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概况导游词
介绍丹东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介绍丹东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介绍丹东的导游词1 丹东的原生态景观保存完好,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
北有层峦叠障的青山为屏,南有蜿蜒舒缓的鸭绿江与烟波浩淼的黄海相接,万里长城东端起点邦山台、万里海疆的北部起点江海分界碑、弹痕累累的鸭绿江大桥、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江、山、湖、海、林、泉、河组合成无数奇丽的景观。
作为优秀旅游城市,丹东也是辽宁省的旅游热点城市,是辽宁省“金三角”旅游城市的重要端点城市。
丹东的旅游资源可以用五个字来表示,那就是“满朝江山绿”,我给您详细解读一下这五个字的内涵:满——这里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民俗风情浓郁,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里,您都可以领略到满族的风情。
朝——丹东直接与朝鲜半岛毗邻,无论是生活在丹东的朝鲜族人,还是对岸的朝鲜人,独特的朝鲜族风情随处可见。
也许您是首次来到丹东,许多店面上要有三种文字进行标识的,一是汉语,二是英语,三是韩语,丹东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城市。
江——就是鸭绿江,来到丹东,您不看鸭绿江就算白来。
无论是您漫步在鸭绿江边的景观路,还是乘船游览鸭绿江,您会领略到鸭绿江在丹东市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以鸭绿江为主轴的鸭绿江风景名胜区,在丹东段长达210公里,在这条丹东市的母亲河的沿岸地区,承载了丹东市发展的辉煌。
山——丹东位于山地丘陵起伏的辽东地区,长白山余脉在这里造就了众多的名山名水。
境内主要有:这里有鸭绿江、青山沟、凤凰山三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白石砬子、鸭绿江口滨海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天桥沟、大孤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凤凰山山城、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有被誉为”旷世佳境,万景奇山”的天华山森林公园,天然火山博物馆——黄椅山森林公园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单位”的大梨树村等,总之在1.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1500平方公里的各类风景名胜,占国土面积的10%,这个比例是全省最高的,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丹东概况导游词

丹东概况导游词丹东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到丹东的游客的人数有增无减。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准备的丹东概况导游词,欢迎参考!丹东概况导游词内容1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鸭绿江畔,黄海岸边,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行政区划面积1.52万平方公里,现有汉、满、蒙、回、朝鲜等36个民族,总人口243万。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下辖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及振兴、元宝、振安三个城区和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20xx年,被列入辽宁沿海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
!丹东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
铁路交通距平壤220公里,距首尔420公里,是贯穿整个东北亚铁路大动脉上的重要枢纽。
公路交通距省会沈阳220公里,距大连252公里,与这两座北方中心城市构成鼎足之势。
丹东港距韩国仁川港仅245海里,是连接韩国、日本十分便利的海上通道。
丹东已初步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运输网。
在辽宁加快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中,丹东作为辽宁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格局中重要一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丹东新区开发与建设将使丹东由江城成为港城,为国内外客商投资丹东提供了一个新的更高品位的理想空间。
丹东依山、临江、面海,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素有北国江南之美誉,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地方,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境内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景观齐全且各有特色,拥有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24处,是全国市民最满意城市20强之一,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辽宁省园林城市。
丹东海岸线长126公里,滩涂面积328平方公里,具有发展港口、造船、旅游、发电和水产养殖业等产业的良好条件。
丹东市概述导游词

丹东市概述导游词丹东市是全国各地出色旅游胜地,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趋势,到丹东市的游人的总数与日俱增。
下边是我为大伙儿提前准备的丹东市概述导游词,热烈欢迎参照!丹东市概述导游词范文1丹东市坐落于辽宁东南部地区的鸭绿江畔,江海岸上,与北朝鲜民主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接壤,行政区域划分总面积1.52万公顷,目前汉、满、蒙、回、北朝鲜等36个中华民族,人口总数243万。
