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小学实验室操作规程

小学实验室操作规程

小学实验室操作规程小学实验室操作规程为了保证小学实验室的安全和科学实验的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小学实验室操作规程。

请同学们严格遵守这些规程,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秩序。

一、实验室进入和离开规定:1. 实验室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进入,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

2. 进入实验室时,需提前洗手,并穿好实验室衣物和安全设备,如实验服、实验帽子、手套等。

3. 离开实验室时,需要将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并归还到指定的存放位置,确保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二、实验室安全措施规定:1. 实验室内严禁奔跑、打闹、吵闹等行为,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和秩序。

2. 实验器材使用前要经过老师的检查和同意,禁止随意拿取和使用实验器材。

3.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详细阅读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4. 实验中发现不安全的情况,如漏电、烧焦等,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向老师报告。

5. 实验中需要用到易燃、易爆、有毒等物质时,必须由老师亲自操作,并在离开实验室前将物质妥善存放。

6. 禁止将实验室内的器材和材料带出实验室,以免造成损坏或者危险。

三、实验室个人防护规定:1. 实验室内严禁穿着拖鞋、高跟鞋等不安全的鞋子,应穿上实验室指定的鞋子。

2. 做实验时,应戴上实验帽子、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3. 实验过程中禁止用手触摸实验物品,必须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操作。

4.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洁和归还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四、实验室卫生和环境规定:1.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禁止随意乱扔废纸、废液等杂物。

2. 实验室内不得乱丢废弃物,废弃物需要分类,并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

3. 实验室内禁止吃东西、喝水,以免引起意外事故。

4. 使用完实验器材后,应及时清洗干净,并放回指定的存放位置。

五、实验室事故和紧急情况应对规定:1. 在实验中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向老师报告,接受及时的救治。

2. 在实验室遇到火警等紧急情况时,应迅速有序地从紧急出口撤离,并按照老师的指示进行安全疏散。

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 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1)学校领导对实验室安全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

(2)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

(3)实验教师和学生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实验室安全教育制度(1)对新入校的师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使其了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2)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 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1)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实验室负责人每天对实验室进行安全巡查,确保实验室安全。

(3)学生实验前,实验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学生穿戴整齐,不携带危险物品。

4. 实验室应急预案制度(1)制定实验室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确保应急需求时能够迅速使用。

5. 实验室事故报告制度(1)发生实验室事故,实验教师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2)实验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学校领导。

(3)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事故调查,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二、实验室操作规程1. 实验前准备(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2)检查实验药品是否过期,如有过期药品,不得使用。

(3)检查实验器材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器材,不得使用。

(4)检查实验场地是否整洁,如有杂物,及时清理。

2. 实验操作(1)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实验步骤。

(2)使用实验器材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3)使用实验药品时,应严格按照规定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4)实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3. 实验结束(1)将实验器材归位,摆放整齐,确保实验场地整洁。

学生科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学生科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学生科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科学实验是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实验室安全则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保障他们的安全,本文将从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实验设备使用、实验后清理等方面,分十二个小节详细介绍学生科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一、实验前准备实验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学生应该提前了解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准备。

1. 熟悉实验规程: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规程和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

2.戴好实验服和安全防护用具:实验室应统一购买质量可靠的实验服和安全防护用具,学生在实验前要正确佩戴,并确保干净整洁。

3.检查实验设备:学生应及时检查实验设备的完好性,如有破损或不完整的,应及时报告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

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核心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1.细心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细心观察,仔细分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

2.严禁食品进入实验室:为了避免食品引起的污染和安全隐患,实验室内禁止进食或涂抹有食品成分的物品。

3.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学生应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严禁擅自拆解、改装或乱动实验设备。

三、实验设备使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正确使用实验设备,确保安全,并维护设备的良好状态。

1.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学生应按照实验指导书和教师的指导,正确操作仪器设备。

2.保持设备干燥整洁: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应勤清理设备表面的杂物和液体残留,防止设备受损或引起事故。

3.禁止未经许可使用高风险设备:对于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或有较高风险的实验设备,学生应严禁未经许可使用。

四、实验后清理实验结束后,学生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和归还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和设备完好。

1.清理实验现场:学生应将实验台面彻底清理干净,同时处理产生的废弃物,保持实验室的干净整洁。

学校实验室操作规程

学校实验室操作规程

学校实验室操作规程学校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安全管理1. 实验室进入:(1)必须经过授权,持有有效准入证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

(2)实验室内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严禁私自进入其他实验室。

(3)进入实验室前,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衣、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 实验室安全意识:(1)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一切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行为。

(2)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

(3)实验室内发现任何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

3. 实验室卫生:(1)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干净,不得乱扔废弃物,保持通道畅通。

