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减震器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摩托车前减震器的设计开题报告书

摩托车前减震器的设计开题报告书

开题报告书题目高压均质机传动端的设计及运动仿真2007 年 10 月课题来源高压均质机是食品加工工业的重要设备之一,在提高乳制品如牛奶、冰淇淋和果汁等的质量方面,重要性尤为突出。

此外,高压均质机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工生产。

目前,国内对均质机的研究还很不够,生产的机型也较为陈旧。

为此选择高压均质机作为毕业设计课题,能综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依据(包括课题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等)高压均质机较国外落后了近八十个年头。

水平相对比较低,无论是材料选择,加工精度、使用寿命、规格品种、应用领域及能源消耗,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这显示我国均质机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研究内容目前要解决如下问题:传动端、液力端结构形式的选择,确定泵的主要结构参数,原动机的选择,动力端曲轴和连杆的设计以及液力端泵阀的设计和计算。

现基本以机械设计为主,其它为辅。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按照设计任务,根据调查研究所提供的权据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以下工作:进行数据计算、绘制有关图纸(总装图、曲轴、连杆、泵阀等),编写技术文件等。

其基本内容如下:1)总装图的设计。

2)零件图的设计。

3)按规定格式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首先了解均质机的均质原理,工作原理以及基本参数。

然后就是总体设计,如:传动端结构形式的选择,液力端结构形式的选择,确定泵的主要结构参数,原动机的选择等。

接下来就是动力端的设计了有曲轴和连杆的设计还有液力端泵阀的设计。

最后是运动仿真,也就是C语言的应用。

特色或创新之处本次设计的特色就是运动仿真,它运用了结构化的语言——C语言。

C语言具有效率高,层次清晰,便于按模块化方式组织程序,易于调试和维护。

C语言的表现能力和处理能力极强。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数据类型,便于实现各类复杂的数据结构。

由于C语言实现了对硬件的编程操作,因此C语言集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功能于一体。

动力机械减振设计性能预测及评估的开题报告

动力机械减振设计性能预测及评估的开题报告

动力机械减振设计性能预测及评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动力机械的减振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问题,减振能够有效地降低机械的振动和噪声,减少机械的磨损和损耗,提高机械的可靠性和寿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动力机械的减振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因此对于动力机械减振设计的性能预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次开题研究旨在探讨动力机械减振的设计性能预测和评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动力机械减振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原理2. 动力机械减振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3. 动力机械减振性能的预测和评估方法本次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分析和论证,建立起一套可靠的动力机械减振设计性能预测和评估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预期研究成果本次开题研究的预期研究成果包括:1. 建立起一套可靠的动力机械减振设计性能预测和评估方法2. 探讨动力机械减振的设计性能预测和评估方法对机械性能的影响3. 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次开题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主要包括:1. 理论分析和综述2. 正交试验和模拟计算3. 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五、研究计划及时间安排本次研究计划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正交试验和模拟计算,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分析和撰写论文。

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1月-3月):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2. 第二阶段(4月-6月):正交试验和模拟计算3. 第三阶段(7月-9月):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4. 第四阶段(10月-12月):结果分析和撰写论文六、参考文献1. 贝勒什·托马斯·丹尼尔(2002).机械振动的控制.科学出版社.2. 身材伟(2015).机械减振降噪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3. 马尔格里特·玛丽·马克思(2010).减振技术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4. 霍华德·弗兰克(2009).机械减振的原理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5. 王建国(2007).机械减振技术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减震系统毕设开题报告

减震系统毕设开题报告

减震系统毕设开题报告减震系统毕设开题报告引言: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对于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减震系统作为车辆悬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毕设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优化一种高效的减震系统,以提升车辆的行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一、减震系统的背景和意义1.1 车辆减震系统的作用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不平、颠簸等因素会对车辆和乘客造成不良影响。

减震系统通过吸收和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冲击力,提供稳定的悬挂效果,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1.2 目前减震系统存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减震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减震效果不佳、耗能过大、结构复杂等。

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的减震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1 研究方法本毕设将采用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验测试不同减震系统的性能指标,结合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减震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方向。

2.2 技术路线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测试,收集不同减震系统的性能数据,并分析其优缺点。

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减震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模拟,并通过优化设计,改进减震系统的性能指标。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结果,得出减震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案。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创新点3.1 预期研究结果通过对不同减震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仿真模拟分析,预计可以得出一种高效的减震系统设计方案,提升车辆的行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3.2 创新点本毕设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实验测试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减震系统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优化减震系统的结构和材料,提高减震效果同时降低能量损耗;(3) 基于实验数据和仿真模拟结果,提出一种新颖的减震系统设计方案。

