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记忆口诀
高中历史知识点巧记

高中历史知识点巧记高中要背的知识点很多,怎样记才能把知识点记得最牢固的呢?下面给你分享高中历史知识点巧记,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知识点巧记方法一、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理解其意,然后背诵。
例 1.清朝有十位皇帝,其中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可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二、谐音法:基本方法同于“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
例2.八国联军侵华的八个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可以编为“奥匈帝国,饿(俄)得(德)没(美)法,依(意)靠英日例3.我国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可以编为“生(深圳)猪(珠海)三(汕头)下(厦门)海(海南岛)三、歌谣法:即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形式对仗,合则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识记材料编成便于记诵的富有韵律和节奏的歌谣或口诀进行记忆的方法。
例1.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编为“32、3 傀儡建例2.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长征。
编为“34、10(念壹零) 36、10(念壹零) ,红军长征,翻山越岭。
例3.抗战过程中的几件大事,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
可分别编为“37、林彪吼,38、拉锯战,40下半百团大战。
例4.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提供如下口诀:“废三省,设三司,丞相职权六部分,五军都督掌军旅,殿阁学士当顾问,八股取士选奴婢,设置厂卫动杀机。
高中历史知识大全顺口溜

高中历史知识大全顺口溜顺口溜是非常有利于同学们背诵知识了,特别是高中的历史知识,有了有关的高中历史顺口溜同学们学习就方便很多,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高中历史知识大全顺口溜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历史知识大全顺口溜一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高中历史知识大全顺口溜二2、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高中历史知识大全顺口溜三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高中历史知识大全顺口溜四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
历史顺口溜记忆法

历史顺口溜记忆法1、中国最早元谋人,学会用火北京人,山顶洞人打石器,血缘氏族打开门。
2、水稻种植河姆渡,半坡居民种植粟。
黄河流域是半坡,长江流域河姆渡。
3、黄帝炎帝战蚩尤,仓颉造字有追求。
人文初祖是黄帝,大禹治水不回头。
4、世袭代替禅让制,夏朝大禹来建立。
商汤灭夏武伐纣。
西周分封天下侯。
5、司母戊鼎在商朝,四羊方尊艺术高。
青铜文化三星堆,夏商西周架梁桥。
6、春秋战国是东周,春秋五霸战不休,战国七雄群雄起,最终秦国一统收。
7、李冰父子都江堰,商鞅变法秦改变。
铁具牛耕大推广,春秋战国农发展。
8、商朝文字甲骨文,扁鹊号称是医神。
屈原离骚代表作,随县编钟古难寻。
9、孔子儒家论语行,道家老子道德经。
百家争鸣孟韩非,墨子墨家是非攻。
10、秦灭六国咸阳城,货币文字度量衡。
焚书坑儒毁文化,南修灵渠北长城。
11、残暴统治秦始皇,陈胜吴广大泽乡。
项羽巨鹿败秦军,建立西汉是刘邦。
12、文景之治西汉初,罢黜百家董仲舒。
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刘秀出。
13、东汉王景治黄河,耧车播种遍全国。
东汉杜诗造水排,鼓风冶铁好生活。
14、冒顿单于统蒙古,卫青去病破匈奴。
昭君出塞汉元帝,汉匈和战绘蓝图。
15、古代西域指新疆,联合月氏张骞往。
设立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好通商。
16、华佗麻沸五禽戏,蔡伦改进造纸技。
伤寒杂病张仲景,张衡发明地动仪。
17、西汉末年佛教传,东汉兴建佛寺院。
道教东汉张陵创,史记作者司马迁。
18、官渡之战败袁绍,赤壁之战孙刘笑。
三国鼎立魏蜀吴,曹丕建魏蜀最小。
19、西晋统一八王乱,五胡入侵西晋完。
淝水之战前秦败,宋齐梁陈南朝年。
20、建立北魏鲜卑人,迁都洛阳孝文神,学汉文化大融合,北魏分裂成北臣。
21、齐民要术贾思勰,郦道元水经注学,祖冲之和圆周率,魏晋文化算一绝。
高一历史上知识点速记口诀

