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振测量与分析

合集下载

某汽车传动系扭振测试、诊断与数据处理分析

某汽车传动系扭振测试、诊断与数据处理分析

某汽车传动系扭振测试、诊断与数据处理分析
张贵辉;李健;石磊;陈闯;马俊明;孙洪明
【期刊名称】《应用声学》
【年(卷),期】2024(43)2
【摘要】针对某轻型卡车由传动系扭振导致加速过程中驾驶室内出现异常振动与轰鸣噪声现象进行研究。

首先,为弄清车内振动噪声产生机理,对整车的扭振和车内振动噪声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其次,对整车试验异常数据进行后处理,通过低通滤波和设置电压波动缓冲区的方法对其进行去噪和再生成,消除了加速工况下转速曲线失速和异常峰值的现象。

通过分析转速、振动和噪声数据得出:样车加速过程中发动机2阶激励频率达到整车传动系的固有频率时,引起了传动系扭转共振,连同传动轴的不平衡转动自振,通过悬置、中间支撑和后桥板簧传入到车内,引起驾驶室异常振动和轰鸣噪声。

试验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文对传动系扭振的测试、诊断和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可以为汽车传动系扭振测试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293-300)
【作者】张贵辉;李健;石磊;陈闯;马俊明;孙洪明
【作者单位】吉林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7.1
【相关文献】
1.汽车动力传动系扭振减振器对扭振固有特性影响分析
2.摄动有限元法在汽车传动系扭振分析中的应用
3.基于刚柔耦合建模的汽车传动系扭振特性分析
4.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汽车动力传动系扭振特性优化
5.汽车传动系扭振激励辨识与减振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船舶轴系扭振计算与测量分析简介

船舶轴系扭振计算与测量分析简介

船舶轴系扭振计算与测量分析简介高莹莹(青岛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技术部)摘要:随着现代船舶计算的发展,船舶轴系扭转振动成为船舶动力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各船级社规范也对船舶轴系扭振提出了计算和实测的要求,本文结合实例对船轴系用霍尔茨法进行自由振动计算和采用能量法进行共振计算进行了简单介绍,结合实船的扭振测量的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精确的原始轴系数据和柴油机参数,使得扭振计算的理论结果和实测结果非常吻合,本船的理论计算值符合实船状况,转速禁区设定正确.关键词:当量系统霍尔茨法能量法测量修正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造船数量和吨位不断增大,造船行业对造船技术的工艺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设计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支持。

然而船舶柴油机轴系的扭转振动是影响船舶动力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动力特性之一。

轴系振动计算不但对深入研究船舶推进轴系的可靠性、安全性、用于动力装置故障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船舶推进轴系设计、制造、安装和检验比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为推进装置可靠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于此,本文结合一30万吨VLCC船舶的轴系实例对船舶柴油机扭振计算和测量分析做了简要的概述。