四、研究进度安排4.1 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实验测试在第一阶段,将进行相关文献的调研,了解当前减震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车辆减振器作为车辆运动学与乘车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现代地面交通领域,车辆制造业正向更为高速、更加先进、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而减振器的作用在其中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针对车辆减振器的静态特性(如弹性特性、阻尼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深入了解减振器在实际运行中的动态特性(如工作状态、应变应力分布等)。

在车辆制造业的发展中,提高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和乘车舒适性已成为行业的主要目标。

为此,通过减振器动态特性仿真研究,可以得到更为清晰、深入的减振器动态特性数据,并进一步提高车辆减振器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有助于促进我国车辆制造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1. 加深对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的理解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是车辆运动学和乘车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深对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车辆的性能和舒适度。

2. 探讨车辆减振器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研究,可以得出不同减振器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规律,有助于车辆制造企业在设计和制造车辆时有的放矢。

3. 促进我国车辆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深入研究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可以为我国的车辆制造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我国车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1. 建立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仿真模型基于有限元法或者其他适合的方法,建立减振器的动态特性仿真模型。

2. 研究不同减振器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通过变化减振器的弹性特性、阻尼特性、质量等参数,研究不同减振器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和规律,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减振器参数提高车辆的性能和舒适度。

3. 结合试验数据验证仿真结果利用试验技术获取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相关数据,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减振器动态特性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四、研究方法1. 基于有限元法或其他适合的方法,建立车辆减振器的动态特性仿真模型。

2. 利用现代仿真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对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解析。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理工类)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理工类)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理工类)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基于多点速度特性的汽车减振器阀参数优化设计 赵花垒 学号 0911022006 专业 车辆工程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汽车减振器是悬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应用最 多的是筒式减振器。减振器阻尼特性主要是由阀系参数所决定的 ,包括常通节流孔面积、节流 阀片厚度、阀片预变形量和最大限位间隙。阀系参数设计一直是困扰减振器设计和开发的关键 问题。因此,该研究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 减震器阀系参数设计在实际设计中还没有可靠、实用的设计方法。大都是利用”经验+试 验”的方法,即首先凭经验确定一个参数值,然后经过反复试验和修改,最后才确定出所设参数 的值。这种设计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该研究可以快速、有效设计出一整套 减震器阀系参数,克服这种缺点。因此,在研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阀系参数设计直接影响到减震器的阻尼特性,影响到汽车的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有利于 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减缓司机疲劳,减少交通事故。因此,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二、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基于多点速度特性的减振器阀系参数设计还没有准确、可靠的设计方法, 大都是凭经验首先确定一个设计参数,然后经过反复试验和修改,最后才确定出参数值。由于减 振器多个阀系参数之间相互影响,对于每个设计参数需要经多次试验才可最终确定其值。虽然 曾有学者对基于车辆参数的减振器阀系参数设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很少通过建立最佳阻尼 匹配减振器特性数学模型,对阀系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大都是利用《机械设计手册》所提供的阀 片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对阀系参数进行近似设计,参数设计值不可靠。因此,目前传统的减振器 阀系参数设计方法,不能满足汽车减振器设计和生产的需要。 根据所调查资料可知,目前主要的设计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经验+试验”设计方法; (2)单点近似设计方法;

扭转减振器分析报告

扭转减振器分析报告

扭转减振器分析报告1. 引言扭转减振器是一种常用于减少机械系统振动的装置。

它通过在旋转系统中引入一个反向振动力矩,来抵消原有振动的效果。

本报告将对扭转减振器进行分析,包括工作原理、设计参数和性能评估等方面。

2. 工作原理扭转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振动的相互干涉。

在机械系统中,通常存在一个主要的振动源,例如发动机或电机。

这些振动源会导致机械系统的其他部分也发生振动。

扭转减振器通过在旋转系统中引入一个附加质量来减少振动。

附加质量与系统的反向振动相位相反,因此可以抵消原有振动的效果。

通过调整附加质量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实现对系统振动的精确控制。

3. 设计参数设计扭转减振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参数:3.1 扭转刚度扭转刚度是指扭转减振器对振动的抵抗能力。

