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正常代谢示意图

合集下载

《诊断学》第9版课件—常见症状之黄疸

《诊断学》第9版课件—常见症状之黄疸
醛酸转移酶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即结合胆红素,CB) ➢ 排泄: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胆管→肠腔(经细菌脱氢作用)→尿胆原→大部分被氧化→粪
胆原→随大便排出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小部分尿胆原(约10%~20%)在肠内被重吸收→肝门静脉回到肝内→大部分再次转变为 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内(即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被吸收回肝的小部分尿胆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临床上较为少见 (1)病因: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能力有缺陷所致。 (2)分类: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及Rotor综合征。
假性黄疸 某些药物、食物可引起皮肤黄染,但多在暴露部位为主,血胆红素不高。 球结膜下脂肪堆积 多见于老年人,黄色不均匀,内眦明显,皮肤不黄,血胆红素不高。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1.胆红素的来源 2.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 3.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 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正常胆红素代谢过程图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1.胆红素的来源 ➢ 衰老的红细胞:胆红素的主要来源,占80%~85%;途径:血液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
→脾脏(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和分解)→胆红素、铁和珠蛋白 ➢ 旁路胆红素:占15%~20%,其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
红素的蛋白质(肌红蛋白、过氧化氢酶等)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2.胆红素的运输 胆红素+白蛋白→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是游离胆红素,UCB),并运输至肝脏。
3.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 ➢ 摄取: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白蛋白+胆红素,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 ➢ 结合:在肝脏中,非结合胆红素与Y、Z两种载体蛋白结合→肝细胞内质网微粒体(经葡萄糖

胆红素的生成代谢课件PPT

胆红素的生成代谢课件PPT
胆红素(bilirubin)来源
* 约70-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
衰老红
血红 网状内蛋 皮白
珠蛋白
氨基酸 分解或再利用
细胞
细胞
血红素加单氧酶
识别 吞噬 血红素
胆绿素
NAD微 PH 粒 ++C 体 HO++F+e+胞液胆 还绿 原素 酶
胆红素
5
2021/3/10
(二)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2
结构
2021/3/10
胆红素是由两个次甲基桥和一个亚甲基桥连接的链状四吡咯化 合物,属于二烯胆素类,含有四个吡咯环。虽然胆红素含有2个 羟基或酮基、4个亚氨基和2个羧基这些亲水基团,但胆红素的 亲水基团在分子内部形成六个分子内氢键,将极性基团隐藏于 分子内部,无法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溶于水中。因此胆红素是 非极性的脂溶性物质,难溶于水,但对血浆白蛋白具有很高的 亲和力。胆红素在离开巨噬细胞之后,在血液中主要是与白蛋 白结合而运输。
PP
胆绿素还原酶
NADPH+H
+
NADP +
H NO
胆绿素
H ON
H HHH
N
N
H NO
胆红素
PP 7
2021/3/10
(三)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 运输形式 胆红素-白蛋白复合体
• 意义 胆红素在生理pH情况下显亲脂疏水的性质,可自由透过细胞
膜进入血液,再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成复合物转运到肝。 加强了血浆对胆红素的运输 限制了胆红素通过细胞膜而对组织造成毒害
种类(按血清胆红素的来源) 溶血性黄疸 (hemolytic jaundice) 肝细胞性黄疸(hepatocellular jaundice) 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三种黄胆红素代谢PPT

三种黄胆红素代谢PPT
显性黄疸和 隐性黄疸的 判断标准是 重点哦!!
胆红素如何代谢?
什么鬼?爷看不懂。
净水器
这个简单,能 看懂。我家就 有净水器。
防漏容器
水杯
自来水 未结合胆红素

净水器

肝 脏
等量替换
防漏容器
肾 脏
结合胆红素 胆 管
水杯 肠道
结合胆红素到达肠道以后会被细菌
氧化分解,变为尿胆原和粪胆原。
替换详解
等 量 替 换
未结合胆红素来源正常,肝功能良好,胆道阻塞,转化好的结合胆红 素不能到达肠道经细菌氧化分解,大量的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随血 液循环到达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指标变化趋势:未结合胆红素正常,结合胆红素增高, 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粪胆原阴性,颜色变浅,粪便 呈白陶土样。
本课件只适用于三种黄疸指标变
未结合胆红素过多,超过了 C 肝脏的转化能力
说白了 不就是 自来水 来的太 多,净 水器净 化不完 了么, 扯这么 多没用 的。
血 管
溶 血 性 黄 疸 发 生 机 制 示 意 图
自来水 自来水 自来水 自来水 自来水 自来水
未结合胆红素
净水器
防漏容器
肝 脏
胆 管
肾 脏
结合胆红素
净水器工作正常,所以不会出现纯 净经蓄积的情况,也就是说结合胆 红素不会升高。
三种黄疸鉴别技巧
制作人:XXX
先了解什么是黄疸?
• 由于胆红素在组织细胞内沉积而造成的黄 染现象,称为黄疸。当血清中的胆红素浓
度超过34.2umol/L时,可出现肉眼可见
的黄染现象,称为显性黄疸;若不超过 34.2umol/L时,为高胆红素血症,肉眼观 察看不出巩膜、皮肤有黄染现象,则称为 隐性黄疸。

