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法律法规知识试题

合集下载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知识试题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知识试题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知识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是由()通过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常务会议D、国家主席2、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知悉的事项。

A、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B、共产党员C、一定范围的人员D、国家机关3、《保密法》的立法依据是()A、宪法B、刑法C、政府D、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4、新修订的《保密法》共有()。

A、五章三十条B、五章三十五条C、六章四十条D、六章五十三条5、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

A、死刑B、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C、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D、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6、全体公民都是保密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但教育的重点对象是()。

A、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和保密干部B、党的高级领导干部C、经管国家秘密事项的专职人员D、共产党员7、《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的义务。

A、国家秘密B、党和国家工作秘密C、企业商业秘密D、政府信息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未经批准,私自留存国家秘密文件,属于()行为。

A、违反保密规定B、非法持有国家秘密C、违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D、内部9、销毁国家秘密文件,应当到()。

A、国有造纸厂B、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地点C、废品收购站D、任意地10、根据《印刷、复印等行业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外商投资企业()承担复制国家秘密载体的业务。

A、可以B、不得C、经批准可以D、视情况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哪几级?A、绝密B、机密C、秘密D、一般2、技术信息中的商业秘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A、技术水平B、技术潜力C、新技术前景预测D、替代技术的预测3、我国保密工作实行什么样的管理体制?A、政府职能机构管理保密工作的原则B、属地和系统管理的原则C、业务工作管理与保密工作管理相结合的原则D、协调配合原则。

精选2019年《保密法》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精选2019年《保密法》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年《保密法》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涉密计算机禁止使用具有无线功能的外部设备,下列哪些属于具有无线功能的外部设备( ABDEF )A.无线键盘B.无线鼠标C.普通U盘B蓝牙适配器B无线网卡F.无线耳机2.涉密人员的责任是( ABC)A.熟悉本职岗位的保密要求B.按规定履行保密工作责任C.熟知保密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技能D.做好涉密载体管理工作3.确因工作需要,经审批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介质外出,下列哪些做法不符合保密要求:(ABC)A.交由亲友代为保管B.交由宾馆代为保管C.留在宾馆房间写字台抽屉内4.关于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方式,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保密规定:(ABC)A.秘密级计算机口令设置长度不少于8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月B.机密级计算机采用IC 卡或USBKEY与口令相结合的方式,且口令不少于4位;如仅使用纯口令方式,则长度不少于10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星期C.绝密级计算机采用生理特征(如指纹.虹膜等)等强身份鉴别方式5.确因工作需要,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上将所需数据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下列哪些方式符合保密要求:(BC)A. 直接使用优盘B.使用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信息单向导入设备C.使用一次性刻录光盘6.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涉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前应经过(B )审查批准。

A.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C.主管领导7.集中存储.处理工作秘密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参照(C )级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管理A.绝密B.机密C.秘密8.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存储数据的恢复,必须到( B)进行。

A.销售单位B.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涉密数据恢复资质单位C.原生产单位9.涉密计算机安装从互联网下载或来历不明软件存在的泄密隐患主要是:(A )A.被植入“木马”窃密程序B.死机C.盗版危害10.《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在保密工作方面不负责任,致使发生重大失密泄密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AB)或者()处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保密法律法规知识测试题

保密法律法规知识测试题

文山市保密法律法规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1、《中华人民共与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中华人民共与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自( C )起施行。

A、2008年10月1日B、2009年10月1日C、2010年10月1日D、2011年10月1日2、国家秘密就是( B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A、关系企业安全与利益B、关系国家安全与利益C、关系单位安全与利益D、关系公民个人安全与利益3、机密级国家秘密就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与利益( C )。

A、遭受损害B、遭受一般损害C、遭受严重的损害D、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4、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 D )批准。

A、上级主管部门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C、办公室主任D、机关、单位负责人5、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直接依据就是( A )。

