处。

海立新苦木注射液为10年以上苦木茎心材经提取分离制成的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和苦味素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其具有明确的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免疫调节的药理作用。

2014年9月-2016年3月使用海立新联合抗生素对8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进行治疗,并以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为对照,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80例,均符合《实用耳鼻喉科学》第1版相关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为发热、咽喉肿痛、咽喉充血及扁桃体脓肿。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其他并发症患者。

将80例患儿96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33卷第29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0.8~8.2岁,平均(3.7±1.8)岁;体温36.8~39.5℃,平均(38.3±0.7)℃;病程0.5~4d,平均(2.1±0.8)d;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2~7.6岁,平均(3.8±1.9)岁;体温36.8~39.3℃,平均(38.4±0.6)℃;病程0.8~3.8d,平均(2.1±0.7)d。

两组患儿年龄、体温、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

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

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一、引言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患者常表现为咽痛、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部分患者可能对这些药物过敏或耐药。

阿奇霉素作为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二、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

观察组中,男性 32 例,女性 28 例,年龄 18 55 岁,平均年龄(325 ± 85)岁;对照组中,男性 30 例,女性 30 例,年龄 19 56 岁,平均年龄(330 ± 80)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二)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中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出现咽痛、吞咽困难、发热等症状,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三)纳入标准1、符合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 18 60 岁;3、发病时间不超过 72 小时;4、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排除标准1、对阿奇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者;2、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近 1 周内使用过其他抗生素治疗者。

(五)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酯片(每次025 g,每日2 次)口服治疗,疗程为7 天。

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分散片(每次05 g,每日1 次)口服治疗,疗程为 5 天。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退热、止痛等。

(六)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评估。

阿奇霉素作用于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医治效果分析

阿奇霉素作用于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医治效果分析

阿奇霉素作用于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医治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位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于对照组患者,使用青霉素钠进行治疗,对于实验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记录两组患者扁桃体红肿消散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但实验组患者扁桃体红肿消散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扁桃体红肿消散的时间,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化脓性扁桃体炎;阿奇霉素;青霉素钠;治疗;效果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该疾病一般是由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造成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若未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在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青霉素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药物,并且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1]。

但据相关文献报道,使用青霉素钠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往往见效的时间较晚,治疗效果不是非常好,因此探究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极为重要。

本文研究了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位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其中女性患者34人,男性患者46人,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共40人,女性患者17人,男性患者23人,年龄为40岁到65岁,平均年龄(48.63±3.16)岁,实验组的患者共40人,女性患者17人,男性患者23人,年龄为41岁到63岁,平均年龄(49.28±2.87)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过程中,扁桃体 组织受到损伤,可能出现 肿胀、充血等症状。
化脓形成
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菌 繁殖产生的毒素和酶可导 致组织坏死和化脓形成。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和诊断
症状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包括发 热、头痛、喉咙疼痛、吞咽困
难等。
诊断
医生通常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 和体征,以及进行咽部检查和 血液检查来诊断化脓性扁桃体 炎。
病程缩短
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血常规指标改善
阿奇霉素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 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恢复正常 ,表明炎症得到控制。
C反应蛋白水平下

C反应蛋白是反映炎症的指标,阿 奇霉素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 下降。
降钙素原水平下降
降钙素原是细菌感染的标志物, 阿奇霉素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平逐 渐下降,表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
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 炎疗效观察
汇报人: 2023-12-27
目录
• 引言 • 阿奇霉素的药理作用 •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理机制 • 研究方法 • 结果分析 • 结论与讨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1
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 细菌引起。
2
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具有抗 菌作用。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白细胞(WBC) 、中性粒细胞(NEU)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
05
结果分析
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症状改善情况
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后,患者的发热 、咽痛、扁桃体肿大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疼痛程度减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82例临床分析核心要点构架
发表时间:2019-09-05T16:41:35.91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5期作者:刘兰桂
[导读] 化脓性扁桃体炎在临床上属于呼吸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病症,该病主要发于小儿和青少年,在春季和秋季为高发季节,有部分的患儿会反复感染。