胆红素的代谢与各类黄疸的关系(共26张PPT)

胆红素的代谢与各类黄疸的关系(共26张PPT)

黄疸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粘膜、大部分组织和内脏器官及某些体液的黄染。
目录
各种黄疸时血、尿、粪胆色素的改变
指标 血清胆红素 浓度 结合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 尿三胆 尿胆红素 尿胆素原 尿胆素 粪胆素原 粪便颜色
正常
溶血性黄疸
<1mg/dl 极少 0~0.7mg/dl
>1mg/dl ↑↑
障碍,胆红素从肝细胞的窦面质膜反流入血。 1、胆红素主要源于血红素的降解
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分泌至胆小管,再随胆汁排入肠道,是肝脏代谢胆红素的限速步骤。
4/5为游离胆红素,其余为结合胆红素。
• 特点:血清酯型胆红素↑↑ 通透细胞膜对脑的毒性作用
机制:大量红细胞破坏→生成增多﹥肝脏最大处理能力
机制:①血清酯型胆红素↑↑:肝细胞分泌排泄胆红素障碍;
胆红素处于胆色素代谢的中心,是人体胆 汁中的主要色素。
目录
胆红素的生成
1、胆红素主要源于血红素的降解 • 正常人每天可生成250~350mg胆红素 • 80%~85%的胆红素来自衰老的红细胞崩解
目录
• 生成部位: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微 粒体与胞液中
• 胆红素是非结合性的(未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 脂溶性的,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血液中与血 浆白蛋白结合。由于其结合很稳定,并且难 溶于水,因此不能由肾脏排出。胆红素定性 试验呈间接阳性反应。故称这种胆红素为未 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的代谢与黄疸
Metabolism of Bile Pigment and Jaundice
目录
胆色素(bile pigment)是体内铁卟啉类化合
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绿素(biliverdin)、 胆红素(bilirubin)、胆素原(bilinogen) 和胆素 (bilin)等。

生化检验胆红素-ppt课件

生化检验胆红素-ppt课件
来自组织中非血红蛋白的胆红素蛋白质的 血红素辅基的分解以及无效造血而产生的 这类胆红素称为UCB。此类胆红素与血清清 蛋白结合而输送,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 球滤出,故尿液中不出现UCB。
• 结合胆红素:UCB通过血循环运输至肝后,
与清蛋白分离并经Disse间隙被肝细胞所摄 取,在肝细胞内和Y、Z两种蛋白结合,并 被运输至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的微粒体部分,
胆红素的测定
• 重氮盐改良J-G法 • 胆红素氧化酶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导数分光光度法 • 直接分光光度法 • 干片分光光读法 • 其中前两种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
改良J-G法
• 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可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
产生偶氮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在加速剂 咖啡因-苯甲酸钠-醋酸钠作用下,其分子内 部氢键遭破坏后与重氮试剂反应产生偶氮 胆红素。本法PH6.5时,最后加入碱性酒 石酸钠使紫色偶氮胆红素(吸收峰530nm) 转变成蓝色偶氮胆红素,在600nm波长处 进行比色,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 正常 正常 ——
明显增高 增高 增高 延长 不能
降低,CHE明显降低
清蛋白降低,γ-球蛋白增高
增高 明显增高 明显增高
延长 能 增高
球蛋白明显增高
<1
>1
网织红
增多
正常
正常
黄疸的鉴别:
TB CB UCB CB/TB 尿胆红素 尿胆素原 尿胆素 粪胆素原 粪便颜色
• 病因:各种严重损害肝细胞的疾病均可致,
如肝炎、肝硬化、肝肿瘤、钩端螺旋体病 等。
• 机制:肝细胞受损,其摄取、转化和排泄
胆红素的能力降低,造成血中未结合胆红 素增加;又因肝细胞肿胀压迫毛细胆管, 炎性细胞浸润或胆栓的阻塞,使部分结合 胆红素排泄受阻而返流入血,造成血中结 合胆红素亦增加。

