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工作环境监测登记表
医院环境卫生学等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等监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是为了确保医院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方案旨在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二、监测范围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灭菌后)物品等的监测。
三、监测要求1. 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
2. 按时规范采样,确保采样质量。
3. 检验科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4. 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
5. 当可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
6. 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
四、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1. 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3月、9月)。
2. 灭菌剂、消毒剂及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染菌量的监测频次:使用中灭菌剂及灭菌物品每月进行细菌监测,使用中消毒剂及消毒物品每月进行细菌监测。
3. 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未采用洁净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4. 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常规检测时被采面积<100平方厘米,取全部表面;>100平方厘米,取100平方厘米。
暴发流行时采样不受此限。
五、监测方法1.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采用紫外线灯管强度测试仪进行监测。
2. 灭菌剂、消毒剂及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染菌量监测:采用棉拭子法或压印法进行采样,将采样后的棉拭子放入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3. 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沉降法或棉拭子法进行采样,将采样后的棉拭子放入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4. 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采用棉拭子法或压印法进行采样,将采样后的棉拭子放入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检验科工作环境清洁、消毒记录表

月份: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台面 桌、椅、门 空气 紫外线、臭氧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签名 备注 日期 台面 桌椅门 空气 紫外线、臭氧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签名 备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含氯消毒液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含氯消毒液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环境的安全、卫生和舒适,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篇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水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包括空气质量、物体表面、水质、医疗废弃物、消毒灭菌效果等方面的监测。
第三条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环境卫生学监测组织,负责全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指导。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环境卫生学监测组织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检验科、护理部、后勤部等相关科室组成。
第六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指导,监督各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
第七条检验科负责环境卫生学监测样本的采集、检验和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指导。
第八条护理部负责病房、门诊等临床科室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卫生。
第九条后勤部负责医院基础设施、设备、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确保医院环境的整洁、卫生。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第十条环境卫生学监测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物体表面、水质、医疗废弃物、消毒灭菌效果等方面的监测。
第十一条空气质量监测包括:病房、门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关键区域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监测。
第十二条物体表面监测包括:床栏、床垫、床头柜、洗手池、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细菌监测。
第十三条水质监测包括:饮用水、消毒水、洗涤水等水质的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指标的监测。
第十四条医疗废弃物监测包括:废弃药品、血液制品、一次性医疗用品等废弃物的分类、存放、处理等方面的监测。
第十五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包括:消毒剂、灭菌剂的使用效果,医疗设备、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环境监测及院感

标签及申请单 • 申请单除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外,注明患者的临床诊断、症状、是否使用了抗菌药物、检 测目的,标识是普通培养、抗酸杆菌还是真菌培养。一定要注明标本采集时间。标本盒上的 标签要求有唯一标识号或条码,注明痰标本采集时间和检测目的。
– – – – 医院获得性肺炎;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血管导管大于48小时; 有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 感染性心内膜炎:
• 凡原因未明的发热,持续在1周以上,伴有心脏杂音或心脏超声发现 赘生物,或原有心脏基础疾病、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患者,均应多次进 行血培养检测。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 患者带有血管内导管超过1天或者拔除导管未超过48小时,出现发热 (>38℃)、寒颤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不能除外由血管内导管 引起感染可能的,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
血培养
– 标签和申请单:
• 每套血培养瓶上标签应有唯一标识号或条码,并注明标本采集 时间和部位。如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患者的标本,申请单除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外,一定要注明疑 似诊断。
– 标本运输:
–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最好在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不能及 时送检者,应置室温暂存。血培养瓶接种前后都禁止放冰箱。 – 运送的装置要足够安全,避免血培养瓶的运送过程中因碰撞发和 破裂。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 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环境 Ⅱ类环境 Ⅲ类环境 Ⅳ类环境 空气平均菌落数 CFU/皿 <=4.0(30min) <=4.0(15min) <=4.0(5min) <=4.0(5min) CFU/立方米 <=150 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 CFU/平方厘米 <=5.0 <=5.0 <=10.0 <=10.0
检验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记录表格

序号
□期
时间
OW踞(℃)
湿度(%)
i己录人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第页共页
养护室温湿度记录表
序号
口期
时间
温度(℃)
相对湿度(%)
记录人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9
30
31
第页共页
试验用水使用记录
序 号
检验 检测日期
量程(s/cm)
常数
水温(℃)
仪器设置温 度(℃)
蚓直
(口s/cm)
电导率 (25(mS/m)
水质 级别
是否合格
检验检测 人员
备注
公式
:电导率=显示值Xk/1000
仪器名称:型号:管理编号:
备注:二级水电导率W0.10mS/m;三级水电导率WO. 50mS/m。试验依据标准: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检验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记录表格
检验科工作环境清洁、消毒记录表

