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内容:《习作:写读后感》2.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读后感的概念和重要性•能够根据所读内容,写出个人的读后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3. 教学准备:•课文或故事书籍•笔、纸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简单谈谈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或文章,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2.引导学生理解读后感的概念,为什么读后感重要。
第二步:讲解1.讲解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2.介绍一些写读后感的技巧和方法。
第三步:实践1.让学生选取一篇课文或故事书籍,阅读后书写读后感。
2.指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写出个人的感受和体会。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学生互相交流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点评和引导学生改进读后感的表达方式。
5. 总结反馈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老师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习作:写读后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阅读内容后的个人感受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在写读后感时过于简单,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表达,这可能与平时阅读量和写作训练不足有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引导他们多读好书,多思考书中的内容和意义。
同时,我也会设计更多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引导,相信学生的写读后感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更高的水平。
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中小练笔的应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课堂实录及反思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
2指导学生把事情写具体、丰富。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这两周我们学习了第2组课文,感受到了古今中外诗人作家笔下丰富而难忘的童年生活,并学习了作者是怎样来表达的。
大家对这组课文特别感兴趣,边学边进行了练笔,把自己的童年生活及感受写在了日记本里,下面我们就来交流这一阶段的练笔情况。
师:拿出日记数一数你写了几篇关于跟童年有关的练笔?都写了哪些内容?二交流练笔。
(一)学生数后汇报(个人交流)生1 :我写了4篇, 1篇《读后感》, 1首儿童诗,《偷吃贡果》《给小狗打针》这2篇是童年趣事。
师:给小狗打针,是你打的吗?生:是的。
同学们想听听他是怎样给小狗打针的吗?你能给大家简要的说说吗?生:我家有一只小狗她生病了,我到药房买了盐水和消炎药,让弟弟摁住小狗,就用针管把药推到小狗的血管里,刚开始血管进血了,我挺害怕的,后来使劲一推药就进去了,小狗的病第二天就好了。
师:能给小狗打针,你还挺勇敢的,你妈妈知道吗?生:知道。
师:老师得打电话问问你妈妈是否属实,我们写日记一定要真实。
师:谁还愿意说说你写了几篇?都写了哪些内容?生2:我写了6篇其中有1篇读后感, 1首诗《我想》,2篇《童年趣事》,2篇《童年的傻事》。
师:你觉得哪篇写的最好,能给同学们讲讲吗?生2:我觉得《童年的傻事》偷吃罐头那件事写的最好。
是写前年我到奶奶家过年时,邻居送奶奶一箱罐头,我很想吃又不好意思说,等奶奶出去我偷偷用菜刀把罐头盖剁出口子,把8瓶罐头汤偷着喝掉,然后又放回去,等奶奶发现时罐头都长毛了,挨了一顿打的事。
师:童年的你因为嘴馋还挨了打,现在回想起来是挺傻的。
谁还接着说?生3:我写了5篇,2篇《读后感》,1首诗歌, 2篇《童年趣事》。
师:你写了2篇读后感,能说说是哪2篇课文吗?生:是第6课林海音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和第7课萧红写的《祖父的园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名师指导和佳作点评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单元习作名师指导和佳作点评第二单元写读后感1.能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2.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
【语文要素】1.审清类型:本次习作要求写读后感。
2.审清内容:本次习作要写自己读过的书或文章,写出自己读后的感想。
3.审清重点:本次习作要准确选择感悟点,如印象深刻的人物精神、难忘的故事情节和书中再联系实际生活中相似的事例谈感想。
下面的素材可以作为本次习作的选材。
1.《养花》读后感①开头谈总的感受。
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
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②开头提出问题。
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
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③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
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2.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读《小青石》有感开头交代“我”读完《小青石》后思考的问题;中间先简要概括原文内容,接着联系生活中老师默默奉献的品质具体地谈感想;结尾点明“奉献”这一主题。
3.适应生活——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开头写“我”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受益匪浅;中间先简要概括原文内容,接着将书中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用奶酪比喻目标;结尾揭示收获的道理。
4.读了《水浒传》,我喜欢敢作敢为、有担当的打虎英雄武松。
5.读了《夏洛的网》,我最欣赏的是夏洛对友谊的态度。
读了《小王子》这本书,我最难忘的情节是在地球上小王子和狐狸谈论驯养。
6.读了《追风筝的人》,我明白了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去追寻、去发现,才能看清自己。
我想写的是:读了《水浒传》,我喜欢敢作敢为、有担当的打虎英雄武松。
可以直接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目;也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8)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8)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读后感》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学会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在写作过程中,表达不清楚,逻辑不清晰,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学会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
2.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学会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文字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引导学生学会从中提炼有价值的内容。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3.指导法: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优秀文章或书籍,用于教学示例和学生阅读。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准备好自己的读后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的优秀文章或书籍,引起学生对读后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文章,让学生仔细阅读,并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讨论并提炼出其中的有价值的内容。