高一历史上知识点速记口诀历史是一门需要记忆大量知识点的学科,而在高一时,我们将接触到更加深入和复杂的历史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历史知识点,我总结了一些有趣且实用的速记口诀,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轻松记忆,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1. 夏商周,维纲常。
《尚书》《易经》,古文风。
这个口诀主要是用来帮助记忆中国历史的最早三个朝代,分别是夏、商、周。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而周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
夏商周的记忆顺序为「维纲常」,其中「维纲」指的是《尚书》,而「常」指的是《易经》。
这两部古文书籍是我们学习古代历史重要的参考资料。
2. 春秋战国教育兴,孔老夫子智慧明。
这个口诀帮助我们记忆中国历史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孔子的重要地位。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
而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圣人,他的智慧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秦汉三国风云变,匈奴骑兵一统天。
这个口诀帮助我们记忆中国历史的秦汉三国时期,以及匈奴的入侵。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而三国时期,指的是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外,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骑兵部队曾一度威胁到中国的统一。
4. 隋唐五代文艺兴,科举制度凌云飞。
这个口诀帮助我们记忆中国历史的隋唐五代时期,以及科举制度的重要性。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统一王朝,而唐朝则被誉为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五代时期,是指五个较短的王朝相继出现和更替的时期。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考试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宋元明清封建制,科技发展创先河。
这个口诀帮助我们记忆中国历史的宋元明清时期,以及科技的发展。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大一统王朝,清朝是满族建立的王朝。
这四个时期都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重要时期。
高一历史知识点顺口溜

高一历史知识点顺口溜古往今来,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重大事件和伟大人物。
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历史知识是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加轻松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点,今天我将通过一系列顺口溜来回顾高一历史知识。
一、华夏文明的起源黄帝、炎黄两巨头,中原沃土用心头。
黄河孕育五千年,文化瑰宝自西东。
二、夏商周与春秋战国夏朝时期炎黄胜,尧、舜、禹传颂声。
商朝金商最辉煌,殷墟遗址堪考证。
周公旦改天子制,春秋战国无尽期。
各国纷争横亘地,权谋与英雄齐聚集。
三、秦汉三国与两晋秦始皇大一统,兵马功绩无人亲。
长城修筑千里外,焚书坑儒两不怜。
刘邦赵高争霸业,汉朝兴旺文明届。
三国演义英雄事,吕布张飞曹操败。
两晋时代文人秀,九州纷争草莽留。
四、南北朝与隋唐南北朝分更替,魏晋南北战乱处。
孝文刘骠骑雄图,景教传入教化多。
隋唐盛世人向往,炳烛广延盛唐号。
科举制度兴起来,唐诗宋词流青苗。
五、宋朝与元明清宋朝王安石变革,新法变法引争议。
南宋失土北元来,艳阳天子丧江山。
明朝鸦片战败北,辽东失去大片土。
清朝入主中原地,满洲帝业绵延久。
六、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辛亥起义民国成,清朝灭亡显胜过。
南京国民政府立,北洋、国共争统治。
抗战胜利国复兴,长征胜利红旗飘。
社会主义新中国,计划经济路走漂。
历史就是一面镜,反思前人智慧情。
回顾历史砥砺心,拥抱未来更光明。
通过这些顺口溜,我们简要回顾了高一的历史知识点,提醒我们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不仅以史料记载,还凝聚了人类思想、智慧、经验和发展。