1988年,经国务院办公厅准许变成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大城市。
所辖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及转型发展、金币、振安三个市区和一个国家级别边境线经济发展协作区。
20xx 年,被纳入辽宁省沿海地区“五点一线”关键发展趋势地区。
!丹东市位于东亚的中心地段,是东亚经济带、环勃海经济带关键交汇处,是联接朝鲜韩国与我国及次大陆的关键路运安全通道,是我国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始点和我国千万里海疆的最最北端起始点,具备沿海地区、临江、大通道的与众不同优点。
高速铁路距汉城220千米,距韩国首尔420千米,是围绕全部东亚铁路线主动脉上的关键核心区。
道路交通距省会城市沈阳市220千米,距大连市252千米,与这二座北方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组成鼎足之势。
丹东港距韩仁川港仅245海中,是联接韩、日本十分便捷的水上安全通道。
丹东市已基本产生陆、海、空立体式交通出行运输网。
在辽宁省加速执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中,丹东市做为辽宁省“五点一线”扩大开放布局中关键一极,遭遇着史无前例的发展趋势机会,丹东新区开发设计与基本建设将使丹东市由“浦东”变成“港城”,为世界各国客户项目投资丹东市给予了一个新的更高品质的理想化室内空间。
丹东市伴山、沿江、面海,风景唯美,风景秀丽,夏无炎热,冬无寒冷,年平均温度9℃,有着“北国江南”之美名,是东北三省最溫暖潮湿的地区,也是最合适人们定居的大城市之一。
地区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风光齐备且风格迥异,有着我国、省部级之上度假旅游景区、保护区和湿地公园24处,是全国各地“群众最令人满意大城市”20强之一,是全国各地出色旅游胜地,是辽宁卫生城市。
导游词丹东300字

导游词丹东300字丹东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到丹东的游客的人数有增无减。
下面是小雅WTT为大家准备的丹东导游词,欢迎参考!丹东导游词1丹东市临江沿海,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北有层峦叠障的青山为屏,南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与黄海相接,1000多条河流,50多座水库组成的水网交织在高山、丘陵和平原之间;多变的地形,丰富的动植物、火山群、瀑布群、温泉区、江海岛屿等构成了无数奇异的景观。
丹东历史悠久,远在1.8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
丹东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一座城市,甲午海战就发生在大东港附近黄海海面;丹东是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丹东有满目的青山,不必说有“辽东第一名山”之誉的凤城凤凰山,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港大孤山,单是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就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近20座;丹东有满目的绿水,举世闻名的鸭绿江紧贴市区穿过。
公元前六世纪,这里属周朝统辖。
西汉时期在此设西安平县(今媛河上尖村古城址)和武茨县(今凤城市刘家堡城址),而后历朝历代都在这里建制。
安东由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安东都护府而得名。
1876年,清政府设立安东县。
1882年,清政府与朝鲜订立《中江通商章程》,在安东开辟市场与朝鲜直接通商。
1920xx年,清政府宣布安东为贸易港。
开港后,民族工商业兴起,中外商贾云集,内外贸易兴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安东成为东北部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东北三大贸易口岸之一。
1937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安东市,先后成为安东省和辽东省省会所在地。
1954年6月起为辽宁省省辖市。
1965年,国务院决定将安东市更名为丹东市,其含意“红色东方之城”。
丹东市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土地资源包括粮食种植、园地、林地、牧草和水哉在内的土地综合利用率达92.2%;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烟草等经济作物,柞蚕、草莓、板栗等林果业,以及土特产品等,品种和产量都十分可观。
辽宁丹东导游词(四篇)

辽宁丹东导游词丹东市临江沿海,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北有层峦叠障的青山为屏,南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与黄海相接,____多条河流,____多座水库组成的水网交织在高山、丘陵和平原之间;多变的地形,丰富的动植物、火山群、瀑布群、温泉区、江海岛屿等构成了无数奇异的景观。
丹东历史悠久,远在____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
丹东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一座城市,甲午海战就发生在大东港附近黄海海面;丹东是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丹东有满目的青山,不必说有“辽东第一名山”之誉的凤城凤凰山,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港大孤山,单是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就有海拔____米以上的山峰近____座;丹东有满目的绿水,举世闻名的鸭绿江紧贴市区穿过。
公元前六世纪,这里属周朝统辖。
西汉时期在此设西安平县(今媛河上尖村古城址)和武茨县(今凤城市刘家堡城址),而后历朝历代都在这里建制。
安东由唐总章元年(公元____年)设置安东都护府而得名。