然后,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写读后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本次习作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了什么是谈后感。
结合课文,列举了阅读中的三个感受点--印象深刻的人物、具体生动的情形、深受启发的道理,意在唤起学生的阅读记忆,引发共鸣,打开习作思路。
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并提示了写读后感的方法:可以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引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教材第三部分主要提示了“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要重点指导“正标题+副标题”的方式,一般“正标题”是读后感主题思想的提炼。
二、学情分析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四大名著,尤其是对诸葛亮、武松、孙悟空、贾宝玉这样书中人物进行分析讲解。
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读过不少书,在平日的学习中也写过不少读书笔记,但是系统的学习写读后感还是第一次。
在本次习作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尤其是能够抓住书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想。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解读学习提示,初步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聚焦“印象最深的人物”,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把读后感写具体。
3.通过与同学分享交流,修改完善作文,体验习作的成就感。
四、教学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聚焦“印象最深的人物”,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把读后感写具体。
五、设计理念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这节课有以下几个设计理念: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写读后感》是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对于开始大量接触书籍的小学生来说,学会自我表达,抒发自己的独特感想很重要。
2.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是吸收积累的阶段,紧接着就是慢慢学会输出。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分段表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优质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阅读故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写读后感的习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内容。
二、教学准备
1.备好习作写作讲解的范文。
2.确保学生已经读过相关故事或文章。
3.准备展示板或电子设备,用于展示范文和教学素材。
三、教学流程
1.导入
–给学生简要介绍写读后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读后感。
2.阅读故事
–让学生阅读相关故事或文章,确保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范文分析
–展示习作范文,逐段分析范文的结构、语言表达和观点。
4.写作讲解
–讲解写读后感的写作步骤和技巧,包括感想提炼、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
5.写作实践
–让学生根据所读故事或文章内容,开展写读后感的实践活动。
老师可给予指导和建议。
6.讨论分享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7.总结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反思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提升写读后感的习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习作:他____了》写作指导+范文+点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 (2)

他____了写作指导:一、习作题目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题目为“他____了”。
在横线上可以填入表示情绪或状态的词语,如“高兴”“伤心”“生气”“害怕”“陶醉”等。
通过对“他”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展现“他”的内心活动。
二、习作指导1. 立意选材: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选材。
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个具体事件,如比赛获奖、失去宠物、受到表扬等,使“他”产生了特定的情绪或状态。
也可以选择一个抽象的情境,如阅读一本感人的书、观看一部震撼的电影等,使“他”陶醉其中。
选材要贴近生活实际,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2. 刻画人物:细致地描写“他”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以展现“他”的情绪变化。
例如,当“他”生气时,可以描写他的紧皱眉头、瞪大眼睛、提高嗓门等;当“他”伤心时,可以描写他的流泪、低头、沉默等。
同时,通过“他”的内心独白或旁人的观察来揭示他的心理状态。
3. 情节设计:故事情节要有起有伏,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
可以在文章中设置一些悬念或冲突,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
例如,先描写“他”的平静,然后逐渐揭示导致他情绪变化的原因,最后再展示他的反应和解决方式。
4.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使之条理清晰。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介绍背景,然后详细叙述事件经过,最后总结“他”的情绪变化和自己的感受。
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展示“他”的情绪状态,然后再逐步回溯原因。
5.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可以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
同时,注意用词准确,避免语言平淡或啰嗦。
三、习作技巧1. 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如表情、动作、语言等,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绪。
2. 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如通过他人的反应来衬托人物的情绪。
3. 运用修辞: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4. 前后对比:可以通过人物前后情绪的对比,突出情绪变化的过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指导一、写作指导1.什么是“读后感”?顾名思义,先来读,再有感受和想法。