A、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B、国家秘密事项一栏表C、上级文件的密级、保密期限与知悉范围D、保密法及有关规定6、《中华人民共与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自( D )起施行。

A、2011年3月1日B、2012年3月1日C、2013年3月1日D、2014年3月1日7、涉密人员不得在手机中存储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不得在手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事项,不得( C )。

A、用手机发送涉及工作秘密的信息B、用手机发送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C、用手机发送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D、用手机发送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8、涉密人员保密宣传教育一般应采取经常性保密教育与专门保密培训相结合方式,根据核心、重要与一般涉密人员的岗位特点与管理要求,采取相应的形式抓好( A )各环节的保密宣传教育。

A、上岗、在岗与离岗B、初任、任职与在职C、招聘、录用与解聘D、长职、晋级9、机关、单位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的,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在( B )小时内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与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保密法》及《保密法实施条例》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2024

《保密法》及《保密法实施条例》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2024

《保密法》及《保密法实施条例》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2024一、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颁布时间是?A. 1988年B. 1990年C. 2008年D. 2010年参考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10年4月29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2. 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密级?A. 绝密B. 机密C. 秘密D. 内部参考答案:D解析: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内部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密级。

3.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年?A. 10年B. 20年C. 30年D. 50年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

4. 下列哪类人员不属于涉密人员?A. 制作国家秘密的人员B. 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C. 保管国家秘密的人员D. 使用国家秘密的人员参考答案:B解析: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接触、知悉、管理和使用国家秘密的人员。

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并不一定属于涉密人员,只有因工作需要而知悉的才属于涉密人员。

5. 下列哪项不属于保密法规定的保密制度?A. 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制度B. 国家秘密的定密制度C. 国家秘密的解密制度D. 国家秘密的公开制度参考答案:D解析:保密法规定了多项保密制度,包括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制度、国家秘密的定密制度、国家秘密的解密制度等,但国家秘密的公开制度不属于保密法规定的制度。

二、填空题1.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参考答案:国家安全、法定程序、一定时间、一定范围2. 定密责任人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及时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参考答案: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3.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涉密人员考试:保密法律法规知识考点(题库版)

涉密人员考试:保密法律法规知识考点(题库版)

涉密人员考试:保密法律法规知识考点(题库版)1、单选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外出,应当办理携带外出审批手续,并经主管领导批准,报()。

A、单位保密组织备案B、国家安全局C、保密局正确答案:A2、多选涉密单(江南博哥)位收到秘密载体后,由主管领导根据()确定本单位知悉该国家秘密人员的范围。

A、秘密载体的密级B、制发单位的要求C、工作的实际需要D、个人偏好正确答案:A, B, C3、多选报刊、()的出版和发行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

A、书籍B、地图C、图文资料D、声像制品正确答案:A, B, C, D4、单选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

A、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年B、绝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一年C、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正确答案:C5、填空题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配备、安装、使用()和()输入设备。

正确答案:视频、音频6、判断题涉密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机构对本机关、单位执行《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负有指导、监督、检查的职责。

()正确答案:对7、单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内,机密、秘密级()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事件处理。

A、10日,60日B、15日,60日C、10日,30日正确答案:A8、单选在我国境内居住、工作的外国公民,应当按照什么规定,承担保守我国家秘密的义务?()A、国际惯例、根据条约、协定及合同B、保密法律法规、根据条约、协定及合同C、保密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协定及合同正确答案:B9、判断题目前,使用从国外进口的手机不安全,有可能被设置后门;使用国产手机比较安全,一般不会设置后门。

()正确答案:错10、单选根据国家保密规定,处理机密级信息的系统口令长度不得少于()位,且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天。

保密法律法规知识测试题

保密法律法规知识测试题

文山市保密法律法规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自(C )起施行。

A、2008年10月1日B、2009年10月1日C、2010年10月1日D、2011年10月1日2、国家秘密是( B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A、关系企业安全和利益B、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C、关系单位安全和利益D、关系公民个人安全和利益3、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 C )。