湖南攸县第三人民医院 412309
【摘要】目的:对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核心要点构架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4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将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均82例。

给予对比组患儿麦迪霉素颗粒剂冲服,在对比组患儿的基础上给予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以及治疗两天后的病情好转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病情之间的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好转情况显著多于对比组,P<0.05。

结论: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化脓性扁桃体炎;麦迪霉素颗粒;含服;临床分析;核心要点构架
化脓性扁桃体炎在临床上属于呼吸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病症,该病主要发于小儿和青少年,在春季和秋季为高发季节,有部分的患儿会反复感染。

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病急,伴随有畏寒、发热等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患儿的体温会达到39℃以上,表现出扁桃体肿大、咽痛明显、吞咽困难等症状,还可能会诱发肺炎、肾小球肾炎、全身感染等并发症[1]。

在临床上,一般通过口服或冲服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64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

现将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病例的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选择在这一时间段内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体温均在T38.5℃以上,符合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164例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

实验组的82例患儿中,有男性患儿46例,36例为女性患儿,年龄在4~14岁之间,平均年龄(9.53±3.21)岁;对比组的82例患儿中,有48例男性患儿,女性患儿有34例,年龄在3~15岁之间,平均(9.16±3.23)岁。

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之间的差异显示可比,P>0.05。

1.2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儿降温处理,血常规WBC超过140×109/L,中性粒细胞0.8以上的患儿,给予青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3036;生产企业: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肌肉注射[2]。

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麦迪霉素颗粒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1384;生产企业: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含服治疗,使用剂量为40mg/kg,每天含服3次,每天最大用量不超过1200mg。

对比组患儿在降温处理和青霉素肌肉注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麦迪霉素冲服,每天3次,每次40mg/kg,每天最大用量控制在1200mg之内。

1.3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病情,主要包括咽痛、咳嗽、发热、咽细菌培养阳性。

(2)观察和比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病情好转情况,主要包括咽痛、渗出物、扁桃体肿大、咳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需要的全部数据均用SPSS 24.0 处理,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用n表示,卡方进行检验,P<0.05。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患儿的病情
根据表1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之间的病情差异不明显,P<0.05。

表1 比对两组患儿治疗前的病情(例)
2.2 比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病情好转情况
根据表2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相比于对比组,优势显著,P<0.0.5。

表2 比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病情好转情况(例)
3 讨论
化脓性扁桃体炎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占17%左右[3]。

在临床上,主要通对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是通过抗感染开展,多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等治疗方法,但是耐药菌数量的不断增多,患儿机体的免疫力也逐渐下降,就会导致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不够明显,速度较慢,并且还容易导致病情容易反复发作[4]。

有研究显示,含服麦迪霉素颗粒,能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并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麦迪霉素颗粒剂属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有支原体、抗球菌以及衣原体的作用,在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的过程中,颗粒剂的口感较好,在患儿的口腔中能快速融化,并且颗粒剂容易附着在感染的扁桃体上,能快速缓解患儿出现的临床症状[5]。

因此给予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含服麦迪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病情之间的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接受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的实验组在咽痛(76例)、咳嗽(70例)、渗出物(68例)、扁桃体肿大(78例)的好转情况相比于对比组患儿(58例)、(52例)、(53例)、(62例),明显较高,P<0.05。

提示麦迪霉素对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快速改善和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用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使得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嫣华. 化脓方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36例[J]. 陕西中医,2017,38(3):370-371.
[2]欧阳学认,刘华,许华.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4):29-32.
[3]卞丽玲.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8):1482-1488.
[4]高翠敏. 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7,12(4):106-108.
[5]戴琛,张春红. 毫火针联合刺络法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4例[J]. 中国针灸,2017,37(2):207-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