1,当量系统的转化根据有关轴系振动理论,船舶柴油机及推进轴系实际就是一个多质量有阻尼强迫振动系统。

实际计算分析中,可以将其转化成为若干用无惯量的轴连接起来的集中质量系统,称之为当量扭振系统。

为了使转化后的当量扭振系统能代表实际的轴系的扭振特性,一般要求:当量扭振系统的固有频率应与实际系统的固有频率基本相等;其振型与实际的振型相似。

如下图Fig.1为一30万吨VLCC油轮轴系的当量扭振系统模型。

该船安装的是瓦锡兰7RT-flex82T电喷柴油机,主机的额定功率31640Kw,额定转速80rpm。

中间轴长9927mm,直径700mm,抗拉强度为590N/mm2;螺旋桨轴长10233mm,艉轴承处直径850mm,抗拉强度为590N/mm2。

扭振测试和分析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扭振测试和分析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扭振测试和分析系统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周炎,万铮,刘伟,张心玮,王慰慈,胡宾申请号:CN200620043471.1
申请日:20060630
公开号:CN200982888Y
公开日:
2007112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扭振测试和分析系统,包括:一测试系统、与测试系统连接的数据采集卡、与数据采集卡连接的信号调理器、以及设于待测轴系上\输出端与信号调理器连接的扭振传感器;测试系统包括CPU以及与CPU连接的存储器、RAM、采集卡接口以及测试和分析模块,采集卡接口并连接到所述数据采集卡,测试和分析模块包括:数据记录单元,获取时域动态扭矩信号,并进行数据显示和将数据保存为数据文件;数据分析单元,读取并处理所述数据文件中的时域动态扭矩信号,以获得动态扭矩信号频谱;结果显示单元,读取所述结果数据文件,显示对应该结果数据文件的三维谱阵图、频谱图和阶次图。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种环境的现场扭振快速记录和分析。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地址:200011 上海市南江路1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左一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扭振测量方法

扭振测量方法

扭振测量方法
1.使用专业的扭振仪器进行测量。

扭振仪器通常包括传感器、放大器和数据记录器,可以测量物体的扭转变形和震动。

2.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和滤波。

在进行扭振测量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和滤波,以消除噪声和干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和方法。

在进行扭振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和方法,以确保所得到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物体的扭转变形和震动。

4.分析和评估测量数据。

在完成扭振测量之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物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总之,扭振测量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对于评估和改进机械、电子设备和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船舶轴系扭振计算与测量分析

船舶轴系扭振计算与测量分析


U k =∑ :
^=1 h 十 2

k+l
O / k + 1
U +l 一




% O l n _ 1 一
U n - =∑∞ : %
n=1
将 上式 列 成表 格 即为表 1 霍 尔 茨表 格 , 其 形式 如 下 :
系用霍 尔茨法进行 自由振动计算和采用能量法进行共振计算进行 了简单介绍 , 结合 实船 的扭振 测量的结果和理论计算 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 明, 根据精确的原始轴 系数据和 柴油机参 数, 扭 振计 算 的理论 结 果和 实测 结果 非常 吻合 , 本船 的理论 计 算值符 合 实船状 况 , 转 速 禁 区设 定
该船安装 的是 瓦锡 兰 7 R T—f l e x 8 2 T电喷 柴油 机, 主机 的额 定 功 率 3 1 6 4 0 K W, 额定 转速 8 0 r p m。
中 间 轴 9 9 2 7 m m, 直径 7 0 0 m m, 抗 拉 强 度 为
收稿 日期 : 2 o 1 3— 0 3— 0 1
2 自由振 动计 算
对 于多质 量 扭 振振 动 系统 的 自 由振 动 计 算 , 目前 普遍 采用 的是 霍 尔茨 法 。它 是 一种 逐 次渐 近 法, 通 过 数次渐 近求 得近 似 的固有频 率 。 系统 第 k一1质量 与第 k质 量 间 的轴 段 弹 性 力矩 为 : U ㈦ k质量 产 生 的惯 性 力 矩 S ; 第 k与 第 k+1质量 间 的轴 段弹 性力矩 u + 。 。
第一作者简介 : 殷志飞 , 男, 讲 师

2 8・
2 0 1 3 年第 2 期

扭振测试与模拟分析

扭振测试与模拟分析

扭振测试与模拟分析扭振测试与模拟分析扭振测试与模拟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和结构对扭转应力的响应能力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逐步介绍扭振测试和模拟分析的步骤和过程。

第一步是进行扭振测试。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扭转试样,并将其固定在测试平台上。

然后,通过施加扭转力矩来对试样进行扭转。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下扭转力矩与试样扭转角度之间的关系。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扭转应力-应变曲线。

通过分析这个曲线,我们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材料性能参数,如最大扭转应力、剪切模量和破坏应变等。

第二步是进行模拟分析。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来模拟扭振测试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将试样的几何尺寸和材料性质输入到模拟软件中。

然后,我们可以设定施加在试样上的扭转力矩,并运行模拟。

在模拟过程中,软件会计算出试样的应力和应变分布。

通过分析这些结果,我们可以获得与扭振测试相似的参数,如最大应力和应变分布。

第三步是比较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

通过将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评估模拟的准确性。

如果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那么我们可以相信模拟可以准确地预测材料和结构的扭振响应。