(2)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台面,处理废弃物。

二、实验室设备操作管理1. 实验设备的使用:(1)实验前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2)使用设备需经过培训和授权,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3)使用设备时,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

2. 实验设备的保养:(1)使用完实验设备后,应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

(2)设备故障需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离开实验室时,注意关闭设备电源,保证设备的安全和节约能源。

三、实验物品使用管理1. 实验试剂的存储:(1)实验试剂需妥善存放,按照标签要求分类、编号、存放。

(2)有毒、易燃、易爆等试剂应单独存放,防止发生意外。

(3)禁止将实验试剂带出实验室,严禁私自借用。

2. 实验试剂的使用:(1)使用实验试剂前,必须了解其性质、用途和安全操作要求。

(2)按照试剂的使用量和要求使用,不得随意调换试剂。

(3)使用后的实验试剂,必须妥善处理,遵守相关废弃物处理规定。

四、实验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前准备:(1)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熟悉实验内容和步骤。

(2)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实验服、戴口罩、戴手套等。

(3)检查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无损坏和变质现象。

2. 实验操作中:(1)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学校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学校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学校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在学校教育中,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实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订和执行,对于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环境准备、实验操作、应急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学校实验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实验室环境准备实验室环境准备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基础。

首先,实验室应做好通风、排烟和换气措施,保持空气流通与清新。

其次,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障灭火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实验室应整洁有序,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室内外安全出口畅通,避免火灾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实验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首先,所有使用的器材应经过检查,确保无损坏和安全隐患。

其次,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和试剂,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合适的物品。

同时,确保试剂的保存和标识符合规范,以免给学生带来健康和安全风险。

三、实验操作须知在进行实验之前,学生应仔细阅读实验操作须知,并听从教师的指导。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流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其次,学生应遵守实验室规则,如不乱扔废弃物、不私自调节实验仪器等。

此外,学生需注意实验过程中的个人卫生,如及时洗手和佩戴实验防护装备等。

四、实验安全防护措施为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实验室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护目镜、实验手套等,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实验物品的伤害。

其次,实验室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学生注意危险区域和禁止行为。

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避免操作中出现伤害性的事故。

五、实验废弃物处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需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妥善保存。

首先,学生应将废弃物分类,如将化学废液与固体废弃物分开处理。

其次,根据实验废弃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化学废液可以进行中和处理,固体废弃物可以进行正确的包装和封存。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整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整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整为了保障学校实验室的安全与秩序,保护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我校制定了以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学校实验室设立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并依法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设施配备:实验室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急救箱、安全出口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设定准入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登记和管理,严禁未经许可人员进入实验室。

4.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学校成立实验室管理委员会,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维修和报废等工作。

5.实验教材及化学药品管理:实验教材和化学药品应进行分类管理,按规定保存和使用。

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教材和化学药品带离实验室。

6.实验室安全演练: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演练,加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的培养。

7.实验室事故报告制度:实验室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责任人应立即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实验室操作规程1.实验室入口管理:所有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口罩、手套等,并按照规定通过准入制度。

2.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禁止乱堆乱放,特别是易燃、易爆等物品要远离火源。

3.高危操作规定:进行高危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关操作资质,并征得实验室主任的同意。

4.实验废弃物管理:实验废弃物要分类存放,禁止乱倒乱丢,对于有害废弃物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5.火源管理:严禁实验室内使用明火,如有特殊需求,必须提前报备,经过安全主管人员的批准方可使用。

6.急救措施:实验室内安装明显标识的急救箱,应当配备急救人员,并进行相关急救培训和演练。

7.安全防护设备使用规定:实验室内应摆放安全标识,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严禁擅自改动或损坏。

以上就是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实验室安全责任(1)校实验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实验室安全政策、制度和相关规定,并负责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

(2)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包括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组织实施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指导学生和教师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和试剂。

(3)实验室安全员由实验室主任指定,负责实验室的安全检查、事故报告处理和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2.实验室安全设施(1)实验室应配备标准化的安全设施,包括紧急出口、应急照明、消防设备等。

(2)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危险品标识、禁止吸烟标识、禁止未经许可进入标识等。

3.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1)新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和教师应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并参加实验技能培训,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法。

(2)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包括一般实验室安全知识、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常见化学试剂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等内容。

4.实验室管理制度(1)实验室内不允许从事与实验工作无关的活动,禁止带食品进入实验室。

(2)使用实验室设备和试剂前,必须经过认真查验和检测,确保其完好无损。

(3)禁止未经许可进入实验室,未经授权不得触摸、移动实验设备和试剂。

(4)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和处理废弃材料和试剂,严禁乱丢废物。

二、实验室操作规程1.实验前的准备(1)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包括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2)在开始实验前,应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实验室内严禁乱扔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后必须归还原处。

