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掌握下册三单元的相关知识,包括拼音、字形、词语的理解和使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古诗词》、《诗歌欣赏》、《请不要逼我学习》、《读图签名》、《信息采集》、《字形认知》、《猜猜拼音》等。
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教具、图片、PPT等。
2.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等。
二、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放映一幅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引导学生猜测图片所描述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话和想象,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初步的猜想。
2.学习新课(20分钟)教师播放古诗词的音频,让学生跟随音频朗读,并对全班进行大声朗读练习,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后教师分组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诗词欣赏,运用想象力完成一个小故事,然后班级合作进行展示。
3.合作探究(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观察、分析并采集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并展示出来,进行班级讨论。
4.提供反馈(1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游戏视频、绘本故事等方式进行反馈,让学生在游戏和故事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5.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梳理知识点,并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课文朗读、阅读理解、写出字形等,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导入、学习新课、合作探究、提供反馈、总结归纳、作业布置等一系列教学过程,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改进:1.学生活动安排不够合理。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目录1 神州谣(2个)2 传统节日3“贝”的故事4 中国美食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语文园地三1 神州谣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
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
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
“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
如: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换偏旁:伸——神勇――涌减一减:写――与眠――民加一加:夹――峡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和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
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计划与分析

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计划与分析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课文: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偷懒的小狗》、《小蝌蚪找妈妈》、《小小的船》等。
2. 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故事书籍,扩展他们的阅读面。
3. 词语研究:研究本单元中出现的生词和词语搭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2.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问答互动法:在课堂上进行问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本单元主题的思考。
2. 预:带领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大意和结构,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测故事情节。
3. 阅读理解:分段阅读课文,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解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词语研究:通过词语搭配、词义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
5. 表演活动:根据课文情节,进行小组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重点,解决疑惑。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词语掌握情况,批改作文,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教学资源1. 课本: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材下册。
2. 课外阅读书籍: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故事书籍。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
教学辅助手段1. PPT:用于呈现课文内容和活动设计。
2. 视频和图片资源:用于导入和课堂讲解。
3. 小组合作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材料。
以上是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计划与分析,旨在通过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

读一读,看谁记得快,记得准,记得多。
2.赞我中华。
(1)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祖国的资料。
(2)夸夸我们伟大的祖国。
你想怎样赞美我们的祖国?
如果有机会和外国的小朋友交流,你会怎样介绍我们中国呢?
提示:可以通读《神州谣》《中华谣》,可以唱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还可以画一幅图画等。
3.引导说话。
师生评议。
2.指导写好“峡、齐、奋、族”。
教师先让学生找带有“人”字形的字,然后引导仔细观察:它们在不同的字里样子有什么变化?
学生书写整字,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师生评议。
3.指导写好“民、岛”。
教师引导观察范字,并提示:“民”,上窄下宽,竖提要挺直,斜勾呈弓形;“岛”,竖折折钩中的横略长,竖略斜。然后学生书写整字,教师引导评议。
3.读出面面。
(1)“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奔”“涌”“长”“耸”这些字让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在学生交流的时候,适时补充相关图片与视频,凸显景物特征。
(2)引导学生自由读第2小节: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奔腾不息,长江的波翻浪涌,长城的蜿蜒万里,珠峰的高高耸立吗?
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 认识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才能繁荣富强。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读字词,掌握方法
1.认读“神州、珠峰、海峡、大陆”识记“州、峰、峡、陆”4个字。
(1)出示“神州、珠峰、海峡、大陆”图:这些图,分别对应哪些词语?
(2)出示“神州、珠峰、海峡、大陆”词语:谁能根据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神州”,指的是什么?
(2)出示拼音,读准字音。
(3)观察字形,你能猜一猜他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

