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习题

合集下载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含答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含答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奉献,"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歌颂的高僧是( )A.弘法大师 B.鉴真 C.玄奘 D.阿陪仲麻吕【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信息,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中日关系密切,友好往来频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高僧鉴真,他六次东渡日本,最终成功,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样式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B项符合题意;弘法大师不符合"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容,A项不符合题意;玄奘是西行天竺的高僧,C项不符合题意;阿倍仲麻吕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开元年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D项不符合题意;应选B。

2.以下图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现在最古老的的石拱桥之一,其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A.宋应星 B.春 C.徐霞客 D.徐光启【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容是州桥,结合所学可知,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B项符合题意;宋应星的成就是"天工开物",A项不符合题意;徐霞客是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C项不符合题意;徐光启是明朝的科学家,不是建筑师,D项不符合题意;应选B。

3.*历史兴趣小组进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一些资料。

以下这一组图片资料表达的主题是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C.唐朝经济的繁荣D.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丝绸之路上的商路,玄奘,鉴真,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密切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训练: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解析版)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训练: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解析版)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训练: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选择题1. 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A. 天竺B. 波斯C. 新罗D. 日本2.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游遍大江南北,其游记向西方展示了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明,这位旅行家是()A. 哥伦布B. 马可·波罗C. 张骞D. 徐霞客3.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全体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B.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C. 亚历山大东侵的足迹远达印度河流域D. 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4.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讲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

”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A. 古代埃及B. 古代希腊C. 古代罗马D. 古代阿拉伯5.《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

马可·波罗在下列哪一朝代来到中国( )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6.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

”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 AB. BC. CD. D7.世界各个地区之间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

下列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 )A. 亚历山大东征B. 马可.波罗来华C. 罗马帝国的扩张D. 希波战争8.在古代文明传播与融合中,架起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是()A. 苏美尔人B. 雅利安人C. 日耳曼人D. 阿拉伯人9.他们给中国带来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七十九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七十九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七十九第1题【单选题】某同学拟写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流”的历史小论文。

下列事例不应入选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B、玄奘西行C、遣唐使到来D、鉴真东渡【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

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呈现出主动开放的外交格局。

下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历史事件是( )①文成公主入藏②鉴真东渡日本③玄奘西行天竺④郑和下西洋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古代高僧中,堪称“旅行家”“佛经翻译家”的是( )A、鉴真B、玄奘C、一行D、马可波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可见,唐朝实行怎样的政策?( )A、开放的对外政策B、开明的民族政策C、封闭的对外政策D、敌对的民族政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是2006“中印友好年”的重要内容。

从2006年7月20日到11月26日,两名“新唐僧”历时4个月,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了西行取经之路。

你知道这两位“新唐僧”“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吗( )A、中国广州﹣尼泊尔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C、中国新疆﹣巴基斯坦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A、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B、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D、毕昇──编著《本草纲目》【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唐朝鉴真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最终在天竺求取真经。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练习【含答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练习【含答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
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一、图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有什么相同的作用?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
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它在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一体现了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
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一种怎样的态度?此外,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体现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根据以上材料中的话是谁说的?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
材料一体现了这位皇帝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中以人为鉴中的人指谁?
材料三中说明这位皇帝认识到了什么重要问题?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放促进发展,封闭导致落后。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练习九十六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练习九十六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练习九十六第1题【单选题】来中国唐朝留学,曾经在扬州为官的崔致远来自于( )A、新罗B、日本C、意大利D、印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吐蕃的关系D、唐朝和靺鞨的关系【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是2006“中印友好年”的重要内容。

从2006年7月20日到11月26日,两名“新唐僧”历时4个月,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了西行取经之路。

你知道这两位“新唐僧”“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吗( )A、中国广州﹣尼泊尔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C、中国新疆﹣巴基斯坦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它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的。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统治者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纪》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

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A、唐朝的经济繁荣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C、抗击外来侵略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答案】:。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习题精选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习题精选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发明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人们称之为“阿拉伯数字”的是()
A.阿拉伯人
B.波斯人
C.印度人
D.希腊人
二、填空题
1271年,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_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得到元世祖的赏识。

归国后,他将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口述成《__________________》一书,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三、填图题
看一看《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写出途经我国的主要商业城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
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
答案:
一、选择题
C
二、填空题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
三、填图题
A.疏勒(喀什) B.敦煌 C.大都 D.杭州 E.广州四、问答题
①保留和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②把中国、印度文化传到西方。

③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及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