我们应该学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解和尊重历史,从而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因此,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世界,并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迈步向前,用历史之光照亮未来的道路。
高中历史考试常用口诀及记忆技巧

高中历史考试常用口诀及记忆技巧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是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
在考试时,历史常常是学生认为难以应对的科目,因为历史所涉及到的时间长、事件多、记忆量大。
还有些历史上的名词和人物,对很多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中历史考试常用的口诀和记忆技巧。
一、古代史
1. 夏商周: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
夏日炎炎禹治水,端午节放孔明灯,
商鞅变法楚霸王,辛亥革命建民国。
2.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五霸,晋楚齐鲁魏燕。
行刺政变纵横家,楚辞诸子文化发。
3. 秦汉: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开科举。
张骞通西域,班超发南越。
二、近代史
1. 鸦片战争:
英国兵到,鸦片入口,南京条约。
2. 太平天国:
太平真女,东王李鬼,西王杨秀。
天京八卦阵,湘军忠王杨。
3. 辛亥革命:
同盟会,黄兴提前,武昌起义。
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辛亥孝敬。
三、课外知识
1. 大事件:
五四运动,胡适反对传统文化。
五卅运动,罢工运动。
七七事变,日本侵华。
918事变,日本侵占东三省。
2. 名词人物: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朱熹,宋代理学家
韩愈,唐代思想家
李白,唐代诗人
梁启超,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维新派代表人物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高中历史考试常用口诀和记忆技巧,希望大家可以在备考时灵活运用,更快、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从而取得好成绩。
历史综合知识绝密口诀

历史综合知识绝密口诀
一、远古史
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留下太阳图。
二、夏商周
夏朝启,商王汤甲;周武王克商,建立封建制。
三、春秋战国
春秋时,孔子来;战国七雄争霸,兵家新思潮。
四、秦汉创业
秦统一六国,始推儒法合;汉武帝西打匈奴,帝国疆域扩大。
五、三国两晋
黄巾起,三国争;晋朝分,王朝命运轻。
六、南北朝
北魏建,四海一;南朝宋,文风早。
七、隋唐辉煌
隋炀帝,立大业;唐太宗开盛世,丝绸之路贡献大。
八、五代十国
战乱多,十国分;唐亡宋兴,是政权继承。
九、宋辽金元
宋理学,朱熹扬名;辽金统治北方,元打灭宋王朝。
十、明朝兴衰
朱棣称明成祖,建立了永乐盛世;朱翊皇太极,后立清朝基业。
十一、清朝终结
台湾归清,为领土增添;八国联军侵华,清朝终结尘埃落。
十二、现代史
辛亥革命,建立民国;国共内战,共和国诞生。
十三、改革开放
,改革先锋;改革开放,国家发展新阶段。
十四、新时代
,国家主席;中国梦,复兴的理念。
这是一份关于历史综合知识的口诀,总结了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与朝代。
希望能帮助你记忆与理解历史知识。
高中历史知识点口诀快速记忆

高中历史知识点口诀快速记忆
高中历史知识快速记忆口诀
逆差已久怀忿先,走私鸦片势为转。
打开门户为其本,虎门销烟造事端。
(此条记忆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导
火线)
割香赔银二一万,福宁上厦广通岸。
进出税率需协定,不平条约南京签。
(此条记忆《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四国签,外使入京通十岸。
游历经商可传教,内河航运遭侵占。
还要赔银四百万。
(此条记忆《天津条约》)
英法恶行举世闻,皇家园林一炬焚。
签约赔银八百万,屠龙开天贩华工。
(此条记忆《北京条约》)
以夷制夷著新书,四洲海国绘为图。
资政新篇亮异彩,康輶瀛环有建树。
(此条记忆新思想之萌发)
太平天国起金田,永安建制立政权。
定都天津抗清廷,天朝田亩后世传。
(此条记忆天平天国兴起发展)
孤军北伐绝兵甲,东西征战敌军乏。
连破江南江北营,天朝盛世至此达。
(此条记忆太平天国达全盛)
天津变乱元气伤,忠英二王鼎力扛。
安庆陷落英王殒,京都失守天国亡。
(此条记忆太平天国之覆灭)
( 部分待续 ) 2013
谢雪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口诀历史记忆口诀是同学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一个关键,那么同学们知道有哪些记忆口诀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记忆口诀,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高中历史知识记忆口诀一西周重要制度1、井田制商周统治举措新,井田制度初盛行。
