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好)
数字电路课设彩灯循环控制电路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彩灯循环控制电路设计摘要本次电路设计利用555定时器、计数器等设计LED彩灯控制电路。
通过按键实现如下循环特性:当按键没有按下时8个彩灯交叉循环点亮:即在前四秒内第1、3、5、7盏灯依次点亮、后四秒内8、6、4、2盏灯依次点亮,而当按键按下一次后(按下两次等效于没有按下),实现8盏灯依次循环点亮(产生灯光追逐音乐、活跃气氛的效果),并设计成同步电路模式。
用555定时器设计的多谐振荡器来提供时序脉冲,其优点是在接通电源之后就可以产生一定频率和一定幅值矩形波的自激振荡器,而不需要再外加输入信号。
由于555定时器内部的比较器灵敏度较高,而且采用差分电路形式,这样就使多谐振荡器产生的振荡频率受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之后脉冲信号输入到计数器,同时将计数器输出端QC、QB、QA接到译码器的输入端,当译码器输出电平为低电平时,及其相连接的LED 会变亮。
LED采用共阳极连接,并串上500Ω的电阻。
电路由按键SPST_NC_SB控制,使彩灯进入到不同的循环模式。
电路图连接好后,经Multisim软件调试测试,电路可以实现设计要求,即实现从题中要求的交叉循环显示和音乐序列的循环显示。
整体电路采用同步电路模式,采用TTL集成电路,电压V cc均为5V。
运用了所学的555定时器、译码器、计数器及逻辑门电路等相应的电路器件,提高了对于数字电子技术这门专业基础课的认识及理解,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努力改正,提高了我自学、创新等能力,同时我们也掌握了相应设计电子电路的能力,有利于今后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555定时器计数器译码器彩灯循环控制目录引言01.课程设计目的22.课程设计要求23.电路组成框图44.元器件清单55.各功能块电路图55.1 脉冲信号发生器55.1.1 555定时器55.1.2 多谐振荡器85.2 顺序脉冲发生器105.3 彩灯循环系统156.仿真电路总图177.结果分析178.总结18参考书目19附录20引言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技术基础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大纲规定的实验任务。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直流稳压电源专业班级:生物科学试点(电信双学位)学生姓名:周莹学号:2005221107100076指导教师:赵柏树设计时间:2009.3.18直流稳压电源一:设计指标:技术要求:额定输出电压:12v,10-14v连续可调;额定输出电流1.5A;。
输出电阻不大于0.5 ;满载纹波峰峰值小于60mv;稳压系数Sv≤3×10-3;主要测量内容:最大输出电流,输出电阻,纹波峰峰值,稳压系数,电压调整率。
二:设计图与思路:1.主电路图:2.设计思路:三:单元电路设计原理分析:1:降压模块:由于输入电压为220V交流,而输出而定电压为10V,因此现将电压降压到20V,即采用变比为8:1,最大输出2A以上的变压器降压。
2:整流及斩波模块:由于输入电压为220V交流,而输出为恒流电流,这样我们可以利用整流桥,将降压后的电路整流为直流,再经过LM7812、LM7824和LM7815\LM7915输出+12、+24V和+15V\-15V的直流电,共恒流电路利用。
3.恒流电路原理基于模拟器件的模拟反馈压控方案。
该方案采用三极管或集成运放,组成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三级管或运放工作在深度负反馈状态下,具有良好的压控恒流特性。
典型的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
图2中,Re相当于取样电阻,输出RL上的电流通过Re在运放的输入端形成负反馈,由运放的虚短虚断,忽略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则可得到输出电流IL的表达式:图2 模拟反馈压控方案典型电路IL=Vi / Re此方案实质上是由模拟器件作为了控制器,调节速度快,系统的跟随性好,即动态性能优越。
根据这个原理设计了以下电路.该设计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组成达林顿电路构成电压跟随器。
利用晶体管平坦的输出特性即可得到恒流输出。
由于跟随器是一种深度的电压负反馈电路,因此电流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R3采用8Ω水泥电阻,使其温度影响减至较小。
由虚短和虚断原则可知,流过采样电阻R3的电流ⅠR为:ⅠR=Uo/R3负载电流只与固定参数有关,比较适合我们的设计。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报告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数字计步器院系:物理与电⽓信息⼯程学院专业:电⽓⼯程及其⾃动化组长:郭天朋学号: 20120604046 组员 1 :吕殿鹏学号: 20120604047 组员 2 :马奔腾学号: 20120604048 组员 3 :马冲学号: 20120601007 组员 4 :刘晓坦学号: 20121401045 指导教师:蔡⽂霞2014年6⽉25⽇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选题⽬的和意义:⼈们越来越注重⾃⼰的健康,跑步成为⼀种⽅便⽽⼜有效的锻炼⽅式。