课前自学、课中考察重点指导、课后巩固提高
教学用具
及资源使用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白板课件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时页)
课题
1神州谣
主备人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共3课时
累计备课数
第课时
教学内容分 析
《神州谣》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三字经”儿歌,儿歌共8句。本课的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除了识字,还要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板书设计
山川美 黄河、长江
长城、珠峰
台湾、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共繁荣
教学反思:
签阅: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时页)
课题
2、传统节日
主备人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共3课时
累计备课数
第课时
教学内容分 析
节日,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代表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这篇课文将会激发学生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培养学生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3.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第三课时
1.写字指导。
(1)巩固字音、字形。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及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齐”字是六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学生注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初步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祖国山河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初步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收集有关祖国大好河山 教学过程:4、指导学习生字“州”。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识字一,提出要求:大声朗读识字一,读准字音,读 识字一 神州谣1、学习“州、涌、峰”等 15 个生字,会写“州、湾、岛”等 9 个生字。
2、初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课文的节奏,初步了解识字一的主要内容。
3、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第三题的四字词语,初步体会这些词语的大概意思。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初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了解识字一的主要内容。
和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1、出示祖国的地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祖国版图的形状。
2、教师引导:同学们,我国的版图就像一只雄鸡,在我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无数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一——神州谣。
3、板书课题:识字一 神州谣ou ,注意朗读时口型的变化。
5、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朗读诗歌顺句子;对于比较难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识字一,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朗读的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 “州”翘舌音,韵母是“涌、峰、耸、浓、荣”都是后鼻音,注意读准后鼻韵母。
“情谊”的“谊”读第四声。
指生朗读,相机正音。
注意“炎、巍、奋”的读音。
3、教师讲解“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世界大同”等词语的意思。
2、全班交流:2、出示本课的 15 个生字,指生读一读,相机正音。
r ,卷舌音。
抽读生字词语卡片,引导学生练习朗读生字,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学习。
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句子的停顿,教师相机出示标好停顿符号的课文。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意,学习杨时尊师好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课题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再读课题。
三、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听录音。
2、学习词语。
(1)读生字: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3)给“杨、容”组词。
(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
(要求学生学着读)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五、小结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石的神奇。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体会语言美、想象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徽、景”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琴、站”等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在研读中体味语言美,想象意境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提示“奇”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能说说你都去过哪些有名的风景区吗?我国有一个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黄山的景色?(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黄山四绝。
)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奇石(板书课题)。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完整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完整教案《神州谣》设计说明本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谣,浓缩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本课的学习以课文为基础,同时突出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
通过课件与课文的结合,充分展现我国壮丽的大好山河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示宝岛台湾和大陆不可分割的深刻联系,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一致等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前准备1.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和我国自然文化景观方面的知识。
(师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5个字和“神州”等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节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1.识生字,朗读。
2.认识我国主要的山河及历史遗迹的位置分布。
学习难点认识我国主要的山河及历史遗迹的位置分布。
学前准备1.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歌颂祖国的诗词歌谣和自然文化景观。
(学生)教学过程设计【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大中国》。
2.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3.学习生字“州、谣”,引导学生想出祖国有名的山川河流和名胜古迹。
4.出示我国的版图和民族分布,引导学生认识祖国。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2)标出课文小节序号。
(3)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读韵文,巩固生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4.小组合作,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块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
2.标出课文自然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2)想一想: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3.指导学生理清课文。
4.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数一数,填一填。
【板块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板书:1神州谣)(二)检查预习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学生试说: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shén bēn fèn xiáwān mín zúyìqí神奔奋峡湾民族谊齐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
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yáo yǒnɡfēnɡsǒnɡɡéyǔlùnónɡfán rónɡ谣涌峰耸隔与陆浓繁荣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3. 检查课文朗读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
(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评价读。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神奔奋峡湾民族谊齐,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指导书写。
“神”部首是“礻”,不是“衤”。
“奔”上下结构,是“大+卉”,不是“大+十+升”。
“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民”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三笔是竖提,不是竖勾。
另外,“峡、谊”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
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
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课件出示)出示:奋发民族一齐情谊1.各民族人民()努力,实现富强、文明、民主的中国梦。
2.祖国各()有着深厚的()。
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
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 (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神州中华山川黄河奔长江长城台湾海峡民族齐奋发情谊(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1》。
(板书:神州谣)(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1.(课件出示)出示课文画面。
教师随机简介。
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2.(课件出示)出示课文: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三)精读儿歌。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探究第一小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这一小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是个总起句。
)(2)指导朗读:重读“山川美”,要读出深情,读出对这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探究第二小节:(课件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1)这里介绍了我国哪些代表性的壮丽山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2)看看图片,说一说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黄河的特点是河水水流湍急,长江的水量更大,暗潮涌动,波涛汹涌。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
长城的特点是很长,是个大工程,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珠峰是指“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非常的高,直插云霄。
指导朗读:以舒缓、抒情的语气朗读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句子,重读“奔、涌、长、耸”等词语,读出祖国山河的壮美、雄伟。
3.探究第三小节: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1)台湾岛是我们的领土吗?从哪里看出?(台湾是我国领土,永远都是和大陆是一家人。
)(与大陆,是一家。
)(2)指导朗读:重读“与大陆,是一家”等词语,读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4. 探究第四小节:(课件出示民族团结景象)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从哪里看出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情谊浓,就是各民族兄弟团结在一起,像亲兄弟一样。
“齐奋发,共繁荣”是说各民族兄弟团结一心,共同谋发展,共同奔小康。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团结奋进。
3.指导朗读全文:(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
(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
(3)男女生赛读,齐读。
(四)开火车学新词。
1.(课件出示)词语: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奋发图强只争朝夕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
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
(1)横着开火车。
(2)竖着开火车。
(3)开双轨列车,看谁开得快。
(4)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说一句话。
3.各种方式读。
(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4.通过上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是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
(五)总结延伸,朗读巩固。
(课件出示)我爱我的祖国祖国祖国我爱你,锦绣山河多美丽。
三山五岳秀峰奇,洞庭湖中君山立。
桂林山水甲天下,万里长城数第一。
祖国成立六十年,处处展现新天地。
板书设计神州谣总说祖国山河壮美。
具体说,几种代表性的景物。
祖国壮美,民族团结民族要团结,统一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
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ējiē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nɑo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及时训练、当堂达标: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chuán tǒnɡyuán xiāo mǎn tánɡqǐqiǎo传统元宵满堂乞巧niúlánɡyuèbǐnɡshǎnɡjúxiǎo xiànɡ牛郎月饼赏菊小巷1.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传统元宵满堂乞巧牛郎月饼赏菊小巷2.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二课时(一)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节日)(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他们正在干什么?(春节贴春联、放鞭炮)(2)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拜年、吃饺子]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元宵节)(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3.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