①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归周王,分赐诸侯田似井。
②产品分配土地世袭禁转让,交纳贡赋谢王恩。
奴隶被迫集体耕,无偿劳作度残命。
2、分封制西周地广初分封,赐封对象三阶层。
①内容王族功臣与贵族,齐鲁燕卫与宋晋。
地方诸候多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
②影响土地人民遭瓜分,分封诸国后变更。
巩固统治拓疆土,东周混战国裂分。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一、农业和畜牧业1、政策三代①重农图国稳,甲骨卜辞为见证。
2、农业①农具木石骨蚌作农具,青铜农具罕流行。
②水利大禹治水水利兴,三代水利渐兴盛。
③作物五谷②稻黍稷麦豆,商周种植见诗文。
④农技粪肥绿肥草木灰,商周施肥禾笑盈。
3、畜牧业商朝饲养多家畜,食用祭祀拉车行。
二、手工业1、冶铸业“青铜时代”夏商周,青铜冶炼夏初兴。
商朝权贵用器皿,司母戊鼎四羊尊。
西周青铜生活化,日用器具多铭文。
2、纺织业夏商纺织多平织,西周发展两典型。
斜纹提花织物美,刺绣出现惊世人。
3、陶瓷业原始瓷器初发明,商周遗址有遗存。
4、玉漆器商周玉器雕刻俊,妇好③墓存多精品。
制车用漆装饰美,用漆工艺超前人。
三、商业城市商朝重商贝为币,商民善商称“商人”。
“商邑翼翼④”远盛名,三代都城多商品。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西周三朝,又称赞“青铜时代”。
②“五谷”:一般指稻、黍、稷、麦、豆五种农作物。
③妇好:指河南安阳妇好墓。
④翼翼:繁盛的意思。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高中历史知识记忆口诀二二、战国兼并战争(前475—前221)1、战国七雄西周分封拱王城,东周诸侯有变更。
三家分晋韩赵魏,田氏代齐废姜姓。
南楚北赵东北燕,东起西秦韩魏中。
2、影响兼并战争多交流,华夏各族要交融。
局部统一灭小国,最终都是秦一统。
第四节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一、东周的社会经济1、农业①农具西周晚期铁器兴,春秋农具大变更。
东周耕犁高效率,铁器时代要革命。
标志提高生产力,农用动力畜力用。
②水利东周水利亦精进,楚国芍陂利农耕。
中原桔槔①灌农田,西门豹渠反迷信。
沟通泾洛②郑国渠,都江堰边说李冰。
2、手工业的发展①冶铸业东周冶铸多发明,铸铁柔化技先进。
冶铁工艺先领跑,早于欧洲二千春。
青铜工艺亦创新,莲鹤方壶为珍品。
铜器图案金银错③,青铜器皿美绝伦。
②纺织业纺织技高多细密,麻布残片楚墓存。
漆器工艺亦创新,夹纻④漆器映丽人。
③盐酒业煮盐酿酒多兴盛,国人生活联系紧。
池海井盐全开发,用曲酿酒喜发明。
④《考工记》手工发展有理论,《考工记》载齐官营。
手工工艺详介绍,工程技术有盛名。
3、商业和城市①商业春秋战国商繁盛,土特产品交流频。
鱼盐皮革马象牙,中原市场常见品。
范蠡号称“陶朱公”,巨商吕氏⑤后相秦。
②城市东周城市多特征,政治中心商繁盛。
都城临淄邯郸郢,人口众多商贸频。
二、春秋社会变革1、田税改革东周铁器与牛耕,效率提高地开垦。
私田激增兴改革,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施行“初税田”,按亩征税影响深。
2、影响剥削方式大变更,农民地主新阶层。
耕地国有转私有,封建地制初形成。
三、战国七雄变法1、原因春秋田制初变更,土地私有渐流行。
新兴地主势渐强,废除旧制变法兴。
2、概况魏国李悝初变法,吴起变法后牺牲。
商鞅变法为强秦,两次改革略说明。
①政治废除分封行具制,令民什伍连坐行。
按功授爵奖军功,贵族无功成平民。
②经济废除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法确定。
重农抑商奖耕织,秦国统一度量衡。
③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文化专制秦初行。
3、影响商鞅变法新特征,封建制度终确定。
①政治上中央集权初施行,地主执政贵族恨。
以法治国建县制,影响中华兰如今。
②经济上确立封建私有制,发展经济国强盛。
秦国统一奠基础,消极影响亦鲜明。
③文化上文化高压多峻法,秦朝立国难长存。
[注释]①桔槔:中原地区一种汲水农具。
②泾洛:指黄河支流泾水和洛水。
③金银错:在铜器表面用金银丝构成图案。
④夹纻:用薄木卷曲贴以麻布再涂上漆。
⑤吕氏:指吕不韦。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口诀三第五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一、社会科学1、哲学思想东周剧变百家鸣,思想流派多纷呈。
①老子老子著书《道德经》,春秋道家创始人。
a哲学主张万物本源“道”永存,唯心辩证两分明。
万物变化互依存,祸福转化最典型。
b政治主张政治主张说“无为”,反对严刑影响深。
②孔子东周孔子称“圣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a思想方面思想体系核心“仁”,人际关系重调整。
贵贱有序护周礼,思想保守亦革新。
“损益”旧法渐改良,社会发展渐演进。
取信于民惜民力,以德治民反苛政。