但是如何知道⾃⼰跑了多少步,多远的路程?计步器可以帮助⼈们实时掌握锻炼情况。
它的主要功能是检测步数,通过步数和步幅可计算⾏⾛的路程。
步幅信息可通过⾏⾛固定的距离如20m来计算或是直接输⼊,⾼级的计步器还可以计算⼈体消耗的热量。
本课题的设计有深远意义,尤其是对那些⽼年⼈以及⼀些待复健康的病⼈来说是⼀个⾮常好的辅助医疗设备。
要实现检测步数⾸先要对⼈⾛路的姿态有⼀定了解。
⾏⾛时,脚、腿、腰部,⼿臂都在运动,它们的运动都会产⽣相应的加速度,并且会在某点有⼀个峰值。
从脚的加速度来检测步数是最准确的,但是考虑到携带的不⽅便以及实验室⽔银开关的诸多不便,我们⽤⼀个逻辑开关或者脉冲信号来来代替脚的每⼀次⾛步所引起的振动。
本课设主要是运⽤了逻辑元件74LS161的计数功能,把四个74LS161逻辑元件逐次相联起来,已达到⽤4个数码管显⽰4位有效数字的计步器,并且可以按照⼗进制向⾼位进位。
通过逻辑开关的功能控制整个计步器的计数与暂停。
第⼀个74LS161元件的CP接⼊逻辑开关,输出接⼊第⼆元件的脉冲信号接⼊⼝,依次将四个元件级联。
本设计数字计步器就是按照这个程序来达到进位计数的功能,和计数器的功能相似。
数字计步器在⽇常⽣活中主要运⽤在医疗健⾝等电⼦产品中,如数字跑步器、计步器等诸多相关电⼦设备。
该设计可以合理运⽤到⼤范围的产品设计中,提⾼现代电⼦产品⽔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有着很⼴⼤的发展前景和⽤途。
数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2. 课程设计方案论证 (2)3. 课程设计电路原理图 (5)4. 课程设计电路原理图的调试 (8)5.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8)6. 参考文献 (9)附录1原件清单 (9)《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二、设计任务与要求:1. 时钟显示功能,能够以十进制显示“时”、“分”。
其中时为24进制,分为60进制。
三、设计内容与步骤:1. 查阅相关资料;2. 完成设计方案;3. 芯片选定及各单元功能电路分析;4. 画出整体电路原理图(实验);5. 调试电路确认电路可行性后方可焊接电路;6. 完成设计报告。
四、设计计划与进度安排:1. 查阅相关资料;2. 完成设计方案及单元电路;3. 完成整体电路原理图(实验);4. 并完成设计报告。
五、设计材料与成果要求:1.完成整体电路设计;2. 提交设计报告。
六、设计考核要求:课程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由设计报告结合实验考核。
七、设计参考书目:《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方案论证一.振动器电路方案一:由集成电路定时器555与RC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作为时间标准信号源,如图①所示为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图①方案二:选用石英晶体构成振荡器电路,产生时间标准信号,如图②所示为石英晶体构成的振荡器电路。
图②方案三:由集成逻辑门与RC 组成的时钟源振荡器。
如图③所示为逻辑门与RC 构成的振动器。
图③本课程设计采用的是方案一,由555与RC 组成多谐振荡器。
二.分频器电路通常,数字钟的振荡器输出频率较高,为了得到1Hz 信号输入,需要对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
方案一:可选用14级二进制串行计数/分频器CD4060得到精确频率。
CD4060计数为14级2进制计数器,可以将32768Hz 的信号分频为2Hz 。
欲得到1Hz 信号,还需要加入分频电路。
方案二:利用计数器级联,选用74LS90,每片为1/10分频器,三片级联正好能够得到1Hz 信号脉冲。
西安邮电学院 数电课程设计34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书——多路彩灯学院名称:自动化学院学生姓名:马枭(06081170)专业名称:自动化班级:自动0805实习时间:2010年6月21日—2010年7月2日一、课程设计题目多路彩灯控制器二、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一个8路移存型彩灯控制器。
能演示三种花型,花型自拟,能体现移存规律。
三、总体方案的选择1、方案选择:实现多路彩灯控制器功能的方法有很多,但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则结合刚刚学过的数字电路与逻辑分析课程的内容来实现此系统。
由于彩灯路数相对较少,而且花型要求比较自由,因此我们主要采用移位寄存器去实现。
彩灯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多路彩灯按不同节拍循环显示各种花型。
亮和灭则分别由高低电平来控制,彩灯则用发光二极管来实现。