检验科工作环境清洁、消毒记录表
台面
桌、椅、门
空气
台面
桌椅门
空气
紫外线、臭氧
紫外线、臭氧
1消毒□是□否17消毒□是□否2消毒□是□否18消毒□是□否3消毒□是□否19消毒□是□否4消毒□是□否20消毒□是□否5消毒□是□否21消毒□是□否6消毒□是□否22消毒□是□否7消毒□是□否23消毒□是□否8消毒□是□否24消毒□是□否9消毒□是□否25消毒□是□否10消毒□是□否26消毒□是□否11消毒□是□否27消毒□是□否12消毒□是□否28消毒□是□否13消毒□是□否29消毒□是□否14消毒□是□否30消毒□是□否15消毒□是□否31
消毒□是□否
16
消毒□是□否
填表说明:1、消毒用含氯为2000mg/l的次氯酸钠擦拭桌面。
2、台面桌椅门消毒时间为每天检测工作完成后由保洁工人完成,值班人员签收。
***医院检验科工作环境清洁、消毒记录表
次氯酸钠(2000mg/l)日期备注
次氯酸钠(2000mg/l)日期备注
签名
签名
3、空气消毒由值班人员将医用空气消毒机移至各个试验小组区域进行消毒。
4、在□打√表面执行情况。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完整版)检验科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

(完整版)检验科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内容:检查实验室环境、设备安全及防火措施等情况。
检查结果1. 实验室环境- [ ] 实验室清洁整齐,无杂物堆放。
- [ ] 实验室通风良好,无异味或烟雾。
- [ ] 实验室地面有防滑措施。
- [ ] 实验室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2. 设备安全- [ ] 设备摆放稳固,无倾斜或松动情况。
- [ ] 设备线路完好,无裸露电线。
- [ ] 设备有清晰的使用说明书,并放置在易见的位置。
- [ ] 实验台面整洁,无过多的试剂、废料等杂物。
3. 防火措施- [ ] 实验室内有灭火器,并处于有效状态。
- [ ] 灭火器位置标识清晰易见。
- [ ] 实验室有应急疏散通道,通道畅通无障碍。
- [ ] 实验室内有明显的安全出口标识。
签字检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责任人: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Note: This is a sample document template for a "Laboratory Environmental Safety Inspection Record". Please fill in the necessaryinformation, such as the date, inspector's name, and location before conducting the inspection. During the inspection, mark the checkboxes to indicate the results of each item. At the end, both the inspector and the responsible person should sign and date the document.。
医务科督导检查记录表(临床检验)

医务科督导检查记录表医务科督导检查记录表医务科督导检查记录表医务科督导检查记录表医务科督导检查记录表1.检验科危险因素检验的标本具有传染性: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标本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均具有传染性。
工作环境污染:每天频繁的接触大量标本及患者,特别是患有呼吸道疾病,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会引起环境空气污染。
标本处理不挡,如外溢、标本离心操作时形成的气溶胶等造成的空气、物表、地面污染。
2.消毒隔离、无菌操作不严。
3.工作人员防护不到位。
4.物体表面及检验仪器污染。
5.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医疗废物未按分类收集,如采血针、吸管、针头等损伤性废物未用利器盒收集,与感染性混装,患者用后的棉签随地乱扔现象,直接造成环境污染。
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
检验后废弃的标本,血、尿细菌标本,培养基、细菌鉴字条,药敏条;自动分析仪的废物是重要的传染源,若处理不当,易引起医院交叉感染。
整改措施1、健全组织,加强管理: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健全全院感染管理三级监控网络,完善管理制度,检验科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科主任负责,抓好医院感染管理落实工作。
每日随查,每周定期检查,感染办抽查、督导,并定期考核落实工作。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科室每月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认识,掌握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法规、制度、职责及工作流程,感染办定期培训,现场示教卫生洗手,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顺序,对新上岗人员要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使每位工作人员把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落实于日常工作中。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达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样必须达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皮肤消毒范围为5cm×5cm,消毒时,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由内向外旋转涂抹共2次,1个棉球只涂抹1次,检验报告单填写后经电子微波消毒后发放,避免交叉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