如果存在差异,我们可以进一步调整模拟参数或者检查实验过程,以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扭振测试和模拟分析的结果来指导材料和结构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理解材料的扭转性能,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定最佳的结构设计。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模拟结果来预测材料和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扭振响应,以评估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扭振测试与模拟分析是评估材料和结构对扭转应力响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逐步进行扭振测试和模拟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关键的材料性能参数,并指导材料和结构的设计和优化。

扭振分析报告

扭振分析报告

扭振分析报告1. 简介扭振分析是一种用于分析旋转系统中的扭转振动的方法。

扭振振动是由于旋转系统中的扭转刚度和质量分布不均匀引起的一种振动形式。

扭振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扭振振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来减小扭振振动对系统的影响。

2. 扭振振动原理扭振振动是由于旋转系统中的扭转刚度和质量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旋转系统中的扭转刚度可以用扭转角度和扭矩之间的关系来描述。

扭转刚度越高,扭振振动越明显。

同时,旋转系统中的质量分布不均匀也会导致扭振振动,不同部位的质量分布不均匀会产生不同的惯性力矩,从而引起扭振振动。

3. 扭振分析方法3.1 扭振测量扭振分析的第一步是进行扭振测量。

扭振测量可以通过安装扭振传感器来实现。

扭振传感器可以测量旋转系统中的扭转角度和扭矩,从而帮助工程师分析扭振振动的强度和频率。

3.2 扭振分析扭振分析是根据扭振测量数据来分析扭振振动的原因和性质。

扭振分析可以通过频谱分析、模态分析等方法来实现。

频谱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扭振振动的频率成分,从而找到可能的激励源。

模态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旋转系统的扭振模态,从而找到可能的共振点。

3.3 扭振解决方案根据扭振分析的结果,工程师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减小扭振振动对系统的影响。

解决方案可能包括增加扭振刚度、改善质量分布、调整系统参数等。

4. 实际案例分析4.1 案例背景某风电场发电机扭振振动问题严重影响了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工程师使用扭振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

4.2 测量结果经过扭振测量,工程师得到了发电机旋转系统中的扭转角度和扭矩数据。

4.3 分析结果通过对扭振测量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和模态分析,工程师确定了扭振振动的频率成分和扭振模态。

工程师发现,扭振振动的频率与发电机的叶片自然频率相近,可能是由于叶片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4.4 解决方案工程师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来减小扭振振动。

第一,通过增加发电机的扭振刚度,可以减小扭振振动的强度。

第二,通过改善叶片的质量分布,可以减小扭振振动的频率。

车辆动力系统扭振分析与测试

车辆动力系统扭振分析与测试

车辆动力系统扭振分析与测试李连【摘要】文章对某前置后驱型微车的动力传动系的扭转振动特性进行研究.首先根据车辆传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利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对该车传动系统各部件进行等效转化,利用Excite Designer软件建立传动系扭转振动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在不同离合器扭转刚度下的传动系扭振特性和变速箱输入端转速波动情况.最后通过测量装配不同扭转刚度离合器时车辆噪声振动,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辅助验证.研究表明,离合器扭转刚度的变化对车辆传动系的扭振影响很大,低扭转刚度的离合器能有效抑制因发动机转速波动引起的传动系统的扭振,并对车辆的NVH性能提升有一定的贡献.【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3页(P130-132)【关键词】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离合器【作者】李连【作者单位】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 401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2CLC NO.:U467.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7)08-130-03 对于前置后驱车型,动力传动系统一般由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半轴等组成,各部件的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分布很不均匀,是一个复杂的多自由度扭振系统,由传动系统的扭振引起的车内轰鸣声问题是整车NVH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汽车工程设计中,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及噪声的控制于整车设计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针对某款前置后驱式微车的NVH性能进行了分析,车辆在低速过程(1000rpm~1500rpm)轰鸣声较大。

轰鸣噪声产生的原因初步判断为:传动系统的宽频扭振在传递过程中,激起了后悬架的模态,振动被放大后,通过传动轴中间支撑及后桥/悬挂等传递至车身,与车身板件固有频率和声腔模态耦合,激起车内低速轰鸣声。