____年,清政府设立安东县。
____年,清政府与朝鲜订立《中江通商章程》,在安东开辟市场与朝鲜直接通商。
____年,清政府宣布安东为贸易港。
开港后,民族工商业兴起,中外商贾云集,内外贸易兴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安东成为东北部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东北三大贸易口岸之一。
____年____月____日正式成立安东市,先后成为安东省和辽东省省会所在地。
____年____月起为辽宁省省辖市。
____年,____决定将安东市更名为丹东市,其含意“红色东方之城”。
丹东市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土地资源包括粮食种植、园地、林地、牧草和水哉在内的土地综合利用率达____%;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烟草等经济作物,柞蚕、草莓、板栗等林果业,以及土特产品等,品种和产量都十分可观。
丹东市是辽宁省重要林业基地之一,全境森林覆盖率达____%,木材蓄积量____万立米,居辽宁省首位,是辽宁东南部的天然屏障,丹东市的野生植物种类众多,分布很广,是国际市场的畅销商品。
丹东概况的导游词(2篇)

丹东概况的导游词鸭绿江断桥是丹东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它紧挨着鸭绿江大桥(中朝友谊桥),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
走上大桥,看着桥体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被炸弹撕毁的桥梁钢架,能感受到枪炮声与战机划破长空的声响仿佛就在耳边。
站在桥上还可饱览中朝两岸风光。
丹东鸭绿江断为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的第一桥,19____年____月动工,19____年____月竣工,为当时殖民机构日本驻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长____米,宽____米,十二孔,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以四号墩为轴,可旋转90°,便于过往船只航行,____年____月当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实行殖民统治的日本人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即今时中朝友谊桥,遂将第一桥,改为公路桥,____年____月至____年____月被美军炸断)。
第一桥为废桥,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习惯称为“断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____年____月动工修整,辟为旅游景点,命名为“鸭绿江端桥”,桥身漆为浅蓝色,意在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祈盼和维护世界和平。
丹东概况的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丹东市。
我是今天为大家服务的导游,将为您介绍丹东的概况。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座充满历史和魅力的城市吧!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中国唯一的滨临朝鲜的口岸城市,同时也是辽东半岛的核心区域。
丹东三面环海,西临长白山脉,是一座集山、海、城市于一体的宜居之地。
首先,让我们来到丹东的标志性建筑——丹东港。
丹东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丹东的经济命脉。
这里集聚了大量的工业和商业资源,是中国与朝鲜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
港口的繁忙和活力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的蓬勃景象。
接下来,我们来到丹东的文化中心——丹东市人民广场。
广场占地面积广阔,是丹东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
广场上有高耸的电视塔、巍峨的丹东市政府大楼以及各种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
四年级上册丹东导游词

四年级上册丹东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__,今天由我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在这段期间有什么事情,请不要客气的对我说出来,我会竭尽全力为您解决。
丹东市,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辽宁省的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大陆海岸线长120km,沿海有30多个岛礁。
总面积为14910平方km,市区面积为832平方km。
“七山一水三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丹东地理特点。
丹东总人口240万,现辖三区二市一县(即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东港,凤城,宽甸),城市人口81万人。
少数民族20个,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占全市人口的32%。
丹东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两国中间仅相隔一条江,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鸭绿江,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从这里雄赳赳气昂昂、义无反顾的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的。
丹东,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是中国也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
丹东市因为距离黄海较近,受其影响,气候宜我,可谓冬暖夏凉。
东北的冬天比较寒冷,可丹东寒冬期仅有182天,历史最低气温只有零下18度。
夏季炎热期也仅有50天,平均高于25度的炎热期也只有20多天。
