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教案(岳麓版八年级上)
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导学案

上壁中学八年级历史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别:备课人:许核审: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2.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学习纲要:一.日常生活的变化1.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2.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二.就业制度的变化 1.企业打破“铁饭碗”和干部打破终身制3.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1.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2.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福利院的兴建※自主学习—不读不做(10分钟)一.日常生活的变化1.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时期的式样。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逐渐多样化。
2.改革开放以来,食品日益丰足,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主食消费的比例,肉食、和消费的比例逐渐增加。
3.在居住方面,居住面积比以前了,室内的和装饰大大改观。
交通通讯方面,电话、日益普及,坐飞机、买私车不再稀罕。
4.如今,人们日常消费开始进入追求的阶段。
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得到充实。
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二.就业制度的变化1.企业打破了“”,职工不再吃“大锅饭”,正在废除。
2.和劳动合同制逐步实现。
3.大学毕业统分制度已经取消,建立了,采用制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1.1998年,国务院颁布《》,在全国城镇建立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2.我国还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兴办了各种。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
)(5分钟)从50年代到80年代,购物票证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大到粮食、衣服,小到油、糖、肉、肥皂,都要相应的票证。
票证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离了票证寸步难行,失去票证无法生存,票证就是生活。
”而且,这些票证按人口定量配给的,例如每人每月配给二两油、二两肉,一旦用完,有钱也很难买到了。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PPT课件3 岳麓版

A
4.(中考题)“民生问题”成为2008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 点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哪些做法体现了我党关注民 生:( ) ①在全国各地建立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困难当事人减、缓、 免交诉讼费 ②国家明确提出确保国有企业职工基本生活 ③建立和完善生活保障制度 ④派人民解放军投入地震抗灾工作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 始改革。
(2)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 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城镇建立统账结合 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3)我国还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兴办了各种社会福利院。
2、社会保障体系
当堂检测
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 因是:( ) A.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观念在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3)大学毕业生统分制度已经取消,建立了人 才市场,采取上岗资格制度。
2.就业观念的改变
人们 的就业观念随着就业制度的变化随之发生 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自主择业。
2003 年北京 研究生 招聘会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
1、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过程
2、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过程
D
2、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 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②职工失业保险制度 ③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④城市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⑤职业培训制度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B
3.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变化的一项是:( ) A.自主择业 B.公开竞聘 C.统一分配 D.持证上岗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23课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快乐学案 岳麓版

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课堂反馈【名师点津】: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下的下岗失业问题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出现下岗失业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为了解决下岗失业问题,政府推出了下岗再就业工程,同时也对下岗失业人员推行了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障制度也将不断完善。
【随堂演练】1.下列是五十年代人们的穿着习惯是:A.男知识分子穿中山装 B.青少年喜欢穿绿色的军装C.成年男子穿夹克和西服为主 D.女性的款式日新月异2.下列有关改革改革开放后人们饮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食消费的比例下降 B.肉食、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C.饮食结构单一化 D.食品日益丰富。
3.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的表现是①居住环境得到改善②人均居住面积扩大③居民室内的设备和装修大大改观④城市人们普遍居住在漂亮的住宅小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当今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表现有①上网②外出旅游③参加健身活动④歌厅唱歌、舞厅跳舞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就业制度发生变化包括①企业打破了“铁饭碗”②干部终身制正在废除③建立人才市场④大学毕业仍实行统分制度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6.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开始于20世纪A.七十年代末 B.八十年代初 C.八十年代末 D.九十年代初7.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包括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A.养老保险 B.义务教育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8.请你举例说明改革开放给你的家庭和个人生活带来的变化。
(至少举出两例,每例应含新生活方式及由此带来的影响两方面)【能力提升】1.每个时代的服饰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50年代年轻妇女喜欢穿列宁装,说明了A.新中国刚成立,列宁装象征着解放,穿列宁装是一种时尚B.列宁装很漂亮C.当时年轻妇女审美观念很差D.国家对年轻妇女着装的统一要求2.改革开放前,人们服装的色彩、样式单调主要是因为A.当时众的观念陈旧B.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C.当时商店里买不到新式服装D.当时穿新式服装被人们说成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3.1972年,有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不可能看到的有①人们用来招待他的主食是玉米饭②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③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很多是西服和牛仔服④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改革开放后,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说法不正确有:A.年轻人穿着追求时尚 B.人们日常生活追求高质量C.电话.手机日益普及 D.人们的居住条件没有根本的改观5.35年前,张大伯结婚时,购买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今年,张大伯的儿子结婚时,购买的“四大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脑。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讲课流程稿)