本文针对该款前置后驱式客货两用微车,对其传动系统扭振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车辆乘坐稳定舒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扭振测量和Q T V介绍1.引言噪声及振动问题,在旋转部件开发中,是一个必须充分重视的因素。

就车辆而言,旋转机械或旋转部件包括:发动机(引擎),动力传动系, 变速装置, 压缩机和泵等等?。

对它们的动力特性, 必须了解得非常透彻, 力图实现宁静、平顺、安全地运转?。

通常, 对线振动和角振动的测量和分析, 是分头进行的??。

旋转件横向振动的测量方法, 是大家熟悉的,研究得已经比较透彻?,为了充分把握结构的动力特性, 通常会实施多通道并行的测量和分析?。

而扭振测量则需使用专门的设备, 它们一般并不集成在一总体动力学测试系统内?。

2.扭振的“源—传导—接收”模型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建立所谓“源—传导—接收”模型(图1)。

在某一部位(接收部位)观测到的响应,视为由源和源在结构上沿某途径传导产生的效果。

由于结构的共振或反共振效应,源可能在传导过程中被放大或者被衰减。

此外,它们可能沿多个不同途径,传导至接收部位。

图1 扭振的“源——传导——接收”模型接收部位或响应部位的振动,通常是刚体运动伴随柔体运动的复合现象。

前者一般不产生交变应力,后者则会引起交变应力,并成为某种耐久性问题的根源。

传递途径分析(TPA)涉及到某接收部位对源的干扰,这种干扰经由其可能的传导途径,并依赖于传导途径固有的动力学特性,影响整个结构的响应。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来研究扭转振动。

先是有一个“源”,譬如说,发动机给出的交变输入力矩。

力矩传递过程,牵涉到轴系、齿轮传动系或皮带传动系等的动力特性。

最终表现出来的,是旋转件的转速变化。

如果沿整个轴,各部位的转速变化都是相同的、一致的,那么在严格的意义上,这不能算作是扭振,仅仅只是转速在变罢了(这相当于线振动分析中的刚体模态)。

仅当沿轴不同部位检测到的转速增量有幅值和相位的相对变化时,扭振才确实发生了。

当激励频率接近于扭振谐振频率时,会导致旋转件产生很大的内应力。

如果未设置专门的监测设备,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耐久性问题。

习惯上,凡是在平均转速上、下发生得转速波动,都被称之为扭转振动,无论转轴的不同截面之间是否真正存在相对扭转。

注意, 转矩变化或转速变化,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

实际上,旋转件之间传递的力和力矩,只是机械载荷的一部分。

而发生的机械振动和噪声,也应视为动力载荷的另一部分。

下面几点,请大家关注:●扭振只是结构动力特性的一个局部命题。

●扭振和转轴横向振动往往同时发生。

●扭振不仅关系到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而且关系到车辆的振动、噪声、舒适性以及其它方面的性能问题。