因为气温比较适宜,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板粟、草莓、柞蚕、柱参、对虾,海产品品种相当丰富。
丹东市辖区内共有29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4%之多。
主要是以满、蒙、回、朝鲜族居多。
早在300多年前,满族八旗兵勇就驻扎在凤凰城和通远堡一带,后来在康熙年间,大批八旗兵勇携家眷入关,同时调蒙古族人进关驻边垦荒,一改少数民族游牧移居的生活习惯,从此居下来,丹东现有凤凰城市和宽甸县两个县是满族自治区。
丹东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点八个,分别是凤凰山风景区、青山沟风景区、天桥沟风景区、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水丰湖景区、河口景区、太平湾景区。
介绍丹东导游词

介绍丹东导游词丹东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辽宁省的一个地级市。
丹东被誉为“东北第二大城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丹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一处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
主要旅游景点:1. 鸭绿江风景区: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风景区位于江畔,是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
风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鸭绿江断桥、虎山、中朝友谊桥等,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两国之间的不同文化和政治氛围。
2. 凤凰山:凤凰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也是辽宁省的最高峰。
风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飞天瀑布、凤凰洞等,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自然风光的美景。
3. 黄海公园:黄海公园是丹东市最大的公园之一,位于市区中心。
公园占地面积较大,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金日成广场、列宁像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城市的文化氛围。
4. 振安区:振安区是丹东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市区北部。
振安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振安古城、烽火台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主要美食:1. 海鲜:丹东位于黄海之滨,海鲜资源十分丰富。
游客在丹东可以品尝到各种新鲜的海鲜,如黄海虾、黄海蟹等。
2. 东北菜:东北菜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丹东的东北菜较为正宗。
游客在丹东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东北菜,如红烧肉、酸菜炖肉等。
3. 丹东鸭绿江鸭蛋:鸭绿江鸭蛋是丹东市的一种著名特产,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游客在丹东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鸭绿江鸭蛋。
丹东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人文魅力的城市,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两国之间的不同文化和政治氛围,也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海鲜和东北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东概况导游词丹东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到丹东的游客的人数有增无减。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丹东概况导游词,欢迎参考!丹东概况导游词范文1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鸭绿江畔,黄海岸边,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行政区划面积万平方公里,现有汉、满、蒙、回、朝鲜等36个民族,总人口243万。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下辖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及振兴、元宝、振安三个城区和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20xx年,被列入辽宁沿海“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
!丹东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
铁路交通距平壤220公里,距首尔420公里,是贯穿整个东北亚铁路大动脉上的重要枢纽。
公路交通距省会沈阳220公里,距大连252公里,与这两座北方中心城市构成鼎足之势。
丹东港距韩国仁川港仅245海里,是连接韩国、日本十分便利的海上通道。
丹东已初步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运输。
在辽宁加快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中,丹东作为辽宁“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格局中重要一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丹东新区开发与建设将使丹东由“江城”成为“港城”,为国内外客商投资丹东提供了一个新的更高品位的理想空间。
