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待后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重整山河待后生
作者:黄世山 张挺
来源:《求学·高分作文版》2011年第04期
《四世同堂》,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中文原版分为3个部分,共100段,总计近80万字。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该小说曾两次被翻拍为同名电视剧,并由大陆新锐导演田沁鑫改编为同名话剧。
老舍的《四世同堂》不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出版的最好小说之一,也是在美国同一时期所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
在许多西方读者心目中,《四世同堂》的作者老舍比起任何其他的西方和欧洲小说家,似乎更能承接托尔斯泰、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辉煌的传统”。
——著名评论家康斐尔德
【经典再现】
惶惑
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在他的壮年,他亲眼看见八国联军怎样攻进北京城。后来,他看见了清朝的皇帝怎样退位,和持续不断的内战;一会儿九城的城门紧闭,枪声与炮声日夜不绝;一会儿城门开了,马路上又飞驰着得胜的军阀的高车大马。战争没有吓倒他,和平使他高兴。逢节他要过节,遇年他要祭祖,他是个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的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即使赶上兵荒马乱,他也自有办法:最值得说的是他的家里老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这样,即使炮弹在空中飞,兵在街上乱跑,他也会关上大门,再用装满石头的破缸顶上,便足以消灾避难。
为什么祁老太爷只预备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呢?这是因为在他的心理上,他总以为北平是天底下最可靠的大城,不管有什么灾难,到三个月必定灾消难满,而后诸事大吉。北平的灾难恰似一个人免不了有些头疼脑热,过几天自然会好了的。不信,你看吧,祁老太爷会屈指算计:直皖战争有几个月?直奉战争又有好久?啊!听我的,咱们北平的灾难过不去三个月! 龙源期刊网
七七抗战那一年,祁老太爷已经七十五岁。对家务,他早已不再操心。他现在的重要工作是浇浇院中的盆花,说说老年间的故事,给笼中的小黄鸟添食换水,和携着重孙子孙女极慢极慢的去逛大街和护国寺。可是,卢沟桥的炮声一响,他老人家便没法不稍微操点心了,谁叫他是四世同堂的老太爷呢。
【运用点拨】祁老人,还有四大妈等等一批可以归纳为老一辈。他们经历战乱,自以为圆滑世故,对老规矩老秩序奉若神明,并以老秩序对待自身,以求得生活上的和谐。但到了战乱时期,他们仍旧不知变通地贺寿,送葬,妄图用相同的法则维持,结果都以失败困顿告终。老一辈也许是惶惑的,但这些都是墨守者的工具思维,他们甚至连秩序的破坏都不知道原因。这种思维其实至今依旧存在,在当代,依旧能让人深思。
偷生
这时候,李四爷已立起来,轻轻地和白巡长谈话。白巡长已有四十多岁,脸上剃得光光的,看起来还很精神。他很会说话,遇到住户们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吓,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此,小羊圈一带的人们都怕他的利口,而敬重他的好心。
今天,白巡长可不十分精神。他深知自己的责任是怎样的重大——没有巡警就没有治安可言。虽然他只是小羊圈这一带的巡长,可是他总觉得整个的北平也多少是他的。他爱北平,更自傲能作北平城内的警官。可是,今天北平被日本人占据了;从此他就得给日本人维持治安了!论理说,北平既归了外国人,就根本没有什么治安可讲。但是,他还穿着那身制服,还是巡长!他不大明白自己是干什么呢!
“你看怎样呀?巡长!”李四爷问:“他们能不能乱杀人呢?”
“我简直不敢说什么,四大爷!”白巡长的语声很低。“我仿佛是教人家给扣在大缸里啦,看不见天地!”
“咱们的那么多的兵呢?都哪儿去啦?”
“都打仗来着!打不过人家呀!这年月,打仗不能专凭胆子大,身子棒啦!人家的枪炮厉害,有飞机坦克!咱们……”
“那么,北平城是丢铁了?”
“大队坦克车刚过去,你难道没听见?”
“铁啦?” 龙源期刊网
“铁啦!”
“怎么办呢?”李四爷把声音放得极低:“告诉你,巡长,我恨日本鬼子!”