扭振源之一——往复式发动机往复式发动机大概是大多数扭振问题的根源所在。

曲轴旋转过程中,燃气压力不断变化,从而引起作用于曲轴的平均力矩和交变的力矩分量。

(见图2)另外,诸如活塞、连杆等运动部件的惯性力,也会引起作用于曲轴的变扭矩。

这两种作用力,合成一不规则的扭矩,从而引起转速的变化,在好的发动机设计中,这种转速变化通过采用惯性飞轮和扭振减振器等特殊部件,得到尽最大可能的平滑。

即便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下,也会存在某些附加的扭振变化。

有许多正常的、或非正常的现象可能诱发扭振振动。

譬如:气缸失火,发动机起停,以及哪怕是不太大的载荷变化等等。

由于往复式发动机用于广泛的工业部门,从而扭振问题也就受到这诸多部门的关心和重视。

采用往复式发动机的设备有:轿车,载重车,采用柴油发动机的大型船只,轻型游乐船,各种动力设备,直升飞机,等等。

图2 不同转速下,随曲柄角位移变化的燃气压力举例纵坐标:燃气压力;横坐标:曲柄角位移。

WOT(油门大开)状态3.扭振源之二——传动系除了发动机, 扭振也可能在传动系的其它部位发生或放大。

虎克万向节或卡尔丹万向节,一种变换转速的设计,其传动比与万向节所联接轴之间的夹角有关。

对于双万向节联接情况,如果输入轴与输出轴是平行的,那么轴端的扭振应当可以消除掉。

然而,如果失调的话,仍可能产生扭振。

对变速箱而言,齿轮的质量至为重要,齿轮啮合不良,可产生大的接触力,啮合力的顺序变化,可导致扭矩和转速的变化。

离合器也必须有良好的设计,以降低扭振的风险。

操纵离合器时,产生的周期性扭矩变化,会引起离合器震颤,其固有频率与传动系从离合器动力分离时的固有频率相接近。

震颤作为车辆沿纵向的振动,通过各工作部件传递到司机坐椅上。

它还可能作为一种内部噪声被感觉出来。

离合器脱开和接合时发生的撞击,会引起踏板作低频振动,这使得踏板移位时间变长,并伴随恼人的噪声。

对转轴本身,也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以保证其扭振谐振频率不至于和发动机的工作范围发生严重冲突。

扭矩的变化,不但有可能激发扭振的谐振,而且可能激发弯曲振动的谐振。

最后,传动皮带的谐振,也会引起它所驱动的皮带轮产生转速变化;而转速的变化,会引起皮带张力的变化,甚至出现皮带打滑的现象。

对于变速箱,扭振可导致不同类型的问题。

例如,齿轮whine(唔……唔……作响),是动力齿轮副由于扭矩脉动产生的啮合噪声。

如图3所示,齿轮whine噪声涉及转速的许多阶次。

产生的噪声无疑会传到齿轮箱上,甚至可被放大,如果它的频率与箱体的谐振频率吻合的话。

另一问题是齿轮rattle (拍击声,即嗒……嗒作响),这是非动力齿轮副由于扭矩变化引起齿相互击打而产生的随机噪声。

Rattle噪声是一种频带较宽的噪声,它是由连续击打所产生的噪声。

图3:齿轮齿whine的三维谱(左图)和齿rattle的三维谱(右图)实例。

横坐标为频率轴,纵坐标为rpm轴。

一些瞬态现象,例如齿轮在轴上发生移位,也可能由于动力学特性,产生扰动噪声。

不但往复式发动机可能发生扭振,电动机也可能产生变扭矩。

交流同步电机会发生严重的扭矩脉动,它正比于所谓“滑差”(slip),即实际转速与名义转速之间的转速差。

一个共性的问题是,这种现象一般都是突然发生的,这种扭矩脉动可引起严重的谐振。

一旦工作转速正常了,扭矩的变化很快又变小。

扭矩和转速的变化,也可能是负荷变化的结果。

例如,当压缩机、涡轮增压器和泵的气体或液体压力有脉动时,都可以观测到扭振和转速的变化。

4.扭振的测量方法测量扭振最通常的方法,是利用与转轴每回转一圈相对应的等宽度脉冲串。

脉冲串源于某种能敏感齿轮齿面的传感器(有电感式、霍尔效应式、变磁阻式、电涡流式等多种类型)所获得的特定轴码。

脉冲串馈入某种电子电路,该电路或者将变频脉冲串转换为数字式rpm读出(要想将该数字信息与其它通道的数据相整合,且同步地测量分析,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或者通过一高频F—V(频率—电压)变换器转换为与rpm成比例的电压信号。

检测扭振的另一项技术,是采用双光束激光器,当双光束分别对准轴上两个不同点时,两点的反射光会产生频率差(多普勒效应)。

虽然,这种方法有某些优点,譬如容易对准轴上的任意测量点,直观、并容易理解等。

但也存在某些缺点,如频率范围受限制,价格比较昂贵,尤其是需要多点同时测量的情况。

一种新的替换方法,是采用LMS提供的QTV模块。

该模块完好地集成在SCADAS Ⅲ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内。

模块执行内部的、数字化的频率—rpm转换,将脉码流转换为数据流,所得到的时域抽样就是该时刻的瞬时转速。

这一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取消了外部的F—V(频率—电压)转换器(这种转换的精度一般都不高),并且可以保证它和其它振动及声学测量通道即时、同步地采集数据。