丹东依山、临江、面海,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素有“北国江南”之美誉,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地方,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境内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景观齐全且各有特色,拥有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24处,是全国“市民最满意城市”20强之一,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辽宁省园林城市。
丹东海岸线长126公里,滩涂面积328平方公里,具有发展港口、造船、旅游、发电和水产养殖业等产业的良好条件。
丹东地热丰富,现有地热天然露点17处,是东北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
丹东概况导游词范文2丹东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
全市行政区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其中市区面积563平方公里,人口万。
辖三县(市)三区和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丹东是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城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丹东是一个以轻纺、电子、旅游、港口为主要特色的沿海开放城市,是最大的边境城市。
全市总面积1491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3平方公里。
辖两市(县级市)一县三区,即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兴区、元宝区和振安区。
全市总人口为240万,其中城市人口万。
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回、朝鲜族等29个少数民族。
其中满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32%。
丹东的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丹东在唐尧时,归属看州领域,虞舜时属营州管辖,战国时是燕国的东部边疆要塞。
秦朝时,丹东属辽东郡,一直延续到汉、三国、西晋。
东晋十六国时期,丹东是前燕,前秦、后燕的势力范围,除东部地区曾被高句丽割剧外,仍属辽东郡管治,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20xx年),丹东地区全部被高句丽割剧。
唐总章元年(公元620xx年),收复辽东,设置安东都护府,丹东地区属安东都护府,唐开元八年(公元720xx年),革末革曷(mohe)族所建立的渤海国,曾以今丹东市区一半为鸭绿府。
辽代,丹东为熟女真辖地。
在今丹东所辖的东港、凤城境内分别置寅州和开州,并在今丹东市郊的九连城设来远城。
金代,丹东属婆速府路。
元朝,丹东属婆速府,后改巡检司,西部兼有盖州建安县地域。
明朝,丹东地区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建汤站堡,次年建锘城。
明万历四十六年,在有名的“尔浒”之战之后,后金乘胜攻取辽宁各地,从此丹东属后金势力范围。
后金为加强边境统治,将沿江居民全部内迁,以今东港市十字街以西为禁区。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政府宣布“东边地带全部开禁”。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设凤凰厅和安东县,次年设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统辖全境。
1876年安东设县治以后,随着鸭绿江水运的开发,最先在今市区的沙河镇一带形成人口比较集中的城镇。
安奉(丹沈)铁路建成后,由于开埠通商,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形成带状格局。
1937年,伪满洲国始设安东市。
当时,安东市与安东县(今东港市)并存,同属安东省管辖,为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统治辽东的中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丹东先后经历了两次解放。
1945年9月丹东首次解放,成立安东市民主政府,隶属安东省,丹东是省民主政府所在地。
1946年10月后,安东省大部分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占领。
1947年6月丹东市第二次解放,安东省和安东市民主政府迁回丹东。
1949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对东北各省重新划分,撤销安东省建制,其所辖地区与原辽宁省合并,成立辽东省,省会为安东市。
1954年,辽西、辽东两省合并成立辽宁省,安东为省辖市。
1959年,安东、凤城、岫岩、宽甸四县为安东市所辖,1966年增辖庄河、桓仁两县,1969年划出。
1965年安东市改称丹东市,取“红色东方之城”之意。
丹东属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
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平原谷地占%,水域占%,其它占%。
称为“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其中宽甸和风城北部,属宽桓山地,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千米以上高峰有14座。
凤城中部,南部以及东港北部,称岫凤丘陵,平均海拔300500米。
市区和东港中部、南部称东沟平原,海拔分别在20米以上,低处在2米以下。
丹东市水系发达,河流众多。
全市5公里以上或积水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00多条。
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水源有鸭绿江、浑江、瑷河等,丹东是我国大陆海岸线北端的起点。
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抵东港市海洋红镇西端,全长93公里。