它的大小取决于减振器的材料和几何形状。

较大的扭转刚度意味着减振器对振动的抵抗能力更强。

3.2 附加质量附加质量的大小和位置会影响扭转减振器的性能。

较大的附加质量可以提供更强的振动抵消效果,但也会增加系统的负荷。

合理选择附加质量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在减小振动的同时,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3.3 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是指系统振动的频率。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应与系统的振动频率相匹配,以获得最佳的减振效果。

如果振动频率超出了减振器的工作范围,减振效果可能会显著降低。

4. 性能评估扭转减振器的性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评估:4.1 减振效率减振效率是指扭转减振器对系统振动的抑制能力。

它可以通过测量系统振动幅度的减小程度来评估。

较高的减振效率意味着扭转减振器的性能更好。

4.2 能耗能耗是指扭转减振器在减振过程中消耗的能量。

较低的能耗意味着减振器在工作中更加高效。

4.3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扭转减振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个可靠的扭转减振器应能够长时间保持减振效果,并且不易损坏或失效。

5. 结论本报告对扭转减振器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设计参数和性能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毕业设计 减振器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 减振器 开题报告
课题类型:
(1)A—工程实践型;B—理论研究型;C—科研装置研制型;D—计算机软件型;
E—综合应用型
(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
(1)、(2)均要填,如AY、BX等。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在查阅汽车传动轴及其减振器资料的基础上,设计汽车传动轴的减振器(三种规格);
(2)在了解动态性能测试,掌握减振器的静刚度和动刚度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用MTS材料试验机上对减振器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绘制载荷-位移曲线和动刚度曲线;
三月十二号至三月十八号:查阅毕业设计基础查考书籍,完成开题报告;
三月十九号至三月二十五号:大量阅读准备好了的参考资料,熟悉并掌握车用减震器的机构设计,然后确定三种规格的减震器基本尺寸;
三月二十六号至四月一号:完成一组规格的车用减震器总成图和零件图,并交与导师检查,确保绘图正确合格;
四月二号至四月八号:完成另外两组规格的车用减震器总成图和零件图。
[9]周长城.汽车液压筒式减振器设计及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Home Excel .Excel 2010应用大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1]/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q1991&filename=sjqc199101034&uid=&p=减振器噪声分析
[4]刘鸿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韩清凯.机械振动系统的现代动态设计与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 闻邦椿,刘树英.机械振动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7]李德葆,陆秋海.工程振动实验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扭转减震器设计开题报告

扭转减震器设计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蔡增源学号:0601074104 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动力机械系专业:地面武器机动工程设计题目:EQ1108K型柴油车离合器的扭转减震器设计指导教师:徐忠四讲师2010 年 3 月17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1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在享受着汽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对汽车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离合器作为汽车上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除了能通断动力传动以外,还有减振调频的功能,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汽车传动系中的扭转振动将加大传动系零部件如轴、轴承、齿轮、壳体等的载荷,提高车厢内的噪声水平,降低汽车的行驶舒适性,汽车传动系的振动也是导致整车振动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我国因运输车辆的振动使包装不妥的产品受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一年达数亿元。

同时由于轿车、客运车市场的发展,对汽车平顺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振动使乘客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使驾驶者易疲劳降低了安全性,也使汽车零部件因振动而减少寿命,甚至使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变差【1】。

因此,需要分析研究汽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建立传动系的振动模型,找出离合器最优工作状态和最优参数,为改善传动系的扭转振动状况找到一些新思路,为厂家研究开发新型离合器提供理论依据。

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的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

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在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无冲击。

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使用多片离合器。

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与首选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因为它具有从动部件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已能做到接合平顺,因此现在广泛用于大、中、小各类车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北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蔡增源学号:0601074104 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动力机械系专业:地面武器机动工程设计题目:EQ1108K型柴油车离合器的扭转减震器设计指导教师:徐忠四讲师2010 年 3 月17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1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在享受着汽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对汽车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离合器作为汽车上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除了能通断动力传动以外,还有减振调频的功能,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汽车传动系中的扭转振动将加大传动系零部件如轴、轴承、齿轮、壳体等的载荷,提高车厢内的噪声水平,降低汽车的行驶舒适性,汽车传动系的振动也是导致整车振动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我国因运输车辆的振动使包装不妥的产品受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一年达数亿元。

同时由于轿车、客运车市场的发展,对汽车平顺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振动使乘客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使驾驶者易疲劳降低了安全性,也使汽车零部件因振动而减少寿命,甚至使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变差【1】。