黄疸

黄疸
黄疸
一、概述 二、类型 三、各型黄疸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 及实验室特点 四、伴随症状 五、问诊要点
概述
㈠概念 ㈡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㈢注意事项
概念
1、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血中 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巩膜、粘膜、皮肤 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黄染的现象。 2、隐性黄疸: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而临床 尚未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2、起病时情况 3、伴随症状 4、时间与波动情况 5、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6、既往史
小结
黄疸既是症状又是体征。观察黄疸时, 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首先须排除服用大 量阿的平以及胡萝卜素血症、老年人球结 膜下脂肪沉着引起的黄染。进一步鉴别有 赖于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复习要点
黄疸的分类,各型黄疸的实验室检查 特点。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图一)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图一)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进入与离开血循 环保持着动态平衡,故血中胆红素的浓度 保持相对恒定: 总胆红素1.7~ 总胆红素1.7~17.1µmol/ L; L; 结合胆红素0 结合胆红素0~3.42µmol/ L; L; 非结合胆红素1.7~ 非结合胆红素1.7~13.68µmol/ L。 L。
图五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黄疸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是有时 还需助器械检查来确定黄疸的病因,特别是胆汁淤积性黄 疸的部位和病因。 1、B超:肝内外阻塞 2、CT: 肝内外阻塞 CT: 3、X线 4、ERCP:肝外胆管有无阻塞扩张,有无胰腺疾病 ERCP:肝外胆管有无阻塞扩张,有无胰腺疾病 5、PTC:肝内胆管有无阻塞扩张及部位程度和范围 PTC:肝内胆管有无阻塞扩张及部位程度和范围 6、MRI 7、肝穿刺活检、 腹腔镜
图二
临床特点
①黄疸较轻,呈浅柠檬色; ②急性溶血或溶血危象时,起病急,可有发热、寒 战、贫血貌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或浓茶色); 慢性患者症状较轻,但面色苍白; ③可有与溶血相关的病史,如输血、特殊药物、感 染及溶血家族史; ④皮肤无搔痒; ⑤有肝脾肿大,特别是慢性患者。

胆红素代谢图示PPT课件

胆红素代谢图示PPT课件

与胆红素的代谢。
胆红素代谢的生理意义
01
维持体内胆红素平衡
胆红素的代谢过程有助于维持体内胆红素的平衡,确保正常的生理功能。
02
促进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
胆红素作为胆汁的主要成分,有助于促进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
收。
03
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初级胆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氧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胆红素代谢异常的疾病,如胆道闭锁、先天性胆管 扩张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手术方法包括胆道疏通、胆肠 吻合等,以恢复胆汁的正常排泄,降低胆红素水平。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掌握手术适 应症和禁忌症,以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CHAPTER
血液检测
血清胆红素测定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检测血清中胆红素 的含量,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
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相关酶的活性,间接 评估胆红素代谢的状况。
尿液检测
尿胆原测定
检测尿液中尿胆原的含量,了解胆红 素代谢的情况。
尿胆红素测定
检测尿液中尿胆红素的含量,有助于 鉴别黄疸的类型。
胆红素代谢的重要性
胆红素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产物,其 代谢过程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 意义。
了解胆红素代谢的过程有助于预防和 治疗黄疸等疾病,提高人们的健康水 平。
02 胆红素代谢概述
CHAPTER
胆红素的来源
血会分解产 生胆红素。
肠道细菌作用
总结词
由于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汁逆流入血而形成梗阻性黄疸。
详细描述

胆红素代谢过程示意图

胆红素代谢过程示意图
谢过程
2血0红1蛋6白年单核-巨噬细胞破坏、降解 衰老的红细胞
血红组素织、珠蛋蛋白白酶
胆绿素
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 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 15%--20%
原 酶
非结合胆红素 80%--85%
1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催化酶
尿胆原、尿胆素
还 原 酶
肝门静脉 肝循环)
少部分
肝门静
脉 (肠
3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被吸收回肝的少部分尿胆原 经体循环由肾排出体外
总胆红素(非结合)
肝脏、与白蛋白分离后被肝细
胞摄取,在血肝循细胞环与运Y、输Z 载体
蛋白结合
催化作用
粪胆原
大部分经粪便排尿出胆原
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细菌肠酶道分解、还结原合胆红素(胆红素胆葡萄管糖醛酸酯)
肠道吸收
2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