巡长向四外打了一眼:“谁不恨他们!得了,说点正经的:四大爷,你待会儿到祁家、钱家去告诉一声,教他们把书什么的烧一烧。日本人恨念书的人!家里要是存着三民主义或是洋文书,就更了不得!我想这条胡同里也就是他们两家有书,你去一趟吧!我不好去——”巡长看了看自己的制服。
李四爷点头答应。白巡长无精打采的向葫芦腰里走去。
【运用点拨】白巡长,小崔,金三爷,小文夫妇,甚至钱默吟都属于这类范畴。他们比祁老人多了一份看待世间无常变化的心眼,多了一种分析的思维,但他们还是逃脱不了秩序带给他们的桎梏。义气为上,和为贵,凡事忍让,避重就轻,他们在受到侵略时,都在犹豫衡量,或是在生活的思索之间就无辜被害。偷生,或者能给反抗者一点锦上添花的帮助,但在雪中送炭的时候,他们却都沉默了。
责任
老三因心中烦闷,已上了床。瑞宣把他叫起来。极简单扼要的,瑞宣把王排长的事说给老三听。老三的黑豆子眼珠像夜间的猫似的,睁得极黑极大,而且发着带着威严的光。他的颧骨上红起两朵花。听完,他说了声:“我们非救他不可!”
瑞宣也很兴奋,可是还保持着安详,不愿因兴奋而鲁莽,因鲁莽而败事。慢条斯理的,他说:“我已经想了个办法,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老三慌手忙脚的登上裤子,下了床,倒仿佛马上他就可以把王排长背出城似的。“什么办法?大哥!”
……
“我不怕!”老三的牙咬得很紧,连脖子上的筋都挺了起来。
“我知道你不怕,”瑞宣要笑,而没有笑出来。“有勇无谋可办不了事!我们死,得死在晴天大日头底下,不能窝窝囊囊的送了命!我想去找李四大爷去。”
“李四大爷要是最近给人家领杠出殡,你们俩都身穿重孝,混出城去,大概不会受到检查!” 龙源期刊网
“大哥!你真有两下子!”瑞全跳了起来。
“老实点!别教大家听见!出了城,那就听王排长的了。他是军人,必能找到军队!”
“就这么办了,大哥!”
“你愿意?不后悔?”
“大哥你怎么啦?我自己要走的,能后悔吗?况且,别的事可以后悔,这种事——逃出去,不作亡国奴——还有什么可后悔的呢?”
瑞宣沉静了一会儿才说:“我是说,逃出去以后,不就是由地狱入了天堂,以后的困难还多的很呢。前些日子我留你,不准你走,也就是这个意思。五分钟的热气能使任何人登时成为英雄,真正的英雄却是无论受多么久,多么大的困苦,而仍旧毫无悔意或灰心的人!记着我这几句话,老三!记住了,在国旗下吃粪,也比在太阳旗下吃肉强!你要老不灰心丧气,老像今天晚上这个劲儿,我才放心!好,我找李四大爷去。”
【运用点拨】祁瑞全,或者加上祁瑞宣等都应该算是饱受饥荒的新生一代。前者热血青年,少受秩序思维束缚,很果敢地就跑去反抗了,不管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都值得大加称赞,这其实跟现代市民维护自身权益都是一样的,属于自然而然的反抗。祁瑞宣学识高,同时肩负着家庭的责任,他维持生存,思想启蒙,经济后勤,作为新生代的佼佼者,算是尽了三分之二的责任了,这也很值得我们当下一些比较激进的青年学习,在主权遭遇践踏面前,除了要有野蛮的体魄外,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突围
“四爷!”桐芳低声而亲热地叫。“我知道咱们的胡同里都怎么恨我们一家子人!可是我和高第并没过错。我们俩没出过坏主意,陷害别人!我和高第想把这点意思告诉给钱老太太,可是看她哭得死去活来的,实在没法子张嘴。得啦,我求求你吧,你老人家得便替我们说一声吧!”
四爷不敢相信她的话,也不敢不信。最初,他以为她俩是冠家派来的“侦探”。听桐芳说得那么恳切,他又觉得不应当过度的怀疑她们。他不好说什么,只不着边际的点了点头。
…… 龙源期刊网
李四爷有点不耐烦,很不客气的说:“你们二位要是没别的事,就请便吧!我还得——”
桐芳把话抢过来:“四爷,我和高第有一点小意思!”她把手中握了半天的一个小纸包——纸已被手心上的汗沤得皱起了纹——递过来:“你不必告诉钱家的婆媳,也不必告诉别人,你爱怎么用就怎么用,给死鬼买点纸烧也好,给……也好,都随你的便!这并不是谁教给我们这么作的,我们只表一表我们自己的心意;为这个,回头大概我们还得和家中打一架呢!