因此,需要分析研究汽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建立传动系的振动模型,找出离合器最优工作状态和最优参数,为改善传动系的扭转振动状况找到一些新思路,为厂家研究开发新型离合器提供理论依据。

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的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

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在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无冲击。

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使用多片离合器。

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与首选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因为它具有从动部件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已能做到接合平顺,因此现在广泛用于大、中、小各类车型中。

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相当完善。

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接合时的平顺性。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中装有扭转减振器,防止了传动系统的扭转共振,减小了传动系噪声和动载荷,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离合器已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改进,汽车上愈来愈多地采用具有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减振器,能更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的噪声【2】。

1.2扭转减震器介绍汽车传动系扭转减震器,按其所在位置可分两类:一类装在从动盘总成中,另一类装在飞轮处,两者都与离合器的结构设计有关。

装在从动盘中的扭转减振器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就已经用于汽车。

通常说的扭转减振器指的就是它。

装在飞轮处的扭转减震器出现较晚,目前采用的并不普遍。

由于在飞轮处装减振器,故还要附加一个飞轮。

为了和前者的名称上有所区别,就将其简称为双质量飞轮。

双质量飞轮在减振降噪的效果上,是优于装在从动盘出的扭转减振器的,但是这两种减振器的减振设计理论分析基础是一样的,机构功能的基础原理也是相近的【3】。

1.2.1扭转减振器的功用汽车行驶中,传动系传递发动机转矩时,由于内燃机工作不均衡,转矩周期性的变化会引起传动系扭转振动。

如果传动系发生扭转共振,将使传动系零件的应力成倍的增加,而这种盈利会有变质的性质,会使传动系零件的疲劳寿命大大下降。

扭转振动还是引起齿轮噪声的重要条件,尤为人们关注【4】。

为了消除这种有害的共振现象,常用的方法有传动系中串联一个弹性阻尼装置—减振器,依靠其弹性阻尼特性来降低振动水平。

减振器还有如下几个作用:(1)可以局部或者完全的补偿变速器第一轴和曲轴的不同轴度。

不同轴度会使离合器摩擦副的磨损增加;(2)利用减振器的弹性装置来缓和传动系转速急剧变化时产生的动载荷。

例如在发动机高转速下猛抬离合器踏板使汽车起步时,由于减振弹簧的缓冲作用,是传动系动载荷明显下降,有利于汽车平稳起步【5】;(3)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扭振固有频率;(4)增加传动系扭振阻尼,抑制扭转共振响应振幅,并衰减因冲击而产生的瞬态扭振;(5)控制动力传动系总成怠速时离合器与变速器轴系的扭振,消减变速器怠速噪声和主减速器与变速器的扭振与噪声【6】;(6)缓和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的扭转冲击载荷和改善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7)从动盘的扭转减振器是防止了传动系统的扭转共振,减小了传动系噪声和动载荷,使飞轮的压盘与从动盘平稳结合,传输动力【7】。

1.2.2扭转减振器的一般结构扭转减振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

依据阻尼元件不不同,减振器又可分为:弹簧摩擦片、液阻式和橡胶金属式。

现在绝大部分离合器从动盘减振器都是采用弹簧膜片式【8】。

1.3 选择双质量飞轮减振器优点与缺点双质量飞轮减振器优点如下:(1)可以降低发动机、变速器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以避免在怠速转速时的共振【9】;(2)防止变速器在怠速乃至在汽车整个行驶速度范围出现齿轮噪音【10】;(3)双质量飞轮相当于一机械低通滤波器,改善了隔振效果,这样就可以在变速器中采用低粘度的齿轮油二不会有齿轮噪音【11】;(4)增大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降低减振弹簧刚度K,并允许增大转角【12】;(5)由于双质量飞轮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较好,在变速器中可采用粘度较低的齿轮油而不致产生齿轮冲击噪声,并可改善冬季的换挡过程。

而且由于从动盘没有减振器,可以减小从动盘的转动惯量,这也有利于换挡【13】。

双质量飞轮减振器缺点如下:由于减振弹簧位置半径较大,高速时受到较大离心力的作用,使减振弹簧中段横向翘曲而鼓出,与弹簧座接触产生摩擦,使弹簧磨损严重,甚至引起早期损坏【14】。