此外,它有良好的精度,测量设置的操作十分容易。

5.LMS SCADAS Ⅲ前端产品系列QTV模块是内嵌在LMS SCADAS Ⅲ前端的模块,SCADAS Ⅲ是一模块式硬件平台,涵盖宽范围的噪声和振动的测量应用。

其安装框架有三种尺寸,每个框架均可作为主单元或次单元来使用。

305框架是一种理想的小型、便携式解决方案,可AC或DC供电,最多允许容纳60个测量通道并行地采集数据。

所有采集模块,都可装入任意框架。

这些模块,采用24 bit ADC和DSP技术,每个通道的采样率均可高达204.8 kHz 。

在数据吞吐模式方面,采用持续吞吐模式的话,对于时域信号记录,吞吐速率高于6 M采样/秒。

这意味着,如果需要的话,多个通道的脉冲串信号均可同时地得到很好的记录。

LMS SCADAS Ⅲ可内嵌不同类型的采集模块。

每个模块各包含一个信号调理模块和一个DSP模块。

QTV的每个模块有四个输入通道,所生成的采样表征即时转速。

图4:用装有QTV模块的SCADAS Ⅲ并行测量多路扭振信号和其它测量信号图5:LMS SCADAS Ⅲ前端产品系列与QTV放在一起同用,你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信号调理模块:PQA和PQFA用于电压输入或ICP输入,PQMA用于传声器输入,PQCA用于电荷输入。

数字式声信号输入可采用QDA模块。

所有这些信号都可以在模块内作调理和处理,生成同步的数据,并准备用于进一步的处理:诸如FFT,同步阶次跟踪分析或倍频程分析等,并可记录下所有的阵列时间信号。

因此,它可以拥有无限量的“虚拟”通道,任意组合扭转振动、横向振动和声信号的测量。

就QTV模块本身而言,其四个输入通道可分别按两种模式来工作:一是作为“常规”的模拟信号输入通道;二是作为“扭振”模式,后者生成即时的rpm值。

这意味着,如果无需让所有的QTV通道都用来测量rpm变量的话,那么,它们也可以用作加速度测量通道或传声器测量通道等。

6.用LMS b 测量扭振与数据采集硬件一起,有好的软件工具来驱动硬件和处理测量结果也是很重要的。

LMS b软件系列是专门为一般声学和振动测量而设计的,与LMS SCADAS Ⅲ硬件测量平台紧密地集成。

产品系列之一专用于旋转机械试验,不过,所有的应用都共享一通用平台和数据库。

软件设计成“流水线”(streamline)作业方式,以最有效的途径完成有关处理,引导操作者通过不同的流程,不失灵活地返回,或规定综合性处理和特定处理。

直观的工作流程说明(见图7),导引操作者通过不同的流程,如:测量设置,试验规定,试验执行(可实施单一处理或多类型处理),试验检验,(包括极其快速地评估前面采集数据的质量,以及跟从前的参考数据作比较),和最终的报告。

图6:LMS b 旋转机械试验解决方案图7:工作流程导引:窗口下部的工作流程条形栏,导引操作者通过不同的流程,每一步都有适当的GUI。

(窗口内显示的是带有电平标尺的脉冲信号)对于扭振而言,可以很容易设置测量参数和对脉冲信号作译码处理。

阵列时间信号可以目视观察,帮助操作者设置有关的参数:?如触发电平,触发斜率,设置或取消触发延时等。

且可以帮助诊断出品质不良的信号,譬如说,由有毛病的探头给出的信号。

当然,对脉冲串信号,即时rpm值和信号波形都可以从窗口上实时看到。

扭振通道的处理与其它类型振动信号的处理非常相似,额外的得益是彼此完全同步。

处理内容之一是获得rpm的即时值(表示为rpm, rad/sec 或 deg/s),参看图8,图中表示的是从一发动机飞轮上测量出的rpm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