A、遭受损害B、遭受一般损害C、遭受严重的损害D、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4、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D )批准。

A、上级主管部门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C、办公室主任D、机关、单位负责人5、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直接依据是( A )。

A、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B、国家秘密事项一栏表C、上级文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D、保密法及有关规定6、《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自(D )起施行。

A、2011年3月1日B、2012年3月1日C、2013年3月1日D、2014年3月1日7、涉密人员不得在手机中存储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不得在手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事项,不得( C )。

A、用手机发送涉及工作秘密的信息B、用手机发送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C、用手机发送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D、用手机发送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8、涉密人员保密宣传教育一般应采取经常性保密教育和专门保密培训相结合方式,根据核心、重要和一般涉密人员的岗位特点和管理要求,采取相应的形式抓好( A )各环节的保密宣传教育。

A、上岗、在岗和离岗B、初任、任职和在职C、招聘、录用和解聘D、长职、晋级9、机关、单位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的,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在(B )小时内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保密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保密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保密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本测试卷题目对应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适用于机关、单位涉密人员能力测试和《保密法》普及教育测试之用。

一、单选题(每题1分)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___。

A.公开B.选择性公开C.依法公开2.()___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A.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B.保密员C.办公室主任D.保密干部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___限定在最小范围。

A.单位需要B.职务C.级别D.工作需要4.()机关、单位应当按照保密法的规定,严格限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对知悉___以上国家秘密的人员,应当作出书面记录。

A.秘密级B. 绝密级C.机密级D.内部5.()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机密级不超过___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

A.15年B.20年C.25年D.30年6.()机关、单位应当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依据有关保密事项范围拟定___,报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并采取相应保密措施。

A.密级和知悉范围B.密级和保密期限C.密级D.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7.()国家秘密标志应当标注___。

A.密级B.解密条件C.密级和保密期限8.()机关、单位对不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认为符合保密法有关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规定的,___。

A.可以向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单位提出建议B.可自行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C.可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议D.可由本单位定密责任人作出决定9.()___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编号、登记、签收手续。

A.传递B.收发C.复制D.销毁10.()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按照规定报批,___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A.不得擅自B.可以酌情C.经部门领导同意可以11.()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___手续,并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销毁机构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单位销毁。

保密普法试题_(含答案)

保密普法试题_(含答案)

保密普法试题_(含答案)保密普法试题单位:姓名:分数: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错选、漏选、多选均无效)1、国家秘密是关系(),按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A、国家的安全和利益B、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利益C、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利益2、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应当()。

A、给予行政处分B、依法追究刑事责任C、开除党籍,开除公职3、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

A、只能通过机要交通递送B、只能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递送C、可以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派专人直接递送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未经批准,拟自留存国家秘密文件,他的行为属于()行为。

A、违反保密规定的B、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的犯罪C、违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5、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

A、健全制度,严密防范B、积极防范、突出重点B、积极防范、突出重点6、关于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公布。

A、向社会B、在党政机关C、在有关范围内7、做好科学技术保密工作应当依靠()。

A、单位的保密工作部门B、单位的保密工作人员C、广大科技工作者8、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产生该事项的机关、单位无相应确定密级权的,应当及时拟定密级,并在拟定密级后的()日内向有相应密级确定权的机关提出申请。

A、10B、20C、309、在开展保密检查时,要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列入()的重点。

A、专项检查B、抽样检查C、必须检查10、在()情况下,笔让本电脑可以与互联网相联。

A、不处理涉密信息,且硬盘无涉密信息B、正处理涉密信息,且硬盘无涉密信息C、不处理涉密信息,且硬盘存有涉密信息11、国家对涉密系统保密管理的原则是:同步建设,严格审批,注重防范,()。