以我们要求的节拍按一定规律改变二极管的输入电平值,从而控制二极管的亮和灭,即可循环显示各种花型。
首先我们利用555震荡电路去实现一个有一定时间间隔的连续脉冲,然后再利用D触发器实现二分频并通过一个数选器去控制各个周期的节拍从而按预定规律来显示一定的花型。
其系统框图如下:2、器件选择:四、单元电路的设计1、震荡器由555震荡器给部分器件提供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连续脉冲。
2、分频电路将D触发器的Q非送给它的D端,从而让它变成二分频,再经过一个151数选器选择适当的时间将两个不同时间间隔的连续脉冲送个其他模块的电路,让彩灯产生不同的节拍,从而产生节拍快慢不同的花型。
3、花型控制器由两片74LS161级联通过反馈置入法实现模48,使48个输出的电平送给移存器的输入端去控制电路。
其中每8个实现一种花型,总共3种花型各2种节拍。
(1)74LS161的级联:74LS161功能表:CR LD CP CTP CTT 功能0 X X X X 异步清零1 0 上升X X 同步置入1 1 上升 1 1 计数1 1 X 1 0 保持1 1 X 0 1 保持因此,将第一片74LS 161的CO 端接给第二片74LS161的CTT端,即可实现两片161的级联。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郑州科技学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院(系)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3年月日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 (1)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23设计方案与论证 (3)3.1 (3)3.2 (4)4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5)5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与说1明) (5)6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5)7总结 (10)参考文献 (15)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8)附录2:元器件清单 (19)2一、总体概述1.1 设计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汽车已经广泛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而作为汽车电路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尾灯控制系统,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存在许多的局限性,还有待我们继续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所以设计一套更好更合理的汽车尾灯系统,对汽车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2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设计,我们应该做到:(1)更好的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中小型数字系统的方法,独立完成调试过程,增强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
(2)通过实践,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1.2 设计要求汽车尾灯的控制电路由三个按键组成,分别对应左转,右转和刹车。
汽车尾灯左右两侧各有三个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模拟),汽3车正常远行时指示灯全灭;右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左转弯时左侧三个指示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
1.3 设计特点(1)增加了新功能有应急显示,减速转弯显示,倒车显示。
(2)将转弯灯,刹车灯,倒车灯分开了,且根据不同的功能选用了不同颜色的LED灯。
这样不仅使电路更加简单,还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3)还特别增加了尾灯的自检功能,即尾灯不能正常工作会在仪表盘的对应灯上显示出来,及时提醒驾驶员去更换尾灯。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彩灯显示控制一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电子实验中心学号080103030094 学生姓名文博专业(班级)08电力2班设计题目彩灯显示控制一设计技术参●有10个LED,L1、L2……L10,显示方式为先奇数灯(L1开始)依次灭,再偶数灯灭,再由L1到L10依次灭,依次循环●显示间隔为0.5s●有启动和暂停功能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数设计要求●控制“指示灯L1-L10”●控制时钟频率以满足显示间隔要求●用拨码开关实现启动和暂停功能工作量●学会使用Max+PlusII软件和实验箱;●独立完成电路设计,编程下载、连接电路和调试;●参加答辩并书写任务书。