……
西院的棺材被抬了走。她(大赤包)的心中去了一块病。脸上的一层灰色的油慢慢变成暗红的,她像西太后似的坐在客室的最大的一张椅子上。像火药库忽然爆炸了似的,她喊了声:“高第!来!”
高第,虽然见惯了阵式,心中不由的颤了一下。把短鼻子上拧起一朵不怕风雨的小花,她慢慢的走过来。到了屋中,她没有抬头,问了声:“干吗?”她的声音很低很重,像有铁筋洋灰似的。
大赤包脸上的雀斑一粒粒的都发着光,像无数的小黑枪弹似的。“我问问你!那天,你跟那个臭娘们上西院干什么去了?说!”
桐芳,一来是激于义愤,二来是不甘心领受“臭娘们”的封号,三来是不愿教高第孤立无援,一步便窜到院中,提着最高的嗓音质问:“把话说明白点儿,谁是臭娘们呀?”
“心里没病不怕冷年糕!”大赤包把声音提得更高一点,企图着压倒桐芳的声势。“来吧!你敢进来,算你有胆子!”
桐芳的个子小,力气弱,讲动武,不是大赤包的对手。但是,她的勇气催动着她,像小鹞子并不怕老鹰那样,扑进了北屋。
【运用点拨】高第和尤桐芳的思想属于中生代与新生代之间,她们在钱家丧事中积极捐物,在冠家漩涡中努力生存,尤其是桐芳,在钱默吟的影响下,最后还完成了自己理想的升华。正所谓,前进一步,可以是最勇敢的战士;后退一步,则可能成为话里藏刀的恶俗之流。对于颇有心计的适者生63MATERIAL素材金库存者来说,有多泼辣就有多勇敢,有多机敏就有多悲哀,但他们起码多了份理想与自我。
【书里书外】
命中注定? 龙源期刊网
那天老舍被打得皮开肉绽之后,已经站不起来,有人怕他当场被打死,就把他拖到附近一个派出所。几个红卫兵听说他是“反革命”,马上又进屋你踢一脚,他踹几下。我知道消息已经是晚上了,到派出所把他扶回了家。
第二天,听说我离家不久,老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拿上一本《毛主席诗词》就出去了。走到院里,他见4岁的小孙女在那里玩,还把小孙女叫到面前,拉着孩子的小手说:“跟爷爷说再见。”老舍出门后,就一直往北走,走到太平湖(此湖今已不存,改建成地铁停车场)边,坐在那里读起了《毛主席诗词》。整整读了一天,天黑以后,他头朝下、脚朝上投进了那一汪平静的湖水。
一直找到第二天下午,才有人告诉我,太平湖有一个老头儿投水死了,好像是老舍。我找到湖边,见到他已被人捞上来,平放在地上。他嘴、鼻皆流着血,上身穿白衬衫,下身穿蓝裤子,脚上的黑色千层底鞋子,白色的袜子等都干干净净。可见那是他把头埋进水中之后,自己用双手硬性扒住湖崖石头淹死的。(节选自《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
【透视】祁天佑在《四世同堂》里正是死于投水自杀,老舍却把他的死写得凄美,写得历历在目,写得如见如闻,仿佛他的魂灵也在此刻死了一回。有人说,老舍就是《四世同堂》里所有人物的集合,有祁老人的圆熟温和,有天佑的老实沉默,有瑞宣的儒雅挣扎,有钱诗人的铮铮铁骨。可想而知,要不是撕心裂肺的痛苦和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他怎么舍得以这样惨烈的姿态告别深爱的北平,抑或说,这就是宿命?
【主题阅读】
1.每个人都要作抉择
中国人一百年来蒙受的耻辱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结了穴,耻辱到了顶点,民族危亡到了极致。军人、士大夫要作选择,引车灌浆者要做选择,小羊圈胡同每个人都要作抉择,并承担责任与结局。
小羊圈胡同是中国当时平民社会的缩影,他们的个性虽因各自出身及从业不同而相异,他们的共性却是一起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跳动。他们因选择各异,共同奔赴各自命运的终结。最黑暗无望的时期,年轻人选择愤而投军,汉奸选择更加铁杆,变节者选择加快速度,这个时代是但丁笔下的炼狱,每个人都必须选择立场,不容含糊。除了孩子、老人、疯子,但他们的不选择带来的同样也是毁灭。
2.在废墟上重建生和死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