A、规范管理B、统筹管理C、加强管理12、利用个人计算机处理政务信息时,要做的第一项工作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密法律法规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和工作秘密。

( )
2.新修订的保密法从行政层级和密级两方面对定密权做了限定,不再授予县级机关定密权,取消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机关绝密级定密权。

( )
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围。

( )
4.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 )
5.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
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 )
6.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

( )
7.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 )
8. 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市级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 )
9.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 )
10.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只能确定秘密级国家秘密。

( )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_____修订通过,自_____起施行。

( )
A、1999年8月5日,2010年4月29日
B、2010年4月29日,2010年10月1日
C、2010年4月30日,2010年10月1日
2.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_____知悉的事项。

( )
A、县处以上领导干部
B、共产党员
C、一定范围的人员
3.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保守国家秘密的日常工作,由_____管理。

( )
A、上级机关和上级单位
B、本机关和本单位
C、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4.《新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_______的义务。

( )
A、国家秘密
B、党和国家秘密
C、商业秘密、工作秘密
5._____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

_____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_____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 )
A、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6.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_____提出具体意见,经_____审核批准。

( )
A、本机关、单位负责人;定密责任人
B、承办人;定密责任人
C、承办人;本机关、单位负责人
7.机关、单位应当按照_____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 )
A、重要程度
B、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
C、解密的条件
8.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_____,机密级不超过_____,秘密级不超过_____。

( )
A、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
B、三十年;二十年;十年
C、二十年;十五年;十年
D、十五年;十年;五年
9.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___,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 )
A、保密责任状
B、保密承诺书
C、保密协议书
10.保密法修订改_____为_____,不论是否产生泄密实际危害后果,只要发生了列举的1种严重违规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A、结果论;事实论
B、行为论;事实论
C、结果论;行为论
11.涉密信息系统按照_____实行分级保护。

( )
A、系统范围大小
B、机关、单位保密程度
C、系统涉密程度
12.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要经_____批准;禁止携带
_____涉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

( )
A、本机关、单位的涉密载体管理人;秘密级
B、本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机密级
C、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绝密级
D、本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绝密级
13.根据现有规定,机关、单位经批准后,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外提供_____以下国家秘密,_____国家秘密不得对外提供。

( )
A、绝密级;机密级
B、机密级;绝密级
C、秘密级;机密级
14.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重要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

( )
A、3年到5年;2年到3年;1年到2年
B、2年到3年;1年到2年;1年以下
C、3年到4年;2年到3年;1年以下
D、3年到4年;1年到2年;1年到2年
15.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权、玩忽职守、徇私的,依法给予_____;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_____。

( )
A、处分;刑事责任
B、警告;行政责任
C、警告;刑事责任
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_____的方针,既依法管理,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 )
A.积极防范、B、突出重点 C.依法管理 D.确保国家秘密
E、又便利各项工作
F、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2.我国保密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依据,由___共同构成。

( )
A、保密法
B、保密行政法规
C、保密规章
D、其他法律中涉及保密管理的法律规范
3.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____规定。

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 )
A、外交
B、公安
C、国家安全
D、其他中央有关机关
4.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_____国家秘密。

( )
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
5.下列_____行为违反了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

( )
A、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B、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C、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D、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E、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6.机关、单位在定密过程中,对不明确和有争议的事项,由____确定其密级。

( )
A、机关、单位定密责任人
B、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7.机关、单位确定密级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 )。

A、保密期限
B、解密时间
C、解密条件
8.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决定。

A、原定密机关、单位
B、原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
C、上级机关、单位
9.在国内传递涉密载体必须通过_____传递;在市内传递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也可通过机要交换站进行;向境外传递涉密载体,应通过外交信使传递。

( )
A、机要交通
B、机要通信
C、邮寄、托运
D、专人专车
10.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 )。

A、核心涉密人员
B、重要涉密人员
C、一般涉密人员
四、简答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
哪些行为属于违反保密法规定,应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