(2)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实验操作步骤。

(3)禁止私自调整实验设备的参数和操作设置,必须事先经过实验室主任或指导教师的同意。

(4)实验过程中如有紧急情况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报告实验室主任或指导教师。

3.实验后的处理(1)实验结束后应清理工作台和设备,归还试剂和器材。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安全是实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任何实验都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为此,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一、实验前的准备1. 确认本次实验所要使用的仪器、试剂和设备,并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和说明书,了解实验原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2. 穿戴好实验服和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护目镜、口罩等;长发要盘起,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意外事故。

3. 实验场地的环境应该干净卫生,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累;灭火器、急救箱等应该放置在容易取用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二、实验中的安全操作1. 试剂的倒取和混合应该按照实验步骤中的指示进行,避免试剂的溅洒和混合反应产生的剧烈反应,防止实验瓶子在过程中爆炸。

2. 要注意试剂的稳定性和易燃性,避免使用过程中引起的火灾和爆炸,并在实验结束后要正确处理废弃试剂和容器。

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使用应该格外谨慎,防止其产生剧烈反应或意外爆炸。

4. 任何情况下不得将实验品放置在未标示的容器中,避免产生误用。

5. 分析天平、万能表、恒温器等实验仪器的使用应该严格按照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避免使用中的故障和电击。

6. 操作过程中不得用手抓取或者接触实验品,必要时应该用特定的工具进行。

三、应急处理1. 发现实验过程中的火灾和爆炸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关闭瓶子口和安全退出。

2. 突发情况和化学品眼睛、皮肤清洗处理及及时进行伤口消毒,保障实验中的救护疗效。

3. 实验仪器和设备出现故障情况时,应该及时停止实验,进行维修或更换,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四、实验后的总结1.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容器和设备,并做好储存工作,确保下一次实验过程的准备工作。

2. 对于结果的处理和分析要仔细认真,切忌草率从事,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要填写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并保留实验数据和图片,以备后用。

综上所述,实验安全是实验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任何实验都需要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目录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1)
危险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2)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1、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应按自己的小组座位就座。

2、学生实验应在任课老师和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3、实验前要对照实验内容,清点实验器材,并了解所使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4、实验过程中,不准离座、窜位、大声喧哗,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程,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注意安全用电。

5、进行教学实验时,应做到精神集中,认真听讲;实验过程中,严禁乱碰、乱摸实验室及实验台的各接线端头,以防止触及电源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6、实验电路安装接线完毕,必须认真检查后,经任课老师和实验老师复查才允许通电。

7、实验过程中如需重新安装接线时,必须切断电源,方可操作。

8、在接入电源时,必须认真小心操作,严禁人体触及带电部分,以免造成设备损坏及人身触电事故。

9、发生仪器、设备损坏或其它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报告老师处理。

10、实验操作完毕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并将仪器设备整理好放在桌面,保持整齐,并由任课老师和实验老师检查验收后方可下课离开。

11、应保持实验台、实验设备的整洁,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和焚烧废纸杂物。

12、实验室内一切物品及工具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拆装和拿出室外,违者批评教育,并照价赔偿。

13、任课老师下课后,要及时填写本次实验情况记录。

危险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1、酸、碱具有腐蚀性,不要把它们洒在皮肤或衣物上。

稀释浓硫酸时,切忌将水倾入浓硫酸中,以免喷出伤人。

废酸应倒入酸缸(或指定的容器里),注意不能往酸缸里倾倒碱液,以免酸碱中和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发生危险。

2、强氧化剂(如氯酸钾)与某些药品的混合物(如氯酸钾与红磷的混合物)易发生爆炸。

使用和保存时,应注意安全。

3、白磷有剧毒,并能烧伤皮肤,切勿与人体接触;它在空气中能自燃,应保存在水中。

取用时要用镊子。

4、有机溶剂(乙醚、乙醇、苯、丙酮等)易燃,使用时一定要远离火源,用后应把瓶塞盖严,放到防火、阴凉的地方。

一旦不慎因有机溶剂引起着火时,应立即用沙土或湿布扑灭,火势较大的,可用灭火器,但不可用水扑救。

5、钡盐有毒(硫酸钡除外),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身体伤口;汞易挥发,它在人体内会积累起来,引起慢性中毒。

如遇汞洒落时,须尽可能地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汞变为硫化汞。

6、硝酸盐要轻拿轻放,不能研磨,否则会引起爆炸。

7、金属钾、钠等不要与水接触或暴露在空气中,应保存在煤油里,并在煤油内切割。

取用时,要用镊子。

8、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1)制取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气体(如H2S,Cl2,CO,NO2,SO2,Br2等)或进行能产生这些气体的反应;
(2)进行能产生氟化氢(HF)的反应;
(3)加热盐酸、硝酸和硫酸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