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人们衣、食、住、行、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学习,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本课所介绍的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感受新中国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加深对城乡差别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树立历史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文明进步和人们观念变化的关系,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富有竞争精神的积极人生观。
重点和难点1、重点:日常生活的变化。
2、难点:(1)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2)城市与乡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学生对本课的理解会有所不同。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讨论体验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营造氛围:(2分30秒)(学生进入会场后)播放南昌城市宣传片。
教师下发复印的课本和导学表格。
导入新课:(2分钟)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大家好!特别幸福能够有机会来到南昌和同学们一起为来自全国的老师们展示我们的风采,通过刚刚的一段宣传片,我发现咱们南昌不仅是革命英雄城市,更是人才起飞的摇篮。
能够生活在这里学习在这里,一定特别幸福吧?学生:回答是否幸福。
教师:(学生回答幸福)那就让我们在这节课中追寻幸福的表现吧。
(学生回答不幸福)提到幸福这个名词时,的确有过同学在我面前抱怨生活太无趣,“压力山大”?当时我是这样劝说他的,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我们时常在比较,我们长和身边的同龄人比吃比穿比谁的零花钱更多比谁过的更潇洒。
然而我们有没有同父辈、祖辈们比较过呢?教师(布置课堂任务):上课前,我已经发下了一张导学案,请同学们在观上课过程中积极完成并大胆展示成果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建国六十三年来人们生活发展,寻找幸福在哪里。
最新初中历史-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学案 精品

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导学案【学习目标】1、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重点)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3、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使用说明】在认真阅读本课的基础上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内容,之后在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完成合作学习部分的任务,并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内容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自主学习】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打破,正在废除;制和制逐步实现,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双向选择,用人方式多样化。
2、我国建立了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保障等制度,兴办各种社会福利院。
【小组合作探究】温馨提示:请小组同学结合问题和认真阅读课文,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完成如下任务,看看哪个组完成又快又好。
1、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举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
2、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3、如今,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你能举例说说吗?4、除了课文提到的保障制度,你还制度哪些保障制度?【达标检测】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
特别是____________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到了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青少年喜欢绿色军装的时代是()A.新中国刚成立时B.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以后3、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后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食消费比例上升B.肉食的比例逐渐增加C.副食品的比例逐渐增加D.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4、解放初,城乡人民短途外出主要靠()A.骑自行车B.步行C.骑摩托车D.坐公共汽车5、改革开放后,我国就业制度的变化是()①企业打破“铁饭碗”②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逐步实行③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双向选择④大学毕业生实行统招统分⑤建立人才市场,实行上岗资格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6、下列制度旨在打破“铁饭碗”的是()①劳动合同制②聘任制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养老保险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BP机、手机)。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背景信息】
学科/领域:历史(岳麓版)
年级:八年级下册
学时数:1课时
【课标内容】
1、以人们衣、食、住、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3、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日常生活、就业制度及观念、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原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并开展社会调查,感受新中国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树立历史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PPT课件3 岳麓版

(3)大学毕业生统分制度已经取消,建立了人 才市场,采取上岗资格制度。
2.就业观念的改变
人们 的就业观念随着就业制度的变化随之发生 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自主择业。
2003年 北京研 究生招 聘会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
1、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过程 2、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过程
因是:( ) A.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观念在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B 2、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
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②职工失业保险制度
③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④城市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⑤职业培训制度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A 3.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变化的一项是:( )
A.自主择业 B.公开竞聘 C.统一分配 D.持证上岗
4.(中考题)“民生问题”成为2008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
B 点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哪些做法体现了我党关注民
生:( ) ①在全国各地建立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困难当事人减、缓、 免交诉讼费 ②国家明确提出确保国有企业职工基本生活 ③建立和完善生活保障制度 ④派人民解放军投入地震抗灾工作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岳麓版

就业制 度
2、干部终身制废除 3 、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形 成人才市场建立。
探究交流
延伸拓展
自学展示
变化表现(找出“保险制度” 名称)
社会保 障 2、事业保险、低保、福利院
1、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探究交流
改革开放的胜利
探究交流
延伸拓展
课后作业
1、新课结束啦,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你能描述10年后你一天的幸福生活吗? 2、请你为15年后的自己设计一张名 片!
第23课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完成目标
改革开放前(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点)衣感 受 发 展 之 旅
食 住
行
精神文化 变化表现(关键词)
1、 就业制度 2、 3、 1、 社会保障 2、
寻 找 幸 福 之 旅
合作归纳
冬季棉袄、棉裤、棉鞋 是统一装束
女孩清一色的小辫,男 孩清一色小号中山装
“保家卫国的小 战士”
列宁装
中山装
绿军装
合作归纳
特点?
合作归纳
改革开放前(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点) 衣 朴素单调、革命特色 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解放初的饮食结构单一
改革开放后饮食
合作归纳
改革开放前(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特点)
食
单一,食物匮乏 食品丰富,营养均衡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以来
合作归纳
改革开放前(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特点)
住
居住条件差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前
宁波跨海大桥
张花高速公路
立交桥
吉首矮寨大桥
改革开放以来
合作归纳
改革开放前(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课标内容]
(1)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3)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本课所介绍的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通过讨论课课中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答课后畅想天地和自己动手栏目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并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感受新中国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加深对城乡差别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树立历史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文明进步和人们观念变化的关系,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富有竞争精神的积极人生观。
[重点和难点]
重点:日常生活的变化。
难点:(1)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2)城市与乡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学生对本课的理解会有所不同。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讨论体验法。
[教学过程]
先让学生按第24课的要求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化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完成情况,说明学生的调查只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反映。
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让大家对新中国以来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导入新课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
2、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
二、就业制度的变化
1、企业打破“铁饭碗”和干部打破终身制
3、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
1、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2、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福利院的兴建 [小结]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题,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