工作计划1.了解EDA的基本知识,学习使用软件Max+PlusII,下发任务书,开始电路设计;2.学习使用实验箱,继续电路设计;3.完成电路设计;4.编程下载、连接电路、调试和验收;5.答辩并书写任务书。
参考资料《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EDA课程设计指导书》.指导教师签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金海龙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年月日目录第1章设计说明 (1)1.1设计思路 (1)1.2模块介绍 (1)1.3真值表 (3)第2章原理图 (4)第3章波形仿真图 (5)第4章管脚锁定及硬件连接 (7)第5章总结 (8)参考文献 (8)第一章设计说明1.1设计思路按照设计要求分析得出,10个LED亮灭组合共有二十种状态,可用二十进制计数器来实现(00000—10011)的二十个状态。
由计数器的输出来做译码器的输入,此时可选用5—32线译码器来进一步与LED连接,当然还需要再经过各种门电路组合实现要求的亮灭组合。
各门电路的选择再列出真值表之后可以确定。
最后由拨码开关来实现启动和暂停的功能,时间间隔为0.5s,需要2Hz的脉冲信号。
本次电路可以近似的分为两个模块:二十进制计数器、彩灯控制器。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本报告是针对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一份总结和分析报告。
该课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数字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该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字逻辑门、布尔代数、编码器、解码器等。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等方式,我们深入了解了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组成小组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选择适合的数字逻辑门、如何进行仿真测试等。
通过团队的协作,我们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最终,我们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字时钟设计,并进行了实验和测试。
该设计包括时钟显示、闹铃和定时器等功能,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还提升了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颇丰。
综上所述,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掌握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技术之---万用表课程设计报告同组学生姓名(学号):寡人猪八戒任务分工::查阅资料设计电路并进行电脑仿真,焊接电路并参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负责撰写课程设计及实验总结的工作设计时间:2012年04月28日——2012 年05月04日指导教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含设计指标)1、设计目的(1)了解ICL7107芯片工作原理及应用。
(2)能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调试。
(3)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4)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5)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
(6)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2、设计要求(1)提出具体方案(2)给出所设计电路的原理图。
(3)进行电路仿真设计(4)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5)用分立元件和运放设计的万用表电路要求先用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正确后,在进行安装调试。
3、设计指标直流电压表:满量程+6V;直流电流表:满量程10mA;交流电压表:满量程6V,50HZ~1KHZ;交流电流表:满量程10mA;欧姆表:满量程分别为1KΩ,10KΩ,100KΩ三、方案论证及选择设计万用电表,总体来说有两种设计方案,来源于万用电表的指针式和数字式的两种类型。