双质量飞轮减振器主要适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转矩变化大的柴油车中【15】。

1.4课题研究目的结合本人毕业设计任务书,完成本课题的现实意义在于拟定传动方案、结构设计、机械制图、编写技术文件、查阅资料以及贯彻国家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地提升,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更进一步地提升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l]刘修翼.车辆传动系统分析.北京:国防土业出版社,1998年6月:23~30.[2]冯辛安,黄玉美.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3月:57~59.[3]刘胜田.液力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汽车运输,2000年第九期:14~17.[4]徐石安,江发潮.汽车离合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130~135.[5]瑜凡,林逸.汽车系统动力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130~134.[6]蒋国平,王国林,陈步达.车辆动力传动系振动研究述评.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5月:22~26.[7]蔡学熙.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实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269~278.[8]关文达.汽车构造,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284~298.[9]陈民.机械振动系统一分析、测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97~135.[10]李丽莉.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及响应模拟.太原:华北工学院报,1999年7月:147~149.[11]余志生.汽车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4月:71~90.[12]王猛.基于ADAMS的急救车担架支架减震特性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3月:34~36.[13]马俊福.基于VR的车辆振动虚拟测试系统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2月:109~112.[14]高亮.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研究与优化分析.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7月:56~58.[15]吕春峰,双质量飞轮扭转特性研究和仿真分析.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9月:23~28.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2.1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针对毕业设计的题目及其内容要求,本毕业设计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包括:(1)确定离合器的内部机构数据,进而设计扭转减震器;(2)绘制离合器扭转减震器的装配图纸,图纸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3)绘制离合器扭转减震器关键零件图纸,图纸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4)把毕业说明书翻译成英文,并用计算机打印毕业设计说明书。

2.2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2.2.1确定扭转减振器的总体方案双质量飞轮在减振降噪的效果上,是优于装在从动盘出的扭转减振器的,但是这两种减振器的减振设计理论分析基础是一样的,机构功能的基础原理也是相近的,所以选择带有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膜片弹簧减振器进行设计。

2.2.2扭转减振器零件的计算与选择(一)扭转减振器的特性及主要参数的选择图1为离合器扭转减振器特性曲线图。

图中反映了扭转减振器特性的一些参数,其中斜线表示扭转力矩Td,朝上方向共有4条斜线,表示有4级刚度,垂直线表示从一级进入另一级需要克服的预紧力矩Tn;两斜线间的间隔反映了减振器工作时的摩擦;图1 扭转减振器特性曲线示例上述反应的离合器减振器特征曲线的参数中,除了花键间隙因设计需求无法调整外,其他如减振器的扭转刚度Kd、摩擦力矩Td、预紧力矩Tn及刚度级数都需要合理选择,以确保系统的性能,而其中扭转刚度Kd及摩擦力矩Td又是扭转减振器中最为关键的参数。

(二)性能参数计算离合器从动盘上扭转减振器的性能参数计算可参考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发动机飞轮处激振力矩谐量和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的频谱;(2)选择不同的摩擦力矩,使用计算机根据计算模型作数值模拟计算,确定最佳摩擦力矩,依据是,考虑在各档下发动机的所有各工况,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弹性力矩幅值为最小;(3)确定预应力矩Tn;(4)由摩擦力矩、极限力矩和预紧力矩,确定减振弹簧的布置尺寸及几何尺寸,确保减振弹簧有足够的减振寿命;(三)减振弹簧计算在确定减速器的主要参数之后,即可根据布置上的可能来确定和减振弹簧设计相关的尺寸。

(1)减振弹簧的分布半径R;(2)减震弹簧数量Z;(3)全部减振弹簧总的工作负载Pz;(4)单个减振弹簧的工作负荷P;(5)减振弹簧尺寸;(6)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的最大转角α;;(7)限位销与从动盘毂缺口侧边的间隙λ12.2.3双质量飞轮原理实践表明,汽车传动系通常会有一两个固有频率落在发动机常用转速范围之内,这是引起变速器噪音和车内噪声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要降低这两阶容易造成传动系共振的固有频率,只有在变速器和离合器之间增加转动惯量到在变速器和离合器之间增加转动惯量,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是在结构设计上把原先装在离合器从动盘上的扭转减振器移至飞轮处,把飞轮分成两部分:第一质量飞轮和第二质量飞轮。

第一质量飞轮直接装在曲轴上,其原先飞轮的作用;第二质量飞轮独立于第一质量飞轮,这两者之间装有大容量扭矩的扭转减振器,通过该扭转减振器将第一和第二质量飞轮相联系,第二质量飞轮起附加质量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