b教育方面“有教无类”办私学,“学在官府”局变更。
平民子弟受教育,发展教育功德深。
c编订典籍孔子晚年编“五经”①,春秋书易礼诗经。
儒家思想成正统,传统文化为核心。
2、百家争鸣战国百家齐争鸣,儒墨道家各显能。
①墨子战国墨子多才能,创立墨家为平民。
主张“兼爱”求平等,反对战争图安定。
反对王公世袭制,主张“尚贤”用贤能。
②孟子战国孟子称“亚圣”,主张“仁政”反苛政。
“民贵君轻”新思想,“政在得民”反暴政。
予民土地国安稳,宽刑薄税影响深。
③荀子荀子唯物最典型,自然现象多风云。
制服“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为国人。
④庄子庄子唯心较典型,世界为“我”而产生。
鄙视富贵说诸侯,痛恨社会不公平。
⑤韩非子韩非代表新阶层,法家思想集大成。
历史发展今胜古,与时俱进求革新。
“以法为本”来治国,打击贵族观念新。
中央集权反割据,秦朝采用影响深。
3、文学东周文学史标柄,诗歌散文最有名。
①《诗经》《诗经》孔子曾编订,国风雅颂三部分。
现实主义说人文,世界文学耀眼星。
②《离骚》诗人屈原远驰名,“楚辞”诗篇体裁新。
《离骚》爱国爱人民,雄奇瑰丽多字文②。
③《诸子散文》先秦诸子多散文,文学名篇多特征。
a老子老子文章情深深,哲理抽象想象丰。
b墨子墨子推理又叙事,政论科技好说明。
c孟子孟子辩论人叹服,立论凝重多深沉。
d庄子庄文优美多想象,《秋水》逍遥远扬名。
e韩非子韩非《五蠹》论说文,善用寓言鞭寄生。
4、艺术东周艺术超前人,绘画独立多精品。
①绘画妇女凤鸟③ 御龙图,古老帛画最有名。
嵌错赏功宴乐壶④,青铜画面惊世人。
②音乐随州编钟⑤为青铜,古今乐曲击神韵。
二、自然科学1、天文《春秋》记载哈雷星,早于欧洲六百春。
《甘石星经》史最早,记载天文认识深。
2、历法春秋历法成体系,十九七闰初确定。
早于西方一百六,希腊默冬⑥曾制定。
3、物理东周物理亦先进,《墨经》记载略说明。
杠杆浮力多理论,小孔成像说光影。
《墨经》光学有八条,理论实践超前人。
4、医学东周医学说扁鹊,“脉学之宗”秦越人⑦。
望闻问切四诊法,传统诊病到如今。
[注释]①“五经”:指《诗经》、《尚书》《易》《礼》《春秋》。
②字文:指屈原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③妇女凤鸟:指《妇女凤鸟图》。
④宴乐壶:指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⑤编钟:指湖北随州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
⑥默冬:古希腊学者,曾提出十九年七闰法。
⑦秦越人:齐国人,由于医术高明,人们把他称作传说中的神医扁鹊。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口诀四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前221-220)秦朝的统治(前221-前207年)一、政治1、统一原因秦王一统多原因,经济发展用贤能。
民族融合奠基础,民心思安反战争。
远交近攻新策略,秦国变法渐强盛。
2、统一概况东灭六国十秋春,南服越族又北征。
收复河套败匈奴,修筑长城帝国兴。
疆域陇西东临海,南濒南海北长城。
3、意义a政治统一国家多民族,结束割据意义深。
b经济经济发展民安定,各族人民喜盈盈。
4、集权措施秦王嬴政都咸阳,中央集权举措新。
①政治方面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大权权至尊。
a中央中央三公设诸卿,各司其职听帝君。
b地方地方推行郡县制,县乡里亭辖行政。
c秦律颁行秦律为地主,历代律令有范本。
②经济方面土地私有纳田税,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车轨修驰道,开凿灵渠⑤筑长城。
③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为小篆,旋后隶书又流行。
焚书坑儒控思想,严禁私学图愚民。
以吏为师法为教,举措影响两分明。
④影响中央集权初形成,祖国疆域初奠定。
巩固统一多民族,积极作用要肯定。
加强统治严酷刑,矛盾激化民抗争。
二、经济户籍征税兵徭役,统一货币度量衡。
开凿灵渠传铁器,土地私有按亩征。
五、文化: 雕塑珍品兵马俑,秦砖汉瓦楚歌行。
小篆隶书书同文,法家思想为正宗。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刺史制度1、秦朝监察制度源先秦,秦朝御史传诏令。
监察百官多进谏,“汉承秦制”有变更。
2、西汉武帝划分监察区,刺史巡查州慎迎。
郡国并存制1、汉景帝汉初郡国两并行,高祖分封图长兴。
王国割据后反叛,侯国收税隶属郡。
2、汉武帝王国势大胁帝君,武帝颁行“推恩令”;分割王国多列侯,归郡管辖权归君。
“附益之法”又颁行,诸侯收税禁迎宾。
禁止参政无权势,中央集权终又成。
三、察举制1、西汉中央集权秦汉兴,选官制度汉革新。
皇帝征召与察举,岁举人才重贤能。
杰出人才遭重用,武帝繁盛有原因。
2、东汉东汉察举重孝廉,选拔人才有变更。
乡举里选重声望,门第望族多公卿。
官僚集团多豪强,世家地主渐形成。
四、编户齐民1、制度汉朝强盛人丁盛,管理百姓举措新。
平民百姓入户籍,编户齐民有身份。
2、负担承担义务据资产,兵役徭役赋税征。
丁税更赋民沉重,田租较轻民贫困。
官府巧立附加税,男女服役多艰辛。
秦汉强盛国强盛,人民辛勤民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