指针式万用电表,需有表头,同时主要用HA17741,LM324N等芯片,借助集成运放实现万用电表。
但是考虑到表头的应用,还有本课题其他组同学采用这个方案,我们则采用了另一种方案,设计数字式万用电表。
主要运用ICL7107来实现,ICL7107是高性能、低功耗的三位半A/D转换器电路。
它包含七段译码器、显示驱动器、参考源和时钟系统,ICL7107可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
所以,用此芯片可以直接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在数据采集时,采用分开设计,直流电压测量电路,直流电流测量电路,欧姆表测量电路,交流电流、电流测量电路。
三、原理设计(或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ICL7107是高性能、低功耗的三位半A/D转换器电路。
它包含七段译码器、显示驱动器、参考源和时钟系统,ICL7107可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
ICL7107 是双积型的A/D 转换器,还集成了A/D 转换器的模拟部分电路,如缓冲器、积分器、电压比较器、正负电压参考源和模拟开关,以及数字电路部分如振荡源、计数器、锁存器、译码器、驱动器和控制逻辑电路等,使用时只需外接少量的电阻、电容元件和显示器件,就可以完成模拟到数字量的转换,从而满足设计要求。
以上是关于ICL7107芯片的部分介绍,也就是应用这种功能来实现本电路设计,31和30端口是信号采集端口,要实现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都需要另设计外接电路。
整体原理都是将电压,电流,电阻数值放映成电压输入,再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电压采集电路,主要用于电阻串联分压的原理;电流采集电路则通过电阻反映成电压,输入后通过数码管显示;电阻采集电路则通过一个恒流源产生装置,R1通过换挡分别接5k,50k,500k电阻实现恒流源产生1mA,0.1mA,0.01mA的电流,接外接未知电阻时,反映成电压值显示出来,实现1kΩ,10kΩ,100kΩ的电阻量程;同样地,交流电压,电流电路在此基础上接一桥式整流电路即可实现。
(2)单元电路设计电压采集电路电流采集电路电阻采集电路(3)总体电路图(4)元件列表芯片:ICL7107 1个滑动变阻器:10kΩ 1个数码管: 4 个100kΩ 1个电阻:220Ω 20个 5.1kΩ 1个电容: 0.1uf 1个47kΩ 1个 100kΩ 2个 0.02uf 1个100kΩ 1个 1MΩ 2个 0.22uf 1个1kΩ 3个 0.47uf 1个100pf 1个四、方案实现与测试(或调试)开始时通过调节35,36端的滑动变阻器,是输入为200mv时,示数显示为1999,即满量程为200mv;接通外部电压采集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w,使输入5V时,数码管显示500;同样地,输入6V时,数码管显示600,输入3V时,显示300,以此类推,这样就实现了直流电压表显示。
接通外部电流采集电路后,调节改变外部电流提供装置的数值,电流经过1K电阻,电阻两端电压经过31,30端口输入,通过数码管显示不同数值,对应关系为,输入1mA,显示100,;输入2mA,显示200,依次类推,输入0~10mA,数码管显示为0~1000.接通外部电阻采集电路后,电阻采集电路则通过一个恒流源产生装置,R1通过换挡分别接5k,50k,500k电阻实现恒流源产生1mA,0.1mA,0.01mA的电流,接外接未知电阻时,反映成电压值显示出来,可实现1kΩ,10kΩ,100kΩ的电阻量程。
电子技术之---简易电容测试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设计要求与目的:设计一个电容测试电路,能测试0.01uF----99uF范围内的电容值,且可以换档操作。
用两个数码管作为显示元件,测试时,测试电容接至测试端自动显示出被测电容值,且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
二、方案论证选择利用555构成单稳态触发器,电容C1充电,充电时间t1≈1.1*Rx*C1,第二个555构成多谐振荡电路,充电时间tph=0.7*(R1+R2)*C1,放电时间tpl=0.7*R2*C1,式中,Rx为换档电阻;C1为待测电容。
三、原理设计(或基本原理)1、系统组成框图2、电路原理:先按下J3,VCC 通过11nF和2kΩ向555的2脚输入下降沿的脉冲,3脚输出正比于C3,将或门封闭后因J3抖动出现的低电平脉冲不起作用,定时高电平的3脚的上升沿经C1、R1微分成上跳尖脉冲使74LS162复位,同时解除多谐555的复位,使其振荡并将CP脉冲送入74LS162去计数。
定时结束则多谐停振又回到复位状态,计数也结束,显示即为C3的容值。
四、方案实现与测试按照电路原理图插完电路后,依照芯片的各个管脚检查准确无误后,便开始对电路进行调试,把电源线与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相接,地线与直流稳压电源的接地端相接并调整直流稳压电源为+5v,看数码管是否显示正常。
测试时,测试电容接至测试端自动显示出被测电容值,且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