初三历史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试题

初三历史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试题

初三历史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试题1.古代世界,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桥梁,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是()A.希腊人B.阿拉伯人C.中国航海家D.意大利传教士【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重要贡献等知识点的理解。

结合所学分析,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文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的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对阿拉伯数字进行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2.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的是()A.古代印度人B.古代埃及人C.古代阿拉伯人D.中国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人。

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的是古代印度人,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所以答案选A。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古代文明的冲撞与文化成就·文明的冲撞与交融·阿拉伯数字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条大路通罗马。

”材料二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瑁,玳瑁,始乃一通。

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指出:“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蛮族破坏,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

对野蛮的征服者民族说来,正如以上所指出的,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时期的什么现象?(4分)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大秦”在世界史上指哪个国家?(2分)材料二记载大秦王安敦派使者到中国具体是在哪一年?(2分)(3)材料三能说明什么?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并举例。

第五课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第五课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梁思成:梁启超之 长子,建筑大师, 著名学者,是解放 后致力于保护古建 筑的旗帜性人物。
“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 出发,我恨不得炸 沉日本!但建筑绝 不是某一民族的, 而是全人类文明的 结晶!像奈良的唐 昭提寺,是全世界 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之一,一旦炸毁, 是无法补救的!”
一个国家的历史 文明,最好的栖身之 地就在博物馆,但在 伊拉克,博物馆是这 个国家最深的痛。
• 在新加坡,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新加坡人高度文明的行动表现。 • 自觉排队:只要有2个人要办事或购物,新加坡人一定会静悄悄 的排在你后面,而不是与 你并排挤到柜台前面。 • 公共场合决不会大声喧哗 • 扔废纸垃圾:无论在哪里,垃圾一定是要扔在垃圾箱里的,如果 在外面或在车里,一时没有看到垃圾箱,他们也会将垃圾暂时放 在自己的包里,等到有垃圾箱的时候再扔到垃圾箱里,甚至包括 自己吐痰的纸巾; • 在公共交通上给老人和婴幼儿让座: • 不小心踩到人、走路擦撞到别人,无论谁对谁错,你一定首先听 到对方讲对不起。 • 新加坡的婴幼儿绝没有随地大小便的事情,小孩子都是用纸尿裤, 在很多商场里还设有给婴儿换尿裤的房间; • 甚至连打喷嚏,打完后紧接着一声对不起,因为自己打喷嚏可能 妨碍了周围的人; • 至于过马路一定看红绿灯、行人走斑马线一定是车让人、街上看 不到打架、斗嘴骂人的情况、甚至连赤膊光膀子的都不会有。
新加坡文明
新加坡的文明和日本人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 借鉴之处?(讨论)
答:各国、各地文化都有其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尊 重、珍惜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要虚心学习其他 文化的优点、长处。
为什么在日本和中国出现了“相同”的寺庙?
日本唐昭提寺金堂
公元770年建成,日本国 宝。中国唐代高僧鉴真亲 手兴建,传承了中国盛唐 建筑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习题
1.历经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是()A.张骞B.玄奘
C.鉴真D.戚继光
2.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
C.遣唐使来中国学习D.郑和下西洋
3.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那烂陀寺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D.麦加大清真寺
4.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鉴真B.玄奘
C.阿倍仲麻侣D.一行
5.“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

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A.天竺B.新罗
C.日本D.波斯
6.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史实()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
C.郑合下西洋D.玄奘西游
7.唐朝时我国对外友好往来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唐朝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唐朝经济文化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大
D.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8.现在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9.下列内容,属于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
①都是唐朝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10.下列有关唐朝对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日本未派遣唐使团与唐朝进行交流②鉴真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
③玄奘与徒弟相伴西行天竺④唐都长安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会
A.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成。

材料二:唐朝时期,中外交往非常频繁,这一时期促进中外交流的有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僧侣。

促进中外交往的唐朝著名僧人有鉴真、玄奘等。

(1)玄奘在中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是什么?留下的不朽著作是什么?
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天竺,促进了中国与古印度的交流。

《大唐西域记》。

(2)鉴真“舍己为人传道艺”是向什么地方传播了哪些知识?
向日本传播了佛教、建筑、绘画、医药等知识。

(3)根据对他们事迹的了解,谈谈成功者应具备的素质。

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定的信念等
12.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反映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两位人物为唐朝作出的共同的贡献是什么?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此路大约在我国哪一朝代开辟的?
经过此段路程可能遇到怎样的恶劣气候?
(3)试举出唐朝如何与A地区发展关系的事例,并说明意义。

(4)请你为这幅地图取一个合适的标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