读后感就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收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2.习作方法解密“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延伸和发展。
我们在读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读原作,理解所读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
(2)把作品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弄清楚,做好读书笔记。
(3)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抓住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的内容去谈,不要面面俱到。
3.写作技巧(1)选好读后感的切入点。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首先要认真读好原文,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然后选取感悟最深,最有话可说的那一点来写,这就是写作中的“感点”。
(2)采用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3)读后感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叙后议,可以先概述原文中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或引用原文中经典的语言、段落,然后针对所引述的内容重点谈体会、感受;另一种是边引述原文内容便进行议论分析,叙议结合。
无论用哪种方式,一定要做到叙述简洁、准确,切忌喧宾夺主。
(3)联系实际谈感受。
大多数出色的读后感,总是受原文内容或情感触发,从而引起对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问题的思考。
我们可以展开联想,把作者的经验教训与自己的切身体会结合起来,使读后感更真切,更有感染力。
4.写作结构(1)点明篇名,抒发感情。
(2)紧扣原文,概括内容。
(3)寻找感点,叙议结合。
(4)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5.作文标题题目可以是“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
二、作文素材1.好词欲说还休爱恨交加 多情善感 抚景伤情 欢欣鼓舞冷若冰霜满腔热枕情不自禁 情景交融 情投意和 热情洋溢兴高采烈疼痛难忍提心吊胆惊慌失措提心吊胆六神无主 心惊胆寒心惊胆战心惊肉跳惊恐万状坐立不安小心翼翼 感人肺腑 感天动地 感同身受 热泪盈眶 感激涕零2.好句l今天我阅读了《过零丁洋》,一幅动人的画面出现在眼前……l《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
重温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我不禁心潮澎湃。忆往昔,有多少位英雄豪杰、革命前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刘胡兰,十五岁不畏敌人的铡刀;把敌人引入包围圈的王二小;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不朽诗篇的夏明翰,还有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和五壮士一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③比起他们,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没有硝烟的弥漫,没有饥饿与寒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父母的关心和呵护。然而,有的同学却没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的不能完成作业,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有的比吃比穿……想想这些,我们, 对得起为新中国胜利牺牲的革命前辈吗?④
3.《过零丁洋》这首诗像我的照明灯,小老师,告诉我要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又像多彩的阳光,伴随着我踏向未来的征程。
4.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5.有时我禁不住感叹,他对生活永不放弃的信念到底从何尔来,因为二十八年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一个短暂的数目。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怒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永不放弃,是成功最重要的一步。我想正是因为鲁滨逊他做到了这点,才能在逆境中生存下来。
也许,有同学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革命前辈的种种英雄已经用不上了,其实不然;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⑤我们是祖国的栋梁,未来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要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①开篇自然点题,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②介绍《狼牙山五壮士》的主要内容,简单明了。
③由五壮士联想到英雄豪杰、革命前辈,丰富自己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
有人读《冬阳·童年·骆驼队》会被深深感动,有人读《红楼梦》会潸然泪下,有人读“武松打虎”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本次习作就请选择我们度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
我们读书看报往往产生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有时一些情节或细节会让你收到触动,有时一些精彩的语句还会让你过目不忘。把具体感受或得到的启示写下来,就是读后感。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题目可以是“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
④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写出自己的思考。
⑤引用梁启超的话丰满自己的感受,真实,有感召力。
本文做到了重点突出,即贯穿“感”这条主线,先整体写感受,再结合英雄故事和生活现象议感受,最后引用名言丰富感受。注重在写感受中夹叙夹议,使内容更为丰富。结尾的引用,深化了中心思想。
好词
欲说还休 爱恨交加 多情善感 抚景伤情 欢欣鼓舞 冷若冰霜 满腔热枕 情不自禁 情景交融 情投意和 热情洋溢兴高采烈 疼痛难忍 提心吊胆 惊慌失措 提心吊胆 六神无主 心惊胆寒 心惊胆战 心惊肉跳 惊恐万状 坐立不安 小心翼翼 感人肺腑 感天动地 感同身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二)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佳句
1.今天我阅读了《过零丁洋》,一幅动人的画面出现在眼前……
2.《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我早已耳熟能详,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更是家喻户晓,今天,重读这篇文章,我依然是钦佩,依然是震撼。五位壮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英勇豪迈的口号声将永远在我耳边回响,他们的浩然正气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永存!①
1941年秋,日军大举进犯狼牙山,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奉命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他们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在狼牙山顶,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最后,他们砸碎了武器,高喊着口号,纵身跳下了悬崖。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