先按下J3,VCC通过11nF和2kΩ向555的2脚输入下降沿的脉冲,3脚输出正比于C3,将或门封闭后因J3抖动出现的低电平脉冲不起作用,定时高电平的3脚的上升沿经C1、R1微分成上跳尖脉冲使74LS162复位,同时解除多谐555的复位,使其振荡并将CP脉冲送入74LS162去计数。
定时结束则多谐停振又回到复位状态,计数也结束,显示即为C3的容值。
五、总结通过万用表电路和简易电容测试电路的设计与焊接,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了555电路和HA17741,LM324N、ICL7107 ,74LS系等系列芯片的功能和使用以及multisim这个软件在学习与使用。
检查电路的过程,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使我们更加理解了整个设计原理。
体会到了团队力量在强大,了解与认识到了各自的不足,明白了以后学习在方向,通过这三周的学习,让我们学习到了从许多地方学习不到的东西,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
个人总结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的功夫,三周的实训即将结束。
通过这三周的学习,又进一步加深了对电子工艺的了解与认识,巩固了焊接电路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焊接技术与电路的设计,加深对器件的认识与了解,通过三周的实训下来,真的使人受益匪浅。
第一周我们做的实验课题是万用表电路,刚拿到课题的时候我们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后来通过我们小组的讨论,各自分工才有了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向,一个人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一个人设计,理解电路,另一个人去焊电路,起初两天,我们各自都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电路原理不清,电路的排线与设计困难,元器件认识的生疏,焊接不精细等等,最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小组各个成员的齐心协力,终于把这个电路焊接出来了,而且焊接的还不错,看到我们通过一个星期以来的努力成果,小组成员每个人都很欣慰,我们从中获取到了许多知识,也获得了成功果实的喜悦。
第二周与第三周做的是一个课题,我们小组选择的是简易电容电路的测试。
这个电路相对于第一周我们焊接的电路来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过通过第一个电路的焊接,我们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工作方向,也有了一些经验,一些基础。
对于这个较有难度的电路,我们更加有了动力,刚开始的两天,主要是去图书馆借来一些有关的书籍,查阅一些有关这个电路的一些知识,我们三个人一起研究这个电路的原理,;利用的555多谐振荡器跟单稳态电路等等,虽然说之前我们学习过这些电路的原理,单感觉之前学过的东西印象非常浅,课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才行,通过这个电路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理论结合实践是多么的重要,后来通过老师指导,同学们之间的共同讨论,查阅书籍的参考,终于把这个电路的原理以及电路的设计方案搞懂,之后的任务就是利用multisim这个软件来做仿真测试,对于我本人来说,这个软件是我第一次接触,对于它的使用时非常的生疏的,于是跟老师与其他同学简单的学习了一下这个软件的运用,然后把我们的电路用这个软件做了一下仿真,没有问题,才开始着手去焊接电路,排线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通过我们小组人员的商量与合作,把这个困难解决掉了,电路的焊接总体来说是比较顺利的,因为电路的焊接过程也是三个人这个团队一起合作的,所有一些困难就迎刃而解了,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到第三周后期的阶段,电路的焊接与调试基本完成了,于是着手来总结一些资料,写一些实验报告等。
三周的时间想想过的可真够快的了,不过不要小看了这短短的20天时间,这段时间里真的学到了好多东西,学会了电子技术的一些实践的经验,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性,不仅仅要把理论知识学好,动手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段时间掌握了不少关于焊接技术的经验,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也大大的提高的我对电子技术的兴趣爱好,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人多力量大的原理,总体来说这三周的时间真的让自己受益匪浅,是我永远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