丹东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冬半年盛行北风,气候干冷,夏半年盛行南风,气候暖湿,是我国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区,全市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间)降水2/3集中于夏季。
全地区年平均气温南部在89℃,北部在67℃,高温区在东港市西部;低温区在宽甸县北部。
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严寒期,一般在60天左右,日平均气温高于的炎热期一般约20天。
与辽宁大部地区相比四季分明,冬夏较短,春秋过渡季节较长。
冬季开始较晚,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夏季短而凉爽。
丹东自然丰富,全境森林覆盖率61%,木材蓄积量3500万立方米,是辽宁省东南部的天然屏障。
丹东的矿藏已发现有56种,有25种矿产已探明储量,开发利用的矿产有31种。
1982年被国家列为全国59个重点成矿区之一。
其中硼、金、红柱石、铅锌、大理石等具有一定储量。
已发现硼矿57处,探明储量3亿多吨,占全国固体硼矿储量的94%; 饷矿远景储量6亿吨,有较好的开采前景;著名的丹东绿大理石,被东南亚客商誉为“理石之冠”。
全市水总量亿立方米,取水量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水的总硬度、PH值、生物原生质和透明度都优于国际标准,人均占有水量3968立方米,是辽宁省人均水平的4倍,高于全国人均水平,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丹东概况导游词范文3地理位置丹东地处东北部边陲,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东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隔江相望,东北隔浑江与吉林省的集安市和本溪市的桓仁县毗邻,西界鞍山的岫岩县,西南与庄河市接壤。
丹东是大陆海岸线的北端起点(最南端的终点是北仑河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和最大的边境城市,城市依江傍海而建,不仅能够感受海潮的魅力,而且还能感受到徐徐的江风。
既有“国门名城”之称,又有“最美的边境城市”之美誉。
她有五美:一是区位美。
丹东位于北纬40度,与伟大首都在同一条维度线上,也就是在北京的正东方向上。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丹东要比北京最早感受到太阳的光芒,谓之红色东方之城当之无愧。
丹东是国内唯一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三沿”边境城市,不仅拥有万里海疆线上的第一港,而且还拥有海陆交通之便,发达的立体交通络通向国内外。
在全市120千米长海岸线附近,拥有大鹿岛、獐岛等众多的岛屿,有如璀璨的星星散落在北黄海上。
作为是“五点一线”战略的第一点,连接五点的快速公路将使得丹东与辽宁省其他的沿海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与国内的其他边境城市相比,这里是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与朝鲜半岛有306公里的边境线,是连接朝鲜半岛与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
无论是通往朝鲜的陆路交通,还是通往韩国的水上交通,有通向世界的交通便利。
国内拥有通往大连、沈阳、通化等方向的铁路及高速公路,联系省内外的交通络四通八达,方便快捷。
这里既没有那种区位闭塞造成的“盆地意识”、“边陲意识”,也没有那种边境地区的“海角意识”,有的只是得天独厚的区域自豪感。
人口民族二是风情美。
与其他边境地区的民族构成相比,丹东也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
在其所辖的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和元宝、振兴、振安三个区中的240万人口中,城市人口70万。
拥有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28个民族,民族数量占56个民族的一半。
在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最多,占全市人口的32%,是全国最大的满族聚居区,这里是满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满族是近代影响最重要的一个少数民族。
不仅在近代史上有着浓重的一笔,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满族的民俗风情已渗透到这里的日常生活中。
在舞台上您会看到“东陲边鼓”的激扬,在日常生活中您会体验到民族风情的粗犷豪放与细腻温柔。
与其他边境城市相比,这种粗犷豪放与细腻温柔的多重风情是不多见的。
丹东简史三是历史美。
早在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了。
“前阳人”洞穴遗址、后洼遗址中,再现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古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这里曾是幽燕之地,燕秦的铜戈铜剑书写了那个时代疆域的纷争。
燕秦之后,这里隶属辽东郡。
西汉时期设置的武茨县和西安平县,是丹东地域上最早矗立起的城池,也是东北地区最早设置的县级行政单位之一。
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收夏被割据的辽东,在这里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安东市市名即源于此)。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设凤凰厅和安东县,次年设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统辖全境。
1920xx年安东开埠,开始成为辽东地区最早的政治、经济中心。
1937年12月1日安东市正式成立。
1965年,国务院决定改安东市为丹东市,含义是“红色东方之城”。
在其历史的演化进程中,这里既是重要的海防前线,又是重要的战场。
近代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到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都在这里留下了战争的印记。
这些战争的历史承载了中华近代史上最厚重的部分,哪一页都有离不开丹东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